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安全 > 基層幹部如何應對網路系統

基層幹部如何應對網路系統

發布時間:2023-05-30 09:12:58

如何扎實做好網路輿情涉組涉干工作

正確引導網路輿情,即從建立健全輿情引導和危機處理機制入手,堅持主動公開、超前介入、快速處理三項原則,著力在輿論宣傳、工作重點和輿情處置三個方面實現轉變,切實改變以往被動局面,牢牢掌握輿論工作主導權,有效提高了網路輿情處置成效。

堅持主動公開原則,在網路宣傳上由默默無聞向大張旗鼓轉變,藉助多瑞科輿情數據分站系統預警機制,實時關注負面資訊,引領正確網路輿論導向。為避免因權威信息缺失而導致誤解或炒作,結合黨務公開工作要求,主動加大對組織工作的網路宣傳力度,用黨的正面形象和聲音占據網路制高點。一是創新宣傳形式。充分利用網路傳播速度快、表現形式豐富的特點,二是拓展宣傳內容。突出「群眾希望了解的」和「需要群眾了解的」兩方面重點,在大力宣傳黨建知識、黨建成果的同時,著重對群眾關注的幹部選拔任用、人才引進、機關事業單位招考、農村黨員發展、集體資產處置等熱點、敏感問題及時進行公開,主動回應群眾關切。三是突出宣傳時效。對典型推薦、先進評選、黨政領導幹部公開選拔等信息,除通過會議、文件形式在一定范圍內公開公示外,同步在網上公布;對於其它相關信息,只要不涉及保密,堅持能上網公開的第一時間在網上公開,接受黨員幹部群眾監督。

堅持超前介入原則,在工作重心上由事後干預向事前預防轉變,消除負面網路輿情隱患。著眼於防患於未然,要積極建立健全各項預防預警制度,加大對各類涉組涉干矛盾隱患的排查化解力度,力爭將網上不穩定因素提前消滅在網下。一是建立穩定風險分析評估制度。要求各級黨組織在調整政策、研究部署重點工作時,對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項,特別是關於幹部調整、人員調配、黨員發展、村務管理等敏感問題,都要事先進行穩定風險評估。凡是經評估認為方案有漏洞的,要進一步修改完善;漏洞比較明顯的,方案必須重新調整。建立涉組涉干信訪隱患不間斷排查制度。各單位定期應對轄區涉組涉干信訪隱患進行一次拉網式排查梳理,建立動態台賬,逐案明確包案領導和責任人,實行矛盾不化解領導不脫鉤、隱患不解決台賬不銷號,切實把不穩定因素解決在萌芽狀態。建立網路輿情交叉跟蹤監控制度。依託各鎮、街道基層組工幹部,建立輿情信息員隊伍,分組工作,對天涯網等知名度高、影響力大的網站實行交叉跟蹤監控,確保涉組涉干敏感輿情能夠第一時間發現,掌握工作主動。

堅持快速處理原則,在輿情處置上由被動應對向主動作為轉變,提高網路輿情處置成效。牢固樹立網路輿情無小事的理念,堅持涉組涉干網路輿情發生後第一時間展開調查處理、通報調查結果、回應群眾關切,盡量把網路輿情帶來的負面影響降到最低。一是堅持主動查。把負面網路輿情納入信訪舉報渠道,比照辦理信訪舉報件的要求和程序,明確包案領導和辦案人員,實行限時查處,確保每條重要負面輿情都能得到認真調查。二是堅持快速報。網路輿情調查結束後,視情採取跟帖或回復等方式,及時反饋調查結果。對故意混淆視聽的,旗幟鮮明地進行正面回答;對有誤解和不明真相的,主動做好解釋引導工作,最大限度擠壓惡意炒作的空間。三是堅持跟進研判。在做好網路輿情處置的同時,結合平時掌握的熱點話題,跟進分析有關信息,尤其是對網帖後果是否值得關注、下步輿情走向等進行仔細研判,為領導決策提供參考,確保舉一反三,防止類似輿情產生,切實提高了網路輿情的處置能力和水平。

