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3000個5G基站的覆蓋面積有多大效果如何
5G基站是5G網路的核心設備,基站的架構、形態直接影響5G網路的部署策略。在目前的技術標准中,5G的頻段遠高於當前的2G和3G,5G頻段的特點也決定著在達到3G覆蓋質量的情況下,5G的基站密度將更高。
5g基站覆蓋范圍多大
理想情況下是250米,不過現在也不能知道具體的數字。
影響基站覆蓋范圍因素
1、頻率和距離;信號的頻率越高,其繞射能力越差,同樣的損耗也就越大,距離越遠,當然損耗也就越大;
2、基站的發射功率;基站的發射功率越大,其覆蓋的范圍越大;
3、基站的高度;基站的高度越高,相應的覆蓋范圍也就越大,做到增益越大,損耗越小;
4、手機的高度;手機的高度越高,相應的信號所要穿過的障礙物也就越少,其損耗也就越小;
假如按300米算也就是九千米,在大城市裡也只是城市一小部分。在有外邊影響范圍更小,現在建成的5G基站大多數都是在室外能搜索到信號,5G網路建成需要等待漫長時間,讓我們一起期待5G給我帶來變化吧!
應邀回答本行業問題。
就5G基站來說,一個基站覆蓋多大面積和很多因素有關,很難說這些基站可以覆蓋多大的面積。
基站覆蓋最關鍵的問題,是這個基站使用的無線頻率是多少。現在中國有四個大運營商,有四個頻段,分別是中國移動的n41,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的n78,中國廣電的n28以及中國廣電和中國移動的n79。
不過,在中國有一些規模的也就是中國移動的n41基站以及中國電信、中國聯通的n78基站了,廣電的基站和移動的n79現在還屬於沒有影兒的事情。
這個覆蓋效果,主要是體現在基站覆蓋邊緣用戶可以達到的上下行的速率。不過這個邊緣速率的要求,其實也和運營商計劃滿足用戶的應用有關,不同的應用對於上下行帶寬的要求也並不一樣。
其中對於帶寬要求最大的VR應用,它的極致要求是下行需要達到1.39Gbps,就是入門的級的VR也要求高達61.5Mbps的下行速率。
5G基本應用的邊緣速率大概是5Mbps上行以及50Mbps下行。
手機端的4K視頻業務(30fps 30幀/秒)大概需要20Mbps的下行,而4K直播則同時需要20Mbps的上行。
8K視頻應用則需要80Mbps的下行。
初期的運營商5G覆蓋會主要以滿足5G基本應用為主來進行5G基站的建設規劃,後期需要增加基站密度來滿足4K/8K業務的需要。VR極致業務要求的帶寬Sub-6G很難滿足,估計也就是室內或者是未來使用毫米波了。
目前5G宏基站設計,主要是覆蓋室外,以及一些室內的淺層部分。
基站覆蓋的距離,和天線的掛高,以及基站覆蓋區域的阻擋情況有關。登高望遠,基站天線掛的越高,打的也就更遠一些。當然了太遠也不行,還是看設計,一些時候還是要控制基站覆蓋的范圍的。
5G的天線和RRU集成,變成了AAU,現在鐵塔上掛著的是5G的AAU。
城市中心區域,尤其是密集城市,建築物都是高層建築,而且非常的稠密,基站密度就要大一些。
而一般的城市或者是一些小城市,基站的密度就會相對的稀疏一些。
郊區的基站密度會更小,農村區域由於地廣人希,而且阻擋很少,所以基站密度會更小。
現在的5G基站以NSA框架為主,所以需要4G錨點基站承載信令,通常的設計是4G 5G共站址,在一些實在是找不到4G基站的區域,可以在5G基站周邊找一個4G基站做為錨點站。
按照現在的一般設計,3.5Ghz基站(電信和聯通)大概可以設計覆蓋424米,2.6Ghz基站(移動)大概可以覆蓋322米。
但是實際上一個城市的5G覆蓋,可能會更密集一些,也可能會更稀疏一些,具體如何其實還得看投資是多少。
基站分為兩大類,一個是宏基站,一類是小基站。
而小基站又按照基站的發射功率,覆蓋的距離分為微基站、皮基站、飛基站。
皮基站是現在用來覆蓋室內的小基站里比較多的,皮基站也分為一體化基站以及擴展型(分布式)基站,華為的Lampsite是一個典型的擴展型的皮基站。
皮基站結構由BBU、RHUB以及pRRU組成。
現在在某些媒體或者是對外宣布的消息之中,很多時候一個5G基站其實指的是5G里的pRRU,尤其是一些宣傳覆蓋室內的新聞。
