響網路安全的因素:
1、自然災害、意外事故;
2、計算機犯罪;
3、人為行為,比如使用不當,安全意識差等;
4、黑客」行為:由於黑客的入侵或侵擾,比如非法訪問、拒絕服務計算機病毒、非法連接等;
5、內部泄密;
6、外部泄密;
7、信息丟失;
8、電子諜報,比如信息流量分析、信息竊取等;
9、網路協議中的缺陷,例如TCP/IP協議的安全問題等等。
(1)總結網路安全的要素擴展閱讀:
計算機網路安全措施主要包括保護網路安全、保護應用服務安全和保護系統安全三個方面,各個方面都要結合考慮安全防護的物理安全、防火牆、信息安全、Web安全、媒體安全等等。
1、保護網路安全。
網路安全是為保護商務各方網路端系統之間通信過程的安全性。保證機密性、完整性、認證性和訪問控制性是網路安全的重要因素。保護網路安全的主要措施如下:
(1)全面規劃網路平台的安全策略。
(2)制定網路安全的管理措施。
(3)使用防火牆。
(4)盡可能記錄網路上的一切活動。
(5)注意對網路設備的物理保護。
(6)檢驗網路平台系統的脆弱性。
(7)建立可靠的識別和鑒別機制。
2、保護應用安全。
保護應用安全,主要是針對特定應用(如Web伺服器、網路支付專用軟體系統)所建立的安全防護措施,它獨立於網路的任何其他安全防護措施。雖然有些防護措施可能是網路安全業務的一種替代或重疊,如Web瀏覽器和Web伺服器在應用層上對網路支付結算信息包的加密,都通過IP層加密,但是許多應用還有自己的特定安全要求。
由於電子商務中的應用層對安全的要求最嚴格、最復雜,因此更傾向於在應用層而不是在網路層採取各種安全措施。
雖然網路層上的安全仍有其特定地位,但是人們不能完全依靠它來解決電子商務應用的安全性。應用層上的安全業務可以涉及認證、訪問控制、機密性、數據完整性、不可否認性、Web安全性、EDI和網路支付等應用的安全性。
3、保護系統安全。
保護系統安全,是指從整體電子商務系統或網路支付系統的角度進行安全防護,它與網路系統硬體平台、操作系統、各種應用軟體等互相關聯。涉及網路支付結算的系統安全包含下述一些措施:
(1)在安裝的軟體中,如瀏覽器軟體、電子錢包軟體、支付網關軟體等,檢查和確認未知的安全漏洞。
(2)技術與管理相結合,使系統具有最小穿透風險性。如通過諸多認證才允許連通,對所有接入數據必須進行審計,對系統用戶進行嚴格安全管理。
(3)建立詳細的安全審計日誌,以便檢測並跟蹤入侵攻擊等。
『貳』 保障信息網路安全的三大要素是什麼三大要素間的關系是什麼
保障信息網路安全的三大要素是人、技術和管理。
三大要素間的關系:在保障信息網路安全的過程中,技術是核心,人員是關鍵,管理是保障,我們必須做到管理和技術並重,技術和措施結合,充分發揮人員的作用,在法律和安全標準的約束下,才能保證網路信息的安全。
『叄』 網路安全有哪些主要要素,它們分別代表什麼意思
網路安全是指網路系統的硬體、軟體及其系統中的數據受到保護,不因偶然的或者惡意的原因而遭受到破壞、更改、泄露,系統連續可靠正常地運行,網路服務不中斷。
網路安全威脅主要包括兩類:滲入威脅和植入威脅。滲入威脅主要有:假冒、旁路控制、授權侵犯;
植入威脅主要有:特洛伊木馬、陷門。
陷門:將某一「特徵」設立於某個系統或系統部件之中,使得在提供特定的輸入數據時,允許安全策略被違反。
目前我國網路安全存在幾大隱患,影響網路安全性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網路結構因素
網路基本拓撲結構有3種:星型、匯流排型和環型。一個單位在建立自己的內部網之前,各部門可能已建 造了自己的區域網,所採用的拓撲結構也可能完全不同。在建造內部網時,為了實現異構網路間信息的通信,往往要犧牲一些安全機制的設置和實現,從而提出更高的網路開放性要求。
網路協議因素
在建造內部網時,用戶為了節省開支,必然會保護原有的網路基礎設施。另外,網路公司為生存的需要,對網路協議的兼容性要求越來越高,使眾多廠商的協議能互聯、兼容和相互通信。這在給用戶和廠商帶來利益的同時,也帶來了安全隱患。如在一種協議下傳送的有害程序能很快傳遍整個網路。
地域因素由於內部網Intranet既可以是LAN也可能是WAN(內部網指的是它不是一個公用網路,而是一個專用網路),網路往往跨越城際,甚至國際。地理位置復雜,通信線路質量難以保證,這會造成信息在傳輸過程中的損壞和丟失,也給一些「黑客」造成可乘之機。
用戶因素
企業建造自己的內部網是為了加快信息交流,更好地適應市場需求。建立之後,用戶的范圍必將從企業員工擴大到客戶和想了解企業情況的人。用戶的增加,也給網路的安全性帶來了威脅,因為這里可能就有商業間諜或「黑客。」
主機因素
建立內部網時,使原來的各區域網、單機互聯,增加了主機的種類,如工作站、伺服器,甚至小型機、大中型機。由於它們所使用的操作系統和網路操作系統不盡相同,某個操作系統出現漏洞(如某些系統有一個或幾個沒有口令的賬戶),就可能造成整個網路的大隱患。
單位安全政策
實踐證明,80%的安全問題是由網路內部引起的,因此,單位對自己內部網的安全性要有高度的重視,必須制訂出一套安全管理的規章制度。
人員因素
人的因素是安全問題的薄弱環節。要對用戶進行必要的安全教育,選擇有較高職業道德修養的人做網路管理員,制訂出具體措施,提高安全意識。
其他
其他因素如自然災害等,也是影響網路安全的因素。
『肆』 網路安全涉及哪幾個方面.
