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人民時評:平台要壓實責任,給網路暴力行為亮紅牌,哪些行為屬於網暴
人民時評:平台要壓實責任,給網路暴力行為亮紅牌,可是哪些行為屬於網暴,目前是沒有一個明確的界定的,更多是從局部角度來進行判定的,比如發布了一些虛假的信息,或者在言論當中有明確表達出一些豪橫的意思以及一些過於恐怖暴力的言論。在互聯網時代對於網路暴力需要做出一個明晰的定義是非常重要的,但是這個定義也是需要根據互聯網的變化來進行持續更替的一個概念。
最後現在網路從來不是法外之地,任何人在網路上的言行如果超出了合法的邊界,都應該承擔相應的後果,付出法律代價。
B. 網路暴力到什麼程度可以起訴
網路暴力如果達到一定的程度是要承擔法律責任的,如果侵害了他人名譽,需要承擔侵權責任;如果構成犯罪,需要承擔刑事責任。根據我國法律規定,散布誹謗信息,如果點擊率、瀏覽次數達到五千次或者轉發達到五百次,就需要承擔刑事責任,處最高三年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哪些行為屬於網路暴力。生活中網路暴力的表現形式大致上分為以下三種情形:1、網民對未經證實或已經證實的網路事件,在網上發表具有傷害性、侮辱性和煽動性的失實言論,造成當事人名譽損害;2、在網上公開當事人現實生活中的個人隱私,侵犯其隱私權;3、對當事人及其親友的正常生活進行行動和言論侵擾,致使其人身權利受損等等。
受害者面對網路暴力如何維權。針對網路暴力,我國在2014年10月,最高人民法院通報《關於審理利用信息網路侵害人身權益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首次劃定個人信息保護的范圍,明確利用自媒體等轉載網路信息行為的過錯認定,以及如何對網路水軍進行規制。
【法律依據】:《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前款罪,告訴的才處理,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通過信息網路實施第一款規定的行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訴,但提供證據確有困難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機關提供協助。
C. 什麼是網路暴力
當「老鷹抓小雞」、「捉迷藏」等傳統游戲離青少年學生越來越遠,現代科技憑著自身的優勢賦予了更刺激的網路游戲。然而,這種通過網路進行傳播的游戲早已超出了它所能給孩子們帶來的樂趣,它正在把越來越多的青少年學生從課堂拉向游戲的「深淵」,而且無法自拔。
小案例
愛好不多的小強對網路游戲情有獨鍾,經常沉迷在虛擬世界的江湖較量中不能自拔,當他在網路游戲中形成的心理慣性實施到現實生活中時,悲劇便發生了。因為去上網問媽媽要錢,媽媽沒給,反而把小強給數落了一番,這便讓小強產生了為了拿到錢不擇手段的心理。小強用繩子勒死了自己的媽媽,然後拿光家裡所有的錢去上網。
16歲的小聰在網吧里玩「用刀捅人」的游戲,由於剛玩沒掌握好技巧,小聰每次都捅不中別人,反而老被別人捅中。坐在鄰邊的一同齡少年忍不住對小聰冷嘲熱諷,在網路上捅紅了眼的小聰當即怒發沖冠,去商店買了把水果刀,回來將刀捅向嘲諷自己的少年,致使少年當場死亡。而事後,小聰依舊深迷於游戲中。
當上網成為一種時尚,網路游戲也成為青少年手中的新寵。網路游戲令青少年沉迷其中,這不但影響了正常的生活和學習,游戲中的暴力行為也讓青少年在模仿和沖動下導致犯罪或有暴力傾向,網路中監控不力的網路游戲直接成為一些不良心理品質青少年的犯罪工具和犯罪對象,成為網路中的犯罪行為人,久而久之,這種行為勢必會從虛擬的網路中轉到現實生活中來。
有一種專門教孩子在公路上開車撞人取樂的網路游戲,該網站提示:本游戲以調刺的意味告訴大家在開車時一定不要分心,以免發生交通事故。但游戲在介紹中卻充滿了戲謔的意味:「空曠的公路上發生了連環的殺人案件,知道兇手是誰嗎?……嘿嘿,就是你啦,你看,你開車那麼不小心,老是撞到人……」
游戲規則,一輛亮著燈的車,在公路到每撞死一個人,就會在虛擬的路面上留下一攤刺眼的血跡,游戲者的積分就會隨著撞死的人數而逐漸增加。該游戲把開車連環撞死人的這種極端殘暴的行為稱為「做掉」,這不能不讓玩游戲者產生暴力傾向。
