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遠程通訊電纜的電壓
數字通信系統中的電壓很小,通常只有5~12V。
電壓這一參數,在通信系統中也沒有什麼意義,二次參數如阻抗、衰減等才有實質意義。
因此,給通信電纜標注電壓,是非常外行的做法。
計算機遠程通信電纜中,通常將信號線和中繼電源線做成綜合電纜,這時候電壓只在電源線中有實際意義。
㈡ 485通訊線電壓是多少
A線為正端,B線為負端,
線上的bit是1的話,應為-2~-6V左右的電壓,線上的bit是0的話,應為+2~+6V.
不通訊時,RS485處於空閑狀態,數據線上全是1,當然可以用萬用表測Vab電壓,電壓應該在-2~-6V之間
通訊時,電平時高時低,你要看數據的話必須知道波特率,所以還必須用示波器捕捉波形
㈢ 通信設備所使用的電壓有哪幾種
早期的有線電話採用「共電式」,電話機的電源都是通過電話線由電話局交換機統一供電,電話線起著供電、傳送話音、鈴流、摘掛機信號等作用。
早期電話局使用的電源是原始的鉛酸蓄電池,當時的材料、結構等適合正極接地,其電壓是基礎(單電池)電壓是1.2伏的倍數,又根據當時設備部件的和線路的能力,並保證市話有較遠的通信距離,以及安全性等,電源選擇了正極接地,電壓48伏(也有60伏的),因此對地而言系統是負48伏。當前電話及其交換機經歷了磁石式--
共電式--
自動交換(機電式、電子式)--
程式控制交換
的更新換代,這些系統的更新換代中,除了磁石式系統外,其他系統的電源首先是兼容的,電源電壓以及接地極性保持原來方式不變,這些措施能保證新老設備通信業務不中斷並有可能直接信息交換。通信技術和設備雖然飛躍進步,但更新必須是逐步的,兼容的,這些不單純是技術問題,是社會需要。以上僅供討論參考。
此外,1、
因為處於-48v左右產生的功耗對設備部件生命周期有很大的延續性,壽命更長一點兒。而使用負電壓是依據物理上電磁場的特性,可以避免磁性方面的干擾,當然這只是其中的一個方面。此外,用負的電壓是因為電子是帶負電的,它會向正電壓方向流動,也就成為電流。用負電壓就不會讓電子過多的聚集在通信設備上,這樣處現燒毀通信設備的機會就降低!
2-3是對上面的問題的詳細補充:
2,由於中央電池的一極必須接地,中央電池總是以正極接地,原因是可以保證交換機中的各元件的導線電位低於地電位,可以保證導線受到電蝕而損壞,因為導線外的絕緣材料中含有雜質,受到空氣中潮氣影響會形成酸根等負離子,若中央電池負極接地,則導線電位高於地電位,容易使導線因電化學作用而被腐蝕,具體的原理高中化學講的狠明白。所以直到現在,不僅是交換機,所有的局用設備都是以電源的正極接地,而我們能夠接觸到的電壓值也是-48伏或者-53伏。
(採用負電源的原因是保護電信傳輸線路所用的金屬材料。當正電源接地時,金屬材料中的正離子由於電化學的作用流向內部,材料不宜被腐蝕;而當負電源接地時,正離子流向外部,金屬材料會很快被腐蝕。)
3、至於為什麼標稱-48v而實際使用-53v,這是因為電池組的電壓的確是-48v,這一點在交換機的供電設備發生問題而使用電池時可以看到,因為單個局用大容量電池的電壓就是2v,每組由24個電池串連,所以長期以來,交換機供電電壓就習慣性的用48v,其實交換機內部的工作電源多數為-5v,-12v等,而對用戶的振鈴電壓有可能高達100v,日常線路電壓也有60v到80v,isdn線電壓更高達96v,所以選擇-48v這個電位正好上得去下得來,而且不會在電路上形成很大得電流;考慮到一方面日常供電時需要對電池進行浮充,供電電壓要維持在比較高的水平,另一方面,也要考慮交換機工作的壓降問題,所以電源設備的輸出一般為53.52v。
