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網路202.112.24.0/25被劃分成4個子網,則這4個子網分別是多少怎麼計算
正常網路劃分使用下面公式:
2的n次方-2大於等於4 n=3 (n是所借網路位)
減2是去掉全0子網和全1子網(全0子網是基本網路地址,全1子網是「全部子網」廣播地址)
然而,對於變長子網(vlsm),我們可以使用全0子網和全1子網(新規則而已)
所以,2的n次方大於等於4 n=2
我們需要向主機位借2位作為網路位
即:202.112.24.0 /27
二進制形式:11001100.11100000.00011000.00000000 /27
和下列掩碼做與運算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 (括弧內為變化子網位)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1)00000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
即:202.112.24.0
202.112.24.32
202.112.24.64
202.112.24.96
⑵ 怎麼算一個網路最多能劃分多少個子網
計算步驟
1、確定要劃分的子網數
2、求出子網數目對應二進制數的位數N及主機數目對應二進制數的位數M。
3、對該IP地址的原子網掩碼,將其主機地址部分的前N位置取1或後M位置取0 即得出該IP地址劃分子網後的子網掩碼。
(2)四個網路位換算成多少個網路擴展閱讀
A類IP地址
A類IP地址:用可變的7位(bit)來標識網路號,可變的24位標識主機號,最前面一位為"0",即A類地址的第一段取值介於1~126之間。A類地址通常為大型網路而提供,全世界總共只有126個A類網路,每個A類網路最多可以連接16777214台主機。
B類IP地址
B類IP地址:用可變的14位來標識網路號,可變的16位標識主機號,前面兩位是"10"。B類地址的第一段取值介於128~191之間(網路號不能以數字127開頭,數字127是專門保留給診斷用的,如127.0.0.1是回送地址,用於迴路測試),第一段和第二段合在一起表示網路號。B類地址適用於中等規模的網路,全世界大約有16000個B類網路,每個B類網路最多可以連接65534台主機。
C類IP地址
C類IP地址:用可變的21位來標識網路號,可變的8位標識主機號,前面三位是"110"。C類地址的第一段取值介於192~223之間,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合在一起表示網路號。最後一段標識網路上的主機號。C類地址適用於校園網等小型網路,每個C類網路最多可以有254台主機。
⑶ ip地址及子網掩碼換算,子網劃分教程
紙和筆
word文檔或者記事本也可以
首先,需要了解,一般見到的IP地址都是點分十進制的由網路位和主機位兩部分,如192.168.1.100,這四段都是十進制的數值,還原成2進制,就是四段,每段都是八個0或1。192.168.1.100對應的就是11000000.10101000.00000001.01100100
IPv4的主類地址有A,B,C,D,E這五大類主A類第一段全為網路位,剩下的三段為機器位,第一段8個二進制的第一個值必須為0,即主A類IP范圍是1-127.XX.XX.XX,以此類推,主E類比較特殊,由實驗室保留。
現在,我們看192.168.1.100,假設他的掩碼是255.255.255.0,表明他是/24位的掩碼。換成2進制來看11000000.10101000.00000001.01100100的掩碼就是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前三段為網路位,後一段為主機位。
可以看到,掩碼也是有四段,每段8位的二進制值組成的,和IP一一對應,當掩碼二進制值位1時,對應的IP地址的該位就是網路位,為0時對應的IP地址則為主機位。明白了這一點,就可以換算任何IP地址了,只要你練熟二進制和十進制的轉換。
現在我們以一個主A類的IP地址來進行子網劃分。如10.1.1.2是一個主A類地址,按上面的講解,他的掩碼就是255.0.0.0,換算成二進制則為00001010.00000001.00000001.00000010,掩碼為11111111.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我們知道,上面的2進制IP的第一段8為是網路位,剩下的三段八位都是主機位,現在,我們把11111111.00000000.00000000.00000000掩碼中第二段的第一個0換成1,則表示00001010.00000001.00000001.00000010的IP中,第一段的八位加第二段的第一位共九位都是網路好了,主機位就變成23位了,現在的10.1.1.2看似和之前一樣,其實就不是同一個IP了,這個IP就是主A類地址10.1.1.2的子網了。終結來說,就是變化二進制掩碼中的0為1,就往後順延了一個網路位了。
注意劃分子網的耐心!
