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安全 > 網路安全與地方聯防聯控

網路安全與地方聯防聯控

發布時間:2023-06-06 03:26:09

❶ 網路社會治理方針

我國網路社會治理方針是積極防禦和綜合防範。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第三條規定,
國家堅持網路安全與信息化發展並重,遵循積極利用、科學發展、依法管理、確保安全的方針,推進網路基礎設施建設和互聯互通,鼓勵網路技術創新和應用,支持培養網路安全人才,建立健全網路安全保障體系,提高網路安全保護能力。
第七條規定,國家積極開展網路空間治理、網路技術研發和標准制定、打擊網路違法犯罪等方面的國際交流與合作,推動構建和平、安全、開放、合作的網路空間,建立多邊、民主、透明的網路治理體系。《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
第三條
國家堅持網路安全與信息化發展並重,遵循積極利用、科學發展、依法管理、確保安全的方針,推進網路基礎設施建設和互聯互通,鼓勵網路技術創新和應用,支持培養網路安全人才,建立健全網路安全保障體系,提高網路安全保護能力。
第七條
國家積極開展網路空間治理、網路技術研發和標准制定、打擊網路違法犯罪等方面的國際交流與合作,推動構建和平、安全、開放、合作的網路空間,建立多邊、民主、透明的網路治理體系。

❷ 北京健康寶遭境外網路攻擊,面對日益嚴峻的網路安全形勢,我們如何應對

北京健康寶遭境外網路攻擊,面對日益嚴峻的網路安全形勢,我們應該採取下列措施。

一、協同聯動

一個國家的網路核心技術是國之重器,也是徹徹底底解決安全問題的密鑰。一個國家的網路安全防護能力強不強,除了關鍵要看自己掌握多少核心技術,還要看這種技術能否做到“進不來,能預警,拿不走,打不開,讀不懂,自銷毀,會追蹤,保證據”。

而要實現這種目的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網路安全基礎設施建設是不是科學完備,信息系統、機制、手段、平台運行水平是不是處於領先地位。就好像在別人的地基上建房子,再大再豪華的房子也經不起風雨。

我們如果在核心技術上依靠別人、依附於人,甚至在技術上產生代差,網路安全的保險繩就會掌握在別人手裡,網路安全也可能隨時可能受到致命一擊。所以,加強網路安全的前提就是提高自己的核心技術。

❸ 國家哪個部門負責統籌協調網路安全工作

國家網信部門負責統籌協調網路安全工作和相關監督管理工作。國務院電信主管部門、公安部門和其他有關機關依照本法和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在各自職責范圍內負責網路安全保護和監督管理工作。
國家網信部門負責統籌協調網路安全工作和相關監督管理工作。國務院電信主管部門、公安部門和其他有關機關依照本法和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在各自職責范圍內負責網路安全保護和監督管理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關部門的網路安全保護和監督管理職責,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確定。明確了網路安全的監管責任,解決了誰來負責的問題。
將現行有效的網路安全監管體製法制化,明確了網信部門與其他相關網路監管部門的職責分工。網信部門負責統籌協調網路安全工作和相關監督管理工作,電信主管部門、公安部門和其他有關機關在各自職責范圍內負責網路安全保護和監督管理工作,這種「1+X」的監管體制,符合當前互聯網與現實社會全面融合的特點和我國監管需要。
機構職責:落實互聯網信息傳播方針政策和推動互聯網信息傳播法制建設,指導、協調、督促有關部門加強互聯網信息內容管理,負責網路新聞業務及其他相關業務的審批和日常監管,指導有關部門做好網路游戲、網路視聽、網路出版等網路文化領域業務布局規劃,協調有關部門做好網路文化陣地建設的規劃和實施工作,負責重點新聞網站的規劃建設,組織、協調網上宣傳工作,依法查處違法違規網站,指導有關部門督促電信運營企業、接入服務企業、域名注冊管理和服務機構等做好域名注冊、互聯網地址(IP地址)分配、網站登記備案、接入等互聯網基礎管理工作,在職責范圍內指導各地互聯網有關部門開展工作。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
第八條規定,國家網信部門負責統籌協調網路安全工作和相關監督管理工作。
電信主管部門、公安部門和其他有關機關依照本法和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在各自職責范圍內負責網路安全保護和監督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關部門的網路安全保護和監督管理職責,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確定。

