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怎麼求一個網路可以劃分多少個子網,每個子網中有多少個主機地址要求詳解
/24的子網掩碼,也就是255.255.255.0的C類網段。劃分子網數一般是2的n次方個,也就是從2的0次方=1,到2的6次方=64,每個子網的IP數量為256 / 子網數,每個子網第一個和最後一個IP是不能分配使用的,可用主機地址為 256 / 子網數 - 2個。(因為C類網段一共256個IP,所以如果劃分2的7次方=128個子網,可用的主機地址個數就=0了,所以劃分不出128個子網,最多隻能到2的6次方=64個子網)
2. 怎麼算一個網路最多能劃分多少個子網
計算步驟
1、確定要劃分的子網數
2、求出子網數目對應二進制數的位數N及主機數目對應二進制數的位數M。
3、對該IP地址的原子網掩碼,將其主機地址部分的前N位置取1或後M位置取0 即得出該IP地址劃分子網後的子網掩碼。
(2)每個網路劃分一般多少擴展閱讀
A類IP地址
A類IP地址:用可變的7位(bit)來標識網路號,可變的24位標識主機號,最前面一位為"0",即A類地址的第一段取值介於1~126之間。A類地址通常為大型網路而提供,全世界總共只有126個A類網路,每個A類網路最多可以連接16777214台主機。
B類IP地址
B類IP地址:用可變的14位來標識網路號,可變的16位標識主機號,前面兩位是"10"。B類地址的第一段取值介於128~191之間(網路號不能以數字127開頭,數字127是專門保留給診斷用的,如127.0.0.1是回送地址,用於迴路測試),第一段和第二段合在一起表示網路號。B類地址適用於中等規模的網路,全世界大約有16000個B類網路,每個B類網路最多可以連接65534台主機。
C類IP地址
C類IP地址:用可變的21位來標識網路號,可變的8位標識主機號,前面三位是"110"。C類地址的第一段取值介於192~223之間,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合在一起表示網路號。最後一段標識網路上的主機號。C類地址適用於校園網等小型網路,每個C類網路最多可以有254台主機。
3. 一個標準的C類網路(IPv4網路)最多可以劃分幾個子網
樓上完全是亂扯,要劃分子網,必須的保證有2個位可以供主機使用,通常我們會在一條串列鏈路上使用這類地址,就是使用30位來進行子網劃分。然後剩下的兩個位提供的兩個IP地址讓串列鏈路的兩個介面使用。
也就是,一個C的地址可以劃分的子網數目為:2^6-2=62個,之所以減2,是因為很多教程上講不允許將全0和全1拿來劃分子網,但是實際上這類子網是可以拿來使用的。劃分了62個子網後,每個子網就只有2個IP地址可以使用,這時C類是子網最多的時候!
4. A類IP地址可以劃分幾個子網
你一定對IP地址有所了解吧?我們知道在INTERNET中廣泛使用的TCP/IP協議就是利用IP地址來區別不同的主機的。如果你曾經進行過TCP/IP協議設置,那麼你一定會遇到子網掩碼(Subnet mask)這一名詞,那麼你知道什麼是子網掩碼嗎?它有什麼作用呢?
