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監控有多少種方案
一般是三種
第一、網路監控,效果最好,價格最貴(數字型)
第二、硬碟錄像機,效果和視頻採集卡差不多,不過不需要電腦(模擬型)
第三、視頻採集卡,需要安裝在電腦上,和硬碟錄像機無明顯區別(模擬型)
Ⅱ 網路視頻監控都有哪些方案
1.網路硬碟錄像機即Net DVR;
2.網路錄像機即NVR;
3.軟體平台+網路攝像機;
4.軟體/硬體平台+網路攝像機/適配器+模擬攝像機。
Ⅲ 高清網路攝像機方案都有哪些
高清網路攝像機方案基本上有三種架構: 第一類是採用高端攝像機模組(機芯,如ACUTE的PE1005,SONY的H11)作為圖像採集設備 ,配套一個ASIC或DSP進行編碼壓縮和傳輸,這類方案相對高端,由於採用專業成像模組,原始圖像效果好,所以整個IPC產品的效果很大部分取決於配套壓縮傳輸模塊的效果,主要的指標是壓縮後圖像的清晰度和實時性,一般中、高端方案採用此架構; 第二類是採用高端的攝像機模塊作為圖像採集部分,再配套一個ASIC或DSP進行編碼壓縮和傳輸, 這類和第一類比是可操作的部分更多,例如鏡頭就可以自己自由搭配,還可以定製一些特殊的功能給產品增值。此類方案的成像效果非常好,在後端壓縮和傳輸上也沒有過多的要求。非常適合掌握了網路壓縮和傳輸技術但又對圖像效果有要求的廠商使用。 第三類是採用CMOS感測器(SENSOR)作為圖像採集設備,配套提供ISP的SOC晶元,這類方案具有明顯的成本優勢 ,此類方案的成像效果主要取決於晶元廠商集成的ISP(如3A ,寬動態等)效果;還有一個比較明顯的優勢是此類方案比較靈活,可以根據方案的特點加以定製,如抓拍,低幀率超大尺寸視頻等。 對於高清網路攝像機來說,網路協議和SDK是個很重要的一個方面,每家公司都有自己的網路協議和SDK,並且基本都是獨家專用。也就是說各家的網路攝像機是互不兼容,不讓互相替換的,如果採用外購模塊的方式這方面是個大麻煩,包括系統集成,客戶維護等都會帶來很大的問題。 高清網路攝像機集合了當前安防行業最核心的前沿技術和應用:網路化、高清化和智能化,也是集成化的必要條件。 1.基於模組+SOC(DSP)的應用方案 此類方案目前優點是圖像效果好,一般自帶鏡頭。網路壓縮模塊現在支持1080P的目前主要有TI的DM6467和DM368,美信的MG3500,富瀚微電子的FH8735,富士通的MB86H56,NXP的PNX1005,海思的Hi3516/20等。其中基於DSP架構能做智能分析的有DM6467和PNX1005等,各有各的優缺點。其中TI是這個行業的老大,做TI的也相對較多。 此類方案的優點是圖像效果較好,開發難度相對較小,缺點是鏡頭固化,不能按自己要求來使用鏡頭,也就是開發和項目配套自由度小,是中高端客戶的首選。 2.基於Board Camera + SOC(DSP)的應用方案 此類方案目前市場上見得比較多的有TI和海思的Hi3516等,這種方案就適合掌握了網路壓縮和傳輸技術且對圖像要求比較高的客戶使用,前端的sensor和isp已經整合,色彩還原和低照度等各方面的指標都處理得非常優異,例如我司的PE0003模塊就很能很好的和DM368、HI3616等方案配合。經客戶驗證,圖像效果非常好。 此類方案的圖像效果優異,開發自由度大,可以根據客戶要求、特點加以定製和選配鏡頭。 3.基於SENSOR+SOC(DSP)的應用方案 此類方案目前市場上見得比較多的有TI和安霸的,也是當前高清機中出貨量最大的,市場價格非常混亂,低有低得離譜的,高有高得出奇的。 此類方案的優點是成本低,開發起來容易,基本上是拼上去就可以用的;缺點是圖像質量沒有用模組或者模塊的好(依賴於晶元提供的ISP)。
Ⅳ 監控網路攝像機都 有什麼方案的
這個說起來方案就多了,基本上大廠家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案。
但比較有名的公版方案就是海思(華為海思),天視通,熊邁,安霸,中維等,這些方案基本占據了網路攝像機的市場,個別大廠家有的也會採用他們的方案。
網路攝像機方案說白了就是對採光晶元過來的信號進行編輯、壓縮、處理,好的方案能一般具有能最大提高清晰度、減少數據量、不失真等技術優勢。
Ⅳ 監控硬碟錄像機都有哪幾種方案呀我就知道一種海思3515的方案!望高手回答!
