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網路輿論反轉現象分析
近年來,網路輿論此起彼伏,有的始一而終,而有的卻遭遇「啪啪打臉」,事件的戲劇性轉折和網友的「樂隊花車式」的觀摩給現如今這一後真相時代敲響了警鍾,人們往往忽略事件的真相,更多的是訴諸非理性感情,最後得知事實真相並不是原先所「設想」的那樣,也只是仰天長嘆一聲「怎麼是這樣的啊」,待另一起輿論進入人們的視野,又會跳上全民狂歡的「花車」。這一現象暴露出網路時代在為人們構築「信息高速公路」的時候,也存在著許多不可避免的瑕疵,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把關人責任缺失和群體極化
1947年盧因在《群體生活的渠道》中提出「把關人」理論。把關人理論認為只有符合把關人價值標準的信息內容才能進入傳雹段播渠道。但如果把關人將這道閥門放大到未經查證的輿論可以進入的地步,甚至可以說缺失了把關這一渠道,那後果也不堪設想。
在這個信息高速傳播的時代,把關人也會為了迎合受眾獵奇心理忽視新聞的真實,甚至在把關人所屬群體中發表非理性言論,讓受眾的情緒達到高潮。而受眾又以「follow」的姿態關注著把關人,久而久之就會形成把關人為核心的圈群關系,人們在群體意識牢固的信息繭房裡抱團取暖,集群意識又極易滋生群體極化,自然就會放肆地發表非理性言論。非理性言論不關注事實本身,自然容易造成輿論反轉。
(2)網民心理的復雜性
在這個人人都是麥克風的時代,網民擁有了自身的話語權,也極力想參與輿論的討論過程。
新聞信息內容如果觸動到受眾的敏感神經,那麼就會在短期形成一個強有力傳播力量的輿論陣營。受眾心理又很容易被一些想藉此做文章的人利用,他們會利用受眾的同情心理大肆傳播引起受眾共鳴的文字。而人又是一種趨向性動物,害怕群體孤獨,尋求群體歸屬是本性,久而久之,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這一陣營中來,群體影響力也越來越大,最終導致輿論反轉的幾率也大大增大。
(3)自媒體時代的特性
自媒體時代信息量廣泛、信息源充足,人人也可以做記者,總會有一些人在默默關注著真相,而不像那些奮戰在前線的網路噴子,他們會關注事情的各個方面,將查證過的事實一一列舉出來,這也得益於自媒體時代信息發布門檻的降低。
當然一個真相一經發布,經由快速的自媒體傳播特性馬上就會有大波人知曉,在短時間內可以覆蓋到網路上的各個角落,千鈞一發之際輿論反轉。
輿論反轉造成的社會影響也不容小覷,這既反映了新聞失實的本質,又對媒體、事件相關主體、受眾造成不同程度舉肆乎的影響。
(1)媒體公信力下降
新聞媒體放任失實的言論在網路正悉上傳播,既沒有及時阻止,又沒有及時發布真實的言論,這是新聞專業主義的缺失,是新聞自由的濫用。受眾一旦認定媒體是發布虛假信息的源頭,就對這個媒體不再信任,媒體長年累月累積的口碑和公信力毀於一旦。
(2)給事件相關主體的生活帶來困擾
人肉搜索和網路暴力對當事人會造成不同程度的傷害,從輿論一經發酵到輿論反轉這一過程,新聞當事人一直是被網民扒光了衣服暴露在人們視野中,這樣既影響到了當事人,也會波及到家人朋友。
尤其是新聞過錯方遭受的輿論壓力更是難以想像,有的甚至會導致精神崩潰。
(3)網民同情疲勞
一有什麼事情就是動之以情,網民再柔軟的心都會被一則則反轉新聞打磨的堅如磐石。受眾一旦形成同情疲勞,對於人世間的冷暖也持冷眼旁觀的態度,在北京八達嶺老虎咬人事件中,人性的冷漠狠狠地抽了受害者及其家人一巴掌。
『貳』 如何看待如今網路上流行的反串文化
如今網模亮中絡上流行的反串文化是吸引大眾關注的方式,這種做法是對性別認知有障礙,這樣的文化現象低俗惡趣味。
如今網路上流行的反串文化是文化現象低俗惡趣味。反串文化是一種低俗的現象,一點也不好笑。通過表演女性的矯情和放大女性某些特點來博取大眾眼球,物化女性是非常惡趣味的現象。我不喜歡反串文化,反串的形旦山象很誇張表演沒有內涵只是為了誇張而誇張來博取一笑。這樣的表演很無趣沒有意義,這樣的文化對我們身心健康沒有幫助。反串文化是低俗的,偶爾看看可能會笑,但是長久看這樣的反串會審美疲勞。
『叄』 面對所有熱點事件,第一時間就宣布等反轉,到底是種什麼心態
“這是一個信任的時期,這是一個懷疑的時期。”第一時間就宣布等反轉,這是對網路信息的懷疑。網路信息化,任何一個人都可以在網路上發布信息,這樣的信息確是非常的片面化,往往沒有前因後果,大部分只是站在個人的角度去看待問題,對於這樣的觀點網友是非常難以判斷的。特別是在很多營銷號的煽風點火之下,這些片面信息沒有經過分析就出現在大眾的視野之中。