我們知道IP地址是一個4位元組(共32bit)的數字,被分為4段,每段8位,段與段之間用句點分隔。為了便於表達和識別,IP地址是以十進制形式表示的如210.52.207.2,每段所能表示的十進制數最大不超過255。IP地址由兩部分組成,即網路號(Netgwork ID)和主機號(Host ID)。網路號標識的是Internet上的一個子網,而主機號標識的是子網中的某台主機。網際地址分解成兩個域後,帶來了一個重要的優點:IP數據包從網際上的一個網路到達另一個網路時,選擇路徑可以基於網路而不是主機。在大型的網際中,這一點優勢特別明顯,因為路由表中只存儲網路信息而不是主機信息,這樣可以大大簡化路由表。IP地址根據網路號和主機號的數量而分為A、B、C三類:
A類IP地址:用7位(bit)來標識網路號,24位標識主機號,最前面一位為"0",即A類地址的第一段取值介於1~126之間。A類地址通常為大型網路而提供,全世界總共只有126個只可能的A類網路,每個A類網路最多可以連接16777214台主機。
B類IP地址:用14位來標識網路號,16位標識主機號,前面兩位是"10"。B類地址的第一段取值介於128~191之間,第一段和第二段合在一起表示網路號。B類地址適用於中等規模的網路,全世界大約有16000個B類網路,每個B類網路最多可以連接65534台主機。
C類IP地址:用21位來標識網路號,8位標識主機號,前面三位是"110"。C類地址的第一段取值介於192~223之間,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合在一起表示網路號。最後一段標識網路上的主機號。C類地址適用於校園網等小型網路,每個C類網路最多可以有254台主機。
從上面的介紹我們知道,IP地址是以網路號和主機號來標示網路上的主機的,只有在一個網路號下的計算機之間才能"直接"互通,不同網路號的計算機要通過網關(Gateway)才能互通。但這樣的劃分在某些情況下顯得並十分不靈活。為此IP網路還允許劃分成更小的網路,稱為子網(Subnet),這樣就產生了子網掩碼。子網掩碼的作用就是用來判斷任意兩個IP地址是否屬於同一子網路,這時只有在同一子網的計算機才能"直接"互通。那麼怎樣確定子網掩碼呢?
前面講到IP地址分網路號和主機號,要將一個網路劃分為多個子網,因此網路號將要佔用原來的主機位,如對於一個C類地址,它用21位來標識網路號,要將其劃分為2個子網則需要佔用1位原來的主機標識位。此時網路號位變為22位為主機標示變為7位。同理借用2個主機位則可以將一個C類網路劃分為4個子網……那計算機是怎樣才知道這一網路是否劃分了子網呢?這就可以從子網掩碼中看出。子網掩碼和IP地址一樣有32bit,確定子網掩碼的方法是其與IP地址中標識網路號的所有對應位都用"1",而與主機號對應的位都是"0"。如分為2個子網的C類IP地址用22位來標識網路號,則其子網掩碼為:11111111 11111111 11111111 10000000即255.255.255.128。於是我們可以知道,A類地址的預設子網掩碼為255.0.0.0,B類為255.255.0.0,C類為255.255.255.0。下表是C類地址子網劃分及相關子網掩碼:
子網位數 子網掩碼 主機數 可用主機數
1 255.255.255.128 128 126
2 255.255.255.192 64 62
3 255.255.255.224 32 30
4 255.255.255.240 16 14
5 255.255.255.248 8 6
6 255.255.255.252 4 2
你可能注意到上表分了主機數和可用主機數兩項,這是為什麼呢?因為但當地址的所有主機位都為"0"時,這一地址為線路(或子網)地址,而當所有主機位都為"1"時為廣播地址。
同時我們還可以使用可變長掩碼(VLSM)就是指一個網路可以用不同的掩碼進行配置。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使把一個網路劃分成多個子網更加方便。在沒有VLSM的情況下,一個網路只能使用一種子網掩碼,這就限制了在給定的子網數目條件下主機的數目。例如你被分配了一個C類地址,網路號為192.168.10.0,而你現在需要將其劃分為三個子網,其中一個子網有100台主機,其餘的兩個子網有50台主機。我們知道一個C類地址有254個可用地址,那麼你如何選擇子網掩碼呢?從上表中我們發現,當我們在所有子網中都使用一個子網掩碼時這一問題是無法解決的。此時VLSM就派上了用場,我們可以在100個主機的子網使用255.255.255.128這一掩碼,它可以使用192.168.10.0到192.168.10.127這128個IP地址,其中可用主機號為126個。我們再把剩下的192.168.10.128到192.168.10.255這128個IP地址分成兩個子網,子網掩碼為255.255.255.192。其中一個子網的地址從192.168.10.128到192.168.10.191,另一子網的地址從192.168.10.192到192.168.10.255。子網掩碼為255.255.255.192每個子網的可用主機地址都為62個,這樣就達到了要求。可以看出合理使用子網掩碼,可以使IP地址更加便於管理和控制。
