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參加漫展時,男扮女裝和女扮男裝的人哪個更難認出
對於現在的社會其實包容度越來越大,因為人們所想要接觸的東西越來越多,盡管自己生活當中總是會出現各種各樣比較狗血的劇情,當這樣的事情多了之後,每一個人就會覺得很平常了,而對於漫展其實每一個人都會有自己的看法,也會有非常多的人喜歡動漫,那麼去參加漫展也是一個非常開心的事情,能夠在這裡面看到自己非常多喜歡的角色,而且有的人在扮演一些動漫人物的時候扮演的也非常的像,感覺自己所幻想的人物,真實的走到了自己的面前,也會感覺到非常的開心,而對於漫展其實很多人都會有難以分辨出其中究竟是男生還是女生。
1.對於我自己而言,其實很多時候男扮女裝會讓我更加難以分辨。
當然對於現在的大多數人來講,參加漫展是一件非常開心的事情,對於究竟是誰扮演的,也並不會有太多的人在意。
⑵ 網路上那些男扮女裝的人都是怎麼想的
在日常生活中這么乾的人以前叫變態,受日本二次元文化影響,叫女裝大佬,一個性質。但如果是表演性質的話,在中國自古就有,反串藝人,即使在中國傳統戲劇中,也有,最好的代表就是梅蘭芳。
⑶ 網路紅人中有男扮女裝的么
還真沒聽說過。不過偽娘倒是挺多的
⑷ 網戀成功率是多少
從理論上分析單純網路聊天(非視頻聊天)情況下網戀的成功率為1/400,具體分析如下:
第一步:常上網的朋友都知道,網上聊天能在較長時間談得來並且能進入狀態的大概是在1/15和1/25之間,按1/20計算好了。也就是能走完這一步的概率為1/20;
第二步:雖然很多人都希望與異性聊天,但在談得來並且能進入狀態的朋友中,確有一部分人在網上是「男扮女裝」或「女扮男裝」,也就是說有一些人是同性別的。盡管這種情況聊天者已想法排除,不過總有一些是漏網的,這種情況按1/8考慮,篩選掉這一部分人以後,能走完第二步的概率為:1/20×(1-1/8)=7/160;
第三步:考慮到年輕人上網的比例較大,這樣在談得來的朋友中有一些人年齡相差過大(如一個17歲,一個35歲),這種情況雖然比例不大,但畢竟是存在的,這些人按1/7考慮,篩選掉這一部分人以後,能走完第三步的概率為:7/160×(1-1/7)=3/80;
第四步:在年齡和性別沒有異議的情況下,還有一些兩人的外圍環境不合適(如學歷、家庭、地區、自己的要求等),這種情況比例較大,按3/5考慮,篩選掉這一部分人以後,能走完第四步的概率為:3/80×(1-3/5)=3/200;
第五步:當網上談得很投機時要見面,見面有三種情況可能發生:一種是感覺就是他(她),很希望繼續發展;一種是感覺一般,可以再談談;一種是感到不行,不能再談。這三種情況的概率大體一直,所以能通過這一關的可能性為1/3。這樣走完第五步的概率為:3/200×1/3=1/200;
第六步:第一次見面成功後再繼續談,直到結婚之前,有二種情況可能發生:一是談得很好,能夠考慮婚嫁;另一種是談不成,不能繼續下去,這二種情況發生的可能性也基本一樣,所以能通過這一關的可能性為1/2。這樣走完第六步的概率為:1/200×1/2=1/400。
通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網戀不是不能成功,而是成功率太低,只佔1/400。
現在再計算由別人的介紹後再談戀愛的成功率。這種情況下沒有了以上一、二、三步,只有上述的第四、五、六步,並且由於學歷、家庭和自己的要求等問題,介紹人已適當考慮,所以第四步認為不合適的比例約為1/5,第五步和第六步的概率不變,因此計算的成功率為:(1-1/5)×1/3×1/2=2/15=1/7.5,這個比率說明,現代人在別人介紹下談戀愛,基本上有七、八次就可以談成,我想這也是比較符合實際的。