總結一下就是:
1.歷史原因
2.地線抗腐蝕
3.安全因素
㈣ 無線路由器的電壓是多少
無線路由器的電壓在9V~12V居多,路由器品牌型號有所不同上下有浮動。
無線路由器是應用於用戶上網、帶有無線覆蓋功能的路由器。
無線路由器可以看作一個轉發器,將家中牆上接出的寬頻網路信號通過天線轉發給附近的無線網路設備(筆記本電腦、支持wifi的手機以及所有帶有WIFI功能的設備)。
㈤ 請問弱電所指的電壓范圍是多少到多少
弱電所指的電壓在36v以下。
建築中的弱電主要有兩類:
一類是國家規定的安全電壓等級及控制電壓等低電壓電能,有交流與直流之分。交流36V以下,直流24V以下,如24V直流控制電源,或應急照明燈備用電源。
另一類是載有語音、圖像、數據等信息的信息源,如電話、電視、計算機的信息。
智能化系統為樓宇設備自控系統(BA)、安全防範系統(SA)、通訊網路系統(CA)、辦公自動化系統(OA)、火災自動報警及消防聯動(FA)等系統-即我們常說的5A系統,以集中監視、控制和管理為目的構成的綜合系統;家庭內各種數據採集、控制、管理及通訊的控制或網路系統等線路,則稱為智能化線路(也就是家庭裝修中所說的弱電)
(5)網路通信電壓一般多少擴展閱讀:
弱電系統
智能建築的弱電系統,是智能建築中智能化群體的基本成員,也是智能建築的關鍵組成部分,並且是建築電氣專業人員日常工作的主要對象。70年代以前的弱電設計,只有電話與廣播設計,而到了80年代以後,在它的內容中增加了消防報警與聯動控制、共用天線、保安監視、空調DDC控制等。弱電設計的設計內容在一步步擴大、擴展,技術越來越新,工作量也越來越大。
智能化大廈弱電系統一般包括以下幾個分系統:樓宇自動化管理分系統(BAS)、消防自動報警分系統(FAS)、安保監控分系統(CCTV)、衛星接收及有線電視分系統(CATV)、地下車庫管理分系統(CPS)、公共廣播及緊急廣播分系統(PAS)、程式控制交換機分系統(PABX)、結構化綜合布線系統(PDS)在樓宇自動化管理分系統中往往包含出入口控制分系統及防盜報警分系統。
智能化大廈各個分系統為大廈提供了各類機電設備的監控管理,為大廈用戶創造了安全、健康、舒適宜人並且能提高工作效率的辦公環境,提供了現代化的通訊手段與辦公條件,滿足了多種用戶對不同環境、功能的要求。
樓宇自動化管理分系統(BAS)是智能化大廈弱電系統的核心,它的高可靠性是整個弱電系統高可靠性的基石,因此BAS系統採取三級控制方式。
㈥ 一般通信設備通電的電壓是在多少
-57V--- -40V之間
㈦ 移動通信網路的傳輸信號是多少伏電壓
光纖傳輸是不帶電壓的。光纖傳輸系統主要由三部分組成:光源(又稱光發送機),傳輸介質、檢測器(又稱光接收機)。計算機網路之間的光纖傳輸中,光源和檢測器的工作一般都是用光纖收發器完成的,光纖收發器簡單的來說就是實現雙絞線與光纖連接的設備,其作用是將雙絞線所傳輸的信號轉換成能夠通過光纖傳輸的信號(光信號)。當然也是雙向的,同樣能將光纖傳輸的信號轉換能夠在雙絞線中傳輸的信號,實現網路間的數據傳輸。在普通的視、音頻、數據等傳輸過程中,光源和檢測器的工作一般都是由光端機完成的。所以光纖傳輸不帶電壓的,也就不存在有多少伏了。
㈧ RS485兩線制通信方式中,正常情況下兩線之間電壓是多少伏
1. RS-485的電氣特性:邏輯「1」以兩線間的電壓差為+(2—6)V表示;邏輯「0」以兩線間的電壓差為-(2—6)V表示。介面信號電平比RS-232-C降低了,就不易損壞介面電路的晶元, 且該電平與TTL電平兼容,可方便與TTL 電路連接。
