導航:首頁 > 網路設置 > 2021年網路消費多少億

2021年網路消費多少億

發布時間:2022-11-16 15:15:46

⑴ 2022上半年我國信息消費規模3.24萬億元,增長的原因有哪些

北京8月28日電記者日前從工信部獲悉:我國信息消費已成為增長迅速、創新活躍、輻射廣泛的消費領域,市場規模由2014年的2.8萬億元增長至2021年的6.8萬億元。今年上半年,我國信息消費規模達到3.24萬億元,同比增長6%。信息基礎設施提速降費成效顯著,移動互聯網流量快速增長。那增長的原因有哪些呢,下面我們主要從三個方面進行闡述。

我國信息消費規模持續擴大。

前三季度規模近4萬億元。大數據、人工智慧、雲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以更快的速度全面融入消費的各個領域。隨著數字化、網路化、智能化進程不斷加速,培育出諸多新業態,推動信息消費需求加速釋放。我國信息消費保持良好發展態勢,信息消費規模不斷攀升。”工信部信息化和軟體服務業司有關負責人指出,從前三季度發展情況來看,生活類、公共服務類、行業類和新型信息產品等四大信息消費領域發展勢頭迅猛。

⑵ 2021年網購年齡階段比例

2021網購年齡階段比例。我國網民規模達 10.11 億,互聯網普及率達 71.6%。網路零售成為消費新引擎,我國網路購物用戶規模達 8.12 億,占網民整體的 80.3%。短視頻繁榮發展,用戶規模達8.8億人,首次超越了網購用戶的8.12億規模。短視頻與直播、電商相互加成,電商直播用戶占直播用戶比重超60%。從年齡看,我國 30-39 歲網民佔比為 20.3%,在所有年齡段群體中佔比最高;40-49 歲、20-29 歲網民佔比分別為 18.7%和 17.4%,在所有年齡段群體中佔比位列二、三位。中老年群體觸網率快速提升,50歲及以上網民佔比為28.0%,較2020年6月增長5.2個百分點。

⑶ 2018-2021年各年電商消費總額統計

摘要 2018年中國電子商務交易總額超30萬億,

⑷ 國家實行網購有什麼積極影響2021年國內消費佔GDP的多少

會促進國家的經濟發展,會帶動國家的經濟交流,也會帶動各地的經濟,會對全國各地城市都進行比較好的幫助,帶動和其他地區的交流。2021年的國內消費已經佔到了GDP的61.7%。

⑸ 阿里巴巴海外消費者首次超3億

阿里巴巴海外消費者首次超3億

阿里巴巴海外消費者首次超3億,阿里巴巴公布截止2021年12月31日的2022財年三季度業績。阿里巴巴生態全球年度活躍消費者達到約12.8億,阿里巴巴海外消費者首次超3億。

阿里巴巴海外消費者首次超3億1

2月24日晚,阿里巴巴集團公布2022財年第三季度業績,阿里巴巴生態全球年度活躍消費者數量達到12.8億,單季增長4300萬。

財報顯示,阿里巴巴的海外業務本季度保持健康增長。截至2021年12月31日,阿里的海外市場年度活躍消費者總數達到3.01億。國際零售業務方面,在東南亞市場,Lazada的訂單量同比增長52%;在土耳其和中東市場,Trendyol訂單同比增長49%。

在印尼Lazada快遞員正在准備派送訂單

國際批發業務方面,外貿企業這一季度在阿里巴巴國際站上的交易額同比增長50%。同時,阿里巴巴國際站正在為外貿企業提供更多國際物流、交易信用保障等增值服務,由此帶來的增值服務收入同比增長43%,帶動國際站整體收入增速達到29%。

分析認為,這顯示出阿里巴巴國際站的營收結構變得更加多元,給商家提供的數字化服務深度和鏈路在變長,正在從外貿成交平台轉變為綜合服務平台。

全球化是阿里巴巴集團三大發展戰略之一,今年1月,阿里巴巴新設立海外數字商業板塊,進一步加碼全球化戰略。依託速賣通、Lazada和Trendyol等海外消費市場的業務場景,阿里巴巴正在形成東南亞和歐洲的物流網路能力。

