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酒店黑WiFi小概率大危害,如何避免中招
作為走到哪就WiFi到哪的WiFi星人,小編表示有點慌。不過也還好,拿我卡里的錢買個燒餅,還得黑客自己補兩毛。
全文1673字,閱讀約需3.5分鍾
在五星級酒店,連上假WiFi,銀行卡、網路賬號密碼等各類個人信息可能全被盜走。這不是聳人聽聞而是真實存在的,有人將測試拍成了視頻發到了網上,受到較多關注。
此前央視315晚會也曾對類似情況予以曝光。當時,央視與某互聯網安全公司工程師現場曝光某些釣魚WiFi的「貓膩」,被測試者的移動設備只需與釣魚WiFi相連,手機中的照片、銀行卡密碼、社交軟體密碼和郵箱密碼等隱私數據即可被黑客獲取。
隨著網路技術的普及,人們的安全意識也在不斷增強,釣魚WiFi涉嫌經濟犯罪的情況已經有所下降,但是風險猶在。據《2017年中國公共WiFi安全報告》顯示,在風險WiFi中,絕大多數為對用戶不造成明顯危害的低危風險熱點,用戶在連接公共WiFi時遭遇中危、高危風險熱點的比例僅為0.0019%、0.0091%。
然而,如此小概率事件的危害並不小。一位不願俱名的網路安全專家介紹,高危熱點很多時候會將用戶引向釣魚網站,或者進行SSL篡改,借機窺伺用戶的賬號密碼等數據,目前,釣魚WiFi造成經濟損失不好量化預期。有數據顯示,2015年損失在50億元左右。
被「釣魚」後不易察覺,且追責有難度
記者查閱相關資料發現,很多由於釣魚WiFi導致的經濟損失,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後知後覺,大多數網友是在收到簡訊提醒或者看到支付寶、微信、財付通等賬戶在異地或者別的設備上登錄才發覺。
對此,網路安全法專家崔俊琪解釋稱,這反映了釣魚WiFi的隱蔽性,對用戶資料的分析行為均通過遠程操控來完,一旦中招造成經濟損失的幾率很高,而且,由於搜集證據也存在一定的技術門檻,追究起法律責任也存在一定難度,需要報警求助公安網警等相關部門。此外,在責任界定上,如果是在酒店、機場和景區等公共WiFi環境下,釐定場所提供方造成經濟損失的責任時也存在相關規定的盲區。
防「黑」攻略來一波
其實,雖然釣魚WiFi在侵害個人利益後危害較大,但是在連接前還是可防可控的:
1、警惕同一地區多個相同相似WiFi
這種情況,很有可能是黑客搭建釣魚WiFi,以官方WiFi的名稱命名,誘騙用戶點擊,最終截獲手機中的密碼等高敏感信息。
2、購物支付盡量在手機客戶端上用4G網操作
在機場、酒店、購物中心等公共WiFi下最好不要使用涉及支付、財產等相關賬戶密碼,建議切換成4G流量網路。手機網購、銀行客戶端等多採用如客戶端綁定、SSL加密技術、超時退出等多重加密手段,防止被他人截獲,確保交易安全。相比登錄網頁操作的安全性更高。
3、謹慎使用公共場合的熱點,關閉WiFi開關
官方機構提供的且有驗證機制的WiFi,可以找酒店工作人員確認後連接使用。
4、密碼要定期更改
賬號密碼、網銀密碼都要定期修改,防止因其他網站信息泄露而造成支付賬戶的資金損失,盡量復雜化密碼。
5、關閉WiFi開關
手機會把使用過的WiFi熱點都記錄下來,一旦遇到同名的熱點就會自動鏈接。在公共區域不使用WiFi時盡量不要打開WiFi功能,避免在自己不知道的情況下鏈接上惡意WiFi。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一旦發現個人信息被盜,第一時間聯系銀行等機構凍結賬戶,最大限度減小損失。
文/王慶濱
值班編輯:一鳴張一對兒
推薦閱讀:
Ⅱ 《網路安全法》的基本原則是什麼
法律分析:
最高法有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一些經營者濫用人臉識別技術侵害自然人合法權益的事件頻發,引發社會公眾的普遍關注和擔憂。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 楊萬明:比如,有些知名門店使用「無感式」人臉識別技術在未經同意的情況下擅自採集消費者人臉信息,分析消費者的性別、年齡、心情等,進而採取不同營銷策略。上述行為嚴重損害自然人的人格權益,亟待進行規制。
最高法在充分調研基礎上制定司法解釋,對人臉信息提供司法保護。解釋明確規定,在賓館、商場、銀行、車站、機場、體育場館、娛樂場所等經營場所、公共場所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使用人臉識別技術進行人臉驗證、辨識或者分析,應當認定屬於侵害自然人人格權益的行為。
