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做好網路維護如何做好網路維護工作
當代大學生如何維護網路安全?當代大學生如何維護網路安全
1。加強網路安全教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深刻認識到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正確開展大學生網路安全教育的重要性,正視移動互聯網時代大學生網路安全教育的特點,改變被動應對的思維模式,提高網路安全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為大學生開設網路技能培訓課程,可以使學生充分認識到重視網路安全對個人的重要性,拓展網路技能知識,從而有助於培養其網路自我保護能力;加強日常網路安全教育中的道德色彩,督促全體學生端正心態,不貪圖小便宜,遇到網路詐騙時保持冷靜,沉著應對,及時求助。2.完善大學生網路安全監管機制。在構建基礎網路安全監管機制的基礎上,投入更多的精力和人力,不定期更新網路安全監管機制,以跟上互聯網的發展速度。首先,組建專門的網路安全監管隊伍,組織教師、輔導員和優秀學生幹部開展網路安全知識培訓,提高他們處理網路安全問題的素質,充分發揮他們在網路安全監管中的作用。然後,加強高校與地方公安機關的合作,充分發揮公安機關的法律監督作用。高校可以邀請專門的公安人員在學生中開展網路安全教育,形成從高校到公安機關的安全防護網,增加應對網路犯罪的能力。
3.培養大學生的網路安全意識。網路是一把雙刃劍,它在增強大學生與外界交流的同時,也是大學生網癮的元兇,是網路犯罪的主要工具。面對互聯網對大學生的負面影響,首先是要培養大學生的網路安全意識,加強自我保護意識,科學合理地使用互聯網,以揚長避短的態度對待互聯網,取長補短,積極開展「健康上網、綠色上網」,讓互聯網的使用在大學校園中回歸本義,為大學生的健康生活和學習服務。
4.培養大學生的網路道德意識。作為新時代的媒體工具,互聯網的出現在不知不覺中改變了我們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同時也潛移默化地改變了我們曾經的道德觀。每個人的道德意識和道德水平都是通過後天的社會實踐獲得的,網路道德也是如此。因此,培養大學生的網路道德意識非常重要。通過對大學生網路道德意識的培養,大學生可以在正常的網路使用中從他律走向自律,正確處理網路道德中存在的問題,積極升華自己的道德水平。
Ⅱ 灝忓︾敓緇胯壊涓婄綉鐨勫緩璁3鏉
1銆佽嚜瑙夐伒瀹堛婁腑銆佸皬瀛︾敓瀹堝垯銆嬨併婁腑瀛︾敓鏃ュ父琛屼負瑙勮寖銆嬶紝絝姝h嚜宸辯殑璦琛岋紝鍔犲己鑷鎴戜慨鍏匯2銆佽繙紱葷綉鍚э紝浜掔浉鐩戠潱銆傛棤璁烘槸鍦ㄥ︽牎鏈熼棿榪樻槸鑺傚亣鏃ワ紝鍐充笉韙忚繘钀ヤ笟鎬х綉鍚т竴姝ワ紝鍚戣惀涓氭х綉鍚у憡鍒銆傚圭戶緇涓婄綉鍚х殑鍚屽︼紝鎴戜滑姣忎釜鍚屽﹂兘鏈夎矗浠誨拰涔夊姟瀵瑰叾榪涜屽府鍔┿3銆佸湪瀹朵笂緗戱紝搴斿湪鐖舵瘝闀胯緢鐨勯櫔浼翠笅榪涜岋紝騫惰嚜瑙夐伒瀹堛婂叏鍥介潚灝戝勾緗戠粶鏂囨槑鍏綰︺嬶紝縐鏋佸仛鍒版枃鏄庝笂緗戙
2銆佷弗鏍奸伒瀹堛婂叏鍥介潚灝戝勾緗戠粶鏂囨槑鍏綰︺嬶紝浜夊仛緗戠粶鏂囨槑鐨勪嬌鑰呫傛垜浠涓灝忓︾敓瑕佽よ瘑緗戠粶鏂囨槑鐨勫唴娑碉紝鎳傚緱宕囧皻縐戝︺佽拷奼傜湡鐭ョ殑閬撶悊錛屽炲己緗戠粶鏂囨槑鎰忚瘑錛屼嬌鐢ㄧ綉緇滄枃鏄庣殑璇璦錛屽湪鏃犻檺瀹藉箍鐨勭綉緇滃ぉ鍦伴噷鍊″兼枃鏄庢柊椋庯紝钀ラ犲仴搴風殑緗戠粶閬撳痙鐜澧冦
3銆佷簤鍋氱綉緇滃畨鍏ㄧ殑鍗澹銆傛垜浠涓灝忓︾敓瑕佷簡瑙g綉緇滃畨鍏ㄧ殑閲嶈佹э紝鍚堟硶銆佸悎鐞嗗湴浣跨敤緗戠粶鐨勮祫婧愶紝澧炲己緗戠粶瀹夊叏鎰忚瘑錛岀洃鐫e拰闃茶寖涓嶅畨鍏ㄧ殑闅愭偅錛岀淮鎶ゆe父鐨勭綉緇滆繍琛岀З搴忥紝淇冭繘緗戠粶鐨勫仴搴峰彂灞曘
4銆佽佸仛鍒扳滀笁涓嶁濆拰鈥滀笁涓娾濄傚嵆錛氫笉榪涜惀涓氭х綉鍚э紱涓嶈繘鑹叉儏銆佸瀮鍦劇綉絝欙紱涓嶆矇榪蜂簬緗戠粶娓告垙錛涘仴搴蜂笂緗戱紝鎶婄綉緇滀綔涓鴻幏鍙栫煡璇嗙殑鍥鍦幫紱鏂囨槑涓婄綉錛屾g『澶勭悊涓婄綉涓庡︿範鐨勫叧緋伙紱緇胯壊涓婄綉錛岀啛鎮変笂緗戠殑瀹夊叏閫氶亾銆
