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10個珍惜時間的名人故事名稱
10個珍惜時間的名人故事名稱:
1. 貝多芬的時間之琴
2. 愛迪生的時間實驗室
3. 居里夫人的時間膠囊
4. 馬雲的時間戰場
5. 喬布斯的時間機器
6. 比爾·蓋茨的時間編碼
7. 馬化騰的時間網路
8. 雷軍的時間革命
9. 貝佐斯的時間亞馬遜
10. 巴菲特的時間投資
1. 貝多芬的時間之琴:貝多芬在創作時非常珍視時間,甚至在耳聾後依然通過感知時間的流動來創作音樂。他如同一個調音師,精準地調配時間的音符,留下無數永恆的樂章。
2. 愛迪生的時間實驗室:愛迪生是著名的發明家,他深知時間的價值。他的實驗室就像一個時間的熔爐,不斷錘煉和創造出改變世界的發明。通過高效利用時間,他在眾多領域都取得了顯著的成就。
3. 居里夫人的時間膠囊:居里夫人是科學界的巨星,她對時間的珍視如同對待珍貴的科研材料。她的每一刻都如同被封存的時間膠囊,充滿了發現和創新,最終成就了她的諾貝爾獎榮譽。
4. 馬雲的時間戰場:作為阿里巴巴的創始人,馬雲在商界如同一位時間指揮家。他將時間視為競爭的戰場,通過精準的時間管理和超前的商業洞察,成功打造出電商帝國。
5. 喬布斯的時間機器:喬布斯是蘋果公司的靈魂人物,他對時間的把握如同駕馭一台時間機器。他總能准確地預見未來,通過創新的產品改變世界,展現了時間旅行者的魅力。
6. 比爾·蓋茨的時間編碼:作為微軟的創始人,比爾·蓋茨對時間的利用如同編寫復雜的程序代碼。他的每一分鍾都被精心規劃和編碼,以實現軟體技術的突破和慈善事業的推進。
7. 馬化騰的時間網路:馬化騰是騰訊公司的創始人之一,他將時間視為構建網路世界的關鍵要素。通過高效的時間管理,他成功打造出連接數億人的社交網路帝國。
8. 雷軍的時間革命:作為小米公司的CEO,雷軍對時間的把握如同引領一場科技革命。他通過精準的時間投資和獨特的市場策略,成功推動了智能手機行業的變革。
9. 貝佐斯的時間亞馬遜:貝佐斯是亞馬遜公司的創始人,他將時間視為開拓商業疆域的寶貴資源。通過不斷優化時間管理和物流體系,他成功打造出全球最大的電商平台。
10. 巴菲特的時間投資:巴菲特是投資界的傳奇人物,他對時間的投資如同精準的股票交易。他通過長期持有優質股票和耐心等待時機,成功實現了財富的驚人增長。
這些故事展示了不同領域的名人是如何珍惜時間的,他們如同時間的舞者,在各自的舞台上演繹出精彩的人生篇章。
Ⅱ 馬化騰《產品哲學》
在相當長的時間里,這家企業的轉型及迭代驅動力,並非來自既定的戰略,而是產品的持續創新。而創新亦非來自於實驗室,而是市場的不斷變化的需求。
凱文·凱利在《新經濟·新規則》一書預見過互聯網企業的這一典型特徵,他稱之為「流變」:網路經濟從改變進入流變狀態,流變推翻既有事物,為更多創新的誕生提供溫床,這種動態或許被看作「復合再生」,它源於混亂的邊緣。
騰訊應對流變的策略:隨變而變,永無定法
馬化騰把騰訊的漸進式創新解釋為「小步快跑,試錯迭代」。在他看來,也許每一次產品的更新都不是完美的,但是如果堅持每天發現,修正一兩個小問題,不到一年基本就把作品打磨出來了,自己也就很有產品的感覺了。
