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提高網路素養、反對網暴網鬧,黨員應該怎麼做
提高網路素養、反對網暴網鬧,黨員應該做到以下幾點:深化認識,以正確的人生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擰緊思想總開關;加強學習,提高綜合素質,勇當正能量的擴音器;熟悉和了解網路網暴亂象的知識及典型案例,善作凈網的宣傳員。
首先要深化認識,以正確的人生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擰緊思想總開關。作為黨員,作為幹部,要與時俱進,正確面對和認識網路,客觀對待網路的利與弊。
要按照積極利用、科學發展、依法管理、確保安全的要求,建設與發展齊飛,管理與安全同步,既要充分重視技術層面建設,更要重視內容建設,充分發揮網路傳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傳播器的作用、密切黨和群眾關系的黏合劑的作用、緩解社會矛盾減壓閥的作用。
其次要加強學習,提高綜合素質,勇當正能量的擴音器。要加強政治理論學習,特別是黨的十九大精神、黨和國家領導的重要講話精神,理解掌握並宣傳黨的性質宗旨、綱領、路線,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擁護「兩個確立」。
要及時了解國家和地方時事,關心關注網上輿情熱點焦點,走進網路,了解網路,堅決抵制和反對網路謠言及不良信息,勇於發聲,爭當正能量的擴音器,弘揚正能量。
再其次要熟悉和了解網路網暴亂象的知識及典型案例,善作凈網的宣傳員。要及時了解網路網暴亂象的特徵,積極向身邊的人,向網友講解、傳播正能量,特別是公安機關、文化部門等公布的典型案例,最具有說服力。
網路網暴亂象典型案例都發生在日常網路生活中,或許就在身邊,要通過積極宣傳,讓更多的人知曉,讓更多的網民受教受益,從而理性認識網路,遠離網暴亂象。
網路暴力治理需要重視多方面因素
既要通過引導教育的方式,提升公民的媒介素養、文明素質,也要通過完善政府監管和社會監督機制,促進互聯網平台切實履行主體責任。採取事先預防與事後救濟相結合的方式治理網路暴力。
要先從規制平台入手,通過人工智慧等技術手段,過濾顯而易見的違法侵權信息,對於其他較為隱蔽的侵權信息,可由受害人通知平台採取刪除、屏蔽、斷開鏈接等;嚴格落實網路實名制,限制公民肆無忌憚地在網上發表言論,這樣也可以在網路暴力發生後及時追究責任。
加大對侵權人或不履行主體責任平台的法律責任追究。最後要及時建立有效的投訴舉報機制。保證能夠快速、有效、便捷地處理民眾的投訴和舉報,這樣可以讓網路暴力及早被發現,扼殺在萌芽狀態下。
B. 如何提升自身網路道德素養和法律思維,維護清朗網路空間
提升自身網路道德素養和法律思維,維護清朗網路空間的操作方法:
1、培養法治思維理念。要養成運用法治思維的習慣。要通過各種途徑培養領導幹部的法治思維理念。
2、要重視法治思維的實踐運用。在遇到權力與權利沖突、公共利益與個人利益沖突時,要牢固樹立民本意識。
3、要把握多種思維方式的合理運用。正確處理好政治思維、經濟思維、道德思維與法治思維的相互關系。使決策既合法合規、又合情合理。
C. 家長怎樣提高自身網路素養
網路素養的培養和提高,應培養五種能力。
01
價值判斷能力
價值判斷力是一種個人立場,主要包括個人的道德水平和對網路安全信息的價值判斷。每個網民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等「三觀」越正確,網路安全立場越清晰明確,越能更正確去判斷網路信息屬性,更好地掌握網路安全信息的獲取和使用過程。網路素養高的人能夠更正確更有效地運用和調動自己的立場。
02
自我保護能力
過度的網路信息可能會對人們產生潛在的負面影響, 應該通過主動的干預,使網民免受網路信息泛濫的負面影響。在當前網路水軍泛濫、商業炒作無處不在的背景之下,這種自我保護性的網路素養教育,可以有效避免網民對不良網路信息的侵害。
03
內容辨識能力
網路信息有好有壞,強調培養公眾的分辨力,培養公眾注意分辨網路信息文化所呈現出的優與劣,進行網路信息的選擇和應用能力。 網路素養教育的目的,是要幫助網民練就一副火眼金睛,識別網路文化的優劣,具有較好地選擇和應用網路信息的能力。
04
批判解讀能力
在意識形態偏見和商業利益競爭、國際政治經濟利益博弈的復雜多元格局之下,網路信息的生產方式乃是迎合與滿足控制輿論、說服公眾之需要,因此網民要對各種網路信息訴求具有批判性解讀能力,網路素養教育的最主要目的在於增加人們對網路安全使用的理解力——網路信息傳播是如何運作、如何組織、如何生產意義、如何說服公眾和引導輿論的。網路安全素養不僅體現為對網路上傳達信息的有效理解,更體現為對網路信息安全背後的說服意圖的更好理解。
05
參與創造能力
網路技術是一種賦權和釋放的技術,每個人的私權利被侵犯的同時,也得到極大的提升,因此需要教育網民在穿透網路信息的迷障,不被網路信息所左右的情境下,創造性地參與到公共事物的討論和革新之中,提高他們對公共領域的積極參與和對公共事務的對話能力。網路素養教育的目標應該是幫助他們成為具有民主意識的公民。
D. 10、如何深化網路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學生網路素養。
深化網路思想教育提升學生網路素養。
網路教學集中體現了素質教育中要求的創新性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如果自主創新能力上不去,一味靠引進技術,就難以擺脫技術落後的局面。一個沒有創新能力的民族難以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這就要求我們貫徹創新教育。創新教育是思想政治課的生命之源。所謂創新教育是指培養和訓練教育對象的創造性思維、開發創造性智力。創新教育的根本途徑是優化課堂教育教學過程,作為一個教師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特別是思想政治課教師是義不容辭的責任,要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重視學生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的培養和提高,而不僅僅於課本上所學到的東西,課本上學習的東西太少了,應試教育就是這種一切為了考試、升學率的教育,偏重書本知識,而忽視了課外知識和其它能力的培養。思想政治課本來就是一門講授型、趣味性不強的課程,很多教師只會對學生講授知識點,學生記憶知識,課下老師對學生訓練知識,完全是課本的「知識」,輕視對學生辯析能力、查找資料能力、解決實際問題能力、創造自己需要的知識能力等。造成了學生高分低能的後果。素質教育則要求我們,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學應該在學習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培養學生運用知識來分析實際問題,做到理論聯系實際,從而使學生學會用辯證的觀點來解決一切問題。
E. 網路如何促進民主政治的進步
網路如何促進民主政治的進步如下:
1、網路為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促進了人財物的流動,推動了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提升了經濟發展生平;
2、網路促進了民主政治的進步。互聯網豐富了民主形式、拓寬了民主渠道,有利於保障公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
各級領導幹部要重視學習互聯網知識,提高領導水平和駕馭能力,努力開創中國網神滾乎絡文化建設的新局面。這要求我們必須進一步關注網路問題,研究網路對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帶來的影響。
F. 輔導員如何進行網路思想政治教育
1、主動佔領網路思政教育新陣地。
加強校園網的建設,建立有影響力的高校思政工作網,打造一批高校思政公眾號,面向全體學生每日推送思政小文章,講好人生大道理。
2、因勢利導開展思政教育。
抓住熱點問題,將即時性新聞及時納入思政課堂,挖掘有教育意義的思政素材,向學生推送權威性文章和專家解讀,引導學生樹立正確三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