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網路游戲,毀掉了多少孩子
毀了成千上萬個孩子。
不建議身為父母的你閱讀我的答案,因為你可能會因為傷疤被揭露而惱羞成怒,然後歇斯底里破開大罵。
游戲毀掉了多少孩子?游戲是指什麼?其實這類家長並不需要知道,他會不會造成近視?會不會上癮?你都不需要知道。
你需要的只是一個背鍋俠,可以掩蓋家庭教育的失敗、社會教育的失敗、學校教育的失敗,這個東西叫「游戲」。其實十五年前你們管它叫「早戀」、三十年前你們管它叫「偶像」、四十年前你們管它叫「武俠小說」100年後,你們可能會管它叫「愚昧」!
看到沒有,這些東西統統都可以毀掉你的孩子,以後沒有游戲了,還有酒吧、KTV、夜市現在喊著讓所有游戲倒閉的家長,建議你早點著手其他產業,否則你就是在為別人家的孩子作嫁衣噢,不過別人家的孩子可能並不需要。
自己的孩子自製力不夠,你就去鍛煉他的自製力;家庭教育存在問題,你就好好琢磨怎麼解決;孩子的智商不夠,你就多給他補補腦;別惱羞成怒就看什麼都不順眼。
你知道這像什麼嗎?就像一條四處建立規則的狗,在它的眼裡,你就只有吃到屎才算成功。幸福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彌補童年,少看點雞湯文,否則毀掉你孩子的不是游戲,而是你。
三十年前,人們驚呼流行音樂會毀掉下一代。
二十年前,人們驚呼電視節目會毀掉下一代。
十年前,人們驚呼網際網路會毀掉下一代。
現在,他們驚呼游戲會毀掉下一代。
然而,事實證明,沒有任何力量可以毀掉下一代,除了上一代。
❷ 騰訊游戲害了多少孩子,為什麼不把騰訊關了
騰訊終於意識到游戲的危害,開始全面管控,以防未成年過度沉迷
1、在消費方面,騰訊規定,未滿8周歲用戶禁止使用游戲付費服務;8-16周歲用戶單次充值金額不得超過50元人民幣,月累計充值不得超過200元人民幣;16-18周歲用戶單次充值金額不得超過100元人民幣,月累計充值不得超過400元人民幣。
2、在游戲時段及時長上,未成年人在每日22時至次日8時將被禁止使用小游戲服務。法定節假日未成年用戶單日游戲時長累計則限制在3小時內,非節假日限制在1.5小時內。
3、通過騰訊「成長守護平台」,家長不僅可以得知孩子上線時間、游戲時長,還可以接到孩子的付費通知,如果付費項目超過上述規定,家長可以通過客服投訴渠道與開發者聯系退款。
未成年人沉迷游戲問題,已經是多年以來困擾很多家長的老問題了,徹底根治需要家長、學校和游戲公司共同監管,國家層面應該立法控制,才能發揮最大效果。
廣大群眾以及深受其害的家長父母建議如下:
第一、早該有此動作了,救救祖國未來的花朵和成千上萬的父母們,游戲不但毒害青少年,還毒害我們的下一代,強烈呼籲國家管控騰訊游戲,強烈要求下架全部網路游戲。沒真正管控到位,國家層面應該立法控制!