這並非小說中的情節,而是網路游戲中的故事。在網路游戲中的歷史傳奇、英雄情結、神話元素與暴力在游戲中結合得天衣無縫。然而暴力卻依然在娛樂之中存在,所謂的「做掉」與其說是罪惡的象徵,倒不如說是一個符號,作者所營造的娛樂氣氛無非是為暴力行為做鋪墊,其根本目的是通過吸引青少年而獲得暴利。為了達到吸引游戲者的目的,游戲設計者不僅把暴力主題發揮到了極致,而且還復活了與現代行為觀相反的等級主義。
青少年在玩網路游戲的同時,操作的動作只發生在網路上,展現在電腦屏幕中,但相應的動作卻會在青少年的精神系統中被重現和復制。站在這個角度看,迷戀網路游戲的人絕不是置身於游戲之外的,而是真正的參與者。經常玩暴力游戲的青少年,其精神活動也都會以暴力為主題,一個人的行為是受精神控制的,因此,當青少年的精神以暴力為主題時,其行動出現暴力傾向也是必然的。
D. 網路暴力是什麼
什麼是網路暴力:
目前,對於網路暴力學術上還沒有統一的界定,有人稱網路暴力是指網民在網路上的暴力行為,是社會暴力在網路上的延伸。有人稱網路暴力是在狂熱、非理性的情緒支配下,網民對未經證實或已經證實網路事件發表網路言論。這些言論超越了正常的理性范圍,也超越了道德和法律的界限,不僅在虛擬空間上對當事人給予道德的審判和批判,而且也對當事人的現實生活產生直接的影響。它往往是匿名的、群體性的攻擊行為,雖然攻擊者的身份是虛擬的,但給當事人所帶來的傷害卻是真實的。
網路暴力的形式:
網路暴力除了語言暴力以外,還表現出了行為上的暴力。在網路中,人們往往無視法律責任的存在,事先並不徵求當事人同意,就隨意在網上公布屬於當事人隱私的信息,造成對當事人法律權利的侵犯。有的網路事件還延伸到現實生活中,對當事人及其親友的正常生活進行行動和言論侵擾,致使其人身權利受損。網路暴力中這種暴戾的心態和行為方式是與文明社會直接相違背的。
網路暴力的特點:
1.傳播活動自發形成
網路暴力事件的始終,不存在任何強迫行為。無論是首次傳播,還是二次傳播或多次傳播都是網民的自發使然。無論是出於道德使命感還是情緒宣洩需要,網路暴力事件的傳播都是在自發狀態下進行的,縱使存在一些背後別有用心的事件操控者的主觀行為,也是在不被發現的隱性狀態下進行的,大多數參與者並沒有意識到其行為的被操控性,所以說網路暴力傳播活動基本上都是自發的,至少是在參與者自認為自發狀態下進行的。
傳播內容的社會敏感性現實生活中,有一些話題是敏感的,一提起就能引起軒然大波。縱觀網路暴力事件的傳播內容往往就是這樣的一些話題:虐待、第三者、極度自私等等,不是違法的,就是悖逆公德的,或者是人們的情感較難接受的。這些話題都是社會極為敏感的話題,現實生活中,人們對這些現象尚且嗤之以鼻,在虛擬的網路空間里就更難怪要群起聲討了。
2.信息結構的開放性
在網上,誰都有說話的權利和自由。只要你注冊了一個論壇,就有在這個論壇里說話的權利和自由。在整個網路暴力的傳播過程中,只要你的言論於論壇無害,一般版主就不會刪除你的發言。你可以補充任何信息,只要它是真實的,甚至只要是網民希望真實的,都可以造成新一輪的傳播活動。總之,網路暴力的傳播處於一個極度開放的傳播結構中,這就為傳播影響的不可控制性埋下了伏筆。誰都可以發言的情況下,因為不能保證發言的公正和客觀,就不能保證傳播影響總是積極的,也才導致走向了網路暴力的歪路。
3.惡劣影響的虛擬促成
在虛擬的網路自由世界裡,每個人都享有平等的地位,並擁有同等的受到尊重的機會,這種特徵使網路成為人們靈魂最自由的地方。網路還由於天然的虛擬性,而使得很多在現實中不好做的事情,或者不好說的話在網路上便可以旁若無人地做,肆無忌憚地說。在這種虛擬環境下,因為多了虛擬性的保護,人們往往容易產生「這里很安全」的意識,又因為少了很多現實世界的懲罰機制,在網路的顧忌就顯得純屬多慮。
在網路世界裡,人們做出一定的行為根本就用不著深思熟慮、謹慎再三,完全實現了「思想有多遠,路就能走多遠」的願望,以至於有學者稱網路為「歷史上最接近真正無政府主義狀態的東西」。在網路虛擬世界裡,不管現實生活中網民有多大的物質重壓與精神壓抑,都可以自由而肆無忌憚地在這里宣洩,還有可能由此引發大眾對同一焦點事件的集體泄憤。與此同時,網路虛擬性也使得有效的監督機制變得力不從心,再加上在虛擬環境下,網民的誠信意識及道德意識極容易走向缺失,這也就不難解釋為什麼一些無從證實的傳聞、流言、誹謗、謊言等各種不健康信息在網路里卻可以大行其道。