正如巴赫金所揭示的,這樣的世界具有「不可終結性」,它的持續演化,一方面仰仗自由創造,另一方面又依賴適當節制。在這樣的生態環境中,對趨勢與細節的掌控是同樣重要的兩種能力。
如果沒有對用戶需求的深入洞悉,也就沒有快速的產品完善反應。亨利·福特曾經說:「成功的秘訣,在於把自己的腳放入他人的鞋子里,進而用他人的角度來考慮事物,服務就是這樣的精神,站在客人的立場去看整個世界。
像普通用戶一樣,每天輪著使用每一個產品。
「發現產品的不足,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天天用你的產品。產品經理只有更敏感才能找出產品的不足之處。我經常感到很奇怪,有的產品經理說找不出問題。我相信,如果產品上線的時候產品經理能堅持使用三個月,一定會發現不少問題。而問題是有限的,一天發現一個,解決掉,你會慢慢逼近那個『口碑』的點。不要因為工作沒有技術含量就不去做,很多好的產品都是靠這個方法做出來的。我們的領導不僅僅安排下面的人去做,而且一定要自己做。這些都不難,關鍵要堅持,心裡一定要想著『這個周末不試,肯定出事』,直到一個產品基本成型。」
經常到各個產品論壇去「潛水」,聽到不同的聲音和反饋。
「我們做產品的就要主動追出來,去查,去搜,然後主動和用戶接觸,幫助解決。有些確實是用戶搞錯了,有些是我們自己的問題。我們的心態很好,希望用戶能找出問題我們再解決掉。哪怕是再小的問題,解決了也是完成一件大事。有些事情做了,見效很快。要關注多個方面,經常去看看運營,比如說你的產品慢,用戶不會管你的IDC差或者其他原因,只知道你的速度慢。」
「我在做Foxmail的時候,不自覺地模擬了用戶的行為,只是當時不知道這叫用戶體驗。」
—張小龍
「大部分的創新都不是調研出來的,而是我們自己反復體驗的結果。」 —張小龍
「希望大家多提建議和需求反饋。一定快速反饋」 —張小龍
「那就是瞬間變成『白痴級用戶』的速度」 。
—張小龍
馬化騰產品演講
關於「核心能力」—
任何產品都有核心能力,其宗旨就是能夠幫助到用戶,解決用戶某一方面的需求,如節省時間、解決問題、提升效率等。核心能力要做到極致。要多想如何通過技術實現差異化,讓人家做不到,或通過一年半載才能追上。
很多用戶評論QQ郵箱時說用QQ唯一的理由是傳文件快、有群,那這就是我們的優勢,我們要將這樣的優勢發揮到極致。比如離線傳文件,以郵件方式體現就是一個中轉站,即使是超大的文件也不困難,關鍵是要去做。雖然真正使用的用戶並不一定多,但用戶會說,我要傳大文件,找了半天找不到可以傳的地方,萬般無奈之下用了很『爛』的QQ郵箱,居然行了,於是我們的口碑就來了。
談到核心的能力,首先就要有技術突破點。我們不能做人家有我也有的東西,否則總是排在第二第三,雖然也有機會,但缺乏第一次出來時的驚喜,會失去用戶的認同感。這時候,你第一要關注的就是你的產品的硬指標。在設計和開發的時候你就要考慮到外界會將它與競爭對手做比較。
要做大,你首先要考慮的是如何讓人家想到也追不上。這么多年在互聯網數據中心上的積累我們不能浪費,比如高速上傳和城域網中轉站,接著可能又會發現新的問題,如果不是郵件,在IM上又該怎麼實現。我們的目的是要讓用戶感到超快、飛快,讓用戶體驗非常好,這些都需要大量技術和後台配合。