網路安全主要有系統安全、網路的安全、信息傳播安全、信息內容安全。具體如下:
1、系統安全
運行系統安全即保證信息處理和傳輸系統的安全,側重於保證系統正常運行。避免因為系統的崩演和損壞而對系統存儲、處理和傳輸的消息造成破壞和損失。避免由於電磁泄翻,產生信息泄露,干擾他人或受他人干擾。
2、網路的安全
網路上系統信息的安全,包括用戶口令鑒別,用戶存取許可權控制,數據存取許可權、方式控制,安全審計。安全問題跟踩。計算機病毒防治,數據加密等。
3、信息傳播安全
網路上信息傳播安全,即信息傳播後果的安全,包括信息過濾等。它側重於防止和控制由非法、有害的信息進行傳播所產生的後果,避免公用網路上大雲自由傳翰的信息失控。
4、信息內容安全
網路上信息內容的安全側重於保護信息的保密性、真實性和完整性。避免攻擊者利用系統的安全漏洞進行竊聽、冒充、詐騙等有損於合法用戶的行為。其本質是保護用戶的利益和隱私。
(4)總結網路安全的要素擴展閱讀:
維護網路安全的工具有VIEID、數字證書、數字簽名和基於本地或雲端的殺毒軟體等構成。
1、Internet防火牆
它能增強機構內部網路的安全性。Internet防火牆負責管理Internet和機構內部網路之間的訪問。在沒有防火牆時,內部網路上的每個節點都暴露給Internet上的其它主機,極易受到攻擊。這就意味著內部網路的安全性要由每一個主機的堅固程度來決定,並且安全性等同於其中最弱的系統。
2、VIEID
在這個網路生態系統內,每個網路用戶都可以相互信任彼此的身份,網路用戶也可以自主選擇是否擁有電子標識。除了能夠增加網路安全,電子標識還可以讓網路用戶通過創建和應用更多可信的虛擬身份,讓網路用戶少記甚至完全不用去記那些煩人的密碼。
3、數字證書
CA中心採用的是以數字加密技術為核心的數字證書認證技術,通過數字證書,CA中心可以對互聯網上所傳輸的各種信息進行加密、解密、數字簽名與簽名認證等各種處理,同時也能保障在數字傳輸的過程中不被不法分子所侵入,或者即使受到侵入也無法查看其中的內容。
『伍』 網路安全三要素
避免未經授權的
避免未經授權的更改
對授權實體隨時可用
竊聽(snooping):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訪問或攔截信息。
流量分析(traffic analysis):雖然通過加密可使文件變成對攔截者不可解的信息,但還可以通過在線監測流量獲得其他形式的信息。例如獲得發送者或接收者的電子地址。
篡改(modification):攔截或訪問信息後,攻擊者可以修改信息使其對己有利。
偽裝(masquerading):攻擊者假扮成某人。例如,偽裝為銀行的客戶,從而盜取銀行客戶的銀行卡密碼和個人身份號碼。例如,當用戶設法聯系某銀行的時候,偽裝為銀行,從用戶那裡得到某些相關的信息。
重放(replaying):即攻擊者獲得用戶所發信息的拷貝後再重放這些信息。例如,某人向銀行發送一項請求,要求向為他工作過的攻擊者支付酬金。攻擊者攔截這一信息後,重新發送該信息,就會從銀行再得到一筆酬金。
否認(repudiation):發送者否認曾經發送過信息,或接收者否認曾經接收過信息。 例:客戶要求銀行向第三方支付一筆錢,但是後來又否認她曾經有過這種要求。 某人購買產品並進行了電子支付,製造商卻否認曾經獲得過支付並要求重新支付。
拒絕服務(denial of service):可能減緩或完全中斷系統的服務。攻擊者可以通過幾種策略來實現其目的。發送大量虛假請求,以致伺服器由於超負荷而崩潰;
攔截並刪除伺服器對客戶的答復,使客戶認為伺服器沒有做出反應;
從客戶方攔截這種請求,造成客戶反復多次地發送請求並使系統超負荷。
信息機密性:保護信息免於竊聽和流量分析。
信息完整性:保護信息免於被惡意方篡改,插入,刪除和重放(通過冪等性解決重放問題)。