4.傳播效果容易失控
現在看來,網路暴力似乎總有失控的趨勢,對當事人造成很大的身心傷害。這是怎麼回事呢?大多數網路暴力看起來似乎總發端於對不合情理現象的討伐,這本身無可非議,但由於總是在狂熱、非理性的支配下,再加上網路傳播結構的開放性和流言傳播的易失實性,使得網路暴力很容易出現差錯或被人利用,使無辜的當事人蒙冤。
網路暴力的背後是以訛傳訛在作祟,這些虛假或片面消息的擴散傳播,影響受眾在不理性的情況下做出非理性舉動。導致結果是,無論被討伐人如何道歉都不足以緩解網路暴力的事態發展,連事件的發起者站出來要求人們取消打擊行為,也都不得要領,最終走向了暴力的極端而無法收拾。「銅須門事件」事件就是典型的例子:當事人即使在道歉後也不能擺脫困境,事件的發起者聲明事件原委「純屬杜撰」,要求網民取消進一步的行動,也不能緩解事態發展。
E. 網路暴力算犯法嗎如何去追究責任
一. 網路暴力是一種危害嚴重、影響惡劣的暴力形式,它是一種在網上發表具有誹謗、污衊、侵犯名譽和煽動性的言論,一般不構成犯罪,但如果有人捏造事實在網路上公開、長期地對他人進行惡意的侮辱、誹謗,可能構成誹謗罪和侮辱罪,當事人可以提起刑事自訴。
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一般不違反刑法,網路暴力更多是違反民法,違反侵權責任法。所以大多數網路暴力不會判刑坐牢,更多的是賠償責任。
但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便違反刑法,根據我國《刑法》第246條明確規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值得注意的是,未滿16周歲不構成此罪。
法律規定:
《刑法》第十七條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前款罪,告訴的才處理,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
通過信息網路實施第一款規定的行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訴,但提供證據確有困難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機關提供協助。
《關於審理利用信息網路侵害人身權益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一條本規定所稱的利用信息網路侵害人身權益民事糾紛案件,是指利用信息網路侵害他人姓名權、名稱權、名譽權、榮譽權、肖像權、隱私權等人身權益引起的糾紛案件。
二. 遭受網路暴力,收集證據,向相關部門報案。
1、收集證據線索。在信息泄露之後,很容易收到各種各種的郵件,接到天南海北的電話。這時候要留心,記下對方的電話或者是郵箱地址等有用的信息。可能這些信息很瑣碎,但是一旦收集好這些信息不僅能幫助自己維權,而且還可能幫助更多的人。
2、向相關部門報案。個人信息一旦泄露,可向公安部門、互聯網管理部門、工商部門、消協、行業管理部門和相關機構進行投訴舉報。報案的目的一來是保護自己的權益,二來也是可以備案。一旦有更多的人遇到和你類似的情況,就可以一起處理。根據刑法的相關規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個人信息以及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情節嚴重的,可能涉嫌刑事犯罪,公安機關可以介入調查。
3、提醒身邊的親朋好友防止被騙。個人信息泄漏後,不僅可以用這些信息盜用你的賬號,甚至還可能騙你身邊的親朋好友。所以一旦你的信息泄露,或者聯系工具賬號丟失,一定要第一時間通知你的親朋好友,要他們倍加防範,以免上當受騙。
4、委託律師維權。如果個人重要的信息丟失,而且知道怎麼丟失的或者是有很多線索,那麼就可以向專業的律師咨詢相關的法律法規。如果律師給予肯定的答復,就可以利用法律的武器維護自己的權益。如果是在消費過程中泄露,還可依據《民法典》《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通過法律手段要求侵權人賠禮道歉、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償損失等。
