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政府如何對待網路輿情:
樂思軟體認為: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網路輿情已經成為影響社持續有序發展、維護社諧穩定的極重要素。各級政府應加強輿情監控,及時獲知輿情態,深刻分析輿情信息,形成具有價值的輿情報告,積極引導社會輿論,從而形成健康的輿論氛圍。
政府只有做好輿情監測,才能及時發現負面輿情信息,以啟動應對措施或者應急預案。論壇、社區、博客、貼吧為網民發表言論提供了陣地,如果缺乏有效的監測手段,會造成突發輿論的大面積傳播,特別是一些負面言論,會嚴重影響社會和諧、破壞投資環境、損害領導威信,這類信息需要及早發現,及時處理。其次輿情監測還可以幫助政府及時了解民眾對於某事件、人物、或者部門的意見,發現通過正規渠道難以發現的信息,以輔助制定正確的決策。
二、如何提升政府的輿情應對能力:
1、「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領導幹部應當了解互聯網,這是正確應對的基礎。一要加強學習。了解並掌握互聯網的一些基礎知識,運用互聯網技術的一些基本技巧。二要了解網路輿論。要看得懂網路輿論,知曉網路語言的基本含義。能對網路輿論的性質作出基本的判斷,正確區分出一般網路輿論、網路群體性事件、網路謠言。知曉網路輿論的發展規律,網路輿論產生的載體,網路輿論產生的現實背景。三要了解並掌握與網路媒體打交道的基本的技巧。發表具有傾向性的觀點時要進行充分的思考,不成熟的不講,不合理的不講。
2、「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
網路輿論雖然產生並流傳於網路上,其根源還在現實生活。因此,正確應對網路輿論,加強日常工作的處理是重要一環。首先,領導幹部要加強自身素質建設。要對時代背景有基本的判斷,准確的理解並掌握上級的精神,不說、不做與時代精神、發展趨勢和上級精神相違背的話、相違背的事;對所主管或分管的工作瞭然於胸,不說外行話;時刻提醒自己注意自己的領導幹部身份,不說與自己身份不符的話;時刻牢記黨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不說與黨的基本政策、基本信仰相違背的話;不斷的聆聽並吸收群眾意見,尊重民意,不說「雷人」的話。
其次,要創新政府新聞機制建設。包括建設好並充分發揮好新聞發言人制度的作用,堵死流言產生的現實途徑;建立健全網路新聞發言人制度,定期的、有針對性的對群眾共同關心的問題釋疑答難;加強與網友的溝通,採取「做客」、與網友網上聊天等形式,主動的說明問題;加強政府網路平台的建設,主動設置話題,主動的引導網友。五要加強網路信息的回應工作。
第三,要做好信息公開工作。主動公開人民群眾關心的熱點問題、涉及到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一些決策的結果,並做好充分的解釋工作。
第四,要建立健全網路輿情監督機制。針對一般性的網路輿論,要知曉,能判斷,有回應。要特別注意網路群體性事件的監控,對網路群體性事件要做到有預案、有應對、有措施。
3、「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應對網路輿論要注意方式方法,正確的應對措施才能產生預期的效果,這是應對網路輿論的落腳點。具體要做到四個「堅持」:
堅持第一時間處理的原則。對網路輿論,特別是網路群體性事件,一定要第一時間知曉,第一時間應對,不能拖拖拉拉。堅持開放的原則。網路在上達民意、公開訴求、輿論監督、參政議政中的作用越來越明顯和重要。網路已成為作為社會公眾一部分的網民群體最為直觀、便捷、互動、順暢的參政議政平台,要讓網友充分的發聲,這既是政府的職能之所在,也是政府應盡的義務;堅持包容並蓄的原則,對於合理性的建議和意見,要有針對性的進行吸收,一時做不到的,吸收不了的,要進行充分地、合理地解釋,解釋要盡量做到詳細,不但要講清楚為什麼沒有採納,而且要講清楚在什麼條件下、經過多長時間會採納,同時,還要講清楚已經或即將採取的具體措施;堅持依法處理的原則。
Ⅱ 地方政府如何應對網路輿情
一、第一時間原則
從心理學上的首因效應來看,人們第一次與某物或某人相接觸時便會留下深刻印象,政府要認識到這一點,並有效地通過「第一印象」最先輸入的信息對公眾的認知產生影響作用。網路的出現使政府應對媒體危機的時間大大的縮短了,因此在突發事件發生後,政府應在第一時間主動聯系媒體,發布官方說明,正面應對網路上的各種傳言,否則在輿論的壓力之下政府將顯得非常被動。
二、重視媒體原則
隨著數字化時代的到來,網路媒體作為一個新興的媒介形態,對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生活等方面都產生了越來越大的影響。網路已成為當今民意表達最洶涌的場所,我們能深刻地感受到,政府必須必以往更加尊重和重視媒體,塑造在媒體面前的良好形象。要達到此目的,政府不僅要在危機發生後對積極應對媒體的每一個質疑,注意自己的每一個措辭,謹言慎行,更要在平時就下足功夫。首先,政府應完善網路輿論引導機制,平時就要注意經常與各種媒體打交道,進行良性溝通,積累人脈,贏得好感。同時,政府還要培養「意見領袖」,引導輿論走向。
