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由器是個三層的設備,在TCP/IP協議里只能支持到網路層,有四層的網路設備(很少見,四層交換機,電信里早期用的一些諾基亞的四層交換機),也有七層的網路設備如:常用的F5就是一個七層的,能識別七層的數據包,均衡負載(一般用在伺服器群組的前端)。路由器(一般意義上的)只能識別三層的數據包,再往上它並不關心,也識別不了。(路由器,之所有叫路由器,就是負責數據包在網路中的路徑查找,選擇,轉發僅此而已)
❷ 無線路由器一般包括了什麼協議,以支持無線網路用戶的網路連接共享
一、IEEE802區域網標准
IEEE是英文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的簡稱,其中文譯名是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該協會的總部設在美國,主要開發數據通信標准及其他標准。IEEE802委員會負責起草區域網草案,並送交美國國家標准協會(ANSI)批准和在美國國內標准化。IEEE還把草案送交國際標准化組織(ISO)。ISO把這個802規范稱為ISO 8802標准,因此,許多IEEE標准也是ISO標准。例如,IEEE 802.3標准就是ISO 802.3標准。
二、IEEE802區域網標准系列
IEEE802是一個區域網標准系列
IEEE802.1A------區域網體系結構
IEEE802.1B------定址、網路互連與網路管理
IEEE802.2-------邏輯鏈路控制(LLC)
IEEE802.3-------CSMA/CD訪問控制方法與物理層規范
IEEE802.3i------10Base-T訪問控制方法與物理層規范
IEEE802.3u------100Base-T訪問控制方法與物理層規范
IEEE802.3ab-----1000Base-T訪問控制方法與物理層規范
IEEE802.3z------1000Base-SX和1000Base-LX訪問控制方法與物理層規范
IEEE802.4-------Token-Bus訪問控制方法與物理層規范
IEEE802.5-------Token-Ring訪問控制方法
IEEE802.6-------城域網訪問控制方法與物理層規范
IEEE802.7-------寬頻區域網訪問控制方法與物理層規范
IEEE802.8-------FDDI訪問控制方法與物理層規范
IEEE802.9-------綜合數據話音網路
IEEE802.10------網路安全與保密
IEEE802.11------無線區域網訪問控制方法與物理層規范
IEEE802.12------100VG-AnyLAN訪問控制方法與物理層規范
IEEE 802.14 協調混合光纖同軸(HFC)網路的前端和用戶站點間數據通信的協議。
IEEE 802.15 無線個人網技術標准,其代表技術是藍牙(Bluetooth)。
三、關於無線網路 802.11a/b/g/n/ac協議
802.11 是一種無線區域網標准,802.11 a/b/g/n/ac 都是由802.11 發展而來的。不同的後綴代表著不同的物理層標准工作頻段和不同的傳輸速率,也就是說它們的物理層和傳輸速度不同。
簡單回顧一下IOS模型的7層結構:
Layer 7: Application應用層
Layer 6: Presentation表示層
Layer 5: Session會話層
Layer 4: Transport傳輸層
Layer 3: Network網路層
Layer 2: Data-Link數據鏈路層
LLC sublayer邏輯鏈路控制子層
MAC sublayer 媒介訪問控制子層
