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怎樣計運算元網
計運算元網數方法如下:
1、確定該IP是屬於A,B,C三類中的哪一類。就可知它們的網路號A類前8位,B類前16位,C類前24位。
2、把子網掩碼化成2進制看有多少個1,把該進制中1的個數減去第一步所得出的位數,即為子網位數。
3、如果子網位數為n,則從理論是講可以劃分出2n個子網。
(1)怎麼計算網路能分多少個子網擴展閱讀:
利用子網數計運算元網掩碼:
在求子網掩碼之前必須先搞清楚掩碼轉成二進制後,為1的位代表網路位,為0的位代表主機位。
1、將子網數目轉化為二進制來表示
2、取得該二進制的位數,為 N
3、取得該IP地址的子網掩碼,將其主機地址部分的的前N位 置1 累計即得出該IP地址劃分子網的子網掩碼。
如欲將B類IP地址168.195.0.0劃分成27個子網:
1、27=11011
2、該二進制為五位數,N = 5
3、將B類地址的子網掩碼255.255.0.0的主機地址前5位置 1,得到255.255.248.0,即為劃分成 27個子網的B類IP地址 168.195.0.0的子網掩碼。
B. 如何計運算元網掩碼和子網個數以及最大主機數
1.確定子網劃分的數量。
2.相對應的子網數N位二進制數和主機的數量對應於M位二進制數的計算。
3.IP地址的原子網掩碼,將主機地址的前N個位置設置為1,或將最後M個位置設置為0,得到子網分區後的IP地址子網掩碼。
例如:B類網路135.41.0.0/16需要分為20網路,可以容納200台主機(即子網)因為16 < 20 < 32,這就是:2的4次方< 20 < 2的5次方,所以子網位可分為32個子網,只要使用5主機位可分為20個子網。
(2)怎麼計算網路能分多少個子網擴展閱讀:
計算機的發展經歷了四個階段。
一、真空管數碼機(1946-1958)
在硬體方面,邏輯元件採用真空管,主存儲器採用水銀延遲線、陰極射線示波器管靜電存儲器、磁鼓、磁芯。外部存儲器使用磁帶。
其特點是體積大、功耗高、可靠性差。這是緩慢和昂貴的,但它奠定了未來計算機發展的基礎。
二、晶體管數字機(1958-1964)
硬體操作系統,高級語言及其編譯器。主要應用於科學計算和交易處理,並開始進入工業控制領域。
它的特點是體積小,能耗低,可靠性高,計算速度快,性能比第一代計算機好得多。
三、集成電路數字機(1964-1970)
在硬體方面,邏輯元件採用中小規模集成電路,主要的記憶仍然使用磁芯。該軟體採用分時操作系統和結構化的和大規模的編程方法。
它的特點是速度快,大大提高可靠性,價格進一步下降,產品走向泛化,序列化和標准化。應用程序開始轉向文字處理和圖形圖像處理。
C. 一個B類網路中最多可以有多少個主機,如何計算B類網路最多可以劃分多少個子網
理論上256*256-2=65534主機
子網:256+128+64+32+16+8+4+2+1=511
標准B類網路子網掩碼是16位的,這里255.255.240是20位的,也就是借用了4個主機位來劃分子網,可以劃分的子網數量就是2^4-2=14個子網(這里把全0 和全1的子網去掉,實際上,全0的子網是可以使用的),每個子網可以容納的主機數目是2^(32-20)-2=2^12-2=4096-2=4094個。
(3)怎麼計算網路能分多少個子網擴展閱讀:
使用子網是為了減少IP的浪費。因為隨著互聯網的發展,越來越多的網路產生,有的網路多則幾百台,有的只有區區幾台,這樣就浪費了很多IP地址,所以要劃分子網。使用子網可以提高網路應用的效率。
通過計算機的子網掩碼判斷兩台計算機是否屬於同一網段的方法是,將計算機十進制的IP地址和子網掩碼轉換為二進制的形式,然後進行二進制「與」(AND)計算(全1則得1,不全1則得0),如果得出的結果是相同的,那麼這兩台計算機就屬於同一網段。