舉個例子:北京大興機場安裝了3000個以上5G基站完成了機場的覆蓋。這里邊的5G基站,就是以pRRU的數量為主。
此外,國內國外的某些媒體有時候還會把AAU的數量計算為基站的數量,在一些新聞里也是這樣算的。
總而言之,5G的基站可以覆蓋多大的面積,這個還是非常難說的,因為缺少的條件比較多。不過順便說一句,沈陽整個城市的4G LTE,中國移動的一期工程建設了1869個室外宏基站(外加上527個室內分布基站),初步完成了沈陽二環以內以及縣城的主要城區的覆蓋。
謝謝您的問題。5G基站的覆蓋是比較理想的狀態,有很多影響因素。
5G基站覆蓋半徑 。一般來說,5G基站的覆蓋半徑是100到300米,業內有時給出平均值大約250米。但這是理想狀態,在各種復雜的地形情況下,5G基站的信號范圍面積也就大約一平方公里左右。
室內覆蓋很難。 5G的頻率能達到4900MHz,電磁波頻率越高,波長越短,衰減損耗就越快,遇到現實復雜的障礙物,更難以通過。所以,僅僅靠著戶外的宏基站,很難實現對室內的覆蓋,還需要配合建設微基站。
5G基站是5G網路的核心設備,基站的架構、形態直接影響5G網路的部署策略。在目前的技術標准中,5G的頻段遠高於當前的2G和3G,5G頻段的特點也決定著在達到3G覆蓋質量的情況下,5G的基站密度將更高。
5g基站覆蓋范圍多大
理想情況下是250米,不過現在也不能知道具體的數字。
影響基站覆蓋范圍因素
1、頻率和距離;信號的頻率越高,其繞射能力越差,同樣的損耗也就越大,距離越遠,當然損耗也就越大;
2、基站的發射功率;基站的發射功率越大,其覆蓋的范圍越大;
3、基站的高度;基站的高度越高,相應的覆蓋范圍也就越大,做到增益越大,損耗越小;
4、手機的高度;手機的高度越高,相應的信號所要穿過的障礙物也就越少,其損耗也就越小;
假如按300米算也就是九千米,在大城市裡也只是城市一小部分。在有外邊影響范圍更小,現在建成的5G基站大多數都是在室外能搜索到信號,5G網路建成需要等待漫長時間,讓我們一起期待5G給我帶來變化吧!
看好春興精工
⑵ 5G手機可以用多少米外的5G信號塔
5G信號塔覆蓋范圍最多半徑500米,正常的話200-300米信號比較好
⑶ 5G信號網速相當於光纖的幾兆每秒鍾能下載多少M容量的數據5G信號兩個基站距離是多少公里
5G信號網速相當於光纖的1000M寬頻。
每秒鍾能下載726M容量的數據
5G基站主要在城市地區鋪設,城市地區網路需求更大,大概0.5公里一個,郊區大概是1.5公里一個
⑷ 一個5G信號塔網路覆蓋多遠啊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一般5G波段比較短,穿透力比較差,覆蓋的范圍一般是半徑100到300米左右。
⑸ 5g基站覆蓋范圍
1、理想情況下是250米,不過也不能知道具體的數字。
2、頻率和距離;信號的頻率越高,其繞射能力越差,同樣的損耗也就越大,距離越遠,當然損耗也就越大。
3、基站的發射功率;基站的發射功率越大,其覆蓋的范圍越大。
4、基站的高度;基站的高度越高,相應的覆蓋范圍也就越大,做到增益越大,損耗越小。
5、手機的高度;手機的高度越高,相應的信號所要穿過的障礙物也就越少,其損耗也就越小。
(5)5g網路半徑是多少擴展閱讀:
5G基站主要用於提供5G空口協議功能,支持與用戶設備、核心網之間的通信。按照邏輯功能劃分,5G基站可分為5G基帶單元與5G射頻單元,二者之間可通過CPRI或eCPRI介面連接。
5G基帶單元負責NR基帶協議處理,包括整個用戶面(UP)及控制面(CP)協議處理功能,並提供與核心網之間的回傳介面(NG介面)以及基站間互連介面(Xn介面)。
⑹ 5g通信屬於長波還是短波
5g通信屬於短波。
5G是典型的高頻短波,除了信號傳播范圍小外,穿透能力也不足,很容易受到遮擋。來自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的數據顯示,受國家積極推動5G建設的影響,2020年12月,我國5G手機出貨量1820萬部,佔比68.4%。