常見的筆記本故障大全筆記本電腦由於其結構的特殊性,決定了其維修的復雜性。但筆記本電腦終究是電腦的一種,它的維修原理與普通台式機是基本相同的。如果你是一位筆記本電腦用戶,而且對它的維修方面的知識感興趣,那麼你可以參看本文,這里列舉了一些解決筆記本電腦故障的分析處理過程,也許會使你得到一些幫助。
筆記本常見故障-開機不亮-硬體判斷
---筆記本電腦主板BIOS出現故障會引起開機不亮
---筆記本電腦CPU出現故障筆記本液晶屏無反應,也是開機不亮的原因。
--筆記本電腦信號輸出埠出現故障會引起開機不亮
---筆記本電腦主板顯卡控制晶元出現故障會引起開機不亮
---筆記本電腦顯卡出現故障會引起開機不亮
---筆記本電腦內存出現故障會引起開機不亮
筆記本電池充不進電-硬體故障判斷
---筆記本電腦電源適配器出現故障會引起電池充不進電
---筆記本電腦電池出現故障會引起電池充不進電。
---筆記本電腦主板電源控制晶元出現故障會引起電池充不進電
---筆記本電腦主板其它線路出現故障會引起電池充不進電
筆記本不認外設-硬體故障判斷
---筆記本電腦相關外設硬體出現故障會引起筆記本不認外設
---筆記本電腦BIOS出現故障設置出錯會引起筆記本不認外設。
---筆記本電腦主板外設相關介面出現故障會引起筆記本不認外設
---筆記本電腦主板出現故障也會引起筆記本不認外設沒同時筆記本電腦不開機。
筆記本主板出現故障會引發如下現象特徵
---筆記本電腦開機後不認筆記本硬碟。
---筆記本電腦開機後不認筆記本光碟機。
---筆記本電腦電池不充電。
---筆記本電腦定時或不定時關機。
---筆記本電腦鍵盤不靈。
---筆記本電腦開機時有時會掉電。
---筆記本電腦定時死機
以上這些故障現象都與筆記本主板相關
筆記本電源適配器引起的故障現象
--筆記本電腦開機不亮。
---筆記本電腦間斷性死機。
--筆記本電源適配器發熱。
--筆記本電腦光碟機讀DVD或容易死機或掉電。
--筆記本電腦運行大行程序容易死機或掉電。
以上這些故障現象都與記本電源適配器相關
筆記本光碟機介紹
筆記本光碟機──機械驅動部分。
筆記本光碟機──激光頭組件。
筆記本光碟機故障主要來自這兩個部位(筆記本光碟機)。
一、驅動機械部分主要由3個小電機為中心組成:碟片載入機構由控制進、出盒倉(載入)的電機組成,主要完成光碟進盒(載入)和出盒(卸載);激光頭進給機構由進給電機驅動,完成激光頭沿光碟的半徑方向由內向外或由外向內平滑移動,以快速讀取光碟數據;主軸旋轉機構主要由主軸電機驅動完成光碟旋轉,一般採用DD控制方式,即光碟的轉軸就是主軸電機的轉軸。
二、激光頭組件各種光碟機最重要也是最脆弱的部件,主要種類有單光束激光頭、三(多)光束激光頭、全息激光頭等幾類。它實際是一個整體,普通單光束激光頭主要由半導體激光器、半透棱鏡/準直透鏡、光敏檢測器和促動器等零部件構成
筆記本光碟機常見故障解析
筆記本光碟機最常見的故障是機械故障,其次才是電路方面故障,而且電路故障中由用戶調整不當引起的故障要比元器件損壞的故障多得多,所以在拆解或維護光碟機設備時不要隨便調整筆記本光碟機內部各種電位器
筆記本光碟機常見故障主要有三類:操作故障、偶然性故障和必然性故障。
1、操作故障例如驅動出錯或安裝不正確造成在Windows或DOS中找不到筆記本光碟機;筆記本光碟機連接線或跳線錯誤使筆記本光碟機不能使用;CD線沒連接好無法聽CD;筆記本光碟機未正確放置在拖盤上造成光碟機不讀盤;光碟變形或臟污造成畫面不清晰或停頓或馬賽克現象嚴重;拆卸不當造成光碟機內部各種連線斷裂或松脫而引起故障等。
2、偶然性故障筆記本光碟機隨機發生的故障,如機內集成電路,電容,電阻,晶體管等元器件早期失效或突然性損壞,或一些運動頻繁的機械零部件突然損壞,這類故障雖不多見,但必須經過維修及更換才能將故障排除,所以偶然性故障又被稱為"真"故障。
3、必然性故障筆記本光碟機在使用一段時間後必然發生的故障,主要有:激光二極體老化,讀碟時間變長甚至不能讀碟;激光頭組件中光學鏡頭臟污/性能變差等,造成音頻/視頻失真或死機;機械傳動機構因磨損、變形、松脫而引起故障。
需要說明的是必然性故障的維修率不僅取決於產品的質量,而且還取決於用戶的人為操作和保養及使用頻率與環境。
常見故障的判斷
1、開機檢測不到光碟機先檢查一下光碟機跳線跳正確與否;然後檢查光碟機IDE介面是否插接不良,如沒有,可將其重新插好、插緊;最後,有可能是數據線損壞
2、進出盒故障表現為不能進出盒或進出盒不順暢,可能原因及排除方法是,進出盒倉電機插針接觸不良或電機燒毀--可重插或更換;進出盒機械結構中的傳動帶(橡皮圈)松動打滑