D. 計算機子網數目是如何計算的
1、確定要劃分的子網數
2、求出子網數目對應二進制數的位數N及主機數目對應二進制數的位數M。
3、對該IP地址的原子網掩碼,將其主機地址部分的前N位置取1或後M位置取0 即得出該IP地址劃分子網後的子網掩碼。
例如,對B類網路135.41.0.0/16需要劃分為20個能容納200台主機的網路(即:子網)。因為16<20<32,即:2的4次方<20<2的5次方,所以,子網位只須佔用5位主機位就可劃分成32個子網,可以滿足劃分成20個子網的要求。
(4)怎麼計算網路能分多少個子網擴展閱讀
計算機經歷了四個發展階段。
一、電子管數字機(1946—1958年)
硬體方面,邏輯元件採用的是真空電子管,主存儲器採用汞延遲線、陰極射線示波管靜電存儲器、磁鼓、磁芯;外存儲器採用的是磁帶。
特點是體積大、功耗高、可靠性差。速度慢、價格昂貴,但為以後的計算機發展奠定了基礎。
二、晶體管數字機(1958—1964年)
硬體方的操作系統、高級語言及其編譯程序。應用領域以科學計算和事務處理為主,並開始進入工業控制領域。
特點是體積縮小、能耗降低、可靠性提高、運算速度提高、性能比第1代計算機有很大的提高。
三、集成電路數字機(1964—1970年)
硬體方面,邏輯元件採用中、小規模集成電路,主存儲器仍採用磁芯。軟體方面出現了分時操作系統以及結構化、規模化程序設計方法。
特點是速度更快,而且可靠性有了顯著提高,價格進一步下降,產品走向了通用化、系列化和標准化等。應用領域開始進入文字處理和圖形圖像處理領域。
四、大規模集成電路機(1970年至今)
硬體方面,邏輯元件採用大規模和超大規模集成電路。軟體方面出現了資料庫管理系統、網路管理系統和面向對象語言等。
特點是1971年世界上第一台微處理器在美國矽谷誕生,開創了微型計算機的新時代。應用領域從科學計算、事務管理、過程式控制制逐步走向家庭。
E. 子網劃分怎麼計算
子網劃分是通過借用IP地址的若干位主機位來充當子網地址從而將原網路劃分為若乾子網而實現的。
劃分子網時,隨著子網地址借用主機位數的增多,子網的數目隨之增加,而每個子網中的可用主機數逐漸減少。以C類網路為例,原有8位主機位,2的8次方即256個主機地址,默認子網掩碼255.255.255.0。
借用1位主機位,產生2個子網,每個子網有126個主機地址;借用2位主機位,產生4個子網,每個子網有62個主機地址。
每個子網中,第一個IP地址(即主機部分全部為0的IP)和最後一個IP(即主機部分全部為1的IP)不能分配給主機使用,所以每個子網的可用IP地址數為總IP地址數量減2;根據子網ID借用的主機位數,我們可以計算出劃分的子網數、掩碼、每個子網主機數,列表如下:
(5)怎麼計算網路能分多少個子網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在劃分子網時,不僅要考慮目前需要,還應了解將來需要多少子網和主機。對子網掩碼使用必須要更多的子網位,可以得到更多的子網,節約了IP地址資源,若將來需要更多子網時,不用再重新分配IP地址,但每個子網的主機數量有限。
反之,子網掩碼使用較少的子網位,每個子網的主機數量允許有更大的增長,但可用子網數量有限。一般來說,一個網路中的節點數太多,網路會因為廣播通信而飽和,所以,網路中的主機數量的增長是有限的,也就是說,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會將更多的主機位用於子網位。
綜上所述,子網掩碼的設置關繫到子網的劃分。子網掩碼設置的不同,所得到的子網不同,每個子網能容納的主機數目不同。若設置錯誤,可能導致數據傳輸錯誤。
F. 子網怎麼劃分的啊,究竟是怎麼算的呢
1、劃分4個子網,需要從主機位借用2位作為子網位,原有網路前綴是26位,劃分子網後為28位掩碼,即255.255.255.240.