另一方面,雲計算的國際化是全球化戰略的另一基礎能力保障。本季度,阿里雲繼續投入擴大海外的基礎設施建設,在亞太地區增加了韓國、泰國兩個數據中心,在全球的運營地域增加至25個。

阿里巴巴海外消費者首次超3億2

2月24日周四美股盤前,阿里巴巴公布截止2021年12月31日的2022財年三季度業績。

財報數據顯示,公司該季度營收為2425.80億元,同比增長10%,不及市場預期的2449.1億元人民幣。本季度,凈利潤204.29億元,同比下降75%,市場預估310.18億元。另外,經調整EBITA利潤為448.22億元,同比下降27%。

在分業務中,雲計算業務的營收達到人民幣195.39億元(約合30.66億美元),同比增長20%;本地化服務業務營收達到人民幣121.41億元(約合19.05億美元),同比增長27%;國際電商營收達到人民幣164.49億元(約合25.81億美元),同比增長18%。

在電商平台極為關注的活躍用戶數據方面,截至2021年12月31日, 阿里巴巴生態全球年度活躍消費者達到約12.8億,單季凈增長4300萬;其中9.79億消費者來自中國市場,3.01億消費者來自海外,單季凈增加分別為2600萬及1600萬。

在科研投入的產品開發投入方面,三季度阿里巴巴增加投入了產品開發費用,投入157.05億元,去年同期為136.07億元。

本季度,阿里財報首次按板塊披露組織升級後的業務進展。

在國際商業板塊,包括Lazada、速賣通、Trendyol及Daraz在內的.國際零售業務年度活躍消費者首破3億。在國內商業板塊,本季度,淘特支付訂單量同比增長超100%,淘菜菜季度GMV環比增長30%。

此外,生活服務首次以板塊陣型寫入財報,以餓了么為中心的「到家」和以高德為中心的「到目的地」為框架的阿里本地生活服務戰略再一次得到明確

截至本季度,該業務整體年度活躍消費者達到約3.72億,單季凈增長1700萬,訂單量同比增長22%。據了解,這部分是阿里巴巴較為虧損的一個市場,因此它專注於增加這些業務的市場份額,以與競爭對手競爭。

在產業數字化領域,菜鳥首次匯報抵銷跨分部交易的影響前收入,本季度同比增長23%。在海外,菜鳥國際物流本季度日均處理包裹量超過500萬個。

在國內,菜鳥鄉村驛站數量同比增加了一倍多。雲業務總收入同比增長20%,收入組成日趨多元,來自非互聯網行業的客戶收入占抵銷跨分部交易後收入的52%。

三季度財報發布後,阿里巴巴美股前拉高,目前下跌2.84%。

阿里巴巴海外消費者首次超3億3

2月24日美股盤前,阿里巴巴公布截至2021年四季度(2022財年Q3)的財務業績。

報告期內實現收入約人民幣2425.8億元(單位下同),同比增長10%;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約204.29億元,預期310億元,同比下降約74%。

三季度,中國商業(淘寶天貓)營收增速放緩,而雲計算、本地生活和海外電商明顯增長,收入結構的變化也折射出用戶數據的增長結構調整:

2021年年內,阿里巴巴的年度活躍消費者達到約12.8億,單季增長4300萬。中國市場消費者單季凈增長2600萬至9.79億,海外市場消費者則首次突破3億。2021年7-9月,阿里巴巴從螞蟻集團獲得的投資收益為58.11億元,上一季度該數值為65億元,利潤增速環比放緩。

