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安全 > 如何理解網路用語新興的功能變體

如何理解網路用語新興的功能變體

發布時間:2024-01-08 22:13:51

如何認識網路語言的創新和規范

1.網路語言的產生 當互聯網蔓延至人們生活中,一種自成體系的語言逐漸在網路中形成,並被越來越多的網民使用。網路催生了語言的新語體——網路語言。 隨著網路語言的誕生和普遍的傳開,在文章、小說、網上聊天、時常交談等都開始應用網路語言。網路的迅速發展催生出一批新詞、新短語,改變著人們的語言表達方式,對中學生的改變更為直接。 2.學生認為網路語言幽默生動 不少學生認為網路語言不僅簡潔方便,富有感情,而且幽默詼諧、風趣生動,表現出青少年之間極大的認同感。中學一女生小方告訴我,自己和朋友調侃時常說:「你真是286!」這實際是說對方腦子轉得慢。這些另類語言在成人看來或許不習慣,然而在她們的生活中早已大行其道,成為生活用語的一部分。甚至有學生認為,如果有誰不會來那麼幾句網路語言,就覺得他太落伍了。 一學生這樣說:「我上網聊天經常用到『偶』(我)、『醬紫』(這樣子)等『網語』表達漢語意思。受網聊影響,平時和父母、同學說話也會說些『網語』,並在寫日記時使用,因為『很有意思』。」 此學生給我看今年1月18日的日記,其中寫道:「今天上街,看見一隻恐龍(女生)和一個PPDD(漂亮弟弟)並排走,我靠(形容厭惡的感覺)!這484(是不是)所謂的很搭配呀?很COOL(酷)哦!害偶(我)跟了他們4條街,累死偶鳥(累死我了)!」經統計發現,49個字中有14個字用的是「網語」。 二、老師如何看待網路語言 網路文化對中學語文教育存在的正負面影響已經引起不少教育工作者的重視。對於網路語言在學生的學習生活中頻繁使用的現象,中學的部分語文教師認為,網路語言是在特定環境下,特定交往圈子裡使用的,從某種程序上來說,是漢語的發展和豐富。學生藉此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對於增強他們的人際交往有利的話,是可以使用的。但是,它畢竟是非正式的語言,有老師說,長此以往不加強調和引導,學生極可能會養成不規范運用語言文字的壞習慣。這種說法是有道理的。 三、中學生應如何對其吸收與摒棄 從未有一種語言像網路語言那樣,從產生就遭到了如此強烈的抨擊。它對中學生的語言會產生怎樣的影響?其實,網路語言是一種新生事物,它的存在和發展有其歷史的必然性。 1.對其汲取與發揚 網路語言是漢語語言在網路環境下的一種語言變體。網路語言中一部分詞彙在經過長時間考驗被人們接受後也可以進入基本詞彙,因為當代漢語中每年大概出現1000個左右的語文性新詞語,也是時代的產物。我們反對網路上的粗話、臟話和一些廢話,但生動形象能體現網民「個性」的習慣用語無妨於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反而能豐富活躍我們的文化生活。 漢語長盛不衰,就是一個不斷吸納外來文化(語言)、不斷自身調整的過程,而且這個過程是不可能用行政手段強制的。我們的母語——漢語的胸懷就像浩瀚的大海一樣寬廣無際,她張開巨臂能吸納形形色色的文化和語言。 2.對其批叛與摒棄 在現實中,由於網路語言交流的特殊性,使得網路語言特別是中學生的網路語言失范,成為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 目前網上交流和網路語言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問題之一是少數網民在網上存在不道德不文明的言行,主要表明在:一是不守口德,隨意謾罵和進行人身攻擊;二是有些人為使自己在網上受到別人的重視故意表現出另類性格和反調言論,與現實社會的行為規范存在明顯沖突,污染了網路浪漫的天空,例如有些人起粗俗下流、庸俗不堪的黃色網名和寫黃色詞句。問題之二是,網路語言存在一些粗話、臟話和嘲諷人的詞語。例如:TMD(他媽的)、WBD(王八蛋)、NND(奶奶的)、0487(你是白痴)、BT(變態),還有嘲諷人是神童、天才、蛋白質、太平公主等等。這是網路語言中的糟粕。存在的第三個問題是,目前網路語言已不甘心只在網路上生存,開始走出虛擬的網路,有進入現實生活中的傾向。