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面對網路暴力
首先,預防自身遭受網路欺凌,我們可以:
謹慎發表言論網路空間雖然只存在於小小的電子設備里,但卻是一個很大的公共場合。我們在網上發表的任何言論,都有可能被數以千計,甚至更多的人瀏覽。而且,這些言論一旦發表,也不能簡單地通過「刪除」鍵來徹底刪除。比如,我們即興在網上發表了一些言論,事後對此感到後悔並刪除了相關信息,但這些言論很可能已被他人瀏覽和轉發。因此,在網上發表言論前,我們要多加考慮,想想如果在離線和他人面對面的時候,自己還會不會說類似的話,分享類似的信息?萬一相關的內容以後被公開,自己是否會後悔?
小心分享信息我們在網上分享的任何個人信息,比如姓名、年齡、地址、學校及個人照片等,也都有可能被傳播。例如,在一些網站注冊賬戶提供了個人信息後,這些信息可能會被網站在一些情況下使用或分享給其他人。同時,我們的個人信息也有可能會被看到的人存儲、轉發。因此,在分享個人信息時,我們可以仔細看看是否每項信息都必須提供,認真閱讀網站的隱私政策,了解自己的個人信息會如何被使用,並對個人賬戶進行隱私設置,限定哪些人才能瀏覽自己的全部個人信息,以免個人信息被濫用。此外,我們可以告知自己的朋友,在轉發我們的個人信息或照片前應該徵求我們的同意。這樣做,可以幫助我們規避一些遭遇網路欺凌的風險。
其次,謹防自己助長網路欺凌或是欺凌他人,我們可以換位思考。
有的時候,可能是出於「好玩」,或者「其他人也這么做了」,又或者是因為別的事情感到生氣想要發泄,我們可能會想要在網路上惡意對待別人。這個時候,我們可以想想:
對方可能會有什麼感受?如果是在離線的公共場合,我們是否還會這樣做?這樣做會對自己、他人以及網路上的「公共環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如果我們希望其他人尊重我們,那麼在網上發表言論時,我們應當做到不攻擊、侮辱、誹謗他人,不製造和傳播有關他人的不實信息,比如通過製作圖片來侮辱和誹謗他人,或傳播此類信息。同時,如果對方是我們認識的人,在轉發他/她的個人信息或照片前,我們應徵得他/她的同意。這樣做,可以盡量避免我們無心地欺凌了他人或是助長了網路欺凌。
接下來,正確應對發生在自己身上的(網路)欺凌,我們可以:
拒絕「以暴制暴」有的時候,我們在網上或是離線的場景里,和他人因種種原因產生了矛盾,可能導致我們出於憤怒在網上攻擊對方。這個時候,我們可以停下來,想一想:
自己有哪些選擇?如何才能更好地解決問題?