第二:8歲以下的小孩一般家長都可以管控玩游戲的時長或游戲種類,這個到還好控制,建議10歲~16歲每人都有身份證,鑒於家庭情況及孩子是否需要用手機的情況來看,如有孩子需要用手機那可以用孩子的身份證辦理電話卡讓孩子用,這樣一來孩子在玩手機時,游戲公司方設置好關於孩子玩游戲系統管控的有關方面內容,把好這道關卡,一來也減少了家長為了管控孩子少玩手機發生相互不理解暴跳如雷或有可能出現危機生命安全的現象,這樣也等於幫助家長減少與孩子發生矛盾,再者也等同於幫助了一個家庭挽救了一個孩子,孩子不光是家庭的未來,社會發展的未來,更是祖國的未來,我們要想盡一切辦法拯救孩子的心靈及大腦,不能再沉迷於游戲而毀了大好的青春年華,這也是一個母親真切的心聲。
第三:國家就應該全面取締所有一切網路游戲,還一個風清正氣的文明健康社會,網路游戲毀了多青少年兒童學習不上進,年輕人工作不努力,和家庭。
第四:不要只知道賺錢、在我身邊有很多孩子都給害了、人在做、天在看、中國不是靠游戲、強大、強盛。
第五:游戲不光是害了小孩子,成年人也入迷,工作也不做,飯都不吃,覺也不睡的打,希望關停,害了多少家庭。要全部關停,成年人也有上癮的,就跟鴉片一樣!我們國家應該出手,真的毀了大人小孩!有些自控力差的年青的人也是沉迷游戲,荒廢工作學習!強烈呼籲取消所有游戲上線!
第六:玩游戲不是錢的事,與錢多少不是問題,問題是時間差,必須在21:00/8:00禁止一切游戲,其餘時間未成年人不超一小時,成年人不超二小時。關鍵是晚上下課後保障孩子有足夠睡眠時間。騰訊公司學學國外,掙點良心錢。支持關閉網路游戲,少年強則國強,可我們的少年卻沉迷游戲當中。學會懶惰,學會暴力。全力支持國家應全部下架游戲,害人太深了!
希望騰訊負起社會責任!好好向馬總學習!不要為了錢而毀了祖國的下一代。很多家庭整天不得安寧,孩子正在學習的時期。
第七:為什麼不全部下架游戲,難道讓游戲像毒品一樣,一點一點慢慢吸引孩子嗎?等上癮了戒不掉了,不就像吸大煙一樣,毀了家也毀了國,強烈要求全部下架游戲,不要再毀了幾代人了,
強烈要求下架游戲,拯救所有家庭……
❸ 網路游戲會毀了一代青少年嗎
「玩物喪志」、「勤有功戲無益」,一直都是國人對游戲的負面評價。
游戲有其正面的意義,幼兒園鼓勵兒童游戲,是對兒童的發育有益處的。
而將「網路游戲」比喻為「精神鴉片」,其實是十分可笑的!
彷彿沒有了網路游戲,孩子就會專心讀書,就能考上清華北大似的。
從前沒有網路游戲的年代,也不是每個人都能專心讀書,都能成績優秀,都能出人頭地。
這些家長,從來不會去思考為什麼孩子會沉迷網路游戲,網路游戲到底滿足了孩子的那些需要,在他們的眼中,任何與學習無關的東西,都應該被抵制、禁止。
就因為這些家長的片面,所以才會造就了「電擊惡魔」的存在,多少家庭、多少孩子的身心就這樣被摧殘,被傷害,留下了多少的後遺症。
如果,網路游戲被稱為新時代的「精神鴉片」,那麻將算什麼?舊時代精神鴉片的「餘孽」?
