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設置 > 路由器交換和網路協議

路由器交換和網路協議

發布時間:2022-07-23 16:56:34

『壹』 現在交換機和路由器應用最多的協議都有哪些

呵呵,你這個問題問的是在是技巧性太強了。這不是兩種具體設備,而是兩大類設備,廣泛應用在各種技術構建的網路上。比如比較常見的以太交換機/ATM交換機等等,如果從更大的范圍來看,程式控制交換機也屬於交換設備。不同架構的網路使用不同的協議(電信網路的信令系統本質上說不等同於數據網路的協議概念,不過也可以粗糙的類比),很難說那些協議是應用最多的。簡單的說,運行在TCP/IP網路上的路由器在AS內部使用RIP,IGRP,EIGRP,OSPF等協議,AS間使用BGP協議

『貳』 配置路由器與交換機的協議

三層交換機當然取代不了路由器,交換機有強大的數據交換能力,而路由器有強大的定址、路由、流量控制能力。要是讓三層交換機花很多時間來定址、路由、處理流量,那樣,三層交換機的交換性能將大大降低。
下面有一個文檔,你看看就更清楚了。
三層交換機與路由器的比較

為了適應網路應用深化帶來的挑戰,網路在規模和速度方向都在急劇發展,區域網的速度已從最初的10Mbit/s 提高到100Mbit/s,目前千兆乙太網技術已得到普遍應用。在網路結構方面也從早期的共享介質的區域網發展到目前的交換式區域網。交換式區域網技術使專用的帶寬為用戶所獨享,極大的提高了區域網傳輸的效率。可以說,在網路系統集成的技術中,直接面向用戶的第一層介面和第二層交換技術方面已得到令人滿意的答案。但是,作為網路核心、起到網間互連作用的路由器技術卻沒有質的突破。在這種情況下,一各新的路由技術應運而生,這就是第三層交換技術:說它是路由器,因為它可操作在網路協議的第三層,是一種路由理解設備並可起到路由決定的作用;說它是交換器,是因為它的速度極快,幾乎達到第二層交換的速度。二層交換機、三層交換機和路由器這三種技術究竟誰優誰劣,它們各自適用在什麼環境?為了解答這問題,我們先從這三種技術的工作原理入手

1.二層交換技術

二層交換機是數據鏈路層的設備,它能夠讀取數據包中的MAC地址信息並根據MAC地址來進行交換。交換機內部有一個地址表,這個地址表標明了MAC地址和交換機埠的對應關系。當交換機從某個埠收到一個數據包,它首先讀取包頭中的源MAC地址,這樣它就知道源MAC地址的機器是連在哪個埠上的,它再去讀取包頭中的目的MAC地址,並在地址表中查找相應的埠,如果表中有與這目的MAC地址對應的埠,則把數據包直接復制到這埠上,如果在表中找不到相應的埠則把數據包廣播到所有埠上,當目的機器對源機器回應時,交換機又可以學習一目的MAC地址與哪個埠對應,在下次傳送數據時就不再需要對所有埠進行廣播了。二層交換機就是這樣建立和維護它自己的地址表。由於二層交換機一般具有很寬的交換匯流排帶寬,所以可以同時為很多埠進行數據交換。如果二層交換機有N個埠,每個埠的帶寬是M,而它的交換機匯流排帶寬超過N×M,那麼這交換機就可以實現線速交換。二層交換機對廣播包是不做限制的,把廣播包復制到所有埠上。
二層交換機一般都含有專門用於處理數據包轉發的ASIC (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晶元,因此轉發速度可以做到非常快。

