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企業信息化建設的實施條件
1、建設企業信息化內容 對企業信息化內容的認識,許多人認為「購買一些硬體設備、連上網、開發一個應用系統並給以一定的維護就是實現了企業信息化,這是片面的理解。企業信息化雖然是要應用現代信息技術並貫穿其始終,但信息化的目的是要使企業充分開發和有效利用信息資源,把握機會,做出正確決策,增進企業運行效率,最終提高企業的競爭力水平。企業信息化的目的決定了企業信息化是為管理服務的,所以,企業信息化決不僅僅是一個技術問題,而是與企業的發展規劃、業務流程、組織結構、管理制度等密不可分的。
所以根據建設企業的發展要求和信息技術的特點,建設企業信息化內容應為:
(1)建立適應信息技術要求的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模式包括企業的業務流程和管理流程,完善企業組織結構、管理制度等。
(2)以管理模式為依據,建立起企業的總體資料庫。該總體資料庫分為兩個基本部分,一個基本部分是用來描述企業日常生產經營活動和管理活動中的實際數據及其關系;另一個基本部分則是用來描述企業高層決策者的決策信息。
(3)根據不同類型企業情況,建立起相關的各種自動化及管理系統,如計算機輔助設計(CAD)、計算機輔助生產(CAM)、管理信息系統(MIS)、這些各種各樣的信息技術及管理系統構成企業信息技術的核心內容,實現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及管理活動中各項信息的收集、存儲、加工、傳輸、分析和利用,為企業高層提供決策依據。
(4)建立Internet,提供企業內部信息查詢的通用平台,並利用這一網路結構,將企業的各個自動化與管理系統及資料庫以網路的方式進行重新整合,從而達到企業內部信息的最佳配置。
(5)聯通Internet.企業可以通過Internet獲取大量與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信息,充實自已的信息資源,同時,還可以向外部發布企業生產經營等公開的信息。
(6)企業信息化實施條件
國內外經驗表明,企業開展信息化需要具備一定條件,那麼企業信息化建設應該具備哪些條件才可能成功實施呢?
(1)企業要有信息化的內在需求
(2)要有一個企業信息化的總體規劃
(3)要有基本的技術和管理基礎
(4)要有自己的技術和管理人才
(5)企業信息化要與技術進步、管理創新和觀念更新相結合
(6)要選擇一個好的合作夥伴
(7)要有一個信息主管來統帥
(8)要有專門的部門來實現
2、建設領域開展企業信息化需注意的問題
(1)提高認識,增強緊迫感。事實上,在新的形式下,企業不開展信息化就沒有出路。
(2)統籌規劃,分布實施。企業信息化工作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須在總體規劃下,本著急用先上的原則,分布實施。
(3)處理好引進、消化、吸收、創新的關系。引進先進技術產品是手段,消化、吸收是關鍵,自主創新才是目的。信息化建設本身就是創新的過程,在技術創新的同時,注重體制創新和管理創新。注重實效,切勿為了信息化而信息化。
(4)制定企業信息化方案必須考慮幾個原則:效益原則,包括社會效益、管理和經濟效益;實用性和先進性原則;循序漸進持續發展的原則;開放性原則;彈性適應原則;安全可靠性原則。
⑵ 如何推進社區信息化建設
合作社可以從以下五個方面來推進自身的信息化建設:
(1)構建合作社產供銷一體化物流管理系統。隨著合作社的合作鏈條由以生產環節為主向產供銷全程延伸,根據銷售訂單合理安排種植計劃,嚴格按照訂單的要求進行生產管理、庫存管理和配送管理,在保證農產品高產的同時必將帶來成員的高效益。所以,農產品產供銷一體化必將成為合作社管理信息化的重要內容,有利於合作社的運作模式信息化和管理科學化。面向農民專業合作社構建產供銷一體化物流管理系統,將信息技術應用到生產管理上,並且沿著產業鏈將信息化延伸到市場銷售環節,通過建立農產品從生產到銷售環節的基本信息體系,實現產供銷的全程信息化管理,與農業產業化經營完全吻合,使生產、流通、加工及銷售環節有機聯系起來,能有效解決合作社產業發展中生產與市場脫節的問題。該系統作用范圍將擴大至合作社生產的產前、產中、產後各過程,且以網路應用為主,具有網上交易及實時管理等特點,能夠監控從生產到市場銷售的每一個環節,將在很大程度上增強合作社的帶動能力和市場銷售能力。
