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安全 > 如何看待網路圍觀現象

如何看待網路圍觀現象

發布時間:2022-01-06 16:00:30

⑴ 網路圍觀和網路參與有什麼不同跪求 還有社會熱點問題 怎麼界定

不同:網路圍觀,可能只是大概在瀏覽網路上的各種信息,並不參與到裡面的話題討論。而網路參與的話,應該是參與到網路上的話題討論。比如說,網上有微博評論,或者說給你一張問卷調查,你提交了自己的想法或答案的時候,這個就算是參與。
社會熱點:經常引起大家對問題或事件的關注,很多人都參與到其中,談他們各自的想法及其各種觀點。或者說一個問題常常引發一系列的不同事件,讓大家時常關注它的動態。比如說,國家制定的一些方針政策給國家帶來哪些影響,這時人們就會不斷地去探討。
以上只是我個人的觀點,僅供參考哈,如果你也有不同的看法,你也可以談談。大家互相討論,共同進步!

⑵ 網路圍觀的反省

網上圍觀時,可能失去了普通的判斷力
「楊佳殺警」成為英雄,「鄧玉嬌事件」鄧貴大成為網民公敵,在網上和現實中被罵得狗血噴頭,甚至最後影響了司法判決。反省制度、反省公務員群體,同情弱勢群體並沒有錯,但我們並不可以因此而肆意造謠、謾罵,或者盲目冠上英雄、烈女的稱號,忽略另一面的問題而不知反省。
圍觀最年輕市長,從他的家人到日常打傘照
年輕,使周森鋒引起「圍觀」。「周森鋒啥背景?」官員選拔制度的漏洞,事前公示和調查工作的不全面雖然是官方的問題,但我們如此執著於「黑幕」,藉此人肉搜索,騷擾他人,無疑是過界了……
從「躲貓貓」到「壓力差」,網路熱詞光速出現
網民紛紛以玩世不恭、調侃、嘲諷等形式表達態度。固然有很多類似事件處理不當,政府公信力消退,但每一個急於創造流行詞彙的人又豈不是在信任崩塌和社會沉淪中充當了推波助瀾的角色……
網路圍觀為何一發不可收拾
中國的網路力量從虛擬走向現實,從「打醬油」走向「圍觀」,並非首現,護衛奧運火炬、赴災區當志願者、調查「躲貓貓」等事件都屬於這一類。事件本身沒有偏向性,不是在維護國家利益時就值得稱贊,出現「群體性事件」時就必須批評,但事情的擴大和演化有著共同的原因。
網路平台開放,現實信息封閉
在發生「群體性事件」時,各種流言難以避免,網路也可能進一步加劇流言的傳播,而如果地方政府沒有及時公開真相,其公信力就將大為降低。一些違背常理,有悖常識的信息不斷發布,刺激著社會情緒,網民焦慮、無可奈何等情緒不得不以各種方式展現…
大家的參與之舉非「上網」不能被重視
「鄧玉嬌案的勝利是網路和民眾的勝利!」——網民的歡呼和政府部門的妥協,其實是政府部門行為處事能力的悲哀,是對政府官員現實生活的「真強勢」和網路世界的「真弱勢」的諷刺。社會很多事件除非鬧到「網上」,不然不會受到重視,於是有了「網路圍觀」…
現實場合限制多,只好上網來發泄
株洲高架橋坍塌、杭州飆車案、副校長抄襲等事件中,我們都可以見到潛藏於不當對待與處理背後的憤怒與不滿,當人們在現實中找尋不到解決出路時,現實的境遇與網路事件一拍即合,在咒罵中,在虛擬的行俠中獲得快感,同時也對現實的種種不得意也找尋到了發泄的出口…
或「獵奇」或「從眾」,圍觀心態從未消失
一位網民坦言,隨著網路力量的越來越大,會有許多人發布不實信息,通過誇張、編造等手段吊足大家的胃口,引發無數網友的關注。「石首事件」剛出來時,很多網民連死者的性別都沒弄清楚就起鬨。認同感、關注度的驅使下,一個人爆料,就會有大批人附和…
網路是社會的縮影,「以德之名」的托詞比比皆是
楊佳不該殺人。這是一條起碼的道德和法律標准,可惜有很多人只知道贊賞暴力反抗,而忽視人情與法律。網路哄客以道德正義的名義,無情地圍剿各類大小人物。從章子怡式的電影明星,到銅須式的「第三者」,以及被推上審判台的農民周正龍,都已成為廣大哄客的「公敵」……
「圍觀」殺傷力巨大,必須遏制蔓延
暴戾的心態和行為方式的蔓延、玩世不恭的荒誕人生態度、人們心目中價值觀、是非觀的扭曲,任何一種情況都會引起嚴重後果,連嚴肅的憤怒都不想表達,對真實的追求都不再希望,只剩下無厘頭嬉笑的面具,這會是怎樣的信任崩塌和社會沉淪。
反對魔鬼,不要把自己異化成另一個魔鬼
每個人都需要自律和自省,任何事件、任何個人的問題和錯誤,不能成為在網路上尋找替罪羊和宣洩工具的借口。在集體討伐運動中扭曲了是非觀,把平時在現實生活中積累的一些憤怒、不滿轉移到網路上,轉移到別人身上…
現實問題不解決,圍觀就總會發生
網路的凈化並不是「實名制」、「跨省追捕」等治標不治本的措施就能夠解決的。不可能一朝一夕解決,更不可能靠掩蓋堵塞解決,關注人們的精神層面而不是技術層面,圍觀者才會自行散去…