2.路由技術

路由器是在OSI七層網路模型中的第三層--網路層操作的。路由器內部有一個路由表,這表標明了如果要去某個地方,下一步應該往哪走。路由器從某個埠收到一個數據包,它首先把鏈路層的包頭去掉(拆包),讀取目的IP地址,然後查找路由表,若能確定下一步往哪送,則再加上鏈路層的包頭(打包),把該數據包轉發出去;如果不能確定下一步的地址,則向源地址返回一個信息,並把這個數據包丟掉。
路由技術和二層交換看起來有點相似,其實路由和交換之間的主要區別就是交換發生在OSI參考模型的第二層(數據鏈路層),而路由發生在第三層。這一區別決定了路由和交換在傳送數據的過程中需要使用不同的控制信息,所以兩者實現各自功能的方式是不同的。
路由技術其實是由兩項最基本的活動組成,即決定最優路徑和傳輸數據包。其中,數據包的傳輸相對較為簡單和直接,而路由的確定則更加復雜一些。路由演算法在路由表中寫入各種不同的信息,路由器會根據數據包所要到達的目的地選擇最佳路徑把數據包發送到可以到達該目的地的下一台路由器處。當下一台路由器接收到該數據包時,也會查看其目標地址,並使用合適的路徑繼續傳送給後面的路由器。依次類推,直到數據包到達最終目的地。
路由器之間可以進行相互通訊,而且可以通過傳送不同類型的信息維護各自的路由表。路由更新信息主是這樣一種信息,一般是由部分或全部路由表組成。通過分析其它路由器發出的路由更新信息,路由器可以掌握整個網路的拓撲結構。鏈路狀態廣播是另外一種在路由器之間傳遞的信息,它可以把信息發送方的鏈路狀態及進的通知給其它路由器。

3.三層交換技術
一個具有第三層交換功能的設備是一個帶有第三層路由功能的第二層交換機,但它是二者的有機結合,並不是簡單的把路由器設備的硬體及軟體簡單地疊加在區域網交換機上。
從硬體上看,第二層交換機的介面模塊都是通過高速背板/匯流排(速率可高達幾十Gbit/s)交換數據的,在第三層交換機中,與路由器有關的第三層路由硬體模塊也插接在高速背板/匯流排上,這種方式使得路由模塊可以與需要路由的其他模塊間高速的交換數據,從而突破了傳統的外接路由器介面速率的限制。在軟體方面,第三層交換機也有重大的舉措,它將傳統的基於軟體的路由器軟體進行了界定,其做法是: 對於數據包的轉發:如IP/IPX包的轉發,這些規律的過程通過硬體得以高速實現。
對於第三層路由軟體:如路由信息的更新、路由表維護、路由計算、路由的確定等功能,用優化、高效的軟體實現。

假設兩個使用IP協議的機器通過第三層交換機進行通信的過程,機器A在開始發送時,已知目的IP地址,但尚不知道在區域網上發送所需要的MAC地址。要採用地址解析(ARP)來確定目的MAC地址。機器A把自己的IP地址與目的IP地址比較,從其軟體中配置的子網掩碼提取出網路地址來確定目的機器是否與自己在同一子網內。若目的機器B與機器A在同一子網內,A廣播一個ARP請求,B返回其MAC地址,A得到目的機器B的MAC地址後將這一地址緩存起來,並用此MAC地址封包轉發數據,第二層交換模塊查找MAC地址表確定將數據包發向目的埠。若兩個機器不在同一子網內,如發送機器A要與目的機器C通信,發送機器A要向「預設網關」發出ARP包,而「預設網關」的IP地址已經在系統軟體中設置。這個IP地址實際上對應第三層交換機的第三層交換模塊。所以當發送機器A對「預設網關」的IP地址廣播出一個ARP請求時,若第三層交換模塊在以往的通信過程中已得到目的機器C的MAC地址,則向發送機器A回復C的MAC地址;否則第三層交換模塊根據路由信息向目的機器廣播一個ARP請求,目的機器C得到此ARP請示後向第三層交換模塊回復其MAC地址,第三層交換模塊保存此地址並回復給發送機器A。以後,當再進行A與C之間數據包轉發進,將用最終的目的機器的MAC地址封裝,數據轉發過程全部交給第二層交換處理,信息得以高速交換。既所謂的一次選路,多次交換。

第三層交換具有以下突出特點:

有機的硬體結合使得數據交換加速;

優化的路由軟體使 得路由過程效率提高;

除了必要的路由決定過程外,大部分數據轉發過程由第二層交換處理;

多個子網互連時只是與第三層交換模塊的邏輯連接,不象傳統的外接路由器那樣需增加埠,保護了用戶的投資。

4.三種技術的對比

可以看出,二層交換機主要用在小型區域網中,機器數量在二、三十台以下,這樣的網路環境下,廣播包影響不大,二層交換機的快速交換功能、多個接入埠和低謙價格為小型網路用戶提供了很完善的解決方案。在這種小型網路中根本沒必要引入路由功能從而增加管理的難度和費用,所以沒有必要使用路由器,當然也沒有必要使用三層交換機。