(2)構建合作社溯源管理系統。合作社是覆蓋農戶最廣、涉及農產品最多、實現農產品安全的關鍵環節,解決農產品質量安全信息不對稱問題和責任追究等問題,需要面向合作社構建農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系統。作為農產品質量安全的重要證據,消費者要求可信賴、准確、及時地追溯產品及供應鏈中的各個環節。系統將通過集成電子標簽和條碼及讀寫器等設備,以發出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請求為起點,以創建完整的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報告為終點,實現基於產品批次編號、原料批次編號、合作社成員分組等多角度質量安全信息的可追溯。系統將為消費者提供網路、條碼掃描、語音電話和手機簡訊等多種追溯所購買產品質量安全信息的方式,並具有消費指南提供、安全提示、與合作社門戶網站鏈接等功能。
(3)構建合作社信息服務系統。加強和完善合作社信息網路建設,因地制宜地挖掘和整合現有的信息收集、加工、發布網路和渠道,選擇能夠適應農業和農村需求特點的「低成本、廣覆蓋、低功耗、易維護」信息技術和網路設備,建立健全合作社信息服務體系,及時收集、分析、預測、公布各種有效信息,形成「傳播信息—指導生產—幫助銷售」的一條龍服務。同時,結合各合作社的特點實現有效的組織管理和准確、快捷的服務,對其在資金、生產、供銷、技術、信息、加工、貯運等各個環節,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的特點和優勢,使信息採集、信息發布、動態監測、分析、管理、決策與空間信息管理融為一體,實現所有資源、信息在各個不同合作社的共享,實現合理配置各種資源。在此基礎上,積極引進和開發形成面向合作社的信息服務產品,豐富合作社的服務方式和手段,拓展服務內容,增強成員利用信息化手段增收致富的能力,充分發揮信息技術在合作社上的應用,促進合作社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發揮作用。
(4)構建合作社基礎信息資源管理與決策支持平台。研究專業化生產和一體化經營的發展模式和產、供、銷對接的社會化服務模式,建立面向合作社的決策支持平台,實現面向合作社的基礎信息管理支持、生產支持和流通支持。平台將在大幅提高成員管理、產量管理、品質管理和資金管理等信息化水平的基礎上,實現產前根據訂單需求協同安排種植計劃,降低合作社賣難風險,產中做到精細組織生產,提高生產效率和農產品質量,銷售上能夠擴大市場信息半徑和交易半徑,提高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例如,採用地理信息系統(GIS)技術實現農戶空間位置分布、行政村鎮分布、種植品種分布等空間信息的數字化和可視化表示,對種植面積、農戶聯系方式、往年交易記錄等屬性數據進行集中管理,為合作社日常業務管理和決策支持提供基礎數據;建立農產品種植計劃協同管理系統、基於良好農業規范的標准化種植管理系統和合作社產銷對接等系統,實現對合作社的產前、產中、產後和流通環節的全面信息化支持。
(5)構建合作社門戶統一管理平台。合作社門戶網站建設初具規模,但相似或相同產業內各個網站之間,缺乏統一、規范的服務標准和信息共享協議,尚處於各自為戰的狀況,各網站之間缺少溝通、信息資源無法共享、項目重復建設、信息量小、設計不夠精細和規范、缺乏個性和專業特色、信息時效性差等問題普遍存在。建立統一的網路規范或原則,將現有的合作社網站在保持其原有特色的基礎上重新進行資源共建,構建區域內的合作社統一管理平台,形成區域內和產業內合作社上下貫通、資源共享、統一對外的服務網路,在提高合作社的信息化水平同時,促進該區域的農業信息化的發展。通過此平台,合作社可以展示產品,推廣自己的品牌,提高合作社的知名度;共享生產資料價格、農產品價格和供求等信息;合作社之間可以進行技術服務經驗交流和業務合作洽談,實現生產在社、營銷在網、業務交流和資源共享。
⑶ 如何理解商貿企業的統一配送和分銷網路建設
您好!所謂商貿企業統一配送和分銷網路建設是指商貿企業建立了倉儲、物流配送,擁有一定的銷售管理團隊以及客戶資源及銷售網路。謝謝!