例如,一些網路詞彙也進入生活的口語中並成為中學生的口頭語,成為一種新時尚,比如用「東東」代替「東西」,用「886」代替「拜拜了」,評價女孩這個是「食肉性恐龍」、那個是「食草性恐龍」,下一個是「美眉」,罵男孩子是「青蛙」。更可怕的是,有些中學生的作文尤其是日記、周記里充斥著大量的類似語言。有些老師呼籲:現在學生上網越來越多,而他們又正處於打基礎的時候,如果對網路語言不加控制,很可能對傳統正規語言的學習產生很大的負面影響。另外,第四個問題是網路語言過於求新在求新度方面有些過頭,例如E-mail有電子郵件、電子函件、伊妹兒之稱;版主也被寫成「班主、版豬、斑竹、版竹」等等。常常是一種創新還未定型又有一種創新出現了。這些問題不能不日益引起人們的擔憂。 3.理解使用人群 中學生是網路使用、交往的重要主體。他們大多是20世紀80、90年代後出生的獨生子女,有鮮明的個性。他們渴望在新的環境中多交流,但現實利益的沖突,使得一些年輕人更願意到虛擬環境中去尋求友誼。他們是社會群體中最富有理想和激情、敢於探索和追求、具有開拓和創新精神的群體。他們也總是試圖打破傳統的規范,不斷地尋求和嘗試新的網路語言進行交流。 四、如何正確引導中學生規范使用網路語言 1.網路語言道德教育要與學校德育教育相結合 還網路一片晴天的工程,除了可以採用技術、法律、行政、經濟等方面的措施外,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加強道德規范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設,因為當中學生往來於網路空間時,最終決定其語言的就是他們自己的道德選擇。學校是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和文明教育的重要場所,必須牢牢抓住這塊陣地不放。當前,中小學都開設有思想道德教育課,但是,對於電子信息、網路技術及網路語言文明等課程,還處於「真空地帶」,應著眼於加強學生的網路語言文明教育,增設這些課程內容。首先,在信息技術教師講解網路同時,應同時提示網路的負面影響,在學習初期就讓學生了解網路的正反特性,幫助學生確立正確的立場、觀點、方法,提高解決網上問題的能力,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增強明辨是非的能力。第二,要強化孩子的法制觀念和文明意識,通過制定和經常強調網路語言文明規范,在孩子頭腦中建立正確的道德准則和行為規范,使他們清楚哪些網上語言不道德、不文明甚至是非法的,促進其自律意識和能力的增強。第三,學校還要充分運用激勵措施,使廣大學生牢固樹立「網路語言也是自身語言的一部分」、「網路語言不文明就是自身不文明」等觀念,對於使用不文明語言的人要堅持抵制與拒絕,營造出有利於網路語言道德建設的良好的輿論氛圍。 2.家長是學生網路語言文明的引導者。 家長在加強孩子網路文明教育方面,承擔著重要的、難以替代的責任和作用。首先,家長平時在家中上網須嚴於律已,以身作則,堅決不說有違語言文明和道德規范的話與活動,不進行有違公德的網上活動,這是對孩子最好的網路文明教育。其次,對孩子在家中的上網活動既不能放任不管,也不能因噎廢食,而應做好疏導工作。如提出完成課業、功課及格才能上網等要求,分析上網的利弊,限定孩子的上網時間,向孩子推薦健康、文明、有益有趣的網站,同時,經常注意孩子上網的內容,對孩子參與的不健康、不文明網上活動及時指出其危害性,並堅決加以制止。為人父母者,只有充分認識了網路文化對孩子健康成長的巨大影響力,才能自覺配合學校搞好網路文明教育。 總之,面對中學生流行的網路語言,漢語將又一次受到巨大的挑戰和沖擊,借用眼下一句時髦的話,這對漢語「既是挑戰,也是機遇」,我們要用寬容的眼光和積極的態度去對待現實。當然,如果我們面對的是類似目前一些廣告用語的語言惡俗時,比如:「有『痔』不在年高」、「做女人『挺』好」等,我們就該毫不留情,迎頭痛擊!而對於中學生流行的健康和充滿活力的語言,我們則應給予足夠的關注、了解甚至參與,那將有效地拉近我們和他們的距離,有助於彌合「代溝」,也有助於我們對他們進行語言的教育和培養,甚至也可為我們自己的語言平添生氣和活力。