產品的更新和升級需要產品經理來配合,但我們產品經理做研發出身的不多。而產品和服務是需要大量技術背景支持的,我們希望的產品經理是非常資深的,最好是由做過前端、後端開發的技術研發人員晉升而來。好的產品最好交到一個有技術能力、有經驗的人員手上,這樣會讓大家更加放心。如果產品經理不合格,讓很多兄弟陪著干,結果發現反向錯誤,這是非常浪費和挫傷團隊士氣的。
關於「口碑」—
個性化服務,並不是大眾化服務,也是要取得口碑的。
一個產品在沒有口碑的時候,不要濫用平台。我們的產品經理精力好像分配得很好,50%產品、50%營銷,當然,如果你在基本環節控製得好,這樣當然可以。但多數情況下我們的人第一點都做不好。如果你的實力和勝算不到70%、80%,那麼就把精力放在最核心的地方。當你的產品已經獲得良好口碑,處在上升期後再考慮這些。
產品經理要關注的最最核心、能夠獲得用戶口碑的戰略點,如果這塊沒做透,結果只能是讓用戶失望,然後再花更多的精力彌補,這是得不償失的。當用戶在自動增長(用戶會主動推薦朋友來使用我們的產品),就不要去打擾用戶,否則可能是好心辦壞事。這時,沒做一件事,每增加一個東西都要慎重地考慮,真的是有建設性地去增加產品的一個口碑。當用戶口碑壞掉後,再將用戶拉回來很難。
增加功能,在管理控制能力上也要有技巧。在核心功能做好後,常見的功能是要逐步不齊的。產品在局部、細小之處的創新應該永不滿足。作為一個有良好口碑的產品,每加一個功能都要考慮清楚,這個功能給10%的用戶帶來好感的時候是否會給90%的用戶帶來困惑。有沖突的時候要聰明,分情況避免。每個功能不一定要用得多才是好,而是用了的人都覺得好才是真正的好。
做產品開發的時候需要有較強的研發機制保證,這樣可以讓產品開發更敏捷和快速。就算是大項目也要靈活。不要說等3個月後再給你東西看,這個時候競爭對手已經跑出去不知道多遠了。
做產品要做口碑就要關注高端用戶、意見領袖關注的方向。從前,我們的思路是抓大放小,滿足大部分「小白」用戶的需求。但是現在來看,高端用戶的感受才是真正可以拿口碑的。
關於「體驗迭代」—
產品經理要把自己當成一個「最挑剔的用戶」。我們做產品的精力是有限的,交互內容很多,所以要抓最常見的一塊流量、用量最大的地方都要考慮,要規范到讓用戶使用得很舒服。要在感覺、觸覺上都有琢磨,有困惑要想到去改善,如滑鼠少移動,可快速點到等等。
開發人員要用心來思考產品,而不是公事公辦的態度。你要有責任心去主動完成。不能說等到產品都做好了,流水線一樣送到面前再做。40%~50%產品的最終體驗應是由開發人員決定的。產品人員不要嫉妒有些工作是開發人員設計的,只有這樣才是團隊共同參與,否則出來的產品一定會慢半拍。
關於「細節美學」—
像郵箱的「返回」按鈕放在哪兒,放右邊還是左邊,大家要多琢磨,怎麼放更好,想好了再上線測試。對同一個用戶發信,在此用戶有多個郵箱的情況下如何默認選最近用一個賬號,這些需求都很小,但你真正做出來了,用戶就會說好,雖然他未必能說出好在哪裡。
開發的產品要符合用戶的使用習慣,如更多人在寫郵件的時候有使用鍵盤拷貝東西,雖然實現起來有些技術難度,但也是可以解決的。還有對滑鼠反饋的靈敏性、便捷性等方面也是一樣。
在設計上我們應該堅持幾點:
—不強迫用戶;
—不為1%的需求騷擾99%的用戶;
—淡淡的美術,點到為止;
—不能刻意地迎合低齡化;
在產品的總體構架運營上,則可以採用下述的策略:
—交互功能:「Don』t make me thin!」