三層交換機是為IP設計的,介面類型簡單,擁有很強二層包處理能力,所以適用於大型區域網,為了減小廣播風暴的危害,必須把大型區域網按功能或地域等因素劃他成一個一個的小區域網,也就是一個一個的小網段,這樣必然導致不同網段這間存在大量的互訪,單純使用二層交換機沒辦法實現網間的互訪而單純使用路由器,則由於埠數量有限,路由速度較慢,而限制了網路的規模和訪問速度,所以這種環境下,由二層交換技術和路由技術有機結合而成的三層交換機就最為適合。

路由器埠類型多,支持的三層協議多,路由能力強,所以適合於在大型網路之間的互連,雖然不少三層交換機甚至二層交換機都有異質網路的互連埠,但一般大型網路的互連埠不多,互連設備的主要功能不在於在埠之間進行快速交換,而是要選擇最佳路徑,進行負載分擔,鏈路備份和最重要的與其它網路進行路由信息交換,所有這些都是路由完成的功能。在這種情況下,自然不可能使用二層交換機,但是否使用三層交換機,則視具體情況而下。影響的因素主要有網路流量、響應速度要求和投資預算等。三層交換機的最重要目的是加快大型區域網內部的數據交換,揉合進去的路由功能也是為這目的服務的,所以它的路由功能沒有同一檔次的專業路由器強。在網路流量很大的情況下,如果三層交換機既做網內的交換,又做網間的路由,必然會大大加重了它的負擔,影響響應速度。在網路流量很大,但又要求響應速度很高的情況下由三層交換機做網內的交換,由路由器專門負責網間的路由工作,這樣可以充分發揮不同設備的優勢,是一個很好的配合。當然,如果受到投資預算的限制,由三層交換機兼做網間互連,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叄』 思科路由交換的協議有哪些

1 IGRP(Interior Gateway Routing Protocol 全稱內部網關路由協議)
是基於D-V演算法的動態路由協議,它通過和相鄰路由器之間交換路由信息來建立路由器。特點如下:
(1)在IGRP中,Metric 是由介面的最大傳輸單元。介面帶寬(BANDWIDTH)。介面負載率(LOAD)、介面延遲(DELAY)和介面傳輸的可信度(Reliability)等參考值,通過一個合理的公式計算出來的綜合值。
(2)採用觸發刷新、路由保持、水平分割、毒性逆轉等機制。
它屬於內部路由網關協議。本身定位於中小型網路的路由發布和學習,定位於RIP和EIGRP之間。
2 EIGRP(增強型IGRP)
它仍然使用D-V演算法,但它的收斂特性和*作效率比IGRP都有顯著的提高。特點如下:
(1)快速收斂、無環路------收到的路由信息用擴散更新演算法(DUAL)進行處理、生成到達各個目標網路的最短最由信息。
(2)部分更新------僅在路由發生變化時,領居路由器之間才進行路由信息的交換,並且只交換發生變化了的信息
(3)支持可變長子網掩碼。
(4)任意路由聚合
(5)適合更大范圍的網路
3 快照(snapshot)
是為了克服採用D-V演算法的協議應周期轉發帶來的帶寬佔用和開銷問題所採取改進措施。當介面能使快照功能後,將按一定周期劃分兩個階段:激活期和靜止期,路由交換僅在激活期進行。在整個激活期內路由器之間進行正常的路由交換。在激活期結束時,路由器將所有路由以快照進行保存,這些路由項在隨後的整個靜止期內都不會更新。而在靜止期結束時,另一個激活期又將開始,新的報文交換重新開始。
該特性主要應用於各種中低路由的撥號應用中。
4 HSRP(Hot Standby Router Protocol 熱備份路由器協議)
目的是利用備份機制提高路由器與外界連接的可靠性。它只是在路由器上運行,對於使用路由器的設備是透明的。實現方法是由多台路由器組成備份組(Standby Group).從主機看來這個備份組就是一台虛擬的路由器。有自己的虛擬IP地址和MAC地址。主機作用這台虛擬路由器作為網關。在備份組內總有一台路由器是活動路由器(處於Active狀態),它完成虛擬路由器的工作,如負責轉發主機送給虛擬路由器的數據包-,其他的路由器作為備份路由器(處於Standby狀態),當活動路由器出現故障時,會有一以備份路由器變為活動路由,這樣主機仍然可以正常地使用虛擬路由器,不間斷地與外界保持通信。
國家標准中規定的VRRP協議可以完全替代HSRP協議。
5. DLSW+(用來解決SNA網路跨ip網傳輸的協議)
DLSw上用來解決SNA網路跨IP網傳輸的協議。目前有標准FRC1795和RFC2166。DLSw+是Cisco在上述標准基礎上推出的自己的DLSw協議,部分兼容RFC標准,又增加了許多其他的功能。主要用在金融等以IBM大型機為核心的SNA網路網路環境中,實現SNA跨IP傳輸。
6. FR、X.25的Cisco封裝
FR.X.25協議的CISCO幀格式是Cisco 公司根據標準的FR協議和X.25協議提出的Cisco私有幀方式,用於Cisco自己設備之間的FR、X.25協議的互聯互通。
7. Cisco HDLC(鏈路層協議)