如果我們在網上欺凌對方,那麼矛盾可能會愈演愈烈,而我們沖動之下發表的言論也可能會被對方或其他人傳播或轉而用來欺凌我們自身。同時,一味發泄憤怒並不能幫助我們積極地解決問題,有時反而會裹挾我們做出一些讓自己後悔的言行。面對和他人的矛盾和沖突,我們應當保持冷靜與自信,理性應對。
同理,如果矛盾的源頭就是因為對方先在網路上攻擊我們,我們遭遇了網路欺凌,也不應當選擇 「以暴制暴」,去欺凌對方。
及時尋求幫助我們應當謹記,遭遇網路欺凌並不是自己的錯。就像前面所提到的那樣,他人可能是出於一些不同的原因,比如從眾或是發泄情緒,從而攻擊我們。對於一些刻薄或侮辱性的惡言惡語,最佳的回應是不作回應,冷處理可能會讓對方自覺沒趣。如果對方仍然繼續,我們可以要求對方立刻停止。多數網路平台或手機運營商都設置了屏蔽功能和不良信息舉報的渠道,必要時我們可以藉助這些功能和渠道,阻止接受對方的信息,或要求平台禁言對方、刪除相應信息等。如果覺得情況超出了自己的控制,我們應當牢記及時告訴自己信任的朋友及成年人,比如父母和老師,共同商量對策。
同時,一些極端的網路欺凌已經屬於違法犯罪行為,比如人身威脅、敲詐、性侵等,我們也應該在成年人的協助下,保留相關證據,向公安機關報案,尋求進一步的干預。
最後,制止網路欺凌發生在他人身上,我們可以積極給予支持。
如果我們目睹了網路欺凌,當然不要因為「其他人都這樣做」,就加入轉發相應內容。同時,我們可以對遭受欺凌的人予以支持,鼓勵他們積極應對,舉報相關行為,或向自己身邊的人求助。如果網路欺凌是從線下生活中的矛盾和欺凌發展而來的,遭受欺凌或實施欺凌的人碰巧是我們的朋友或同學,我們也可以告知自己信任的成年人,在線下共同尋求解決方案。必要時,我們自己也可以向相關平台或運營商舉報,尋求干預。
㈡ 網路暴力的危害和應對的方法
1、網路暴力侵犯了當事人的權益。
網路暴力中,參與者非理性的群體攻擊侵犯了網路暴力事件當事人,對當事人的身心造成了傷害,並直接侵擾了當事人的現實生活。
網路暴力混淆真假,在網路暴力事件的不斷沖擊下,原本難以辨識的真善美和假丑惡變得更加難以區分。
2、網路暴力影響網民的道德價值觀。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的道德觀念價值觀念無時無刻不在影響他們的行為和處事方式。
那麼,面對如此的網路暴力,我們有哪些解決方式呢?網路暴力的解決方式如下:
(1)收集網路暴力的證據。
在信息泄露之後,很容易收到各種各種的郵件,接到天南海北的電話。這時候要留心,記下對方的電話或者是郵箱地址等有用的信息。
可能這些信息很瑣碎,但是一旦收集好這些信息不僅能幫助自己維權,而且還可能幫助更多的人。
(2)向相關部門報案。
個人信息一旦泄露,可向公安部門、互聯網管理部門、工商部門、消協、行業管理部門和相關機構進行投訴舉報。
報案的目的一來是保護自己的權益,二來也是可以備案。一旦有更多的人遇到和你類似的情況,就可以一起處理。
根據刑法的相關規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個人信息以及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情節嚴重的,可能涉嫌刑事犯罪,公安機關可以介入調查。
(3)委託律師維權。
可以向專業的律師咨詢相關的法律法規。如果律師給予肯定的答復,就可以利用法律的武器維護自己的權益。
(4)提醒身邊的親朋好友防止被騙。
個人信息泄漏後,不僅可以用這些信息盜用你的賬號,甚至還可能騙你身邊的親朋好友。所以一旦你的信息泄露,或者聯系工具賬號丟失,一定要第一時間通知你的親朋好友,要他們倍加防範,以免上當受騙。
㈢ 網路暴力危害大,我們該如何應對網路暴力
網路暴力在這個浮躁的社會中存在是有一定必然性的,在這快節奏的生活當中有很多人過的都不是很如意,社會中也有許多不平等的事情出現,貧富差距大加上中國人本身就有仇富的情節,種種的事情壓抑在心中,而在網路上又不需要實名認證,就成為了現在人們不負責任發泄的一個窗口!