⑷ 信息化建設應該包括哪些方面
信息化建設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計算機機房(包括場地、空調、透風、供電、供水、通信線路、安保等)信息化設備(網路設備、伺服器設備、終端設備等)。
2、信息化軟體系統建設支撐各種業務的業務信息系統加強組織(企業、政府、機構、單位)管理的管理信息系統支持組織決策的決策信息系統服務於信息系統管理的運維管理系統。
3、信息化的組織體系建設為了組織信息化的持續有序而需建立信息化組織架構,並經常進行優化調整。
4、信息化系統安全體系、災難備份與恢復體系建設為了應對各種人為或自然的災難、攻擊等,需要對組織的信息化體系建立安全管理體系,並為了業務連續性而需建立災難備份與恢復體系。
5、組織的信息化與業務連續性管理意識的培養和強化信息化建設過程只是信息化的基礎,還需要長效的運行維護、升級,使得信息化是持續有效的,這就需要經常地強化組織的信息化與業務連續性管理意識,形成一個持續的信息化管理機制,支撐組織戰略目標和業務的持續發展。
(4)分銷網路信息化建設如何實施擴展閱讀
信息化建設內容
信息化建設包括了企業規模,企業在電話通訊、網站、電子商務方面的投入情況,在客戶資源管理、質量管理體系方面的建設成就等。信息化建設是品牌生產、銷售、服務各環節的核心支撐平台,並隨著信息技術在企業中的應用的不斷深入顯得越來越重要,未來甚至許多企業就是只依靠信息化建設而生存。
品牌指數數據模型中的信息化建設權值為10分,當品牌在企業規模、通訊系統、網路、電子商務、客戶資源管理、質量管理等方面有正向的建設內容時,品牌指數將給予加分。
在品牌2.0理論體系中,信息化建設作為品牌母體樹冠部分的支撐物,同屬自觸點,也就是品牌母體可以主導的部分。
⑸ 企業信息化建設和管理實施的必要條件(詳細)
一、企業信息化的進程論
企業信息化的內涵是指以企業流程的優化重組為基礎,在一定的深度和廣度上利用計算機技術、網路技術、資料庫技術,控制和集成化管理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的所有信息,實現企業內部、外部信息的共享和有效利用,以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和市場競爭力的過程。它包括五個「化」:一是產品設計自動化和產品智能化;二是生產過程自動化;三是企業管理一體化、柔性化;四是商務與物流電子化;五是電子政務、社會管理信息化與企業信息化統一化。
企業信息化是一個不斷深化發展、不斷提高的進程。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原有的系統需要不斷地更新和升級;現有業務也需要不斷地調整和改造;新的應用系統需要不斷地開發;數據和信息需要不斷地維護更新;人員也需要不斷地培訓和提高。這個進程將永續不斷地進行,並帶有鮮明的時代特徵。如圖:
二、對企業信息化的幾點感悟
(一)「水泥 滑鼠」型的企業將成為未來信息經濟的主流
信息技術的革命無疑會帶來社會生產力的極大提高,在對傳統產業產生影響的同時,也創造了新的經營模式和產業。但是,信息技術是客觀的,它與「蒸汽機」一樣只是一種工具,在傳統產業和信息技術有效結合的過程中,「水泥+滑鼠」的企業將大行其道,網路信息經濟將真正繁榮起來。
(二)企業信息化包括有形的信息設備與網路和無形的管理理念和管理體系