從2020年全年來看,國內市場5G手機累計出貨量達1.63億部,佔比為52.9%。在使用5G網路的過程中,不少用戶紛紛反映5G手機的網速似乎還不如4G網路,明明掛著大大的5G「logo」,但卻享受著與之不匹配的下載速率,更無語的是,想要體驗極速5G速率還需要去特定位置。
5G覆蓋范圍介紹
5G覆蓋范圍更小,這就意味著其穩定性可能會受到移動速度的影響了。一旦移動速度太快,當前基站的信號范圍馬上就會轉移到下一個站點上,總是來來回回尋找站點,自然會對信號有所影響。因此,在高度行駛車輛上,可以很明顯感覺到5G信號的不穩定。
另外,5G覆蓋范圍也受地理環境的影響,假如一個5G基站覆蓋范圍可以到達半徑100米,但並不意味在此半徑內就一定可以接收到5G網路。究其原因,還是與5G信號自身的特性有關聯,5G是典型的高頻短波,除了信號傳播范圍小外,穿透能力也不足,很容易受到遮擋。
因此,在一些高樓大廈密集的區域,如果5G基站建設得不是很密集,5G信號就會受到影響,這也是為什麼在不同地點網速會有很大差距的原因。
⑺ 5g覆蓋范圍是什麼
理想情況下是250米,不過現在也不能知道具體的數字,信號的頻率越高,其繞射能力越差,同樣的損耗也就越大,距離越遠,當然損耗也就越大。
可以通過運營商的官方APP查詢所在地區的5g覆蓋范圍,根據運營商的APP不同,查詢方式也不同。打開電信營業廳,點擊下方的發現,在上方切換到5g專區界面,找到點擊查詢我身邊的5G,進入即可查看5g覆蓋范圍。
5g網路使用注意事項
5G現在的覆蓋范圍也越來越大,一二線城市很多地方都建設了5G基站,只要手機支持5G網路。只要到了信號覆蓋區域便會自動切換,當沒有5G時也會自動切回4G網路,使用體驗還是有所保障的。
除此之外,只要是正常使用,一台手機的使用壽命通常也有兩三年,甚至更長。雖說現在5G網路現狀可能還沒達到必須或優異的程度,但科技發展如此之快,兩三年後的光景誰也余料不到。與其現在買一台4G手機,倒不如加幾百元購置一台5G手機,避免到時候迫於不得不買的壓力再去購買一台5G手機。
⑻ 5G網路,全國覆蓋需要多久網速比4G要快多少倍資費方面是怎樣的
最近幾天,我去了廣西、貴州、內蒙古、寧夏、重慶等省市自治區旅行,感受了一下各省市和鄉村的3G/4G的現狀,結合我對於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地的實際了解,具體解析一下你的5G網路的問題:
一些人口大鎮,普及5G的速度,可能比三四線城市更快
人口大鎮,確實有很多優勢
一、就2019年夏天來說,在很多縣城和鄉村,4G信號都沒有普及
甚至還有不少地方,什麼信號都沒有,真的是沒有信號的了。
電話和簡訊都沒有的了。
二、4G信號,最近很多地方的人都在抱怨速度不如以前了
因為一個基站,用的人越多,當然速度越慢的了。
4G的套餐價格降低之後,用的人就越來越多了,所以速度變慢,這個很正常。
三、5G信號,現在測試階段,一個基站往往只讓一個用戶使用和測試,當然速度非常非常快了
目前測試階段,大概都是在70-80MB/S的速度,也就是大概相當於1000Mbps光纖的速度。
四、5G信號,按照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的說法,也就是說,在大規模商用之後,應該可以達到100Mbps的速度
也就是說,5G信號,可以達到100Mbps光纖的速度,是不是很令人激動呢?
好吧,別太激動呢。
畢竟,一根100Mbps光纖,是不限速,也不限量的。
但是,為什麼5G,據說提出的目標,就是讓現在4G用戶由每個月10-20GB的流量,提升到100-200GB呢?
中國移動的友好用戶套餐,據說也是200GB。
根據這個每個月100-200GB的流量來說,5G的100Mbps,肯定不可能和光纖的100Mbps相提並論的了。
五、5G信號,應該說,10年內都是無法取代光纖的了
六、光纖幹不了的事情,5G大概也都是幹不了的
除了必須要用無線信號搞定的除外。
七、5G信號,即便真的能夠普遍提供100Mbps的速度,但是,很多伺服器也承受不了
畢竟,各個網站,各個APP,也都是由伺服器構成的。
伺服器也是要買帶寬的了。
一個伺服器,同時供1個人下載和同時供100人下載,速度肯定也是不同的了。
八、5G網路,全國覆蓋需要多久?