受消息影響,阿里巴巴大幅低開近8%,但隨後又大幅反彈。截至23:00,阿里美股股價跌1.62%。

淘寶天貓增速放緩,這些板塊拉動增長

2021年四季度(2022財年Q3),阿里巴巴收入同比增長10%,經營利潤同比下降34%,經調整EBITA同比下降27%。

財報顯示,收入增長主要由集團的中國商業、雲業務、本地生活服務以及國際商業分部的收入增長所驅動。利潤減少主要由於人民幣 251.41 億元的商譽減值以及所持有的股權投資的公允價格變動而產生的凈收益減少,該兩項並未計入非公認會計准則財務指標。非公認會計准則凈利潤為446.24 億元,同比下降 25%。

其中,國際商業分部收入同比增長18%至164.49億元。

來自中國零售商業的收入為約1679.95億元,同比增長7%。客戶管理收入同比下降1%,財報稱,主要由於市場狀況放緩和競爭而導致淘寶和天貓的線上實物商品GMV(剔除未支付訂單)同比取得單位數增長。

此外,阿里集團加大了商家支持力度,一部分通過激勵計劃引導商家使用新的增值服務;同時也策略性調減一些服務收費,以降低商家在消費環境放慢下的營運開支。

本地生活服務收入121.41億元,同比增長27%,主要由於訂單量的增長以及被視作收入沖減項的補貼效率的提升所致。

肩負下沉市場的淘特季度支付訂單量同比增長超100%,淘菜菜季度GMV在上季度較高基數下仍實現環比30%的增長。

菜鳥收入為130.78億元,同比增長15%。主要原因是對跨境及國際零售商業業務的滲透率提升以及為商家提供的增值服務的收入增加。

在抵銷跨分部交易的影響前菜鳥總收入(當中包括服務其他阿里巴巴業務的跨分部交易收入)合計196億元,同比增長23%。同比增長反映了外部收入的增長以及向集團的中國零售商業業務(如天貓,淘寶和淘特)提供的物流履約解決方案和增值服務的增長。

雲業務抵銷跨分部交易的影響後收入195.39億元,同比增長20%。

財報稱,來自金融及電訊行業的強勁增長,抵消了部分被雲業務的一位頭部客戶基於非產品相關的要求就其中國以外的業務停止採用集團的海外雲服務的持續影響以及如互娛與在線教育等互聯網行業的客戶需求放緩。在抵銷跨分部交易的影響前雲業務總收入(當中包括服務其他阿里巴巴業務的跨分部交易收入)合計264.31億元,相較 2020年同期增長19%。

收入結構的變化也折射出用戶數據的增長結構調整:財報顯示,在截至去年12月31日的12個月內,全球阿里巴巴生態系統的年度活躍消費者達到約12.8億,單季增長4300萬。中國市場消費者單季凈增長2600萬至9.79億,海外市場消費者則首次突破3億。

「透底」螞蟻集團凈利潤增速

由於阿里巴巴集團延後一個季度確認投資損益,此次財報中顯示其從螞蟻集團獲得的投資收益來源於2021年7-9月,當季,阿里錄得螞蟻集團的投資收益金額58.11億元;環比上一季度(2021年4-6月)該數值為65億元,環比下滑約11%。

2021年1-3月,阿里巴巴集團從螞蟻集團獲得的投資收益為44.94億元,環比2020年四季度的71.82億元,螞蟻集團2021年一季度凈利潤呈下滑態勢,這也是螞蟻集團IPO計劃被暫緩後的第一個季度財報。

不過,以半年報數據來看,以阿里在螞蟻持股33%按權益法大致計算,2021年1-6月,螞蟻集團實現的賬面凈利潤約為333億元。

而據此前招股書,螞蟻集團2017年度、2018年度、2019年度和2020年1-6月,螞蟻分別實現營業收入653.96 億元、857.22億元、1206.18億元和725.28億元;凈利潤分別為82.05億元、21.56億元、180.72億元和219.23億元。

阿里財報的說法是,從螞蟻集團獲得的投資收益上漲主要是由於螞蟻所持有的投資的凈收益增加。去年7月,螞蟻的被投公司——印度生活服務平台Zomato上市,同年8月被投公司——印尼電商企業Bukalapak上市交易。 因此,也有投資市場人士稱,「螞蟻集團賬面利潤增長並不能反映經營的趨勢;而且正相反,螞蟻在去年第三季度的實際凈利潤或許是大幅下跌的。」