物業不得強制將人臉識別作為出入小區唯一驗證方式
伴隨著人臉識別技術應用場景的不斷豐富,一些小區引入人臉識別系統,用「刷臉」代替「刷卡」,社會各界對此有不同看法,有人認為將人臉識別作為住戶身份驗證方式,是一種智能化管理,可以更精準識別出入小區人員,讓小區管理更安全、更高效。也有意見認為,在錄入人臉信息時,小區物業要求人臉信息和詳細住址、身份信息相綁定,這些信息一旦泄露,可能給公民個人隱私造成損害。那麼新出台的司法解釋對此是如何看待的,繼續來看報道。
最高法有關負責人表示,小區物業強制「刷臉」的問題,社會普遍關注。人臉信息屬於敏感個人信息,小區物業對人臉信息的採集、使用必須依法徵得業主或者物業使用人的同意。只有業主或者物業使用人自願同意使用人臉識別,對人臉信息的採集、使用才有了合法性基礎。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副主任 郭鋒:實踐中,部分小區物業強制要求居民錄入人臉信息,並將人臉識別作為出入小區的唯一驗證方式,這種行為違反「告知同意」原則,群眾質疑聲較大。我們應該擁抱新科技,但同時也要尊重人格權益。小區物業不能以智能化管理為由,侵害居民人格權益。
為此,《規定》明確:「物業服務企業或者其他建築物管理人以人臉識別作為業主或者物業使用人出入物業服務區域的唯一驗證方式,不同意的業主或者物業使用人請求其提供其他合理驗證方式的,人民法院依法予以支持。」根據這一規定,小區物業在使用人臉識別門禁系統錄入人臉信息時,應當徵得業主或者物業使用人的同意,對於不同意的業主或者物業使用人,小區物業應當提供替代性驗證方式,不得侵害業主或物業使用人的人格權益和其他合法權益。
最高法:處理未成年人人臉信息 須徵得監護人的單獨同意
伴隨著人臉識別應用場景越來越廣泛,未成年人的人臉信息被採集的場景也越來越多。未成年人的人臉信息一旦泄露,侵權影響甚至可能伴隨其一生。因此,新的司法解釋對未成年人的人臉信息保護進行了專門規定。
最高法有關負責人介紹,我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網路安全法》等法律對未成年人的網路保護作出了專門規定:如信息處理者處理不滿十四周歲未成年人個人信息的,應當徵得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同意;未成年人、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要求信息處理者更正、刪除未成年人個人信息的,信息處理者應當及時採取措施予以更正、刪除。新司法解釋堅持最有利於未成年人原則,從司法審判層面加強對未成年人人臉信息的保護。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副主任 郭鋒:按照告知同意原則,根據第2條第3項的規定,信息處理者處理未成年人人臉信息的,必須徵得其監護人的單獨同意。關於具體年齡,可依據《未成年人保護法》《網路安全法》以及將來的《個人信息保護法》進行認定。
最高法表示,從責任認定角度看,新規結合當前未成年人人臉信息保護現狀,明確將「受害人是否未成年人」作為責任認定特殊考量因素,對於違法處理未成年人人臉信息的,在責任承擔時依法予以從重從嚴,確保未成年人人臉信息依法得到特別保護,呵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應用程序不得強制索取非必要個人信息
長期以來,部分移動應用程序通過一攬子授權、與其他授權捆綁、「不點擊同意就不提供服務」等方式強制索取非必要個人信息的問題突出,這既是廣大用戶的痛點,也是維權的難點。對此,司法解釋明確了此類處理人臉信息的新規則。
最高法表示,由於人臉信息屬於敏感個人信息,處理活動對個人權益影響重大,因此,在告知同意上,有必要設定較高標准,以確保個人在充分知情的前提下,合理考慮對自己權益的後果而作出同意。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民事處處長 陳龍業:《規定》第2條第3項引入單獨同意規則,即:信息處理者在徵得個人同意時,必須就人臉信息處理活動單獨取得個人的同意,而不能通過一攬子告知同意等方式徵得個人的同意。
最高法介紹,基於個人同意處理人臉信息的,個人同意是信息處理活動的合法性基礎。只要處理者不超出自然人同意的范圍,原則上該行為就不構成侵權行為。自願原則是民法典的基本原則,個人的同意必須是基於其自願而作出。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民事處處長陳龍業:特別是對人臉信息的處理,不能帶有任何強迫因素。如果信息處理者採取「與其他授權捆綁」、「不點擊同意就不提供服務」等模式,會導致自然人無法單獨對人臉信息作出自願同意,或者被迫同意處理其本不欲提供且非必要的人臉信息。