相關法律法規:
2014年10月,最高人民法院通報《關於審理利用信息網路侵害人身權益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首次劃定個人信息保護的范圍,明確利用自媒體等轉載網路信息行為的過錯認定,以及如何對網路水軍進行規制。
F. 網路暴力屬於什麼違法行為
法律分析:網路暴力屬於侮辱、誹謗的犯罪行為。網路暴力是指網民在網路上的暴力行為,是社會暴力在網路上的延伸,是一種危害嚴重、影響惡劣的暴力形式。網路暴力是一種在網上發表具有誹謗、污衊、侵犯名譽和煽動性的言論。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四十六條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前款罪,告訴的才處理,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
通過信息網路實施第一款規定的行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訴,但提供證據確有困難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機關提供協助。
G. 在網路上的哪些行為屬於網路暴力
在網路上面的哪些行為是屬於網路暴力呢?首先,小編本人覺得隨意的去誣陷他人,導致別人被誤會,從而引發網路暴力。還有一些就是當做水軍,小編發現有一些人會選擇加入某一種群。在這個群裡面會有人給他們發放一些任務,有的任務就是去罵一些明星或者是公眾人物。並且如果說你的粉絲是比較多的話,那麼去發表一種言論也是會賺很多的錢,所以很多的人就會選擇這樣去做。
我們隨意的在網路上面去抨擊他人,但我們要知道,自己抨擊他人的每一個字眼都很有可能成為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我們根本就不了解事情的真相,在我們上面隨意的去發表自己惡毒的言論。小編希望大家都能夠更加的善良一些,這個世界上我們討厭的人實在是太多了,如果你不喜歡一個公眾人物或者是不喜歡某一個人的話,就可以選擇不去理睬他們,沒有必要在網路上面去抨擊他人。
H. 中央網信辦稱加強被網暴重點群體救助保護,哪些行為屬於網路暴力
最主要的三個網路暴力行為包括人肉搜索,對其他人進行非常惡劣的人身攻擊以及集體審判的行為。
我國之所以提出加強對網路暴力重點群體的保護方案,主要目的是保護眾多普通人和公眾人物的合法權益,減少網路暴力影響社會秩序和他人正常生活。伴隨而來的是清朗運動,最初,許多人都不認為相關部門會花費大量的時間集中管理網路信息和網路暴力。現如今,我國已經逐步確定出良好的網路發展方案,各大平台響應政策號召,減少人肉搜索和人身攻擊。
當我們上網搜索資料時,網路信息又多又雜,根本無法在第一時間找到最准確的答案。可是部分人群卻利用各大平台注冊賬號的信息,不斷地通過各大平台搜索公眾人物的個人信息或新聞當事人的全部信息。不合理的搜索會造成一定的影響力,尤其是人肉搜索影響巨大。
總的來說,不要人雲亦雲,拒絕充當鍵盤俠。不要進行人身攻擊和人肉搜索,為塑造良好的網路環境貢獻一份力量。
I. 網路暴力指的是什麼遇到網路暴力該怎麼辦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們參與到網路中去。但是近年來,網路上不正當的言論發表越來越多。因此,也有很多人遭受到了網路暴力。目前,學者對於網路暴力還沒有一個統一的界定,網路暴力是現實生活中暴力在網路上的延伸一.什麼是網路暴力。
對於普通人而言,網路暴力會被認為在網路上遭受辱罵、羞辱等,但是網路暴力涵蓋的內容不止這些。更有甚者,會無視法律的存在,公然展示別人隱私。這些都是網路暴力的表現形式。
對於網路暴力,我們不能積極參與。同樣,當我們遭受網路暴力,應該積極面對,採取正確的方法去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