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設置 > 馬雲怎麼設置網路

馬雲怎麼設置網路

發布時間:2022-08-20 05:03:05

A. 如何評價馬雲的菜鳥網路

1.菜鳥網路看起來很低調,但是一直在做大動作。正好前段時間有機會在一個小型的講座上與某著名堅果類電商品牌(這么說是哪個公司就太明顯了…)的高管有一些互動,因為從別的渠道上了解到該電商剛剛與菜鳥網路有過接觸,於是我就問了類似的問題,得到的回答總的有兩點:一是菜鳥網路一直在與大型電商進行們恰談合作事宜,二是菜鳥網路要建巨型倉儲中心以統一未來物流的始發端。1.4年之前的公開資料顯示,菜鳥網路已經在成都雙流拿地1000畝,浙江金華拿地1500畝,天津拿地1500畝,據稱總共已覆蓋數十個城市。其倉儲中心規模可見一斑。

2.菜鳥網路為何這么低調?因為政策風險太大。由於菜鳥網路的宏大願景以及整個阿里巴巴集團的雄厚的實力,地方政府在土地政策上對菜鳥網路是有所傾斜的,菜鳥目前可以用很優惠的價格(甚至幾乎無成本)獲得大量的土地,如上所述的拿地規模和速度是很令人驚訝的,不可能不引發輿論界一些猜測。即使在菜鳥當前如此低調的情況下,輿論的質疑聲也是不覺於耳:在當前中央政府嚴控土地閑置的情況下,菜鳥的行為很容易會成為槍打出頭鳥的目標。這時候再選擇高調就是作死了。事實上,風險性從一開始就註定了,外星人一直強調自己要做的不僅僅是物流,而更多的是建立未來電子商務甚至未來中國商務的基礎設施,做了一件之前都是國家和政府來做的事情,難度可想而知。那些說外星人要搶快遞公司生意的可以洗洗睡了,格局差的太多。

3.E.T.還說,要用這個中國智能物流骨幹網實現全國任何一個地區做到24小時內送貨必達,大幅度降低中國未來物流成本,解決「最後一公里」問題,具體怎麼做呢?根據目前已有的信息,一個輪廓已經大致出來了。

B. 馬雲為何致力於倉儲網路體系建設

在以淘寶為代表的電子商務飛速發展的同時,物流行業正日益成為中國電子商務發展的重要瓶頸。據目前最新數據顯示,淘寶網每天帶來的實物包裹約500萬件。而明年,馬雲預測,淘寶可能一天產生1500萬件的包裹,對於如此大的物流需求壓力,中國的物流業還需要做更多的准備。
馬雲介紹,前年中國約有20億包裹,今年有35億左右,而美國大約70億,從而他預測3~5年內中國一定會超過美國的物流行業。而當淘寶以後發展到交易額在1萬5000億到3萬5000億之間的時候,最大的障礙就將是物流。
因此,阿里巴巴集團要為將來的物流需求提早做准備,馬雲也在2010年做出一個「最正確的決定」——做物流。
於是,阿里巴巴集團今日在北京正式對外宣布物流戰略,集團將與合作夥伴共同集資超過1000億資金投資建設電子商務配套的現代物流體系,其中會先投資200~300億人民幣,逐步在全國建立起一個立體式的倉儲網路體系。 這將大幅提升中國整個物流行業的效益。這是我so的

C. 馬雲不懂技術如何做互聯網

做互聯網或其它信息技術行業,關鍵不在於技術,而在於營銷。馬雲的成功,在於他的營銷技能很厲害,直接表現在它的口才。能把好產品賣個好價格,不算能耐;能把差產品賣個好價格,那才叫本事。作為老闆,最關鍵的能力是營銷和整合資源及決策,其它的都可以請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

D. 馬雲如何接觸到互聯網的又是如何想到要建立互聯網公司的

馬雲八九十年代,在外貿部門工作過,去過美國,跟美國佬學習的呵呵!

E. 馬雲要做的什麼網路,令聯合國秘書長支持

剛剛看了聯合國的章程現在不敢看了,萬一我哪天不是中國國籍了成功競選秘書長怎麼辦?

F. 馬雲是學英語的,怎麼會做網站

馬雲只是發現了網路發展趨勢,本身不懂技術,但是卻很懂市場。
1984年,歷經辛苦的馬雲終於跌跌撞撞地考入杭州師范大學外語系———他的成績是專科分數,離本科線還差5分,但恰好本科沒招滿人,馬雲就這樣幸運地上了本科,並憑著滿腔熱情和一身俠氣,當選學生會主席。

大學畢業後,馬雲在杭州電子工業學院教英語。1991年,馬雲初涉商海,和朋友成立海博翻譯社。結果第一個月收入700元,房租2000元,遭到一致譏諷。

在大家動搖的時候,馬雲堅信:只要做下去,一定有前景。他一個人背著個大麻袋到義烏、廣州去進貨,翻譯社開始賣禮品、鮮花,以最原始的小商品買賣來維持運轉。

「我一直的理念,就是真正想賺錢的人必須把錢看輕,如果你腦子里老是錢的話,一定不可能賺錢的。」初次下海的經歷,給馬雲留下了深刻的體會。

1994年底,馬雲首次聽說互聯網;1995年初,他偶然去美國,首次接觸到互聯網。對電腦一竅不通的馬雲,在朋友的幫助和介紹下開始認識互聯網。當時網上沒有任何關於中國的資料,出於好奇的馬雲請人做了一個自己翻譯社的網頁,沒想到,3個小時就收到了4封郵件。

敏感的馬雲意識到:互聯網必將改變世界!

