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做好當前食品安全工作的幾點建議:
一、按律究辦,以儆效尤。現在社會上普遍認為,食品安全問題頻出是違法者的違法成本太低,處罰過輕導致不法分子膽敢以身試法,或一犯再犯。食品安全必須「治亂用重典」,要在現行法律允許的范圍內,動真格、出狠招,讓不法分子付出高昂的代價。要以「兩高解釋」來審結幾起大案要案,真正以嚴厲的法律判例來警示違法者。
二、要加大責任追究力度,嚴查監管中的失職、瀆職行為。對監督檢查中走過場、不按規定履職的公職人員,要從嚴追究責任;情節嚴重的,依法依紀開除公職;涉嫌徇私舞弊、瀆職犯罪的,移交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三、要充分調動人民群眾參與食品安全治理的積極性、主動性。食品安全,人人有責。要充分發動群眾、依靠群眾,培養群眾對問題食品的識別能力及法律意識,進一步完善食品安全有獎舉報措施,暢通投訴舉報渠道,做到發現問題,能及時舉報,讓食品安全永遠處在廣大群眾的監督之下,讓問題食品永無藏身之處。
四、搭建食品安全信息平台,讓老百姓餐桌的食品信息透明化。加大宣傳教育力度,通過各種媒體、網路平台進行宣傳、公開公示相關食品安全檢測結果等,讓廣大群眾對食品安全情況心中有數。同時,媒體曝光也能起到重罰的效果。比如「三聚氰胺」曝光後,三鹿奶粉馬上就「完蛋」了。
五、加快推進食品安全電子追溯系統建設,提高追溯體系的便捷性和有效性。食品安全信息可追溯體系是食品安全工作中的重要環節。要採用雲計算與物聯網結合等先進技術,對重點監管的食品,在養殖(種植)、生產、加工、流通等各個環節實現電子溯源,使食品安全責任可以追溯落實到具體的生產經營者身上。
六、推進食品生產經營規模化和集約化。當前,小農經濟、分散種植和養殖是影響我國食品安全統一監管的重要因素。另外,加工生產環節中大量的小型企業及個體作坊式的生產也給政府的食品安全監管帶來了巨大挑戰。要大力提高農產品生產經營者的水平並促進生產規模化和集約化,從源頭確保食品生產經營的安全。還要建立食品產業規劃,通過整個產業的優化升級,提高食品安全。
❷ 市場主體角度分析如何維護食品安全
一是嚴把市場准入關,提升行業整體競爭力。經營企業、超市等要建立和落實食用農產品進貨查驗記錄制度,確保采購的食用農產品質量合格、來源可追溯;對入場經營的食用農產品進行自檢,合格後方可上架銷售。食用農產品批發市場管理方要切實履行市場管理職責,對進場交易食用農產品安全進行把關。關於糧食質量安全方面,各糧食生產加工銷售企業、超市等對采購的大米原料和產品,要索取供應商證照、檢驗合格證明、銷售憑證等資料;大米檢測報告中要將重金屬列為必檢項目,沒有重金屬檢驗合格證明的,不得采購和銷售。對自檢或監管部門抽檢發現的重金屬超標糧食,企業要就地封存,做好記錄,依法處理,不得退回上游企業。批發市場管理方要加強對市場內經營戶的宣傳教育和日常檢查,防止不合格大米流入口糧市場。
二是嚴把部門監管關,保障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各級食品葯品監管部門要加強食用農產品入市後監管,督促食用農產品市場開辦者和經營者落實食品安全責任,嚴把進貨質量關。要把糧食質量安全納入日常監督管理的重點范圍,重點加大對糧食銷售企業、糧食批發市場、商場超市、農貿市場等的監督抽檢和日常檢查力度,嚴厲打擊銷售質量不合格糧食、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摻雜使假等違法犯罪行為,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
三是嚴把風險自查關,推動「診脈行動」取得效果。今年,根據新修訂《食品安全法》和總局有關工作要求,省食品葯品監管局組織開展食品經營企業「診脈行動」。相關企業要高度重視,積極參與,將「診脈行動」作為落實法律要求,建立企業食品安全自查制度、防範食品安全風險的一項重要舉措,開展自查自糾,查找食品經營中存在的安全管理問題和風險點,制定針對性的解決措施。要將「診脈行動」作為促進誠信經營,提升企業形象的一個重要手段,建立健全內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和流程,嚴格依法依規開展食品經營活動,體現對社會、對消費者負責的態度,樹立守法誠信的企業形象。各地食品葯品監管部門要對「診脈行動」具體工作和企業進行全程跟進、協調和指導,推動行動取得實效。
