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龍江幹部教育每天可以學多少學分
這個不能按天算,通常是以一個學期統一劃分學分,根據每科考試的成績來對應分數
Ⅱ 網路教育要修多少的學分才能畢業
要看具體學校的學分要求,一般一個專業80個學分。
Ⅲ 龍江幹部教育為什麼不給學分了
手機打交道簡簡單單覺得很還記得
Ⅳ 淮安市今年規定科級幹部手機黨校要達到多少學分
2015年,80分。
Ⅳ 參加龍江幹部網路教育怎麼才能考試
入學測試:是由院校自主命題,自主劃定分數線,難度不大,考試地點在您所報讀的大學的校外學習中心。
課程考試:一般安排在每學期末在校本部或校外學習中心進行,由院校統一命題。
考試不及格必須重修,重修考試不收費用。
Ⅵ 1類學分和2類學分每年要多少
繼續醫學教育實行學分制,繼續醫學教育對象每年參加繼續醫學教育活動,所獲得的學分不低於25學分。繼續醫學教育的對象包括醫生、護士以及醫技人員等等;其中,一類需要十分,二類需要十五分。
1. 《暫行規定》第二十一條 繼續醫學教育實行學分制。
2. 繼續醫學教育對象每年都應參加與本專業相關的繼續醫學教育活動,學分數不低於25學分,其中Ⅰ類學分5-10學分,Ⅱ類學分15-20學分,五年內Ⅰ類學分25-50學分,Ⅱ類學分75-100學分。
3. 不能跨年度汁算,並必須通過參加國家級繼續醫學教育項目獲得10學分,Ⅰ、Ⅱ類學分不可互相替代。學分的授予和登記應嚴格執行繼續醫學教育學分授予的有關規定。
4. 《暫行規定》第二十二條 衛生技術人員接受繼續醫學教育的基本情況作為年度考核的重要內容。繼續醫學教育合格作為衛生技術人員聘任(含正高級衛技人員)、技術職務晉升、執業再注冊的必備條件。
主治醫師資格考試,即為取得主治醫師資格證書的考試。科目分為:「基礎知識」、「相關專業知識」、「專業知識」、「專業實踐能力」等4個科目。考試成績在各科目中以100為滿分計算,每科目成績達到60分為合格,考試成績有效期為2年。所有4個科目在2年內全部合格者可申請該級專業技術資格。
參加繼續教育最終的考核試,只需要取得合格成績就可以取得相應的學分。記得,在考核後,需要列印成績單或者是參加培訓的機構給予學分或者是學習過程的證明,以後需要審核的時候,需要提交這些繼續教育的證明材料,才可以審核通過。
Ⅶ 幹部在線學習怎麼樣才能繼續加分
我們要登錄「廣東省幹部培訓網路學院」進行在線學習,並考試,取得學分,必需完成30分。每一個課件50分鍾至180分鍾不等,要全程觀看完課件,中途還要數次答題,否則不能繼續觀看。看完之後方可進行測驗取得這一課件的分數。觀看時還不能拖動進度條快進,否則無效。
Ⅷ 江西幹部網路學院必修課只有24.5分怎麼辦
補考。
江西幹部網路學院是由省委組織部主辦、省委黨校承辦的一個集學習、交流、管理於一體的綜合性網路培訓平台,是全省幹部網路培訓的主要載體,是我省幹部教育培訓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網路學院在省委組織部統一領導下,由省委組織部協調相關部門,根據職責分工,密切配合,開展工作。省委組織部負責全省幹部網路培訓的宏觀指導、統籌協調和督促檢查以及幹部網路培訓管理者隊伍建設等工作,網路學院負責日常管理和考核等各項工作。網路學院按照統一規劃、分級負責、整體推進、分步實施的工作部署,堅持以人為本、自主選學的原則,以幹部需求為導向,以網路平台為載體,以學分制管理為手段,為實現幹部教育培訓「全覆蓋、多手段、高質量」目標提供基礎保障和優質服務。
網路學院開設了時政熱點、理論基礎、黨性修養、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素質能力、江西經濟社會發展、其他等十一個大類課程欄目,具有在線學習、考試測評、學籍管理、資料查詢、互動交流、信息快遞等功能,可以構建時時學習、處處學習的良好環境,能夠滿足大規模、多層次、全方位、多角度培訓幹部的需求,有利於擴大幹部教育培訓的覆蓋面,有利於彌補傳統幹部教育培訓資源的不足,有利於滿足幹部成長的個性化需求,有利於緩解工學矛盾,真正能夠實現中央提出的大規模培訓幹部,大幅度提高幹部素質要求。
Ⅸ 幹部網路培訓的50學時怎麼分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2-13
Ⅹ 學分一般是多少分
每個學校的對學分得要求不一樣,比如我們學校要求學分必須修滿160分以上,而且創新創業類課的學分要求是8分以上。
簡介:
學分(credit)是成功地完成某項科目(course)所獲得的分值單位,用於表明學生獲得某種證書、文憑或達到某個級別所需要的學習量。對學分所代表的學習量各國都有不同的規定。
如美國一些州學分的獲得一般按"卡內基單位"計算,每單位代表1學年至少120小時的課堂教學。加拿大順利修完最低110學時的課程學習就可以獲得1學分,最低55學時獲得1/2學分。
日本文部省新高中課程標准規定,1課時或一節課為50分鍾,受35課時的教學為1學分。"學分"是用來計算學生學習成績的一種單位。一個學分約等於一個學生在課堂或實驗室從事1時學術工
作並且連續一個學期的量,它不包括學生與教師或同學進行的課外討論與交流、准備考試以及從事其他與課程有關但與課程教學無直接聯系的學術工作的量。這個關於學分的定義是由美國卡內基教學促進基金會提出的,並得到了廣泛的認可。
用學分來衡量學生學習的量便是學分制,又稱學分累計制。它以學分為計算學生學習量的單位,認為學生若要獲得某個學術性的學位,如學士學位、碩士學位或博士學位,必須達到某一個最低限度的學分量。這個學分量代表著學生所修習的課程量。
1894年學分制源於美國,美國的哈佛大學首先採用學分制,哈佛大學醫學院在選課制的基礎上創建了學分制。到了20世紀初,美國絕大多數高等學校都陸續推行了學分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