—美術呈現:「盡可能簡單」
—產品設計:「讓功能存在於無形之中。」
—運營要求:「不穩定會功虧一簣!」
—總體要求:「快速,穩定,功能強,體驗好!」
—發現需求:勤看BBS和Blog。
在相當長的時間里,中國的互聯網企業家往往闊談趨勢、戰略、時代責任,卻從來沒有人以「產品經理」的姿態,對產品本身進行如此專注和顛覆性的闡述。
「這個是需要每天都去關注的東西,如果說你作為管理者不去看這些東西或者很久才看一下的話,中間會錯過很多東西,或者說你反應速度會慢很多」 —馬化騰
「培養數字運營的感覺,這是很重要的。這樣大家就不會人浮於事,到最後找各種理由來推託。有什麼事應該找知道,要多問。希望靠這種思路能夠把我們每一塊業務都帶起來」
—馬化騰
「打開未來之門」
我是一個不善言辭的人,所以選擇郵件的方式與大家溝通。
公司成立以來,我們從未遭到如此巨大的安全危機。這段時間,我們一起度過了許多個不眠不休的日日夜夜。當我們回看這些日日夜夜,也許記住的是勞累,是委屈,是無奈,是深入骨髓的乏力感。但是我想說,再過12年,我們將對這段時間脫帽致敬。
作為公司的領導人,我個人有必要在此刻進行反思,並把這些反思分享給大家。
1.這不是最壞的時刻
也許有人認為,騰訊公司正在經歷有史以來最危險的挑戰。但我想說的是,真正的危機從來不會從外部襲來。只有當我們漠視用戶體驗時,才會遇到真正的危機。只有當有一天騰訊丟掉了兢兢業業、勤勤懇懇為用戶服務的文化的時候,這才是真正的再難。
2.也沒有最好的時刻
12年來,我最深刻的體會是,騰訊從來沒有哪一天可以高枕無憂,每一個時刻都可能是最危險的時刻。12年來,我們每天都如履薄冰,始終擔心某個疏漏隨時會給我們致命一擊,始終擔心用戶會拋棄我們。
3.讓我們放下憤怒
這段時間以來,一種同仇敵愾的情緒在公司內部發酵,很多人都把360公司認定為敵人。但古往今來的歷史告訴我們,被憤怒燒掉的只可能是自己。如果沒有360的發難,我們不會有這么多的痛苦,也不會有這么多的反思,因此也就沒有今天這么多的領悟。或許未來有一天,當我們走上一個新的高度時,要感謝今天的對手給予我們的磨礪。
4.讓我們保持敬畏
過去,我們總是思考什麼是對的。但是現在,我們要更多的想一想什麼是能被認同的。過去,我們追求用戶價值的同時,也享受奔向成功的速度和激情,但是現在,我們要在文化中更多地植入對公眾、對行業、對未來的敬畏。
5.讓我們打開未來之門
現在是結束這場紛爭、打開未來之門的時候。此刻我們站在另一個12年的起點上。這一刻,也是我們抓住時機,完成一次蛻變的機會。
馬八條
一、互聯網即將走出其歷史的「三峽時代」,激情會更多,力量會更大。
任何一個新鮮工具出現的時候總會引起社會的驚訝,以及很多關注,並且風靡一時。這個過程就好像長江三峽一樣一路險灘,在這個階段過去之後,新鮮感逐漸喪失了。但是,這推動了社會結構的重塑,創新的力量將會排山倒海般到來。這個轉折點的一個標志就是每一個公民都能夠熟練使用互聯網這個工具。
二、客戶端不再重要,產業上游的價值將重新崛起。
回顧過去,很多人認為騰訊獲得成功就是因為有了一個QQ客戶端軟體。我們能夠非常便捷地接觸到用戶,手中有很多用戶推什麼產品都可以成功,這實際上是一個渠道,我們能夠輕易通過這個渠道去接觸到用戶。但是在未來我們感覺到這個趨勢,或者說這種故事將不再存在。在互聯網中,渠道強勢時代遲早要過去。簡單來說,價值鏈在互聯網產業鏈中正在往上游轉移。也就是說,如果未來人們只依靠你的客戶端,那這個企業將會步入一個重大危機。