5. 計算機網路分為哪幾種
計算機按通用網路劃分標准。按這種標准可以把各種網路類型劃分為區域網、城域網、廣域網和互聯網四種。
一、區域網:
1、通常我們常見的「LAN」就是指區域網,這是我們最常見、應用最廣的一種網路。區域網隨著整個計算機網路技術的發展和提高得到充分的應用和普及,幾乎每個單位都有自己的區域網,有的甚至家庭中都有自己的小型區域網。
二、城域網:
2、 這種網路一般來說是在一個城市,但不在同一地理小區范圍內的計算機互聯。這種網路的連接距離可以在10 ̄100公里,它採用的是IEEE802.6標准。MAN與LAN相比擴展的距離更長,連接的計算機數量更多,在地理范圍上可以說是LAN網路的延伸。
三、廣域網:
這種網路也稱為遠程網,所覆蓋的范圍比城域網(MAN)更廣,它一般是在不同城市之間的LAN或者MAN網路互聯,地理范圍可從幾百公里到幾千公里。因為距離較遠,信息衰減比較嚴重,所以這種網路一般是要租用專線,通過IMP(介面信息處理)協議和線路連接起來,構成網狀結構,解決循徑問題。
四、無線網:
隨著筆記本電腦和個人數字助理等攜帶型計算機的日益普及和發展,人們經常要在路途中接聽電話、發送傳真和電子郵件閱讀網上信息以及登錄到遠程機器等。
(5)每個網路劃分一般多少擴展閱讀:
無線區域網(WLAN);
1、無線區域網提供了移動接入的功能,這就給許多需要發送數據但又不能坐在辦公室的工作人員提供了方便。當大量持有攜帶型電腦的用戶都在同一個地方同時要求上網時,若用電纜連網,那麼布線就是個很大的問題。這時若採用無線區域網則比較容易。
2、無線區域網可分為兩大類,第一類是有固定基礎設施的,第二類是無固定基礎設施的。所謂「固定基礎設施」是預先建立起來的、能夠覆蓋一定地理范圍的一批固定基礎。大家經常使用的蜂窩行動電話就是利用電信公司預先建立的、覆蓋全國的大量固定基站來接通用戶手機撥打的電話。
3、另一類無線區域網是無固定基礎設施的無線區域網,它又叫做自組網路。這種自組網路沒有上述基本服務集中的接入點(AP),而是由一些處於平等狀態的移動站之間相互通信組成的臨時網路。
6. 子網劃分怎麼計算
子網劃分是通過借用IP地址的若干位主機位來充當子網地址從而將原網路劃分為若乾子網而實現的。
劃分子網時,隨著子網地址借用主機位數的增多,子網的數目隨之增加,而每個子網中的可用主機數逐漸減少。以C類網路為例,原有8位主機位,2的8次方即256個主機地址,默認子網掩碼255.255.255.0。
借用1位主機位,產生2個子網,每個子網有126個主機地址;借用2位主機位,產生4個子網,每個子網有62個主機地址。
每個子網中,第一個IP地址(即主機部分全部為0的IP)和最後一個IP(即主機部分全部為1的IP)不能分配給主機使用,所以每個子網的可用IP地址數為總IP地址數量減2;根據子網ID借用的主機位數,我們可以計算出劃分的子網數、掩碼、每個子網主機數,列表如下:
(6)每個網路劃分一般多少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在劃分子網時,不僅要考慮目前需要,還應了解將來需要多少子網和主機。對子網掩碼使用必須要更多的子網位,可以得到更多的子網,節約了IP地址資源,若將來需要更多子網時,不用再重新分配IP地址,但每個子網的主機數量有限。
反之,子網掩碼使用較少的子網位,每個子網的主機數量允許有更大的增長,但可用子網數量有限。一般來說,一個網路中的節點數太多,網路會因為廣播通信而飽和,所以,網路中的主機數量的增長是有限的,也就是說,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會將更多的主機位用於子網位。
綜上所述,子網掩碼的設置關繫到子網的劃分。子網掩碼設置的不同,所得到的子網不同,每個子網能容納的主機數目不同。若設置錯誤,可能導致數據傳輸錯誤。
7. 對於一個B類網路156.113.240.0,劃分為8個子網,子網掩碼應為多少,每個網路的IP地址范圍是多少
2的3次方是8,現在子網劃分一般第一個和最後一個也可用,所以借用3 位主機位即可。
故子網掩碼都為255.255.224.0
第一個子網網路地址:156.113.0.1-156.113.31.254,廣播地址156.113.31.255
第二個子網網路地址:156.113.32.1-156.113.63.254,廣播地址156.113.64.255
.....................(子網區間是32,你按照上面的把剩下的推出來吧!)