為強化人臉信息保護,防止信息處理者對人臉信息的不當採集,《規定》第4條對處理人臉信息的有效同意採取從嚴認定的思路。對於信息處理者採取「與其他授權捆綁」、「不點擊同意就不提供服務」等方式強迫或者變相強迫自然人同意處理其人臉信息的,信息處理者據此認為其已徵得相應同意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明確五類情形可以使用人臉識別
剛剛我們了解了很多對禁止使用人臉識別和限制使用人臉識別的規定,那麼是不是人臉識別一律不能用呢?什麼情形下,信息處理者可以應用人臉識別技術收集個人信息,新規也進行了列舉。
新規明確, 有下列情形之一,信息處理者主張其不承擔民事責任的,人民法院依法予以支持:
(一)為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或者緊急情況下為保護自然人的生命健康和財產安全所必需而處理人臉信息的;
(二)為維護公共安全,依據國家有關規定在公共場所使用人臉識別技術的;
(三)為公共利益實施新聞報道、輿論監督等行為在合理的范圍內處理人臉信息的;
(四)在自然人或者其監護人同意的范圍內合理處理人臉信息的;
(五)符合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第三十八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對公民進行侮辱、誹謗和誣告陷害。
第四十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護。除因國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機關或者檢察機關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對通信進行檢查外,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Ⅲ 網路安全專業如何
IT行業目前來看都是朝陽行業,網路安全是其中一個重要模塊。從政策層面,網路安全法的實施、網信辦的成立意味著安全越來越受重視,從整體行業來看,安全人才的缺口越來越嚴重。
企業對信息安全或網路安全越來越重視並投入較高的預算,根據Gartner的一項調查顯示,盡管95%的CIO預計未來三年網路威脅會不斷增加,但實際上目前只有65%的組織有自己的網路安全專家。調查還發現,技能方面的挑戰繼續困擾著那些實施數字化的組織。數字安全人員的短缺,被認為是阻礙創新的最大因素。
Gartner的2018年CIO議程調查收集了來自98個國家主要行業的3160名CIO受訪者數據,這些CIO所代表的企業組織收入/公共部門預算約為13萬億美元,IT支出為2770億美元。
McMillan表示:「換種方式來說,許多網路犯罪分子都是數字化的先驅,他們想方設法利用大數據和網路級技術來發動攻擊和竊取數據。CIO們無法保護他們的組織免受一切侵害,因此他們需要創建一套可持續的控制措施,以平衡他們保護業務和運營業務的需求。」
35%的受訪者表示,他們的組織已經投入並部署了數字安全的某些措施,而另外有36%的受訪者正在積極嘗試或計劃在短期內實施。Gartner預測,到2020年將有60%的安全預算用於支持檢測和響應能力。
也許你的一天是這樣開始的:先把手機鬧鍾關掉,然後迅速瀏覽昨晚收到的信息,出門前查查天氣app看看要不要帶傘,開車上班時用GPS看看哪條路好走……其實,大部分人在早上第一件事就是上網。
越來越多的app承載了生活的點點滴滴,但這也將人們置於新的風險之中。許多公司意識到,如果安全不到位,公司將面臨大量損失: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最近對公司領導人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網路安全成了美國CEO最關心的問題。
那麼,誰將保護公司的網路安全呢?答案就是網路安全專家。為了更多了解這一崗位的需求、工資水平和求職人員興趣,本文分析了Indeed招聘網站2017年到2018年關於網路安全崗位的全球數據,告訴你僱主最喜歡哪些人才,以及哪些崗位是真正的「金飯碗」!
