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已知路由器R1的路由表如表4—12所示。求大神來給解答一下....只有5分了見諒....
net 129.8.0.0 mask 255.255.0.0 m1 gw 222.13.16.40
net 220.3.6.0 mask 255.255.255.0 m1 gw 222.13.16.40
net 134.18.0.0 mask 255.255.0.0 m0 gw 134.18.5.2
default 0.0.0.0 mask 0.0.0.0 m0 gw 134.18.5.2
(1)路由器r1對網路的路由表項擴展閱讀:
每個路由器中都有一個路由表和FIB(Forward Information Base)表:路由表用來決策路由,FIB用來轉發分組。路由表中有三類路由:
(1)鏈路層協議發現的路由(即是直連路由)
(2)靜態路由
(3)動態路由協議發現的路由。
FIB表中每條轉發項都指明分組到某個網段或者某個主機應該通過路由器的那個物理介面發送,然後就可以到達該路徑的下一個路由器,或者不再經過別的路由器而傳送到直接相連的網路中的目的主機。
2. 某網路如圖1所示。請根據圖1的網路填寫路由器r1的路由表
答案是:0.5.4
詳解:首先,目的網路地址都一樣,所以看距離值,r1:0.7.4,
10.0.0.0----直接相連---所以不受影響----0;
20.0.0.0---下一跳為r2-----從r2出發要4,+從r1出發=5-----5;
30.0.0.0----(同上)-----4
故,結果為:0.5.4.
3. 某網路拓撲圖如下,為了使R1和R2可以將IP分組正確的路由到圖中所有子網,請給出R1與R2的路由表
r1路由表:
192.168.3.0 255.255.255.128 192.168.2.2 E0
192.168.3.128 255.255.255.128 192.168.2.2 E0
r2路由表:
192.168.1.0 255.255.255.0 192.168.2.1 E0
4. 根據下圖所示的網路結構與地址,填寫路由器R1 的路由表
S 172.12.1.0
S 172.12.2.0
C 172.12.3.0
C 172.12.4.0
C 172.12.5.0
5. 各網路的網路地址和子網掩碼已註明,寫出路由器R1和R2的路由表
目標地址 掩碼 下一跳地址 度量值 出介面
202.11.1.0 24 202.11.1.1 0 202.11.1.1
202.11.2.0 24 202.11.2.1 0 202.11.2.1
202.11.3.0 24 202.11.3.1 0 202.11.3.1
202.11.4.0 24 202.11.3.2 1 202.11.3.1
202.11.5.0 24 202.11.3.3 1 202.11.3.1
202.11.6.0 24 202.11.3.2 2 202.11.3.1
以上為R1路由表。因為寫明使用何種路由協議,所以度量值一項按照經過的網路數量表示。
6. 請為路由器R1寫一張路由表(其中應包括可能存在的目的網路地址、地址掩碼下一跳
可以看圖片中的內容
7. 根據RIP協議更新演算法給出路由器R1更新後的路由表。
看到上面幾個回答,外行人表示很懵逼。
相信來這里看答案的都是備考三級的,給你們說一下我總結的規律吧。
第一種情況,若更新,即更新之後的距離發生變化,則R2的距離小於R1的距離,且數值為更新之後的距離減1。
第二種情況,若不更新,即距離不變。則R2的距離加1大於等於更新之後的距離。
感謝各位看官的贊賞。
8. 靜態路由表配置 R1主路由器WAN接入寬頻,LAN IP為192.168.21.254 在R1路由器上又接入了個無線路由器
R1主路由添加靜態路由表條目為:
目的網路地址:192.168.1.0
子網掩碼:255.255.255.0
默認網關(或下一跳):192.168.21.247
9. 請根據下圖填寫路由器R1的路由表 分別是目的 掩碼,下一跳地址
把不是直連的網段都加進去,下一跳地址都是212.170.65.198
例如201.4.16.0網段,目的地址201.4.16.0掩碼255.255.252.0下一跳地址212.170.65.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