3、激光頭故障故障現象表現為挑盤(有的盤能讀,有的盤不能讀)或者讀盤能力差。光碟機使用時間長或常用它看VCD或聽CD,激光頭物鏡變臟或老化。
★敬告大家千萬不要使用市面上銷售的一些低價劣質光頭清潔盤,因為這些盤的刷毛太硬,反而會刮花物鏡,並且還有可能引起靜電危害,縮短光碟機使用壽命。
4、激光信號通路故障指的是激光頭與電路板之間的連接線,是激光頭與其他電路信息交換的通道。此處產生故障較多。。
5、主軸信號通路故障一般情況下,主軸電機與其驅動電路是合二為一的,稱為主軸信號通路,此電路也由一條與激光信號通路連線一樣的連接線連接,只不過股數不一樣罷了。由於它與激光頭信息通路都是由伺服電路進行信息溝通的。因而,在故障現象上有許多相似的地方,但由於激光頭信息通路在進出盒時,其連接線易被拉折而損壞,所以在遇到相同故障現象時應先考慮激光頭信息通路故障,再考慮主軸信號通路故障。
筆記本鍵盤如果出現故障引起的故障現象
筆記本電腦使用的故障主要有開不了機。
筆記本在使用過程中時而出現死機。
筆記本鍵盤的某個鍵出現使用不靈。
硬體故障現象
一、不加電 (電源指示燈不亮)
1. 檢查外接適配器是否與筆記本正確連接,外接適配器是否工作正常。
2. 如果只用電池為電源,檢查電池型號是否為原配電池;電池是否充滿電;電池安裝的是否正確。
3. 檢查DC板是否正常;
4. 檢查、維修主板
二、電源指示燈亮但系統不運行,LCD也無顯示
1. 按住電源開關並持續四秒鍾來關閉電源,再重新啟動檢查是否啟動正常。
2. 外接CRT顯示器是否正常顯示。
3. 檢查內存是否插接牢靠。
4. 清除CMOS信息。
5. 嘗試更換內存、CPU、充電板。
6. 維修主板
三、顯示的圖像不清晰
1. 檢測調節顯示亮度後是否正常。
2. 檢查顯示驅動安裝是否正確;解析度是否適合當前的LCD尺寸和型號。
3. 檢查LCD連線與主板連接是否正確; 檢查LCD連線與LCD連接是否正確。
4. 檢查背光控制板工作是否正常。
5. 檢查主板上的北橋晶元是否存在冷焊和虛焊現象。
6. 嘗試更換主板。
四、無顯示
1. 通過狀態指示燈檢查系統是否處於休眠狀態,如果是休眠狀態,按電源開關鍵喚醒。
2. 檢查連接了外接顯示器是否正常。
3. 檢查是否加入電源。
4. 檢查LCD連線兩端連接正常。
5. 更換背光控制板或LCD。
6. 更換主板。
五、電池電量在Win98 / Win Me中識別不正常
1. 確認電源管理功能在操作系統中啟動並且設置正確。
2. 將電池充電三小時後再使用。
3. 在Windows 98 或Windows Me中將電池充放電兩次。
4. 更換電池。
六、觸控板不工作
1. 檢查是否有外置滑鼠接入並用MOUSE測試程序檢測是否正常。
2. 檢查觸控板連線是否連接正確。
3. 更換觸控板
4. 檢查鍵盤控制晶元是否存在冷焊和虛焊現象
5. 更換主板
七、串口設備不工作
1. 在BIOS設置中檢查串口是否設置為「ENABLED」
2. 用SIO測試程序檢測是否正常。
3. 檢查串口設備是否連接正確。
4. 如果是串口滑鼠,在BIOS設置檢查是否關閉內置觸控板;在Windows 98 或Me的設備管理器中檢查是否識別到串口滑鼠;檢查串口滑鼠驅動安裝是否正確。
5. 更換串口設備。
6. 檢查主板上的南橋晶元是否存在冷焊和虛焊現象。
7. 更換主板。
八、並口設備不工作
1. 在BIOS設置中檢查並口是否設置為「ENABLED」。
2. 用PIO測試程序檢測是否正常。
3. 檢查所有的連接是否正確。
4. 檢查外接設備是否開機。
5. 檢查列印機模式設置是否正確。
6. 檢查主板上的南橋晶元是否存在冷焊和虛焊現象。
7. 更換主板。
九、USB口不工作
1. 在BIOS設置中檢查USB口是否設置為「ENABLED」。
2. 重新插拔USB設備, 檢查連接是否正常。
3. 檢查USB埠驅動和USB設備的驅動程序安裝是否正確。
4. 更換USB設備或聯系USB設備製造商獲得技術支持。「ENABLED」
5. 更換主板。
十、音效卡工作不正常
1. 用AUDIO檢測程序檢測是否正常。
2. 檢查音量調節是否正確。
3. 檢查聲源(CD、磁帶等)是否正常。
4. 檢查音效卡驅動是否安裝。
5. 檢查喇叭及麥克風連線是否正常。
6. 更換音效卡板
7. 更換主板。
十一、風扇問題
1. 用FAN 測試程序檢測是否正常,開機時風扇是否正常
2. FAN線是否插好?
3. FAN是否良好?
4. M/B部分的CONNECTER是否焊好?
5. 主板不良
十二、KB問題
1. 用KB測試程序測試判斷
2. 鍵盤線是否插好?
