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知道路由器的特點就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路由器,路由器,是連接網際網路中各區域網、廣域網的設備,它會根據信道的情況自動選擇和設定路由,以最佳路徑,按前後順序發送信號。 路由器是互聯網路的樞紐,"交通警察"。目前路由器已經廣泛應用於各行各業,各種不同檔次的產品已成為實現各種骨幹網內部連接、骨幹網間互聯和骨幹網與互聯網互聯互通業務的主力軍。路由和交換機之間的主要區別就是交換機發生在OSI參考模型第二層(數據鏈路層),而路由發生在第三層,即網路層。這一區別決定了路由和交換機在移動信息的過程中需使用不同的控制信息,所以說兩者實現各自功能的方式是不同的。
路由器組網特點1.多種網路的互連
路由器屬於網路層的設備,其在網路中的位置和作用決定了其必須能夠實現多種不同網路的互連。多種不同的網路,意味著不同的網路鏈路、不同的網路埠、不同的網路協議。因此,當前被普遍採用的許多路由器都是模塊化的,用戶可以根據路由器連接的網路鏈路和協議選擇相應的路由模塊和埠。同時,實現多種網路的互連還要求路由器完成以下功能:
地址映射:這項功能是實現網路層地址與網路設備的物理地址間的映射,例如IP地址與MAC地址的相互映射,這是路由器發送協議報文的重要基礎。
分組與重組:由於路由器連接了多種不同類型的網路,這些不同類型的網路對MTU的規定有所不同,路由器需要對報文進行分組和重組操作。
支持多種路由選擇協議:路由選擇功能是路由器最為基本的一項功能,是實現網路互連的基礎,但是由於不同類型的網路中可能會使用不同的路由選擇協議,因此路由器必須具備支持多種路由協議的努力,以實現不同網路之間報文的路由轉發的正確進行。
協議轉換:這是多協議路由器所必須具備的一項功能,路由器需要完成不同網路層協議的相互轉換,例如IP報文與IPX報文的相互轉換。
路由器組網特點2.網路的隔離
路由器實現了不同網路的互連,隨著網路的發展和應用的深入,越來越需要對這種網路互連加以一定的限制,也就是說希望路由器實現帶有一定隔離能力的網路互連,以提高網路的安全性。訪問控制技術是一項簡單而實用的網路隔離技術,它通過定義訪問控制列表(Access Control List,簡稱ACL)實現了對報文轉發進行過濾和控制,只允許訪問控制列表中許可的報文通過路由器進行轉發。
目前路由器中採用的訪問控制列表可以根據MAC地址、協議類型、網路地址等多種方式對報文進行訪問控制,實現對網路的隔離。部分路由器還具備對報文進行基於內容的上下文相關的訪問控制,這項功能與防火牆的功能有相似之處。
訪問控制技術實現了網路的隔離,限制了互連的網路之間的相互訪問能力,提高了網路的安全性,這是積極的一面。但大量地使用訪問控制列表和防火牆技術對路由器轉發報文的速度和能力有較大的影響。
路由器組網特點3.流量控制
由於路由器通常用於區域網與廣域網的連接,在區域網與廣域網有大量數據通信時,路由器通常會成為整個數據通信中的瓶頸。因此要求路由器具有較強的流量控制能力,一方面在選擇路由器時盡量考慮到路由器的報文轉發速度和緩沖區空間的大小。同時應該選擇優化的路由演算法,採用負載均衡技術,從而有效地進行擁塞控制。
路由器組網特點4.網路地址轉換
隨著網路規模的不斷擴大,己經明顯地感覺到IP地址資源缺乏,因此在實際組網工程中,通常會使用路由器中的網路地址轉換(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簡稱NAT)功能來解決IP地址資源不足的問題。
使用網路地址轉換功能要求區域網內部使用保留的IP地址(如192.168.0.0~192.168.255.255),而路由器中的廣域網埠中使用注冊的IP地址。當區域網內部的計算機訪問外部計算機時,將對其報文中的IP地址轉換為注冊的IP地址;而外部計算機向內部計算機發送報文時,同樣將注冊的IP地址轉換為內部的IP地址。
以上就是路由器是路由器組網特點的全部內容,組網中的關鍵設備,起著關鍵性的作用,沒有路由器的網路是不完整的,希望看完本文能幫助大家更加了解路由器。謝謝大家的閱讀。
② 路由器要怎麼裝還是要裝轉換器
路由器安裝方法,
如下參考:
1.首先,將路由器連接到電源,將網線插入廣域網介面(通常為藍色)。
③ 無線路由器換個地方用,要不要重新設置啊
如果寬頻換了就需要重新設置。在新的對方連接好後登錄路由器,在WAN介面配置界面輸入新的寬頻賬號及密碼即可,其他不需要改變。
④ 兩台路由器怎樣連接需要轉換器嗎
無線路由器的安裝不需要轉換器。
無線路由器的安裝配置方法:
1.路由器連入網路。
如圖所示,將網線接入路由器的WAN口,用網線將電腦與路由器的任意一個Lan口連接。啟動電腦,當Lan口閃爍,即說明電腦與路由器成功建立通訊。
2.系統連接到路由器。
打開電腦的wifi,搜索路由器默認wifi名(路由器背面銘牌有寫),連接wifi網路。第一次使用路由器一般不用輸入wifi密碼。