Layer 1: Physical物理層
PLCP(Physical Layer Convergence Protocol):物理層會聚協議
物理層會聚協議(PLCP)是映射ATM信元到物理媒體的規范,定義特定的管理信息。例如T3或E3。
PMD (Physical Media Dependent): 物理介質關聯層介面
萬兆乙太網的物理(PHY)層規范和所支持的光學部件部分在IEEE802.3ae中定義。在乙太網標准中,光學部件部分被稱為「物理介質關聯層介面(PMD-Physical Media Dependent)」。
相對於802.3乙太網協議,802.11協議主要是對Layer1和Layer2兩層進行定義,從無線網卡進來的包攜帶的是無線報文頭部,從有線網卡進來的包攜帶是有線報文頭部,兩種包只要將他們的頭部和尾部校驗都去掉就剩下需要傳輸的有效數據域playload。所以當數據幀去除頭部進入到Layer3以後,是分不出該包是有線報文還是無線報文的,因為這些報文都統一看作是IP報文或TCP報文。
802.11協議只對物理層和數據鏈路層進行了定義,數據鏈路層又分為邏輯鏈路控制層和媒介訪問控制層,理清這些分層的關系,將有助於我們後面的分析。
1. 數據鏈路層
MAC Service Data Unit (MSDU):當一個數據包從Layer3傳到Layer2數據鏈路層的時候,在LLC會添加一些內容(比如前面提到過的一些加密信息)形成MSDU,需要注意的時候,802.11協議有規定三種類型的幀,控制幀、管理幀和數據幀,只有數據幀才會在LLC中形成MSDU,一般MSDU的最大size是2304(不含加密信息部分)
MAC Protocol Data Unit (MPDU):當MSDU移交到MAC層的時候,就會給他添加上MAC頭部信息和尾部FCS校驗信息,這時就形成了一個802.11無線幀,也就是我們平常無線抓包所看到的幀。
2. 物理層
物理層也分兩層:Physical Layer Convergence Procere (PLCP)和Physical Medium Dependent (PMD)
當MAC層的MPDU移交到PLCP層的時候,它就有一個新的身份,叫PSDU(PLCP Service Data Unit),其實MPDU和PSDU是同一個東西,只是在門的兩邊叫法不一樣而已。所以當PLCP層接收到PSDU的時候,它將給這個幀添加一個前導同步碼和PHY頭部形成PPDU(PLCP Protocol Data Unit)。然後PPDU會移交到PMD層,根據不同的演算法調製成一串0/1比特流進行發送。
❸ 路由協議有哪些
一般路由器支持多種等。這些路由選擇協議可分為有路由選擇協議,例如靜態路由、RIP類路由選擇協議和無類路由選擇協議、IGRP、RIPv2、EIGRP、OSPF和BGP等。
----1.有類路由選擇協議----一般把路由信息協議由選擇協議中,只在路由器之間各路由器通過下面2種方法判定(RIP)和內部網關路由選擇協議(I傳送路由和它的度量值,對每個轉發目的地網路掩碼。GRP)等稱為有類路由協議。在有類路報文,路由器從報文中取出目的地址,----(1)如果有一個介面連到目的地網路,須相同。則使用此介面的網路掩碼。隸屬網路的所有子網的大小必----(2)否則,使用對應目的地址類的網路網路使用24位掩碼。掩碼。A類網路使用8位掩碼,B類網路使用16位掩碼,C類----根據設置掩碼的規則,轉發報文。因為路由選擇基於端網路使用的掩碼,從而決定目,除去目的地址中的「局部操縱」位IP地址類(有A類、B類、C類和D類等的地的網路地址,故此類路由選擇協,在路由選擇表中查尋產生的網路地址4類)或與之相連的網路介面來決定遠議被稱為有類路由選擇協議。