三、「壟斷」是一個令人煩惱的罪名,但有的時候確實是一個假想的罪名。
很多所謂的壟斷公司,實際上在產業不斷變革的時候,依然面臨很大的危機。也就是說,在價值變遷迅速的產業裡面,沒有一家公司是可以高枕無憂的。所以說,挑戰阿里巴巴、網路和騰訊,有人說是三座大山,有效方法不是建立一個類似的平台,形成一個壟斷,而是能夠順應而上形成一個好的產業鏈,這才是一個好的辦法。
四、截殺渠道僅僅是「刺客」,占據源頭這才是「革命者」。
互聯網將不再作為一個獨立的產業而存在,它將融入傳統產業之中。在互聯網的作用下,產業鏈的上游將會變得越來越重要。也就是說,你擁有什麼樣的產品和服務是最重要的,而不是你擁有什麼樣的一個渠道。外界一直對騰訊有一個誤解,說我們核心價值就是有QQ,有渠道。其實,我們在很早之前就意識到這個是不可持續的,所以,我們就開始全力打造產業鏈的價值源頭,也就是說你要有很好的優秀產品和服務,以及應用。
五、廣告模式是「產品經濟」的產物,知識產權模式是「體驗經濟」的寵兒。
過去的產品經濟時代,產品和注意力是分離的,也就是說銷售產品設計為了獲得知名度和名譽度不得不到媒體那邊購買注意力,這個就是廣告的本質。但是我們現在看到產品經濟逐漸在演化到體驗經濟的時候,獨特的體驗將成為所有產業的一個價值源頭,這也為產業增值打開一個無窮空間。在產品經濟時代,媒體內容是一個獨立產業,也就是說為廣告提供一個載體,那麼,在體驗經濟時代,媒體內容將會全方位融入其他產業中,成為一個價值的源頭。
六、不要被「免費」嚇到。擁有「稀缺性」,就擁有了破解免費魔咒的武器。
製造稀缺性的方法有三個。第一,要有一個長期的大量的品牌投資。第二,要營造一個獨特的體驗,比如蘋果的iPhone,通過一種整合方式把很多技術整合在一起創造出一個非常好的獨特體驗。其中它的每一個技術在其他的廠商看來都不是什麼高端的技術,關鍵是把它整合成一個體驗,這就是一個稀缺性。第三,是塑造明星。
七、產品經濟束縛人,互聯網經濟將解放人
互聯網的使命之一就是要改造傳統的物本經濟,把人從組織束縛中解救出來。也就是說,在互聯網未來世界裡擁有獨特魅力和獨立的人會成為最終源頭,會成為最終的贏家。聚合更多的個人價值,為更多人的自我實現提供平台,把個性魅力和創新的潛力凝聚成為龐大的商業價值,是未來互聯網的用武之地,也是騰訊公司的願景之一。只有把人的價值釋放出來,產業不斷升級才會發生,穩定的社會結構才會出現,這是中國互聯網應該能做出的貢獻。
八、在「雲組織」時代,「偉公司」不見得是「大公司」。
「雲」是未來社會的形態,是社會資源的一種聚合方式,也就是說平時是以水分子形態存在的,需要整合的時期,一旦條件成熟就會形成「雲」,任務完成之後又四散而去。這樣一種組織形態可能是未來互聯網的一種常態。騰訊公司眼裡的開放和共享,簡單來說就是以釋放人的價值為著眼點,以個人資源為立足點,以雲組織來凝聚,以雲創新來推動。
Ⅲ 馬化騰騰訊管理日記的目錄
一月 企鵝誕生.創造網路傳奇
深圳大學的高才生
工程師的第一桶金
股霸卡:軟體工程師的實用主義
慧多網的深圳站長
辭職創業
騰訊公司名字的由來
開發ICQ:無可奈何花落去
OICQ:從聊天中尋找商機