8. 一個C類地址為192.168.12.0網路劃分為8個子網,其每個子網掩碼是什麼每個網段的IP地址范圍是多少
1、欲將C類IP地址192.168.10.0劃分成8個子網,其子網掩碼為255.255.255.224,計算方法如下:
(1)8=2^3;
(2)子網借用了主機3位用做子網劃分;
(3)將C類地址的子網掩碼255.255.255.0的主機地址前3位置 1,得到子網掩碼255.255.255.224。
2、由於子網掩碼是224,所以子網步長為256-224=32,所以每個子網IP地址范圍為:
(1)192.168.10.0-192.168.10.31;
(2)192.168.10.32-192.168.10.63;
(3)192.168.10.64-192.168.10.95;
(4)192.168.10.96-192.168.10.127;
(5)192.168.10.128-192.168.10.159;
(6)192.168.10.160-192.168.10.191;
(7)192.168.10.192-192.168.10.223;
(8)192.168.10.224-192.168.10.255;
注意:每個網段的第一個IP和最後一個IP不能用。第一個IP是子網號,最後一個IP是廣播地址。
(8)每個網路劃分一般多少擴展閱讀:
子網劃分捷徑
1、你所選擇的子網掩碼將會產生多少個子網
2的x次方-2(x代表網路位借用主機的位數,即2進制為1的部分。
2、每個子網能有多少主機
2的y次方-2(y代表主機位,即2進制為0的部分)
3、有效子網是
有效子網號=256-10進制的子網掩碼
4、每個子網的廣播地址是
廣播地址=下個子網號-1
5、每個子網的有效主機分別是
忽略子網內全為0和全為1的地址剩下的就是有效主機地址。最後1個有效主機地址=下個子網號-2(即廣播地址-1)。
9. 網路一般可分幾類
網路的分類
1.按網路的地理位置分類:1. 區域網(Local Area Network,簡稱LAN)一般限定在較小的區域內,小於10km的范圍,通常採用有線的方式連接起來。2.城域網(Metropolis Area Network,簡稱MAN)3. 廣域網(Wide Area Network,簡稱WAN)網路跨越國界、洲界,甚至全球范圍。 目前區域網和廣域網是網路的熱點。區域網是組成其他兩種類型網路的基礎,城域網一般都加入了廣域網。廣域網的典型代表是Internet網。按網路的拓撲結構分類 網路的拓撲結構是指網路中通信線路和站點(計算機或設備)的幾何排列形式。1. 星型網路 各站點通過點到點的鏈路與中心站相連。特點是很容易在網路中增加新的站點,數據的安全性和優先順序容易控制,易實現網路監控,但中心節點的故障會引起整個網路癱瘓。2.環形網路 各站點通過通信介質連成一個封閉的環形。環形網容易安裝和監控,但容量有限,網路建成後,難以增加新的站點。 3.匯流排型網路 網路中所有的站點共享一條數據通道。匯流排型網路安裝簡單方便,需要鋪設的電纜最短,成本低,某個站點的故障一般不會影響整個網路。但介質的故障會導致網路癱瘓,匯流排網安全性低,監控比較困難,增加新站點也不如星型網容易。樹型網、簇星型網、網狀網等其他類型拓撲結構的網路都是以上述三種拓撲結構為基礎的。按傳輸介質分類 1.有線網 採用同軸電纜和雙絞線來連接的計算機網路。 同軸電纜網是常見的一種連網方式。它比較經濟,安裝較為便利,傳輸率和抗干擾能力一般,傳輸距離較短。2.雙絞線網是目前最常見的連網方式。它價格便宜,安裝方便,但易受干擾,傳輸率較低,傳輸距離比同軸電纜要短。3. 光纖網 光纖網也是有線網的一種,但由於其特殊性而單獨列出,光纖網採用光導纖維作傳輸介質。