隨即,不安分的他萌生了一個想法:要做一個網站,把國內的企業資料收集起來放到網上向全世界發布。

此時,剛剛步入而立之年的馬雲已經是杭州十大傑出青年教師,校長還許諾他外辦主任的位置。但是,特立獨行的馬雲揮揮手,放棄了在學校的一切地位、身份和待遇,毅然下海。

此時,互聯網對於絕大部分中國人還是非常陌生的東西;即使在全球范圍內,互聯網也剛剛開始發展:大洋彼岸,尼葛洛龐帝剛剛寫就《數字化生存》、楊致遠創建雅虎還不到一年;而在北京,中國科學院教授錢華林剛剛用一根光纖接通美國互聯網,收發了第一封電子郵件。

在這樣的情形下,遠在尚未開通撥號上網業務的杭州,馬雲就已經夢想著要用互聯網來開公司、下海、盈利。這個想法立即遭到了親朋好友的強烈反對。

「我請了24個朋友來我家商量。我整整講了兩個小時,他們聽得稀里糊塗,我也講得糊里糊塗。最後說到底怎麼樣?其中23個人說算了吧,只有一個人說你可以試試看,不行趕緊逃回來。我想了一個晚上,第二天早上決定還是干,哪怕24個人全反對我也要干。」

「其實最大的決心並不是我對互聯網有很大的信心,而是我覺得做一件事,無論失敗與成功,經歷就是一種成功,你去闖一闖,不行你還可以掉頭;但是你如果不做,就像晚上想想千條路,早上起來走原路,一樣的道理。」

1995年4月,馬雲和妻子再加上一個朋友,湊了兩萬塊錢,專門給企業做主頁的「海博網路」公司就這樣開張了,網站取名「中國黃頁」,成為中國最早的互聯網公司之一。

3個月後,臨近杭州的上海正式開通互聯網,馬雲的業務量激增。在各企業紛紛忙著建立自己主頁的時候,馬雲的先見之明為他帶來了豐厚的利潤。當時,製作一張主頁,中英文對照的2000字內容、一張彩照,開價就是2萬元人民幣。不到3年,馬雲就輕輕鬆鬆賺了500萬元利潤,並在國內打開了知名度。

1997年,在國家外經貿部的邀請下,馬雲帶著自己的創業班子揮師北上,建立了外經貿部官方網站、網上中國商品交易市場、網上中國技術出口交易會、中國招商、網上廣交會、中國外經貿等一系列國家級站點。

這段經歷對馬雲彌足珍貴。他告訴記者:「在這之前,我只是一個杭州的小商人。在外經貿部的工作經歷,我知道了國家未來的發展方向,學會了從宏觀上思考問題,我不再是井底之蛙。」

1999年初,開闊了宏觀視野的馬雲返回杭州,進行二次創業,他決定介入電子商務領域。

採用什麼模式?當時全球互聯網所做的電子商務,基本上是為全球頂尖的15%大企業服務。但馬雲生長在私營中小企業發達的浙江,從最底層的市場滾打過來,深知中小企業的困境。他毅然作出決斷———「棄鯨魚而抓蝦米,放棄那15%大企業,只做85%中小企業的生意。」

「如果把企業也分成富人窮人,那麼互聯網就是窮人的世界。因為大企業有自己專門的信息渠道,有巨額廣告費,小企業什麼都沒有,他們才是最需要互聯網的人。而我就是要領導窮人起來鬧革命。」

馬雲要做的事就是提供這樣的一個平台,將全球中小企業的進出口信息匯集起來———「中小企業好比沙灘上一顆顆石子,但通過互聯網可以把一顆顆石子全粘起來。用水泥粘起來的石子們威力無窮,可以與大石頭抗衡。而互聯網經濟的特色正是以小搏大、以快打慢。」

就這樣,1999年9月,馬雲的阿里巴巴網站橫空出世,立志成為中小企業敲開財富之門的引路人。當時國內正是互聯網熱潮湧動的時刻,但無論是投資商還是公眾,注意力始終放在門戶網站上。馬雲在這個時候建立電子商務網站,在國內是一個逆勢而為的舉動,在整個互聯網界開創了一種嶄新的模式,被國際媒體稱為繼雅虎、亞馬遜、易貝之後的第四種互聯網模式。阿里巴巴所採用的獨特B2B模式,即便今天在美國,也難覓一個成功範例。

