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安全 > 你是如何看待網路上叛逆思潮

你是如何看待網路上叛逆思潮

發布時間:2024-06-14 16:51:35

㈠ 人民日報談網路欺凌現象,你如何看待這一現象

人民日報談網路欺凌現象,你如何看待這一現象?

近日人民日報發布了一則新聞,提及到了對待網路欺凌現象,要零容忍的態度。這則新聞一經發出就受到了網友的紛紛點贊,的確在當下網路欺凌已經發展成為了一種極其恐怖的現象,侮辱謾罵,謠言的傳布,惡意舉報等等現象在我們網路上隨處可見,極大程度上腐壞了當下網民的素質和道德,在這種局面之下網路欺凌現象對於我們生活的影響在潛移默化中變大,尤其是對於當下的一些青年人來說更是如此,從小就受到了網路欺凌的影響,人格品質也被帶偏。

良好的網路秩序需要我們自覺維護,良好的網路風氣也需要我們去自覺改善,作為網民我們有責任和義務為凈化網路環境盡一份力。

㈡ 作為青少年的我們是如何認識和看待互聯網的我們如何才能拒絕網癮健康成長

青少年已經成為網民的重要組成部分,網路在促進青少年成長及發展的同時,也給他們帶來了諸多不良影響,其中網癮問題已引起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青少年是一個自我控制能力和自我防護意識都相對薄弱的群體,他們容易被色情信息、暴力游戲等不良網路內容所吸引,過分沉迷網路形成網癮,不僅影響了自身正常的學習、生活、人際交往,而且給社會帶來巨大危害。
「網癮」也稱互聯網成癮綜合症,網路成癮症(IAD),學名叫做病理性網路使用(PIU)。我們一般叫做「網路成癮綜合征」,目前還沒有把它界定為一種正式的疾病納入到診斷體系當中去。可以說,它是對網路的一種過度依賴,表現為對現實生活失去興趣;在網上操作時間超過一般的限度,以此來獲得心理滿足。當網路依戀失控,對人產生負面影響的時候,我們就把它當作心理上的一種障礙來看待。
網癮也像毒癮。人體內有一個「獎勵系統」,這個系統的物質基礎叫「多巴胺」,是一種類似腎上腺素的物質,在短時間內令人高度興奮。毒品就是通過這個系統提高人體「多巴胺」的分泌,破壞人體平衡系統。網路也是通過消耗「多巴胺」,擾亂平衡系統,造成網迷不斷尋找提高體內「多巴胺」的成分,以至成癮,形成迷戀網路的現象。網路成癮屬於一種精神障礙疾病。

網路成癮的症狀
網路成癮屬於一種精神障礙疾病,長時間上網會在大腦諸多神經元中製造「上網興奮點」,這些興奮點會使大腦對上網產生持續的興奮,這種成癮的病理與吸毒、賭博十分相似,也和吸毒、賭博一樣很難戒斷。主要症狀有:
1、 強烈的依戀性
網路成癮者的心理和行為為上網這一活動所支配,上網也演變為其主要的心理需要,上網時間和精力所佔比例逐漸加大,進而導致了個體生物鍾的紊亂。當無法上網時,會體驗強烈的渴求,甚至產生煩躁和不安的情緒及相應的生理和行為反應,上網後情況好轉。上網在其生活中佔主導地位,注意和興趣單一指向網路,對工作、學習的興趣減弱,生活質量下降。
2、 情感淡漠
成癮者對網友如膠似漆,相比之下對有血肉聯系的親人則顯得更為冷漠。網路成癮者情緒低落時也不向家人和朋友表露,把情緒隱藏起來,轉而向網上的虛幻人物和世界去傾吐和宣洩。另外由於家人對其上網的限制而與家人時常發生沖突。
3、 人際交往范圍變窄
網路成癮者往往尋求較高的社會贊許性,但在現實生活中的交往卻遇到了相對較多的困難,從而產生嚴重的社交焦慮。網上社交的游刃有餘與現實生活的不斷遭受挫折,兩者的反差勢必導致更多的重復上網行為。網路成癮者將自己的人際交往轉入虛擬的網路空間,現實的人際關系逐漸疏遠或惡化,對周圍的人和環境採取逃避或對抗的態度。另外,網路成癮者的語言表達能力下降,出現人際交往障礙。
4、 意志力薄弱
網路成癮者雖能意識到過度上網所帶來的危害,企圖縮短上網時間,但總以失敗告終。經過一段時間的強制戒除之後,就會變得焦躁不安,不可抑制地想上網,最後成癮行為反復發作,並且表現出更為強烈的傾向。
網路成癮和吸毒、賭博一樣,是一種精神依賴病症,一旦陷入,很難自拔,只有及早現,及早引導,才能防患於未來。但切不可操之過急,搞一刀切。最好的辦法是多與他們進行溝通,讓他們感到家庭和社會的溫暖。