⑷ 主機位向網路位借位能劃分幾個子網是不是和網路位向主機位借位是一樣的
這個問題舉個例子來回答:假設有網路192.168.1.0/24,也就是說網路位是24位,主機位是8位。如果借用2位網路位作為主機位,那麼網路位就變成了22位,主機位變成了10位。即掩碼為255.255.252.0,網路包括4個C類地址,分別為從192.168.0.0/24,192.168.1.0/24,192.168.2.0/24和192.168.3.0/24。如果借用2位主機位作為網路位,那麼網路位就變成了26位,主機位變成了6位。即掩碼為255.255.255.192,網路劃分為4個子網,分別為192.168.1.0/26,192.168.1.64/26,192.168.1.128/26和192.168.1.192/26。
⑸ ip地址的編碼規則,4段數字分別代表什麼,地域劃分。
ip地址的四段數字分別代表了網路類型、網路范圍、網路位以及主機位。IP地址是由32位的二進制數字組成,每8位表示一個10進制數范圍在0-255之間。
比如 10.0.0.1二進製表示為0000101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
IP地址是由網路地址與主機地址兩部分所組成。網路地址可用來識別設備所在的網路,主機地址位於IP地址的後段,可用來識別網路上設備。
(5)四個網路位換算成多少個網路擴展閱讀
版本(4位):該欄位定義IP協議版本,負責向處理機所運行的IP軟體指明此IP數據報是哪個版本,所有欄位都要按照此版本的協議來解釋。如果計算機使用其他版本,則丟棄數據報。
頭部長度(4位):該欄位定義數據報協議頭長度,表示協議頭部具有32位字長的數量。協議頭最小值為5,最大值為15。
服務(8位):該欄位定義上層協議對處理當前數據報所期望的服務質量,並對數據報按照重要性級別進行分配。前3位成為優先位,後面4位成為服務類型,最後1位沒有定義。這些8位欄位用於分配優先順序、延遲、吞吐量以及可靠性。
⑹ ip地址怎麼計算
一、常見的IP分為:
● A類:用於主機數量特別多的網路。1-126
● B類:用於大、中型網路。128-191
● C類:用於區域網。192-223
● D類:用於多重廣播組。224-239
● E類:用於實驗或保留以後用。240-255
二、A類地址計算
● 前三位設為110,接下21位代表網路ID,後8位代表主機ID。
● C類地址允許大約200萬個網路
● 每個網路可容納28-2=254個主機
● 第一個域值的范圍為192~223(11000000~11011111),有效的主機ID:X.X.X.1~X.X.X.254。
⑺ 誰知道網路IP地址劃分以及子網掩碼的計算
以下答案為本人原創,絕非復制。分兩部分來回答你的疑問。
一、子網掩碼的含義和根據子網掩碼劃分子網
一個IP地址必然屬於某一個網路,或者叫子網。子網掩碼就是用來指定某個IP地址的網路地址的,換一句話說,就是用來劃分子網的。
例如,一個A類網路可以容納16777214台主機。但是在實際運用中,不可能把一個A類網路只用於一個子網,因為那樣管理起來很不方便,也會出現廣播風暴等種種問題,所以需要根據實際需求把它劃分為若干個較小的子網。一個B類網路可以容納65534台主機,往往也是需要劃分子網的。即便一個小型企業內部,為了部門之間的職能的需要,配置那些電腦可以互相訪問,哪些不能互相訪問,就需要通過劃分子網的方法來實現。
子網劃分的問題看起來很復雜,其實也不是很復雜。只要把IP地址的位數、網路位數、主機位數、子網掩碼的位數這幾個概念搞清楚,就覺得很簡單了。
IP地址位數=網路位數+主機位數=32位。子網掩碼的位數就是網路的位數。
A類網路的網路位數是8位,子網掩碼就是11111111.00000000.00000000.00000000,換算成二進製表示為255.0.0.0。
B類網路的網路位數是16位,子網掩碼就是11111111.11111111.00000000.00000000,換算成十進製表示為255.255.0.0。
C類網路的網路位數是24位,子網掩碼就是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換算成十進製表示為255.255.255.0。
A類網路加長子網掩碼到16位就把一個A類網路劃分為256個B類網路同樣大小的網路,再加長到24位就又把每個B類大小的子網劃分為256個C類網路大小的子網。就是這個道理。一個大的網路,通過把子網掩碼加長,使網路位多了,也就是網路數目多了,子網就多了。