該人士稱,螞蟻集團作為早期投資者,在Zomato和Bukalapak分別持有14%和13%股份;即使保守的按照一倍收益來計算,去年7-9月螞蟻從兩家公司獲得的賬面投資收益可能就有60多億元。該人士據此估算出螞蟻當期的經營凈利潤規模遠低於根據阿里財報計算的數字,實際凈利潤環比或下降超過40%。

去年4月,螞蟻集團公布整改方案,涵蓋旗下的支付、徵信、消金等多個業務。此後,螞蟻集團的業務進入收縮階段,包括主動壓降余額寶規模、關停相互寶等。以余額寶為例,截至去年上半年,其規模已降至 7808 億元,創下近五年規模新低。

再回購1010萬股美國存托股,耗資14億美元

財報顯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季度,根據股份購計劃,阿里巴巴(BABA)以約14億美元(約合88.48億元人民幣)回購了約1010萬股美國存托股(相當於約8070萬股普通股);截至2021年12月31日的9個月,以約77億美元回購了約4220萬股美國存托股(相當於約3.375億股普通股)。

2020年12月28日,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授權回購100億美元的美國存托股。2021年8月3日,阿里巴巴集團公布2022財年第一季度財報時,宣布將股份回購計劃從100億美元擴大至150億美元,這也是阿里巴巴集團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回購計劃。

據悉,這項回購計劃將持續到2022年12月底。目前累計回購數已佔150億美元股份回購計劃的51%。

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張勇評價,本季度,在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中,阿里巴巴集團繼續堅定執行多引擎增長戰略,業務取得穩健發展。通過高度聚焦能力建設和價值創造,我們在關鍵戰略業務上展現出積極的發展態勢,為未來長期增長奠定基礎。

阿里巴巴集團首席財務官武衛稱,阿里巴巴始終堅持創新和投資未來,並且在增長業務的持續投資已取得明確成果。

⑹ 互聯網市場現狀分析

互聯網市場人才需求大,前景不錯,各大專業都有不錯的發展
目前中國的動漫遊戲產業正處於蓬勃發展的階段,對動漫遊戲的專業人才需求量極高。而每年畢業的動漫遊戲方面的人才,對於這么龐大的市場需求來說只是杯水車薪。據權威機構統計,全國動漫遊戲人才缺口高達百萬,創意型和技術型的動漫遊戲人才月薪上萬依舊難覓。
近幾年電競產業飛速發展,電競賽事TP價值不斷攀升。2015年國內電競市場規模為374.6億元,2016年市場規模達504.6億元,用戶規模達1.7億,2017年勢頭更猛。當前我國已經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游戲市場,但是與此不相適應的是,電競行業的人才缺口極大。2017年伽馬調查報告的數據顯示,電競行業規模年復合增長率已經達到46%,電競行業人才缺口達26萬,需求缺口高達83%。人才稀缺是電競這一新興產業面臨的瓶頸之一。
電子商務依然是熱門,電子商務行業正在高速發展中,也成為我國的重要產業,各地政府又出台相關優惠措施;電子商務依然是熱門,電子商務行業正在高速發展中,也成為我國的重要產業,各地政府又出台相關優惠措施;
環境藝術設計的就業面很廣,原因在於我國快速發展的經濟,市政建設項目和房地產項目如雨後春筍,無論是室內設計還是景觀設計均需要大量的環境藝術設計人才,環境藝術的專業涵蓋從過去的室內設計發展到今天室外設計、廣場設計、園林設計、街道設計、景觀設計、城市道路橋梁設計等全方位、多范圍的設計領域。現代人們生活水平和公共場所消費檔次的提高,設計也由過去偏重於硬體設施環境的設計轉變為今天重視人的生理、行為、心理環境創造等更廣泛和更深意義的理解,除了美觀外還要有藝術性、欣賞性、創造聯想性等,是近年來的一個新興的行業。本專業就業市場一直很廣闊,只要涉及到環境藝術類都可勝任,如建築裝飾設計,室內外效果圖設計,園林景觀設計,環境工程改造等而且待遇非常高。