⑵ 領導幹部如何提高網路輿情應對能力

領導幹部如何提高網路輿情應對能力?
如何強化領導幹部互聯網輿論引導能力建設?在新形勢下,如果不能夠善待、善用、善管網路輿論,很可能會導致災難性的後果。這方面的教訓很多,比如,水門事件,直接導致了尼克松政府下台;前蘇共的垮台,也與新聞輿論直接相關。一些突發事件發生後,由於處置不當,直接引發了新聞輿論事件,造成了一些潛在的、非常嚴重的問題。有時,我們勞神費力幾十年,千辛萬苦樹立的新風尚,可能會因為一起新聞輿論事件,而受到嚴重的損害。再比如,個別地方把上訪群眾作為敵對勢力處理。所以,領導幹部如何面對媒體,不單單是一個專業性問題和技術問題,而是一個事關重大、影響全局的問題,是一個帶有根本性的問題。也不單單是執政黨和各級領導幹部的面臨問題,也是社會各界和廣大民眾共同面臨的普遍性問題。如何提高輿情應對能力,要處理好以下七個方面的問題。
(一)建立良好的媒體公共關系
建立良好的媒體公共關系就是要與媒體保持良好的溝通、交往與聯系。在經濟全球化與市場化的背景下政府、企業、社會組織等,與公眾關系日益緊密。公眾也希望得到最直接、最快捷的信息,這就需要政治、經濟、社會等行為主體加強與媒體的配合,直接面對媒體,通過媒體架起與公眾交流與溝通的橋梁。因此,處理媒體關系,應該成為領導幹部在處理各種復雜關系中的一個重要方面。
(二)建立高效的新聞發布機制
在媒體高度發達的今天,以往的宣傳模式和宣傳策略,顯然已不能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政府需要一個更為有效的應對手段和系統。經驗和教訓告訴我們,新聞發言人機制是避免媒體炒作、消除謠言、引導輿論、樹立政府形象的一個非常有效的手段。新聞發布機制是由政府主體、公眾客體和傳播中介三者構成的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政府是新聞發布機制的主導性操作機構,公眾是新聞發布機制的對象,傳播機構是連接政府與公眾的橋梁。
(三)提高危機事件中面對媒體的能力
危機事件的爆發最能刺激人們的好奇心,常常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媒體捕捉的最佳新聞素材和報道線索。在危機事件中,領導幹部要通過正確、有效的新聞發布與信息傳播,扭轉危機,擺脫被動。而在危機處理中表現不當,則會使突發性事件進一步惡化,造成新一輪的危機。因此,領導幹部在危機事件當中平息事端、釋疑解惑、疏導情緒、化解矛盾確實是一種智慧,更是一種能力,它需要一定的應對媒體的經驗、方法和技巧。對於網路輿情可以搭建多瑞科輿情數據分析站系統來實時關注網路動態,確保負面信息及時掌握。
(四)提高面對記者的能力
西方人稱記者為「無冕之王」。記者具有兩重屬性:最基本的、共性的職業道德是向公眾提供事實真相,這是記者的自然屬性;而核心的、特殊的職業規范是維護階級與國家的利益,這是記者的社會屬性。通過記者來傳遞信息,這是與媒體接觸的主要目的。所以領導幹部一定要克服輕視記者、迴避采訪、盲目應對、蔑視媒體的心理狀態,要坦誠、自然、客觀地面對記者。具體而言:一要尊重每一位記者。要善待記者,不要給記者講課,因為他們不是你的學生;不要給記者做報告,因為他們不是你的部下;不要敵視記者,因為他們不是你的敵人;要以平等的態度面對記者,因為他們是你的合作者。二要及時回應記者的來電來訪。三要提供記者所需要的背景資料。四要利用事實來抓住記者的注意力。五要以事實為基礎答復記者。六要盡量不使用「無可奉告」之類的語言。七是不當眾拒絕某位記者的提問,不公開表達自己的偏見。八不要企圖控制記者,而是要控制自己的言行。領導幹部如果能夠把握新聞報道的特點與規律,將有助於減少與記者的矛盾與沖突,並會吸引記者的關注力,激發記者報道的主動性、積極性與創造性,從而營造良好的輿論環境。
(五)提高面對采訪的能力
接受采訪是與媒體面對面就某些社會熱點問題進行溝通、交流的大眾傳播方式。接受采訪也是領導幹部向公眾傳遞信息,溝通情況,展示觀點,樹立形象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徑。在生活節奏日益加速的今天,公眾通過記者的采訪可以直接了解政府的工作、理念以及價值取向。所以,作為領導幹部要作好及時接受采訪的思想准備,主動與社會進行溝通,就一些群眾關心的重大的熱點、難點、疑點表明態度作出應答。要做好政府的重大決策的前期宣傳、中期釋疑解惑、後期總結推廣。
(六)提高應對負面報道的能力
正面報道與負面報道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在輿論宣傳過程中,需要保持合理適度與相對平衡,充分發揮正反兩方面報道的功效,為我所用。保持適量、適度的負面報道,對於改進工作、遏制不正之風、加強對權力規范運作等,會起到很好的作用,這也是新聞媒體功能的體現。所以,對一些符合事實真相,出於改進工作為目的的監督報道,要虛心接受。如果出現了明顯歪曲事實、擴大事態、造成惡劣影響的報道,就應當採取一些措施,消除其負面影響。通過與媒體人員的交流,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提供有說服力的新聞稿,做到真正讓事實講話,受眾也可以接受。一些批評報道播發後,多多少少會對負責具體工作的領導幹部造成一定的影響。此時,一味指責媒體,敵視記者,很可能會對自身形象造成更大的損害。最好的辦法是,靜下心來查找問題,努力改進工作,與媒體合作;必要時,可與媒體協調,通過媒體,挽回形象。
(七)提高塑造媒體形象的能力
領導幹部的媒體形象,是領導幹部公眾形象的重要組成部分。包括一個人的理念、思想、道德、品質、行為等等。媒體形象分為三個層面。第一層面是視覺形象,這是公眾對客體的表象認識,包括媒體人物的相貌、服裝、衣飾、動作、習慣以及體態語言等。第二層面是行為形象,這是公眾對媒體人物平時的行為以及對公眾生活、工作產生的影響的認識。第三層面是理念形象,這是公眾對媒體人物的精神世界的認識,是對其文化道德涵養、思想觀念、價值取向等深層次的認識。因此,領導幹部要樹立良好的媒體形象,首先要在平時加強自身修養,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要經過長期精心培育和積累;其次,在接受采訪時,盡量做到語言恰如其分、舉止大方適度、觀念與時俱進。