身份認證(authentication):提供發送方或接收方的身份認證。
對等實體身份認證:在有通信連接的時候在建立連接時認證發送方和接收方的身份;
數據源身份認證:在沒有通信連接的時候,認證信息的來源。
不可否認性(nonrepudiation):保護信息免於被信息發送方或接收方否認。在帶有源證據的不可否認性中,如果信息的發送方否認,信息的接收方過後可以檢驗其身份;
在帶有交接證據的不可否認性中,信息的發送者過後可以檢驗發送給預定接收方的信息。
訪問控制(access control):保護信息免於被未經授權的實體訪問。在這里,訪問的含義是非常寬泛的,包含對程序的讀、寫、修改和執行等。
加密(encipherment):隱藏或覆蓋信息使其具有機密性,有密碼術和密寫術兩種技術。
信息完整性(data integrity):附加於一個短的鍵值,該鍵值是信息本身創建的特殊程序。接收方接收信息和鍵值,再從接收的信息中創建一個新的鍵值,並把新創建的鍵值和原來的進行比較。如果兩個鍵值相同,則說明信息的完整性被保全。
數字簽名(digital signature):發送方對信息進行電子簽名,接收方對簽名進行電子檢驗。發送方使用顯示其與公鑰有聯系的私鑰,這個公鑰是他公開承認的。接收方使用發送方的公鑰,證明信息確實是由聲稱發送過這個信息的人簽名的。
身份認證交換(authentication exchange):兩個實體交換信息以相互證明身份。例如,一方實體可以證明他知道一個只有他才知道的秘密。
流量填充(traffic padding):在數據流中嵌入一些虛假信息,從而阻止對手企圖實用流量分析。
路由控制(routing control):在發送方和接收方之間不斷改變有效路由,避免對手在特定的路由上進行偷聽。
公證(notarization):選擇一個雙方都信賴的第三方控制雙方的通信,避免否認。
訪問控制(access control):用各種方法,證明某用戶具有訪問該信息或系統資源的權利。密碼和PIN即是這方面的例子。
『陸』 網路安全的四要素是什麼
一、教育:建立完善宣傳教育體系,普及安全意識;
二、責任:建立完善安全責任考核體系,堅持重獎重罰;
三、落實:構建有力、有效的責任落實機制,就是要對安全生產工作進行一系列重要部署決策、各項工作及相應的責任順利實現傳導,確保層層到位;
四、安全:建立完善安全評估體系,提高本質安全。網路生產是指在生產經營活動中,為了避免造成人員傷害和財產損失的事故而採取相應的事故預防和控制措施,以保證從業人員的人身安全,保證生產經營活動得以順利進行的相關活動。
(6)總結網路安全的要素擴展閱讀:
1、Internet是一個開放的、無控制機構的網路,黑客(Hacker)經常會侵入網路中的計算機系統,或竊取機密數據和盜用特權,或破壞重要數據,或使系統功能得不到充分發揮直至癱瘓。
2、Internet的數據傳輸是基於TCP/IP通信協議進行的,這些協議缺乏使傳輸過程中的信息不被竊取的安全措施。
3、Internet上的通信業務多數使用Unix操作系統來支持,Unix操作系統中明顯存在的安全脆弱性問題會直接影響安全服務。
4、在計算機上存儲、傳輸和處理的電子信息,還沒有像傳統的郵件通信那樣進行信封保護和簽字蓋章。信息的來源和去向是否真實,內容是否被改動,以及是否泄露等,在應用層支持的服務協議中是憑著君子協定來維系的。
5、電子郵件存在著被拆看、誤投和偽造的可能性。使用電子郵件來傳輸重要機密信息會存在著很大的危險。
6、計算機病毒通過Internet的傳播給上網用戶帶來極大的危害,病毒可以使計算機和計算機網路系統癱瘓、數據和文件丟失。在網路上傳播病毒可以通過公共匿名FTP文件傳送、也可以通過郵件和郵件的附加文件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