小企鵝誕生了
被低估的騰訊
60萬元,我差點把QQ賣掉
域名風波,造就QQ
用戶爆棚,逼出盈利
知識產權:吃一塹,長一智
「絕望」時的風險投資
融資困境,投資人曾拖後腿
對於創業者而言,能夠最終生存下來是重要的
創業最重要的是選好適合自己的行業
創業初期,騰訊運氣佔得比較重
生存下來的第一個想法是做好,而不是做大
創業就是要面對困難
優秀的創業理念
就要「固執己見」
邊前進,邊思考
戰勝創業的艱辛
創業團隊的構成
堅持做自己喜歡的工作
想事業成功,需擴寬視野
成功之秘訣是選擇有望變大的小事業
自己去選有前途的事業
「時間就是金錢」的口號太讓人震驚
二月 企業「領袖」:創業偶像的人格魅力
馬化騰的堅持,使騰訊站了起來
嚴謹的作風是企業發展之本
專注做好自己
內向的CEO馬化騰
看人怎能看一時
我就是一個工程師
有技術,才能領導一個團隊
「全民公敵」的必然偶然
影響有影響力的人
企鵝中性化之路
先嘗試,再決定
領導者的學習能力
令人尊敬的沉穩型互聯網領袖
QQ之父是個「宅男」
領導的性格與操控能力
相信自己的東西是有價值的
中國青少年眼中的現代英雄
企業在穩當的時候求發展
馬化騰如何看待自己
機遇有多重要
一個領導者所面臨的考驗
人才與領導力
騰訊成功靠的是什麼
網路安全是一場關乎互聯網安危的戰爭
細心,在執行過程中不會看出破綻與漏洞
養成有條不紊和井然有序的習慣
經常去找別人看不出來的毛病或弊端
有膽識的人,遇到問題不會畏首畏尾
三月 敵友共依:與馬化騰有關的那些人
馬化騰的父親
法人代表——母親
和太太在QQ上機遇
網易丁磊
金山求伯君
和李宗樺一見如故
騰訊第二人張志東
市場奇才曾李青
許晨曄和陳一丹
騰訊的其他創始股東們
最早投奔騰訊的員工
5人決策小組
龐升東與馬化騰之間的斗爭
騰訊與51翻臉為敵
馬化騰PK陳壽福
馬化騰對決陳一舟
馬雲和馬化騰
李彥宏馬化騰巔峰對話
周鴻褘「圍剿」馬化騰
史玉柱與馬化騰的合作
劉紹勇牽手馬化騰
騰訊總裁劉熾平
員工的「小馬哥」
網友是騰訊的「水」
馬化騰、陳天橋:盛大與騰訊大決戰
職業經理人劉勝義
馬化騰與潤訊老闆
馬化騰與比爾·蓋茨
讓機房管理員哭笑不得
馬化騰和淘寶總經理孫彤宇
挖角微軟熊明華
四月 香港上市:資本市場再續「QQ神話」
你不適合拿太多的股份
劉曉松和林建男
互聯網寒冬
IDG和盈科各佔20%的股份
MIH接盤成為騰訊新股東
危機四伏:QQ不懼
QQ的競爭對手
制定行業標准
海外高價收購QQ
騰訊與楊飛雪OICQ的爭議
每個人要交一港元
赴港上市
上市目的何在
為什麼選擇在香港上市
高盛進入
劉熾平空降
重新調整組織和管理結構
最初的夢想
為什麼不宣傳
上市是互聯網春天的標志詞
財富新軍
騰訊上市,吹皺一江春水
新的起點
全面提升
市值最大五佳網站
完成了資本跳躍
騰訊在香港上市,馬化騰留憾
騰訊上市以來的收入和利潤
上市三周年,快樂並痛著
繼續保持中國互聯網上市公司盈利第一
五月 企業文化:瓦聯網企業必打的一張牌
QQ:把准網路文化脈搏
騰訊為何用企鵝作為QQ的形象圖標
騰訊的企業文化
打造主流影響力
典型的工程師文化主導的企業
企業理念是企業文化體系的核心和靈魂
企業文化決定核心競爭力
營造良好的企業文化氛圍
騰訊:文化的力量
包容的企業文化
成為世界級領先企業
員工是最大的財富