⑶ 如何做好網路輿情處置

一、做好輿情預警監測,健全應急管理機制。受到互聯網特性的影響,網路輿情危機的爆發具有突發性,而健全應急管理預案對輿情危機的形成與發酵影響明顯。遲緩的危機應急管理容易引發輿論的質疑和批判,導致不良後果。因此應對負面輿情,要健全應急管理機制,做好輿情預警監測,建立輿情研判機制,及時發現負面苗頭及時處置。同時完善事件本身的重建、補償、調查、追究機制和信息流通的報告、指揮、發布、溝通機制。

二、發揮媒介宣傳作用,做到信息公開透明。事實上,突發事件演變為輿情危機,多數時候是由於真實信息傳播出現真空引起。而信息公開透明既可以滿足公眾知情權,同時還可以杜絕謠言傳播維護政府公信。在 「人人麥克風」的多元開放性網路輿情環境中,疏導輿情危機,要善於利用微博等新興媒介,發揮其強大的輿論宣傳力,及時發布真實權威信息,引導輿論的正確走向。在這個過程中,要注意輿情動態收集分析和梳理,提煉輿論關切點,從而在信息公開過程中有針對性解答公眾輿論質疑。
三、謹慎處置公眾監督,積極應對負面輿情。突發事件在演變過程中,因社會性,會在傳播過程中遭到各種質疑、批評、追問、謠傳甚至謾罵。此時,如何面對這些質疑批評並作出合理的引導對於化解輿情危機至關重要。這就要求,工作人員在基於事件事實和公眾訴求的前提下及時作出回應,言語要警惕官腔官調,應充分考慮公眾述求來處置問題。與媒體和大眾平交流時應降低姿態,保證平等溝通。對於確是部門失責行為要敢於認錯,避免因逃責嫌疑誘發新的輿情危機。
四、勇於直面輿論爭議,尋求輿論良性互動。在輿情應對過程中,相關部門不應局限在事件發生時官方的各種權威信息發布,對於輿論中帶有明顯失實、非理性、發泄式的言論,當事部門要以普通網民的身份,到輿論場域中和群眾展開「正面辯論」,通過真切的交流互動以正視聽。在網路引導過程中,要善於用公眾易接受的形式解讀法律條文和政策方針,需求與公眾保持良性的輿論互動,在真誠溝通中贏得公眾的理解和支持。
五、提升危機防範意識,真切關懷民眾權益。時下,網路輿論監督、網路問政走熱促進了社會管理的更加規范化,但無形中也給一些地方政府造成了壓力。因此,應對輿論監督,政府不能僅靠事後被動應對,而應提升自身危機防範意識,從現實根源入手,真正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加強自身管理和監督,這樣其公信力自然得到提升,輿情環境也會風平浪靜。

