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設置 > 三層網路協議的路由器

三層網路協議的路由器

發布時間:2022-10-20 00:39:59

路由器的工作原理是什麼

路由器的工作原理:路由器是連接網際網路中各區域網、廣域網的設備,它會根據信道的情況自動選擇和設定路由,以最佳路徑,按前後順序發送信號

路由器用於連接多個邏輯上分開的網路,所謂邏輯網路是代表一個單獨的網路或者一個子網。當數據從一個子網傳輸到另一個子網時,可通過路由器的路由功能來完成。

路由器通常位於網路層

因而路由技術也是與網路層相關的一門技術, 路由器與早期的網橋相比有很多的變化和不同。 通常而言,網橋的局限性比較大,它只能夠連通數據鏈路層相同或者類似的網路,不能夠連接數據鏈路層之間有著較大差異的網路。

但是路由器卻不同,它打破了這個局限,能夠連接任意的兩種不同的網路,但是這兩種不同的網路之間要遵守一個原則,就是使用相同的網路層協議,這樣才能夠被路由器連接。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路由器

❷ 三層交換機如何連接路由器

三層交換機確實具有一定的「路由」功能,它可以實現不同的子網連接功能,但是特別注意的問題是,它的路由功能相對路由器來說還是要弱許多的,而且三層交換機只能使用一個網路。

而且通常只是區域網子網之間的互聯,並不能把區域網與廣域網,或者互聯網連接起來,因為三層交換機所支持的路由協議非常有限,畢竟這不是它的主要功能。我們知道,在區域網上,二層的交換機通過源MAC 地址來標識數據包的發送者,根據目的MAC 地址來轉發數據包。

對於一個目的地址不在本區域網上的數據包,二層交換機不可能直接把它送到目的地,需要通過路由設備(比如傳統的路由器)來轉發,這時就要把交換機連接到路由設備上。如果把交換機的預設網關設置為路由設備的IP 地址,交換機會把需要經過路由轉發的包送到路由設備上。

路由設備檢查數據包的目的地址和自己的路由表,如果在路由表中找到轉發路徑,路由設備把該數據包轉發到其它的網段上,否則,丟棄該數據包。專用路由器昂貴、復雜、速度慢、易成為網路瓶頸,因為它要分析所有的廣播包並轉發其中的一部分,還要和其它的路由器交換路由信息,而且這些處理過程都是由CPU 來處理的(不是專用的ASIC )。

第三層交換機既能像二層交換機那樣通過MAC 地址來標識轉發數據包,也能像傳統路由器那樣在兩個網段之間進行路由轉發。傳統路由器採用軟體來維護路由表,而三層交換機是通過專用的ASIC晶元來處理路由轉發的。與傳統路由器相比,第三層交換機的路由速度一般要快十倍或數十倍。

大家都知道,路由器可以連接企業區域網和廣域網(如網際網路),但卻忽略了一路由器的另一個應用,那就是它的區域網連接功能。路由器的廣域網連接可參見拓撲圖圖和三層交換機的路由連接圖。

路由器的作用因不同的路由器類型而定,我們常說的路由器通常是指邊界路由器,就是位於不同類型網路的邊界,如拓撲圖圖和三層交換機的路由連接圖所示。還有一種路由器。

它設計的目的就不是用於不同類型網路的連接,而是用於同為區域網的不同區域網或不同子網之間的連接,這就是「中間節點路由器」。它的網路結構如下圖所示。它與三層交換機的路由連接圖相比,只是用中間節點路由器接替了原來的三層交換機。

「邊界路由器」處於網路邊界的邊緣或末端,用於不同網路路由器的連接,這也是目前大多數路由器的類型。如前面介紹的互聯網接入路由器和後面要介紹的vpn路由器都屬於邊界路由器。這類路由器所支持的網路協議和路由協議比較廣,背板帶寬非常高,具有較高的吞吐能力,以滿足各類不同類型網路(包括區域網和廣域網)的互聯。