網路安全專業人士需求不斷增長
就美國上市公司來說,2016年至2017年,網路安全崗位的增長並不明顯(0.28%),但到了2017年至2018年,需求量增加了7%。2018年發布相關崗位最多的公司是Catapult Consultant,這家公司的業務集中在商業分析和信息系統,第二多的則是銀行巨頭富國銀行(Wells Fargo)。
2018年崗位需求激增的原因是2017年全球大規模爆發的網路安全事故,例如烏克蘭電力公司、機場和中央銀行的網路中斷,英國國民 健康 服務中心暫停服務,還有維基解密網站公布了近9,000份被盜的中央情報局文件。
除美國以外的其他國家在2017年至2018年網路安全工作的數據變動更大。例如,2018年,印度的崗位發布量比2017年增加了39%。2018年印度的網路安全工作需求主要集中於Wipro公司,它的主要業務是咨詢、服務和IT。
愛爾蘭的網路安全崗位數目也大幅增加18%。愛爾蘭以其低稅率和寬松的商業監管環境吸引了1000多家跨國公司在此開設辦事處,包括了Facebook、Apple和Amazon,其中Amazon是愛爾蘭2018年相關工作崗位發布最多的公司。
求職者興趣減弱
為了評估潛在求職者的興趣,我們分析了Indeed招聘網站上點擊率最高的網路安全崗位,並發現美國的僱主高漲的熱情與雇員的興趣並不相互吻合。從2017年到2018年,美國上市公司的相關崗位點擊率下降了1.3%。
網路安全行業對於來自女性和千禧一代的雇員吸引力不大。國際信息系統安全認證協會的韋斯利·辛普森(WesleySimpson)認為,原因是這一行業的宣傳力度不足。
其他問題則在於招聘信息本身。辛普森表示網路安全招聘信息使用的語言含糊不清,職位描寫相似,又要求編程經驗或學士學位——他認為雇員可以在工作中培養大部分的必要技能,因此經驗和學位並非必要。在招募時,信息發布應簡要精煉,並標明是否會提供相應培訓。
另一方面,其他國家的求職者興趣更大。比方說,與去年的數據相比,2018年以色列的崗位點擊率增加了18%; 荷蘭增加了13%; 澳大利亞增長了11%。
該圖顯示了2017年和2018年崗位發布量以及求職者對網路安全工作興趣的變化。對於澳大利亞等國,網路安全職位和求職者的興趣增長速度相近。而在印度等國家,網路安全工作的數量增幅較大,而求職者的興趣增幅卻不明顯。在以色列等其他國家,求職者的興趣增加,招聘的數量卻減少。
高職稱崗位和工程類崗位薪酬豐厚
接下來分析的是崗位工資數據,以得出在網路安全這一領域中10個最高薪的崗位。盡管這些崗位本來就屬於高薪的 科技 行業,其工資依然讓人咂舌——所有排名前十崗位的年薪幾乎都達到10萬美元。
美國薪酬最高的網路安全職位是應用安全工程師,平均薪水為128,128美元,成為了2018年網路安全工作中最熱門的職位。這些工程師主要負責審查和測試應用程序中代碼的安全性。由於平均每個智能手機上都裝了80個應用,這個職位如今依然供不應求。
緊隨其後的是信息安全總監,平均年收入為127,855美元。擔任此職位的人員責任重大,因為須負責整個公司信息安全系統的開發,實施和運行。
雲工程師是榜單上另一個頗有意思的職位(排名第四,平均薪水為126,365美元)。他們可以幫助個人和企業保護雲存儲平台。84%的企業使用多個雲平台進行運算和存儲,因此他們需要額外幫助來保證其數據安全。
滲透測試人員(平均年薪114,431美元)位列榜單第六位,也被稱為「道德黑客」。由於安全危機持續受到威脅,他們的工作也必不可少; 測試人員會像黑客破解網路一樣對網路安全系統中的漏洞進行測試。