Ⅲ 文明上網要做到哪些內容
文明上網要做到的內容是:1. 自覺維護網路安全,學習必備的防護技能,養成必要的安全意識,安全用網、文明上網,爭做維護網路安全的踐行者。2. 上網學習有益的信息資料,主動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養成文明的網路素養,塑造美好心靈,弘揚社會正氣,爭做網上正能量的傳播者。3. 上網要誠實友好交流,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不侮辱欺詐他人。要合理用網、健康用網,不沉溺虛擬時空,不隨便約見網友,爭做網路誠信的先行者。4. 網上網下友善相處,互相關心、互相幫助,做有正義感、責任感、上進心的好學生、好網民,爭做清朗網路空間的建設者。5.要善引導,重監督。家長須強化監護職責,養良善之德,樹自衛之識,戒網路之癮,辨不良之訊。6.重表率,立榜樣。家長須重視網癮危害,懂預防之策,遠網游之害,讀有益之書,表示範之率。7,要常陪伴,增親情。家長須營造和美家庭,增親子之情,理假日之樂,廣健康之趣,育博雅之操。8,要導心理,促健康。家長須關注子女情緒,調其心理,堅其意志,勇於面對挫折,正確利用網路。9,要多配合,常溝通。家長須主動配合學校,常通報情況,多交換信息,早發現苗頭,防患於未然。
Ⅳ 如何規范當代大學生的網路行為
隨著全球化進程加快和科技進步的日新月異,網路已影響到社會生產和生活的各個領域,滲透到人們學習生活和工作的各個角落,改變著人們學習、生活、工作、思維等方式。大學生作為網路用戶的重要群體,其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行為模式等深受網路影響。如何駕馭網路這把雙刃劍,趨利避害,既是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亟待解決的重大課題,更是廣大學生工作者認真思考並努力踐行的重大問題。
1、網路與大學生成長
作為信息傳播新媒體的網路,其博大、豐富、新穎、快捷、方便等的特性,與大學生身心成長的特點、渴望知識的需求等相吻合。網路以前所未有的自然親和力吸引著大學生,且已融入大學生日常學習、生活中,他們通過網路學習知識、獲得信息、豐富生活等。網路已成為他們獲取知識和信息的重要渠道,成為他們表達思想、交流感情的重要場所,成為大學生學習生活的重要空間。
網路在為大學生帶來知識、方便、快捷和樂趣的同時,也對大學生健康成長帶來了消極負面影響。如,西方國家在網路上蓄意宣傳的意識形態、價值觀念等,對於人生觀、價值觀尚未成熟,判斷形勢、明辨是非能力較弱的大學生來說將產生不可低估的負面影響,長此以往將動搖中華民族傳統道德規范和行為准則,造成思想觀念重心的偏離等等。
2、對大學生網路行為的教育引導
鑒於網路對大學生健康成長所產生的巨大影響,廣大學生工作者應抓住機遇,趨利避害,占據主動,積極引導學生正確分析和利用信息,以健康的心態,正確使用網路。
2.1 加強教育引導,營造良好氛圍
(1)加強網上輿論引導:針對各種敵對勢力常常利用熱點和敏感問題,蓄意製造謠言、煽動社會不滿情緒、破壞正常社會秩序的行為,廣大學生工作者必須及時用正確、積極、健康的思想觀點、主流文化佔領網路陣地,引導大學生主動辨別和抵制錯誤信息,做好疏通與說服工作,正確引導輿論導向。
(2)開展網路文明建設活動:通過各種教育渠道,如舉辦各類競賽、主題演講等系列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創造一個積極向上、健康有序的網路文明氛圍,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的網路文明修養和文明上網的行為習慣。