----2.無類路由選擇協議----RIPv2、EIGRP、OSPF和BGP等是一些比較與路徑一起廣播出去,這時網路掩碼也稱為前綴屏為255.255.255.0,可標識為192.168.1.0/24。由址類型和預設掩碼,這就是無類地址及無類路由選新的路由選擇協議,它們在路由更新過程中,將網路掩碼蔽或前綴。例如,如果C類IP地址192.168.1.0的網路掩碼於在路由器之間傳送掩碼(前綴),因而沒有必要判斷地擇,也是目前Internet上所基於的路由選擇協議。
----在無類路由中,IP地都由前綴來決定用於網路標識的碼對。通過使用無類路由,用戶外,新的IP編址標准IPv6也使用的是,通過使用無類路由協議,網化。址之間不再有類型差別,如A類地址位數,IP地址不再歸屬於某一個類,可以更充分地利用已有的IP地址空間無類路由協議,通過使用無類路由,用戶在子網化時非常方便,尤其是可、B類地址或C類地址等之分,所有地址取而代之的是將它們看作一個地址和掩,從而避免浪費寶貴的IP地址資源。
❹ 常用的路由協議分為哪幾類並簡述這些路由協議的特點及主要工作原理
常用的路由協議分為RIP、IGRP(Cisco私有協議)、EIGRP(Cisco私有協議)、OSPF、IS-IS、BGP等。
1、RIP
特點:是動態路由協議,基於距離矢量演算法,利用跳數來作為計量標准。在帶寬、配置和管理方面要求較低,主要適合於規模較小的網路中。
原理:路由器運行RIP後,會首先發送路由更新請求,收到請求的路由器會發送自己的RIP路由進行響應;網路穩定後,路由器會周期性發送路由更新信息。當一個RIP更新報文到達時,接收方路由器和自己的RIP路由表中的每一項進行比較,並按照距離矢量路由演算法對自己的RIP路由表進行修正。
2、EIGRP
特點:能實現快速收斂。運行EIGRP的路由器存儲了鄰居的路由表,能夠快速適應網路中的變化;EIGRP發送部分更新而不是定期更新,且僅在路由路徑或者度量值發生變化時才發送;支持多種網路層協議;使用多播和單播;支持變長子網掩碼;無縫連接數據鏈路層協議和拓撲結構。
原理:結合了鏈路狀態和距離矢量型路由選擇協議的Cisco專用協議,採用彌散修正演算法(DUAL)來實現快速收斂,可以不發送定期的路由更新信息以減少帶寬的佔用。
3、OSPF
特點:OSPF 適合在大范圍的網路;組播觸發式更新;收斂速度快;以開銷作為度量值;OSPF協議的設計是為了避免路由環路。在使用最短路徑的演算法下,收到路由中的鏈路狀態,然後生成路徑,這樣不會產生環路。
原理:OSPF是兩個相鄰的路由器通過發報文的形式成為鄰居關系,鄰居再相互發送鏈路狀態信息形成鄰接關系,之後各自根據最短路徑演算法算出路由,放在OSPF路由表,OSPF路由與其他路由比較後優的加入全局路由表。
(4)多模路由器支持的網路協議包括擴展閱讀:
路由協議的作用
主要運行於路由器上,路由選擇協議主要是運行在路由器上的協議,主要用來進行路徑選擇。它起到一個地圖導航,負責找路的作用。工作在網路層。
路由協議作為TCP/IP協議族中重要成員之一,其選路過程實現的好壞會影響整個Internet網路的效率
❺ TP-LINK TL-WR886N路由器,手機wifi支持802.11a/b/g/n無線協議嗎
TL-WR886N路由器支持的網路協議如下:
IEEE802.11n、IEEE802.11g、IEEE802.11b、IEEE802.3、IEEE802.3u
即常見的單頻(2.4-2.4835GHz)
常見的手機wifi支持的多是802.11b/g/n
❻ 常見的路由協議都有哪些
常用的Internet路由協議有RIP、OSPF、IS-IS、IGRP、EIGRP、BGP等
在連接情況較簡單的網路結構中,相連的路由器也可以不採用動態的路由協議,而直接採用靜態的
這些路由協議,在上達中型企業中,可能一般用到的是靜態路由,RIP
像OSPF 只是到達超大的路由環境才會用到.