3. M/B部分的CONNECTER是否有針歪或其它不良
4. 主板不良
軟體故障的分類
十三、驅動程序類
1. 顯示不正常;
2. 音效卡不工作;
3. Modem,LAN不能工作
4. QSB不能使用
5. 某些硬體因沒有載入驅動或驅動程序載入不正確而不能正常使用
十四、操作系統類
1. 操作系統速度變慢
2. 有時死機
3. 機型不支持某操作系統
4. 不能正常關機
5. 休眠死機
十五、應用程序類
1. 應用程序沖突導致系統死機
2. 應用程序導致不系統不能正常關機
3. 應用程序沖突導致不能正常使用
一.電池使用問題
1、新電池需要像手機一樣充電12小時么?
雖然筆記本電腦的電路設計要比手機完善許多,但是為了讓新電池能夠以更好的狀態投入工作,電池的激活和校準工作還是需要進行的,廠商通用的做法是新筆記本在第一次開機時電池應帶有3%的電量,此時,應該先不使用外接電源,而是把電池裡的余電用盡,直至關機,然後再用外接電源充電。然後還要把電池的電量用盡後再充,充電時間一定要超過12小時,反復做三次,以便激活電池。
2、為什麼電池沒用使用電量也減少了?
由於環境濕度和非絕對絕緣環境的影響,電池都存在自然消耗的現象,視電池的新舊程度和品質,3-4天會下降1%左右,所以只要不是大幅度的下降都屬於正常現象。
3、使用電源需要把電池取下么?
一般筆記本電腦的充電設計都是在電量低於95%才會充電的,而且由於自然損耗的存在,所以對於電池的損耗,取下與不取下基本都是相同的,因此是否取下視習慣而定,如果取下建議將電池包裹在保鮮膜內並放置於乾燥陰涼處,且記得1個月左右至少使用一次電池並充電,以避免電池失去活性。
4、電池沒有完全用完就充電是否會減少壽命?
電池的壽命一般按照完全充電次數計算,Li電池一般為300-400次。當然你不必擔心接通電源對電池進行一次充電,哪怕只有一點就會被計算一次,電池的充電次數一般只有當電量累計充至80-90%才會增加一次,所以不用擔心。在此還要說下,筆記本電池通常用的是鋰電池,所以要避免在高溫環境下使用鋰電池,專家研究,高溫狀態下會加速鋰電池的老化過程,並且同樣的不要在極端的低溫環境下使用。低溫環境會降低鋰電池的活性,降低筆記本電池的壽命。定期為鋰電池進行激活處理,就是完全充電和放電,讓鋰電池恢復最大容量。做法就是,關閉所有電源管理,讓筆記本慢慢的放電直至完全沒電,然後在完全充電,重復兩到三次即可。炎熱的天氣里,盡可能的維護好自己的自己的筆記本電池,才能讓筆記本電腦更好的發揮自身的作用。
二.筆記本散熱問題
目前筆記本散熱一般都採用的散熱管散熱、鍵盤對流散熱、溫控風扇三級散熱方式。個人認為技術比較先進的還是IBM和東芝,雖然東芝的本本不被很多人看好。
1、為什麼風扇在開機的時候轉一下就再也不轉了?
由於筆記本電腦的溫控設計,所以開機風扇自檢後就會停止旋轉,只有當機內達到一定溫度時才會加速旋轉,這也是為什麼當你進行高負荷工作,諸如播放高解碼率視頻,3D游戲等時風扇高速旋轉的原因。
2. 使用筆記本應注意周圍環境嗎?