一般來說面對網路暴力有這幾種解決方法。不理他、和他辯論。我們來看看具體是如何操作的。
我們應該要注意自己的網路言行,首先自己不要帶節奏,不要說臟話謾罵別人,不要做一些越界的事。不要妄圖評價他人。不要太在意別人對你的看法,不論是好的評論還是詆毀你的評論,你都要保持一顆平常心,做自己
㈣ 大學生如何抵制網路暴力
大學生應當在網路生活中培養自律精神,在缺少外在監督的網路空間里,做飯自律而「不逾矩」,促進網路生活的健康與和諧。
㈤ 怎樣做才能減少網路暴力這種現象
如果想要減少網路暴力這種現象,最重要的還是國民素質要有一個很大的提高才可以,因為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這種問題。
㈥ 網路暴力非常可怕,怎麼才能打擊網路暴力呢
打擊網路暴力是一個需要多方面努力的事情。首先就要娛樂圈規范化。營造好的氛圍,越來越多輿論指向娛樂圈,很大的問題是娛樂圈的問題。近年來從范冰冰偷稅漏稅、高以翔追我吧安全事故、肖戰事件都可以窺見娛樂圈的問題。
同時,圈裡人群自身也要多注意,現在法律不夠完善,實施網路暴力的人很難付出代價,唯一避免遭受網路暴力的、一勞永逸的辦法就是:在網上斷絕陌生人和你接觸的機會。比如把博客的評論許可權設為「僅向好友開放」而不是「公開」,比如不公開自己的照片,不建設自己的貼吧等等!
網路實名制我覺得也是可以抵抗網路暴力的方法。但我認為這是一把危險的雙刃劍。這可以讓某些嘴巴不幹凈的人心生畏懼不敢隨意帶節奏,但這又好像更加加重了危險。判斷違規都是靠人去判斷的,有些敏感話題意見相左的太嚴重了。
㈦ 遇到網路暴力該如何調整心態
用六種方法改變情緒
不良的情緒對我們正常生活的影響是很大的,不能很好的解決它,我們勢必總會陷於一種泥潭之中,而且這種情緒會被強化和傳染,如果是強化,那麼時間一長,就是病態,惡劣的情緒傳染給家人和同事,便是數不清的爭執與矛盾。
對於這一類不正常的情緒,有的人為一吐為快,不少怨天尤人的牢騷話便由此引發。另一些人則求助於醫生,依靠鎮靜劑、抗抑鬱劑或抗焦慮劑等葯物來尋找解脫。
還有沒有別的什麼辦法呢?有!心理學家已經找到幾種不吃葯的「療法」。它們不但比醫生開的處方更有成效,而且不像有些葯物含有一定的毒性,容易使人上癮。在你出現不良情緒時,下面幾種方法或許有用。如有興趣,不妨一試。
增加運動的機會
缺乏鍛煉的人情緒的不穩定性遠比經常鍛煉的人的為高,由於經常鍛煉,其思維的敏捷性也相對提高,很容易意識到自己在哪方面出了缺陷,又由於處在運動之中,會把令人煩惱的東西丟在一邊,轉移了注意力,從而改變不良的情緒。相反經常坐辦公室懶於運動者,其性格內向的成分就居多,情緒一直收到壓抑而不易改變。
運動不僅是一種肌肉的鍛煉,也是一種情緒的放鬆。
講究飲食
心理學家認為,對於幾乎每一個人來說,食物和情緒之間都存在著一種基本的聯系。
碳水化合物之所以是一種能起鎮靜作用的安慰「食品」,原因在於它能刺激大腦產生出一種使人感到鎮靜和放鬆的化學物質,50克左右的碳水化合物就能起到鎮靜作用。像爆玉米花和椒鹽卷餅一類的低熱量食品,能具有和炸面餅圈以及炸馬鈴薯薄片等食品相類似的效果。
食用蛋白質有助於維持人的機靈和腦力,這方面最理想的食品有水生貝殼類、雞和牛肉,一般有100至200克即可。
象香蕉,它能起到安神的作用,據說對人產生幽默感還有幫助,果真如此,香蕉也不能放過。我曾聽有的朋友講過:我越不高興我越能吃,看來她是無師自通。