企業信息化是提升企業管理的一項系統工程。企業應用信息化的根本目的就是在學習、研究和應用現代企業管理思想和方法的基礎上,盡快改變落後的企業管理模式,進而建立符合市場經濟要求的現代企業制度。企業創新包括思想創新、觀念創新、制度創新、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推動企業信息化就是推動企業創新。大量的研究和實踐證明,企業信息化的成敗不僅取決於技術、網路、軟體,更取決於企業自身的主體意識。只有提高思想認識、轉變思想觀念、增強自身主體意識,才能確保企業信息化項目的成功。
(三)沒有錢萬萬不能,但錢也不是萬能的
一些企業家認為推動企業信息化只要捨得投錢就能搞好,其實不然。實施企業信息化,並不是簡單地讓電腦代替部分人的手工工作,也不僅是買電腦,安裝應用軟體,建設網站。企業信息化當中需要對整個業務流程進行跨部門的重新設計,通過實施企業信息化建設,學習並應用先進的企業管理思想和運作模式,從根本上推動管理模式的變革與創新,以實現傳統企業向現代企業的轉變。
(四)企業信息化必須有前奏,但沒有休止符
這里的前奏是指企業要重視管理咨詢機構的價值,做好前期咨詢、規劃與培訓工作,從而在推進企業信息化過程中保持思想觀念、工作規范、指揮協調和數據存取的統一,這是確保企業信息化工程建設取得成功的前提條件。當一個企業信息化項目實施進入尾聲並投入運行後,其維護與改進是不會停止的,因為企業的經營情況和外部環境在不斷變化,這與「企業管理提升是無止境」的道理是一樣的。
(五)企業信息化建設需政府、社會各方協同推進
一方面,政府要進一步完善企業信息化外部環境,研究制定企業信息化的技術規范和標准,促使企業部門間的信息系統能夠高度共享和無縫集成,消除企業內部的「信息孤島」。
另一方面,推進企業信息化要統籌規劃、系統化地推進政務信息化、企業信息化、社會信息化的協調建設和有機統一。企業信息化的效益發揮的如何,不僅取決於企業內部信息化系統,還與企業外部的信息化程度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企業內部各部門的信息化具有「木桶效應」,企業信息化與電子政務、社會管理信息化之間同樣具有「木桶效應」。
(六)IT外包是企業信息化建設的一條有效途徑在歐美發達國家,IT外包服務已成為政府、企業信息化建設普遍採用的服務。世界最大的外包供應商,IBM公司的外包收入已佔其IT服務總收入的半壁江山。BOO(IT 外包)建設模式,是一種正在推行中的全新的市場化運行模式,即由IT企業投資並承擔工程設計、建設、運行、維護、培訓等工作,硬體設備及軟體系統的產權歸屬IT企業,而企業用戶負責宏觀協調、創建環境、提出需求。企業用戶每年只需向IT企業支付系統使用費即可擁有硬體設備和軟體系統的使用權。BOO模式在國外的信息化建設中已是一種大趨勢,在我國北京、廣東、上海等地許多企業信息化外包項目建設也已取得了良好的效益。
三、推進企業信息化建設的幾點建議
(一)要用信息化的新思維、新觀念去組織、推動、實施企業信息化工程建設。
(二)要做好企業信息化項目的建設規劃。做好一個項目規劃,通常包括以下5個步驟:
1、建立完善的領導機構和實施機構;
2、做好需求調研,確定明確的需求,以問題和需求為導向,設定總目標和階段性目標;
3、進行信息系統總體設計,確定開發應用標准和規范;4、從技術和功能層面構建基本的支撐和應用體系;5、進行系統評價,確保目標逐步實現。
(三)要重視企業信息化的前期診斷咨詢工作,通過藉助「外腦」的專業知識和實踐經驗來實施企業信息化項目,從而提高企業自身的管理水平和競爭能力。
(四)要抓好企業信息化的項目管理,因為信息化項目與傳統的工程項目管理有很大區別:
1、信息化項目是「以創造無形的智力產品」為實施目標,項目的實施是一種「知識轉移」,而工程建造項目是「以建設有形的建設工程」為實施目標,項目實質是一種「要素資源配置」。