⑺ 2021網上年貨節零售額超5100億,對比去年是有所增長還是下降了

2020年網路銷售額度突破5110,同比增長40%可見,網路購物確實越來越多地深入到了人們的生活之中因為網購提供的服務以及商品確實在越來越廣泛,所以這個就讓網路購物平台變得具備了越來越強大的競爭力。

不過無論現在網路平台購物發展的到底如何,都不能否認的是網購是無孔不入,只要你想買的一些商品,你在購物平台上搜基本都能搜得到,可能因為商品價值的高一,因為一些本身商品的特有屬性,成交的方式不一樣,但你都可以通過網路去操控,所以網路購物對普通人來說個大大方便了生活,但是從網路購物以及人們生活常遠發展角度來說,壟斷行為是不應該出現的,應該進行一定的限制。

⑻ 阿里巴巴2021財年平台商家創造消費總量多少

阿里巴巴2021財年平台商家創造8.119萬億元消費總量。

5月13日消息,阿里巴巴發布了截至2021年3月31日的2021財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財報。數據顯示,本財年內,阿里巴巴生態體系合計服務全球超10億年度活躍消費者,商品交易額(GMV)達人民幣8.119萬億元(1.239萬億美元)。

截至2021年3月31日止的12個月內,阿里巴巴中國零售市場年度活躍消費者達8.11億;2021年3月,移動月活躍用戶達9.25億;財年內,約70%的新增年活躍消費者來自欠發達地區。

「這些成績建立於我們為消費者和商家提供的清晰價值之上。」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張勇說,「得益於生活及工作等各方面均在加速數字化,我們對中國消費驅動的經濟增長充滿期待。我們將繼續聚焦用戶體驗,專注於通過創新創造客戶價值,從而實踐在數字時代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之使命。」

阿里巴巴營收為7,172.89億元

2021財年,阿里巴巴營收為7,172.89億元(1,094.80億美元),同比增長41%。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為1,503.08億元(229.41億美元),凈利潤為1,432.84億元(218.69億美元),已反映了上述反壟斷法罰款及「經營利潤」部分中提及股權激勵費用增加。

剔除該影響及其他若干項目,非公認會計准則凈利潤為1,719.85億元(262.50億美元),同比增長30%。

⑼ 2021年我國經濟總量達到多少億

國內生產總值110萬億元,經濟總量佔世界經濟比重達18.5%,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2012至2021年這十年間,中國綜合國力顯著增強。9月13日起,國家統計局開始發布多篇「黨的十八大以來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系列報告」,講述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累累碩果。



新華社資料圖

經濟總量不斷邁上新台階

2013至2021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6.6%,高於同期世界經濟2.6%的增速,也高於發展中經濟體3.7%的平均增長水平。國內生產總值2021年突破110萬億元,達114.4萬億元,按不變價計算為2012年的1.8倍。

經濟總量邁上新台階的同時,我國經濟佔全球份額穩步提升,國際影響力與日俱增。按年平均匯率折算,2021年我國經濟總量佔世界經濟的比重達18.5%,比2012年提高7.2個百分點,穩居世界第二位。2013至2021年,我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平均貢獻率超過30%,居世界第一。

人均GDP水平實現新突破。2021年,我國人均GDP達80976元,扣除價格因素,比2012年增長69.7%,年均增長6.1%。

同時,財政實力進一步增強。2021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突破20萬億元大關,達到20.3萬億元,按同口徑計算,2013至2021年年均增長5.8%。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外匯儲備穩定在3萬億美元以上,2021年末達32502億美元,穩居世界第一。