❹ 網路安全與防範措施

網路安全與防範措施【1】

摘要:隨著計算機網路技術的快速發展,網路安全日益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越來越多的計算機用戶足不出戶就可訪問到全球網路系統豐富的信息資源,經濟、文化、軍事和社會活動也強烈依賴於網路,一個網路化的社會已呈現在我們面前。

隨著網路應用的不斷增多,網路安全問題也越來越突出。

由於計算機網路聯接形式的多樣性、終端分布的不均勻性、網路的開放性和網路資源的共享性等因素,致使計算機網路容易遭受病毒、黑客、惡意軟體和其它不軌行為的攻擊。

為確保信息的安全與暢通,研究網路的安全與防範措施已迫在眉捷。

本文分析了影響網路安全的主要因素及攻擊的主要方式,從管理和技術兩方面就加強計算機網路安全提出了針對性的對策。

關鍵詞:網路安全;防範;隱患;措施

引言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突飛猛進,計算機網路的新月異,網路已經深入到我們生活的各個角落。

計算機網路在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然而,在我們每天通過互聯網路與朋友通信,和同行交流,通過互聯網了解新聞獲取信息的同時,我們對這個網路究竟了解多少,我們是否能意識到給我們生活、工作帶來快捷、便利的網路所潛伏的不安全因素。

1計算機網路安全的概念

計算機網路安全的具體定義會隨著使用者的變化而變化,使用者不同,對網路安全的認識和要求也就不同。

例如從普通使用者的角度來說,可能僅僅希望個人隱私或機密信息在網路上傳輸時受到保護,避免被偷聽、篡改和偽造;而網路提供商除了關心這些網路信息安全外,還要考慮如何應付突發的 自然 災害、軍事打擊等對網路硬體的破壞,以及在網路出現異常時如何恢復網路通信,保持網路通信的連續性。

從本質上來講,網路安全包括組成網路系統的硬體、軟體及其在網路上傳輸信息的安全性,使其不致因偶然的或者惡意的攻擊遭到破壞,網路安全既有技術方面的問題 ,也有管理方面的問題,兩方面相互補充,缺一不可。

人為的網路入侵和攻擊行為使得網路安全面臨新的挑戰。

2、計算機網路安全的隱患及攻擊形式

2.1計算機網路硬體安全隱患

計算機網路硬體設施是互聯網中必不可少的部分,硬體設施本身就有著安全隱患。

電子輻射泄露就是其主要的安全隱患問題,也就是說計算機和網路所包含的電磁信息泄露了,這增加了竊密、失密、泄密的危險;此外安全隱患問題也體現在通信部分的脆弱性上,在進行數據與信息的交換和通信活動時,主要通過四種線路,即光纜、電話線、專線、微波,除光纜外其它三種線路上的信息比較容易被竊取;除上述方面外,計算機的操作系統與硬體組成的脆弱性,也給系統的濫用埋下了隱患。

?另外,移動存儲介質。

移動存儲介質比如U盤、移動硬碟等,由於其自身具有方便小巧、存儲量大、通用性強、易攜帶等特點,應用比較廣泛,尤其是涉密單位,這給網路系統的信息安全造成很大的隱患。

2.2計算機軟體漏洞

黑客通過精心構造的惡意代碼,攻擊某些網站並上傳惡意代碼到被攻擊網站的伺服器。

用戶訪問被攻擊的網站時,可能導致用戶隱私信息泄露。

無論多強大的軟體在設計之初都難免存在缺陷或漏洞,操作系統軟體也不例外。

系統主機之間互異的操作系統具有相對的獨立性,同樣性質的漏洞,也會由於操作系統軟體設計開發過程的不同,而具有不一樣的表現形式。

攻擊者可以很「方便」的通過漏洞對計算機系統進行破壞,造成主機癱瘓、重要資料丟失等,嚴重影響系統的正常運行。

2.3黑客攻擊和計算機病毒攻擊

這是一種最嚴重的網路安全威脅。

攻擊者通過各種方式尋找系統脆弱點或系統漏洞,由於網路系統同構冗餘環境的弱點是相同的,多個系統同時故障的概率雖小,但被攻破可能性卻大,通過攔截、竊取等多種方式,向系統實施攻擊,破壞系統重要數據,甚至系統癱瘓,給網路安全帶來嚴重威脅。

網路病毒發病和傳播速度極快,而許多計算機用戶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沒有安裝殺毒軟體或不能及時更新殺毒軟體病毒庫,造成網路病毒泛濫,病毒程序輕者降低系統工作效率,重者導致系統崩潰、數據丟失,造成無可挽回的損失,不僅嚴重地危害到了用戶計算機安全,而且極大的消耗了網路資源,造成網路擁塞,給每一個用戶都帶來極大的不便。