❼ 路由器所支持的協議
路由器里當然有存儲晶元,且存儲器不止一塊,其中有一塊RAM包含路由協議,包括:RIP-1,RIP-2,IGRP,EIGRP,IS-IS和OSPF協議,路由協議也屬於TCP/IP協議的一種,其選路過程實現的好壞會影響整個Internet網路的效率。
下面是詳細說明:
路由器與計算機有相似點是,它也有內存、操作系統、配置和用戶界面,Cisco路由器中,操作系統叫做互連網操作系統(Internetwork Operating System)或IOS。
ROM:只讀存儲器包含路由器正在使用的IOS的一份副本;
RAM:IOS將隨機訪問存儲器分成共享和主存。主要用來存儲運行中的路由器配置和與路由協議有關的IOS數據結構;
快閃記憶體(FLASH):用來存儲IOS軟體映像文件,快閃記憶體是可以擦除內存,它能夠用IOS的新版本覆寫,IOS升級主要是快閃記憶體中的IOS映像文件進行更換。
NVRAM:非易失性隨機訪問存儲器,用來存儲系統的配置文件。
❽ 路由器 用什麼協議
Rip、eigrp、ospf都屬於內部網關協議(IGP)。igp是用來在網路內計算路由的協議。
egp外部網關協議,用來在不同自治系統(暫且理解為小的網路吧)之間傳路由的,它本身不會計算出路由。一般只在運營商網路或企業網接入運營商網路的邊界路由器上使用。
rip:是最早出現的開放標準的路由協議,是按跳數一跳一跳的傳路由信息的,這種協議有支持網路規模小、技術原理上存在路由環路等缺點。主要在小型網路上用。
eigrp: 是思科公司開發的路由協議,技術細節我沒有學習過。由於是思科的私有協議,不方便和不支持這種協議的其他廠商設備互通組網,所以這種協議不常用。
ospf: 通過在網路中洪泛鏈路信息(網路拓撲信息),讓每個設備都得到區域內所有其他設備的鏈路信息,然後運行最短路徑樹演算法計算路由的協議。是開放標準的協議。較rip具有能支持大型網路、不存在固有環路等優點,比較常用。
❾ 常用路由協議有哪些
一般路由器支持多種
等。這些路由選擇協議可分為有
路由選擇協議,例如靜態路由、RIP
類路由選擇協議和無類路由選擇協議
、IGRP、RIPv2、EIGRP、OSPF和BGP等
。
---- 1.有類路由選擇協議
---- 一般把路由信息協議
由選擇協議中,只在路由器之間
各路由器通過下面2種方法判定
(RIP)和內部網關路由選擇協議(I
傳送路由和它的度量值,對每個轉發
目的地網路掩碼。
GRP)等稱為有類路由協議。在有類路
報文,路由器從報文中取出目的地址,
---- (1)如果有一個介面連到目的地網路,
須相同。
則使用此介面的網路掩碼。隸屬網路的所有子網的大小必
---- (2)否則,使用對應目的地址類的網路
網路使用24位掩碼。
掩碼。A類網路使用8位掩碼,B類網路使用16位掩碼,C類
---- 根據設置掩碼的規則
,轉發報文。因為路由選擇基於
端網路使用的掩碼,從而決定目
,除去目的地址中的「局部操縱」位
IP地址類(有A類、B類、C類和D類等
的地的網路地址,故此類路由選擇協
,在路由選擇表中查尋產生的網路地址
4類)或與之相連的網路介面來決定遠
議被稱為有類路由選擇協議。
---- 2.無類路由選擇協議
---- RIPv2、EIGRP、OSPF和BGP等是一些比較
與路徑一起廣播出去,這時網路掩碼也稱為前綴屏
為255.255.255.0,可標識為192.168.1.0/24。由
址類型和預設掩碼,這就是無類地址及無類路由選
新的路由選擇協議,它們在路由更新過程中,將網路掩碼
蔽或前綴。例如,如果C類IP地址192.168.1.0的網路掩碼
於在路由器之間傳送掩碼(前綴),因而沒有必要判斷地
擇,也是目前Internet上所基於的路由選擇協議。
---- 在無類路由中,IP地
都由前綴來決定用於網路標識的
碼對。通過使用無類路由,用戶
外,新的IP編址標准IPv6也使用
的是,通過使用無類路由協議,
網化。
址之間不再有類型差別,如A類地址
位數,IP地址不再歸屬於某一個類,
可以更充分地利用已有的IP地址空間
無類路由協議,通過使用無類路由,
用戶在子網化時非常方便,尤其是可
、B類地址或C類地址等之分,所有地址
取而代之的是將它們看作一個地址和掩
