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設置 > osi模型把網路的結構分為多少成

osi模型把網路的結構分為多少成

發布時間:2022-08-17 01:46:35

㈠ iOS提出了OSI模型此模型將網路體系結構劃分為幾層

7層 由下到上分別為:物理層,數據鏈路層,網路層,傳輸層,會話層,表示層 應用層。

㈡ OSI模型把網路通信的工作分為哪幾層呢

OSI模型把網路通信的工作分為7層,分別是物理層、數據鏈路層、網路層、傳輸層、會話層、表示層和應用層

㈢ OSI(開放系統互連)參考模型七個層次是

OSI(開放系統互連)參考模型七個層次是物理層、數據鏈路層、網路層、傳輸層、會話層、表示層和應用層。

OSI將計算機網路體系結構(architecture)劃分為以下七層:

物理層:將數據轉換為可通過物理介質傳送的電子信號相當於郵局中的搬運工人。

數據鏈路層:決定訪問網路介質的方式。在此層將數據分幀,並處理流控制。本層指定拓撲結構並提供硬體定址,相當於郵局中的裝拆箱工人。

網路層:使用權數據路由經過大型網路 相當於郵局中的排序工人。

傳輸層:提供終端到終端的可靠連接 相當於公司中跑郵局的送信職員。

會話層:允許用戶使用簡單易記的名稱建立連接 相當於公司中收寄信、寫信封與拆信封的秘書。

表示層:協商數據交換格式,相當公司中簡報老闆、替老闆寫信的助理。

應用層:用戶的應用程序和網路之間的介面。



(3)osi模型把網路的結構分為多少成擴展閱讀

OSI參考模型的優點

1、分工合作,責任明確

性質相似的工作劃分在同一層,性質相異的工作則劃分到不同層。如此一來,每一層所負責的工作范圍,都區分得很清楚,彼此不會重疊。萬一出了問題,很容易判斷是哪一層沒做好,就應該先改善該層的工作,不至於無從著手。

2、對等交談

對等是指所處的層級相同,對等交談意指同一層找同一層談,例如:第3層找第3層談、第4層找第4層談,依此類推。所以某一方的第N層只與對方的第N層交談,是否收到、解讀自己所送出的信息即可,完全不必關心對方的第N-1層或第N+1層會如何做,因為那是由一方的第N-1層與第N+1層來處理。

其實,雙方以對等身份交談是常用的規則,這樣的最大好處是簡化了各層所負責的事情。因此,通信協議是對等個體通信時的一切約定。

3、逐層處理,層層負責

既然層次分得很清楚,處理事情時當然應該按部就班,逐層處理,決不允許越過上一層,或是越過下一層。因此,第N層收到數據後,一定先把數據進行處理,才會將數據向上傳送給第N+1層,如果收到第N+1層傳下來的數據,也是處理無誤後才向下傳給第N-1層。

任何一層收到數據時,都可以相信上一層或下一層已經做完它們該做的事,層級的多少還要考慮效率與實際操作的難易,並非層數越多越好。

㈣ OSI參考模型分為哪幾層

OSI參考模型分為7層,分別是物理層,數據鏈路層,網路層,傳輸層,會話層,表示層和應用層。
各層的主要功能及其相應的數據單位如下:

· 物 理 層(Physical Layer)

我們知道,要傳遞信息就要利用一些物理媒體,如雙紐線、同軸電纜等,但具體的物理媒體並不在OSI的7層之內,有人把物理媒體當作第0層,物理層的任務就是為它的上一層提供一個物理連接,以及它們的機械、電氣、功能和過程特性。 如規定使用電纜和接頭 的類型,傳送信號的電壓等。在這一層,數據還沒有被組織,僅作為原始的位流或電氣電壓處理,單位是比特。

· 數 據 鏈 路 層(Data Link Layer)

數據鏈路層負責在兩個相鄰結點間的線路上,無差錯的傳送以幀為單位的數據。每一幀包括一定數量的數據和一些必要的控制信息。和物理層相似,數據鏈路層要負責建立、維持和釋放數據鏈路的連接。在傳送數據時,如果接收點檢測到所傳數據中有差錯,就要通知發方重發這一幀。

· 網 絡 層(Network Layer)

在計算機網路中進行通信的兩個計算機之間可能會經過很多個數據鏈路,也可能還要經過很多通信子網。網路層的任務就是選擇合適的網間路由和交換結點, 確保數據及時傳送。網路層將數據鏈路層提供的幀組成數據包,包中封裝有網路層包頭,其中含有邏輯地址信息- -源站點和目的站點地址的網路地址。

· 傳 輸 層(Transport Layer)

該層的任務時根據通信子網的特性最佳的利用網路資源,並以可靠和經濟的方式,為兩個端系統(也就是源站和目的站)的會話層之間,提供建立、維護和取消傳輸連接的功能,負責可靠地傳輸數據。在這一層,信息的傳送單位是報文。

· 會 話 層(Session Layer)