2.4網路自身的安全缺陷

網路是一個開放的環境,TCP/IP是一個通用的協議,即通過IP地址作為網路節點的唯一標識,基於IP地址進行多用戶的認證和授權,並根據IP包中源IP地址判斷數據的真實和安全性,但該協議的最大缺點就是缺乏對IP地址的保護,缺乏對源IP地址真實性的認證機制,這就是TCP/IP協議不安全的根本所在。

通過TCP/IP協議缺陷進行的常見攻擊有:源地址欺騙、IP欺騙、源路由選擇欺騙、路由選擇信息協議攻擊、SYN攻擊等等。

3.網路安全的防範措施

3.1防火牆技術

防火牆是網路安全的屏障,配置防火牆是實現網路安全最基本、最經濟、最有效的安全措施之一。

防火牆是指一個由軟體或和硬體設備組合而成,處於企業或網路群體計算機與外界通道之間,限制外界用戶對內部網路訪問及管理內部用戶訪問外界網路的許可權。

當一個網路接上Inter net之後,系統的安全除了考慮計算機病毒、系統的健壯性之外,更主要的是防止非法用戶的入侵,而目前防止的措施主要是靠防火牆技術完成。

3.2數據加密技術

數據加密技術就是對信息進行重新編碼,從而隱藏信息內容,使非法用戶無法獲取信息的真實內容的一種技術手段。

數據加密技術是為提高信息系統及數據的安全性和保密性,防止秘密數據被外部破析所採用的主要手段之一。

數據加密技術按作用不同可分為數據存儲,數據傳輸、數據完整性的鑒別,以及密鑰的管理技術。

數據存儲加密技術是防止在存儲環節上的數據丟失為目的,可分為密文存儲和存取兩種,數據傳輸加密技術的目的是對傳輸中的數據流加密。

數據完整性鑒別是對介入信息的傳送、存取,處理人的身份和相關數據內容進行驗證,達到保密的要求,系統通過對比驗證對輸入的特徵值是否符合預先設定的參數,實現對數據的安全保護。

3.3防病毒技術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展,計算機病毒變得越來越復雜和高級,對計算機信息系統構成極大的威脅。

在病毒防範中普遍使用的防病毒軟體,從功能上可以分為網路防病毒軟體和單機防病毒軟體兩大類。

單機防病毒軟體一般安裝在單台PC上,即對本地和本地工作站連接的遠程資源採用分析掃描的方式檢測、清除病毒。

網路防病毒軟體則主要注重網路防病毒,一旦病毒入侵網路或者從網路向其它資源傳染,網路防病毒軟體會立刻檢測到並加以刪除。

病毒主要由數據破壞和刪除、後門攻擊、拒絕服務、垃圾郵件傳播幾種方式的對網路進行傳播和破壞,照成線路堵塞和數據丟失損毀。

那麼建立統一的整體網路病毒防範體系是對計算機網路整體有效防護的解決辦法。

3.4伺服器訪問控制策略

伺服器和路由器這樣的網路基礎設備,避免非法入侵的有效方法是去掉不必要的網路訪問,在所需要的網路訪問周圍建立訪問控制。

另外對用戶和賬戶進行必要的許可權設置。

一是要限制資料庫管理員用戶的數量和給用戶授予其所需要的最小許可權。

二是取消默認賬戶不需要的許可權選擇合適的賬戶連接到資料庫。

3.5建立更安全的電子郵件系統

目前有些優秀的電子郵件安全系統具有強大的高准確率和低誤報率,獨特的策略模塊可以幫助用戶輕松地實現郵件系統的管理與維護,有的電子郵件系統判別垃圾郵件的准確率接近百分之百。

各用戶要多方分析、比較,選擇優秀的電子郵件安全系統保證網路的郵件系統安全,以改變郵件系統存在垃圾郵件、郵件病毒、郵件泄密等安全隱患的現狀。

3.6提高網路工作人員的素質,強化網路安全責任

為了強化網路安全的責任,還有一項重要任務――提高網路工作人員的管理素質。

要結合數據、軟體、硬體等網路系統各方面對工作人員進行安全教育,提高責任心,並通過相關業務技術培訓,提高工作人員的操作技能,網路系統的安全管理要加以重視,避免人為事故的發生。