使用筆記本的時候,要注意周圍環境的整潔,通常筆記本最理想的工作溫度是在10℃~35℃,且濕度不要太大。尤其在炎熱的夏季,要保持周圍環境的通風良好, 盡量在空調間里使用筆記本。電腦外殼上的凹槽和開口是用來通風的。為了確保電腦能可靠的工作並防止過熱,請勿阻塞或遮蓋這些開口。請勿將電腦擺放在腿上、床上或者沙發上,這些都是不可取的,柔軟的東西都將筆記本底部的散熱孔堵住,使得筆記本的熱量無法順利導出從而出現故障。可以在機器的底部從後端墊些書本之類的東西(偶用的是紅茶的瓶子蓋),讓筆記本的底面與桌面保持一些空間,筆記本的底部就不會緊貼在桌面上。這樣會有更多的熱量從底部散發出去,或者你也可以加一個散熱的底座來加大筆記本底部風流速度。市場上還出現了一些散熱的外置裝備,類似於U盤之類的或者內置的散熱模塊,不過偶還沒有用過。
3. 關閉筆記本:
當你完成了工作,關閉筆記本,盡量讓你的筆記本好好休息。
不要讓你的筆記本開著的時候放在包包里
。經常清潔通風口,筆記本內置的風扇都有一個通風口。過了一段時間,通風口就會積聚著灰塵,這些灰塵會堵塞通風口。
同時必要的時候你可以用診斷工具測試筆記本的風扇是否工作正常。如果有專門的工具,你也可以打開風扇的地方,清除灰塵。
4. 升級筆記本的BIOS:
有時候,發熱意味著計算機風扇的控制器需要BIOS升級。新版本的BIOS可以使得筆記本風扇工作得更有效率。如果你覺得你的筆記本變得越來越熱,你不妨到網站上查看是否有新的BIOS提供。
筆記本的散熱至今還沒有很完美的,隨著功能的強大,產熱量會越大,這樣的也給散熱系統帶來了壓力,一般的筆記本問題用專業軟體檢測,像現在的這個天氣(室溫在30度左右)CPU和硬碟的溫度大約在60度以上也屬於正常。
三.屏幕問題
1.亮點和壞點
所謂壞點,是指LCD液晶顯示器屏幕上無法控制的恆亮或恆暗的點。壞點的造成是LCD面板生產時因各種因素造成的瑕疵,如可能是某些細小微粒落在面板裡面,也可能是靜電傷害破壞面板,還有可能是製程式控制制不良等等。
壞點分為兩種:亮點與暗點。亮點就是在任何畫面下恆亮的點,切換到黑色畫面就可以發現;暗點就是在任何畫面下恆暗的點,切換到白色畫面就可以發現。一般剛買回來的筆記本或者在買的時候,用軟體檢測下屏幕的亮點或者壞點,一般根據品牌不同,對這個的標准不同德,一般不能多於三個。檢測軟體用MonitorTest就可以了。同時,平時要減少屏幕在日光下暴曬的可能,白天使用,盡量拉上窗簾,以防屏幕受日照後,溫度過高會加快老化
2.如何擦屏幕
如果僅僅是灰塵,那麼可以先用氣吹將灰塵盡量吹去,然後再用濕潤的軟布擦拭,軟布要擰干,否則水可能會順著屏幕表面流入高壓包中造成屏幕損壞。如果是油污或者較難去除的污漬可以購買液晶屏幕專用清潔劑清除,切記不要使用沒有質量保障的清潔劑,否則其中的醇類等腐蝕性化學成分會對屏幕造成損傷。中關村一般賣筆記本帶的是亮潔的清潔套裝,用這個就可以。切忌:勿用手或者硬東西擦拭屏幕。
3是否要貼膜?
本人不建議貼膜,雖說屏幕膜會對它起一個保護作用,但是這個位置一般是傷不到的,貼膜本身的成分會對屏幕有一定得傷害,還會影響散熱。
4.有時候使用電池的時候屏幕會發出吱吱的聲音
一般最新的筆記本沒有這個問題了,老些的電腦或者質量部好的會有這個問題,就這個問題需要從兩方面來解釋:其一,在電池供電的時候,由於筆記本電腦節能特性的作用,整個筆記本電路的電壓是在不斷的變化的,這時通過屏幕高壓包中的通電線圈的電流是處在不斷的變化中的,而這個時候高壓線圈發出的變頻聲也是中學物理知識所涉及的。如果筆記本電腦的電磁屏蔽較差,這種聲音就會被用戶聽到,因此我們說這種現象在一些技術功底較弱的品牌的筆記本電腦中較為常見,實際很多朋友反應電源適配器會發生聲音也是這個原因造成的。其二,這種聲音也可能是高頻噪音,這種聲音和其一所述的聲音最大的不同是高頻噪音是一種會令人抓狂的聲音,相信聽過這種聲音的朋友都會有所體會。一般這種聲音屬於主板設計缺陷,如果情況比較普遍,廠商都會發布解決此問題的BIOS更新文件,比如近期的IBM T40、HP NC6000都不同程度存在這個問題,廠商也已經發布了新的BIOS以供解決。
2012-7-22 11:58:50f祭
Ⅵ 網路攝像機目前有幾種方案,哪種方案的效果好
問有幾種方案,方案多了去了。 不過我聽說有海思方案,可以連接海康 大華的硬碟主機,支持onvif協議。另一種是美國TI方案,現在市場做的有邁視 東舜時代 視野天下,一般出貨須與廠家本身NVR配套出售,監控實時流暢
Ⅶ 網路攝像機方案有哪些分析分析!