1999年底,馬雲以6分鍾的講述獲得有「網路風向標」之稱的軟銀老總孫正義的賞識。兩人進行了3分鍾的單獨談判後,馬雲獲得了孫正義3500萬美元的投資。

軟銀每年接受700家公司的投資申請,只對其中70家公司投資,而孫正義只對其中一家親自談判。

事實證明,無論是高盛還是孫正義,對馬雲的判斷都是准確的。在電子商務領域,馬雲顯示了自己的獨特視角和預見性:創業當年,阿里巴巴的會員就達到8.9萬個;2000年達到50萬;在2001年互聯網的嚴冬季節,依然實現了百萬會員的目標,並成為全球首家超過百萬會員的商務網站;目前的會員總數已經超過350萬之巨。

在互聯網最寒冷的冬天裡,阿里巴巴成為最早宣布贏利的.com之一,並被哈佛、斯坦福等著名商學院選為案例,連續4年被《福布斯》評為全球最佳電子商務站點第一名。

今年2月,阿里巴巴特意在北京公布了自己總額為8200萬美金的新一輪私募成功,這是迄今為止中國互聯網業金額最大的一次募資。這筆戰略投資加上此前風險投資的結余和自身1億多元人民幣的利潤,目前,阿里巴巴已有10億元人民幣的現金在手,已經可以和國內任何一家門戶網站並駕齊驅了。

馬雲就此放出豪言———「2004年,我們要實現每天利潤100萬;2005年,我們要每天繳稅100萬。」

這話如同馬雲本人一樣———看似狂妄,實則精明。馬雲對外宣稱的數字,都是通過財務統計過的:單日贏利100萬的目標,其實在2003年7月就已經單月實現了;而他在公眾面前誇下每天繳稅100萬的「海口」,也都是公司內部正在執行的目標。

「偉大的企業要能賺錢,光會賺錢的企業不是偉大的企業。」

馬雲的魅力不僅僅在於讓自己的公司贏利,為了整個行業的發展,他的俠者氣質也揮灑得淋漓盡致。著名的「西湖論劍」便是一例。

2000年9月10日,阿里巴巴成立一周年之際,通過馬雲的積極奔走並請大俠金庸從中穿針引線、廣發英雄帖,中國互聯網的風雲人物———新浪的王志東、網易的丁磊、搜狐的張朝陽以及8848的王峻濤等,在馬雲的誠意感召下欣然赴約。這些行走互聯網商海江湖的英雄,這些平時激烈競爭和搏殺的對手,首次坐到了一起,在美麗的西湖邊共同探討互聯網的發展和對策。

馬雲後來乾脆將此活動改為了一年一度的「西湖論劍」,成為中國互聯網界的年度盛事。

在馬雲的辦公室里,高高懸掛著金庸先生手書的題詞———「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細品馬雲一直以來的創業足跡,這個題詞正是點到要害,這也正是馬雲步步成功的秘訣。

面對未來,馬雲又有豪氣的預言———「中國互聯網從廣告市場的爭奪到簡訊息市場的爭奪,再到網路游戲市場的爭奪,很快就要進入對電子商務市場的爭奪。一直以來互聯網的重要意義就在於:互聯網正在為客戶和原廠商創造新的價值,並在此基礎上,引發更大規模化的企業活動。」

「中國電子商務產業格局將產生巨變,一個新的互聯網應用人群正在形成主流,互聯網將由『網民』和『網友』時代進入『網商』時代。作為網商的代言人,阿里巴巴有一個使命,那就是要把互聯網帶入網商時代。」

G. 馬雲再創業的時候為什麼會看上互聯網

看看馬雲三次創業的經歷就知道了。1.英語好,在西湖邊接待老外拓寬了視野。2.到西雅圖接觸到互聯網,也就認定了方向。所以,還是視野決定選擇。

1994年,馬雲創立第一個機構:海博翻譯社。
1995年,號稱「杭州英語最好」的馬雲,受到浙江省交通廳委託到美國催討債務,意外在西雅圖接觸到互聯網,他認定了互聯網是未來的方向,並發現中國的網站都搜不到。回國後馬雲和妻子、朋友籌集2萬人民幣創立了海博網路,並且啟動了中國黃頁項目,其模式是為中國企業提供互聯網的在線信息發布和主頁,當時的收費標準是,一個homepage,3000字外加一張照片,收費2萬元。在當時中國,推銷中國黃頁的馬雲被很多人視為「騙子」。1997年底,中國黃頁實現盈利。但是和杭州電信合作後,雙方產生分歧,讓馬雲決定放棄網站。
1997年底,馬雲和團隊受邀擔任中國外經貿部中國電子商務中心總經理,負責開發其官方站點及中國產品網上交易市場。開始接觸到外經貿業務,馬雲做B2B網站的想法開始逐步成熟。

1999年2月,辭去公職後的馬雲,開始自己的又一個創業公司——阿里巴巴。

H. 馬雲懂網路技術嗎

他英語是很好的。他是懂網路技術的,
跟懂如何讓更精通網路技術的人為他服務的!!