而「中間節點路由器」則處於區域網的內部,通常用於連接不同區域網,起到一個數據轉發的橋梁作用。中間節點路由器更注重MAC地址的記憶能,要求較 大的緩存。因為所連接的網路基本上是區域網,所以所支持的網路協議比較單一,背板帶寬也較小,這些都是為了獲得最高的性價比,適應一般企業的隨能力。

它與三層交換機的路由功能相比,在路由功能上肯定比三層交換機的強,但在區域網這種數據交換頻繁的網路中,採用中間節點路由器來進行區域網的連接,網路性能可能會受到一定影響。

總的來說,如果所連接的區域網或子網較多、網路互訪不是很頻繁、路由較復雜的環境中,最好採用中間節點路由器連接方案。但在少數子網連接、網路間互訪頻繁的環境中,最好還是採用三層交換機連接方式。而且還可節省設備投資,因為三層交換機不僅具有滿足應用需求的路由功能,還可當作交換機用,連接許多網路設備。

❸ 3層交換機和路由器的區別

3層交換機與普通交換機的區別在於,它帶有路由功能,它與路由相比的話,差距更大了。路由器首先它的介面沒交換機的多,而且3層交換機介面多,自帶路由功能,就是多了個路由多了個VPN劃分,才稱為3層交換機的。
看你網路機器多不多,要不要進行劃分開來。如果沒需要只是想讓所有機器上網的話就用路由器就行了。3層交換機一般是大公司內部網路為了安全起見才用的。一般人用不到的。

❹ 簡述第三層通信設備路由器的作用

路由器的概念路由器是一種連接多個網路或網段的網路設備,它能將不同網路或網段之間的數據信息進行「翻譯」,以使它們能夠相互「讀」懂對方的數據,從而構成一個更大的網路。路由器有兩大典型功能,即數據通道功能和控制功能。數據通道功能包括轉發決定、轉發以及輸出數據鏈路調度等,一般由硬體來完成;控制功能一般用軟體來實現,包括與相鄰路由器之間的信息交換、系統配置、系統管理等。路由器基本功能介紹傳統上,路由器工作於所謂網路7層協議模型中的第3層,其主要任務是接收來自一個網路介面的數據包,根據其中所含的目的地址,決定轉發到哪個目的地,可能是路由器也可能就是最終目的點,並決定從哪個網路介面轉發出去。這是路由器的最基本功能——數據包轉發功能。根據TCP/IP協議,路由器的數據包具體轉發過程是:1.網路介面接收數據包的不同的物理網路介質,決定了不同的網路介面,如對應於10Base-T乙太網,路由器有10Base-T乙太網介面;對應於DDN,路由器有V.35介面。2.根據網路物理介面,路由器調用相應的鏈路層以解釋處理數據中的鏈路層協議。這一步處理主要是對數據完整性的驗證。3.在鏈路層完成對數據幀的完整性驗證後,路由器開始處理此數據幀的IP層。根據數據幀中的目的IP地址,路由器在路由表中查找下一IP地址,並計算新的校驗和。如果接收數據幀的網路介面類型與轉發數據幀的網路介面類型不同,則IP數據包還可能因為最大幀長度的限制而對其進行分段或重組。4.根據在路由表中所查到的下一IP地址,IP數據包送往相應的輸出鏈路層,最後經網路物理輸出介面發送出去。為了維護和使用路由器,路由器還需要有配置或者說控制功能。控制功能是由一系列規則所提供的,舉例來說,可能是優先權、拒絕訪問或提供記賬數據。當數據包進入路由器時,這些相關的規則也同樣作用於數據包。在基於軟體的路由器中,這些規則被存儲於一個軟體資料庫內,每個數據包通過時都必須與該資料庫進行核對。