還有智源方案。。一般來說價位和效果,最重要的還有碼流問題。。第一:海思一般用於錄像機方案,如果用在網路攝像機上面的話,效果不是很理想。第二:智源方案,這個方案,有一部分廠家在採用,色彩還原度不是很理想,第三是TI方案,TI方案主要還是在於碼流壓縮問題,碼流太高,有時候會造成非常卡的現象,但是色彩還原度是比較好的,是市場主流。第四:就是安霸方案,安霸方案是效果好,碼流較低,網路傳輸時不易卡,但是價位非常高。
Ⅷ 高清網路攝像機視頻監控系統主流存儲方案都有哪幾種各自的優缺點主流
目前應用最廣泛的專業高清視頻監控存儲解決方案主要有兩種,一種IP存儲方案,另外一種是NVR存儲方案。
NVR一般採用專用視頻存儲方式和特殊的文件系統:專業的視頻存儲方式和特殊的文件系統是針對視頻的特徵而開發的,可以提高存取效率,減少視頻碎片,節約硬碟資源。
NVR可以直接回放NVR的視頻,而不需要通過客戶端或平台。
NVR提供多級的管理服務,通過平台的授權後,本地操作員不必登陸平台的情況直接對本區域的視頻進行操作或管理。
總之,在高清網路攝像機視頻監控系統中具有成本優勢的是NVR,不僅可以提供系統的可靠性,而且提供視頻的專業存儲,非常適用於視頻監控行業的應用。
Ⅸ 網路硬碟錄像機的主要類型
基於PC插卡的網路硬碟錄像機
最早的硬碟錄像機是PC插卡型,視頻採集卡主要包括視頻信號的採集、數字視頻壓縮處理和視頻緩存等幾部分,其中數字視頻壓縮處理晶元有多種不同的類型(通用DSP或專用ASIC)。隨著CPU、內存等核心晶元的不斷升級,計算機的主頻及綜合處理能力得到不斷提高,因而在單卡硬碟錄像機的基礎上進一步出現了多卡多路硬碟錄像機,也即在PC的多個擴充槽中同時插入多塊支持並行處理的單路視音頻採集卡,以實現多路視音頻信號的同時實時採集。由於每一塊卡僅對應於1路信號,因而採集卡的數量可根據視頻信號的路數要求而靈活配置。不過,當在PC中插入多塊卡時,佔用的PC資源也相應增加,如CPU及內存資源、主板上擴充槽的數量、主板電源功率等。因此,當攝像機源數量(即採集卡數量)較多時,這種硬碟錄像機就必須採用具有多插槽工控底板的工控機,並配以大功率電源,並且對CPU的主頻要求也更高。
為了解決多卡應用的資源佔用問題,在單卡單路硬碟錄像機問世後不久,有廠家推出了在一塊卡上集成兩片甚至4片視頻處理晶元(DSP或ASIC)的多路視音頻採集卡,因而可以同時實現對兩路信號或4路信號的實時採集與壓縮處理。這種結構實際上是每路視頻信號唯一地對應著一片視頻處理晶元,但是它們共用一片PCI-PCI橋接晶元,因而僅佔用一個PC插槽,加上視音頻信號的採集壓縮是由卡上的硬體來實現,因而有效地減少了硬碟錄像對PC資源的佔用。 還有一種與上述實現原理不盡相同的基於PC的單卡多路硬碟錄像機:卡上的一片視頻處理晶元就要處理多路輸入信號,因而需採用時分輪換方式對多路視頻信號進行採集,並以M-JPEG壓縮格式進行錄像。雖然M-JPEG的壓縮效率不如基於多幀預測編碼的MPEG-1、MPEG-4及H.264等的壓縮格式高,但由於在單通道輪換採集多路視頻時,相繼幀的畫面失去了相關性(根本不是同一個攝像機攝取的畫面),因而採用基於幀間預測的視頻壓縮演算法就失去了意義,只能採用幀內壓縮演算法。因此,這種方式的硬碟錄像機是對採集的每一幀畫面獨立地進行JPEG壓縮處理,而後將對應於每一路輸入的各幀畫面形成獨立的M-JPEG文件。這種方式顯然可以方便地實現多路採集,例如,在不考慮錄像畫面的連續性要求時,就可以方便容納多達16路的視頻輸入,但是對於只能以25幀/s的速率對視頻信號進行採集的視頻處理晶元來說,無論有多少路視頻信號輪流切換到其輸入端,其25幀/s的「總資源」是不能變的,因此對這種形式的硬碟錄像機來說,每路畫面的最大平均幀率僅為25/16=1.56幀/s(理想值)。
上述結構的改進型產品增加了視頻採集的通道數(如在一塊卡上集成有4個採集通道),從而可以對多路視頻輸入信號在每一個採集通道進行並行採集,這就相當於增加了顯示及錄像的「總資源」數(多路輪換加多通道採集)。例如,某廠家採用兩塊8路採集卡來實現16路信號採集,使DVR的「總資源」達到160幀/s。
需要說明的是:由於M-JPEG壓縮演算法缺乏幀間壓縮,會導致總的視頻壓縮比小,從而使圖像存儲量加大(這當然會增大硬碟的開銷)。例如:在獲得與MPEG-1圖像質量相當的清晰度時,M-JPEG圖像每幀的位元組數約需6K~20KB,這大約相當於MPEG-1圖像的3~10倍。另外,採用M-JPEG演算法的DVR產品很難做到對多路聲音信號的同步記錄,因為JPEG標准本身並沒有對聲音壓縮方法的描述。特別是當因多路輪換而出現錄像丟幀現象時,如何同步聲音更是一個需要考慮的問題。還有,由於M-JPEG並沒有形成統一的標准,而僅是對壓縮方法作了原則性的描述或句法規定,因此實際的M-JPEG標准都是各DVR廠家自行規定並編制的,各廠家的M-JPEG標准並不通用。這就是說,某個品牌的DVR所記錄的錄像文件一般不能在其他基於M-JPEG壓縮的DVR系統中調用,也不能被諸如Microsoft媒體播放機(Media Player)之類的通用媒體播放軟體來調用,這就限制了不同品牌的多套DVR系統的組網應用。 基於PC結構的准嵌入式硬碟錄像機