⑷ 如何提升地方政府網路輿情應對能力

想要提升政府網路輿情應對能力,樂思軟體認為需要做到以下幾方面:

1、建立和完善網路輿情管理工作體系。

要建立上下一致、內外協作的配合機制,切實形成整體聯動的工作格局。盡快出台有關網路輿情管理的規范性文件和政策,建立輿情監測制度,打造專門網路人才隊伍,切實了解和掌握網路輿情,對監測中發現的不穩定因素展開風險分析,做出預測報告,向上級機關和有關部門通報和發布預警信息。要充分利用廣播、電視、網路、報紙等各種傳統媒體以及博客、微博、移動新聞客戶端等新興媒體,實現網路輿情預警「一張網」全覆蓋,保障數據收集的及時性、准確性和有效性。要加快推進網路輿情應對協調聯動機制。積極探索形成信息通報機制、聯席會議機制、突發輿情直報機制、聯合辦公機制等協調機制,努力形成互聯網信息內容主管部門總體協調、實際工作部門主動應對、重點新聞網站發揮主渠道作用的網上輿情應對工作格局。主動提升、加強省級平台建設。為適應網路輿情應對工作的實際需要,要統籌安排,集中更新設備,實現功能升級,以領先的技術裝備不斷提升網路輿情監測預警能力。同時,要拓展升級互聯網信息內容綜合管理平台的功能和用途,積極推動建立覆蓋各省、市、縣的網路輿情監測系統,努力形成涉網部門全天候、一體化、立體式的工作態勢。

2、著力提升專業隊伍實戰應對能力。

要加強專業知識和技能培訓,把有效應對網路輿情列入各級機關輪訓課程,對各級領導幹部進行系統化培訓,提升其網路執政能力,使其在實際工作中避免「瞞、拖、拒、刪」等消極處置手段,積極推行主動、公開和溝通等手段,通過實際工作減少和壓縮網路炒作空間。繼續強化專業隊伍建設,逐步建立網路新聞發言人制度,加強網路發言人隊伍建設,讓主流、權威、可信、具有親和力的聲音佔領輿論高地。可以邀請一批在各行業有建樹、有一定社會影響力和一定威望的專家學者在媒體上發聲,使宣傳能夠有效覆蓋不同年齡、不同行業及不同社會階層的群體。要強化應急處置演練。面對當前網路管理相對混亂的實際局面,可不定期開展網路輿情應對模擬實戰演練,組織輿情應急機構人員開展突發網路輿情應急演練和處置技能大比武,在實戰練兵中發現問題、總結經驗、改進工作,並在此基礎上定期召開突發網路輿情典型案例交流會,不斷提升網路輿情管理業務能力。