許多雇員入行僅為偶然
為了向僱主提供更多信息,我們繼續了解了求職者是如何找到心儀職位的。而Indeed網站的數據顯示在網路安全行業哪些搜索字詞點擊次數最多。
有趣的是,最後搜索的職位與網路安全並非直接相關。事實上,點擊率第五高的搜索字元是「全職」——這個詞幾乎是所有崗位的要求。
「信息技術」是點擊率最高的字元,完全切合這一行業。排第二的則是「Amazon」,盡管這實際是發布網路安全工作的僱主,這一詞也並沒有顯示求職者需要的具體工作,但依然高高佔領頭等位。排名第三的是「工程師」。
僱主如何吸引優質求職人員
有趣的是,其他無關網路安全的搜索也拉近了求職者與這一行業的距離,如他們會搜索「安全」、「全職」、「入門級」以及「政府」。這無疑是一個好消息,行外依然有許多好奇的求職者,他們有可能因此進入這個高需求的行業。因此僱主也應該考慮更廣泛的招聘渠道。
我們一起分享AI學習與發展的干貨
先把你想像成電影中黑客的樣子,然後你可能興趣會大一些。
事實上,網路安全領域里的大牛,真的很酷。一台電腦,什麼都不需要說,控制著成千上萬的伺服器。真是彈指間,讓對手灰揮煙滅。
從就來看,網路安全人業也是很需要的,整個網路安全問題一直很突出。前提是你有真本事。另外,網路安全這個專業,需要興趣,能耐住寂寞,有一定的天賦。畢竟,不是誰都能在電腦上一坐一天去分析一個漏洞的。
事實上,網路安全領域里的大牛,真的很酷。一台電腦,什麼都不需要說,控制著成千上萬的伺服器。真是彈指間,讓對手灰揮煙滅。
從就來看,網路安全人業也是很需要的,整個網路安全問題一直很突出。前提是你有真本事。另外,網路安全這個專業,需要興趣,能耐住寂寞,有一定的天賦。畢竟,不是誰都能在電腦上一坐一天去分析一個漏洞的。
想提升也可以找優就業
要搞網路安全要解決一下基本問題:1 操作系統、2 編程 演算法3 協議 如tcp/ip然後再談安全:1.加密解密(包括文件加密 加密通信 證書認證等)2。網路入侵檢測與防護3。病毒原理與控制你現在接觸的都是應用層面的,和真正的網路安全差距還是相當遠的。哪怕你用木馬搞掉美國國防部也不時你的水平,只能說開發這個木馬的人水平高。你們用的x-scan 流光 灰鴿子 黑洞 ......等等等的黑客軟體,病毒等來搞些自以為很偉大的事情,其實再真正的專家眼裡真的不算什麼;自己好好學習,把握好方向,千萬別劍走偏鋒!努力!
作為一名網路安全的畢業生,可以負責任的給你講,網路安全已經幾年全國畢業生就業收入排名第一了,我的老師講過兩句話:1隻要網路這個東西不取締,就存在網路安全問題;2你們以後只要別太懶就能找到好工作。
另外給你一個學習建議,喜歡真的做網路安全這一塊,學好python很重要。。。
偽基站,偽裝10086給別人發簡訊
網路安全包括:
1、企業安全制度(最重要)
2、數據安全(防災備份機制)
3、傳輸安全(路由熱備份、NAT、ACL等)
4、伺服器安全(包括冗餘、DMZ區域等)
5、防火牆安全(硬體或軟體實現、背靠背、DMZ等)
6、防病毒安全
如果想要學習網路安全那首先得學好英語和數學,網路安全在今後會是很火的一門職業
無論是國際形勢,國內政策,還是互聯網 科技 發展趨勢,網路安全的作用會越來越重要。
不管想學什麼,先看這個行業前景怎麼樣--
2017年我國網路安全人才缺口超70萬,國內3000所高校僅120所開設相關專業,年培養1萬-2萬人,加上10 - 20家 社會 機構,全國每年相關人才輸送量約為3萬,距離70萬缺口差距達95%,此外,2021年網路安全人才需求量直線增長,預計達到187萬,屆時,人才需求將飆升278%!