前面所介紹的基於PC插卡的硬碟錄像機沒有脫離PC體系:PC的外觀、PC的體系結構、PC的操作系統、PC的界面,……。因而它可以被認為是一種PC的擴展應用,只要退出硬碟錄像應用程序(或者將應用程序置於後台運行),這台硬碟錄像機就是一個標準的PC了,用戶可以方便地在MS Office環境下進行文檔編輯、報表統計等操作,……。然而,正因為如此,這種結構的硬碟錄像機很容易被病毒侵襲而致使系統癱瘓;也可能會由於硬體兼容性問題或是由於系統軟體的某些BUG而致使系統宕機;更有甚者,甚至可能因系統管理人員的自身問題(例如操作人員將錄像程序置於後台運行而在前台玩游戲)並因為某些誤設置、誤操作而致使錄像系統無法使用。
為了脫離PC體系,有商家推出了一種准嵌入式硬碟錄像機。但從實質上說,這種DVR並沒有真正脫離PC體系,因為它仍然採用了PC的硬體結構:主板上除了CPU及其他周邊器件外,還集成有顯卡、音效卡、網卡,也有用於插接視頻採集卡的PCI擴充槽,電源部分也是採用帶有風扇的大功率開關電源。不過,為了使其以專業設備的形式出現於監控市場,機器採用了整體化設計。與前述基於PC的DVR相比,這種准嵌入式DVR充分利用的PC的硬體資源,並有效地考慮了機器的整體空間布局,結構更加緊湊、體積也有效地減小,專門用於實現監控系統中的硬碟錄像。
CIVON即是較早面世的准嵌入式DVR之一,該產品基於微型PC主板,具有兩個橫置的PCI插槽,最少可插入一塊單路視頻採集卡,最多可插入兩塊4路視頻採集卡,並可掛接一塊PC標准硬碟,因而可以靈活地構成不同路數的硬碟錄像機。
與普通PC一樣,該機也是採用Pentium系列CPU,但是在PC主板的主引導IDE介面上接入的是一片內嵌了Linux操作系統及應用程序的電子盤。當機器上電時,機器自動由電子盤的Linux系統引導,然後自動啟動硬碟錄像應用程序。通過外接顯示器和鍵盤、滑鼠,用戶可以像操作PC一樣對其進行基本設置(只是機器的操作系統是Linux而非DOS或Windows),一旦設置完畢,顯示器和鍵盤、滑鼠等外設均可去掉。此時,如果聯網的客戶端安裝有配套的硬碟錄像管理軟體,即可以通過網路由客戶端訪問這台DVR,可觀看實時圖像或是調看錄像文件,還可以對該硬碟錄像機進行其他設置與調整。 DSP嵌入式是基於DSP的嵌入式硬碟錄像機
嵌入式硬碟錄像機徹底脫離了PC結構,採用的是以DSP為核心的整體結構,視頻採集、視頻壓縮處理、網路介面等各功能模塊均集成在單一的電路板上。就核心晶元DSP來說,市場上主要有TI公司的TMS320C6xxx系列、Philip公司的Trimedia系列、Equator公司的MAP-CA(BSP)系列和AD公司的ADSP-BF5xx系列等。
DSP本身並不對視頻信號進行採集,因此,對基於DSP的硬碟錄像機來說,一般還需與視頻採集晶元配合使用,如Philip公司的視頻處理晶元SAA7111A等。輸入到DVR的模擬視頻信號(S-Video或CVBS)首先經SAA7111A進行模數轉換和數據格式處理,得到標準的ITU-R BT.656格式的數字視頻流,再送給DSP去處理。
DSP的處理能力一般取決於其時鍾頻率和處理單元的並行度。至今流行的DSP大都有多個可以並行執行的處理單元,每個執行單元都由算術邏輯運算單元(ALU)、多路器和累加器等組成。
TI公司的TMS320C6xxx 系列
TI公司的TMS320C6xxx 系列即屬於高性能的DSP晶元,該系列可以分成定點和浮點兩大類,綜合了至今流行的DSP的所有優點,具有較高的性價比和低功耗性能。採用該系列中不同型號晶元的DVR的視頻處理能力並不相同,壓縮標准主要為MPEG-4和H.264等兩種,圖像的解析度從低到高依次為CIF、2CIF(DCIF)、D1,其中能處理D1圖像質量的DVR一般均支持4路CIF質量的實時錄像。
Philips公司的TriMedia系列
TriMedia是Philips公司推出的專門用於多媒體視頻、音頻應用的DSP晶元。其中PNX1302即是TriMedia系列中一種具有較高質量數字視頻、音頻應用處理能力的媒體處理器。PNX1500是Philips公司繼PNX1302之後推出的一款功能更為強大的針對音視頻、圖形和通訊等多媒體應用的32位DSPCPU。PNX1500內核帶有一個C/C++可編程的TM3260 CPU,符合並行VLIW結構,其片內獨立的DMA介面可以加速數據處理,而圖像縮放、去交織和2D繪圖等諸多協處理單元則極大地提高了該晶元的多媒體處理能力。
Equator公司的MAP-CA系列