無論哪個年代,人類都需要游戲,只不過游戲的形式不同而已。
❹ 網路游戲對青少年的影響有哪些
1、 長期沉迷網路游戲會影響孩子的身體健康。我們都知道長期低著頭玩手機或者電腦會讓我們的頸椎和腰椎有很沉重的壓力,會出現很多疾病,如腰痛、頸椎病等。同時手機和電腦有輻射,而且一個人一直長期盯著手機和電腦的屏幕的話,對人的眼睛也是傷害非常嚴重的,會導致眼睛的近視,並且還會有更嚴重的就是失明,而且在新聞上有很多孩子就是因為長期沉迷於網路游戲,經常熬夜打游戲,生活也是非常混亂的,生活不自律,就導致了猝死,這是非常嚴重的危害了。
2、長期沉迷網路游戲會影響學習和工作。很多孩子都會玩游戲,很多學生一下學就會跑到網吧里玩游戲,甚至有些人在學校上課,逃課翻牆出去去網吧打游戲,而我們這些孩子,正是學習的關鍵時期,而沉迷於網路游戲,他的精神層面已經完全脫離了學習,成核劑自然而然也不會好,並且完全影響了孩子的學業。還有很多工作的人,也會沉迷於網路游戲,有些人會熬夜玩游戲,這樣會造成工作的時候出錯率,影響工作的質量,所以多餘學習與工作的危害也是很大的。
3、長期沉迷網路游戲容易危害家庭和社會。現在很多游戲會讓玩家充錢,這樣會得到更好的游戲體驗,所以很多孩子就會往游戲里充錢,買裝備,有些孩子會偷家長的錢,或者是騙家長的錢,這樣影響了家庭的經濟。還有一些關於搏鬥類的游戲,這些會影響孩子的心智,可能會讓孩子成為一個暴力的人,有時候他們會對社會有怨氣,然後去危害社會,這樣對於社會來說是一件壞事。
4、長期沉迷網路游戲容易使孩子心理健康造成危害。有些人自從沉迷於網路游戲之後,就和身邊的人關系追簡淡化,自己沉浸在網路游戲里。慢慢地,就與身邊的同學、父母逐漸疏離,在做事情上也會非常無力,無精打採的。未成年人長期沉迷手機網路游戲,對他們的心理健康也產生了嚴重的負面影響,甚至一些未成年人還有抑鬱的表現。
❺ 沉迷網路游戲,對未成年人的影響有多大
現在有一個普遍的現象,很多未成年人都沉迷於網路游戲,無可自拔。而網路游戲對未成年人的影響是很大的,會影響未成年人的學業,引發性格異化、而且網路游戲常常用精神鴉片來指代。事實也是如此,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和進步,網路游戲的危害也越來越大,不僅是對未成年人有影響,對青少年的危害也是很大的。一旦沉迷於網路游戲,就等於是毀了自己的前途,未來沒有希望,前途一片黑暗。家長們應該也要限制未成年人接觸的網路游戲,可以培養孩子們其他方面的興趣,比如戶外運動、閱讀等等,為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如果孩子已經沉迷於網路游戲,要了解他們沉迷於游戲的原因,正確科學的對其引導和教育,幫助孩子們走出遊戲的世界。
❻ 網路游戲能毀壞多少青少年呢
網路游戲能毀壞多少青少年呢?現在的網吧里,有多少青少年都在痴迷的玩著網路游戲,有的幾天幾夜不睡覺。有的花大把的金錢在裡面,兩隻眼睛都睜不開了還玩。這不是在毀人是在幹啥呢?
上述問題很正經,我非常同意,所以我要把這東西寫入日記,當初傳家寶傳給下一代。
2333年,我的曾……曾孫子拿起我的日記,並且對此發表如下評論:
這是什麼鬼問題,古代人怎麼這么好玩,現在人類最高壽命是234歲,玩網路游戲還有神經加速,現實1秒等於游戲5秒,我150歲退休,現在180歲,我玩了30年,嗯游戲時間150年都快吐了,古人還痴迷網路游戲,這一段我要寄給火星的兒子看看……
好吧,上訴完全是扯淡……
隨著時代的進步,人類的壽命增加,文明社會的升格,未來我們個人可支配的金錢越來越多,你想想,當你醫療達到只要不爆頭就可以救活的程度,智能機械的普及3塊錢的飯就可以把自己撐死,甚至政府強迫你吃免費飯,人力越來越廉價,腦力越來越重要,這些問題還是問題嗎?