3、及時主動回應網民的不同聲音。

網路媒體所具有的雙向互動性和言論隨意性等特點,導致網民容易產生非理性情緒,而這種情緒一旦擴展,將會給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帶來困擾。面對輿論熱點問題,一味迴避不但不能解決,反而容易激化矛盾,因此,只有直面輿情風暴,快速作出回應,將真相公之於眾,才能有效化解負面輿情。各級領導要把及時回應網民意見、及時說明事實真相、及時解決實際問題,作為網路輿情應對的重中之重。要通過制定並完善相關制度,強化對涉輿情部門的協調督導力度,設置專人進行輿情監督,定時梳理網路輿情,並提交相關單位限時辦理、及時回復。確有問題的要明確限期整改並跟蹤落實,屬於溝通協調不暢造成誤解的,應要求相關行業或部門按政策規定進行解釋答復。對於已經發生的網路輿情事件,要以積極、公平、公正的態度,第一時間回應網民關切,嚴肅處理相關責任人,通過傳播理性觀點防止事態擴大。

4、健全網路輿情應急機制,完善應急工作體系。

應完善指揮協調工作體系,在網路輿情熱點發酵後,立即安排人員密切跟蹤網路言論,及時在相關論壇、貼吧發布事件進展情況。要完善網路輿情深度分析研判工作體系,對網路輿情進行分類、分級和定位,實施全方位動態監控,及早發現傾向性、苗頭性問題,開展專題性、綜合性分析,研判輿情走向、發展趨勢和網民關注點、關注熱度。制定不同層級和部門的專項應急預案。在現有應急預案基礎上,進一步推動各組織及單位,根據本地區、本部門工作實際和各階段工作重點,分析梳理有可能成為網路輿論熱點、敏感話題的信息,有針對性地制定操作性和針對性強的專項應急預案,增強預防和處置各類突發事件的能力。實行風險分析評估制度。各部門在調整政策、研究部署重大工作時,對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項,要以提前介入為原則,事先對工作開展進行穩定風險評估,凡是經評估認為方案有漏洞的,按要求及時修改完善。

在網路時代,只有切實完善相關制度,加強網路輿情管理,拓寬監督渠道,加大信息透明度,才能進一步推動網路管理常態化、規范化,才能更好避免網民因偏聽偏信產生的誤會和不滿情緒,減少負面輿論,提升政府的公信力和社會凝聚力。

⑸ 面對網路輿情應對措施

面對網路輿情應對措施

利益格局深刻調整,社會矛盾不斷凸顯,思想觀念深刻變化,民眾更加傾向於通過低成本的網路渠道來呼籲和吶喊,網路匯聚的各種聲音洶涌來襲,網路輿情頻發、高發、多發、突發成為常態。我分享面對網路輿情應對措施資料,提供參考,歡迎閱讀。


面對網路輿情事件,我們要克服輿情無常的僥幸心理,改變輿論可控的錯誤認識,走出眼高手低的實務困境,以端正的態度、得當的措施和靈活的方法,沉著冷靜地應對輿情,成熟自信地引導輿論。

一、 壓力面前不卑不亢

當前,利益格局深刻調整,社會矛盾不斷凸顯,思想觀念深刻變化,民眾更加傾向於通過低成本的網路渠道來呼籲和吶喊,網路匯聚的各種聲音洶涌來襲,網路輿情頻發、高發、多發、突發成為常態。

處置網路輿情,首先要適應挑戰,破除傳統的不理、不用、不管的思維定勢,要在輿論壓力面前不卑不亢,做到不慌、不怕、不躲、不拖、不堵、不抗、不縱。

1. 不要慌。輿情突發後就會被置於一個舉世矚目的境地,曝光於公眾的監督之下,六神無主,自亂陣腳,慌張應對,說話口無遮攔、主觀武斷、亂下結論,容易亂中出錯,反而把自身置於輿論漩渦之中,使應對陷於被動。鎮靜而坦然地接受現實,有助於理性客觀化解輿情。

2. 不要怕。面對眾聲喧嘩、缺乏理性的一邊倒式的輿論監督會帶來強大的殺傷力,畏懼害怕並不能解決任何問題,拋棄膽怯心理,勇敢面對才是解決問題的起點。

3. 不要躲。輿情突發後,各路媒體蜂擁而動,記者八面雲集,面對種種質疑,四處躲藏,推三阻四,避而不見,只會加重輿情,令謠言橫飛,喪失處置輿情、引導輿論的主動權。

4. 不要拖。採用應對傳統危機的經驗來處置網路輿情,指望“拖一拖就會過去”只會將問題越拖越大,進而喪失自己的立場,葬送自己的公信螞閉肢力和網路形象。

5. 不要堵。輿情事件引起輿論滔天,引來圍觀網友無數,對事件的原因、經過、結果不宣傳報道,不釋疑解惑,實施信息封鎖,以滅火心態處置,只會加劇網友對背後真相的猜測,把簡單的問題復雜化,由此輿論往往會偏離應有軌道,甚至引發惡果,造成社會危機。