,從而避免浪費寶貴的IP地址資源。另
有助於向下一代IP協議過渡。更為重要
以使用可變長子網掩碼(VLSM)進行子
❿ 路由器內部工作使用哪幾種路由協議
——典型的路由選擇方式有兩種:靜態路由和動態路由。
——靜態路由是在路由器中設置的固定的路由表。除非網路管理員干預,否則靜態路由不會發生變化。由於靜態路由不能對網路的改變作出反映,一般用於網路規模不大、拓撲結構固定的網路中。靜態路由的優點是簡單、高效、可靠。在所有的路由中,靜態路由優先順序最高。當動態路由與靜態路由發生沖突時,以靜態路由為准。
——動態路由是網路中的路由器之間相互通信,傳遞路由信息,利用收到的路由信息更新路由器表的過程。它能實時地適應網路結構的變化。如果路由更新信息表明發生了網路變化,路由選擇軟體就會重新計算路由,並發出新的路由更新信息。這些信息通過各個網路,引起各路由器重新啟動其路由演算法,並更新各自的路由表以動態地反映網路拓撲變化。動態路由適用於網路規模大、網路拓撲復雜的網路。當然,各種動態路由協議會不同程度地佔用網路帶寬和CPU資源。
——靜態路由和動態路由有各自的特點和適用范圍,因此在網路中動態路由通常作為靜態路由的補充。當一個分組在路由器中進行尋徑時,路由器首先查找靜態路由,如果查到則根據相應的靜態路由轉發分組;否則再查找動態路由。
——根據是否在一個自治域內部使用,動態路由協議分為內部網關協議(IGP)和外部網關協議(EGP)。這里的自治域指一個具有統一管理機構、統一路由策略的網路。自治域內部採用的路由選擇協議稱為內部網關協議,常用的有RIP、OSPF;外部網關協議主要用於多個自治域之間的路由選擇,常用的是BGP和 BGP-4。下面分別進行簡要介紹。
RIP路由協議
——RIP協議最初是為Xerox網路系統的Xerox parc通用協議而設計的,是Internet中常用的路由協議。RIP採用距離向量演算法,即路由器根據距離選擇路由,所以也稱為距離向量協議。路由器收集所有可到達目的地的不同路徑,並且保存有關到達每個目的地的最少站點數的路徑信息,除到達目的地的最佳路徑外,任何其它信息均予以丟棄。同時路由器也把所收集的路由信息用RIP協議通知相鄰的其它路由器。這樣,正確的路由信息逐漸擴散到了全網。
——RIP使用非常廣泛,它簡單、可靠,便於配置。但是RIP只適用於小型的同構網路,因為它允許的最大站點數為15,任何超過15個站點的目的地均被標記為不可達。而且RIP每隔30s一次的路由信息廣播也是造成網路的廣播風暴的重要原因之一。
OSPF路由協議
——80年代中期,RIP已不能適應大規模異構網路的互連,0SPF隨之產生。它是網間工程任務組織(1ETF)的內部網關協議工作組為IP網路而開發的一種路由協議。
——0SPF是一種基於鏈路狀態的路由協議,需要每個路由器向其同一管理域的所有其它路由器發送鏈路狀態廣播信息。在OSPF的鏈路狀態廣播中包括所有介面信息、所有的量度和其它一些變數。利用0SPF的路由器首先必須收集有關的鏈路狀態信息,並根據一定的演算法計算出到每個節點的最短路徑。而基於距離向量的路由協議僅向其鄰接路由器發送有關路由更新信息。
——與RIP不同,OSPF將一個自治域再劃分為區,相應地即有兩種類型的路由選擇方式:當源和目的地在同一區時,採用區內路由選擇;當源和目的地在不同區時,則採用區間路由選擇。這就大大減少了網路開銷,並增加了網路的穩定性。當一個區內的路由器出了故障時並不影響自治域內其它區路由器的正常工作,這也給網路的管理、維護帶來方便。
BGP和BGP-4路由協議
——BGP是為TCP/IP互聯網設計的外部網關協議,用於多個自治域之間。它既不是基於純粹的鏈路狀態演算法,也不是基於純粹的距離向量演算法。它的主要功能是與其它自治域的BGP交換網路可達信息。各個自治域可以運行不同的內部網關協議。BGP更新信息包括網路號/自治域路徑的成對信息。自治域路徑包括到達某個特定網路須經過的自治域串,這些更新信息通過TCP傳送出去,以保證傳輸的可靠性。
——為了滿足Internet日益擴大的需要,BGP還在不斷地發展。在最新的BGp4中,還可以將相似路由合並為一條路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