Equator公司推出的高速寬頻DSP系列晶元MAP-CA又稱作寬頻信號處理器(BSP,Broadband Signal Processor),它可以在300MHz的高速時鍾下工作,處理能力達到30 GOPS(Giga Operations Per Second,即每秒300億次整數運算),約相當於Pentium III處理速度的6.4倍,主要用於高性能、大數據量的寬頻視頻應用,如嵌入式硬碟錄像機(DVR)、嵌入式網路視頻伺服器(DVS)以及數字機頂盒、數字電視、視頻會議系統、醫療圖像產品等。這里,MAP-CA是Equator公司MAP系列超長指令字VLIW(Very Long Instruction Word)處理器中的一種,其最新的MAP-BSP-15的工作頻率進一步提高到400MHz,使數據處理能力達到40GOPS(針對視頻編碼)。MAP-CA主要包含一個超長指令字處理器內核、一個可編程位流協處理器(The VLx)、視頻濾波協處理器、顯示刷新控制器和豐富的數字I/O介面等。MAP-CA支持各種用軟體實現的視頻、圖像以及信號的壓縮和解壓縮,這種軟體實現的演算法相對硬體實現有很大的優越性,升級非常方便。
ADI公司的ADSP-BF5xx系列
ADI公司的ADSP-BF5xx處理器是在其Blackfin系列處理器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其中Blackfin系列處理器內核的多個功能塊可以支持8/16/32位整數型數據和16/32位分數型數據,特別是其中的4個8位視頻算術邏輯單元(ALU)可以定址包括MPEG-2、MPEG-4和JPEG在內的若干多媒體演算法,使一個處理器可以同時處理音頻、視頻、圖像和數據四種信息。而Blackfin系列的升級型產品ADSP-BF533、ADSP-BF532和ADSP-BF531不僅繼承了Blackfin系列產品容易使用和代碼兼容的優點,還顯著提高了性能並且降低了功耗。這三種新處理器的引腳完全兼容,不同之處僅在於其性能和片內存儲器的容量差別,系統性能易於升級並且減少新產品開發中的許多風險。
ADSP-BF533具有600MHz時鍾頻率和1.2GMACS(每秒十億次乘法累加運算)運算速度,非常適合於嵌入式視頻和寬頻接入網關應用。 ASIC插卡式是基於ASIC插卡的網路硬碟錄像機
ASIC即Application Specified IC,也即專門為應用目的而定製的集成電路,因此,基於視頻ASIC的硬碟錄像機結構更加緊湊,性能更加完善。不過,由於ASIC的結構往往需要參考新型演算法在DSP上的成功移植,因此,就同一壓縮格式(如H.264)的硬碟錄像機的面世時間來說,基於ASIC的DVR一般都是晚於基於DSP的DVR。
SM2210即是Stream Media公司推出的一款實時MPEG-2視頻編/解碼晶元,它兼容於ISO/IEC-13818的MP@ML、SP@ML和MP@LL標准,並具有良好的介面特性,因此,SM2210在保證高質量圖像處理的同時,可以方便地與飛利浦公司的視頻編解碼晶元及Flash和 SDRAM存儲器等周邊器件相接。在編碼方式時,SM2210接受符合ITU-R 601或ITU-R 656格式的數字視頻信號輸入,並首先對其進行4:2:2至4:2:0格式的轉換,然後對該數字視頻信號進行可編程的預濾波,再然後進行實時數字編碼,形成按MPEG-2 MP@ML格式壓縮的比特流,其幀結構可以是IBBBP、IBBP、IBP、IP或單I幀。用戶也可自行定義量化矩陣,自行選擇圖像的有效區域。在解碼方式時,SM2210接受MPEG-1、MPEG-2格式的比特流並進行解碼,然後進行濾波,輸出符合ITU-R 601 或ITU-R 656格式的數字視頻信號。SM2210不僅支持NTSC、PAL及FILM(電影)等多種視頻格式、解析度和幀率,還可以編解碼VCD和SVCD格式的比特流。
很多ASIC往往還與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配合使用,將某些特定演算法專門交由FPGA來實現,例如,MPEG-2和MPEG-4演算法中的核心部分——離散餘弦變換(DCT)的操作。雖然MPEG演算法中的DCT部分已經標准化並能在ASIC或FPGA中有效實現,但MPEG編碼中仍有許多部分尚未明確規定,而正是這些不明確部分使得一家公司的產品得以區別於競爭對手,並開發出擁有自主產權的演算法。因此,一些基於ASIC的DVR便在這些部分(如運動估計模塊)使用了FPGA,因為FPGA可重新配置,因此器件能方便地進行刷新,並在整個開發階段(包括配置之後)集成新演算法。而完全依賴標准ASIC解決方案的公司由於受到晶元自身的限制而無法開發出性能更優的類似產品,市場風險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