I. 馬雲如何了

11月3日,馬雲被四大部門約談的消息可謂是一石激起千層浪,整個經濟領域對此猜測不斷,隨後第二日就傳出了螞蟻集團暫緩上市的消息,本應該在11月6日上市的螞蟻集團為何在馬雲被約談後就暫緩上市了,雖然馬雲現在已經退休了,但他依舊是螞蟻集團的實時控制人,外界猜測這件事肯定跟馬雲本人脫不了關系,那麼馬雲近幾天出什麼事了,馬雲這段時間怎麼了,馬雲為什麼被四部門聯合約談?螞蟻集團怎麼了?下面大家和百思特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



馬雲被四部門聯合約談

證監會網站消息顯示,11月2日,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保監會、中國證監會、國家外匯管理局對螞蟻集團實際控制人馬雲、董事長井賢棟、總裁胡曉明進行了監管約談。

隨著螞蟻集團上市,如何對金融科技巨頭落實更有效的金融監管,引發了市場熱議。10月31日,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召開專題會議指出,當前金融科技與金融創新快速發展,必須處理好金融發展、金融穩定和金融安全的關系。

金融委會議表示,要落實五中全會精神,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原則,尊重國際共識和規則,正確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既要鼓勵創新、弘揚企業家精神,也要加強監管,依法將金融活動全面納入監管,有效防範風險。監管部門要認真做好工作,對同類業務、同類主體一視同仁。要監督市場主體依法合規經營,遵守監管規則,完善公司治理,履行社會責任。要增強業務信息披露全面性和透明度,保護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加強投資者教育。要健全公平競爭審查機制,加強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執法司法,提升市場綜合監管能力。要建立數據資源產權、交易流通等基礎制度和標准規范,加強個人信息保護。

馬雲怎麼了,為什麼被約談

那為何會在螞蟻即將上市之際,約談螞蟻「三巨頭」呢?要知道11月5日,螞蟻將在上海和香港同步上市。

作為全宇宙最偉大的融資計劃,螞蟻集團上市堪稱中國證券史上的一座「大字碑」,前無古人後不一定有來者。而馬雲又是這座「大字碑」的篆刻者,要想讓螞蟻集團和監管體系相互融洽,則監管層必須要溝通一下實控人馬雲。

既然如此,為何不在馬雲剛放完炮之後立刻對其進行約談呢?

估計,監管層可能需要看看市場的各方反應,再加上螞蟻即將接受各種機構的打新申購,不能影響這個創世紀事件,所以才決定在各方都申購並繳款之後,再對其進行監管約談。

除此之外,由於此前外界都在傳聞螞蟻上市後,將誕生舉世矚目的造富現象,並且港股市場在「暗盤」交易中,已經出現溢價25%的交易情形。因此,為了防止螞蟻上市被游資爆炒,對資本市場產生較大的「虹吸效應」,以及平抑老百姓心中「造富吸血」的不平衡心理,監管層才選擇在「申購後上市前」這節骨眼約談馬雲一夥人。

而在這節骨眼,既能有效進行約談,又能防止市場出現較大波動,正可謂一舉兩得。要知道,前段時間銀行股連跌好幾天,就存在多重詭異情況。除了業績波動致使機構拋售外,最主要的猜想之一就是,眾多機構想在螞蟻上市初期分一杯羹。

畢竟,上市即有幾千億流通市值的螞蟻集團,足夠支撐市場上任何資金的介入和炒作。這對於長期埋在銀行股中不賺錢的大資金來說,算是百年不遇的「航母級」投機契機。

可見,監管層在這個時候約談,真的是用心良苦啊。這樣一來,螞蟻集團上市被大資金爆炒可能性大大降低。據說,很多已中簽的機構和投資者,正准備上市首日就拋售套現,以防止出現到嘴的肉跑了。

事實上,螞蟻集團150多倍的發行市盈率本身就存在巨大泡沫。在如此巨大泡沫下,任何炒作都很難讓這頭大象再翻跟頭。



還有一個問題,也是最神秘最關鍵的問題,即監管約談都談了啥?

對此外界幾乎一無所知,我們也只是胡亂揣測一下。筆者猜測,可能談到了立場問題,監管與創新問題,「後期招安」問題等。

眾所周知,馬雲創造了螞蟻集團,螞蟻又成為中國最大的互聯網公司,並且其雖為互聯網企業,卻幾乎全靠金融業務盈利。而這種「四不像」的巨頭,若不強加約束,則必然出現「尾大不掉,擁兵自重」的窘況。

這絕非監管層希望看到的,換句話說,任何形式的寡頭壟斷都是「帝國主義」(經濟學名詞)的外在表現。因此,監管層必須讓馬雲擺正立場。

另外,對於監管與創新如何互不幹擾、相互支持的問題,也可能是約談的重點。畢竟這次約談的起因就是,馬雲剛說的金融監管滯後,會抑制金融創新。

其實,對於監管與創新是否存在沖突或矛盾,筆者不是很懂。但筆者明白,中國的金融市場是法治的市場,監管部門從不打擊任何形式的金融創新,但前提是必須合法合規。

任何形式的違法創新都是對法律的踐踏,也是對依法治國思想的蔑視,這也是P2P逐漸走向消亡的主因所在。

最後,小編還大膽猜想了,螞蟻未來接受「招安」的問題也是約談的內容之一。不過,筆者所謂的招安,並非說政府要「竊取」螞蟻的財富盛宴,而是要對螞蟻進行科學的宏觀指導,以防止其出現風險失控的局面。在螞蟻上市的特殊關頭,必須對其進行強力有效的宏觀指導和約束。