❺ 三層交換機與路由器的共同點和區別分別是什麼

三層交換機與路由器的共同點:
三層交換機和路由器都工作在網路的第三層,根據ip地址進行數據包的轉發(或交換),原理上沒有太大的區別, 這兩個名詞趨向於統一,所謂交換路由器和路由交換機指的是同一樣東西。可以認為三層交換機就是一個多埠的路由器。
三層交換機與路由器的區別:
1. 主要功能不同雖然三層交換機與路由器都具有路由功能,但不能因此而把它們等同起來,正如現在許多網路設備同時具備多種傳統網路設備功能一樣,就如現在有許多寬頻路 由器不僅具有路由功能,還提供了交換機埠、硬體防火牆功能,但不能把它與交換機或者防火牆等同起來一樣。因為這些路由器的主要功能還是路由功能,其它功 能只不過是其附加功能,其目的是使設備適用面更廣、使其更加實用。這里的三層交換機也一樣,它仍是交換機產品,只不過它是具備了一些基本的路由功能的交換 機,它的主要功能仍是數據交換。也就是說它同時具備了數據交換和路由由發兩種功能,但其主要功能還是數據交換;而路由器僅具有路由轉發這一種主要功能。
2. 主要適用的環境不一樣
三層交換機的路由功能通常比較簡單,因為它所面對的主要是簡單的區域網連接。正因如此,三層交換機的路由功能通常比較簡單,路由路徑遠沒有路由器那麼復雜。它用在區域網中的主要用途還是提供快速數據交換功能,滿足區域網數據交換頻繁的應用特點。
而路由器則不同,它的設計初哀就是為了滿足不同類型的網路連接,雖然也適用於區域網之間的連接,但它的路由功能更多的體現在不同類型網路之間的互聯上,如 區域網與廣域網之間的連接、不同協議的網路之間的連接等,所以路由器主要是用於不同類型的網路之間。它最主要的功能就是路由轉發,解決好各種復雜路由路徑 網路的連接就是它的最終目的,所以路由器的路由功能通常非常強大,不僅適用於同種協議的區域網間,更適用於不同協議的區域網與廣域網間。它的優勢在於選擇 最佳路由、負荷分擔、鏈路備份及和其他網路進行路由信息的交換等等路由器所具有功能。為了與各種類型的網路連接,路由器的介面類型非常豐富,而三層交換機 則一般僅同類型的區域網介面,非常簡單。
3. 性能體現不一樣
從技術上講,路由器和三層交換機在數據包交換操作上存在著明顯區別。路由器一般由基於微處理器的軟體路 由引擎執行數據包交換,而三層交換機通過硬體執行數據包交換。三層交換機在對第一個數據流進行路由後,它將會產生一個MAC地址與IP地址的映射表,當同 樣的數據流再次通過時,將根據此表直接從二層通過而不是再次路由,從而消除了路由器進行路由選擇而造成網路的延遲,提高了數據包轉發的效率。同時,三層交 換機的路由查找是針對數據流的,它利用緩存技術,很容易利用ASIC技術來實現,因此,可以大大節約成本,並實現快速轉發。而路由器的轉發採用最長匹配的 方式,實現復雜,通常使用軟體來實現,轉發效率較低。

❻ 第三層交換機與傳統路由器各有什麼優勢,各自用於什麼網路環境

在許多網路設備同時具備多種傳統網路設備功能一樣,就如現在有許多寬頻路由器不僅具有路由功能,還提供了交換機埠、硬體防火牆功能,但不能與交換機或者防火牆等同起來一樣。

三層交換機的路由功能通常比較簡單,因為它所面對的主要是簡單的區域網連接,用在區域網中的主要用途還是提供快速數據交換功能,滿足區域網數據交換頻繁的應用特點。 而路由器則不同,設計初哀就是為了滿足不同類型的網路連接,雖然也適用於區域網之間的連接,但路由功能更多的體現在不同類型網路之間的互聯上。

(6)三層網路協議的路由器擴展閱讀:

第三層交換機使用注意事項:

不同品牌的交換機所採用的交換機技術也不同,主要可分為集中式和分布式兩類。傳統匯流排式交換結構模塊是集中式,現代交換矩陣模塊是分布式。

由於企業內聯網中運行的音頻、視頻及數據信息量越來越大,使之對交換機處理能力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為了實現在高埠密度條件下的高速無阻塞交換,採用分布式第三層交換機是明智的選擇。因為匯流排式交換機模塊在乙太網環境下,仍然避免不了沖突,而矩陣式恰恰避免了埠交換時的沖突現象。