光纖傳輸距離長,傳輸率高,可達數千兆bps,抗干擾性強,不會受到電子監聽設備的監聽,是高安全性網路的理想選擇。不過由於其價格較高,且需要高水平的安裝技術,所以現在尚未普及。 4.無線網 採用空氣作傳輸介質,用電磁波作為載體來傳輸數據,目前無線網聯網費用較高,還不太普及。但由於聯網方式靈活方便,是一種很有前途的連網方式。 按通信方式分類 1.點對點傳輸網路:數據以點到點的方式在計算機或通信設備中傳輸。星型網、環形網採用這種傳輸方式。 2. 廣播式傳輸網路:數據在共用介質中傳輸。無線網和匯流排型網路屬於這種類型。 按網路使用的目的分類 1.共享資源網:使用者可共享網路中的各種資源,如文件、掃描儀、繪圖儀、列印機以及各種服務。Internet網是典型的共享資源網。2. 數據處理網:用於處理數據的網路,例如科學計算網路、企業經營管理用網路。3.數據傳輸網:用來收集、交換、傳輸數據的網路,如情報檢索網路等。 按服務方式分類 1.客戶機/伺服器網路 伺服器是指專門提供服務的高性能計算機或專用設備,客戶機是用戶計算機。這是客戶機向伺服器發出請求並獲得服務的一種網路形式,多台客戶機可以共享伺服器提供的各種資源。這是最常用、最重要的一種網路類型。不僅適合於同類計算機聯網,也適合於不同類型的計算機聯網,如PC機、Mac機的混合聯網。這種網路安全性容易得到保證,計算機的許可權、優先順序易於控制,監控容易實現,網路管理能夠規范化。網路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伺服器的性能和客戶機的數量。目前針對這類網路有很多優化性能的伺服器稱為專用伺服器。銀行、證券公司都採用這種類型的網路。2.對等網 對等網不要求文件伺服器,每台客戶機都可以與其他每台客戶機對話,共享彼此的信息資源和硬體資源,組網的計算機一般類型相同。這種網路方式靈活方便,但是較難實現集中管理與監控,安全性也低,較適合於部門內部協同工作的小型網路。其他分類方法 如按信息傳輸模式的特點來分類的ATM網,網內數據採用非同步傳輸模式,數據以53位元組單元進行傳輸,提供高達1.2Gbps的傳輸率,有預測網路延時的能力。可以傳輸語音、視頻等實時信息,是最有發展前途的網路類型之一。另外還有一些非正規的分類方法:如企業網、校園網,根據名稱便可理解。從不同的角度對網路有不同的分類方法,每種網路名稱都有特殊的含意。幾種名稱的組合或名稱加參數更可以看出網路的特徵。千兆乙太網表示傳輸率高達千兆的匯流排型網路。了解網路的分類方法和類型特徵,是熟悉網路技術的重要基礎之一。 伺服器是指專門提供服務的高性能計算機或專用設備,客戶機是用戶計算機。這是客戶機向
10. ip地址為210.28.80.0求可以劃分多少子網每個子網數量每個子網的廣播地址和的網路號ip地址范圍和子網掩碼
一、子網掩碼的換算:
在一個網路裡面的子網掩碼的計算,是以網路中有多少台主機來計算的。比如說一B類IP地址為172.16.0.0的網路劃分成若乾子網,要求每個子網內有主機數為500台,則該子網掩碼的計算方法基本步驟如下:
第一步,首先將子網中要求容納的主機數「500」轉換成二進制,得到100000100。
第二步,計算出該二進制的位數為10位,即n =10。
第三步,將255.255.255.255先化成二進制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從後向前10位全部置「0」,得到二進制數「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00
」,轉換成十進制後即為255.255.252.0,這就是該要劃分成主機數為500的B類IP地址 192.168.0.0的子網掩碼。