由於網路研究在我國起步較晚,因此網路安全技術還有待提高和發展。

此外,為了保障網路能夠安全運行,我們還應該制定完善的管理措施,建立嚴格的管理制度,完善法規、法律,提高人們對網路安全的認識,加大對計算機犯罪的法律制裁。

4.結束語

計算機網路的安全性越來越受到重視,網路環境的復雜性、多變性,以及信息系統的脆弱性,決定了計算機網路不能僅僅依靠防火牆,而涉及到管理和技術等方方面面。

總的來說,網路安全不僅僅是技術問題,同時也是一個安全管理問題。

我們必須綜合考慮安全因素,制定合理的目標、技術方案和相關的配套法規等。

世界上不存在絕對安全的網路系統,隨著計算機網路技術的進一步發展,網路安全防護技術也必然隨著網路應用的發展而不斷發展。

需要仔細考慮系統的安全需求,建立相應的管理制度,並將各種安全技術與管理手段結合在一起,才能生成一個高效、通用、安全的計算機網路系統。

網路安全與防範措施【2】

[摘要]隨著計算機網路的普及,我們對網路的依賴程度越來越高。

網路的開放性使得網路信息的安全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脅。

我們必須積極採取各種有效的防範措施以確保重要信息不受損失。

本文主要從分析計算機網路安全隱患入手來探究其防範措施。

[關鍵詞]計算機網路;網路安全;防範措施;防火牆

隨著高新科技的發展,信息技術已滲透各個領域,對行業現代化建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特別是信息技術在生活中的廣泛滲透和發展,不但改變了傳統的生活模式、辦公方式、管理方式。

信息化已作為社會發展的核心內容,成為促進社會發展的助推器。

然而,隨著信息網規模的逐漸擴大和系統應用的不斷深入。

各種網路安全問題也隨之而來。

例如系統不穩定、網速緩慢或癱瘓:訪問登錄失敗、設備和信息安全事故、黑客和計算機病毒入侵等故障,嚴重影響,網路的正常使用,成為阻礙網路進一步深化和發展的瓶頸。

因此,研究網路安全防範技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計算機網路安全的概念

網路安全從本質上講就是網路上的信息安全,指網路系統的硬體、軟體及數據受到保護,免受破壞、更改和泄露,系統可靠正常地運行,網路服務小中斷;從用戶的角度來看,他們希望涉及個人和商業的信息在網路上傳輸時受到機密性、完整性和真實性的保護,避免其他人利用偷聽,篡改、抵賴等於段對自己的利益和隱私造成損害和侵犯;從網路運營商和管理者的角度來說,他們希望對本地網路信息的訪問、讀寫等操作受到保護和控制,避免出現病毒、非法存取、拒絕服務和網路資源的非法佔用和黑客的攻擊。