2. RS-485的數據最高傳輸速率為10Mbps 。
3. RS-485介面是採用平衡驅動器和差分接收器的組合,抗共模干擾能力增強,即抗雜訊干擾性好。
4. RS-485介面的最大傳輸距離標准值為4000英尺(約1219米),實際上可達 3000米,另外RS-232-C介面在匯流排上只允許連接1個收發器,即單站能力。而RS-485介面在匯流排上是允許連接多達128個收發器。即具有多站能力,這樣用戶可以利用單一的RS-485介面方便地建立起設備網路。
主要特性
因RS-485介面具有良好的抗雜訊干擾性,長的傳輸距離和多站能力等上述優點就使其成為首選的串列介面。因為RS485介面組成的半雙工網路一般只需二根連線,所以RS485介面均採用屏蔽雙絞線傳輸。 RS485介面連接器採用DB-9的9芯插頭座,與智能終端RS485介面採用DB-9(孔),與鍵盤連接的鍵盤介面RS485採用DB-9(針)。
RS485編程
串口協議只是定義了傳輸的電壓,阻抗等,編程方式和普通的串口編程一樣。
(8)網路通信電壓一般多少擴展閱讀:
RS-485
定義
RS-485又名TIA-485-A, ANSI/TIA/EIA-485或TIA/EIA-485。
RS485是一個定義平衡數字多點系統中的驅動器和接收器的電氣特性的標准,該標准由電信行業協會和電子工業聯盟定義。使用該標準的數字通信網路能在遠距離條件下以及電子雜訊大的環境下有效傳輸信號。RS-485使得廉價本地網路以及多支路通信鏈路的配置成為可能。
RS485有兩線制和四線制兩種接線,四線制只能實現點對點的通信方式,現很少採用,現在多採用的是兩線制接線方式,這種接線方式為匯流排式拓撲結構,在同一匯流排上最多可以掛接32個節點。
在RS485通信網路中一般採用的是主從通信方式,即一個主機帶多個從機。很多情況下,連接RS-485通信鏈路時只是簡單地用一對雙絞線將各個介面的「A」、「B」端連接起來,而忽略了信號地的連接,這種連接方法在許多場合是能正常工作的,但卻埋下了很大的隱患。
原因一是共模干擾:RS-485介面採用差分方式傳輸信號方式,並不需要相對於某個參照點來檢測信號,系統只需檢測兩線之間的電位差就可以了,但容易忽視了收發器有一定的共模電壓范圍,RS-485收發器共模電壓范圍為-7到+12V,只有滿足上述條件,整個網路才能正常工作;當網路線路中共模電壓超出此范圍時就會影響通信的穩定可靠,甚至損壞介面;
原因二是EMI的問題:發送驅動器輸出信號中的共模部分需要一個返回通路,如沒有一個低阻的返回通道(信號地),就會以輻射的形式返回源端,整個匯流排就會像一個巨大的天線向外輻射電磁波。
2. 電纜
在低速、短距離、無干擾的場合可以採用普通的雙絞線,反之,在高速、長線傳輸時,則必須採用阻抗匹配(一般為120Ω)的RS485專用電纜(STP-120Ω(用於RS485 & CAN)一對18AWG),而在干擾惡劣的環境下還應採用鎧裝型雙絞屏蔽電纜(ASTP-120Ω(用於RS485 & CAN)一對18AWG)。
在使用RS485介面時,對於特定的傳輸線路,從RS485介面到負載其數據信號傳輸所允許的最大電纜長度與信號傳輸的波特率成反比,這個長度數據主要是受信號失真及雜訊等因素所影響。理論上,通信速率在100Kbps及以下時,RS485的最長傳輸距離可達1200米,但在實際應用中傳輸的距離也因晶元及電纜的傳輸特性而有所差異。
在傳輸過程中可以採用增加中繼的方法對信號進行放大,最多可以加八個中繼,也就是說理論上RS485的最大傳輸距離可以達到10.8公里。如果確實需要長距離傳輸,可以採用光纖為傳播介質,收發兩端各加一個光電轉換器,多模光纖的傳輸距離是5到10公里,而採用單模光纖可達50公里的傳播距離。