2、傳統項目的建造質量可以與項目運營相對剝離,而信息化項目的「質量」,則必須與運營有效結合,才能發揮經濟效益。
(五)要重視基礎數據整理與挖掘,信息技術的軟體、硬體可以買,數據是買不來的,「數據挖掘」是從海量數據中開發、利用有效信息和知識的過程,它可以幫助企業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綜合、推理,從而輔助企業高層和管理決策者利用現有數據把握市場,贏得競爭優勢。
⑹ 分銷管理的現代分銷渠道信息化建設
從現代分銷渠道的發展趨勢來看,分銷渠道的信息化發展速度極其迅速。從寶潔2001年首次開始在中國試點分銷商管理系統(DMS)的歷程來看,寶潔其實是具有非常超前的戰略眼光的,通過與北京富基融通的合作,寶潔(中國)公司建立了全國統一的DMS分銷商管理系統,為寶潔全國的分銷商客戶提供了包括采購、銷售、財務、後勤儲運、產品、人力資源和信息管理系統一體化的解決方案和專業服務,並成功實現後台SAP 的ERP系統的對接,實現了全程精益流通。
如今數十年過去了,當眾多國內外企業開始重視分銷渠道信息化建設的時候才發現,原來已經落後了很久。為什麼從寶潔進入中國以來,大家都在研究寶潔,學習寶潔?同樣的日化巨頭聯合利華後來居上,2007年也開始對其下游分銷商進行大規模的信息化建設,時至今日,仍然如火如荼的開展著,聯合利華的分銷商目前絕大部分都上線了分銷商管理系統(DMS),同樣聯合利華也選擇了與業內最有經驗的富基合作,與寶潔貼身肉搏,你做什麼,我也做什麼。競爭促進了兩家公司在中國市場每年超過30%的業績增長。
那麼寶潔與聯合利華投入如此大的精力進行分銷渠道的信息化建設,意義和目的何在,是不是值得?這也許是中國大量企業都在思考和觀望的問題。也許20年或者更久以後,中國企業暮然回首才發現,我們落後了很多。其實信息化建設的本質解決的並不僅僅是戰術層面的問題,現在一提到信息化建設,廠商首先考慮的是如何控制分銷商,了解分銷商生意的一切;而分銷商考慮的是我不想受到廠商的控制,抵觸情緒油然而生。這也許是目前眾多廠家也想要進行信息化建設,但是卻感覺力不從心的主要原因,整個供應鏈的協同操作看起來遇到了巨大的困難,其本質是沒有實現廠商與分銷商的利益共贏或者叫做共享。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如果廠商不做分銷商,自己設立分公司或辦事處來進行分銷,那麼會出現類似的問題嗎?肯定不會,為什麼呢?答案很明確,因為大家是一家公司的。很顯然,利益共享和雙贏是實現信息化建設的首要條件。
⑺ 如何推進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
三、加強企業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 加強和改善企業管理應從加強企業財務管理的信息化入手,把大力推廣運用計算機網路技術和統一的財務管理軟體 ,作為現階段加強和改善企業財務管理、促進管理創新的突破口。加大力度普及財務管理信息化,以財務信息建設為突破口,全面提高企業財務管理現代化水平。充分利用計算機和互聯網技術為代表的信息革命成果,建立集團化、網路化、一體化的財務管理信息系統,輔助支持決策系統。 1、以財務管理為中心進行信息系統規劃 企業管理以財務管理為核心,財務管理以資金管理為中心。財務管理軟體的推廣使用,要借鑒國內外一些企業的成功經驗,遵循企業信息化發展的一般規律,從財務管理、物流管理、營銷管理、生產管理等由易到難的環節逐步推進。