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看待當下年輕人一代流行的''喪''文化。
喪 無論在哪一個年代都是年輕人的主題。但是為什麼最近的喪,更加喪?
首先,所有年代喪的來源都是年輕人的多愁善感,年輕人對於外界變得越來越敏感,他們學會了觀察細節,他們懷著對於成年的憧憬去觀察這個社會,卻第一眼發現了這個社會的陰暗面。他們對於社會感到了失望,對於自己實力弱小無法改變社會的無奈,對於一些人性初步的判定,使他們總是變得很喪。
其次,網路的發展。網路的發展使上述問題更加突出。對於網路的使用使他們的負面情緒進一步深化,作為網路寫手,我深知在網路上的傾訴宣洩有可能無法達到調節情緒的效果,並使一些偏激的情緒逐漸放大。當他們的負面情緒宣洩在某一平台上時,為整個平台渲染了一種''喪''氛圍,裡面充滿了失望甚至絕望。
而且,一些疾病的出現和學生的追求獨特心理。抑鬱症、自閉症,我都不知道為什麼年輕人會去平白無故為自己貼上這一種精神疾病的標簽,在這種標簽的負面情緒對於自身的刺激下,也許一個只是追求獨特的人將這一份獨特當真了。
我不喜歡這一種喪文化的大規模傳播,我相信人類的心理成熟早期化是未來的必然趨勢,心理成熟的年齡將會越來越小,但問題在於兒童的確無法有足夠的理性、自製力、抗壓能力。對於他們來說喪文化的傳播是一件壞事,而且如果他們將這一種負面情緒持久化,對於個人發展極為不利。
對於當代年輕人,''喪''只會浪費他們思考和自我成長的時間,積極向上的心態才可以面對未知的未來。
❷ 如何看待青少年中流行的「喪」文化
其實所謂的「喪」不過是個新名詞,其表達的「頹廢、絕望、悲觀」等情緒在古今中外的年輕人中都曾普遍流行,絕不新鮮。
比如,魏晉時期的竹林七賢,從年齡上看,也就是現在「喪」文化主體-90後的年紀。無論是阮籍的「青白眼」,還是他們聚集林下,喝酒、縱歌,在今人看來都足夠頹廢和消極。
再比如,歌德中篇小說《少年維特之煩惱》中的少年維特。
維特出身於富裕家庭,受過良好的教育,能詩善畫,多情善感。他愛上了一個叫綠蒂的姑娘,姑娘卻另有所愛。愛而不得讓維特痛不欲生,加之感覺自身與社會格格不入,前途無望,最後開槍自殺。
《少年維特之煩惱》出版於1774年,據說一經面世,即成為暢銷書,是歌德作品中被同時代人閱讀得最多的一本。可見歌德切切實實刺中了當時社會的「痛點」。
而從書中情節,我們可以分析出維特的煩惱有三:愛情求而不得、社會適應不良和前途黯淡無光。
那麼今天的年輕人呢?我們看看他們的「喪」言語吧:
對比中,我們可以發現,年輕人們的「痛點」沒有發生變化,仍是愛情、環境與前途。變化的只是表達方式。
沒有孩子是不背負著期望長大的,所以,每一代年輕人都有著來自社會和父輩的壓力。今天的年輕人,得益於中國經濟飛速發展,在其成長過程中,物質並不缺乏,「沒有吃什麼苦」。
然而,隨著中國經濟、社會的發展趨於穩定,「逆襲」、「出人頭地」等超越階層的行為依然不容易實現。尤其對於剛入社會的年輕人來說。
此時,自嘲、自我矮化以降低社會、家庭和自我的期望值,以彌補心理落差和遺憾就成為了很多年輕人的不得已選擇。
相比於少年維特的「自殺」,相比於魏晉時竹林七賢的放浪形骸、反抗禮俗,當代年輕人的「喪」反應,在「自我保護」與「反抗世俗」方面實在是過於「溫和」了。
今天,我們不僅能接受加班、苦讀、上進,也開始正視、擁抱生活的更多方面。輝煌成就固然令人贊嘆,但平淡如水的普通生活也可以是一種主動人生選擇。
就像電影《瀨戶內海》中高中生瀨戶所言:「青春為什麼一定要跑步流汗,為什麼不能就在河邊虛度呢?」
羅曼·羅蘭說:「世界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那就是在認清生活真相之後依舊熱愛生活。」
相信年輕人在逐漸成熟、適應了社會之後,一定能走出自己的「英雄主義」之路,一如他們世世代代的前輩們。
「又喪又積極」的年輕人們已然出現了,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