誰都知道,金融大數據時代,掌握數據就等於掌握搖錢樹。但數據不該通過無償或竊取的形式獲得。如果谷歌、微軟、亞馬遜可以隨意調用個人信息做金融業務,那他們都可成為世界最大的金融機構。

可現實是,這些科技巨頭在其國家和全世界使用個人信息,進行商業行為都受到嚴厲的管制。即使如此,今年亞馬遜、Facebook、蘋果、谷歌等科技巨頭也都遭到了本國政府的反壟斷調查。

調查人員認為,這些科技巨頭掌握了「關鍵的商業和通訊樞紐,任何一家公司採取的任何一個行動,都可能深刻而持久地影響數億人;他們擁有太多權力,並正在用這種權力消滅競爭、創意和創新。」

世界各國的監管經驗都表明,對互聯網巨頭的監管從來都是從嚴為佳,而不是放任自流,更不能任由互聯網巨頭凌駕於法律和監管之上。

同日,「花唄」、「借唄」被點名 涉嫌侵害消費者權益

另外,近日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局長郭武平發文稱,金融科技公司的「花唄」「白條」「任性付」等產品,其內核與銀行發行的信用卡沒有本質差別,也具有信用供給和分期付款的功能,消費者支付的利息與費用是其盈利主要來源;再如「借唄」「金條」「微粒貸」等產品,與銀行提供的小額貸款無本質差別。

郭武平還表示,對於金融科技公司的消費者權益保護,目前缺乏明確規則和要求,出現了監管套利行為,與持牌金融機構形成不當競爭,最終難以有效保障金融消費者權益。在數字經濟時代,數據已經成為重要的生產要素,這些亂象的本質是將本應取之於民、用之於民的數據,變成部分公司謀取自身利益、向消費者收取高額服務費的資本。所以金融科技公司侵害消費者權益的亂象更加值得高度關注。

11月4日螞蟻集團A股雙雙暫緩上市

11月3日晚,上交所發布公告稱,近日,發生你公司實際控制人及董事長、總經理被有關部門聯合進行監管約談,你公司也報告所處的金融科技監管環境發生變化等重大事項。該重大事項可能導致你公司不符合發行上市條件或者信息披露要求,因此,決定暫緩螞蟻集團的上市。

隨後,螞蟻集團也發布了暫緩H股上市的公告,並表示:「本公司將盡快公布有關暫緩H股上市及退回申請股款的進一步詳情。」

針對A股、H股暫緩上市一事,螞蟻集團發表了《致投資者》一文,稱對由此給投資者帶來的麻煩深表歉意,公司將按照兩地交易所的相關規則,妥善處理好後續工作。「有關發行上市的下一步進展我們將與上海證券交易所及監管部門保持密切溝通,並及時披露相關情況。」

蟻集團IPO為何此時按下「暫停鍵」?

螞蟻集團IPO為何在此時按下「暫停鍵」,業內觀點認為,這或許與監管環境變化有關,特別是11月2日,銀保監會與中國人民銀行等部門起草的《網路小額貸款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辦法》)。

其中,關於聯合貸,《辦法》第十五條明確提出四條細化的監管要求,行業普遍關注「在單筆聯合貸款中,經營網路小貸業務的小貸公司的出資比例不得低於30%」這條監管指標。



另外,《辦法》還規定,對自然人的單戶網路小額貸款余額原則上不得超過人民幣30萬元,不得超過其最近3年年均收入的三分之一,該兩項金額中的較低者為貸款金額最高限額。

一位資深公募基金經理對貝殼財經記者分析稱,目前來看,影響比較大的重點落在聯合貸款在政策落地的過渡期內,需要依靠資本金補充,而轉為助貸業務,通過消費金融公司牌照做,對於業務量的增長彌補能有多大。其次,就是規則中提到的「對自然人的單戶網路小額貸款余額原則上不得超過人民幣30萬元,不得超過其最近3年年均收入的三分之一,該兩項金額中的較低者為貸款金額最高限額」,這個殺傷力可能也比較大,因為很多客戶可能都無法提供收入證明,這個事要如何落地是個問題,這就有待後續監管是否調整,或者作出具體解釋,螞蟻集團目前肯定也在思考這個問題。

的確,金融業務、貸款業務給螞蟻集團創造了不少營收和利潤。

據悉,螞蟻集團的營收總共由數字支付與商家服務、數字金融科技服務、創新業務及其他三大門類構成,2020年1~6月三大項佔比分別為35.86%、63.39%和0.75%,由此可以發現,數字金融科技服務是螞蟻集團營收的主要來源。其中,微貸科技平台收入達285.86億元,占營業收入比例為39.41%,可謂螞蟻集團營收的「支柱」。