8. Tacacs+(主要用於接入用戶的認證、授權和計費)
9. Wccp (Web Cache Communication Protocol 路由器與網路緩存設備之間的通信協議)
10. DPT (Dynamic Packet Transport 動態包傳輸)
11. VTP(交換機到交換機、交換機到路由器VLAN管理協議)
12.CDP(Cisco Discovery Protocol)
13.其它「私有協議」和技術
ISL 、NBAR、DWRED、DCBWFQ等

『肆』 網路協議和路由到底屬於什麼關系呢

TCP/IP協議與路上協議是一個包含關系,路由協議包含於TCP/IP協議簇。

樓主可能概念上有一些誤會,首先路由協議一般可以分為靜態路由協議和動態路由協議,而動態路由協議又可以再分為內部網關協議和外部網關協議,BGP是目前唯一在用的外部網關協議。BGP之間的tcp連接建立其實是有條件的,條件就是兩個BGP鄰居之間已經是可達的(這個可達是通這內部網關協議或者靜態路由協議來實現的),並不像是樓主認為的既然已經建立了tcp了為什麼還要用到路由協議。所以,這個BGP的tcp連接建立肯定是要用到路由信息的,靜態獲悉或者動態獲悉的。

至於RIP使用到UDP作為其工作介質,其過程也是類似,RIP使用廣播或者組播來建立鄰居關系,而鄰居關系只能在直連路由中建立,直連路由使用二層鏈路就可以直接通信了,鄰居之間交換自己知道的信息並生成路由表,於是網路就生成了。

至於為什麼RIP使用UDP而BGP使用TCP,主要是因為RIP協議比交簡單,所以使用同樣比較簡單的UDP。而BGP協議需要處理大量的數據,幾十萬到幾百萬條路由表,使用tcp可以為其提供方便,因為tcp本身就面向連接,而且tcp還能為bgp提供安全性等等,沒有必要再為BGP另外設計一種承載協議

『伍』 路由協議與交換技術是怎樣實現的

1.物理層(即常說的第一層、層L1)中繼系統,即轉發器(repeater)。
2.數據鏈路層(即第二層,層L2),即網橋或橋接器(bridge)。
3.網路層(第三層,層L3)中繼系統,即路由器(router)。
4.網橋和路由器的混合物橋路器(brouter)兼有網橋和路由器的功能。
5.在網路層以上的中繼系統,即網關(gateway).
當中繼系統是轉發器時,一般不稱之為網路互聯,因為這僅僅是把一個網路擴大了,而這仍然是一個網路。高層網關由於比較復雜,目前使用得較少。因此一般討論網路互連時都是指用交換機和路由器進行互聯的網路。本文主要闡述交換機和路由器及其區別。