❼ 現在的游戲對青少年的危害有多大
現在的游戲對青少年的危害主要是容易導致沉迷游戲。一方面,網路游戲由於特有的虛擬性、體驗性、社會性、娛樂性等特徵,深受青少年的喜愛。
另一方面,沉迷於網路游戲的青少年逐年增加,已成為全社會不得不重視的問題,家長們普遍憂慮擔心青少年玩網路游戲受到傷害或者沉迷其中,全社會也都對網路游戲及青少年教育、成長予以廣泛關注。
網游監管立法不夠完善
據了解,我國未成年人保護法規定,國家採取措施,預防未成年人沉迷網路;鼓勵研究開發有利於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網路產品,推廣用於阻止未成年人沉迷網路的新技術。
禁止任何組織、個人製作或者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或者以其他方式傳播淫穢、暴力、兇殺、恐怖、賭博等毒害未成年人的圖書、報刊、音像製品、電子出版物以及網路信息等。
網路安全法規定,國家支持研究開發有利於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網路產品和服務,依法懲治利用網路從事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活動,為未成年人提供安全、健康的網路環境。
以上內容參考:人民網——青少年沉迷網游帶來諸多危害 治亂象要推動專項立法
❽ 網路游戲對青少年的危害
一、荒廢學業身心受損
青少年一旦成了"網蟲",將大量的時間用到網路游戲上,吃飯玩、走路玩、上課玩,甚至躺在床上也在玩,無時無刻不在網游世界裡,做了網路的俘虜,為網路所累。
二、溝通障礙
長時間與電腦打交道容易形成與電腦的符號式相應思維,零碎的符號式機械思維代替了人的邏輯思維能力,結果導致與他人溝通障礙,無法融入現實生活,只能在虛擬的網游世界裡去滿足自己的一切願望。
三、道德品質下滑
高級別網路游戲需要經濟基礎作後盾,裝備需不斷升級更替,某市一青年公務員上班打網游挪用公款一千多萬元購買網路裝備,最後走上違法犯罪道路。
❾ 青少年沉迷游戲的危害
青少年沉迷游戲的危害
青少年沉迷游戲的危害,家長們對於孩子的培養總是非常慎重,培養寶寶的這種意識是要從小抓起的,問題的解決有利於發展孩子的能力,孩子的教育問題是每個家長都在操心的,青少年沉迷游戲的危害教你如何教育孩子。
1、依賴心理
現在很多青少年沉溺網路游戲,因此自然而然的對網路產生了強烈的依賴心理。使青少年逐漸產生"網路成癮症",而對於生活和學習,卻失去興趣,缺乏毅力,自控能力下降,導致學業荒廢。
2、虛擬世界
網路游戲是一個虛擬的世界,很多人人都是虛假的身份,在這種虛假的身份之下,網路人際關系很少有真實可言,時時充斥著不信任感,使青少年們在"網下"變得更加內向和自我閉鎖。
3、價值觀念談化
青少年時期,好奇心強、自製力弱,極易受到異化思想的沖擊。而網路游戲中各種信息混雜,包羅萬象,極易使青少年的人生觀、價值觀產生傾斜,模糊不清逐漸淡化。
4、崇尚暴力
網路游戲一般都是比較血腥和殘暴的,由於青少年生理和心理發育均不成熟、識別是非能力差,極易造成網上盲目跟風,將游戲里的一些場景運用到現實中,很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
1、形成"網路性格",導致身體素質下降。
網路性格最大的特徵是"孤獨、緊張、恐懼、冷漠和非社會化"。對互聯網虛擬世界的依戀,人機對話和以計算機為中介的交流,容易使人的性格脫離現實社會而產生異化,同時青少年又處於生長發育的旺盛期,長時間呆在電腦前的幅射和高度緊張,會損害各種人體機能,導致身體素質下降。
2、缺乏信任感,導致人際關系緊張。
在網路這個虛擬世界裡,人人都以虛假的身份出現,盡管很多時候,你可以大膽地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或無所顧忌地說你想說的話,但在虛假的身份之下,網路人際關系很少有真實可言,時時充斥著不信任感,人際關系緊張。特別是對於"性格內向"的青少年,網路為其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但也使他們在"網下"變得更加內向和自我閉鎖。
3、消磨意志力,導致控制能力下降。