當然你也可以不劃分為256個子網,而劃分為128個,64個,32個,16個,8個,4個,2個。
一個B類網路的默認子網掩碼為255.255.0.0,你如果想把它劃分為2個子網,網路位數就成立17位,也就是說子網掩碼就變成了255.255.128.0;想劃分為16個子網,因為16是2的4次方,所以網路位數加4變成了20位,也就是說子網掩碼加長,成了20位,就是255.255.240.0。依此類推。
一個C類網路的默認子網掩碼為24位的,那麼主機位=32-24=8位,2的8次方等於256,所以一個C類網路的IP地址數量(包括網路地址和廣播地址)為256個。
但是你仍然可以通過加長子網掩碼的手段,把一個C類子網劃分為更多的子網。劃分的子網數必定是2的n次方個,每個子網的IP數量必定是2的(8-
n)次方個。
子網掩碼加長1位,劃分2個子網;加長2位,劃分4個子網,加長6位,劃分2的6次方個,也就是64個子網。
子網掩碼的1的個數表示網路位的個數,簡單地來說,網路位是不屬於你控制的,是上級主管給你的,給你多少就是多少。但是主機位是你可以控制的,你可以把它縮短,把縮短出來的位數加到網路位中,這樣網路位就長了,子網數就多了,相應地每個子網的IP數量就少了。
記住下面的公式,遇到再復雜的子網劃分問題也難不倒你了。
IP地址位數=32
網路位+主機位=32
子網掩碼加長n位,則在當前子網基礎上劃分為2的n次方個子網。每個子網的IP地址數量=2^(32-劃分前子網掩碼位數-n)
二、如何根據子網劃分的目標計運算元網掩碼
簡單來說,子網掩碼就是網路地址的位數。
一個IP地址一共有32位,其中靠前的某些位表示網路地址,後面的某些位表示主機位。
網路位數+主機位數=IP地址位數=32
知道了這個道理,計運算元網掩碼的方法就是:已知子網內IP數的多少,求出主機位的位數,用32減去主機位數就等於網路位數,也就是子網掩碼。
舉最簡單的例子。一個C類網路,包括256個主機位置,256是2
的8次方,所以主機位是8,那麼網路位就是32-8=24,也就是說子網掩碼是24位,用二進製表示就是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換算成十進制就是255.255.255.0
再比如一個C類網路劃分的子網,每個網路主機IP數是32,
而32是2的5次方,所以主機位是5,那麼網路位就是32-5=27,也就是說子網掩碼是27位,用二進製表示就是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換算成十進制就是255.255.255.224
再比如一個B類網路劃分的子網,每個網路主機IP數是1024,
而1024是2的10次方,所以主機位是10,那麼網路位就是32-10=22,也就是說子網掩碼是22位,用二進製表示就是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00,換算成十進制就是255.255.252.0
子網劃分是通過改變子網掩碼的位數來實現的。比如一個C類IP地址,默認子網掩碼是24位的,二進製表示是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換算成10進制的就是255.255.255.0。
如果是這樣的子網掩碼,後面的8位都可以用來做為主機的位置,2
的8次方等於256,一共有256個IP位置,因為有2個不能用,所以可用的主機位置為254個。
但是你要把這樣一個地址劃分成2個子網,就要從主機位里拿出一位來作為網路地址,網路地址就成了25位了。相應地主機位就成了7位了,2
的7次方等於128,一共有126個地址可用。
這是從正向來說的,就是已知要劃分的子網數,求每個子網的主機數。但是在實際工作中往往是先知道每個子網的主機數,讓你劃分子網。其實也很簡單。
首先你算一下主機數更接近於2
的幾次方,那麼主機位數就是幾位。32減去主機位就是網路位。
舉例說明。假如給你一個C類IP地址192.168.0.0。假如你想劃分2個子網,一個裡面有100台電腦,另一個有50台電腦。
100大於2的6次方,小於2的7次方,所以主機位數取7位。那麼網路位數就是32-7=25位。25位的子網掩碼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
換算成10進制的就是
255.
255.
255.