因為行業人才輸送與人才缺口的比例問題,網路安全對從業者經驗要求偏低,且多數對從業者學歷不設限。越來越多的行業從業者上升到一定階段便再難進步,很容易被新人取代,但網路安全與其他行業的可取代性不同,網路安全工程師將在未來幾十年都處於緊缺狀態,並且,對於防禦黑客攻擊,除了極少數人靠天分,經驗才是保證網路安全的第一法則。
其次,不管是什麼行業都好,引路人很重要,在你剛入門這個行業的時候,你需要向行業里最優秀的人看齊,並以他們為榜樣,一步一步走上優秀。
不管是學習什麼,學習方法很重要,當你去學習其他知識時候,
都可以根據我下面介紹的方法去學習:
四步學習法
一、學習
二、模仿
三、實戰
四、反思
說在前頭,不管是干什麼,找到好的引路人很重要,一個好老師能讓你少走很多彎路,然後邁開腳步往前沖就行。
第一步,找到相關資料去學習,你對這個都不了解,這是你之前沒接觸過的領域,不要想著一次就能聽懂,當然天才除外(狗頭滑稽),聽完之後就會有一定的了解。
第二步,模仿,模仿什麼,怎麼模仿?先模仿老師的操作,剛開始可能不知道啥意思,模仿兩遍就會懂一些了。
第三步,實戰,怎麼實戰?先去我們配套的靶場上練習,確定靶場都差不多之後,再去申請成為白帽子,先去挖公益src,記住,沒有授權的網站都是違法的。(師父領進門,判刑在個人)
第四部,反思,總結你所做的步驟,遇到的問題,都給記錄下來,這個原理你理解了嗎?還是只是還是在模仿的部分養成做筆記的習慣。
學習方式有了,接下來就是找到正確的引路人進行學習,一個好的引路人,一個完整的體系結構,能讓你事半功倍。
網路安全專業是一條長遠而又漫長的道路,想搞網路安全,不是在網上下載點工具,然後看個教程就行的,你要從最基礎的學習,網路基礎得會,從osi七層模型,在到路由交換,再到防火牆,在到抓數據包分析,你還的學習linux,因為有的伺服器就是linux搭建,另外你想學網路安全,你首先要知道怎麼攻擊的, kali裡面的工具就夠你研究幾年的,kali就是基於linux的。現在web安全還是比較火的,因為web是最容易被人攻破的。網路安全也叫網路安全審計,你要是真能一路學下來,前途還是很好的,最好能考下cisp或者其他的一些認證,但還得有真才實學才行。
Ⅳ 三性四化指的是什麼
法律分析:增強三性防止四化是政治性、先進性、群眾性,機關化、行政化、貴族化、娛樂化。推進信息基礎設施一體化。加強信息基礎專業規劃與城鄉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體系的有效銜接,實現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竣工驗收,保障寬頻網路建設與通行。做好信息基礎設施與交通、電力、水利等公共基礎設施的共建共享工作,推動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公共機構等所屬公共設施及市政設施、公路、鐵路、機場。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
第三十二條 按照國務院規定的職責分工,負責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工作的部門分別編制並組織實施本行業、本領域的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規劃,指導和監督關鍵信息基礎設施運行安全保護工作。
第三十八條 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的運營者應當自行或者委託網路安全服務機構對其網路的安全性和可能存在的風險每年至少進行一次檢測評估,並將檢測評估情況和改進措施報送相關負責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工作的部門。
Ⅳ 哈爾濱機場wifi密碼
建議咨詢工作、服務人員
1、下載WIFI萬能鑰匙
2、然後啟動【WIFI萬能鑰匙】,打開右上角的開關。
3、在開啟wifi開關後,會自動搜索並顯示出當前有的wifi,啟動數據連接,點擊【WIFI萬能鑰匙】下面鑰匙樣式的按鈕,這時候軟體就會自動聯網獲取密碼。
4、聯網獲取完畢後,【WIFI萬能鑰匙】就會在可從網上獲密的WIFI右側加上一把可解鎖的鑰匙。
5、這時候只要點擊有可解鎖鑰匙的WIFI,然後使用萬能鑰匙自動解鎖,稍等片刻WIFI就可以自動連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