螞蟻集團是中國最大的線上消費信貸和小微經營者信貸平台,截至6月30日,公司平台促成的消費信貸余額為17320億元、小微經營者信貸余額為4217億元。

同時,報告期內,螞蟻集團的微貸科技平台的收入也迅速增長,成為公司整體收入增長的主要驅動力。2018年和2019年分別同比增長39%和87%,今年上半年則同比增長59%。

曾在監管系統工作多年的互聯網金融知名撰稿人、中國小微信貸機構業務創新合作聯盟發起人嵇少峰表示,《辦法》針對螞蟻集團等金融科技巨頭的網路小貸業務,是比較鮮明的,這也是毫無疑問的。

在他看來,一些金融科技巨頭所謂的科技助力,正是通過科技「變相繞開」了金融監管,「現在一下把它『框住』了」。關於金融科技巨頭提供信貸服務背後的支撐,嵇少峰則認為,「他們現在除了擁有網路小貸就是消金(即消費金融公司)的牌照,但是消金的監管是非常嚴格的。」

對於巨頭們的未來,嵇少峰提出自己的觀點,即牌照相關的金融業務與其科技業務,將面臨分拆的可能。

的確,在暫緩上市消息出來之後,市場便有傳聞稱,螞蟻集團後續可能會將花唄與借唄拆分出來,再重新進行估值,但目前貝殼財經記者並未求證到這一消息。

其實,早在2019年7月份,彭博社就有消息稱,螞蟻集團(當時稱:螞蟻金服)計劃新成立一家公司以申請金融控股牌照,螞蟻集團計劃將持有的金融牌照相關業務劃入新成立的子公司,螞蟻集團母公司將保留金融雲、風險管理等在內的金融科技業務,這其實也是將金融與科技業務做分離,但最終為何未能成形也不得而知。

螞蟻集團被暫緩上市,馬雲做錯了什麼?

馬雲被約談是個大新聞。晚間一紙公告,暫緩螞蟻集團上市。

這事還得從10月24日,上海外灘40人金融峰會說起。正是在這次峰會上,退休後的馬雲捅了「馬蜂窩」,而且還不止一個。

炮轟傳統銀行是「當鋪思維」,嘲諷巴塞爾協議像個「老年人俱樂部」,抨擊監管只會發文件扼殺創新,直言中國金融「沒有系統性風險」,因為壓根就沒有「系統」。而此時,正值螞蟻金服上市前夜。

由其實際控制的螞蟻A+H同時啟動,將創下全球最大IPO,市值或達2萬多億。不僅可以穩坐中國首富之位,追趕世界首富也是指日可待。這個時候公然開炮四面樹敵,得罪銀行也就罷了,還直接站到了監管的對立面,到底是挾流量以令諸侯,還是錢多人傻開始膨脹了?

這可不是天貓年會的主場,也不是烏鎮互聯網大會的舞台,而是政府背景下的高規格的金融峰會。規格有多高?陳元、周小川、易綱以及四大行負責人等金融界大佬悉數在場。可以說,台下坐著的全是當今政商界的「超級大佬」。安排20分鍾的發言,實際上也就是請來撐個場面,誰知道一向「政商」極高的傑克馬竟然帶著稿子一本正經「唱反調」。他是不知道後果,還是故意「引火燒身」?

果然,平地起驚雷。整個經濟領域餘震不斷,除了震動,還有震驚,震怒。無數人在觀望,在等待,政府及監管將以何種態度「接招」。畢竟,作為當今互聯網金融的流量巨頭,他的這番炮火殺傷力太大了。

很快,北風起,風向變。鄒加怡、周小川、尚福林等經濟領域舉足輕重的大佬紛紛表態,直接或間接批評了馬雲的「系統」論。光明網、金融時報、證券時報等主流媒體也連續發聲,駁斥馬雲危言聳聽張冠李戴。而這,僅僅是個開始!

10月31日,國務院金融委召開專題會議,定下調子:完善現代金融監管體系,堅決整治各種金融亂象,堅決維護金融穩定,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一句話,金融監管不是要不要管的問題,而是要怎麼強化監管的問題。



你螞蟻金服再大,也不能游離於監管之外!

11月2日,重磅消息更是一個接一個!

中央深改委會、銀保監會、中國人民銀行密集出台針對性文件,就「網路小額貸款業務」設置了天花板:

單筆聯合貸款中,經營網路小額貸款業務的小額貸款公司的出資比例不得低於30%,網貸公司對自然人單戶貸款余額原則上不超30萬且不超個人收入1/3。

同時,中國國際經濟副理事長黃奇帆也公開指出,支付寶的借唄、花唄錢從哪裡來。先從銀行貸款,再發ABS,30億資本經過無限循環,可以放到100倍,搞到了3000億的規模。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螞蟻不用掏一分錢,靠借唄、花唄一年就能帶來95億的利潤,說是白手套也不為過。而這95億,幾乎都是90後超前消費、過度消費貢獻的。