Ⅱ 網路語言對漢語言文化影響淺析論文

網路語言對漢語言文化影響淺析論文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論文吧,論文是討論某種問題或研究某種問題的文章。你知道論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網路語言對漢語言文化影響淺析論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網路語言對漢語言文化影響淺析 篇1

摘要

網路語言來龍龐雜,從語言研究角度出發,本文期望於通過具體的網路語言語法和語用學研究,淺析網路語言對漢語言文化的影響,以利於正確看待與運用網路語言。

關鍵詞

網路語言;漢語言文化;影響

隨著中國網民已超過3億,網路語言在年輕一代中已經形成。作為社會語用文化土壤上產生的一種社會變體,在不少人的眼中,這種網路詞彙是對傳統語言的豐富和發展,為古老規范的漢語言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雖然網路語言大部分被我們熟悉和理解,但總的來說,這一道特有的語言文化景觀還是缺乏統一的標准和界定的方法。對於網路語言,專家們的態度經歷了一個從「不屑一顧」到「研究探討」的過程。

1、網路語言是什麼

根據網路的解釋:「網路語言是伴隨著網路的發展而新興的一種有別於傳統平面媒介的語言形式。主要是網蟲們為了提高網上聊天的效率或某種特定的需要而採取的方式。它形式簡潔,易於交流,便於理解。」網路語言包括拼音或者英文字母的縮寫,含有某種特定意義的數字以及形象生動的網路動畫和圖片,久而久之就形成特定語言了。網路語言是一種虛擬空間的社會方言,這種社會方言包括行業語和習慣語。網路語言的很多專業術語跟網路技術密切相關,是特定的行業語。網民之間聊天交流的語言,有些是跟使用者的喜好、習慣有關的,是在網路虛擬空間「生存」的特定居民的習慣語。

2、對漢語言文化的影響?

網路語言和網路文化的燎原之勢已經引起語言學界、教育界的廣泛關注。語言與社會文化是密不可分的,相互包溶相互影響,網路語言從語用學上對語言文字進行了一場革新,深層次上必然對漢語言文化產生翻天覆地的影響。今天的網路語言,經過網路內部、外部雙重環境的磨合,已經不同於幾年前的雜亂無章,逐步形成為一種以網路作為傳播媒介所使用的語言系統,言語社團的主體是網民,在這個言語社團里,並沒有絕對的權威,誰都可以暢所欲言,可以創造新的用法,一旦一種語言的突破得到了大家的認可,就會很快在網上傳播開來,而當這種認可達到一定程度,就逐步從網路走向現實生活,融入現代漢語的語言系統,從而對現代漢語系統起到豐富、創新與發展的作用。

2.1網路語言的積極影響。

首先,世界上任何一種語言都是在使用中不斷更新和發展的。網路語言從文字本身推動了漢語言的發展,隨著科技和社會的進步,英語每年都有大量的合成詞誕生。網路語言的詞彙基本採用縮略型、符號型、借用外來詞或傳統漢語賦新義等多種手法,形式上多種多樣用起來靈活多變;語法方面,表現出淡化語法和打破常規語法規則的現象,既有對現代漢語語法系統的改造,又有英漢語法規則的混合使用,豐富了人們的語言文字表達,顛覆了傳統語言的規范性和正式性,增添了人們生活的樂趣和色彩。網路文化的流行,使得文化交流達到了空前的自由和繁榮,比如說「美眉」這個詞,用眉毛這個表現女子容貌的最具代表性的特徵來指代美女,具有形象的感情色彩,與古代漢語中用「蛾眉」代美女,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另一方面,越來越多的人在網路文化的沖擊下重視起對青少年傳統語言文化的教育,讀經典學國學、練書法逐漸被社會大眾所接受。

再次,流行的網路語言往往來源於社會熱點事件和人物,反映著社會中的問題和趨勢,所以它的流行勢必引起人們對社會問題的關注。網路語言具有事件化,時事化的特點,比如最近很流行的「我爸是李剛」以及「一個艱難的決定」,之所以能飛快地在網路上沸騰、在坊間光速傳播,也是因為河北大學撞車事件和騰訊360之爭兩件事本身受關注度就很高,受眾面廣。「也就是說,一些網路熱詞之所以熱,並不在於本身的語言變異,而是在於這些詞的出處即社會熱點事件被大眾關注,從而導致了這些詞彙的流行。網路已經成為除報紙、廣播、電視以外的第四媒體,越來越深地滲透到人們的生活當中,每一個個體都可以在網路上發出自己的聲音,說說自己的看法,網路已成為公民表達看法、參與社會進程最為便捷的普遍的方式。也正是因為公眾通過網路表達意見已經成為一種常態,網路詞彙才得以從網上的「小熱」有條件衍生為有著公眾廣泛參與的「大熱」。

2.2網路語言的消極影響。

首先,對漢語規范的偏離。一味追求新奇便捷使網路語言在多方面都違背了漢語規范,一些錯別字和曲解詞義的詞語會對語文教育產生負面的影響。青少年是網路交流的主要群體之一,他們對新鮮事物十分敏感,同時也具有追趕時髦、樂於接受新鮮事物、以及辨別是非能力不強的特點。他們在語言學習,培養和提高的過程中大量地接觸網路語言,吸收不規范的表達和詞彙,很容易養成不使用規範字和規范表達的壞習慣,對於正常的語言學習勢必產生極其不良的影響。與此同用時,我們對語言的閱讀能力、書寫能力、鑒賞能力也再不斷下降。