這一層也可以稱為會晤層或對話層,在會話層及以上的高層次中,數據傳送的單位不再另外命名,統稱為報文。會話層不參與具體的傳輸,它提供包括訪問驗證和會話管理在內的建立和維護應用之間通信的機制。如伺服器驗證用戶登錄便是由會話層完成的。

· 表 示 層(Presentation Layer)

這一層主要解決擁護信息的語法表示問題。它將欲交換的數據從適合於某一用戶的抽象語法,轉換為適合於OSI系統內部使用的傳送語法。即提供格式化的表示和轉換數據服務。數據的壓縮和解壓縮, 加密和解密等工作都由表示層負責。

· 應 用 層(Application Layer)

應用層確定進程之間通信的性質以滿足用戶需要以及提供網路與用戶應用軟體之間的介面服務。

㈤ OSI網路七層結構是什麼

網路七層協議:

1、應用層

與其它計算機進行通訊的一個應用,它是對應應用程序的通信服務的。例如,一個沒有通信功能的字處理程序就不能執行通信的代碼,從事字處理工作的程序員也不關心OSI的第7層。

2、表示層

這一層的主要功能是定義數據格式及加密。例如,FTP允許你選擇以二進制或ASCII格式傳輸。如果選擇二進制,那麼發送方和接收方不改變文件的內容。

3、會話層

它定義了如何開始、控制和結束一個會話,包括對多個雙向消息的控制和管理,以便在只完成連續消息的一部分時可以通知應用,從而使表示層看到的數據是連續的,在某些情況下,如果表示層收到了所有的數據,則用數據代表表示層。示例:RPC,SQL等。

4、傳輸層

這層的功能包括是否選擇差錯恢復協議還是無差錯恢復協議,及在同一主機上對不同應用的數據流的輸入進行復用,還包括對收到的順序不對的數據包的重新排序功能。

5、網路層

這層對端到端的包傳輸進行定義,它定義了能夠標識所有結點的邏輯地址,還定義了路由實現的方式和學習的方式。為了適應最大傳輸單元長度小於包長度的傳輸介質,網路層還定義了如何將一個包分解成更小的包的分段方法。

6、數據鏈路層

它定義了在單個鏈路上如何傳輸數據。這些協議與被討論的各種介質有關。

7、物理層

OSI的物理層規范是有關傳輸介質的特性,這些規范通常也參考了其他組織制定的標准。連接頭、幀、幀的使用、電流、編碼及光調制等都屬於各種物理層規范中的內容。物理層常用多個規范完成對所有細節的定義。

㈥ OSI參考模型分為哪幾層

OSI參考模型分為哪幾層?其中網路層的功能是什麼?

物理層、數據鏈路層、網路層、傳輸層、話路層、表示層和應用層。

網路層屬於OSI中的較高層次了,從它的名字可以看出,它解決的是網路與網路之間,即網際的通信問題,而不是同一網段內部的事。網路層的主要功能即是提供路由,即選擇到達目標主機的最佳路徑,並沿該路徑傳送數據包。除此之外,網路層還要能夠消除網路擁擠,具有流量控制和擁擠控制的能力。網路邊界中的路由器就工作在這個層次上,現在較高檔的交換機也可直接工作在這個層次上,因此它們也提供了路由功能,俗稱「第三層交換機」。

網路層的功能包括:建立和拆除網路連接、路徑選擇和中繼、網路連接多路復用、分段和組塊、服務選擇和傳輸和流量控制。

㈦ OSI參考模型分為七層,從低到高依次是

OSI參考模型從低到高依次是:物理層、數據鏈路層、網路層、傳輸層、會話層、表示層和應用層。

OSI參考模型也採用了分層結構技術,把一個網路系統分成若干層,每一層都去實現不同的功能,每一層的功能都以協議形式正規描述,協議定義了某層同遠方一個對等層通信所使用的一套規則和約定。每一層向相鄰上層提供一套確定的服務,並且使用與之相鄰的下層所提供的服務。

從概念上來講,每一層都與一個遠方對等層通信,但實際上該層所產生的協議信息單元是藉助於相鄰下層所提供的服務傳送的。因此,對等層之間的通信稱為虛擬通信。



(7)osi模型把網路的結構分為多少成擴展閱讀:

運作方式

數據由傳送端的最上層(通常是指應用程序)產生,由上層往下層傳送。每經過一層,都在前端增加一些該層專用的信息,這些信息稱為報頭,然後才傳給下一層,可將加上報頭想像為套上一層信封。

因此到了最底層時,原本的數據已經套上了七層信封,而後通過網線、電話線、光纖等介質,傳送到接收端。

接收端接收到數據後,從最底層向上層傳送,每經過一層就拆掉一層信封(即去除該層所認識的報頭),直到最上層,數據便恢復成當初從傳送端最上層產生時的原貌。

如果以網路的術語來說,這種每一層將原始數據加上報頭的操作,便是數據的封裝,而封裝前的原始數據則稱為數據承載。在傳送端,上層將數據傳給下層,下層將上層傳過來的數據當成數據承載,再將數據承載封裝成新的數據,繼續傳給更下層去封裝,直到最底層為止。

