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網路直播要注意什麼
網路直播要注意底線意識,同時應注意直播內容。
1、網路直播要有底線意識
在法治社會,什麼可為、什麼不可為,法律法規規定得很清楚,任何人做任何事都應有法律法規意識,絕不能踩「底線」、觸「紅線」、碰「高壓線」,既要依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也不可任意妄為侵犯他人合法權益。現實生活中如此,網路空間亦如此。
網路不是法外之地,網路直播也要守規矩。任何直播都不能為博取點擊量侵犯他人合法權益,甚至出現違法違規行為。
2、主播應注意直播內容
對於主播在直播過程中,通常會喊出絕對化用語,劉承祖和高雅解釋到,如果網紅或明星直播帶貨的行為是替商家宣傳商品並因此獲利,他們宣傳的內容可能受到廣告法規制。
我國《廣告法》第九條第三項明確規定:廣告不得適用最佳用語。根據該條法律規定,廣告語不得使用「最高級」「最佳」等用語,當主播在直播過程中說出這些絕對化用語時,已經違反了《廣告法》的規定。
(1)網路直播如何做到內容規范擴展閱讀
女幼師直播發布與男童親吻視頻
2020年7月1,女幼師在網路發布一段視頻,視頻中的兩名女幼師與男童嘴對嘴親吻,並配文:「我想犯罪怎麼辦?女朋友在此,我可以等他十年」等言論。
面對網友的爭議,女幼師回應稱男童的媽媽沒有責怪她,並且很開心大家喜歡孩子。7月8日,該幼兒園己將文某某予以辭退。園方承認管理存在一定問題,會做出整改。園長表示,在進行教師行為規范培訓時提到以後在孩子臉、額頭包括嘴唇是不能親吻的。
目前,縣教育部門已責令該幼兒園停業整頓。
2. 兩部門印發《網路主播行為規范》,其中哪些重點內容值得關注
兩部門印發《網路主播行為規范》,其中有如下值得關注的點。
在文件中還強調,必須抵制違反法律法規、有損網路文明、有悖網路道德、有害網路和諧的行為,並應當積極引導用戶進行文明互動、理性表達、合理消費,不得炒作緋聞、丑聞、劣跡藝人,傳播格調低下的內容,在直播中應該宣揚違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禁止以未成年人或未成年人的身份從事商業宣傳、表演或有商業性質的表演,引導未成年人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道德觀。
“規范”中明確規定,如醫療、金融、法律、教育等專業技術要求較高的直播內容,必須具備相應的從業資格,並在直播平台辦理執業資質報備,直播平台應對主播進行資質審核及備案。
對網路主播進行教育、培訓、日常管理、規范指導。要建立網路主播入駐、培訓、日常管理、業務評分檔案、“紅黃牌”管理等內部制度。
對有違法行為的網路主播要給予警告和制約;對於問題嚴重或者反復出現問題、屢教不改的主播,要予以封殺,並將其列入“黑名單”或者“警示名單”。
3. 如果對網路直播帶貨進行規范管理,都有哪些抓手
現在是特殊原因催生的直播帶貨這個平台,貨物質量肯定是良莠不齊的,新聞這個東西是不好監管的,只能是網紅們憑著人氣,人品來帶貨,畢竟名氣大的網紅也不想因為貨物質量有問題而壞了自己名聲。
對於直播行業應該規范主播們直播過程中的言行,杜絕不良低俗的直播內容,避免給青少年造成錯誤的引導,污染文明的網路環境。首先應該出台相應的法律法規,制定明確的制度,一次來規范各類主播的行為。對於違反規定主播懲罰力度一定要高並且要執行。相信在嚴厲的打擊制度下,不正當的行為會變得變少。
有人說「直播帶貨就像千禧年的電視購物一樣,明明知道產品質量有問題,價格虛高,為什麼還有人前仆後繼地去買?」但我沒看到價格虛高,大的主播都是全網底價。賣的官方店鋪的產品,天貓旗艦店發貨,質量也是有保障的。直播電商目前這么火,總是有很多人投機倒把,但是整體行業發展到目前風氣還沒有歪。
4. 三部門發文進一步規范網路直播營利行為,具體會如何規范
網路直播的購物方式已經是大家見怪不怪的進行方式了,我們可以在觀看直播的過程中下單購買商品,只要自己在家等待物流配送就可以了,而在網路直播當中也會出現不少的物美價廉商品,當消費者在看到直播過程中,認為商品的價格是符合心理預期之下,情不自禁的就會開始下單購買,這樣網路主播也就是通過這樣的方式進行營利行為,消費者在家就能夠輕松的觀看網路直播,而商家的顧客范圍也就更加寬廣,使得商品可以販賣到更加遙遠的地方去,營利資金正在不斷增多,而三個部門發文將進一步規范網路直播的營利行為,具體會如何規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