3. 布網
網路拓撲一般採用終端匹配的匯流排型結構。在構建網路時,應注意如下幾點:
(1)採用一條雙絞線電纜作匯流排,將各個節點串接起來,從匯流排到每個節點的引出線長度應盡量短,以便使引出線中的反射信號對匯流排信號的影響最低。有些網路連接盡管不正確,在短距離、低速率仍可能正常工作,但隨著通信距離的延長或通信速率的提高,其不良影響會越來越嚴重,主要原因是信號在各支路末端反射後與原信號疊加,會造成信號質量下降。
(2)應注意匯流排特性阻抗的連續性,在阻抗不連續點就會發生信號的反射。下列幾種情況易產生這種不連續性:匯流排的不同區段採用了不同電纜,或某一段匯流排上有過多收發器緊靠在一起安裝,再者是過長的分支線引出到匯流排。總之,應該提供一條單一、連續的信號通道作為匯流排。
(3)注意終端負載電阻問題,在設備少距離短的情況下不加終端負載電阻整個網路能很好的工作,但隨著距離的增加性能將降低。理論上,在每個接收數據信號的中點進行采樣時,只要反射信號在開始采樣時衰減到足夠低就可以不考慮匹配。
但這在實際上難以掌握,美國MAXIM公司有篇文章提到一條經驗性的原則可以用來判斷在什麼樣的數據速率和電纜長度時需要進行匹配:當信號的轉換時間(上升或下降時間)超過電信號沿匯流排單向傳輸所需時間的3倍以上時就可以不加匹配。
一般終端匹配採用終端電阻方法,RS-485應在匯流排電纜的開始和末端都並接終端電阻。終端電阻在RS-485網路中取120Ω。相當於電纜特性阻抗的電阻,因為大多數雙絞線電纜特性阻抗大約在100~120Ω。這種匹配方法簡單有效,但有一個缺點,匹配電阻要消耗較大功率,對於功耗限制比較嚴格的系統不太適合。
另外一種比較省電的匹配方式是RC匹配。利用一隻電容C隔斷直流成分可以節省大部分功率。但電容C的取值是個難點,需要在功耗和匹配質量間進行折衷。還有一種採用二極體的匹配方法,這種方案雖未實現真正的「匹配」,但它利用二極體的鉗位作用能迅速削弱反射信號,達到改善信號質量的目的,節能效果顯著。
㈨ 網線一般電壓是多少
電腦之間通過的網線傳輸的信號是交流高頻信號,電壓是不超過3V的,帶不動任何的負載。
如果網線作為POE供電的話,是需要帶負載的,大概電壓大概在48V。
RJ45的介面也就是說接水晶頭的介面最大持續的工作電壓是8V。
電話線上的電壓平時是直流48V,而且是高內阻的電源線,摘機狀態下是直流6-12V,如果有電話打入,振鈴的電壓大概是75V交流電壓。
(9)網路通信電壓一般多少擴展閱讀:
在使用RJ45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電壓的問題,絕對不能超過額定的電壓,需要控制在一定的值內,這樣才不會燒毀介面,RJ45的壽命會更長的,所以要注意這個問題。
選用8芯網線做監控網線的話,距離短的可以選用全銅網線,距離長的最好選擇無氧銅網線。
因為攝像頭工作的電壓是不能低於10V。無氧銅網線的電阻較低,在傳輸信號的時候,終端的降壓數值不會太高,比較能保證攝像頭正常工作。
(9)網路通信電壓一般多少擴展閱讀來源:網路-網線
㈩ 網路交換機電壓
乙太網的交換機介面電壓是48V。
乙太網交換機:
乙太網交換機是基於乙太網傳輸數據的交換機,乙太網採用共享匯流排型傳輸媒體方式的區域網。乙太網交換機的結構是每個埠都直接與主機相連,並且一般都工作在全雙工方式。交換機能同時連通許多對埠,使每一對相互通信的主機都能像獨占通信媒體那樣,進行無沖突地傳輸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