『陸』 網路路由器和交換器有什麼區別 怎麼使用 還有TCP/IP 協議數據怎麼設置

簡單的說就是交換機沒有路由功能而路由器有交換機的功能,路由器內置了數據處理晶元,在共享上網的時候可以保證同時上網的電腦速度基本不受影響。如果路由器都卡的不行,交換機就更別提了。小規模網路共享毫無疑問推薦路由器。
如果你和同學用筆記本的話,推薦購買無線路由器,現在大多數筆記本都內置了無線網卡,你使用無線路由器可以用筆記本在宿舍任意地方無線上網,非常方便,這點交換機根本無法比擬。
p
的設置
看看你旁邊的電腦的ip
網段
為了方便
共享數據
一起玩游網段戲
最好設置在同一網段
(例如192.168.1.1---192.168.1.254之間的都可以)
子網掩碼
使用默認的

250.250.250.0
DNS伺服器
網關就不要設置
否則可能會聯不了網

『柒』 路由器的交換結構

路由器的交換結構是指將路由的輸入埠與輸出埠相連接的體系結構。

輸入埠、輸出埠和交換結構共同實現了轉發功能,並且總是用硬體實現。這些轉發功能有時總稱為路由器轉發平面。

交換結構位於一台路由器的核心部位。交換可以用多種方式進行,如經內存交換、經匯流排交換、經互聯網路交換。

在網路介面中,特定媒質介面完成所有的物理層和介質訪問子層的功能,交換結構介面完成IP交換的前期和後期工作。

在交換一個IP之前,先將IP包分成一些固定長度的信元,附上內部路由標識符或者標記優先順序等;而在交換後,則將接收到的一些具有相同標識符的信元重組為一個IP數據包。

(7)路由器交換和網路協議擴展閱讀:

與路由器交換結構有關的丟包原因:

1、假設輸入和輸出線路的速率都是 R,有 N 個輸入埠和 N 個輸出埠,交換結構的速率足夠快。每個線路上的分組都有相同的固定長度,分組以同步的方式到達輸入埠,且每個分組都被轉發到同一個輸出埠。

2、如果交換結構不能快到使所有到達的分組無時延地通過它傳送,則在輸入埠也將出現分組排隊。因為到達的分組必須加入輸入埠隊列中,以等待通過交換結構傳送到輸出埠。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路由交換設備

『捌』 什麼是網關協議和路由器協議

網關能實現2個不同網路通信
路由器的路由協議就是網關協議
也就是說路由器的概念小於網關
網關包括 路由器 有路由功能的主機 有路由功能的3層交換機 有路由功能的防火牆 網關是1個設備

『玖』 網路協議按照交換機和路由器分類

哪有網路協議是按照網路設備的使用情況來劃分的?
網路協議是指通信雙方實現相同功能的相應層之間的交往規則。協議由語法,語義和時序三部分構成。
OSPF,EIGRP是路由協議,解決的是路由選擇問題。
STP(Spanning Tree Protocol)是生成樹協議。該協議可應用於環路網路,通過一定的演算法實現路徑冗餘,同時將環路網路修剪成無環路的樹型網路,從而避免報文在環路網路中的增生和無限循環。
路由器上面也可以配置spanning-tree,三層交換機上也可以配置ospf,eigrp。

閱讀全文

與路由器交換和網路協議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易尚WiFi顯示無網路 瀏覽:565
中維監控網路攝像頭連WiFi 瀏覽:711
6plus無線網路不穩定 瀏覽:965
3g視頻網路設置 瀏覽:873
一鍵設置網路壁紙 瀏覽:717
移動網路如何變更戶主 瀏覽:179
網路安全制度管理辦法 瀏覽:618
台式電腦連接網路慢是什麼原因 瀏覽:538
福山網路營銷 瀏覽:625
貴陽方正網路為什麼這么好 瀏覽:266
為什麼開了移動網路卻沒網 瀏覽:416
聯通卡網路可轉為移動網路嗎 瀏覽:8
哪個美院有網路教育 瀏覽:140
為啥有的軟體進去就顯示網路錯誤 瀏覽:466
磊科如何讓手機連接網路 瀏覽:719
聯通網路報銷打哪個電話 瀏覽:81
電磁炮手游通心物語網路連接 瀏覽:195
從網路上下載的文件軟體處理措施 瀏覽:575
家裡網滿格卻顯示無網路連接 瀏覽:221
台式電腦共享手機網路怎麼沒網 瀏覽:446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