3.進入網關界面。
打開電腦瀏覽器,輸入路由器背後銘牌的網關ip地址(一般是192.168.1.1),進入網關配置界面。(新路由一般會自動彈出此界面)
4.設置上網方式。
進入高級設置中的WAN口設置。如果寬頻服務需要撥號請選擇PPPOE撥號,否則可以選擇DHCP自動獲取。PPPOE撥號要輸入寬頻賬號密碼,連接模式選擇自動連接。DHCP自動獲取則不用填寫。
5.設置wifi名及密碼。
進入無線設置中的無線安全,安全模式選擇WPA2-PSK模式。WPA加密規則選擇AES。設置無線網路秘鑰。設置後路由器會自動重啟,請輸入新的WiFi密碼進行連接。
6.配置完成,享受網路。
⑤ 路由器轉發同網段數據包會進行網路地址轉換嗎有配圖。
我的理解:NAT轉換技術,是wan口(連接公網IP)到LAN口(連接內網IP)之間需要進行地址轉換,而且需要在路由器的埠啟用NAT,NAT的目的是節省外網的IP地址。
一台家用路由器一般默認一個wan口和多個LAN口,但是不同的LAN口一般默認劃分到一個網段。也有功能強的路由器支持多個wan口和多網段的LAN口,但是比較少。
兩個私網地址之間進行NAT轉換,技術上是可以的,但是需要路由器支持相關配置功能。
⑥ 地址轉換後還需要寫路由嗎
在兩個路由器上配置默認路由分別配置指向直連介面的默認路由即可。如果地址池與外網介面不在一個網段,要在Router1上在配置一條靜態路由指向Router0的外介面。
地址轉換(NAT)就是:路由器將私有地址轉換為公有地址使數據包能夠發到網際網路上,同時從網際網路上接收數據包時,將公用地址轉換為私有地址。 在計算機網路中,網路地址轉換(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或簡稱NAT,也叫做網路掩蔽或者IP掩蔽)是一種在IP數據包通過路由器或防火牆時重寫源IP地址或/和目的IP地址的技術。地址轉換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又稱地址代理,它實現了私有網路訪問外部網路的功能。這種技術被普遍使用在有多台主機但只通過一個公有IP地址訪問網際網路的私有網路中。根據規范,路由器是不能這樣工作的,但它的確是一個方便並得到了廣泛應用的技術。當然,NAT也讓主機之間的通信變得復雜,導致通信效率的降低。
⑦ 請問新添加的路由器,需要去更改主路由器貓的IP地址嗎
朋友,你好:
如果你的主路器的IP和新的路由器IP是一個IP段,就出現網路沖突,出現上不網的現象,但現在的路由器都有自動獲取功能,當發現主路器是一個IP段,哪么這個付路由器,就會自動改一個IP段,一般是不會發生沖突的問題,除非這個路由器已經固態了IP,就很有可能和主路由器的IP段一樣,發生沖突,你也說了現在能上網,所以就不存在IP沖突了,不會有什麼影響的。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祝你快樂~~
⑧ 路由器的地址轉換問題
DHCP服務負責給其他終端分配地址,分配什麼樣的地址是人為設置的。比如可以在DHCP服務中設定192.168.1.100~192.168.1.200的地址池,每當有終端請求地址時,DHCP服務就到地址池中拿一個進行分配。注意DHCP僅僅是一個地址分配服務,和路由器的基本功能無關。
路由器是負責進行網間互聯的設備,其主要任務就是將一個到達路由器的數據包,轉發到用戶指定的目標網路。為了能夠從網上對路由器進行管理,所以要分配一個地址給路由器,以便管理員通過該地址登錄路由器。該地址和DHCP分配給終端的地址並不存在必然的聯系,但必須保證通過網路可以訪問,因此大多數小型路由器中的DHCP地址池都和路由器的管理地址處於同一網路。
現代路由器中都包含了DHCP服務功能,主要是為了方便小型網路組網,就是用戶不必再另行配置一台DHCP伺服器。但大型網路一般都不會使用路由器中的DHCP功能,而是單獨建立一個DHCP服務,以方便統一管理。
家用小路由器一般具有兩個地址,一個是接入wan口的網路提供的地址,一個是內部網路的網關地址。通常默認的管理地址是內部網關地址,這一點和其他路由器類似,即所有的網關地址都可以同時作為管理地址使用。
其實wan口地址也是一個由外入內的網關地址,但由於是對外連接,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所以默認為非管理地址。當管理員需要從外部對路由器進行管理時,也可以將其設置成可用的管理地址。
地址轉換屬於路由器提供的另一個服務,負責將眾多的內部地址轉換成有限的外部地址,以便對外部網路進行訪問。這是由於公共IP地址耗盡而產生的服務協議,並非「路由」必須的功能,但目前幾乎所有路由器都包含該功能,因為公網IP實在是太少了。只要記住,路由器成年的時候,地址轉換和DHCP還沒出生就明白它們的關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