⑶ 辯論賽關於「網路圍觀是否有助於解決社會熱點問題」反方應提問些什麼問題

1到底是圍觀可以解決問題還是行動可以解決問題
2如果圍觀可以解決問題的話,那我們大家都去圍觀就好了
3從馬克思主義哲學唯物史觀的角度來看,解決事物的最根本問題在於解決事物的主要矛盾。
4根據毛澤東思想,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所以要調查才能發現主要矛盾。
5根絕鄧小平在我黨第十一屆三中全會上的講話精神,時間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因此要行動,不要圍觀
你這五個問題一問,對方只能認輸

如何正確看待"網路圍觀"現象

實際上,主播的行為很大程度是受用戶主導的,有什麼樣的用戶需求,主播們就會提供什麼樣的內容。她們可以說是極佳的互聯網產品經理,畢竟網路直播就是一場生意。那麼,用戶對主播提出的這些需求到底合不合法呢?我想,實際上,主播的行為很大程度是受用戶主導的,有什麼樣的用戶需求,主播們就會提供什麼樣的內容。她們可以說是極佳的互聯網產品經理,畢竟網路直播就是一場生意。那麼,用戶對主播提出的這些需求到底合不合法呢?我想,只要這些需求本身沒有對他人造成傷害,或者危害公共安全,那麼這樣的需求理論上講就是合情合理的。

一般來說,用戶對主播有如下的需求。第一,宅男們對於主播有一種觀看、窺私的需求,一個美女每天是怎樣生活的、怎樣吃飯的、怎樣打游戲的、怎樣睡覺的,他們非常渴望親眼見證。為何有此癖好?這一定程度是由於我國的單身男性人數逐年上升。據中國經濟網的報道,中國單身男性人數上升勢頭不減,在2020年達到三千萬左右。這些收入並不高、每天宅在家裡,並且缺乏自信的宅男,對於美女天然有一種「不敢接觸,只敢窺探」的慾望。只要這些需求本身沒有對他人造成傷害,或者危害公共安全,那麼這樣的需求理論上講就是合情合理的。

一般來說,用戶對主播有如下的需求。第一,宅男們對於主播有一種觀看、窺私的需求,一個美女每天是怎樣生活的、怎樣吃飯的、怎樣打游戲的、怎樣睡覺的,他們非常渴望親眼見證。為何有此癖好?這一定程度是由於我國的單身男性人數逐年上升。據中國經濟網的報道,中國單身男性人數上升勢頭不減,在2020年達到三千萬左右。這些收入並不高、每天宅在家裡,並且缺乏自信的宅男,對於美女天然有一種「不敢接觸,只敢窺探」的慾望。