計算機安全主要是為數據處理系統建立和採取的技術和管理的安全保護,保護計算機硬體、軟體數據不因偶然和惡意的元兇而遭到破壞,更改和泄漏。

從本質上來講,網路安全包括組成網路系統的硬體,軟體及其住網路上傳輸信息的安全性,使其不致因偶然的或者惡意的攻擊遭到破壞。

網路安全既有技術方面的問題,也有管理方面的問題,兩方面相互補充,缺一不可。

2網路安全的隱患

對計算機信息構成不安全的因素很多,其中包括人為的因素、自然的因素和偶發的因素。

其中,人為因素是指一些不法之徒利用計算機網路存在的漏洞,或者潛入計算機房,盜用計算機系統資源,非法獲取重要數據、篡改系統數據、破壞硬體設備、編制計算機病毒。

人為因素是對計算機信息網路安全威脅最大的因素。

計算機網路不安全因素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2.1計算機網路的脆弱性

互聯網是對全世界都開放的網路,任何單位或個人都可以在網上方便地傳輸和獲取各種信息,互聯網這種具有開放性、共享性、國際性的特點就對計算機網路安全提出了挑戰。

在使用互聯網時應注意以下幾項不可靠的安全性。

2.1.1網路的開放性,網路的技術是全開放的,使得網路所面臨的攻擊來自多方面。

或是來自物理傳輸線路的攻擊,或是來自對網路通信協議的攻擊,以及對計算機軟體、硬體的漏洞實施攻擊。

2.1.2網路的國際性,意味著對網路的攻擊不僅是來自於本地網路的用戶,還可以是互聯網上其他國家的黑客,所以,網路的安全面臨著國際化的挑戰。

2.1.3網路的自由性,大多數的網路對用戶的使用沒有技術上的約束,用戶可以自由的`上網,發布和獲取各類信息。

2.2操作系統存在的安全問題

操作系統是一個支撐軟體,是計算機程序或別的運用系統在上面正常運行的一個環境。

操作系統提供了很多的管理功能,主要是管理系統的軟體資源和硬體資源。

操作系統軟體自身的不可靠安全性,是計算機系統開發設計的不周而留下的破綻,都給網路安全留下隱患。

2.2.1操作系統結構體系的缺陷。

操作系統本身有內存管理、CPU管理、外設的管理,每個管理都涉及一些模塊或程序,如果在這些程序裡面存在問題,比如內存管理的問題,外部網路的一個連接過來,剛好連接一個有缺陷的模塊,可能出現的情況是,計算機系統會因此崩潰。

所以,有些黑客往往是針對操作系統的不完善進行攻擊,使計算機系統,特別是伺服器系統立刻癱瘓。

2.2.2操作系統支持在網路上傳送文件、載入或安裝程序,包括可執行文件,這些功能也會帶來不安全因素。

網路很重要的一個功能就是文件傳輸功能,比如FTP,這些安裝程序經常會帶一些可執行文件,這些可執行文件都是人為編寫的程序,如果某個地方出現漏洞,那麼系統就可能會造成崩潰。

像這些遠程調用、文件傳輸,如果生產廠家或個人在上面安裝間諜程序,那麼用戶的整個傳輸過程、使用過程都會被別人監視到,所有的這些傳輸文件、載入的程序、安裝的程序、執行文件,都可能給操作系統帶來安全的隱患。

所以,建議盡量少使用一些來歷不明,或者無法證明它安全性的軟體。

2.2.3操作系統有守護進程的防護功能,它是系統的一些進程,總是在等待某些事件的出現。

所謂的守護進程,就是監控病毒的監控軟體,當有病毒出現就會被捕捉。

但是有些進程是一些病毒,碰到特定的情況就會把用戶的硬碟格式化,這些進程就是很危險的守護進程,平時可能不起作用,可是在某些條件下發生後,就會發生作用。

如果操作系統守護進程被人為地破壞掉就會出現這種不良的安全隱患。

3網路安全的防患措施

上面已經分析了網路安全所存在的一系列隱患,其中包括網路本身所具有的脆弱性和一些管理上的失當等原因。

而作為計算機用戶,應該積極地採取有效的措施進行防患,以避免嚴重後果發生的可能性。

網路安全採用的主要防範措施如下:

3.1提高安全意識,加大安全管理力度

(1)配備專業的安全管理人員。

安全管理要有專人負責,同時還要有技術人員去落實。

(2)控制對網路的訪問和使用。

控制用戶對網路的訪問和使用的目的是保證網路資源不被非法使用和非法訪問。

(3)增強防病毒意識。

查、殺病毒是確保網路系統安全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

(4)及時做好數據備份工作,確保網路信息的安全。

3.2及時修補「漏洞」

網路軟體不可能無缺陷、無漏洞,這些漏洞和缺陷正是黑客攻擊的首選目標。

3.3利用網路安全技術

3.3.1防火牆技術

目前保護網路安全最主要的手段之一就是構築防火牆。

防火牆是一種形象的說法,其實它是一種計算機硬體和軟體相結合的技術,是在受保護網與外部網之間構造一個保護層,把攻擊者擋在受保護網的外面。

這種技術強制所有出入內外網的數據流都必須經過此安全系統。

它通過監測、限制或更改跨越防火牆的數據流,盡可能地對外部網路屏蔽有關受保護網路的信息和結構來實現對網路的安全保護。

因而防火牆可以被認為是一種訪問控制機制,用來在不安全的公共網路環境下實現局部網路的安全性。

3.3.2身份認證

身份認證是任何一個安全的計算機所必需的組成部分。

身份認證必須做到准確無誤地將對方辨認出來,同時還應該提供雙向的認證,即互相證明自己的身份,網路環境下的身份認證比較復雜,因為驗證身份的雙方都是通過網路而不是直接接觸,傳統的指紋手段等已無法使用,所以目前通常採用的是基於對稱密鑰加密或公開密鑰加密的方法,以及採用高科技手段的密碼技術進行身份驗證。