6. 不要抗。引起網路關注的事件一般起因為有悖於常理和常識。網路情緒面前,視輿論呼聲於不顧,固執己見,不接受批評,逆網路輿論壓力而行,採取與網路民眾對抗的方式,違民心民願,極不可取,非智者所為,只會讓事實真相顯得越發錯綜復雜。

7. 不要縱。面對輿論帶來的壓力,以妥協退讓的思維方式來進行“斷腕切割”,或劃清界線,或推卸責任,刻意縱容媒體和輿論,不僅損害自己形象和切身利益,相反吃虧還不一定討好,甚至會成為眾矢之的,激起網路民眾更多的憤怒和拍磚。

二、 還原事件客觀公正

自媒體時代,以網民為主導的傳播現實,提高了社會矛盾輿情化的概率和速度,也悶世極大地增強了輿情的波及力和影態喚響力。網路社會是現實社會的延伸,網路輿情是社會不同層面復雜矛盾的外顯形式,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會實情。因此,處置網路輿論需要還原事實真相,站穩立場,全面客觀,尊重監督,用證據說話,以法律為准繩。

1. 實事求是。實事求是是杜絕“謠言止於下一個更大謠言”的根本,也是調查事件過程中必需始終堅守的原則,更是化解惡意的詆毀與攻擊、消除信息不對稱帶來的誤解和爭議的武器。要尊重客觀事實,准確、全面調查事實真相,由線下決定線上,由實情決定輿情。以真實性和權威性的真相信息和進展情況,努力提高輿情應對質量,不斷清朗網路空間。

2. 以人為本。輿情處置不僅是矛盾雙方的輿論較量和妥協,更是對廣大圍觀網民追求真相的尊重和交代。積極妥善處置網路輿情,必須堅持以人為本。首先表現在全民“弱勢感”增強的網路輿論場里,要有敬畏民意的意識,以平等對話的方式,加強與網路民眾的交流互通。其次表現在輿情處置要考慮民意的認可度與承受力,要澄清公眾的疑慮,增加公眾信任,化解社會的不滿。再次表現在輿論漩渦中對具體當事人權益的呵護和保障。

3. 依法進行。輿論場的情緒雖然可以瞬間點燃,但更多的網民已逐漸明白“有圖未必有真相”。在客觀全面還原事實的基礎上,一定要用證據和法律得出能令人信服的公正結論。依法處置是我們不受媒體和輿論裹挾的根本,彰顯法治和公平公正是我們不被少數人製造的網路輿論假象所迷惑的保障,從而避免淪為網路暴政的幫凶。

三、 回應關注靈活多樣

在處置網路輿情、引導網路輿論的過程中,如何消解各方的猜疑與分歧、體現權力的公信力,考驗著政府的決心;如何在各種批評和指責中與網路民眾展開全方位的溝通和交流,錘煉著每位領導幹部的智慧。網路治理的建設期,掌握輿情處置的時、度、效原則是各級領導幹部提高科學應對水平的秘籍。

1. 掌握時間。一要快速度。第一時間搶占輿論的制高點,在輿情處置的黃金時間里及時發出正面聲音,和謠言賽跑,做到關鍵時候不失語。二要適時機。需要表明立場和態度時,立即回應,決不能拖拖拉拉,防止因外界議論而陷入被動。不過,回應存有爭議的焦點問題並非越快越好,而是要慎重對待,根據調查情況,選擇合適的時間節點適時引導。