(3)進行網路法制宣傳和教育:針對大學生中一些人法律意識淡泊現象,利用網路平台,通過典型案例、輿論宣傳、監督規勸等形式,將網路法制教育與道德教育開展起來,建立具有普適性、高層次的環境,努力消除、避免消極內容造成的不良影響。
2.2 加強監督管理,規范網路行為
(1)運用技術手段,維護網路安全:學校要建立和完善校園網路安全防護、信息過濾,發現有違反網上道德與法規的,要嚴格給予處理,絕不姑息,構建網路技術防控體系。
(2)制定相關制度,規范網路行為:學校應根據教育部、團中央向社會發布的《全國青少年網路文明公約》,制定約束大學生網上行為的規章制度,如《校園網路管理辦法》、《大學生網路文明公約》等。可通過知識競賽、有獎問答、專題學習等形式在學生中宣傳文明上網的規章制度,或與學生簽訂「文明上網保證書」等,規范學生的網路行為。
2.3 引導學生自我教育,強化自律意識
要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網路信息意識,自覺樹立網路文明責任意識:要引導學生以積極健康的心態,將網路作為獲取知識的來源和學習的途徑:要引導學生將網路文明修養內化為高尚的精神追求,提高網路文明的自我教育能力和網路行為的自律能力。
3、創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平台
利用網路信息量豐富、方便快捷、交流平等、不受時空限制等優勢,深入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創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平台。
3.1 搭建教育平台,引導學生健康成長
(1)由「權威說教」變為「因勢利導」:在平等交往環境下,大學生可以在網路上暢所欲言發表自己的看法,說出平時想說又不敢說的問題:教師不再是進行「嚴格說教」,而是因勢利導,與學生進行平等交流。
(2)由「簡單枯燥」變為「豐富多彩」:教育者可利用音頻、視頻、圖像等多媒體技術將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經典著作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等理論做成精美課件,變成學生樂於接受的鮮活形式上網,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打破地域和空間的限制,從平面走向立體,從靜態變為動態,調動學生的視聽系統,使其在愉快、自由、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3.2 搭建服務平台,為學生發展服務
(1)提供信息服務,關愛學生成長:學校應充分利用網路這一平台,在校園網上開辟信息專欄,根據學生需要,發布信息。
(2)提供交流平台,呵護學生心靈:增設交流平台,通過建立qq群、創建班級校友錄、建設內部交流平台blog、w—mail等,讓師生穿越時空限制,實現心靈溝通,促進感情交流,同時也會及時防範和化解各種危機。
3.3 建設一支高素質的網上思想政治工作隊伍
俗話說:打鐵還得自身硬。二對豐富復雜的網路世界,面對大學生這一重要網路群體,建設一支過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用他們的智慧、博學、過硬的思想政治教育底蘊教育、引導大學生科學合理利用、使用網路建設的同時,培養、打造出高素質的網路思想政治教育隊伍,是增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重要舉措,是勢在必行的。
Ⅳ 談談大學生如何加強網路道德自律
1、堅持系統治理,促進良性互動
政府應該發揮主導作用。我國傳統的國家安全事務分散在安全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國信辦等部委,存在職能交叉、多頭管理、權責不一、效率低下等弊端。在網路時代,這種管理模式已經嚴重滯後,迫切需要從頂層進行設計和整合,給新的職能業務部門更多的政策手段。
