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b類網路的子網掩碼
255.255.255.128,二進制是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
b類網路的默認掩碼是 11111111.11111111.00000000.00000000
所以:
(1)從主機號中拿出( 9)位做子網號
(2)共劃分了個( 2^9=512 )有效子網
(3)每個子網有( 2^7-2=126 )個有效的主機地址
(4)整個網路共有( 126*512 )個有效的主機地址
(5)前4個子網的IP地址分布如何。
無法回答,因為沒有給出網路地址。
Ⅱ 3.子網掩碼詳解
①、子網掩碼(Subnet Mask)又叫網路掩碼、地址掩碼,必須結合IP地址一起對應使用。
②、只有通過子網掩碼,才能表明一台主機所在的子網與其他子網的關系,使網路正常工作。
③、子網掩碼和IP地址做「與」運算,分離出IP地址中的網路地址和主機地址,用於判斷該IP地址是在本地網路上,還是在遠程網路網上。
④、子網掩碼還用於將網路進一步劃分為若乾子網,以避免主機過多而擁堵或過少而IP浪費。
①、同IP地址一樣,子網掩碼是由長度為32位二進制數組成的一個地址。
②、子網掩碼32位與IP地址32位相對應,IP地址如果某位是網路地址,則子網掩碼為1,否則為0。
③、舉個栗子:如: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
①、點分十進製表示法
二進制轉換十進制,每8位用點號隔開
例如:子網掩碼二進制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表示為255.255.255.0
②、CIDR斜線記法
IP地址/n
例1:192.168.1.100/24,其子網掩碼表示為255.255.255.0,二進製表示為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
例2:172.16.198.12/20,其子網掩碼表示為255.255.240.0,二進製表示為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0000
不難發現,例1中共有24個1,例2中共有20個1,所以n是這么來的。運營商ISP常用這樣的方法給客戶分配IP地址。
前面說道,子網掩碼可以分離出IP地址中的網路地址和主機地址,那為什麼要分離呢?因為兩台主機要通信,首先要判斷是否處於同一網段,即網路地址是否相同。如果相同,那麼可以把數據包直接發送到目標主機,否則就需要路由網關將數據包轉發送到目的地。
在如下拓撲圖示例中,A與B,C與D,都可以直接相互通信(都是屬於各自同一網段,不用經過路由器),但是A與C,A與D,B與C,B與D它們之間不屬於同一網段,所以它們通信是要經過本地網關,然後路由器根據對方IP地址,在路由表中查找恰好有匹配到對方IP地址的直連路由,於是從另一邊網關介面轉發出去實現互連。
①、預設子網掩碼
也叫默認子網掩碼,即未劃分子網,對應的網路號的位都置 1 ,主機號都置 0 。
未做子網劃分的IP地址:網路號+主機號
A類網路預設子網掩碼: 255.0.0.0,用CIDR表示為/8
B類網路預設子網掩碼: 255.255.0.0,用CIDR表示為/16
C類網路預設子網掩碼: 255.255.255.0,用CIDR表示為/24
②、自定義子網掩碼
將一個網路劃分子網後,把原本的主機號位置的一部分給了子網號,餘下的才是給了子網的主機號。其形式如下:
做子網劃分後的IP地址:網路號+子網號+子網主機號
舉個栗子:
如:192.168.1.100/25,其子網掩碼表示:255.255.255.128
意思就是將192.168.1.0這個網段的主機位的最高1位劃分為了子網。關於子網劃分將在下篇文章講到,這里不在闡述。
子網掩碼是用來判斷任意兩台主機的IP地址是否屬於同一網路的依據,就是拿雙方主機的IP地址和自己主機的子網掩碼做與運算,如結果為同一網路,就可以直接通信。
如何根據IP地址和子網掩碼,計算網路地址:
①、將IP地址與子網掩碼轉換成二進制數。
②、將二進制形式的 IP 地址與子網掩碼做「與」運算。
③、將得出的結果轉化為十進制,便得到網路地址。
如下圖:
理解和掌握了子網掩碼這部分知識後,這里要補充下CIDR和VLSM,這對於我們下篇講述的子網劃分,簡直了就是放大招啊!
,我們先了解這幾個概念,對於CIDR和VLSM以及子網劃分都是很有用的。
CIDR(Classless Inter-Domain Routing,無類別域間路由)本質是消除了傳統的A類、B類和C類地址以及劃分子網的概念,將多個地址塊聚合在一起生成一個更大的網路,從而包含更多的主機。
舉個栗子:子網掩碼255.255.255.192,用CIDR表示是多少呢?