3.3.3訪問控制

訪問控制也叫接入控制,阻止非授權用戶進入網路,防止任何對計算機資源和通信資源的非授權訪問。

即根據用戶的身份賦予其相應的許可權,也就是說按事先確定的規則決定主體對客體的訪問是否合法。

訪問控制主要通過注冊口令、用戶分組控制、文件許可權控制三個層次來實現。

3.3.4基於密碼論的技術

密碼技術是集數學、計算機科學、電子與通信等諸多學科於一體的交叉學科,是保護信息安全的主要手段之一,它不僅具有保證信息機密性的信息加密功能,而且具有數字簽名、身份驗證、秘密分存、系統安全等功能。

(1)密鑰技術。

密鑰技術的任務是在一個密碼系統中控制密鑰的選擇和分配。

密鑰是一段數字信息,它與加密演算法相互作用,以控制信息的加密。

(2)數字簽名。

數字簽名是一種用於鑒別的重要技術。

數字簽名是一個數,它依賴於消息的所有位以及一個保密密鑰。

它的正確性可以用一個公開密鑰來檢驗。

數字簽名可以用於鑒別服務,也可以用於完整性服務和無拒絕服務。

當數字簽名用於無拒絕服務時,它是和公證一起使用的。

公證是通過可信任的第三方來驗證消息的。

(3)驗證技術。

驗證技術可分為基於共享密鑰的認證和基於公鑰的認證。

前者實際上是執行一種查詢―問答協議,發送方發送一個隨機數給接收方,接收方解密後以一種特殊形式轉換它並傳回結果,從而實現認證。

該協議的關鍵是如何建立共享密鑰。

3.3.5反病毒軟體

即使有防火牆、身份認證和加密措施,人們仍擔心遭到病毒和黑客的攻擊。

隨著計算機網路的發展,攜帶病毒和黑客程序的數據包和電子郵件越來越多,打開或運行這些文件,計算機就有可能感染病毒。

假如安裝有反病毒軟體,就可以預防、檢測一些病毒和黑客程序。

總之,網路安全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技術、設備、管理和制度等多方面的因素,安全解決方案的制定需要從整體上進行把握。

網路安全解決方案是綜合各種計算機網路信息系統安全技術,將安全操作系統技術、防火牆技術、病毒防護技術、入侵檢測技術、安全掃描技術等綜合起來,形成一套完整的、協調一致的網路安全防護體系。

我們必須做到管理和技術並重,安全技術必須結合安全措施,並加強網路立法和執法的力度,建立備份和恢復機制,制定相應的安全標准。

此外,由於網路病毒、網路犯罪等技術是不分國界的,因此必須進行充分的國際合作,來共同對付日益猖獗的網路犯罪和網路病毒等問題,確保網路安全。

參考文獻:

[1]白斌.防火牆在網路安全中的應用[J].科技創新導報,2007(35).

[2]彭,高.計算機網路信息安全及防護策略研究[J].計算機與數字工程,2011(01).

[3]陳愛梅.基於防火牆技術的網路安全的研究[J].科協論壇(下半月),2008(05).

[4]郭勇.計算機網路安全淺析[J].科技廣場,2009(09).

❺ 國家網信部門協調有關部門建立健全網路安全什麼和應急工作機制

報制度。

《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是為保障網路安全,維護網路空間主權和國家安全、社會公共利益,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促進經濟社會信息化健康發展而制定的法律。

《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四次會議於2016年11月7日通過,自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全國人大通過《網路安全法》的重大意義在於,從此我國網路安全工作有了基礎性的法律框架,有了網路安全的「基本法」。作為「基本法」,其解決了以下幾個問題:

1、明確了部門、企業、社會組織和個人的權利、義務和責任;

2、規定了國家網路安全工作的基本原則、主要任務和重大指導思想、理念;

3、將成熟的政策規定和措施上升為法律,為政府部門的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據,體現了依法行政、依法治國要求;四是建立了國家網路安全的一系列基本制度,這些基本制度具有全局性、基礎性特點,是推動工作、夯實能力、防範重大風險所必需。

《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

第五十二條 負責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工作的部門,應當建立健全本行業、本領域的網路安全監測預警和信息通報制度,並按照規定報送網路安全監測預警信息。第一條 為了保障網路安全,維護網路空間主權和國家安全、社會公共利益,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促進經濟社會信息化健康發展,制定本法。第二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建設、運營、維護和使用網路,以及網路安全的監督管理,適用本法。第三條 國家堅持網路安全與信息化發展並重,遵循積極利用、科學發展、依法管理、確保安全的方針,推進網路基礎設施建設和互聯互通,鼓勵網路技術創新和應用,支持培養網路安全人才,建立健全網路安全保障體系,提高網路安全保護能力。