128,這就是第一個子網的子網掩碼,網路號為192.168.0.0/25,網路地址192.168.0.0,主機地址192.168.0.1~192.168.0.126,廣播地址192.168.0.127
50大於2的5次方,小於2的6次方,所以主機位數取6位。那麼網路位數就是32-6=26位。26位的子網掩碼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
換算成10進制的就是
255.
255.
255.
192,這就是第二個子網的子網掩碼,網路號為192.168.0.128/26,網路地址192.168.0.128,主機地址192.168.0.129~192.168.0.190,廣播地址192.168.0.191
注:以上的這些內容其實是我把以前我給其他網友的3個提問的回答拼接到一起又整理了一下搞出來的。可能看起來比較亂,對不起了。你搜搜網上的那些回答,比我的更亂。
子網掩碼和子網劃分的概念和方法,對於不會的人來說,特別難。一旦你會了,又會覺得特別簡單。也許你看了我上面的回答還是雲里霧里,看著很頭大。但說不定哪一天你就豁然開朗了,又會覺得這些東西很簡單,根本不用寫那麼多。
⑻ 網路210.43.32.0按照主機的4位進行了子網劃分。1.可劃分多少子網
網路210.43.32.0按照主機的4位進行了子網劃分。
1. 可劃分多少子網?
答:最多16個子網,每個子網最多14台主機
2. 求3號子網的范圍
答: 不明白這句話什麼意思。
第3個子網是210.43.32.32,
子網掩碼為:255.255.255.240,
主機范圍:210.43.32.33 到 210.43.32.46
3. 求劃分子網後的系統子網掩碼?
答:255.255.255.240
4. 求6各子網的網路地址?
答:網路ID為 210.43.32.80
5. 求10個子網的廣播地址
答:廣播地址:210.43.32.159
總體子網范圍劃分如下:
1> 210.43.32.0 ---210.43.32.15
2> 210.43.32.16---210.43.32.31
3> 210.43.32.32---210.43.32.47
4> 210.43.32.48 --- 210.43.32.63
5> 210.43.32.64 --- 210.43.32.79
6> 210.43.32.80---210.43.32.95
7> 210.43.32.96--- 210.43.32.111
8> 210.43.32.112 ---210.43.32.127
9> 210.43.32.128 ---210.43.32.143
10> 210.43.32.144 --- 210.43.32.159
11> 210.43.32.160 ---210.43.32.175
12> 210.43.32.176---210.43.32.191
13> 210.43.32.192 --- 210.43.32.207
14> 210.43.32.208---210.43.32.223
15> 210.43.32.224---210.43.32.239
16> 210.43.32.240---210.43.32.255
⑼ 2.對網路10.20.20.0/24行子網路劃分,借用了4個主機位,請問可以建立多少個子網
16個。
ip地址10.20.20.0/24劃分子網佔用4個主機位,也就是子網掩碼全「1」二進制位就為28個了,經計算其子網掩碼為:255.255.255.240。佔用4位主機號位,也就是2的4次冪為16個子網。
例如:
首先算2的多少次方≥20,很明顯結果是5,也就是說需要借5個主機位作為網路位,來劃分子網,可以劃分2的五次方個子網,即32個子網。
每個子網有2的3次方–2個ip地址可用=8-2=6,即每個子網有6個ip可用。其實實際情況劃分子網按需求來劃分的,即事先知道每個子網需要的主機數量,由主機數量多到少,數量不均衡的劃分子網。
(9)四個網路位換算成多少個網路擴展閱讀:
子網掩碼是在IPv4地址資源緊缺的背景下為了解決lP地址分配而產生的虛擬lP技術,通過子網掩碼將A、B、C三類地址劃分為若乾子網,從而顯著提高了IP地址的分配效率,有效解決了IP地址資源緊張的局面。
在企業內網中為了更好地管理網路,網管人員也利用子網掩碼的作用,人為地將一個較大的企業內部網路劃分為更多個小規模的子網,再利用三層交換機的路由功能實現子網互聯,從而有效解決了網路廣播風暴和網路病毒等諸多網路管理方面的問題。
⑽ 若IP地址的主機號原有八位,現需劃分子網被借用四位,則被劃分成幾個子網,每個子網最多可分配給計算機
摘要 你好,一下是查到的一些相關信息,希望您能借鑒一下。IP地址:4段十進制,共32位二進制,如:192.168.1.1 二進制就是:11000000|10101000|00000001|00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