❸ 網路餐飲食品安全監管辦法,對外賣平台和入駐商家有哪些要求
入網商家嚴審核 外賣上門如進店——食品葯品監管總局負責人解讀《網路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三大亮點:
三,「外賣小哥」懂規范 平台不當「甩手掌櫃」
辦法網路餐飲服務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和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應當加強對送餐人員的食品安全培訓和管理。
送餐人員應當保持個人衛生,使用安全、無害的配送容器,保持容器清潔,並定期進行清洗消毒。送餐人員應當核對配送食品,保證配送過程食品不受污染。
網路餐飲服務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和自建網站餐飲服務提供者應當履行記錄義務,如實記錄網路訂餐的訂單信息,包括食品的名稱、下單時間、送餐人員、送達時間以及收貨地址,信息保存時間不得少於6個月。
❹ 怎樣從自身做起保障食品安全答案
食品安全,從我做起。
從我做起,堅守良知、嚴守法律,不當制售偽劣食品的參與者。假如你是養豬戶,請不要使用瘦肉精;你在賣盒飯,請不要使用地溝油……當我們在譴責有害食品,譴責奸商之時,更應捫心自問,想想自己是否也在受譴責之列。假如每個與食品生產直接相關者,求利不貪婪,一點一滴嚴把材料關、製作關,不安全食品就不會出籠。
從我做起,面對食品安全問題,主動應對,而不是一味抱怨、發牢騷。我們該做的是積極從報刊、網路、電視上學習食品安全方面的科學和法律知識,避免一次又一次盲目被動地陷入驚弓之鳥般的窘境,造成無謂的恐慌。自覺學習一些必要的、簡便易行的食品安全檢驗辦法,提高辨識能力,拒絕購買和食用不安全食品。生活處處皆學問,多看科普讀物,多向專業人士請教,掌握一些自我保護的技能,才能買得放心,吃得踏實。
從我做起,增強維權意識,當一個假冒偽劣食品的舉報者,積極為有關部門提供線索,並主動協助監管部門的工作。記得香港有則公益廣告,其中有一句:「消費權益在你手,據理力爭要開口!」的確,「上帝」不該扮演姑息者角色,據理力爭,不僅維護了消費者自己的權益,也體現了消費者的社會責任。只有人人喊打,老鼠才不敢過街,人人遠離不潔食品,個個打擊問題食品,那些喪失誠信、違法違規的食品制售者自然沒有藏身遁跡之地。保衛食品安全,你的監督有利於他人,他人的監督亦可造福於你,最終形成「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食品安全消費環境,和諧你我,福澤人人。
從我做起,當一個安全食品的信賴者,為放心食品生產者保駕護航。有人常發出「我們還能吃什麼」的疑問,似乎所有食品都失去了安全感。事實上,盡管食品安全事件時有發生,卻沒必要過度恐慌,更不能因噎廢食。畢竟,在我們的生活中,絕大部分食品是可以放心食用的,要保持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才能吃出健康、吃出幸福。在食品安全問題頻發的時候,對安全食品的信賴亦顯得彌足珍貴,就算是多花幾塊錢,多走幾步路,我們也要堅持到正規商家、放心攤點購買經得起時間考驗、擁有良好口碑的食品。消費者的信賴是安全食品暢銷的「通行證」,是對產銷安全食品的誠信者最有力的支持。
食品安全沒有局外人,只有每個人都關心食品質量安全,在各自的領域堅定地維護食品質量,問題食品這個「怪獸」才能不再肆意猖獗,方能重振消費者的信心,我們才得以夯起一堵足以保障自身和家人食品消費安全的「防火牆」。<!---->
❺ 政府、商家和消費者應該如何做才能維護食品安全
1、從政府來說,職能部門確實加強監管,同時對於制售有毒有害食品的商家要進行重罰至其傾家盪產,對於直接責任人要進行重判,讓制售有毒有害食品者看到其犯罪行為的高昂代價。
2、商家則要本著做長期生意的誠信去經營,站在我所制售的也是我自己要食用的角度去確實對所制售的食品負責、對他人對社會負責。
3、消費者方面要在正規的門店去購買商品、不要圖方便和便宜,一旦發現有制售有毒有害食品的行為或商家,要積極保存好相應的視頻或照片資料並及時積極向食品葯品監督部門投訴,要站在積極維護社會大眾利益、同時也是維護自身利益的立場去對待,只要每一位消費者都這樣,我相信制售有毒有害食品的商家肯定難有生存的土壤和環境。
❻ 新《食品安全法》對互聯網食品交易有哪些規定