其次,網路的虛擬性打破了原有文化生活的界限,營造出一個與生活交融的大文化世界。語言文化作為一種精神產品,豐富多樣性和巨大的張力使得網路語言建構了一種新的表達和閱讀模式。在這一趨勢的推動下,讀者的閱讀感覺受到了最大的誘惑,但是正是這種所有人都能讀懂的文字,豐富的閱讀材料和通俗易懂的聲像文化的傳播,迅速滲透到傳統語言文化中,並在電腦工具的日益普及中演化為一種必然趨勢,傳統語言文化的說理、教育、濟世等功能變得淡化更淡化,成為僅作交際使用的消遣工具。

3、結語

網路語言方便了人與人的交流,真切地走進了我們的生活,但同時在某方面也將傳統語言變得面目全非。我們應該客觀和發展地來看待網路語言對漢語言文化的影響,在獲得網路資料的同時,也應該去粗取精,更完整准確地把握這些資料。網路語言是漢語在網路環境下的一種語言變體,我們應該養成對傳統語言文化尊重的態度,用一雙慧眼,去看清楚網路的實質。

參考文獻

[1]鄭遠漢.關於「網路語言」.華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3期

[2]湯玫英.網路語言創新的動因及其不當取向.河南師范大學學報,2010年4期.

網路語言對漢語言文化影響淺析 篇2

摘要:

漢語言文學在歷史發展中獨具民族特色,對中華文明的形成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揚也具有重要貢獻。漢語言文學包括語言和文學兩部分重要內容,在現代社會的發展中,由於人們的物質生活豐富,語言詞彙量不斷增加,用於習慣和語法構成等方面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在信息技術和計算機互聯網技術應用發展的同時,各種網路語言興起,並對漢語言文學發展具有一定的沖擊性影響,本篇文章在此基礎上,主要對網路語言對漢語言文學發展的沖擊進行研究與分析。

關鍵詞

網路語言;漢語言文學;沖擊;發展;影響;分析

網路語言是在網路技術發展的過程中形成的,與傳統的平面媒介語言不同,網路語言是在人們網路聊天時為提高聊天效率、達到簡明易懂的目的在詞彙上予以創新或在句法結構上予以簡化。漢語言文學發展中不同字詞含義具有明確規定,在受到網路語言詞義轉換後,可能在語義表達上產生偏差,給漢語言文學傳承和發揚帶來一定影響。

一、網路語言基本特徵

(一)簡化度高

單一性的文字聊天難以提高聊天的趣味性,使用網路語言具有詞彙創新和詞彙改造意義,改變原有的漢字意義,且簡化程度較高,提高網路聊天的速度。關於網路語言的簡化主要有諧音型、同音型和數字型幾種。諧音型主要是根據原詞的讀音,利用某一相似發音的詞彙代替,具有一定指代意義,例如微博作為自媒體平台之一,在網路用戶群體中受歡迎度較高,人們即用「圍脖」指代微博,兩者發音相似,可進行語義轉換;同音型與諧音型差別不大,常見的包括用「菇涼」代替「姑娘」;數字型則是用數字諧音代替某個詞彙,如數字「78」發音與「去吧」詳盡,在網路聊天中使用可以減少打字時間,同時人們根據讀音能夠較快速的理解對方所要表達的含義。這幾種網路語言類型是比較常見的,且在網路聊天中應用較頻繁,具有形象易懂的特點。

(二)混合度高

網路聊天剛興起時,主要的活躍人群是「九零後」或「零零後」,在網路聊天中使用「火星文」較多,大多是應用繁體字或生僻字的半邊指代具體文字意義;也有一些人應用英文字母指代漢字意義,如「GG」其拼音發音與漢字「哥哥」的發音相似,又如「BF」屬於英文單詞「boyfriend」縮寫,因而這兩個字母直接意指「男朋友」的意思;其他的還有字元型的網路語言,即用圖畫表情或動態圖片指代某個詞語含義。網路語言的形成來源不具有統一性,同時在組成形式和使用要求上沒有明確的要求和規定,因而詞語詞義在指代和應用上靈活度高,網路語言中應用的字母、數字、圖形等要素豐富,具有極強的混合性,雜糅性明顯。

二、網路語言對漢語言文學發展的沖擊性影響

(一)影響漢語言教學和學習

網路語言是在網路聊天中因個人意識或群體意識形成的,語言創造和應用不具有規范性,網路語言在創造和應用過程中過分追求獨特和新奇,導致一些詞語生成後人人們的認知度普遍較小。一些網路語言刻意使用生僻字、錯別字或別國文字元號,與漢語言應用標准相悖,導致漢語詞義出現較大偏離。青少年正處於心理健康發育的關鍵時期,對新事物充滿好奇心,在接觸新奇的網路語言後,可能會產生不當的誘導,影響其正常的漢語言文化知識學習。網路語言用詞不規范,青少年由於文化程度不夠高、文字辨別能力不足,導致漢語言文字、文學學習受影響,語言應用能力難以有效提高。