1,對於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重慶,成都,貴陽,這樣的城市來說。市區,也就是繞城高速以內,2年內可以基本完成覆蓋。
2,對於大多數三四線城市來說,3年也可以基本完成覆蓋。當然,也只是主城區。
現在一些三四線城市,城區太大,太分散了,人口特別分散。
還不如一些大的鎮或者縣城那麼集中。
所以,三四線城市的一些城區,可能5G信號不如大的鎮,這是極有可能的。
3,對於縣城來說,1年就可以完成基本覆蓋。畢竟縣城小,很多縣城的核心區域,也就是半徑不到3km,至於3km半徑之外,可以慢慢拖著。只要3km半徑以內覆蓋就足夠了。
4,對於鄉鎮和農村來說,這個就太復雜了。畢竟很多鄉鎮人口太少,人口太分散,少於3萬人的鄉鎮太多了。
如果是比較大的鄉鎮,比如說5萬人的鄉鎮,人口比較集中的,只要5-10個基站,就可以基本覆蓋5g,這樣的鄉鎮,可能很快就可以覆蓋5G。
九、網速比4G快多少倍?
這個,目前4G,網速時快時慢,不好說。
5G,到時候,肯定也會是時快時慢。
用最快和最慢相比,可能相差千倍。
如果用正常的4G和5G相比,可能相差3-10倍吧。
十、資費方面怎麼樣?
目前來說,全世界,大概都是400塊錢的套餐,包括200G的流量,或者無限的流量。
就2G來說,很多人每個月只用十幾塊錢或者二三十塊錢的花費。
就3G來說,很多人每個月只用五六十塊錢的花費。
就4G來說,很多人每個月用80-120塊錢的花費。
那麼,就5G來說,再過2-3年,應該很多人每個月用200-300塊錢的花費吧!
花費肯定是水漲船高的。
中國移動的某個大boss居然說 科技 越發達,花費越少。
這個中國移動的boss,如果是說每GB流量的花費,那麼無疑是正確的。
但是,從用戶實際掏出的月費用來說,無疑是越來越高的了。
目前我國正在加緊5G基站的建設當中,不同於4G基站,每個5G基站的覆蓋范圍很小,穿牆能力較差,意味著要達到像如今4G一樣的覆蓋范圍我們需要建設更多數量的5G基站,這需要比較長的時間來達成。
5G建設首先會從人口密集經濟較發達的一二線城市下手,預計2021年一二線城市能達到較高比例的覆蓋率。2013年底4G牌照發放,距今已經五年多了,覆蓋率才百分之七八十,以此作為參考的話距離5G全國覆蓋還任重道遠。
理論上來講,4G系統能夠以10Mbs到100Mbs的速度下載東西,而5G是它的10倍至100倍。今年6月份,北京郵電大學的學生做了一個5G測速實驗,實驗結果是5G下載速度將近為4G的10倍,5G網路實際使用階段速度如何還值得我們去期待。不可否認的是,5G的「快」確實會為 社會 的發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目前,國內三大運營商中給出明確5G資費套餐價格信號的只有中國聯通,此前中國聯通董事長王曉初稱,聯通推出的5G功能包費用最低為190元,並且未來將實行差異化定價。其他運營商尚未公布5G套餐價格,但應該基本和聯通相差不大,預計5G套餐價格在100元以上,這個價位和國外相比其實已經優惠很多了。
隨著5G的普及,5G資費肯定會越來越低的,不少專家預測,未來5G流量的單價甚至會比現在4G的單價更便宜。
3GPP定義下的5G三大應用場景(增強移動寬頻、海量互聯通信、超高可靠低延時通信), 這三大應用隔我們最快實現的就是「增強移動寬頻」場景它具有「 大帶寬高速率傳輸特點 」,而mMTC和urLLC主要領域需求的條件延時是毫秒級別!而受資金問題eMBB會從消耗數據熱點地區優先普及,也就是說大城市以下地區近幾年仍然4G是主流而後過渡4G和5G並存!
理論下行速度和實測速度就可以看出來5G網路要比4G網路快並且快的多!4G網路在日常中最高也就幾十mbps和5G相差很大,所以5G裡面對於高速率和延時的問題就得到了解決
5G套餐裡面中國移動的套餐是最低最便宜的只要128即可 ,套餐包含五百分鍾通話時長和30GB的流量,說實話這個價格的套餐流量太少了而通話時長又太多了,真正身邊普及5G網路進入5G時代我覺得每個月最少得開298的100GB套餐才夠使用,因為那個時候到處都是大流量應用(4K或者8K解析度視頻)
5G網路在近幾年並具備達到全國普及的條件,而5G網路的高速率將最高是4G的百倍!如此的高速率帶來的是數據傳輸效率的提升,帶來更低延時應用在物聯生活中!另外目前5G資費確實比較貴,可以過段時間穩定之後再升級也不遲!