1、網路食品經營者要實名登記
網路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應當對入網食品經營者進行實名登記,明確其食品安全管理責任;依法應當取得許可證的,還應當審查其許可證。
2、網路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的責任
網路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發現入網食品經營者有違反本法規定行為的,應當及時制止並立即報告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發現嚴重違法行為的,應當立即停止提供網路交易平台服務。
3、消費者受到侵害怎麼辦?
可以向入網食品經營者或者食品生產者要求賠償。
網路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不能提供入網食品經營者的真實名稱、地址和有效聯系方式的,由網路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賠償。
網路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賠償後,有權向入網食品經營者或者食品生產者追償。
網路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作出更有利於消費者承諾的,應當履行其承諾。
4、對交易第三方平台的處罰
網路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未對入網食品經營者進行實名登記、審查許可證,或者未履行報告、停止提供網路交易平台服務等義務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並處五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款;
造成嚴重後果的,責令停業,直至由原發證部門吊銷許可證;使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應當與食品經營者承擔連帶責任。
❼ 新《食品安全法》對網路經營食品有什麼規定
新食品安全法對網路經營食品有: 網路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應該對入網銷售的食品進行實名登記和資質審查。消費者如果通過該平台購物合法權益受損,第三方平台要提供該經營者的真實名稱、地址和有效聯系方式,不能提供的要先行賠付。
❽ 如何保障食品安全
【轉載文獻,共同學習】
第一,落實企業和政府責任。根據食品安全法,食品生產經營者負有保證食品安全的社會責任,各級地方人民政府負有對本行政區域的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統一領導、組織、協調的責任,各有關部門要堅持統一協調與分工負責相結合,認真履行職責,搞好監督指導。
第二,要進一步完善和強化責任制度與問責制度,推動食品安全監管工作順利進行。食品安全監管部門必須敬業盡責,以對百姓生命高度負責的態度對食品市場加大檢查頻率,拓寬覆蓋范圍,最好做到常規檢查和突擊檢查相結合,保證食品安全市場的「零死角」。要採取有效措施,堅決打擊食品安全領域各種違法生產經營的行為,嚴肅查處並追究監管不力的行為,真正做到有法必依、違法必究、執法必嚴。
第三,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應急體系。整合食品衛生監督、質檢、工商為主的政府職能部門資源,使各有關部門的監管工作有機銜接起來,讓市場監管到位。同時以食品行業協會為主導,帶領企業堅定不移的執行與參與政府發布的各種類型保障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規及活動。
第四,還需努力提升社會的道德良心水準。不為自身獲利而去害人,這是最底線的道德標准,然而在利益至上的喧囂時代,道德底線總是被輕易地放棄。在市場經濟的建設中,我們顯然更多強調市場的逐利性,而忽略了其道德性,很多時候,道德性的呼籲甚至被認為與市場的經濟性格格不入,這不能不說是個認識上的偏差。
總之,食品安全問題要得到有效遏制,相關部門要加大宣傳力度,真正調動起廣大老百姓監督食品市場安全的積極性和能動性,保障人民的身體健康。