(二)影響文字發音和句意理解

網路語言中過於頻繁的使用文字諧音的方法實現文字意義的替代,例如用「杯具」代替「悲劇」,前者是盛水和喝水的器皿,是人們的基本生活器具,而後者則是代表內心難過、不開心的一種心情。兩者並不存在任何邏輯上的聯系,學生在學習漢語言文學初期階段,對於文字應用和辨別的嚴謹度不夠,在語文寫作中代入網路語言將導致其對正常、標準的漢語言文學文化理解偏差,在句意上容易產生歧義,影響其基礎語言知識和漢語文化學習。還有近幾年來網路上流行的網路語言「藍瘦」、「香菇」是根據廣東粵語發音對「難受」、「想哭」的諧音解釋,具有方言特色,但通用度不高,對學生的普通話學習和漢字正確發音學習具有不利影響。

(三)影響源文化的傳承和發揚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其中漢語言文學有著悠久的歷史,漢語形成時間長,經過歷史的沉澱,不同詞語在語法組成和使用要求上不斷完善,在中華典籍和名著中不同漢語詞彙具有鮮明的民族文化特色,形成規范、應用合理。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形成「快餐文化」的現象明顯,人們追求工作、生活和學習的快節奏,導致疏於傳統經典文化的學習和傳承。例如現下流行的網路詞彙「奇葩」被人們用以指代怪異、不可思議的人或物,而這一詞原意是「珍奇、美麗的花朵」,後也指代脫俗、少有的人才或作品,這一詞在《紅樓夢》中的引用是在一段唱詞中「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這里的「仙葩」與「奇葩」同義。

三、結語

網路語言是在網路聊天的基礎上形成的,網路聊天過程中通過文字和圖片的應用能夠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達到與人溝通交流的目的。而網路語言在應用過程中形成組成和語法結構上不具有固定性,因而可創造、發揮的空間較足,在網路聊天中,由於人們的語言習慣和詞彙理解度以及詞彙積累量不同,創造出的網路語言風格也具有較大差異,過度使用網路語言,將對漢語言文化正常發展和中華傳統文化傳承與弘揚產生諸多不利影響。

參考文獻:

[1]韓李楠.網路語言給漢語言文學發展帶來的影響分析[J].普洱學院學報,2016,1:100-101.

[2]劉艷,趙雪梅.論新時代網路語言對漢語言文學發展的影響[J].文學教育(下),2016,9:95.

[3]戈雙峰.探析新時代網路語言對漢語言文學發展的影響及意義[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6,10:334-335.

[4]張家華.論新時代網路語言對漢語言文學發展的影響[J].中國校外教育,2014,31:7-8.

網路語言對漢語言文化影響淺析 篇3

摘要

隨著科學技術與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及進步,時代已經發生變化,轉化為網路時代;網路的發展為社會及人類的工作、生活方面提供了便捷之處。但網路時代的興起及發展給漢語言文學帶來一定的影響,為了有效促進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的經典閱讀及體驗,讓漢語言文學隨著時代的進步而發展,漢語言文學教育者應努力尋找漢語言文學及網路的結合點。

關鍵詞

網路時代;漢語言文學;經典閱讀及體驗

在信息技術不斷發展的今天,人們的生活水平發生了較大程度的改變,在以前人們閱讀的方式僅限於通過紙質書籍進行,現今可以利用手機、電腦等電子設備進行閱讀,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閱讀的便利性[1]。在網路時代給漢語言文學閱讀帶來的便利性的另一方面,網路時代也影響了我國漢語言經典文化的發展,為了分析網路時代漢語言文學的經典閱讀及體驗,筆者針對網路時代漢語言文學的經典閱讀及體驗進行了分析,現詳細報告如下。

一、網路時代給漢語言文學經典閱讀及體驗帶來的問題

1.時代上的問題

在21世紀網路就已經遍布全球,網路是一個新鮮事物,90年代的小朋友均在網路技術的環境中成長,受到網路的影響形成了浮躁的心理及一些不好的習慣等,漢語言文學涉及到的經典名著是歷經了時間的沉澱,是智慧的結晶。現代網路社會對早期文學中描繪的社會完全不同,很多在網路環境下成長的學生無法體會文學著作裡面的場景及感受,對於閱讀漢語言文化形成了一道屏障,影響了學生們閱讀漢語言名著的興趣。