眾所周知,華為在全國掀起一股5G風。目前,我國5G業務還處於試驗階段,還未普及大眾,全面覆蓋可能還需要一段時間。事實上,由於5G做深度覆蓋目前較為困難,初期只能重點覆蓋,5G的覆蓋速度慢於3G、4G,全面覆蓋可能需要5到10年。
就目前情況來看,通過對比5G的平均下載速度比4G快了近17倍,平均上傳速度是4G的3倍多,雖然沒有網上說的那麼誇張,但這樣的已經算是不錯了,且超過了家用ADSL光纖入戶的傳輸速度,高同慶坦言針對普通用戶的5G流量收費目前正在研究中。但他也明確表示,5G流量資費肯定不會有過高的收費標准,以至於用戶使用不起,所以具體流量費可能會是以10GB為單位,而不是1GB,這樣一來每10GB的收費,預計也就是10塊錢左右,甚至可能更低。不少業內人士分析,5G網路商用後的流量費非常的低,每GB幾毛錢並不稀奇,因為相應的基站可以承載更多的設備和流量,運營商一次性投入基站建設後,基本不用考慮後期升級等情況,所以資費肯定是比4G網路便宜。此外,三大運營為了達到工信部之前給出的統一規劃,也會讓5G流量資費保持在一個較低的價位。電信曾明確表態5G流量費用肯定不會過高,聯通方面復議將會盡最大的可能將每GB的網路資費控制在五角錢之內。5G網路的普及速度和費用由密切關系,倘若如果三大運營商良心收費,5G網路普及大眾度一定不會太遠。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雖然說5G出現在我們視野中已經不知不覺有一年的時間,但這項龐大的網路更新模式真正想要全網走進我們的生活還需要 一年左右 的時間。原因也很簡單,5G能否投入使用需要很多方面的布局。
比如說 移動端的設備、網路基站的建造、5G信號的普及 等等。而現在也僅僅是完成了第一步,有了5G手機。剩下的這些板塊還是需要長時間的努力才能做到的。而且即便是5G開始投入使用,那也是從大城市逐漸往小城市發展。因此,要想全網覆蓋,時間還很長。
現在已經出現了相關的測評,就拿 華為 的5G來講。絕對條件下, 網速會達到4G的13倍左右,網速大概在1Gbps。 當然這是在絕對條件下,不過正常使用中,網速應該也會是4G的十倍左右,這個還是能達到的。
這個問題應該是所有想體驗5G的用戶最為關心的問題,畢竟5G網速那麼快,資費也一定不會低。雖然說目前還沒有一個准確的套餐費用。但是三大運營商早就已經變態, 5G一月的套餐費用大概在兩百元左右。
雖然說這個資費與4G相比提升了不止一個檔次。但是從網速的提升來看還是很合適的,而且這個資費只是在剛開始的時候會那麼高,時間長了也就會降下來。
G信號,最近很多地方的人都在抱怨速度不如以前了
因為一個基站,用的人越多,當然速度越慢的了。
⑼ 5G基站真的覆蓋范圍只有幾百米嗎
現在三大運營商分配的5G頻譜,移動分配的是2.6G和4.9G,聯通和電信分配的是3.5G附近的無線頻譜。移動還好一些,而電信和聯通的頻譜要高於各自的4G的基礎頻譜1800M,雖然5G引入了Massive MIMO技術,增強了下行的覆蓋,就覆蓋距離而言,也是要比現在的4G覆蓋要弱一些的。5G覆蓋最大的問題其實還是在上行,以及室內覆蓋的問題,由於5G的頻譜高,相對於現在的4G覆蓋,室內的覆蓋效果就會差一些,這也是為什麼韓國和美國上了5G之後,用戶體驗速度沒有那麼快的原因。5G之所以要在城市建設更多的基站,其實也不是說城市的宏基站,現在城市裡的4G宏基站的密度已經足夠大了,可能更多的是建設一些覆蓋室內的5G基站。按照5G的三大應用場景之中,可以看到絕大部分的5G應用是在室內的,而依靠宏基站覆蓋室內,在如此高的無線頻譜之下,要做到支持5G的高性能很顯然是非常困難的,所以,5G網路建設需要建設更多的小型化基站去覆蓋室內部分,這塊未來將是城市裡5G網路基站最多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