基礎產業基礎設施不斷夯實

農業、交通、信息通信、能源……十年間,一系列基礎產業和基礎設施不斷夯實,促進經濟平穩健康發展,為保障和改善民生創造有利條件。

農業方面,2021年,我國糧食產量13657億斤,比2012年增產11.5%,連續7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2015至2021年,穀物總產量保持在6億噸以上,穩居世界首位;肉類、水果、花生、籽棉、茶葉等農產品產量均保持世界第一。農業科技創新和機械化步伐加快。2021年,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超過60%,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超過70%。

交通領域同樣成果豐碩,建成了全球最大的高速鐵路網、高速公路網。2012至2021年末,鐵路營業里程由9.8萬公里增加至15.1萬公里;其中高速鐵路營業里程由不到1萬公里增加到4萬公里。公路里程由424萬公里增加到528萬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由9.6萬公里增加到16.9萬公里。2021年末,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線路總里程8736公里,擁有運營線路的城市達51個。

十年來,「寬頻中國」「網路強國」戰略加快實施,2021年,我國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2216億GB,是2012年的252倍。2021年,互聯網上網人數達10.32億人,比2012年增長83%;互聯網普及率升至73%,提高30.9個百分點;累計建成並開通5G基站142.5萬個,已建成全球最大5G網,5G基站總量佔全球比重達60%以上,居全球首位。

此外,能源生產能力穩步提升。初步核算,2021年,我國一次能源生產總量43.3億噸標准煤,比2012年增長23.2%,年均增長2.3%。2021年末,全國發電裝機容量237692萬千瓦,比2012年末增長1.1倍;水電、風電、太陽能發電裝機和核電在建規模穩居世界第一,成為全球非化石能源的引領者。

研發人員總量穩居世界首位

創新成為近十年來我國經濟發展方式加快轉變、走向高質量發展之路的關鍵詞。2021年,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支出27956億元,為2012年的2.7倍,年均增長11.7%;研發經費支出與國內生產總值之比為2.44%,比2012年提高0.53個百分點,已接近OECD(經合組織)國家疫情前2.47%的平均水平。科教興國、人才強國戰略扎實推進,研發人員總量穩居世界首位。2021年,按摺合全時工作量計算的全國研發人員總量為562萬人年,比2012年增長73.1%,連續9年居世界第一。

投入增長的同時,創新產出也不斷擴大。量子信息、鐵基超導、幹細胞、合成生物學等基礎前沿領域涌現出一系列重大原創成果,載人航天、探月工程、深海工程、超級計算、大飛機製造等戰略高技術領域取得重大突破。2021年,國內外專利申請授權量460.1萬件,比2012年增長2.7倍。

⑽ 互聯網發展趨勢

我國互聯網地址數量穩步上升

根據CNNIC的數據,截至2021年6月,我國IPv6地址數量為62023塊/32,較2020年12月增長7.6%。CNNIC監測范圍內的全球知名度較高的23家公共遞歸伺服器廠商中,有12家提供IPv6公共遞歸服務。

—— 以上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互聯網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與2021年網路消費多少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社會網路分析密度怎麼計算 瀏覽:969
網路技術和多媒體哪個簡單 瀏覽:124
密碼學與網路安全第五版課後答案 瀏覽:7
中國網路安全委員是誰 瀏覽:648
網路制裁和開掛哪個好 瀏覽:785
網路消費怎麼停止 瀏覽:763
網路營銷哪個學校比較靠譜 瀏覽:426
撥號失敗手機無法連接到通話網路是什麼情況 瀏覽:694
關島手機網路用哪個國家的 瀏覽:681
微信注冊不了微信一直顯示網路異常 瀏覽:43
免網路密碼軟體 瀏覽:557
網路電影超過多少時間才算數 瀏覽:722
網路優化從哪裡找 瀏覽:674
網路和電視怎麼轉換 瀏覽:483
學校的wifi網路是用的光纖嘛 瀏覽:79
如何起訴網路糾紛 瀏覽:470
電腦管家怎麼調用網路 瀏覽:727
手機直連網路共享 瀏覽:513
網路有密碼也能連接的軟體 瀏覽:901
怎麼查沒連接網路密碼 瀏覽:9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