網癮的成因有很多,可以大致將它分為的內、外兩種:
(一)外因
外因僅是被動因素,屬表因,是形成網癮的誘因。
1、社會環境:包括網吧的出現,網路游戲的流行、同學之間的攀比從眾等;
隨著高科技的出現,網路已逐步走進我們的生活,除了滿足我們正常工作、學習、溝通交流外,開發者也始終不忘對游戲和娛樂項目的開發,因此出現了驚險的網路游戲、激情的色情電影和有趣的網路聊天等,最大的滿足了青少年的心理需求。鑒於青少年意志力薄弱,善於群體活動,他們會更多的相互模仿,攀比,而很多成年人也會有網癮,同時影響到孩子,所以青少年網癮與社會環境有著密切的關系。
2、家庭教育:包括家庭環境及教育方式等;
家庭教育是導致青少年網癮的重要因素,一方面受家庭環境的影響,很多家長因工作忙,沒有時間照顧孩子,對孩子的照顧只是滿足於「吃飽了,喝足了,穿暖了,兜里有點零花錢」,不知道孩子最近的煩惱是什麼,到底需要的是什麼,讓孩子們得到了豐富的物質條件,但精神極度空虛,或是父母本身就是網迷,更加滋生了孩子上網的慾望;另外還有很多家長對於已經染上網癮的孩子,實施打罵及家庭暴力,或是乾脆放棄對孩子的教育,最終錯過了戒除網癮的最佳時機,毀了孩子的學業。孩子在父母那裡尋求不到這種愛,於是就到網上尋找,他們會用化名和網友聊天、罵人、暢所欲言。
(二)內因
內因是主導因素,屬本因,是導致網癮的重要因素。
1、滿足感缺失:包括學業失敗、孤獨感、人際障礙等;
網癮的大部分人群都會出現學業失敗,從而導致心理空虛,缺乏自信,長時間會有一種孤獨感,經歷這些情況的青少年,為滿足自己的內心,通常會選擇逃避,最容易在網路的虛擬世界中重新找到失去的自我和可以滿足的成就感。
2、生理及人格:主要包括人格特徵和生理特點等;
網癮的高發人群多為12-18歲的青少年,以男性居多,男女比例為2:1,而這個時期的孩子,本身大腦皮層發育不完善,意識也比較弱化,理解判斷力差,自控能力也比較差。他們大多都處於青春期,反叛心理嚴重,對新鮮事物又充滿了好奇,尋求刺激、驚險和浪漫,以滿足這個階段的人生需求,而網路出現之後,網路游戲、色情和聊天,恰好對應了青少年的心理需求,自然就會網路成癮。