問題是,你知道他在套利,他也知道他在套利,他也知道你知道他在套利,但他不僅一邊在套利,還一邊裝作在拯救宇宙。沒有這么多年監管的一路綠燈,睜隻眼閉隻眼,無論是阿里還是螞蟻,能走到今天?所以,誰都可以罵銀行罵監管,但唯獨馬雲不可以。

11月2晚間,監管層終於放出大招:

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保監會、中國證監會、國家外匯管理局四部門,集體約談螞蟻集團實際控制人馬雲、董事長井賢棟、總裁胡曉明。史所未有,力度空前。

今日9時,致命的一擊緊隨而來。上交所發布公告:暫緩螞蟻集團上市!一套組合拳,拳拳到肉,給螞蟻直接戴上了「緊箍咒」。坊間多有議論,認為這與馬雲之前的過激言論有關。

到底有沒有關?當然有!但要說完全是因為這個關系,也未必。監管有的放矢,馬雲也絕非無故放炮。他能走到今天,絕不是靠運氣。他不可能不清楚台下坐的是誰,也不可能不知道這一炮有多大殺傷力,他更不會真的瘋了。

要麼一炮成仁,要麼一炮成灰。他這么一個絕頂聰明的人,什麼場面沒見過,怎麼會信口開河,犯這樣的低級錯誤?唯一的可能就是,故意而為之!

作為全球最大的IPO,螞蟻金服不僅掌握了金融全牌照,而且是互聯網金融的流量霸主。上市後,更容易形成「贏家通吃」和「寡頭壟斷」的局面。

互聯網金融本質不是互聯網,而是金融。不會因為有了科技內核就脫離了金融屬性。而金融是一個國家的根本。

像螞蟻這樣的巨無霸已經綁架了海量的用戶,監管不可能不介入。更不可能 放任其由螞蟻變「螞蟥」。否則,系統性金融風險隨時都有可能發生!

企業做大了,就具有了國家屬性。基於此,在螞蟻上市前夜,可能監管已經介入並發現了相關潛在風險,看到這類沒有邊界的金融套利對整個國家的經濟體系的巨大隱患。一旦監管收緊,這個好日子就到頭了。

比如支付寶每年儲備金就達到1萬多億的規模,躺著收利息就有幾百億。借唄、花唄「空手套白狼」的故事,可能也講不下去。而這一切,馬雲自然一清二楚。

所以,才有了他在外灘金融峰會上的劍走偏鋒。試圖以中國企業傢俱樂部主席的身份,綁架整個企業界以及互聯網界,來影響監管政策走向。

螞蟻拌大象,扮豬吃老虎。

果然,輿論大嘩,支持者眾。

但他忽視了一點,那就是國家金融監管的決心和意志。天狂必有雨,人狂必有災。馬雲的話不是沒道理,我們也相信馬雲是著眼未來就事論事,更願意相信馬先生是一個極負社會責任感並值得尊敬的企業家。但如此製造監管對立顯然不合時宜,也不合身份。不受約束的資本,必然是一場災難。

四部門聯合約談,無疑是個嚴重警告。而之後螞蟻的官方表態,顯然也透露出「馬已今服」的意味。不要把時代的進步,當成收割韭菜的彎刀。千萬別忘了,凡事有度,過猶不及。

再大的螞蟻,也是螞蟻!

螞蟻集團後續還能上市嗎?

顯然,從字面意思來看,暫緩上市並不意味著終止上市,但這一舉措無疑讓螞蟻集團後續的上市之路充滿迷霧。

中國養老金融50人論壇核心成員、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對記者表示,對目前情況的處置還有待於證監會的智慧,在暫緩上市過程中,如果螞蟻集團能夠很好地回答證監會的問題和關切,給監管層一個滿意的答復,我相信,螞蟻集團的上市進程依然會持續推進。

易觀支付分析師王蓬博則對記者表示,上交所要求螞蟻集團進行風險說明,且要求對上市所處金融科技監管環境改變做出評估,完全合理合規,從保護股民,提示風險的出發點也應該暫緩,但暫緩不等於退出,此前就有相應例子,相信只要符合上交所條件,仍然有繼續上市的可能。



資深投行人士王驥躍對貝殼財經記者分析稱,暫緩,不是取消批文,也不是否決,所以上市是時間問題。

值得一提的是,上交所在此次公告中談到,近日發生螞蟻集團實際控制人及董事長、總經理被有關部門聯合進行監管約談,螞蟻集團也報告所處的金融科技監管環境發生變化等重大事項,該重大事項可能導致螞蟻集團不符合發行上市條件或者信息披露要求。

按照相關規則,這也就是說,螞蟻集團的監管約談和監管環境變化可能影響其符合上市條件與否,如果上交所審核後認為其不符合上市條件,將出具意見並向證監會報告;如果審核後認為其符合上市條件,螞蟻集團仍可上市。

但也有不同的觀點,中關村(000931,股吧)互聯網金融研究院首席研究員董希淼對貝殼財經記者表示,目前需要面對最重要的問題是,螞蟻集團是科技公司還是金融公司?一個主要依靠金融業務盈利的公司是否適合在科創板上市?我認為,盡管螞蟻集團已經改名,但這並不意味著改變限制,其主要利潤、收入都來自金融業務,應該認定為一家金融公司,這其實不符合科創板的定位,因此,即便要上市,也應該調整上市板塊。

監管環境變化對螞蟻集團估值影響幾何?