2. 把握尺度。一要注意廣度。向社會提供全方位信息,滿足不同社會群體不同層次的信息需求,消除可能產生負面輿論熱點的信息盲點,真正遏制謠言,引導輿論走向。二要考慮深度。輿情處置回應必須把握好邊界和底線,爭取冷熱均衡、疏密得當、深淺適宜地安排話題。三要嚴把精度。回應要解決輿論關心的焦點問題、抓住莫衷一是的熱點問題和網友應知而未知的盲點問題,引發共鳴,進而有效地引導輿論。

3. 注重效果。一要逐步取得成效。當下,輿情事件下的網路輿論正由喧囂嘩然逐步趨於理性,一些無良媒體和公知興風作浪的空間正受到擠壓,網路民眾對社會議題體現出更多的理解和包容。我們要認真研究網路傳播規律,調整輿情處置和輿論引導方式,運用網友能接受的網言網語,加強溝通交流,積極打通兩個輿論場。二要建立長效機制。輿情應對和輿論引導要標本兼治,建立常態監測和研判、預警、應急機制;要整合資源,形成合力,推動傳統媒體與新媒體互動,發揮各媒體優勢,立體化、多渠道展開輿論疏導,不斷提高應對網路輿情水平。

在有效處置網路輿情化解輿論危機的課題上,要不斷總結經驗教訓,積極科學應對。堅守以上網路輿情應對的三原則,不僅可以讓網路秩序和正義不再迷失在路上,而且還可以讓輿情處置應對的自信悄然回歸。

⑹ 領導幹部怎樣提高輿論引導和輿情應對能力

當今飛速發展的互聯網深刻影響了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的發展,促進了信息傳播的變革,新形勢下如何看待網路輿論?如何引導網路輿論?如何應對網路輿情?這些都成為地方政府和各級基層領導幹部必須面對和快速適應的新課題。
一、網路媒體和網路輿論的形勢
據有關資料統計,中國網民規模已近5億,手機網民也達到了3億多人。離石作為呂梁市府所在地,據了解,網路離石貼吧就有注冊網民4.1萬餘人,月活躍用戶達到 1716870人,在全省網路貼吧排名在前30名左右;網路呂梁貼吧有注冊網民2.2萬餘人,月活躍用戶達到368289人,在全省網路貼吧排名位態弊居前60名左右,再加上呂梁陽光論壇、呂梁在線論壇等,這都成為一些網民網上發表言論的新媒體。
二、地方政府和基層領導幹部在面對網路媒體時存在的主要誤區
1、網路「恐懼症」與「麻木症」並存。網路輿情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現在有的地方政府和部分幹部視網路輿情為「洪水猛獸」,認為網上的批評意見有損領導幹部的威信和地方政府的形象,因此,用堵、封、瞞、蒙的手段掩孝頌蓋真相,可能一夜之間成為全國網路輿論關注的焦點。缺少積極應對意識與經驗讓它們往往「被動挨打,步步被罵」。2、一些幹部的網路意識和操作存在嚴重不足。一些基層幹部完全落後於網路時代,對網路知識往往是一臉茫然,對於時時更新互聯網新技術的發展和運用不能及時了解,更不用說運用了。
三、地方政府和基層領導幹部應對網路媒體和輿論的幾點建議
實踐充分證明,只有平時做足功課,關鍵時刻才能做到沉著鎮靜。網路的重要性和影響力越來越大,地方政府和基層領導幹部要學會在平時的工作中善待、善用和善管網路媒體。
1、要提高認識,高度重視網路媒體。作為基層領導幹部不僅要掌握網路媒體傳播規律,而且要搶占網路媒體話語制高點。今年,離石區根據工作實踐,出台了《離石區網路輿情信息監測和處置工作實施方案》,成立了專門的輿情監測處置機構,建立輿情突發應急機制、新聞發布機制、輿情引導機制,加大網路監測室人員監控力度,做好網上熱點敏感問題、突發事件的處理和輿論引導工作,爭取第一時間准確發布權威信息,有效引導網上輿論,從而進一步提高處置網路輿情和應對各種危機的能力,有效地減少了各類網路炒作事件的發生。
2、要建立輿情預警平台,做到網路輿情早研判。要正確處置網路熱點事件,做到及時分析、研判和處置網路事件,必須在第一時間掌握第一手資訊,了解事情本源和發展趨勢,把握網路的各種情緒和意。從去年以來,離石區充分利用與江蘇崑山中科訊庫公司聯合建立的網路輿情監測預警平台,做到網路輿情早發現、早研判,早引導。同時,積極與新華社山西分社、呂梁市委宣傳部和市委新聞辦輿情監測平台溝通聯動,對收集到涉及本區范圍內的輿情危機事件及其苗頭動向分析評估,分析評估輿情信息發展的態勢、趨向和可能產生的社會效果;及時編印輿情快報上報並與涉及單位進行溝通聯絡,掌握實情,以便應對,從而基本實現了全年沒有較大網路輿情事件的發生。
3、要充分利用網路平台,強化隊伍建設。對於網路媒體,基層領導幹部不能把自己當作一個局外人和旁觀者,而應該積極參與。首先,要關注網路信息,及時掌握時事動態,了解基層心聲,充分聽取民意。其次,要利用網路優勢,做好黨的宣傳工作。同時,要加強網路評論員隊伍建設,藉助網上對話、聊天、跟帖等形式巧閉鄭和手段,及時開展有效的引導工作,用正面聲音引導輿論導向,用事實真相回應群眾關注,用權威信息穩定群眾情緒。
今年,離石區在各鄉鎮(街道)發展了共100餘名新聞發言人、網路評論員、網路寫手,建立了輿情上報機制、輿情處置機制、輿情引導機制、新聞發布機制,通過新聞發言人、網路評論員、網路寫手,對網路各種輿情進行監測、引領、應對,切實發揮其對熱點輿論和負面炒作的引導和應對作用,有條不紊地開展輿情處置工作,有效地控制輿情升級、擴散和蔓延。4、要充分利用主流媒體,建立輿情引導體系。加強主流網站建設,使其成為傳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前沿陣地、提供公共文化服務的有效平台、促進人們精神生活健康發展的廣闊空間。主流網站要提高網上輿論引導能力,需要把握時點,反應快捷;實事求是,敢講真話;超前策劃,主動引領,應本著信息公開、依法公正的原則,站在維護群眾利益、維護社會穩定的高度,及時准確、公開透明地在第一時間公布事件真相,使網民不信謠、不傳謠,為及時應對網路輿情事件創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⑺ 政府部門與官員應該怎樣正確對待網路輿情