①、首先確認的是這是個C類網路地址(C類的默認子網掩碼為255.255.255.0)
②、前面三個位元組都是255,轉換成二進制都為1,即11111111.11111111.11111111,即24位1。
③、後面一個位元組是192,轉換成二進制為11000000,即1佔用了2位。
④、子網掩碼共佔用了26位1,所以用CIDR表示為/26。
⑤、如果網路地址為192.168.10.0,再加上CIDR,最後表示為192.168.10.0/26。
CIDR支持路由聚合,能夠將路由表中的許多路由條目合並為成更少的數目,因此可以限制路由器中路由表的增大,減少路由通告,減輕路由器的負擔。
VLSM(Variable Length Subnet Mask,可變長子網掩碼)規定了在一個有類(A、B、C類)網路內包含多個子網掩碼的能力,以及對一個子網的再進行子網劃分的能力。
IP地址如果只使用有類(A、B、C類)來劃分,會造成大量的浪費或者不夠用。VLSM的誕生有效的解決了這個問題,可以在有類網路的基礎上,通過對IP地址的主機號進行再劃分,把一部分劃入網路號,就能劃分各種類型大小的網路了。網路號也不再僅局限在8、16和24位這幾個數,而是靈活變化的大小了。
Ⅲ 一個B類地址的子網掩碼為255. 255. 240. 0......
b類的子網掩碼默認下是:255.255.0.0,網路號也就是網路id是前兩段的。現在子網掩碼是255.255.254.0就是一個b類地址經過劃分子網所得的,是由一個b類地址劃分了2的7次方=128個子網所得的子網掩碼,它的網路號不是前三段也不是前兩段,來看子網掩碼:
11111111.11111111.1111111
0.00000000=255.255.254.0
子網掩碼中為1的就是網路號,為0的就是主機號。所以如取這子網掩碼的,網路號就是23位。比如地址:172.16.77.0
子網掩碼:255.255.254.0
這地址的網路號就是23位的,也就是:172.16.76.0/23
Ⅳ B類地址的預設子網掩碼為:
255.255.0.0
Ⅳ 什麼是子網掩碼A類、B類、C類默認的子網掩碼是多少
就是將網路地址的host-id全部置0,net-id全部置1,得到ip地址是否進行子網劃分的信息。
A類默認的子網掩碼:255.0.0.0
B類默認的子網掩碼:255.255.0.0
C類默認的子網掩碼:255.255.255.0
Ⅵ 一個B類地址的子網掩碼是255.255.255.224,可以得出多少個子網
一個b類地址的默認掩碼是255.255.0.0,也就是16位掩碼,而劃分後的子網掩碼是255.255.255.224,即27位掩碼,27減16等於11,2的11次方是2048,因此可以劃分為2048個子網。
Ⅶ 子網掩碼劃分
子網掩碼劃分可分為兩部分:子網號、子網主機號,其形式如下:
1、未做子網劃分的IP地址:網路號+主機號
2、做子網劃分後的IP地址:網路號+子網號+子網主機號
也就是說IP地址在劃分子網後,以前的主機號位置的一部分給了子網號,餘下的是子網主機號。子網掩碼是32位二進制數,它的子網主機標識用部分為全「0」。
預設子網掩碼
預設子網掩碼即未劃分子網,對應的網路號的位都置1,主機號都置0。
A類網路預設子網掩碼:255.0.0.0
B類網路預設子網掩碼:255.255.0.0
在預設掩碼下的IP地址中,網路地址和廣播地址的計算很簡單,雖然按照計算方法需要進制轉換和與運算,但是在實際使用當中,已經可以快速寫出結果。
Ⅷ B類IP地址默認的網路掩碼是
b類地址默認子網掩碼為255.255.0.0
一個b類ip地址由2個位元組的網路地址和2個位元組的主機地址組成,網路地址的最高位必須是「10」,即第一段數字范圍為128~191。每個b類地址可連接65534(2^16-2,
因為主機號的各位不能同時為0,1)台主機,internet有16384(2^14)個b類地址。
Ⅸ B類IP地址的默認子網掩碼
B類地址默認子網掩碼為255.255.0.0
一個B類IP地址由2個位元組的網路地址和2個位元組的主機地址組成,網路地址的最高位必須是「10」,即第一段數字范圍為128~191。每個B類地址可連接65534(2^16-2, 因為主機號的各位不能同時為0,1)台主機,Internet有16384(2^14)個B類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