2.表現形式上的問題

網路成為了大部分學生學習、生活及工作的工具,網路雖然能給學生帶來大量漢語言文學的閱讀提供免費資料,避免了學生為查找資料浪費的時間,但多數學生並不會利用網路資源進行漢語言文學的閱讀。大部分學生利用網路資源進行娛樂、八卦,學生的閱讀僅僅停留在比較淺顯的位置,學生在進行網路娛樂新聞的閱讀時,往往被標題及圖片吸引,產生一種習慣性閱讀標題,大略看一下梗概的方式進行閱讀,無法讓學生們養成細細品味的閱讀習慣。

二、網路時代下漢語言文學的經典閱讀及體驗方式

1.積極引導學生進行經典閱讀

由於漢語言文學具有篇幅長、情感細膩及文字枯燥等特點導致學生漸漸失去了閱讀的興趣,學生一旦失去興趣就難以對漢語言文學的經典進行閱讀,部分學生會採用網上搜索的方式將經典作品的中心思想、主要內容等來完成教師布置的閱讀任務。在進行漢語言文化的教授過程中應利用課堂時間將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方式轉變為活躍的課堂氣氛,讓學生們變成課堂的主體,提高學生們學習及閱讀漢語言文學作品的興趣及熱情。在課堂中可以採用排練話劇的形式對學生們進行漢語言文學閱讀的講解,為學生們布置課後作業也可以讓學生們採用網路技術將話劇的背景音樂及燈光進行處理及製作,讓學生在製作及表演的過程中對經典文學的背景有所了解,讓學生們對經典文學作品感興趣,採用網路與漢語言文學相結合的方式進行閱讀及漢語言文學的體驗[2]。

2.改變漢語言文學閱讀的表現形式

將漢語言文學經典作品以網路技術的手段轉化為音頻及視頻的表現形式,通過不同的表現形式傳授經典作品的思想與文化,一方面可以呈現給讀者不一樣的看法及觀點、感覺,另一方面還可以吸引學生的關注,引起學生的興趣,以不同的表現形式鼓勵學生進行漢語言文化經典作品的閱讀;可以採用將漢語言文學作品視頻及音頻放入學校內部網站中供學生們觀看及參與。還可通過定期組織漢語言文學書籍交流會的方式將經典的文學著作以不同的表現形式表達,讓學生在對經典文學作品進行閱讀後發表自己的見解與感受,感悟出漢語言文學作品帶來大家的受益處,提高學生的閱讀積極性,豐富學生的課余網路交流機會。

3.讓學生自主參與漢語言文學名著的閱讀中

以分組的形式將學生分成小組,一個小組負責一部漢語言文學作品的表演,鼓勵學生們在進行漢語言文學作品的閱讀後,將文學作品中的內容以表演的形式展現出來。若看進行角色的表演就必須對漢語言文學作品進行仔細閱讀並斟酌,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生們對漢語言文學作品的閱讀,在進行漢語言文學作品的表演後,每一位學生必須說出自己對作品中哪一段台詞、哪一個場景及哪一個任務的印象最深,再對這些場景、任務及台詞進行深入的分析,加深學生對漢語言文學作品的閱讀及理解,幫助學生完成漢語言文學作品的閱讀及體驗[3]。

三、結語

網路的發展及漢語言經典文學作品之間的關系較為密切,一方面網路給漢語言文學作品帶來了學生們閱讀方面的便捷,另一方面網路給漢語言文化作品的發展帶來了一定意義上的限制。在進行漢語言文學作品的教授過程中,找到合適的切入點,採取合理、科學的方式進行漢語言文學作品的閱讀及體驗,能達到網路促進漢語言經典文學作品發展及創新的目的,使得漢語言文學的經典閱讀及體驗隨著網路技術的發展而發展。在漢語言文學的經典閱讀及體驗中,採用正確的方式積極引導學生進行漢語言文學作品的閱讀及體驗,將漢語言文學作品以不同的表現形式表現出來及採用一定方式讓學生們自主參與進漢語言文學的經典閱讀及體驗中來。

參考文獻:

[1]鄧小林.網路時代漢語言文學的經典閱讀與體驗[J].價值工程,2014(30):286-287.

[2]李登宇.網路時代下漢語言文學的經典閱讀與體驗簡述[J].新媒體研究,2016,2(1):36,49.

[3]朱芷瑤.網路時代下的漢語言文學閱讀與體驗[J].小作家選刊,2017(2):1.