2、劃分子網後的主機位是4位,2的4次方是16,即每個子網包括16個IP地址。
3、子網1:136.23.12.64/28,地址范圍是136.23.12.64到136.23.12.79;子網2:136.23.12.80/28,地址范圍是136.23.12.80到136.23.12.95;子網3:136.23.12.96/28,地址范圍是136.23.12.96到136.23.12.111;子網4:136.23.12.112/28,地址范圍是136.23.12.112到136.23.12.127。
4、子網1最小可用地址:136.23.12.65,最大可用地址:136.23.12.78;子網2最小可用地址:136.23.12.81,最大可用地址:136.23.12.94;子網3最小可用地址:136.23.12.97,最大可用地址:136.23.12.110;子網4最小可用地址:136.23.12.113,最大可用地址:136.23.12.126.
G. 怎麼算這個至少能分多少個子網子網掩碼是什麼
怎麼算這個至少能分多少個子網?子網掩碼是什麼?
先算一下一個子網的主機位占幾個bit,一個子網25台,最接近的2的5次方=32,因此需要5個bit位。
一個c類地址主機位8位,因此8-5=3,可以劃分子網位是2³=8,可以化成8個子網。
掩碼都是/27,或寫成255.255.255.224
H. 怎麼計運算元網數
劃分子網數=2的n次方,其中n是劃分的子網位位數。
單個子網可用ip數=2的m次-2,其中m是子網主機位位數。
b類網路16位網路位、16位主機位,現在劃分為20位網路位、12位主機位的子網,所以劃分了4位子網位。
根據第一個公式得子網數=2的4次方=16個
根據公式二得單個子網可用ip=2的12次方-2=4094個
I. 根據網路號和子網掩碼如何算出可分配多少個了網
子網掩碼為255.255.224.0,即它的網路位有19位,即B類網路IP的第三段有3個位被子網佔用。這樣,它就可以分2的3次方個子網即8個子網。
用256-224=32,即第一個子網是156.53.0.0/255.255.224.0,第二個為156.53.32.0,第三個為64.0,其它的以此類推。
主機位有32-19=13位,即主機的數量是2的13次方再送去2即為8190。第一個子網第一個可用主機IP為156.53.0.1,最後一個為156.53.31.254,第二個子網第一個可用主機IP為156.53.32.1,最後一個為156.53.63.254,其它以此類推。
J. 怎麼運算元網數量用什麼公式算
計算機中的子網位數 子網數和主機數計算方法:
已知C類地址:202.117.38.0的子網掩碼為255.255.255.0,要求劃分8個子網,那麼需要借用後面3位主機位(沒有排除不可用子網),即可:子網數=主機位^3,即:2^3=8,滿足上述所需子網個數。
已經算出子網數的主機位,那麼接下來計算劃分後的網路的子網掩碼:
劃分前的子網掩碼二進製表示與劃分後的子網掩碼表示:
劃分前:11111111 11111111 11111111 00000000
劃分後:11111111 11111111 11111111 11100000,劃分後子網掩碼十進製表示:255.255.255.224,可分為8個網路(沒有排除不可用子網)
子網掩碼的功能
子網掩碼是一個32位地址,是與IP地址結合使用的一種技術。它的主要作用有兩個,一是用於屏蔽IP地址的一部分以區別網路標識和主機標識,並說明該IP地址是在區域網上,還是在遠程網上。二是用於將一個大的IP網路劃分為若干小的子網路。
使用子網是為了減少IP的浪費。因為隨著互聯網的發展,越來越多的網路產生,有的網路多則幾百台,有的只有區區幾台,這樣就浪費了很多IP地址,所以要劃分子網。使用子網可以提高網路應用的效率。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子網掩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