對於現在的青少年上網成癮有以下幾種原因:
第一種:學習失敗的孩子
由於家長、老師對孩子的期望過於單一,學習成績的好壞成為孩子成就感的惟一來源,此時,一旦學習失敗,得不到家長、老師、同學的認可,孩子們會產生很強的挫敗感。但是在網上,他們很容易體驗成功:闖過任何一關,都可以得到「回報」, 因為得不到別人的承認,體會不到學習成功的樂趣,而沉迷於網路,獲得虛擬獎勵,自我得到肯定,宣洩學習不成功帶來的壓抑。在這里他們會得到他們想要的認同感、榮譽感和成就感,這是是他們在現實生活中很難體驗到的。
第二種:學習特別好的學生
不少本來學習好的學生在升入更好的學校後,無法再保持原有的名次和位置,這時,他們對「努力學習」的目的產生了懷疑。
按照老師和父母的邏輯,學習是為了「上大學——找到好工作——掙錢」,當他們失去了為「名次」、「位置」等學習的內在動力後,無法認同老師和父母的邏輯,因為,即使不用學習也可以從父母那裡得到錢。於是,一些人開始迷戀網路。其實,造成這些孩子依賴網路的根本原因是沒有形成正確的學習觀。
第三種:人際關系不好的孩子
許多學生雖然成績不錯,可是性格內向、猜忌心強,而且小心眼,碰到問題時沒能得到及時解決就沉迷於網路,學習和生活受到嚴重影響。
第四種:家庭關系不和諧的孩子
隨著離婚率、犯罪率升高等社會問題的增多,社會上的「問題家庭」也在增多,這些孩子通常在家裡得不到溫暖。但是在網路上,他們提出的任何一點兒小小的請求都會得到不少人的幫助。現實生活和虛擬社會在人文關懷方面的反差,很容易讓「問題家庭」的孩子「躲」進網路。
第五種:自製力弱的孩子
不少上網成癮者都有這個問題,他自己也知道這樣不好,也不想這樣下去,但是一接觸電腦就情不自禁。這是典型的自我控制力不強。生活中要面對很多選擇,選擇什麼是對,什麼是錯,選擇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如果將人生的元素盡量簡單化,那麼人生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選擇,選擇的正確率越高,成功率也越大。

青少年上網成癮帶來的不良因素:
孩子一旦網路成癮,要想戒網是非常痛苦的事,就跟吸毒者戒毒無異。所以,最好是及早發現孩子過度使用網路的苗頭,預防孩子網路成癮。一般來說,孩子過度使用網路會出現一些反常的行為表現,做家長的應該及時地注意到以下這些警告信號
1、過度疲勞。與以前相比,你的孩子是否早上難以按時起床?你是否發現他在吃飯或者周末有昏昏欲睡的跡象?老師是否反映你的孩子上課有注意力不集中或無精打採的跡象?和成人一樣,孩子睡眠習慣的改變經常是上網時間過多的一個首要指標。
2、學業問題。你的孩子還像以前那樣按時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嗎?做作業是否比以前匆忙草率不認真了?學習成績是否下降了?誤以為孩子在學習是父母最容易犯錯誤的問題,因為他們相信孩子打字是在忙著寫作業,而沒有懷疑孩子正在與人聊天。
3、對其他愛好失去興趣。你是否發現孩子對原先非常感興趣的活動已不那麼喜歡了?如原先喜歡的鋼琴也不彈了,原先喜歡的體育運動也不參加了。孩子迷上網路後,網路已成了一種令所有其他活動變得毫無意義的嗜好。
4、與朋友疏遠。你是否發現孩子與其他的夥伴開始疏遠了?孩子與你們的交流溝通是不是不如以前多了?不管是害羞還是開朗、合群的孩子,一旦被網路迷住,他就會拒絕同其他孩子一起去逛街、看電影和參加任何其他活動。隨著孩子對他們的「電腦兄弟」或「電腦姐妹」形成某種感情上的依賴,他們會變得與家人越來越疏遠和難以溝通。
5、不服從和行為出格。你是否發現孩子比以前更愛發脾氣了?原先很聽話的孩子現在是否開始挑戰你的權威了?當父母第一次問及孩子上網情況時,孩子很可能會生氣的說:「我只是玩玩!」有時孩子會大聲喊叫並發脾氣來抗議你的干涉。你制定的規矩,孩子也不聽,仍會偷偷摸摸地出去上網。如果你拿走電腦,孩子會產生敵對的態度,表現出更多的生氣和好戰。
青少年上網成癮家長應該如何引導孩子