騰訊員工的薪酬
激勵後續員工
工作環境人性化
關心員工成長
重視管理者的領導力
重視與員工的溝通
幫員工實現工作和生活的平衡
重視員工的職業發展
騰訊企業大學
辦學理念:人才發展新概念
資源整合:充分融匯內外資源
內外訓:制衡在互為補充
完善的新人培訓體系
不同層級的培訓計劃
人才的吐故納新
企業文化的兩大好處
健康的企業文化
企業越大.責任越大
強化執行力
六月 「全民公敵」:最賺錢的互聯網公司
馬化騰:我不是「全民公敵」
真正的全業務競爭是趨勢
「抄襲」,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風險
「後發」是最穩妥的方式
還不到結盟時候
贊助世博會投入不亞於贊助奧運
騰訊只能誠惶誠恐
贏者通吃
馬化騰的度
誰能阻擋馬化騰
我們從來沒有認為自己是領袖
QQ的攻擊永遠是悄悄的
QQ的影響力讓我始料未及
改變國人的溝通方式
QQ
QQ寵物的誕生
為世界盃足球賽量身打造頁面
報道北京奧運會,流量要爭第一
借地方門戶謀局
賣虛擬產品也能賺大錢
完善騰訊平台運營
盜號問題
黑客攻擊
網上詐騙
向韓國模式「取經」
技術商業化是互聯網企業的唯一出路
騰訊的核心競爭力是工程師隊伍
企業要有靈活的經營機制
企業要有自己的管理模式
保持獨特的思考
七月 經營有道:QQ演繹當代經營神話
馬化騰:專注做事
馬化騰的經營哲學:三問自己
創業者的「接班人計劃」
做個「首席體驗官」
實現「花瓣式擴張」
學習華為
交互設計
消除「紅色業務」的負面影響
制定企業戰略的高手
網路廣告市場才是最大金礦
做最有把握的事情
誰掌握了年輕人誰就掌握了這個行業的主動權
「慢」和「試」,是馬化騰的特質
像微軟一樣多元化
騰訊擁有一個防守性較強的經營模式
多米諾效應
盲目擴張要不得
謹慎,讓騰訊在穩健的步伐中越來越強
騰訊是最早採用聯合運營模式的企業
最有危機感的企業最具生命力
互聯網企業要未雨綢繆
唯恐被外資企業收購
對於馬化騰來說每一次選擇都是煞費苦心
讓服務成為全世界最貴的產品
創業十年,以穩健取勝
目標明確,不會為並購而並購
緊扣市場,以市場住處為導向
數以億計的QQ用戶是騰訊最大的資本
經濟衰退對互聯網業務影響不一
宏觀經濟對互聯網影響甚微
以身作則,去執行既定的戰略
八月 發展王道:以創新備戰未來競爭力
馬化騰,「拿來」並創新著
超越「模仿秀」
商業模式驅動創新
創新將比流量更關鍵
耐心觀察競爭對手
迅速搶走對手的競爭優勢,取得主動權
從不盲目創新
贏在自主研發
搜搜問問,抗衡網路
騰訊與自己賽跑
轉型「技術驅動」
向更大的市場進攻
當鱷魚對上另一條鱷魚
騰訊與淘寶口水戰背後
騰訊時刻都在快跑小步
即時通訊市場是目前互聯網應用最激烈的競爭市場
要成功就要有先發優勢
任何一個對手都不能忽視
創新中心
騰訊研究院
創新的本質是創造性的破壞
技術創新
學習型創新
應用型創新
模式型創新
創新需要人才支撐
制定知識產權保護策略
實施知識產權復合保護戰略騰訊專利優勢突出
QQ輸入法:騰訊的戰略創新
騰訊創新大賽
九月 以德為先:企業價值觀決定影響力
建立企業價值觀
企業用人德為先
要把騰訊做成一個最受人尊敬的企業
騰訊的價值觀:正直、盡責、合作、創新
像鄰家大哥一樣親切
把工作當成一種興趣
企業文化的價值觀
文化日
聖誕晚會
騰訊Q年華