❼ 三層交換機是路由器嗎

路由器是在OSI七層網路模型中的第三層——網路層操作的。路由器內部有一個路由表,這表標明了如果要去某個地方,下一步應該往哪走。路由器從某個埠收到一個數據包,它首先把鏈路層的包頭去掉(拆包),讀取目的IP地址,然後查找路由表,若能確定下一步往哪送,則再加上鏈路層的包頭(打包),把該數據包轉發出去;如果不能確定下一步的地址,則向源地址返回一個信息,並把這個數據包丟掉。
路由技術和二層交換看起來有點相似,其實路由和交換之間的主要區別就是交換發生在OSI參考模型的第二層(數據鏈路層),而路由發生在第三層。這一區別決定了路由和交換在傳送數據的過程中需要使用不同的控制信息,所以兩者實現各自功能的方式是不同的。
路由技術其實是由兩項最基本的活動組成,即決定最優路徑和傳輸數據包。其中,數據包的傳輸相對較為簡單和直接,而路由的確定則更加復雜一些。路由演算法在路由表中寫入各種不同的信息,路由器會根據數據包所要到達的目的地選擇最佳路徑把數據包發送到可以到達該目的地的下一台路由器處。當下一台路由器接收到該數據包時,也會查看其目標地址,並使用合適的路徑繼續傳送給後面的路由器。依次類推,直到數據包到達最終目的地。
路由器之間可以進行相互通訊,而且可以通過傳送不同類型的信息維護各自的路由表。路由更新信息主是這樣一種信息,一般是由部分或全部路由表組成。通過分析其它路由器發出的路由更新信息,路由器可以掌握整個網路的拓撲結構。鏈路狀態廣播是另外一種在路由器之間傳遞的信息,它可以把信息發送方的鏈路狀態及進的通知給其它路由器。

三層交換技術
一個具有第三層交換功能的設備是一個帶有第三層路由功能的第二層交換機,但它是二者的有機結合,並不是簡單的把路由器設備的硬體及軟體簡單地疊加在區域網交換機上。
從硬體上看,第二層交換機的介面模塊都是通過高速背板/匯流排(速率可高達幾十Gbit/s)交換數據的,在第三層交換機中,與路由器有關的第三層路由硬體模塊也插接在高速背板/匯流排上,這種方式使得路由模塊可以與需要路由的其他模塊間高速的交換數據,從而突破了傳統的外接路由器介面速率的限制。在軟體方面,第三層交換機也有重大的舉措,它將傳統的基於軟體的路由器軟體進行了界定,其做法是: 對於數據包的轉發:如IP/IPX包的轉發,這些規律的過程通過硬體得以高速實現。
對於第三層路由軟體:如路由信息的更新、路由表維護、路由計算、路由的確定等功能,用優化、高效的軟體實現。

假設兩個使用IP協議的機器通過第三層交換機進行通信的過程,機器A在開始發送時,已知目的IP地址,但尚不知道在區域網上發送所需要的MAC地址。要採用地址解析(ARP)來確定目的MAC地址。機器A把自己的IP地址與目的IP地址比較,從其軟體中配置的子網掩碼提取出網路地址來確定目的機器是否與自己在同一子網內。若目的機器B與機器A在同一子網內,A廣播一個ARP請求,B返回其MAC地址,A得到目的機器B的MAC地址後將這一地址緩存起來,並用此MAC地址封包轉發數據,第二層交換模塊查找MAC地址表確定將數據包發向目的埠。若兩個機器不在同一子網內,如發送機器A要與目的機器C通信,發送機器A要向「預設網關」發出ARP包,而「預設網關」的IP地址已經在系統軟體中設置。這個IP地址實際上對應第三層交換機的第三層交換模塊。所以當發送機器A對「預設網關」的IP地址廣播出一個ARP請求時,若第三層交換模塊在以往的通信過程中已得到目的機器C的MAC地址,則向發送機器A回復C的MAC地址;否則第三層交換模塊根據路由信息向目的機器廣播一個ARP請求,目的機器C得到此ARP請示後向第三層交換模塊回復其MAC地址,第三層交換模塊保存此地址並回復給發送機器A。以後,當再進行A與C之間數據包轉發進,將用最終的目的機器的MAC地址封裝,數據轉發過程全部交給第二層交換處理,信息得以高速交換。既所謂的一次選路,多次交換。