⑸ 網路圍觀是否有助於社會熱點問題的解決

有助,但是作用也不非常大。

網路圍觀最大的作用,我認為是收集信息,收集謀略。

這個熱點問題,可以通過大眾的圍觀,收集各方面的信息,比如調查統計的信息,比如解決方案的策略。

通過網路圍觀就等於大面積的頭腦風暴,是非常好的點子收集法。

但是對於解決問題來說,還是專家去專門研究,才是最好的途徑。

⑹ 網路圍觀會對當事者造成什麼影響

5月27日,吉林省長春市中級人民法院依法宣判長春「盜車殺嬰」案,被告人周喜軍一審被判死刑。3月4日,僅兩個月大的嬰兒許皓博隨一輛私家車被盜,長春幾乎全城出動,警察、的哥、好心的市民在城市的每一個角落尋找孩子的下落。次日晚,嫌犯周喜軍自首,卻已將孩子掐死埋於雪地之中。當時,有不少網友認為這次媒體、社會力量等總動員參與營救的方式,包括網路圍觀對作案者形成壓力而致使其走極端。在當日庭審中,被告人周喜軍的供述證實,網路圍觀「致死」嬰兒的說法不成立。(見5月29日《新民晚報》)
被告人的供詞讓所有擔心網路圍觀被抹黑的人鬆了口氣:當時的網路圍觀並未對罪犯造成心理壓力,與孩子被殺無關。
從某種程度上說,網路圍觀其實是一種關注和表達、一種在場與監督。這是網路帶來的現象,也是媒介改變生活的一個變化。如果沒有網路圍觀,一些事件可能不會成為公共事件。因此,對網路圍觀,不少人寄予厚望,「圍觀改變中國」的理念也廣為傳播。的確,時下,網路圍觀本身就是公共生活的一部分。
可網路圍觀的確容易讓人們陷入一種矛盾中。一方面,網路圍觀的作用可能沒有那麼大,其改變效應也有一些詩意化、理想化的成分。有時,網路圍觀只是一種短暫停留,聚焦熱點事件後,圍觀迅速散去;有時,網路圍觀只是一些情緒化的表達,缺少理性的表述和判斷;有時,網路圍觀甚至會成為一種偏離議題的人肉搜素,將個人隱私公之於眾,讓隱私裸奔。
新聞案例中網路圍觀則是又一種情況,它可能造成一種壓力,或將導致更壞結果的發生。這一點,讓那些本就對網路圍觀持懷疑態度者找到了論據,也讓那些對網路圍觀樂觀贊同者感到心虛。很多時候,建立在客觀理性基礎上的文明圍觀,有助於推動事件向更好的方向發展,甚至可以推動真相盡快浮出水面;而因沖動而生的一窩蜂、湊熱鬧式的圍觀,則可能會推波助瀾,使事件更加撲朔迷離,甚至發展為聚眾起鬨式的煽風點火。網路上,每個人在圍觀某一事件時,都想到圍觀的後果了嗎?是否想到:一次無心的從眾圍觀,可能就讓自己成為了一次公共事件的「參與者」?
如今,當事件塵埃落定,我們不得不承認網路圍觀依然是一種力量,其可能造成的影響也必須被正視。這就需要我們在面對網路圍觀時,保持一種理性的態度。在權利的邊界和利害的考量前,讓圍觀止步。只有這樣,才能讓網路圍觀源源不斷地傳遞出正能量。

⑺ 如何使網路圍觀現象發揮積極效應

⑻ 網路圍觀解決社會熱點問題弊大於利

這個反正是雙面劍吧,因為有些熱點事件網路輿論關注了那麼有關部門可以形成重視,但是有些時候。有些認識時間不如一開始報道的那樣,因為網民也只是吃瓜觀眾,有時候事情變化也還會轉變風向。

⑼ 面對網路圍觀,我們更應該做的是什麼

面對網路圍觀,我們更應該做的是保持自己的本性,遵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一定要睜大自己的眼睛,認清事物的真假。

閱讀全文

與如何看待網路圍觀現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澳門網路轉換設置 瀏覽:64
s5移動網路設置 瀏覽:615
遙控車如何連接網路 瀏覽:645
網路設置收費合法嗎 瀏覽:471
電腦裝了系統怎麼沒有網路 瀏覽:640
移動網路無法連接電腦 瀏覽:617
手機選擇網路營運商沒有顯示 瀏覽:118
法碩網路安全方向 瀏覽:331
電信網路報修不修怎麼投訴 瀏覽:609
網路故障如何定位 瀏覽:864
電話進來顯示網路異常 瀏覽:317
電腦w10怎麼連接網路列印機 瀏覽:904
人社網路安全活動 瀏覽:157
江蘇電信網路電視怎麼看在線上課 瀏覽:212
藍牙與4g網路哪個費電 瀏覽:50
網路安全分類分級管理 瀏覽:333
手機顯示無網路信號怎麼辦 瀏覽:451
搜索附近聯通網路信號 瀏覽:705
如何在電腦上建立乙太網絡 瀏覽:668
本地連接顯示無權訪問網路 瀏覽:936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