2、堅持依法治國,加強法治保障
網路管理依賴法律支持,更需要法律規范。依法維護網路安全,既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內在要求,也是建設網路強國的有力保障。依法治理網路,要用法律思維和法律途徑進行規范,使網路治理有序、正常。
3、堅持綜合治理,加強社會調控
堅持全面治理,加強法治與道德的協調。要用積極、健康、進步的文化引領網路輿論,占據網路地位。同時,要引導網民的情感,營造理性的網路環境。深入開展多層次、多形式的網路法律文化創造活動,是全面網路治理不可或缺的要素。
4、堅持源頭治理,完善管理平台
要從源頭上解決問題,建設首個防控島鏈。控制互聯網源頭的關鍵是對龍頭企業進行控制,確保其開發的各類互聯網產品符合國家有關互聯網信息服務的規定。加強對互聯網許可和備案程序的審查和監督,加強對申請者資格的審查,實施實名認證。加強對注冊網址和域名的監管,加快高新監測技術研發。充分利用先進技術手段追根溯源,將網路犯罪分子繩之以法,保障網路安全。
5、完善基層網路、綜合服務管理平台
完善基層網路綜合服務管理平台,及時反映和協調各階層利益需求。加大計算機硬體、軟體、網路設備的普及程度,消除地區間的數字差距;同時,加大軟硬體、網路安全技術的研發投入,生產具有自主核心技術的軟硬體產品,提高對「黑客」的監控、防範和解決惡意攻擊的能力。
網路監管部門應緊跟網路跨平台服務的要求,積極介入不同的網路服務平台,建立動態聯動的監管機制和嚴格的問責機制,實現無盲點的網路監管。
Ⅵ 《未成年人網路保護條例》公布自 2024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有哪些值得關注的點
條例實施可以防治未成年人沉迷網路。要求提高教師對未成年學生沉迷網路的早期識別和干預能力,加強監護人對未成年人安全合理使用網路的指導。
規定網路服務提供者應當合理限制不同年齡階段未成年人在使用其服務中的消費數額,防範和抵制流量至上等不良價值傾向。
我覺得有四點特別需要關注的地方:
一是健全未成年人網路保護體制機制。
明確國家網信部門負責統籌協調未成年人網路保護工作,並依據職責做好未成年人網路保護工作。明確國家新聞出版、電影部門和國務院教育、電信、公安、民政、文化和旅遊、衛生健康、市場監督管理、廣播電視等有關部門依據各自職責做好未成年人網路保護工作。
二、加強網路信息內容建設。
規定國家鼓勵和支持製作、復制、發布、傳播有利於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網路信息。明確網路產品和服務提供者發現危害或者可能影響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信息的處置措施和報告義務。
禁止任何組織和個人對未成年人實施網路欺凌行為。要求網路產品和服務提供者建立健全網路欺凌行為的預警預防、識別監測和處置機制。
三、保護未成年人個人信息。
規定監護人應當教育引導未成年人增強個人信息保護意識和能力、指導未成年人行使相關權利。明確發生或者可能發生未成年人個人信息泄露、篡改、丟失時,個人信息處理者的安全事件應急處置要求。規定個人信息處理者應當嚴格設定未成年人個人信息訪問許可權、開展個人信息合規審計。明確加強未成年人私密信息保護。
四、促進未成年人網路素養。
明確將網路素養教育納入學校素質教育內容。要求改善未成年人上網條件,提供優質的網路素養教育課程。強化學校、監護人網路素養教育責任,建立健全學生在校期間上網管理制度。
明確未成年人網路保護軟體、專門供未成年人使用的智能終端產品的功能要求。規定未成年人用戶數量巨大或者對未成年人群體具有顯著影響的網路平台服務提供者應當履行的未成年人網路保護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