二、子網的劃分:
經過在工作中的實踐,對子網劃分的步驟進行了歸納,可體現在如下兩步幾步:
第一步,將要劃分的子網數目轉換為2的m次方。如在一個網吧裡面要劃4個子網,4=22。如果不是2的多少次方,則取大為原則,(子網個數與佔用主機地址位數有如下等式成立:2m≥n。其中,m表示佔用主機地址的位數;n表示要劃分的子網個數)如要劃分子網為6個,則m=3。
第二步,將上一步確定的冪m按高序佔用主機地址m位後,轉換為十進制。如m為2表示主機位中有2位被劃為「網路標識號」佔用,因網路標識號應全為「1」,所以主機號對應的位元組段為「11000000」。轉換成十進制後為192,這就最終確定的子網掩碼。就以我們呢常用的C類網為例,則子網掩碼為255.255.255.192。
我們就以實際實例舉例說明,若我們用的網路號為192.168.1.0,則該C類網內的主機IP地址就是192.168.1.1~192.168.1.254,現將網路劃分為4個子網。按如上步驟操作:
4=22,則表示要佔用主機地址的2個高序位,即為11000000,可以確定該4個子網的子網掩碼都為255.255.255.192。而4個子網的IP地址的劃分可以根據被網路號佔住的高兩位排列進行的,排列的四種順序為:00,01,10,11。所以這四個IP地址范圍分別為:
(1)第1個子網被網路號佔住為00的IP地址是從「11000000 10101000 00000001 00000001」到「11000000 10101000 00000001 00111110」。因為主機號不能全為「0」和「1」(全0為網路本身,全1為廣播位),所以沒有11000000 00001001 11001000 00000000和11000000 00001001 11001000 00111111這兩個IP地址(下同)。注意實際上此時的主機號只有最後面的6位。對應的十進制IP地址范圍為192.168.1.1~192.168.1.62。而這個子網的網路地址為 11000000 00001001 11001000 00000000,為192.168.1.0。
(2)第2個子網被網路號佔住為01的IP地址是從「11000000 10101000 00000001 01000001」到「11000000 10101000 00000001 01111110」 。對應的十進制IP地址范圍為192.168.1.65~192.168.1.126。對應這個子網的網路地址為 11000000 10101000 00000001 01000000,為192.168.1.64。
(3)第3個子網被網路號佔住為10的IP地址是從「11000000 10101000 00000001 10000001」到「11000000 10101000 00000001 10111110」。對應的十進制IP地址范圍為192.168.1.129~192.168.1.190。對應這個子網的網路地址為 11000000 10101000 00000001 10000000,為192.168.1.128。
(4)第4個子網被網路號佔住為11的IP地址是從「11000000 10101000 00000001 11000001」到「11000000 10101000 00000001 11111110」。對應的十進制IP地址范圍為192.168.1.193~192.168.1.254。對應這個子網的網路地址為 11000000 10101000 00000001 11000000,為192.168.1.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