讓子彈再飛一會兒,也可以看出網路對於真相的削弱能力,更重要的是一種娛樂性質。通過陰謀論的方式,可以對一件世界有另外一種解釋,對於網路信息的不確定性產生的焦慮的心情得到與緩解。陰謀論也會影響到人們的思維方式,不願意去追求事物的真相,同時對於事物的真相總是採取一種懷疑的態度。
『肆』 對網路輿情反轉怎麼看
網路輿情反轉,如果引導得當,引領有力,反轉是可能的。
反轉網路輿情的三個重要環節
(一)網路意見領袖聲援正面輿論
拉扎斯菲爾德在「伊里調查」的研究報告《人民的選擇》中,提出了「意見領袖」和「兩級傳播」概念。「意見領袖」指活躍在人際傳播網路中,經常為他人提供信息、觀點或建議並對他人施加個人影響的人物,是媒介信息的影響的中繼和過濾環節。「兩級傳播」即信息傳播過程中表現出的「大眾傳播」→「意見領袖」→「一般受眾」過程[1]。
在網路傳播語境下,意見領袖不僅僅是對大眾傳媒信息的中繼和過濾,其本身也是向廣大受眾傳遞信息的信源,能夠起到「大眾傳播」的效果。此外,網民對網路意見領袖存在顯著的主動需求:1.網民在從眾心理的驅使下習慣於接受意見領袖的信息指導,致使如微博大V、樓主、版主等作為網路意見領袖常態化存在;2.網民在與自身利益息息相關的突發事件面前有消除信息不確定性的需求,需要在某一專業領域具有知識優勢的意見領袖來完善信息、給出意見。因此,在網路傳播去中心化思維泛濫的情況下,要牢牢把握網路意見領袖這一輿情導控環節,提高正面輿論的聲量、強化理性網友立場、使搖擺不定者的態度結晶,與主流媒體一起凝聚成使正面輿論中心化的向心力。
(二)主流媒體擔當權威信源
流言是「在人們之間私下流傳的對公眾感興趣的事物、事件或問題的未經證實的闡述或論釋」[3]。「當維美不再唯美」未經證實的言論在網友「有圖有真相」的信息處理框架下掩蓋了其流言實質。
(三)深度評論調解網民心理
對網路輿情的導控不能僅僅流於輿論熱點的現象表層,還應該對輿情背後的心理動因加以引導,以此轉變大眾的思維定勢,減少情緒化、標簽化的網路傳播行為。社會心理學認為,任何信息的報道,對某些事實的描述,如果不加專門的闡釋和評論,對人們的思維定勢是幾乎不產生任何影響力的[4]。因此,深度評論是對網民心理進行深度的引導的重要手段。
除此之外,網路媒體、新媒體採用文字、圖片、視頻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超文本報道、評論,能夠更加立體地、形象地傳遞媒體立場,傳播主流價值觀。
熱度退卻之後的深度評論帶來的冷思考能夠超越對輿情本身的引導價值,上升到平和網民憤怒心理、緩和社會矛盾、凈化輿論形成環境的高度。
『伍』 反轉劇十分熱門,如何看待短視頻中的反轉劇
我自己也特別喜歡看短視頻的反轉劇,感覺這些反轉劇的編劇都很厲害,能想出這么讓人意想不到的結局。還有,我發現現在做反轉劇的視頻博主是越來越多了,可能這種視頻也是未來的趨勢。
他們製作反轉劇的目的就是要宣傳產品,或者是幫助別人帶貨。視頻的內容也多是跟貨品有關系的,很多都屬於軟性廣告。
我很佩服這些博主能想出這么多方法來推廣產品,其實拍短視頻的投入也是挺大的,需要請演員、攝像和導演,此外還得後期剪輯。這根本不是一個人能做的事兒,所以肯定是以商業性為目的的,否則拍反轉劇就沒有什麼意義了。
『陸』 為什麼網路的世界裡一個事件會被反轉
我想互聯網熱點事件總被不斷反轉的原因,是人們盲目的跟風隨大流,並無幾人去認真的思考事件本身,就急於需求歸屬感,而發表與輿論相同的個人看法。而隨著不斷內在的事實被挖掘出來,事件就出現了不斷的發轉。而有一類人不斷被自己之前發表的觀點打臉,卻並不理會,
『柒』 在如今的輿論場上,如何定義「反轉」這個概念
定義這個概念那就是,輿論的反轉是一種沒有秩序的態度轉變現象。剛剛發生的時候,往往輿論會出現一邊倒的情況。後來所有的網友共同支持其中一方,隨著更多信息不停的曝光時的真相被挖掘出來之後,這輿論又轉而走向了另外那一方。隨著真相一點一點的披露出來之後,也會不停的發生改變,這種現象讓人難以防岩或范。
溫馨小提示
這種反轉是沒有任何秩序的態度轉變,其實這個詞的概念也很好理解,就是在一邊倒的情況之下。等事情的真相出現的越來越多,信息越來越全時。人們的觀念就會倒向另外一方,這種態度的改變是沒有任何前提的,也沒有任何的徵兆。其他是沒有任何規律可循的,這種反轉也是沒有辦法進行防範的。
『捌』 「輿情反轉」是什麼
輿情反轉通常指在一些與社會熱點、公眾利益高度相慧芹孝關,或熱門的新聞事件中,在事件後期的輿論同在事件發展初期的輿論呈現相反狀態。即網路群體的輿情表達搖擺於不同首橘的輿論漩渦前稿中,主流輿論或多數派意見數次向不同方向傾斜,使得輿情發生反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