❾ 如何維護食品安全
維護食品安全的建議如下:
1、建立新的食品安全政策支持體系、宏觀調控體系和管理體制。我們可借鑒國外的做法,針對我國國情來建立農業管理部門與食品工業管理部門合一,對農業和食品工業實行一體化管理的機構。
2、加快食品安全信用體系建設。建立起我國食品安全信用體系的基本框架和運行機制,
使我國食品安全邁上一個新台階。在制度規范上,建立起食品安全信用的監管體制、徵信制度、評價制度、披露制度、服務制度、獎懲制度等,使食品安全信用體系建設的主要方面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3、推進體制改革加強監督隊伍建設。為了保證衛生監督的公正,加大食品衛生監督的力度,改革衛生監督體制,集中原來分散的衛生監督職能,撤銷市、縣級衛生防疫站、公共衛生監督所、勞動衛生監察所,組建新的衛生監督所,承擔面向社會的綜合衛生監督執法任務。 做好發展規劃,推動食品行業穩步發展。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法制保障體系、食品安全預警和控制體系、食品安全監管和衛生監督體系三大目標以及具體指標,同時從經費、人員、組織、管理等方面落實目標實現的保障措施,為食品衛生監督工作明確工作的重點和努力的方向。
4、規范食品市場、經濟秩序進一步深化。將整頓和規范食品市場經濟秩序工作和食品葯品放心工程實施工作有機地結合起來。各級衛生行政部門嚴格執法,對違反《食品衛生法》制售假冒偽劣食品,坑害消費者的不法生產經營者堅決查處,有力打擊制售假冒偽劣食品活動,維護廣大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保障廣大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
5、加強現有法律法規的懲罰力度,依法加強權力監督,實施對食品安全的有效保護,確保做到有法必依靠,執法必嚴。對於食品問題的懲治,可以借鑒國外,如美國:一旦被查出食品安全有問題,食品供應商和銷售商將面臨嚴厲的處罰和數目驚人的巨額罰款 我國食品衛生監督管理制度正在日趨完善,食品安全還面臨著許多機遇和挑戰。我們切實擔負起保障食品安全的政治責任,進一步加大食品衛生法宣傳力度,繼續採取各種措施,不斷鞏固和深化食品專項打假斗爭的成果,努力開創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新局面。
6.政府權力下放,在國內推廣「吹哨法案」,動員民眾監督、檢舉,全民確保食品安全。「吹哨法案」即告密法案,旨在保護告密者,鼓勵公民參與社會公正的監督,國家保護告密者,並且告密者會得到相應的回報。政府應盡快在國內推廣「吹哨法案」,動員群眾力量,共同監管食品安全。
7.加強食品安全知識的普及。解決食品安全問題,責任一半要落在監管者身上,另一半還是要落在公眾身上。舉報制度是鼓勵公眾監督,另外要有計劃地向包括農民在內的廣大公眾普及健康食品知識。每一個人包括食品的生產者,都是食品的消費者,食品安全出現問題誰都不可能是贏家。
❿ 在網上買到有質量問題的食品應該怎樣維權
網上購物食品具有開放、虛擬和地域間的特性,有些甚至包括海外經營者,因此保護消費者合法利益非常困難尤其是異地。根據資料顯示,僅前三年,我國工商及市場相關的監督廳共收到了將近十萬份網路購物投訴申報單,主體不足的網路銷售食品,問題責任也難以查明,怎樣成為保護消費者的合法利益已成了現在社會的大難題。
如果你溝通失敗,還可以向消費協或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相關部門提供信訪、權益保護以此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消費者一旦購買經營者提供的各種類型的商品,只要存在關於質量問題,可以根據情況分開處理。一定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增加大家的網購體驗。消費者因為購買或者使用甚至接受服務從而受到人或者財產損失任何一種的情況下,消費者有權索要依法賠償。商品質量發現有問題同時消費者沒有使用或者沒有打開,合法權利沒有受到傷害,個人以及財產沒有損失的情況下,可以向商家請求退貨或者更換以及維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