要按照「總體規劃、分步實施、突出重點、先易後難」的原則,依次開發運用財務、銷售、采購、倉儲、生產等管理子系統,逐步實現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集成。 2、轉變觀念,樹立以財務信息化管理為核心的管理思想和理念 目前我國相當多企業已經認識到企業管理信息系統的重要性,並對生產、采購、庫存、分銷、成本核算等環節進行信息化建設,ERP在近幾年得到了大規模的推廣。這些企業基本都實現了會計電算化。部分企業的領導和財務部門錯認為會計電算化已實現財務管理信息化。因而在進行ERP的投入時,認為對財務系統的集成或轉型是重復投資,是浪費,因而導致部分實施了ERP的企業,都存在財務模塊的擱淺,財務系統和其它業務系統的不統一,不集成。如某些企業投資了數百萬進行企業的信息化建設,實施了ERP的采購、庫存、分銷等模塊,可是財務部門卻認為其原有的會計電算化軟體能支撐現在的業務,所以,企業信息系統運作幾年後,企業的財務軟體和ERP系統不能實現集成,企業的信息化建設不能創造應有的效益。究其原因,財務部的領導未能站在企業全局的戰略角度看待財務管理和企業管理,企業的高層領導缺乏對財務管理核心地位的認識,不明白財務信息管理是企業信息管理的核心。 實現企業管理信息化要以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為核心和切入點,明確樹立以財務管理為核心的管理思想和理念,充分認識到財務信息化管理在企業管理系統中所處的核心地位。 3、財務、業務一體化,實現信息集成 財務管理的最高層次是業務和財務的完美結合,即財務和業務的一體化。因此,用統一的信息管理軟體,統一的信息編碼標准,提高信息的利用率和整合程度,從而建設有效運轉的信息系統。逐步引進、消化、開發使用國際先進的ERP系統軟體,是企業內部信息化發展的基本方向。通過建立統一的計算機平台,採用統一的信息管理軟體,實現財務系統與銷售、供應、生產等系統的數據共享,管理統一,實現生產經營全過程的信息流、物流、資金流的集成和數據共享,保障企業財務管理工作規范化、高效化。以財務管理為核心,以成本控制為重點,建立產、購、銷、存一體化的內部財務信息系統,做到「信息集成、過程集成、功能集成」 和數據共享, 真正為決策服務。 4、打破傳統流程,建立財務一體化信息流程 由於傳統流程的束縛,同一筆業務,存在多個信息入口,員工信息錄入處理工作的重復低效勞動造成信息的不對稱及信息孤島。在新的企業信息化管理思想指導下,需要對傳統的信息處理流程進行變革:當業務事件發生時,各業務子系統按照業務規則進行處理的同時,按照信息規則生成會計憑證(如果是處理銷售發票,那麼根據銷售發票和自動轉帳分錄模板自動生成會計憑證),並將結果放在資料庫中;企業各部門業務人員都可以通過報告工具自動輸出所需的結果,如財務人員驅動報告工具,按照管理需要或財會語言自動輸出所需的信息。其目的有三: 簡化流程:合並相關工作,如將原來銷售發票由兩人處理改為由銷售人員一人處理; 集成信息:集成所有數據於一個資料庫,實現實時獲取信息、實時處理信息、實時報告信息的新流程。企業執行業務活動的同時,將業務事件信息輸入管理信息系統中通過執行業務規則和信息處理規則,生成集成信息; 共享數據:數出一門,共同使用,各級管理者可以實時、動態地獲取所需的信息,支持決策; 5、培養財務信息化建設的高端人才 擁有創新能力的復合型人才是保證一個企業乃至一個國家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制勝的關鍵所在。通過財務信息化建設及流程改進,財會人員從會計信息日常繁雜處理流程中擺脫出來,起到一個管理員、分析員、控制員而非記錄員的作用。