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引導:
1、表示你的關心。找一個安靜的、沒有壓力的時機和孩子交談。在開始談話前告訴孩子你愛他、並關心他,這有助於你們的談話。不要批評、指責孩子,要感情投入地傾聽孩子的回答。告訴孩子你很關心所看到的一些變化,並且具體指出那些發生的變化,如疲勞、成績下降、社交活動減少及忘記了原先的興趣愛好等。
2、安排一個上網的時間記錄。告訴孩子你希望能看到一份記錄,上麵包括他每天上網花的時間及參加的網上活動的內容。提醒孩子,為了他的健康成長,你需要對他上網的情況有所了解,但這需要孩子的幫助與合作。你可以讓孩子在沒有監督的情況下保持—兩周的記錄,以便在你們之間建立起信任。
3、制定合情合理的規定。許多父母在看到孩子上網成癮的跡象後非常生氣,搬走電腦作為懲罰,井採取一些強硬措施不讓孩子接觸網路。其實,這是一種不正確的做法。它會使孩子對你產生敵對的態度,表現出真正的孤僻退縮的症狀,如:緊張、生氣和易怒等。你應該和孩子一起商量,建立一個有節制地上網的明確界限和上網時間表。比如每天晚上完成功課後上網一小時,周末可以額外再增加一兩個小時。然後把你們共同做出的這個規定堅持下去。如果孩子今天上網超過了規定的時間,那麼就要減少或取消明天上網的時間,以示對他不堅持規定的懲罰。記住你並非是去控制孩子,而是要把他從對網路的某種心理依賴中解脫出來。
4、把電腦搬到可以看到的地方。至少在短時期內,把孩子的個人電腦移出卧室或書房,放到更容易看到的地方,比如客廳或餐廳。孩子上網時,你不需每一分鍾都在他背後盯著。你做家務時會在家中不時地走動,其實就在向孩子傳遞一個信息:上網並不需要偷偷摸摸地進行。
5、鼓勵其他活動。孩子離開了網上的活動必然要有相應的其他活動來替代。所以,要幫助孩子找到其他的替代活動,要麼是他過去喜歡的,要麼再找一些新的,更有趣的活動來替代,比如參加學校的文學社、書法小組等等。總之,日常生活中快樂的事越多,孩子就越不會懷念網際網路上的嘈雜聲,也不會輕易屈服於重操舊業的慾望。
6、需要時利用外界力量。如果你的孩子不能控制自己的上網行為,並且孩子和你之間存在著敵意,此時最好尋求外界的幫助。如你可以向心理治療機構或學校輔導員尋求幫助。