第三層交換具有以下突出特點:

有機的硬體結合使得數據交換加速;

優化的路由軟體使 得路由過程效率提高;

除了必要的路由決定過程外,大部分數據轉發過程由第二層交換處理;

多個子網互連時只是與第三層交換模塊的邏輯連接,不象傳統的外接路由器那樣需增加埠,保護了用戶的投資。

❽ 三層交換機與路由器有什麼區別

三層交換機與路由器有什麼區別

之所以有人搞不清三層交換機和路由器之間的區別,最根本就是三層交換機也具有“路由”功能,與傳統路由器的路由功能總體上是一致的。雖然如此,三層交換機與路由器還是存在著相當大的本質區別的,下面我分別予以介紹。

二層交換技術:

二層交換機是數據鏈路層的設備,它能夠讀取數據包中的MAC地址信息並根據MAC地址來進行交換。交換機內部有一個地址表,這個地址表標明了MAC地址和交換機埠的對應關系。當交換機從某個埠收到一個數據包,它首先讀取包頭中的源MAC地址,這樣它就知道源MAC地址的機器是連在哪個埠上的,它再去讀取包頭中的目的MAC地址,並在地址表中查找相應的埠,如果表中有與這目的MAC地址對應的埠,則把數據包直接復制到這埠上,如果在表中找不到相應的埠則把數據包廣播到所有埠上,當目的機器對源機器回應時,交換機又可以學習一目的MAC地址與哪個埠對應,在下次傳送數據時就不再需要對所有埠進行廣播了。二層交換機就是這樣建立和維護它自己的地址表。由於二層交換機一般具有很寬的交換匯流排帶寬,所以可以同時為很多埠進行數據交換。如果二層交換機有N個埠,每個埠的帶寬是M,而它的交換機匯流排帶寬超過N×M,那麼這交換機就可以實現線速交換。二層交換機對廣播包是不做限制的,把廣播包復制到所有埠上。

二層交換機一般都含有專門用於處理數據包轉發的ASIC (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晶元,因此轉發速度可以做到非常快。

路由技術:

路由器是在OSI七層網路模型中的第三層——網路層操作的。路由器內部有一個路由表,這表標明了如果要去某個地方,下一步應該往哪走。路由器從某個埠收到一個數據包,它首先把鏈路層的包頭去掉(拆包),讀取目的IP地址,然後查找路由表,若能確定下一步往哪送,則再加上鏈路層的包頭(打包),把該數據包轉發出去;如果不能確定下一步的地址,則向源地址返回一個信息,並把這個數據包丟掉。

路由技術和二層交換看起來有點相似,其實路由和交換之間的主要區別就是交換發生在OSI參考模型的第二層(數據鏈路層),而路由發生在第三層。這一區別決定了路由和交換在傳送數據的過程中需要使用不同的控制信息,所以兩者實現各自功能的方式是不同的。

路由技術其實是由兩項最基本的活動組成,即決定最優路徑和傳輸數據包。其中,數據包的傳輸相對較為簡單和直接,而路由的確定則更加復雜一些。路由演算法在路由表中寫入各種不同的信息,路由器會根據數據包所要到達的目的地選擇最佳路徑把數據包發送到可以到達該目的地的下一台路由器處。當下一台路由器接收到該數據包時,也會查看其目標地址,並使用合適的.路徑繼續傳送給後面的路由器。依次類推,直到數據包到達最終目的地。