㈧ 什麼叫OSI參考模型分為哪七個層次

一、OSI參考模型: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即開放式系統互聯。 一般都叫OSI參考模型,是ISO(國際標准化組織)組織在1985年研究的網路互聯模型。

該體系結構標準定義了網路互連的七層框架(物理層、數據鏈路層、網路層、傳輸層、會話層、表示層和應用層),即ISO開放系統互連參考模型。在這一框架下進一步詳細規定了每一層的功能,以實現開放系統環境中的互連性、互操作性和應用的可移植性。

二、OSI劃分的七個層次由高到低依次為:Application(應用層)、Presentation(表示層)、Session(會話層)、Transport(傳輸層)、Network(網路層)、DataLink(數據鏈路層)和Physical(物理層)。其中應用層、表示層和會話層可以視為應用層,而剩餘層則可視為數據流動層。

層次劃分原則

OSI是分層的體系結構,每一層是一個模塊,用於完成某種功能,並具有自己的通信協議。ISO將整個OSI劃分成七個層次,劃分層次依據以下五個原則:

(1)網路中各節點具有相同的層次;

(2)網路中各節點同等層次功能相同;

(3)同一節點內相鄰層通過介面通信;

(4)同一節點內底層向高層提供服務;

(5)網路中各節點同層通過協議通信。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OSI參考模型

㈨ osi參考模型分為哪幾層各層的功能是什麼

OSI參考模型分為7層。OSl參考模型中從低到高依次是物理層、數據鏈路層、網路層、傳輸層、會話層、表示層、應用層。

1、物理層的主要功能是利用物理傳輸介質為數據鏈路層提供物理連接,以便透明的傳送比特流。

2、數據鏈路層將數據分幀,並處理流控制,以實現介質訪問控制。

3、傳輸層為會話層用戶提供一個端到端的可靠、透明和優化的數據傳輸服務機制。

4、應用層為特定類型的網路應用提供了訪問OSI環境的手段。

5、會話層負責驗證訪問和會話管理。解除或建立與別的接點的聯系,沒有協議。

6、表示層的功能包括數據格式化,代碼轉換,數據加密,沒有協議。

7、應用層的功能有文件傳輸,電子郵件,文件服務,虛擬終端 TFTP,HTTP,SNMP,FTP,SMTP,DNS,Telnet。

OSI 分層的好處:

1、每一層更改不會影響其他層。

2、有利於網路設備廠商生產出標準的網路設備。

舉個例子:其實網上買東西的過程就很類似於OSI模型。顧客在淘寶店看到了 一款傢具,顧客就聯系賣家,我要什麼款式,什麼顏色的,什麼型號,價格,然後顧客就拍下傢具支付,廠家這邊就找人打包,打完包後就得把箱子編上號,打包完成後就找快遞員來取貨。

快遞員就會在箱子上寫上寄件人,收件人,手機等,每一個箱子上都貼上;然後快遞員就把箱子搬到中轉站,快遞公司的中轉站每天都有一輛汽車把貨物運往火車站(假如是廠家在北京,顧客在深圳,),這里快遞公司中轉站的汽車就把箱子運往北京火車站。

第二天,貨物就達到深圳火車站,那麼快遞公司的汽車就把貨物從深圳火車站運往快遞公司深圳的中轉站,然後再由快遞員根據單號送到顧客的家裡,廠家就會派人去組裝傢具,最終傢具完整的呈現在顧客的眼前。分層就各負責各的工作。

每一層只關心自己那一層的事情。不關心其他的,就如快遞員不關心裏面是什麼東西,貨運員連寄件人收件人都不看,他就負責每天從中轉站運到火車站就完事了,比如每天運兩次,有一件他也運。

閱讀全文

與osi模型把網路的結構分為多少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信電視怎麼看網路直播課 瀏覽:108
去迦納如何使用網路 瀏覽:390
網路陷阱怎麼防範 瀏覽:812
掃碼開票網路異常 瀏覽:559
我和網路議論文怎麼寫 瀏覽:963
ios15無法連接網路更新 瀏覽:545
網路都覆蓋到哪裡 瀏覽:845
vivo手機通話網路不可用 瀏覽:30
服務里啟動網路共享 瀏覽:843
網路上做什麼能賺點錢 瀏覽:977
中專網路安全乾嘛的 瀏覽:24
蘋果七網路連接錯誤 瀏覽:598
湘潭長沙網路優化工具有哪些 瀏覽:672
如何面對網路與名利作文 瀏覽:796
手機插卡沒網路怎麼辦 瀏覽:133
科目一網路課程在哪裡看 瀏覽:552
怎樣在家的wifi網路最好 瀏覽:640
怎樣設置數據網路密碼 瀏覽:607
家庭網路電視節目總串台如何恢復 瀏覽:995
網路共享家園 瀏覽:913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