改善環境
顏色是精神的「營養物」,其作用如同維生素對身體一樣重要。為了擺脫煩躁和憤怒,暫時避開紅色會有幫助;在與沮喪和消沉「斗爭」時,應該盡量不穿黑色或深藍色這一類讓人情緒低落的服裝,多接觸使人精神輕松的溫暖、明快和活躍的色彩;減輕焦慮和緊張宜用具有撫慰和平靜作用的中性顏色,醫生的病房之所以時常運用柔和的淺藍色,道理就在於此。
環境的改變不僅是顏色的改變,離開骯臟的環境,到一個整潔的地方也是一個好方法
積極思維
思維方式消極或反常的人會時常感到壓抑,因此認識並且學會改變這種思維方式就顯得十分重要了。試驗結果發現,那些能夠在困難之中尋找有趣之物的人,要比只會哭的人情緒好得多。人在哭泣時似乎只能產生適得其反的結果,因為他們所想到的是——「瞧!我哭得夠傷心的」或者「我的確被弄得心煩意亂了」。但是積極的思維則完全不同,能使人在悲觀中看到前途,化冷漠為熱情,變焦慮為鎮靜。一位心理學專家曾經說過這樣一番意味深長的話——「努力對別人感興趣吧!這樣你不但會讓對方高興,而且能使你從消極的情緒中解脫出來」。
將心中的害怕坦率地說出來,能使自己慢慢地感到踏實。特別在聽者是一位有過相同經歷的長者面前,更能幫助你消除可能形成壓力的孤獨感。引起壓力和緊張的是我們內心的某種東西,所以向那些願意傾聽並且真心實意幫助我們的人吐露心中的這種秘密,是行之有效的。如果羞於啟齒,不妨寫信告之。
旅遊和外出
當心情煩悶時,看看青山綠水,看看裊裊炊煙,泛舟江湖之上疲勞,苦悶之感頓消,這也是我國古代的詩人們常用的方法當抑鬱不得志時,何以解憂-唯有旅遊!
看電影
這其實是個好方法,當你抑鬱時,你看個喜劇片,比如去年的《不見不散》,一見葛優那燈泡式的腦袋,你就想笑,當他朗誦著「黑夜給了我一雙黑色的眼睛」,你都的笑的肚子痛。無論是電影和戲劇,當你看時,你會很容易投入的,這種移情效應是很明顯的
㈧ 殺人的「網路暴力」到底該如何整治
網路暴力受到人們的關注,而且網路暴力帶來的影響也是非常嚴重的,甚至有一些人因為遭受了網路暴力,最終導致失去了自己的生命。所以殺人的“網路暴力”是一定要整治的,要整治的話就是要實現網路實名制,讓每一個在網路賬號上發言的人都能夠找到固定的對象。這樣的話一旦自己的言論造成了嚴重的影響,也能夠承擔相應的責任。
網路暴力是很可怕的,尤其是在人人都能夠上網的情況之下,就會導致網民的質量參差不齊,所以一定要及時的治理。
㈨ 如何解決網路暴力
首先來簡單的科普一下,什麼是網路暴力。網路暴力是指網民在網路上的暴力行為,是社會暴力在網路上的延伸。
對於網路暴力,從接近我們生活的一方面,來談談減少發生的方法。現在很多人在手機上應用的個人交友軟體很多,比如微信,QQ,以及一些娛樂軟體,這些軟體裡面往往有很多的個人隱私,比如自己的平時的生活環境,生活照片,以及一些個人的重要信息。那麼網路暴力者就會應用這些信息對你進行網路攻擊,有些是直接攻擊,也就是把你的照片或者發表的言論,進行惡意的評價和惡意的修改,對於這些人,你可以進行溝通,讓他刪除那些評價和修改。但是還有一些暴力著,他們是匿名的,就是你能看到他對你的網路暴力攻擊,但是不知道是誰,對於這些人,你真的是沒有辦法。所以在平時生活中,我們在應用一些社交軟體和娛樂軟體的時候,盡量開設一些禁止陌生人進行評價或者分享的功能,避免造成沒有必要的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