企業在加強對現有財會人員的計算機和商務知識培訓的同時,可培養未來網路時代需要的財務信息化管理的高端人才。 6、企業財務管理強調創新及跨部門溝通文化 堅持以人為本的目的就是要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釋放出人類的創新精神和動力。財務人員也必須具備創新精神,以積極的態度學習新工具,努力掌握並創造新技巧,以確保企業的生存與發展。 隨著新經濟的到來,財務管理為了更好適應社會和經濟的發展,企業內部的各個部門之間,企業之間,甚至行業之間,財務管理工作需要以企業整體為單位,而不是以簡單的財務部門為單位,進行思考和提升。財務部門的構成可以是橫向職能部門的財務組合,也可以是縱向的職能部門的財務小團體組合,並得到其他各部門之間的協作。 總之,新經濟時代,財務管理是企業管理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公司、組織尤其是大公司,都需要在財務信息化管理方面投入恰如其分的人、財、物,以期贏得財務優勢,從而贏得企業發展的競爭優勢。
⑻ 企業信息化建設如何進行
身處信息化社會,網路應用已經逐步滲透到各行各業,如今,「互聯網+」潮流的興起,更進一步強化了這一社會發展趨勢。所謂的「互聯網+」通俗來說,就是「互聯網+各個傳統行業」,利用信息通信技術以及互聯網平台,讓互聯網與傳統行業進行深度融合,創造新的發展生態。企業,作為行業經營的主體,自然是「互聯網+」的主要執行者,基於此,企業信息化建設已經迫在眉睫。
雖然企業級應用一直都是推動在線培訓系統增長的主要力量,但是,企業採用它的動力卻一直主觀性的內部升級變革需求,並不是硬性規定,也正是因為如此,企業培訓系統應用的普及,雖然在不斷推進,但是,速度卻並不快,特別是在中小企業市場,因為資金問題、應用認知等問題,應用規模十分有限。「互聯網+」潮流的崛起,讓企業經營的網路屬性更加突出,信息化工具應用也由柔性升級轉變為剛性必備——要想不被市場淘汰,就必須實現信息化。培訓系統,作為信息化的工具,自然是企業培訓不可或缺的手段。
企業對培訓系統應用由可選擇性需求到剛性需求的轉變,勢必會帶來應用規模上的迅速增長,鑒於政府、大型企業為代表的中高端市場的日趨飽和,應用規模十分有限的中小企業市場自然就成為了主力軍。與資金雄厚、人力豐富的大型企業用戶相比,中小企業用戶構建培訓系統要受資金與人力資源的雙重限制,有著明確的專屬特性,而為了能夠在這一增長空間巨大的市場中奪得先機,不少企業已經開始針對其推出專門的產品。
除了提升培訓應用的必要性之外,「互聯網+」還在很大程度上拓寬了企業培訓的廣度。「互聯網+」的本質就是充分發揮互聯網在社會資源配置中的優化和集成作用,這與麥塔培訓系統深入企業工作流程,提高企業運營效率的發展趨勢保持了高度的契合。
當然,企業對培訓系統應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就意味著會延伸出更為個性化、多元化的應用需求,從而對麥塔培訓系統服務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提供有針對性的產品之外,還要依據不同企業的不同需求,進行解決方案的定製化,這一點在亟待開發的中小企業市場會更加突出,因為中小企業的專業知識性知識有限,卻更加註重性價比,講究的是物有所值甚至物超所值。
從上述分析不難看出,基於「互聯網+」潮流,企業培訓系統應用必然會進一步提升,特別是信息化建設相對滯後的中小企業,表現得會更為明顯,這會給培訓系統帶來巨大的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