青少年戒網癮的方法——六位一體康復法
現在社會上對青少年網癮治療康復存在兩種意見分歧,一種認為網癮不是病,通過思想教育、親情關懷即能把青少年從網癮沉迷中解脫出來;一種認為網癮是依賴性病態現象,必須進行葯物調節神經治療才能有效康復。實踐證明,兩種意見都有偏頗。 「六位一體康復法」,努力把上述兩種方法有機結合,輔以軍訓管理、電子競技引導、家庭親情關懷等綜合性教育培訓,經過教育培訓實踐檢驗,可以說是目前國內外治療網癮集大成的有效方案。
第一步:軍訓管理
學員入學後,首先配發軍裝集中進行軍事訓練管理,按照軍人的日常生活要求,實施一日生活條令化,調節生物節律,規范日常生活行為。軍訓中,按照軍隊條令條例要求,對學員系統、規范地傳授軍事知識,強化軍事訓練,進行實戰軍事演習,使學員在切身體驗軍營生活中樹立生活自信,鍛煉意志力,糾正懶散的生活習慣和姿勢,在促進體格健康發育成長的同時,增強組織紀律性和自我控制力。引領學員全身心地積極向上,自覺向優秀軍人目標努力,在一日生活軍事化管理中養成優良的生活習慣,弘揚和樹立團隊精神、愛國主義、社會主義榮辱觀。
第二步:心理矯正
組織心理咨詢師和醫學專家應用醫學心理學和現代臨床醫學,在對學員健康體檢SCL-90測試的基礎上,集中調節神經內分泌的平衡,抗焦慮、抗抑鬱、穩定情感。運用神經肌電圖原理、心理咨詢與現代心理治療理論,對學員的焦慮、抑鬱、情緒情感障礙、厭學、消沉障礙、行為不軌、人際交往障礙等,實施心理調整與矯治,並配合認知治療技術,改變意識層面認知偏差;實施行為矯正、技能訓練、交互抑制、自我控制等療法,建立正行為,消除潛意識中不良動機與情結;運用人本主義康復法,實施感化、感知,激發學員潛在的心理能量與精神動力,促進人格的自我完善與自控能力的提高。
第三步:認知教育
運用現代社會心理學、人文學科、自然學科及國際最新學習認知理念,針對青少年生長發展期的特性,從學員日常心理認知過程、情緒情感過程、意志及行為過程入手,系統進行八榮八恥、真善美與假惡丑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基礎教育。通過普及心理常識,學習心理調節技巧,對學員進行網狀思維與聚合思維訓練,拓展學員心理發展區,不斷提升其學習能力與思維品質。針對學員青春期生理發育特點,從飲食起居健康教育與科學運動教育入手,系統進行青春期衛生健康教育,性健康教育、愛情、婚姻、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引導學員珍愛人生,熱愛生活,善待他人。結合現代社會教育成果,引導學員直面社會人生,鍛煉應對困難的勇氣與技能。參照古今中外傑出人物塑造心靈偶像,引領學員模仿、追求偉大傑出人物的人生喜怒哀樂與思維品質,激發學員學習進取、自強不息、創業奮斗的意志力。
第四步:電腦競技
開設電腦網路與電子競技專業課程,從電腦基礎技能學習訓練入手,系統了解信息網路技術及發展前景,進行規范的網葉製作、動漫設計、基礎編程等應用訓練,提升學員電腦網路信息處理能力,增強自信心,引導學員變依賴型「網蟲」為創造型網才。重點實施電腦游戲製作課程,引導學員掌握游戲製作技能,打破游戲的神秘與魔障,讓學員真正了解過去花大量時間拼搏要闖的游戲關卡只不過是程序員的一行代碼,從而放棄興趣與神秘感。同時,組織學員學習正規的電子競技,了解國家正規的電子競技及專業隊員的訓練過程與選拔流程,正確認識電子競技與網吧里玩游戲的區別,澄清在網吧里廢寢忘食拼搏能成為高手或拿高額獎金的錯誤理念,認清沉迷於網吧中的無知與危害,丟掉包袱,開始新的人生。
第五步:文化補習
針對學員產生心理障礙後大都厭學、棄學、大量漏拉初、高中及大學文化課程的實際,基地專門聘請有豐富教學經驗的初、高中名校教師,開設初、高中文化及大專文化考試補習班,幫助通過培育已恢復正常生活的學員補習缺失的文化課,引導學員納入自學軌道,培養自強、自立、自信心。分層次教學,小班式上課,家教式輔導,為學員回歸學校繼續學業奠定了基礎。
第六:家庭親情關懷
學員入學初,通過家長陳述等全面了解孩子網路成癮的背景資料,重點掌握其家庭、生活、學習、成長背景,父母管教方式、生活環境、前期治療與效果、對孩子入校的期望與要求。結合網癮初步考察與健康檢查,科學分析孩子情緒驟變、心理與行為失調的真正原因,分別制定培訓及家庭教育方案。學員培訓期間,基地與家長保持通信聯絡,反饋孩子表現與進步情況,調動家庭親情力量協同教育培訓。學員恢復正常結業前一周,適時組織家長來校聽匯報、看錶演。由社會家庭親情教育專家,按照變化了的學員心理成長、人格完善、學業成才需求,集中進行現代家庭、親情、倫理、人際關系教育培訓。著重強化心理輔導、提高溝通技巧、學會如何對孩子施愛,逐個制定完善充滿友愛、親情、陽光的家教方案,構建新型、真誠、和諧的家庭氛圍,鞏固教育培訓成果。同時,學校應該對結業後安全離校的學員進行後期跟蹤考察半年,確保情緒穩定無反復,陽光心態,健康成長,成功後回歸家庭,回歸學校,回歸社會。
我們可以根據下面的案例來了解「六位一體康復法」。

