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物理層:中繼器(Repeater)和集線器(Hub)。用於連接物理特性相同的網段,這些網段,只是位置不同而已。Hub 的埠沒有物理和邏輯地址。
2、邏輯鏈路層:網橋(Bridge)和交換機(Switch)。用於連接同一邏輯網路中、物理層規范不同的網段,這些網段的拓撲結構和其上的數據幀格式,都可以不同。Bridge和Switch的埠具有物理地址,但沒有邏輯地址。
3、網路層:路由器(Router)。用於連接不同的邏輯網路。Router的每一個埠都有唯一的物理地址和邏輯地址。
4、應用層:網關(Gateway)。用於互連網路上,使用不同協議的應用程序之間的數據通信,目前尚無硬體產品。
2. 路由器與網橋的區別是什麼
區別是本質上不同,網橋是一個區域網與另一個區域網之間建立連接的橋梁。路由器是在網路層實現互連的設備。
一、路由器
網橋(Bridge)是早期的兩埠二層網路設備,用來連接不同網段。網橋的兩個埠分別有一條獨立的交換信道,不是共享一條背板匯流排,可隔離沖突域。網橋比集線器(Hub)性能更好,集線器上各埠都是共享同一條背板匯流排的。後來,網橋被具有更多埠、同時也可隔離沖突域的交換機(Switch)所取代。
網橋(Bridge)像一個聰明的中繼器。中繼器從一個網路電纜里接收信號, 放大它們,將其送入下一個電纜。相比較而言,網橋對從關卡上傳下來的信息更敏銳一些。網橋是一種對幀進行轉發的技術,根據MAC分區塊,可隔離碰撞。網橋將網路的多個網段在數據鏈路層連接起來。
網橋也叫橋接器,是連接兩個區域網的一種存儲/轉發設備,它能將一個大的LAN分割為多個網段,或將兩個以上的LAN互聯為一個邏輯LAN,使LAN上的所有用戶都可訪問伺服器。
3. 網橋和路由器都是網路互聯的設備,它們之間的主要區別表現在哪些方面
作為同是連接兩個網路間的設備,網橋和路由器確實有些相似,不過本質上還是不同的。其中網橋(Bridge)又叫橋接器,它是一種在鏈路層實現區域網互連的存儲轉發設備。網橋從一個區域網接收MAC幀,拆封、校對、校驗之後,按另一個區域網的格式重新組裝,發往它的物理層。由於網橋是鏈路層設備,因此不處理數據鏈路層以上層次協議所加的報頭.
而路由器(Router)也稱之為路徑選擇器,是在網路層實現互連的設備。它比網橋更加復雜,也具有更大的靈活性。由於路由器具有更強的不同網間的互連能力,所以其連接對象包括區域網和廣域網等多種類型網路。
從上面可以看出,網橋和路由器的不同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1.網橋是第二層的設備,而路由器是第三層的設備;
2.網橋只能連接兩個相同的網路,而路由器可以連接不同網路;
3.網橋不隔離廣播,而路由器可以隔離廣播。
4. 網路的OSL類型,有哪幾層路由器、網橋分別工作在哪裡
1,OSI模型一共7層 分別是 應用,表示,會話,傳輸,網路,數據鏈路,物理
路由器工作在網路層 網橋工作在數據鏈路層
2,不會
3,如果你是超級終端的話可以設置路由器和查看路由表 如果不是 可以telnet進去 前提是必須知道login密碼
5. 說明網橋,中繼器和路由器的主要功能以及分別工作在網路體系機構哪一層。 內容要詳細易懂
網橋
這個應該指二層交換機吧?如果是的話,工作在數據鏈路層。主要是幀的轉發。
中繼器這個是在物理層
就是信號的轉發
路由器工作在三層
也就是網路層
主要是不同網路直接的路由轉發。
6. 網橋、中繼器和路由器各自的功能以及分別工作在網路體系結構的哪一層。
網橋 這個應該指二層交換機吧?如果是的話,工作在數據鏈路層。主要是幀的轉發。
中繼器這個是在物理層 就是信號的轉發
路由器工作在三層 也就是網路層 主要是不同網路直接的路由轉發。
7. 網橋、路由器和網關分別是從哪個層次上實現了不同網路的互連
網橋在第二層,數據鏈路層,分割沖突域
路由器在第三層,網路層.分割廣播域
網關是一個非常廣泛的概念,我們很難給出一個確切的定義。
從第一層到第七層都可以有網關設備出現。
我們通常所說的網關主要是指第三層的設備,即路由器。
關於網關是工作在某幾層的觀點是不正確的,過於教條主義,而缺少對事物本質的了解。譬如說應用網關,一個應用網關的具體設備確實會包括ISO模型中的所有7層(我們不關注具體的協議實現)但是實現網關功能的具體進程並不會涉及到下面的層次,那是一個網路設備要得以運作必須的實現。而與網關的實現相關的處理只在特定的層次上操作。因此我們完全是可以確定網關的應用層次的。
有些網關具體的實現可能即包含了多個層次,但這只能說是這個具體的實現是同時包含了多種的網關的實現的,是復合型的而已。
即是說,路由器就是工作在的三層的網關設備。而代理伺服器(特定與一定的服務,譬如web服務。)就是應用層的網關。