;

Ⅲ 什麼是」網路語言」

網路語言是伴隨著網路的發展而新興的一種有別於傳統平面媒介的語言形式。它以簡潔生動的形式,一誕生就得到了廣大網友的偏愛,發展神速。目前正在廣泛使用的網路語言版本是「浮雲水版」。網路語言包括拼音或者英文字母的縮寫。含有某種特定意義的數字以及形象生動的網路動畫和圖片,起初主要是網蟲們為了提高網上聊天的效率或某種特定的需要而採取的方式,久而久之就形成特定語言了。網路上冒出的新詞彙主要取決於它自身的生命力,如果那些充滿活力的網路語言能夠經得起時間的考驗,約定俗成後我們就可以接受。

Ⅳ 什麼是網路語言

網路語言自產生以來己經引起語言學界、教育界等的普遍關注。在中國學術期刊網路出版總庫搜索關鍵詞「網路語言」從1994-2009的15年間,共有文章596篇。總覽這些文章,對網路語言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兒個方而,對網路詞彙的研究、對網路語言的規范研究、對網路語言的社會成因以及傳播研究、網路語言的倫理和文化視角的研究和網路語言的語言學視角的研究等。其中,以對網路詞彙和網路語言的規范研究占絕大部分。 那麼到底網路語言的歸屬問題怎麼處理?有研究認為網路語言是漢語的一種社會變體形式,「網路語言就是近年來因第四媒體計算機的普及而鋪就的社會語用文化土壤上產生的又一社會變體,且已然成了一道特有的語言文化景觀」(王鴻雁,2005);有研究認為網路語言是一種社會方言變體,「網路語言並不是一種新興的語言,它只是在民族共同語的框架內,受語境因素的影響,出於語用的需要,局部使用變異手段並發生『偏「現代互聯網的飛速發展使網路成為信息傳輸的重要方式,全新的網路交流模式導致了網路語體的產生。網路語體是種新興的語體類型,具有不同於其他語體類型的顯著特點。」(李軍,2005)還有研究認為網路語言是語言的一種功能變體,「所謂網路語言,就是在網路這一特殊環境里,網民通過文本進行交際而形成的一種語言功能變體」(孫魯痕,2007)。盡管各種研究成果、術語表述不同,總結起來對網路語言的歸屬問題目前主要有三種看法:第一,認為網路語言是語言的一種功能變體;第二,認為網路語言是語言的一種社會變體;第三,網路語言已經形成一種特殊的語體,既網路語體。 對網路語言的性質歸屬問題,是本章的研究目的。研究語言的變體,其出發點是:把語言看作異質有序的,「異質是說我們觀察到的語言有差異的,有序是指語言成分的分布是有規則可循的」(趙蓉暉,2001)。筆者就是試圖在異質的網路語言現象中找到有序的分布。 在對網路語言的性質所進行的研究中,使用的術語主要有四個:語體、語言變體、語域和方言。為了給後來的研究鋪平道路,我們有必要澄清這些概念。 語體((style):對語體這一概念最簡單的定義就是語言的體裁,概念似乎很簡單明了。對照英語中的對應詞「style",問題變得復雜起來。按照《美國傳統雙解詞典》的定義,style在用來指語言體裁這一概念時候的定義是「獨特的風格和體裁:一個人、一群人、流派或一個時代的文學與藝術表達、其作品特徵的總和。」根據這一定義,語體就和文體、體裁、風格、文風等近義詞的意思糾纏不清了。本文為了理順這些詞彙的夾雜不清的關系,採用程雨民先生《英語語體學》中對文體的概念:「本書中所稱的語體(style,或linguisticstyle)是指同一語言品種(標准語、方言、社會方言等)的使用者在不同的場合中所典型地使用的該語言品種的變體。」(程先生在這個概念中用了語言品種這一術語,事實上,程先生用語言品種指的是語言變體【variety],為了前後術語的一致和目前語言學界的習慣,本文更傾向於用語言變體一詞代替這里的語言品種一詞)。通過這個概念,我們可以得出的結論是:語體是語言使用過程中的一種功能變體。