通過以上分析可知網戀成功率很低,它的成功率約是傳統方式的五十分之一(400÷7.5)。也就是說要網戀成功,在平均水平上要談400個人才有可能,而要與400個人談戀愛,一天談一個還要一年多的時間(實際上不可能一天談一個,因為這樣深刻不了,深刻不了是肯定不會成功的),看來網戀成功確實不容易。
⑸ 怎麼看待現在網上的男扮女裝現象
互相尊重是前提,用欣賞的角度去看待即可,即便欣賞不了,也不能語言侮辱,畢竟穿衣喜好是個人的自由。就真正的女裝愛好者來說,男扮女裝的確不是主流,女裝子們也經常受到歧視,人們對此有偏見。但是我們也需要互相交流,在網路發達的今天,為什麼不能通過網路來討論交流呢,畢竟這是我們的愛好,就算沒有社交網站,女裝子們也是照樣存在的。
當然,我認為網上男扮女裝的討論也是要在合法的范圍內進行的,如果有不合法的東西絕對要抵制,男扮女裝也要講原則。對於那些為了吸流量的嘛,如果沒有發表侮辱性話語之類倒也沒什麼,是否穿女裝是你的自由。
當我第一次不正確地使用透過現象看本質這句話後,不同地位不同身份的人說到底也都和我們一樣都是靈長類動物。同理,衣物說到底不過也是一種蔽體的東西,穿什麼衣物最終最本質的功能也是蔽體,外加保暖之類的。
從這個角度出發,女裝就剝離了女的屬性,不過只是一種蔽體的衣物,只是因人的使用需求而有了相對應附加的價值屬性。所以,在所在國家的法律規定范圍內,人選擇穿女裝不過也只是很普通的一種價值需求,可能是為了審美需求,可能是為了工作(直播賺錢等)需求,都是人合理的價值追求,無分男性與女性。
我覺得脫離這點來看男扮女裝,大多都只是在個人價值觀審美等等的基礎上來做個人主觀相對不理智的評判,並無太大參考價值。
⑹ 4個月了有沒有可能男翻女
四個月了四個月了,有沒有可能男扮女,你這說話,這是啥意思?你們倆認識四個月了,那這四個月之間。在你的心目中永遠是女的與女的高高在上永遠是高高在上永遠是他也是他壓你一頭,是不是總是不管說啥,都是他說一步一說二就二的那種人。那你要是說你想翻身,你要再上,你要想高高在上,比他就是能行唄,那要那麼說你就得做出。讓女的佩服你的事,你才能反過來。說是你高高在上,他佩服你硬要,其實男女之間用不著誰呀,上啊下的就是說你還要想翻身大啥的。我覺得兩口子之間都是互相的。對,就聽誰的,不要有高低之分,誰哎呀你就得整天不管,說的對,錯的錯都是你對。那時間久了誰也受不了。
⑺ 為什麼說「男扮女裝」只有0次和無數次
我覺得正常啊,只能說大部分人的性別觀念還比較傳統保守。正常與不正常這兩個概念我覺得都是和人的觀念有關系的,一個事物或者概念被越多的人接受,那麼它就越趨向於正常。就比如日心說與地心說,在地心說被絕大多少人堅信的時代,你提倡日心說,那你就是「異端」,你就是「不正常」,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日心說為大眾所接受,反而成為了「正常」。可見正常與不正常是由人的觀念所決定的。
⑻ 男子網上男扮女裝"誘惑"上萬名男人 詐騙十幾萬是怎麼回事
台海網3月2日訊,安溪29歲男子林某土利用微信聊天,男扮女裝,「誘惑」上萬名男人,短短數月騙了十多人,騙得微信紅包十幾萬元。
這種方法屢試不爽,少則數元,多則數千元。據同安公安分局刑偵大隊民警葉昆虹介紹,林某土收到的最大一個紅包是6007元,其他紅包普遍是520元、1314元、666元、888元等金額。
收到數額可觀的紅包後,林某土就把對方拉黑。紅包數額太小的,他則繼續引誘。他的10個微信號,每一個平均每月都收到數千元紅包。
半年時間騙了10多萬元
今年2月中旬,同安警方收集線索發現,一個詐騙窩點藏匿在集美東安一帶。
2月24日,警方沖擊了集美某小區,當場抓獲犯罪嫌疑人林某土,繳獲作案手機8部、電腦1台、銀行卡5張,破獲系列詐騙案件20餘起。
經查,半年多時間內,林某土通過這種微信聊天的方式「誘惑」男網友發紅包,共騙得10多萬元。目前,林某土已被刑事拘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