毫無疑問,監管的重大變化會對螞蟻集團的估值產生影響。但董希淼認為,螞蟻集團一時半會上不了市,而且後續可能還要關注哪些板塊上、哪些板塊不上等問題,所以可能要全部重新估值,目前還無法判斷對其估值影響有多大。

王蓬博也表示,金融科技公司估值還是要看基本盈利方式,如果本質依靠金融盈利,就應該適應金融機構的監管框架。也有業內人士對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表示,若真的剝離花唄和借唄業務,螞蟻集團估值將大幅縮水,「估計就剩幾千億了。」該人士說。

螞蟻集團暫緩上市對個人和機構投資者有何影響?

作為上市後有望一舉超過貴州茅台(600519,股吧)居A股市值首位的螞蟻集團自披露上市計劃後就備受市場關注。

根據其此前公告,螞蟻集團A股定價為68.8元/股,港股為80港元/股,公司總市值將達約2.1萬億元,而根據上市發行方案,螞蟻集團此次A+H股的合計募資規模將約達2300億元。

就在11月1日晚間,螞蟻集團還公布了網下初步配售結果及網上中簽結果公告,中簽號碼共701696個,當時,不少網友已經在社交媒體上曬出了中簽信息。另外,還有不少基金產品參與了螞蟻集團的網下打新,且獲得網下初步配售,其中不乏張坤、劉格崧、馮明遠等明星基金經理掌舵的產品。

那麼,此次螞蟻集團暫緩A+H股上市,會給這些已經中簽或已獲得配售的個人投資者和機構投資者帶來哪些影響呢?

的確,目前螞蟻集團只是被暫緩上市,並未被撤銷注冊,有投行人士表示,螞蟻集團可能需要重新估值和定價,如果重新定價,可以退差價,也可以重新發行,重新定價後投資者要重新選擇是否購買。

董登新則表示:「目前情況確實有些尷尬,畢竟螞蟻集團已經走完了整個IPO審核和注冊流程,並且網下和網上的新股申購已經基本完成,就等著交款了,在這種情況下暫緩上市,應該是監管層遇到的首例,我認為螞蟻集團的上市是非常具有標桿意義的,作為一家影響非常大的企業,相信監管層也會謹慎對待,妥善處理。」董登新表示。

根據貝殼財經記者的采訪,業界及專家普遍認為,目前關於螞蟻集團後續上市的進程還有待觀望,也有可能會面臨重新估值、重新定價、重新發行的情況,目前一切都還是未知數,因此,對投資者的影響有多大還無法估算。

但無論如何,暫緩上市本身已經對投資者造成影響,比如根據公告,網上投資者申購新股中簽後,應根據公告履行資金交收義務,確保其資金賬戶在2020年11月2日日終有足額的新股認購資金,也就是說股民的這筆資金已被螞蟻集團打新佔用,其實已經付出了「沉沒成本」。

此外,此前還有不少「基民」在支付寶上購買了螞蟻集團戰略配售基金,從配置比例來看,單只戰略配售基金可配置螞蟻集團的比例為10%,目前螞蟻集團暫緩上市,這部分的投資比例又該如何協調?貝殼財經記者發現,今日凌晨時分,易方達、中歐、華夏、鵬華以及匯添富基金都在財富號中做出了回應,均稱因螞蟻集團暫緩在A+H上市計劃,本基金中原計劃戰略投資於螞蟻集團上市的部分也相應暫緩,同時表示,目前基金均已成立,基金運作不受影響,貝殼財經記者也將持續關注後續動態。

閱讀全文

與馬雲怎麼設置網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大理製造業網路營銷 瀏覽:564
網路列印機選了無線網路安裝 瀏覽:944
移動公司網路異常怎麼回事 瀏覽:881
手機有無線網路功能 瀏覽:194
wifi有連接無網路 瀏覽:670
chinanet網路有wifi上不了網 瀏覽:469
邯鄲阿里巴巴網路推廣哪個好 瀏覽:877
中國移動電視網路信號怎麼樣 瀏覽:988
移動網路為e網 瀏覽:571
電腦有網路但是上不了網怎麼解決 瀏覽:365
如何在蘋果筆記本電腦上安裝無線網路 瀏覽:492
網路貸和信用卡逾期哪個可怕 瀏覽:180
網路地址池多於255個怎麼設置 瀏覽:666
新手寫小說在哪個網路平台比較好 瀏覽:307
網路知名作家有哪些人 瀏覽:645
無線網路標簽怎麼刪除 瀏覽:402
路由器網路供電器 瀏覽:514
蘋果13打電話無網路 瀏覽:276
計算機網路思科測試答案 瀏覽:460
能連接網路不能上網 瀏覽:569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