❻ 醫療衛生機構網路安全管理辦法

醫療衛生機構網路安全管理辦法:為加強醫療衛生機構網路安全管理,進一步促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充分發揮健康醫療大數據作為國家重要基礎性戰略資源的作用,加強醫療衛生機構網路安全管理,防範網路安全事件發生,根據《基本醫療衛生與健康促進法》《網路安全法》《密碼法》《數據安全法》《個人信息保護法》《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條例》《網路安全審查辦法》以及網路安全等級保護制度等有關法律法規標准,制定本辦法。
堅持網路安全為人民、網路安全靠人民、堅持網路安全教育、技術、產業融合發展、堅持促進發展和依法管理相統一、堅持安全可控和開放創新並重。
堅持分等級保護、突出重點。重點保障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網路安全等級保護第三級(以下簡稱第三級)及以上網路以及重要數據和個人信息安全。
堅持積極防禦、綜合防護。充分利用人工智慧、大數據分析等技術,強化安全監測、態勢感知、通報預警和應急處置等重點工作,落實網路安全保護「實戰化、體系化、常態化」和「動態防禦、主動防禦、縱深防禦、精準防護、整體防控、聯防聯控」的「三化六防」措施。
堅持「管業務就要管安全」「誰主管誰負責、誰運營誰負責、誰使用誰負責」的原則,落實網路安全責任制,明確各方責任。
加強網路運維管理,制定運維操作規范和工作流程。加強物理安全防護,完善機房、辦公環境及運維現場等安全控制措施,防止非授權訪問物理環境造成信息泄露。加強遠程運維管理,因業務確需通過互聯網遠程運維的,應進行評估論證,並採取相應的安全管控措施,防止遠程埠暴露引發安全事件。
法律依據
《醫療衛生機構網路安全管理辦法》
第六條 各醫療衛生機構按照「誰主管誰負責、誰運營誰負責、誰使用誰負責」的原則,在網路建設過程中明確本單位各網路的主管部門、運營部門、信息化部門、使用部門等管理職責,對本單位運營范圍內的網路進行等級保護定級、備案、測評、安全建設整改等工作。
(一)對新建網路,應在規劃和申報階段確定網路安全保護等級。各醫療衛生機構應全面梳理本單位各類網路,特別是雲計算、物聯網、區塊鏈、5G、大數據等新技術應用的基本情況,並根據網路的功能、服務范圍、服務對象和處理數據等情況,依據相關標准科學確定網路的安全保護等級,並報上級主管部門審核同意。
(二)新建網路投入使用應依法依規開展等級保護備案工作。第二級以上網路應在網路安全保護等級確定後10個工作日內,由其運營者向公安機關備案,並將備案情況報上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因網路撤銷或變更安全保護等級的,應在10個工作日內向原備案公安機關撤銷或變更,同步上報上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
(三)全面梳理分析網路安全保護需求,按照「一個中心(安全管理中心),三重防護(安全通信網路、安全區域邊界、安全計算環境)」的要求,制定符合網路安全保護等級要求的整體規劃和建設方案,加強信息系統自行開發或外包開發過程中的安全管理,認真開展網路安全建設,全面落實安全保護措施。
(四)各醫療衛生機構對已定級備案網路的安全性進行檢測評估,第三級或第四級的網路應委託等級保護測評機構,每年至少一次開展網路安全等級測評。第二級的網路應委託等級保護測評機構定期開展網路安全等級測評,其中涉及10萬人以上個人信息的網路應至少三年開展一次網路安全等級測評,其他的網路至少五年開展一次網路安全等級測評。新建的網路上線運行前應進行安全性測試。
(五)針對等級測評中發現的問題隱患,各醫療衛生機構要結合外在的威脅風險,按照法律法規、政策和標准要求,制定網路安全整改方案,有針對性地開展整改,及時消除風險隱患,補強管理和技術短板,提升安全防護能力。

❼ 三化六防內容是什麼

法律分析:網路安全工作的「三化六防」措施,即實戰化、體系化、常態化的思路,以及動態防禦、主動防禦、縱深防禦、精準防護、整體防控、聯防聯控的措施,進一步研究繪制網路空間地理信息圖譜,構建國家網路空間綜合防控系統,不斷提升國家網路安全防禦的能力和水平。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 第三條 國家堅持網路安全與信息化發展並重,遵循積極利用、科學發展、依法管理、確保安全的方針,推進網路基礎設施建設和互聯互通,鼓勵網路技術創新和應用,支持培養網路安全人才,建立健全網路安全保障體系,提高網路安全保護能力。