案例:
姜某,男,15歲,初中三年級,好勝心強,孤僻,不愛與人交流,做事追求完美,兩年前開始打網路游戲,級別不斷升高,從而激發了他繼續不斷提高自己級別的興趣,現在每天上課注意力不集中,經常逃課,徹夜不歸,每天不吃早飯,把省下的錢拿到網吧玩網路游戲,並逐漸發展到偷錢去網吧玩,把網路游戲當主要事情來做,學習成績不斷下降,視力也開始下降,即將面對被學校開除。
心理測量:
SCL——90測試:中度抑鬱,偏執。
精神檢查:
意識較為清楚,態度合作,拒絕交談,記憶力下降,情緒基本穩定。
分析:
患者性格好強,喜歡挑戰新鮮事物,以往學習一貫良好,自從接觸網路游戲後,學習興趣轉移到網路游戲中去,為了將游戲升級,已嚴重影響了生活、身體和學習。
診斷:游戲成癮綜合症
治療方案:兩療程綜合療法(1-2個月)
一、 中葯調理治療:
改善大腦功能,調理神經,緩解大腦疲勞;
二、 心理治療:
1、 建立良好的心理咨詢關系;
2、 認知療法來改變患者的錯誤認知,解除患者對網路游戲的過分概括化和誇大思想(例如:用網路游戲中的人物、行為作為標准來衡量現實生活中的人或事物,將網路中的事物想像得過分完美,忽略其缺點,即為過分概括化);
3、 真實性驗證:通過各種游戲的講解,以及其他患者的現身溝通,讓患者真正認識到網路游戲的利與弊,即全部精力投入游戲的非必要性;
4、 聽析療法(特別引進的美國心理學技術),幫助患者找到其心理的缺損區域,並進行逐步清除。
5、 幫助、鼓勵其與其他患者建立進行交往,成為朋友,鍛煉其關心別人的能力和交往能力;
6、 重塑患者人格,幫助患者認清自己,接納自己;進一步提高情商的水平。
7、 對患者父母的家庭環境和教育方式進行指導,改變患者家庭結構和家長的教育方式,達到患者回到家庭環境中,更容易得到支持並徹底改變自己。
三、 體能訓練:
1、 秩序感和紀律感的培養。(調整患者正常的作息時間、團隊紀律和秩序確立)
2、 科學安排戶外體育運動,享受團隊合作快樂和體能鍛煉帶給身心的愉悅;
3、 不同的體驗活動,激發患者對生活的興趣和激情,淡化網路帶來的愉悅;
四、 家庭康復:
1、 針對患者的家庭情況,對不正確的教育方式進行矯正;
2、 了解父母教子經歷,幫助家長了解其現狀造成的根本原因,並對其進行矯正;
3、 改變對待孩子的錯誤方式;
4、 家庭成員之間互動,坦誠溝通,消除矛盾,重新建立和諧家庭關系;

治療結果:治療結束後隨訪一個月,狀況良好,不再發生逃學現象,作息規律,家庭和諧度增加,不再依賴網路,逐漸將精力投入到學習中去,成績不斷進步.
在網路信息日益膨脹的今天,青少年的網癮問題成了社會各界關注的問題,如何使他們更好的使用網路,更好的認識網路,更好的利用網路成了我們的主要工作,而網癮如何治療不僅是心理問題,還需要家庭,學校,以及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希望我們可以攜手解決掉社會的隱患,為我們祖國的未來培養出一批優秀的青少年

閱讀全文

與你是如何看待網路上叛逆思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數據安全信息安全網路安全 瀏覽:150
隨身wifi需要網路輔助嗎 瀏覽:440
網路設置的5g啟用為何不能選定 瀏覽:807
網卡移動網路 瀏覽:368
數據網路共享這個手機中病毒 瀏覽:629
網路教育天津大專葯學學費多少 瀏覽:106
比亞迪宋pro藍牙網路共享怎麼連接 瀏覽:900
基金公司網路營銷 瀏覽:220
三層網路設備什麼意思 瀏覽:356
實現虛擬網路的方式有哪些 瀏覽:619
路由器訪客網路有必要開嗎 瀏覽:327
漏洞挖掘網路安全對抗 瀏覽:765
如何查無線網路用了多少流量 瀏覽:432
怎麼舉報網路暴力 瀏覽:84
4g網路2g網路在哪裡查 瀏覽:832
電腦有網路怎麼和手機共享 瀏覽:575
聯想手機怎麼切換網路 瀏覽:210
魅族note5應用網路設置在哪個文件夾 瀏覽:764
C無線網路連接設備 瀏覽:741
5g網路sa怎麼打開 瀏覽:460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