8. 網橋工作在哪一層
網橋工作在數據鏈路層,將兩個LAN連起來,根據MAC地址來轉發幀,可以看作一個「低層的路由器」(路由器工作在網路層,根據網路地址如IP地址進行轉發)。
網橋是早期的兩埠二層網路設備,用來連接不同網段。網橋的兩個埠分別有一條獨立的交換信道,不是共享一條背板匯流排,可隔離沖突域。網橋比集線器性能更好,集線器上各埠都是共享同一條背板匯流排的。後來,網橋被具有更多埠、同時也可隔離沖突域的交換機所取代。
(8)網橋和路由器分別是通過網路層擴展閱讀:
網橋能夠識別數據鏈路層中的數據幀,並將這些數據幀臨時存儲於內存,再重新生成信號作為一個全新的數據幀轉發給相連的另一個網段。由於能夠對數據幀拆包、暫存、重新打包,網橋能夠連接不同技術參數傳輸速率的數據鏈路,如連接10BASE-T與100BASE-TX。
網橋還能通過地址自學機制和過濾功能控制網路流量,具有OSI第2層網路交換機功能。由DEC在1980年代發明。其機制是網橋內部有一個資料庫,最初沒有數據。當網橋從一個網段收到一個數據幀,就會在資料庫中登記(或者更新)數據幀的源地址屬於這個網段,並檢查數據包的目的地址。
如果目的地址在資料庫中屬於另外一個網段,則網橋向該網段轉發該數據幀;如果目的地址在資料庫中沒有記錄,則網橋向除了源地址所在之外的其他所有網段轉發(flood)該數據幀。
9. 集線器,網橋,交換機,路由器工作在哪一層說明他們的作用. 物理層,數據鏈路層,數據鏈路層,網路層
集線器工作在物理層,集線器只是把各個終端互相連接起來而已,處理的是信號。
網橋和交換機是一回事
,交換機就是網橋的集合。它們工作在鏈路層。它們處理的是鏈路層數據,一般來說就是乙太網幀格式的數據。
路由器工作在網路層,處理網路層數據,也就是ip報文格式的數據,目前來看網路層的報文格式是ip一家獨大,當然路由器也可以處理tcp、udp等四層數據,以及ppp等三層數據。但它的主要作用在於ip轉發,所以我們一般認為它是網路層設備
10. 路由器和網橋是什麼
1.網橋
網橋(Bridge)是一個區域網與另一個區域網之間建立連接的橋梁。網橋是屬於網路層的一種設備,它的作用是擴展網路和通信手段,在各種傳輸介質中轉發數據信號,擴展網路的距離,同時又有選擇地將有地址的信號從一個傳輸介質發送到另一個傳輸介質,並能有效地限制兩個介質系統中無關緊要的通信。網橋可分為本地網橋和遠程網橋。本地網橋是指在傳輸介質允許長度范圍內互聯網路的網橋;遠程網橋是指連接的距離超過網路的常規范圍時使用的遠程橋,通過遠程橋互聯的區域網將成為城域網或廣域網。如果使用遠程網橋,則遠程橋必須成對出現。
在網路的本地連接中,網橋可以使用內橋和外橋。內橋是文件服務的一部分,通過文件伺服器中的不同網卡連接起來的區域網,由文件伺服器上運行的網路操作系統來管理。外橋安裝在工作站上,實現兩個相似或不同的網路之間的連接。外橋不運行在網路文件伺服器上,而是運行在一台獨立的工作站上,外橋可以是專用的,也可以是非專用的。作為專用網橋的工作站不能當普通工作站使用,只能建立兩個網路之間的橋接。而非專用網橋的工作站既可以作為網橋,也可以作為工作站。
2.網關實質上是一個網路通向其他網路的IP地址。比如有網路A和網路B,網路A的IP地址范圍為「192.168.1.1~192. 168.1.254」,子網掩碼為255.255.255.0;網路B的IP地址范圍為「192.168.2.1~192.168.2.254」,子網掩碼為255.255.255.0。在沒有路由器的情況下,兩個網路之間是不能進行TCP/IP通信的,即使是兩個網路連接在同一台交換機(或集線器)上,TCP/IP協議也會根據子網掩碼(255.255.255.0)判定兩個網路中的主機處在不同的網路里。而要實現這兩個網路之間的通信,則必須通過網關。如果網路A中的主機發現數據包的目的主機不在本地網路中,就把數據包轉發給它自己的網關,再由網關轉發給網路B的網關,網路B的網關再轉發給網路B的某個主機(如附圖所示)。網路B向網路A轉發數據包的過程。
3.路由器
路由器(Router)是用於連接多個邏輯上分開的網路。邏輯網路是指一個單獨的網路或一個子網。當數據從一個子網傳輸到另一個子網時,可通過路由器來完成。因此,路由器具有判斷網路地址和選擇路徑的功能,它能在多網路互聯環境中建立靈活的連接,可用完全不同的數據分組和介質訪問方法連接各種子網。路由器是屬於網路應用層的一種互聯設備,只接收源站或其他路由器的信息,它不關心各子網使用的硬體設備,但要求運行與網路層協議相一致的軟體。路由器分本地路由器和遠程路由器,本地路由器是用來連接網路傳輸介質的,如光纖、同軸電纜和雙絞線;遠程路由器是用來與遠程傳輸介質連接並要求相應的設備,如電話線要配數據機,無線要通過無線接收機和發射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