三、留有餘地原則
在政府媒體危機公關中,政府要注意一條原則——留有餘地原則。一是話不要說得絕對,二是不要過度承諾。政府要意識到自己面對媒體的一言一行都可能引起廣泛的報道,關系著在公眾心目中的形象,絕不能隨意誇下海口,否則會被媒體抓住不放,並且引起公眾的不信任感。危機發生後,政府可採取向媒體階段性發布信息的方式來避免過度承諾的問題。即增加與媒體溝通的頻率,實時發布信息,發布的內容是至今為止關於危機的調查、已採取的措施和擬採取的措施等,從而避免因急於澄清事件或迫切想要安撫民心而造成的「口不擇言」。網路環境下的政府媒體危機公關如何應對
Ⅲ 關於政府網路宣傳如何規范的幾點思考和建議
網路作為一個開放的平台,人人都有權發表自己的思想和看法的機會。應當加強組織部門在宣傳組織工作經驗做法、加強輿情收集、引導廣大網民樹立正確輿論意識等方面發揮的重要作用。一、政府網路宣傳現狀1、新聞發布條數少、網站訪問量不大,新聞更新不及時。2、新聞內容刻板單調,不注重個性化、雙向性,服務意識不強。3、新聞選擇標准沒有以受眾為中心,網站宣傳內容缺乏時效性、人情味與趣味性。4、有些政府網站太注重商業包裝與市場化運作,弱化了公共服務職能。二、對網路宣傳輻射和帶動作用的認識1、以政府官方網為立足點,樹立輿論導向,進而帶動其他網路媒體的宣傳。2、通過網路媒體的宣傳,帶動其他媒體的宣傳。3、通過網路媒體的宣傳,帶動網路調研的發展、跟進。4、以網路宣傳、網路調研的需要,與辦公自動化一起,形成促進網路開發利用的強大動力,加速網路建設、開發和利用,更好履行政府職能,提升政府在民眾的正面形象。5、以互聯網上宣傳、調研的成果,豐富和活化區域網,增強區域網與工作人員工作、生活、學習的親和力、吸引力,加速網路建設、開發和利用。6、藉助網路宣傳、網路調研關於檢察隊伍建設的豐富內容和區域網建設培育起來的技術基礎,通過上網、瀏覽、搜索、下載、鏈接、撰稿、錄入、編輯、發送、傳輸等等一系列機上操作和網上操作,對政府公職人員獲取信息方式、思維方式和工作方式產生深刻影響,加速了他們運用網路能力的養成和提升。7、形成網路宣傳、網路調研和各項業務工作、隊伍建設的良性互動。三、規范好政府網路宣傳的幾點看法和建議。1、推陳出新,講究適用性和貼近性,寓宣傳和導向於傳播和服務之中,在網站建設中凸顯出政府的各項職能,要極力營造出正確的輿論以引導網民,同時在網站設置上要方便民眾了解和參與,進而塑造一種親民形象,拉近政府和人民的距離。2、政府宣傳要突出重點,有的放矢,在網站上要堅決拋棄不適用的旁枝末節,一些用處不大的功能,逐步樹立起政府權威與品牌,常此以往也有利於政府工作順利開展。3、政府在網路宣傳過程中要加強管理,提高網路媒體的經營水平。政府要加強網路新聞宣傳人才的培養,網站需要的是復合型人才,這個復合既是業務上的復合,如懂技術,懂新聞,懂管理,懂經營,又是人品、精神和業務上的復合。因此很有必要吸納專業的新聞人才以及網路營銷人才,共同致力於規范政府網路宣傳的事業中去。除了政府網站為主體的網路宣傳外,通過其它途徑的宣傳以及宣傳細節上都應該有所認識。有段時間,一些其它網路論壇上經常出現的組工網路宣傳評論文章引起了部分網民的質疑,甚至反感,應引起重視。對此,想提幾點建議。第一要處理好「冷」與「熱」的關系。組織工作因其本身具有的業務性、保密性較強等特點,就宣傳方面來講,有著「冷門」的特質。而娛樂、財經、軍事、體育、游戲等新聞因貼近群眾、貼近生活和時效性、新奇性等特點,往往更易於為民眾接受,一些爆炸性的新聞很容易成為熱點話題。在論壇里,經常會出現我發我的組工宣傳評論文章,你發你的爆炸性新聞,互不相乾的現象。對閱讀者來說,有點格格不入的感覺。因此,筆者建議,宣傳工作不妨參與到熱點話題中,比如在熱議黨代會和全國「兩會」精神、解讀黨和國家領導人重要言論、抗擊重大自然災害、向先進人物學習以及社會重大事件反響等方面,尋找與組織工作相聯系的話題來撰寫文章。即可起到宣傳組織工作的作用,將「冷」變成「熱」,又可了解輿情,引導好社會輿論。第二要處理好「疏」與「導」的關系。誠然,目前社會上還是存在一些不公平的現象,有一些民怨,以至於有同感的網民會發帖支持。如果不引起重視,加以疏導,就有可能破壞社會的安定和諧。對此,筆者建議,組工幹部應克服「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思想,做好「疏」與「導」的文章。所謂「疏」,就是要疏通網民情緒,使之能平靜下來,理性對待。所謂「導」,即澄清解釋和反駁引導。對因政策等原因而產生誤解誤會的網民,應從政策和法理依據上及時澄清解釋;對散布歪風邪說的,要以事實和依據嚴正義辭予以反駁,加強引導,切實維護好一方穩定。第三要處理好「質」與「量」的關系。當前,一些組工幹部在網路論壇上發表了不少網評文章,然效果不甚理想。究其原因,恐怕主要還是一個「質」的問題。就網評工作來說,「量」是基礎,「質」是靈魂。網路宣傳推廣要觀點鮮明,邏輯嚴謹、層次清晰,語言朴實,盡量貼近群眾,貼近社會。只有「質」與「量」達到統一,這樣的文章才會有人看,才不會引發質疑和反感,才會正確引導輿論,達到凈化網路環境的目的。(作者:周曉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