路由器之間可以進行相互通訊,而且可以通過傳送不同類型的信息維護各自的路由表。路由更新信息主是這樣一種信息,一般是由部分或全部路由表組成。通過分析其它路由器發出的路由更新信息,路由器可以掌握整個網路的拓撲結構。鏈路狀態廣播是另外一種在路由器之間傳遞的信息,它可以把信息發送方的鏈路狀態及進的通知給其它路由器。

三層交換技術:

一個具有第三層交換功能的設備是一個帶有第三層路由功能的第二層交換機,但它是二者的有機結合,並不是簡單的把路由器設備的硬體及軟體簡單地疊加在區域網交換機上。

從硬體上看,第二層交換機的介面模塊都是通過高速背板/匯流排(速率可高達幾十Gbit/s)交換數據的,在第三層交換機中,與路由器有關的第三層路由硬體模塊也插接在高速背板/匯流排上,這種方式使得路由模塊可以與需要路由的其他模塊間高速的交換數據,從而突破了傳統的外接路由器介面速率的限制。在軟體方面,第三層交換機也有重大的舉措,它將傳統的基於軟體的路由器軟體進行了界定,其做法是: 對於數據包的轉發:如IP/IPX包的轉發,這些規律的過程通過硬體得以高速實現。

對於第三層路由軟體:如路由信息的更新、路由表維護、路由計算、路由的確定等功能,用優化、高效的軟體實現。

假設兩個使用IP協議的機器通過第三層交換機進行通信的過程,機器A在開始發送時,已知目的IP地址,但尚不知道在區域網上發送所需要的MAC地址。要採用地址解析(ARP)來確定目的MAC地址。機器A把自己的IP地址與目的IP地址比較,從其軟體中配置的子網掩碼提取出網路地址來確定目的機器是否與自己在同一子網內。若目的機器B與機器A在同一子網內,A廣播一個ARP請求,B返回其MAC地址,A得到目的機器B的MAC地址後將這一地址緩存起來,並用此MAC地址封包轉發數據,第二層交換模塊查找MAC地址表確定將數據包發向目的埠。若兩個機器不在同一子網內,如發送機器A要與目的機器C通信,發送機器A要向“預設網關”發出ARP包,而“預設網關”的IP地址已經在系統軟體中設置。這個IP地址實際上對應第三層交換機的第三層交換模塊。所以當發送機器A對“預設網關”的IP地址廣播出一個ARP請求時,若第三層交換模塊在以往的通信過程中已得到目的機器C的MAC地址,則向發送機器A回復C的MAC地址;否則第三層交換模塊根據路由信息向目的機器廣播一個ARP請求,目的機器C得到此ARP請示後向第三層交換模塊回復其MAC地址,第三層交換模塊保存此地址並回復給發送機器A。以後,當再進行A與C之間數據包轉發進,將用最終的目的機器的MAC地址封裝,數據轉發過程全部交給第二層交換處理,信息得以高速交換。既所謂的一次選路,多次交換。

第三層交換具有以下突出特點:

有機的硬體結合使得數據交換加速;

優化的路由軟體使 得路由過程效率提高;

除了必要的路由決定過程外,大部分數據轉發過程由第二層交換處理;

多個子網互連時只是與第三層交換模塊的邏輯連接,不象傳統的外接路由器那樣需增加埠,保護了用戶的投資。

三種技術的對比

可以看出,二層交換機主要用在小型區域網中,機器數量在二、三十台以下,這樣的網路環境下,廣播包影響不大,二層交換機的快速交換功能、多個接入埠和低謙價格為小型網路用戶提供了很完善的解決方案。在這種小型網路中根本沒必要引入路由功能從而增加管理的難度和費用,所以沒有必要使用路由器,當然也沒有必要使用三層交換機。

三層交換機是為IP設計的,介面類型簡單,擁有很強二層包處理能力,所以適用於大型區域網,為了減小廣播風暴的危害,必須把大型區域網按功能或地域等因素劃他成一個一個的小區域網,也就是一個一個的小網段,這樣必然導致不同網段這間存在大量的互訪,單純使用二層交換機沒辦法實現網間的互訪而單純使用路由器,則由於埠數量有限,路由速度較慢,而限制了網路的規模和訪問速度,所以這種環境下,由二層交換技術和路由技術有機結合而成的三層交換機就最為適合。