Q歌Q魅,打造騰訊自己的夢工廠
成立「騰訊公益基金會」
2000萬的愛心
愛心總動員
站在你背後
騰訊公益高校論壇
騰訊公益慈善基金的「一個平台」
騰訊公益慈善基金的「兩個互動」
騰訊公益慈善基金的「三個方向」
不爭第一,但要具備做事的實力
致力於網路的公益巨人
馬化騰談網路公司義利觀
責有攸歸,關注社會
始終如一,上帝永恆
價值觀是天條,觸犯不得
關注環保
企業以身作則,推動社會和諧發展
企業應懂得感恩
唯有誠信,才能長久
關注細節,成就卓越
十月 盈利模式:中國網路企業中的「吸金王」
玩也是一種生產力
騰訊發展,盈利模式是關鍵
騰訊公司開創了一種全新的商業模式
騰訊成為網路時代最大的「受益者」
旗艦產品QQ成為最大的「貢獻者」
對產品品質有非常苛刻的要求
移動OICQ服務
移動夢網
移動QQ助騰訊盈利
QQ會員
QQ簡訊業務
病毒式營銷
植入式營銷
參與世博會,提升品牌價值
互聯網靠用戶四大需求盈利
將來即時通訊的六大趨向
中國互聯網潛力巨大
馬太效應的勝利
傳奇,源自對「用戶價值」的堅守「
順應趨勢,深度整合
騰訊將採取「一橫一豎」的業務模式
如何從「較好」到「最好」
繼續「瘋狂」下去的秘訣
成功的邏輯
天下的菜都將屬於馬化騰
QQ的成功源於以用戶為核心
個性化、差異化的產品和服務
追求一致、優勢互補的合作夥伴
找准廣告的目標客戶
多業務管理的個性與共性
建立正確的盈利模式
十一月 多點開花:在互聯網領域大有作為l
未來中國互聯網的微軟
飛信VS手機QQ
虛擬資產Q幣
從韓國虛擬穿衣游戲到QQ秀
用升級讓你上癮
在未來高度競爭的惡劣環境中脫穎而出
力推TM,進軍商務辦公
我們要做互聯網上的水和電
足不出戶的鄰里溝通新方式,交流新途徑——QQ群
收購Foxmail,對抗Hotmail
注冊收費,寡頭QQ的失誤變局
騰訊的最大競爭對手是MSN
門戶之爭:騰訊發展的另一個支點
歡迎來「踩踩」我的「Qzolle」
騰訊通RTX
騰訊TT:國內最早的多面瀏覽器
QQLive網路電視
QQ音樂,音樂你的生活
QQ旋風:更快,更流暢
QQ影音:五星級視聽享受
QQ軟體管理:方便又實用
QQ交友中心
開通超級QQ,享受專權
情感寄託模式
你有「支付寶」,我有「財付通」
前路漫漫,殺入「流淌著金子」的網游
成功的自豪感比利潤更具吸引力
騰訊十年游戲征程
互聯互通時機不成熟
優秀的企業一定是目光長遠的企業
十二月 品牌戰略:讓我們一起「大回響、大影啊」
更換品牌標識
新標盡展品牌思維
騰訊堅持品牌戰略精品戰略
做精一個品牌
騰訊發布「大回響、大影響」戰略
東利行打造QQ品牌
騰訊與可口可樂聯手合作
騰訊與美國AOI-聯手推出LIVE8
騰訊入股印度MIH
QQ郵箱「死而復生」
重武器:數據挖掘
騰訊的數字經營理念
用戶對比戰略
「在線生活」是騰訊的發展重點
打造個性化品牌
希望騰訊走得更穩健
不得不做的全業務發展
艱難的國際化道路戰略
推出英文版QQ
不可逆轉的多終端模式
騰訊牽手中移動
騰訊與中信推出首張QQ信用卡
騰訊與潤潔的合作
網游的競技賽戰略
讓玩家都過來
有玩家就有商機
中國網遊行業的老大
騰訊游戲的自身定位
游戲廣告
騰訊的研發團隊
游戲研發的成功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