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機關如何加強對網路輿情的研判及對策
事實證明,突發事件一旦發生,多半會受到媒體報道和網民關注,相關部門的輿情應對及其處置行動都處在輿論聚光燈下。特別是隨著互聯網、手機等新媒體的普及應用,人人都有麥克風,個個都是發言人,媒體無時不在、無處不在,信息傳播和輿論生成的渠道之多、速度之快前所未有,更是為突發事件輿情應對及其處置行動帶來了嚴峻挑戰。面對這種現狀,政企部門做好輿論危機管理都有哪些關鍵點呢?
政務輿情監測
一:輿情信息收集
如今,網路成為輿論危機事件爆發的主陣地(輿情本身並不是負面的,是個中性詞;可以說負面輿情,或者輿論危機事件)。據第41次《中國互聯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7年12月,中國網站數量為533萬個(7月初應該發布最新統計了,更新一下)。面對如此紛繁的網路信息,要想從中收集與自身相關的輿情信息,就必須要使用到網路輿情監測軟體。目前,國內許多公司開發出多種網路輿情監測軟體,都可以對傳統媒體網路版、新聞網站、論壇、博客、微博等實時監測。不過,在軟體的選擇過程中,要注意信息抓取的全面性。以新浪輿情通為例,其除了對全網信息進行採集,還獨家擁有新浪微博全量政務輿情數據。
二:預測輿情走勢
網路輿情事件的發展,通常分為潛伏期、爆發期、蔓延期、衰退期4個階段。突發事件在得到社會廣泛關注以前,都會經歷一個輿情積累、發酵過程(這個過程現在不緩慢了,很多事件都是短時間內強爆發)。這時候,輿情尚未完全顯露,多為隱性狀態,處於爆發前的量變階段,輿論看法各異,沒有形成較集中的共同話題和較強的統一力量,故而該階段是輿情應對的最佳時期。政府相關部門和企業在收到輿情軟體推送的輿情預警信息後,應該保持足夠的敏感性,及時發現苗頭,快速進行處理。比如,京東六六事件就是典型的錯誤應對案例。
三:正確發布信息
在復雜的社會環境和網路環境面前,某些網路輿情信息不可避免地爆發成為輿論危機事件。事情發展到這個地步,唯有正確發布信息,才能平息負面輿論。對於信息發布主體來說,信息發布要做到迅速及時、真實客觀、簡潔明了、統一口徑、直面問題、尊重民意。突發事件首次信息發布要早講事實,重講態度,慎講結論;查明多少,知道多少,公布多少。在發布信息時,要措辭嚴謹,用詞准確。正確地發布信息,不僅能夠起到平息負面輿論的功效,有時候甚至能夠轉危為機,這就要求相關工作人員在日常工作中,多學習優秀的輿情應對案例(具體案例可參考《面對負面輿情「他們」是如何做的?》),以備不時之需。
輿情信息發布
四:善待新聞媒體
事實證明,在突發事件中坦誠面對媒體(在中國,「關系」一詞容易讓人誤解),有助於突發事件的處理。政府或企業應主動、及時、准確地向記者提供事件有關信息,使記者有正式渠道獲得官方權威信息。不應當對合法新聞機構以及新聞記者封鎖信息、隱瞞事實,以免記者被猜測和傳聞誤導。在接待記者的過程中,要有策略地詳細了解記者及其所在媒體的情況,了解他們的采訪意圖、地點和對象,以便妥善安排和正確應對。要避免與記者發生正面沖突,產生對立情緒。同樣,在日常工作中,相關部門工作人員應當積極與媒體建立良好的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