路由器埠類型多,支持的三層協議多,路由能力強,所以適合於在大型網路之間的互連,雖然不少三層交換機甚至二層交換機都有異質網路的互連埠,但一般大型網路的互連埠不多,互連設備的主要功能不在於在埠之間進行快速交換,而是要選擇最佳路徑,進行負載分擔,鏈路備份和最重要的與其它網路進行路由信息交換,所有這些都是路由完成的功能。在這種情況下,自然不可能使用二層交換機,但是否使用三層交換機,則視具體情況而下。影響的因素主要有網路流量、響應速度要求和投資預算等。三層交換機的最重要目的是加快大型區域網內部的數據交換,揉合進去的路由功能也是為這目的服務的,所以它的路由功能沒有同一檔次的專業路由器強。在網路流量很大的情況下,如果三層交換機既做網內的交換,又做網間的路由,必然會大大加重了它的負擔,影響響應速度。在網路流量很大,但又要求響應速度很高的情況下由三層交換機做網內的交換,由路由器專門負責網間的路由工作,這樣可以充分發揮不同設備的優勢,是一個很好的配合。當然,如果受到投資預算的限制,由三層交換機兼做網間互連,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主要區別

根本區別:路由器基於三層,支持廣域網連接,豐富的廣域網介面,包括serial、atm等等,支持多種不同有線傳輸介質,包括串列線纜、光纖、電話線、專線等等,並且介面上支持廣域網連接的封裝類型,支持HDLC、FR、ATM、PPP、ISDL封裝,這些正是三層交換機具備不到的,三層交換機只包含大量的乙太網介面,從現在看來,並不能完全取代路由器。接入的方式一般都是以廣域網的形式來連接的,所以路由器在支持上,不管是硬體上的物理介面類型,還是所支持的協議,遠遠超出三層交換機的能力,所以從現在看來,未能取代路由器的在末節網路和Internet上的地位!雖然現在不少心的產品的三層交換機,集成的功能也很強大,看起來像路由器一樣強大,支持很多,但是不專業!不專業體現在能力上。路由器支持三層和二層,三層交換機卻不完全。

最根本上的區別:協議和物理構造(硬體上,還有些區別的),還有一種含義,專業設備只有專業的活,路由器只做它的活,那麼它肯定在三層超級專業,三層交換機既然做二層的活,又做三層的活,你會發現,效率很低。另外,路由器可以說是內網的第一道防火牆,交換機的防安全的能力還是不夠,取代不了。另外現在非常高端的三層交換機是可以支持廣域網的連接的,但需要添加相關的業務模塊方可實現這樣的功能。

;
閱讀全文

與三層網路協議的路由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米攝像頭能連接手機網路嗎 瀏覽:676
浩順雲考勤機連不上網無線網路 瀏覽:84
路由器正常但手機上沒網路 瀏覽:401
中國移動亮相國家網路安全博覽會 瀏覽:874
網路詐騙罪以什麼地方金額 瀏覽:961
哪裡送網路機頂盒 瀏覽:121
win10如何不需要網路憑據 瀏覽:253
濟南無線網路信號 瀏覽:525
迪拜網路多少延遲 瀏覽:27
進路由器頁面顯示網路不給力 瀏覽:930
網路連接禁止怎麼解決 瀏覽:894
農光東里小區哪個網路好 瀏覽:874
樂橙攝像頭回放出現網路連接異常 瀏覽:909
電腦網路加密碼怎麼設置 瀏覽:392
電腦連接無線網路看不到電視 瀏覽:308
面板是什麼網路用語 瀏覽:374
微博連不上網路錯誤手機 瀏覽:834
開啟無線網路的視頻 瀏覽:270
網路營銷是發展前景好的職業 瀏覽:953
共享網路不記得密碼了 瀏覽:906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