❽ 國家網路安全保護制度

國家網信部門負責統籌協調網路安全工作和相關監督管理工作。國務院電信主管部門、公安部門和其他有關機關依照本法和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在各自職責范圍內負責網路安全保護和監督管理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關部門的網路安全保護和監督管理職責,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確定。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
第七條國家積極開展網路空間治理、網路技術研發和標准制定、打擊網路違法犯罪等方面的國際交流與合作,推動構建和平、安全、開放、合作的網路空間,建立多邊、民主、透明的網路治理體系。
第八條國家網信部門負責統籌協調網路安全工作和相關監督管理工作。國務院電信主管部門、公安部門和其他有關機關依照本法和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在各自職責范圍內負責網路安全保護和監督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關部門的網路安全保護和監督管理職責,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確定。
第九條網路運營者開展經營和服務活動,必須遵守法律、行政法規,尊重社會公德,遵守商業道德,誠實信用,履行網路安全保護義務,接受政府和社會的監督,承擔社會責任。

❾ 網路安全防範措施有哪些

1、防火牆

安裝必要的防火牆,阻止各種掃描工具的試探和信息收集,甚至可以根據一些安全報告來阻止來自某些特定IP地址范圍的機器連接,給伺服器增加一個防護層,同時需要對防火牆內的網路環境進行調整,消除內部網路的安全隱患。

2、漏洞掃描

使用商用或免費的漏洞掃描和風險評估工具定期對伺服器進行掃描,來發現潛在的安全問題,並確保由於升級或修改配置等正常的維護工作不會帶來安全問題。

3、安全配置

關閉不必要的服務,最好是只提供所需服務,安裝操作系統的最新補丁,將服務升級到最新版本並安裝所有補丁,對根據服務提供者的安全建議進行配置等,這些措施將極大提供伺服器本身的安全。

4、優化代碼

優化網站代碼,避免sql注入等攻擊手段。檢查網站漏洞,查找代碼中可能出現的危險,經常對代碼進行測試維護。

5、入侵檢測系統

利用入侵檢測系統的實時監控能力,發現正在進行的攻擊行為及攻擊前的試探行為,記錄黑客的來源及攻擊步驟和方法。

相關說明

網路安全性問題關繫到未來網路應用的深入發展,它涉及安全策略、移動代碼、指令保護、密碼學、操作系統、軟體工程和網路安全管理等內容。一般專用的內部網與公用的互聯網的隔離主要使用「防火牆」技術。

與「防火牆」配合使用的安全技術還有數據加密技術。數據加密技術是為提高信息系統及數據的安全性和保密性,防止秘密數據被外部破壞所採用的主要技術手段之一。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網路安全與信息保密日益引起人們的關注。

各國除了從法律上、管理上加強數據的安全保護外,從技術上分別在軟體和硬體兩方面採取措施,推動著數據加密技術和物理防範技術的不斷發展。按作用不同,數據加密技術主要分為數據傳輸、數據存儲、數據完整性的鑒別以及密鑰管理技術4種。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網路安全

閱讀全文

與網路安全與地方聯防聯控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綿竹仁愛醫院的網路密碼 瀏覽:301
改變路由器密碼後沒有網路怎麼辦 瀏覽:868
家裡網路連不上是哪裡的問題 瀏覽:382
計算機網路設備監控系統 瀏覽:669
5g網路時延能降低多少倍 瀏覽:81
網路的密碼忘記了怎麼打開 瀏覽:105
hp128有線網路掃描怎麼設置 瀏覽:706
公考網路機構哪個好 瀏覽:613
如何將圖片保存到網路伺服器 瀏覽:297
網路標記是什麼樣的 瀏覽:595
網路營銷興起於哪個國家 瀏覽:816
無線網路打不開但是可以上網 瀏覽:175
網路機頂盒連接寬頻需要密碼嗎 瀏覽:390
舊路由器中繼器無法訪問網路 瀏覽:634
網路工程二本去哪裡找工作 瀏覽:990
榮耀x10網路加速在哪裡 瀏覽:567
蘋果怎麼今天網路不好 瀏覽:190
r11不能連接無線網路 瀏覽:918
假如網路wifi不見了怎麼辦 瀏覽:845
手機為什麼會顯示網路被劫持了 瀏覽:115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