網路的'過度使用,使青少年對網路產生了強烈的依賴心理。特別是網路游戲中的冒險刺激、網路交友中的輕松自如、網路不健康內容中的新鮮誘惑等,使青少年逐漸產生"網路成癮症",而對自己的主體生活--學習,卻失去興趣,缺乏毅力,自控能力下降,學業荒廢。
4、價值觀模糊,導致道德觀念淡化。
青少年時期,正是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形成期,好奇心強、自製力弱,極易受到異化思想的沖擊。網路既是一個信息的寶庫,也是一個信息的垃圾場,各種信息混雜,包羅萬象:新奇、叛逆、而又有趣味性,特別是西方發達國家的宣傳論調、文化思想,極易使青少年的人生觀、價值觀產生傾斜,模糊不清。網路虛擬世界裡人際關系的隨心所欲,無須承擔責任和免遭懲罰的特點,養成了自我中心的習慣,特別是網上暴力、色情、欺詐等,使得迷戀網路的青少年道德素質下降、道德觀念淡化。
❿ 馬化騰做得游戲害了多少青少年
隨著網路的普及以及手機功能的日益強大,網路游戲已經成為青少年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網路游戲又一次得到空前的發展,並且已經成為諸多家庭的「心腹之患」,游戲已經嚴重影響到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成為「害群之馬」,具體如下:
沉迷網路,影響學業。由於手機的普及以及4g技術(接下去就是5g技術)的應用,當前的網路游戲功能正變得日益強大,其充滿誘惑的競技功能幾乎讓每一位涉足的青少年「不能自拔」,幾乎就成了他們的「精神毒品」,相比較下,學業在網路游戲面前變得毫無吸引力,家長的約束也正變得「蒼白無力」,可以說,至少有一半的基礎教育階段的家庭都曾遭受過或正遭受網路游戲的沖擊,孩子的學業成績受到影響,家庭中家長和孩子的大部分沖突就是因此而起,很多家長都有過像「防賊一樣防孩子玩游戲」的經歷。另外,據傳,每年高校勸退學生中絕大部份是因為大學生沉迷網路、荒廢學業引起的。
崇尚色暴,影響三觀。當前的很多游戲都充斥著暴力和情色。戰爭游戲、斗毆游戲、暗殺游戲、情色游戲,它們正潛移默化的告訴我們的青少年,要達到目的可以不擇手段,騙、偷、搶、殺成為「成功的秘訣」,這些行為經常性反復的呈現逐漸讓青少年們迷失了網路和現實的區別,成為指導他們行為的准則,嚴重影響了他們的三觀。根據心理專家的研究,很多現實生活中出現的打架斗毆、校園欺凌甚至猥褻強奸未成年人等案例,都是源自網路游戲給青少年帶來的「三觀」的負面影響。
夜以繼日,影響健康。由於網路游戲的「魅力」,一旦青少年染上網癮,其結果是不但侵佔本來用於學習的時間,同時也會「擠出」所有時間、甚至是睡眠時間玩游戲,經常是夜裡「廢寢忘食、鬥志昂揚」、白天「無精打采、精疲力竭」,長期下來,這些孩子的體質健康狀況每況愈下,視力明顯低於同齡人。曾經在網上還曝光了有未成年人持續上網最後「突發死」的多起案例。
揮金如土,影響安定。網路公司設計網路游戲的目的就是賺錢,越是熱門的游戲,利潤也就越高,這也成為未成年人玩游戲的唯一瓶頸。有些青少年就是為了能夠繼續玩游戲,「鋌而走險」,走上了詐騙、搶劫等犯罪的道路。同時,隨著網上銀行、支付寶、微信支付等現代化交易結算技術的引入,網上支付正變得越來越方便,在家庭中,一旦被孩子知道了父母支付控制項的密碼,後果不堪設想。曾有多起案例,在孩子「破解」 了父母銀行卡的密碼的情況下,孩子在短短幾天甚至幾個小時就花完了父母幾十年的積蓄。
興趣單一,影響綜素。當前,在學生的學業負擔比較嚴重的情況下,大部分學生都沒有足夠的時間去發展自己的愛好,在網路游戲的沖擊下,這種趨勢更加明顯,據專家研究,沉迷網游的學生明顯在缺少除學業外的其他愛好,原因很簡單,這些孩子所能支配的時間基本都用於了網游。在這樣的情況下,提升孩子的綜合素養就是一句空話。
綜上所述,沉迷網游已經成為嚴重影響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社會問題,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如若不解決,將會民族復興大業,尤其是當前「去中國化」的國際環境下,需要我們的年輕的一代挑起大梁,而網路游戲已經成為最大的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