Ⅳ 對網路語言的規定

從2000年《文匯報》刊登報道《網路語言不規范引起關注》至今,網路語言規范問題不斷被媒體、專家乃至政府部門提起。《人民日報》曾刊文指出,網路語言實際上會對語言安全、文化安全、意識形態安全帶來負面影響,需要引起高度警惕。可見,網路語言規范問題已不僅是語言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已成為社會問題。然而,網路語言規范相當復雜,討論要不要規范的問題,需要先釐清最基本的問題,才能有的放矢。
區分本體與內容
對各界抨擊的網路語言不規范現象,其實應該區分為語言本身和語言表達內容兩個層面的問題。
語言本身的不規范現象,指的是網路中使用的字、詞、句等語言成分打破了既有的中國語言文字系統規則,以及不遵守語言法規、規范和標准。具體到網路語言的不規范現象又可分為三種情況:
(1)打破現有語法規則或改變現有字詞的形音義關系,如「XX控、恐龍、壕、666」等。
(2)生造詞,如「顏值」「白富美」「喜大普奔」「人艱不拆」等。
(3)夾雜使用圖形、符號、外來語等,如用「∶)」表示開心,在漢語動詞後加-ing表示正在做某事,用「hold住」表示堅持等。
還有一種網路語言不規范現象,就是網路與計算機術語的中文翻譯規范問題,主要是缺乏統一翻譯標准,民間會使用一些「俗」的翻譯,如「E-mail」譯為「伊妹兒」,「download」譯成「當」。
另一層面,語言表達內容的問題,是指語言使用者在網路平台中用不文雅、粗俗的語言發布信息、評論等,或使用詈罵語對他人進行人身攻擊。其中會出現具有負面感情色彩、違背文化禁忌、反映社會丑惡現象以及不健康思想觀念等的語言成分,如「屌絲、綠茶婊、逼格」等。廣受詬病的網路語言污染、語言暴力「亂象」其實指的是這類情況。這實際上是語言所表達內容和語言使用者行為方面的問題,不是語言本身的規范問題。
語言的功能變體
談網路語言規范,要界定清楚什麼是網路語言,然後才能確定規范對象。網路語言有兩種含義:一是指跟互聯網及計算機技術與應用有關的術語和詞彙;二是人們利用計算機互聯網媒介進行交際與表達活動時所使用的語言。
另外,網路上還有很多信息並非原創於網路,包括各類組織、機構及部分個人發布的正式的、內容嚴肅並具有權威性和專業性的信息,基本上使用常規的語言表達方式,其傳播對象和范圍相對開放,屬於大眾傳播性質,不屬於嚴格意義上的網路語言范疇。
公眾熱議的不規范現象主要是針對上述第二種定義的網路語言,因為其中包含很多打破常規的語言形式。這些非常規語言成分,是語言學所說的語言變異成分。
網路語言是語言的一種功能變體,就像語言中存在書面語和口語變體、正式語體和非正式語體變體一樣,是由於交際對象、交際媒介與工具和交際場景等的不同而自然形成的。
網路中一些特殊語言形式的產生,最初來自網路社區成員之間的交際,交際對象限於特定群體內部,話題相對局限在某個范圍內。信息發布者並不期待其語言為特定網路群體之外的人所理解和接受,甚至有意不讓其他人理解,因此會產生一些類似行話、黑話的成分,使其有別於日常語言。
這種交際通過非面對面的電子屏幕傳輸媒介的影響,以及鍵盤輸入、文字輸入法、輸入速度等條件制約,難免會使用一些「新異」的語言或非語言符號,以取得期待的交際效果和效率。
作為一種語言變體,它與大眾傳播性質的網路語言信息不同,而更接近日常口語語體,風格比較隨意,體現出個人之間交際的特點,屬於人際傳播性質。只不過這種交際藉助網路記錄、傳播而被「示眾」,容易引起更多關注。
如何規范網路語言
語言規范是指政府或社會團體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對語言文字及其使用進行干預的語言規劃的工作,是對語言文字本身進行規范化、標准化,目的是更好地滿足社會交際需要。規范的對象主要是社會公共領域使用語言時可能造成交際不便和混亂的問題,如建立語言文字使用標准、統一字形、字音等,而非公共領域的個人語言使用則不在規范范圍內。
語言規范只針對語言符號系統本身,而不能約束語言使用者的思想觀念認知。語言規范的基本原則是要從社會生活和語言生活的實際情況和實際交際需要出發,不能脫離語言的本質——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
語言的存在與使用,從根本上說,無所謂合理不合理,滿足需要、好用即可。語言的發展變化是社會與人類思維發展變化的產物,是約定俗成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即使今天的規范實現了規范,也難保明天就不過時。所以,語言規范只能在有限的范圍內進行,且只能因勢利導,不能人為一刀切或強制推行。想規定不許使用某些詞語或語言形式是不科學的,也是徒勞的。

閱讀全文

與如何理解網路用語新興的功能變體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路由器網路線傳輸距離 瀏覽:372
手機網路信號移動聯通電信哪個好 瀏覽:588
如何通過身份識別網路罪犯 瀏覽:580
中山無線計算機網路服務 瀏覽:120
移動無線網路覆蓋不了怎麼辦 瀏覽:524
藍牙和網路哪個效果好 瀏覽:639
騰達c60s連接不上網路怎麼辦 瀏覽:652
wifi網路協商速率低怎麼辦 瀏覽:666
網路從業資格證需要多少錢 瀏覽:400
最早的計算機網路系統有哪些 瀏覽:471
什麼試題軟體不用網路 瀏覽:30
網路金融包括哪些行業 瀏覽:126
網路電用哪個牌的盒子好 瀏覽:872
打開微信每次重新連接網路 瀏覽:206
網路電視連上了wifi卻沒有網 瀏覽:626
網路共享清理緩存 瀏覽:792
網管網路監控用什麼軟體 瀏覽:87
網路提速可以清理哪些套餐 瀏覽:352
家裡wifi網路差要怎麼辦 瀏覽:281
如何攻破網路加密密碼 瀏覽:835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