(一)加強政府的自身建設,做好政府工作。針對網路輿論反應強烈的問題,司法機關要從自身管理做起,解決自身問題。
(二)進一步推進司法公開。深化司法公開機制。司法公開是化解輿情危機的必然路徑。
(三)建立溝通機制,加強對網路輿論的引導。網路輿論的產生、發展到消散,是有一定規律的,具有可控性,所以針對網路輿論要摒棄「捂」和「堵」的思想,而要及早的介入,及時的作出回應,將事態化解在起始階段。
(四)加強對網路輿論的法律規制。要實現網路輿論的自由,就必須對網路輿論進行規制
(五)政府政治地位的優勢能杜絕虛假信息。政府作為國家的審判機關,擁有話語權的天然優勢,應當充分利用主流媒體引導輿論的走向,藉助權威發布的影響
(六)有效引導社會上存在的仇富、仇官心理
(七)建立聯動協作處置機制。對於重大的涉法輿情,基層人民政府應及時向上級政府和地方黨委政府部門匯報,積極主動爭取支持。
(八)建立總結評價機制。在每一起輿情事件結束後,應及時根據輿情的發生、傳播和處置情況進行總結、梳理和反思,為日後同類輿情的引導處置提供有益經驗。
(九)優化網路管理團隊。基層人民政府必須建立一支具有法律專業背景、掌握新聞傳播規律和網路技術的網路管理團隊。
(十)強化責任意識,促進司法公正。司法機關應對網路輿論沖擊的最重要力量,來自於司法裁判自身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十一)司法人員應該守護社會交往的中立「密切人民司法人員與群眾的血肉聯系,以實際行動彰顯司法的人民性」是目前司法工作中經常提到的一句話,走群眾路線、加強同群眾互動、積極參與群眾生活是目前司法工作中經常做的事情。

⑻ 政府如何對待網路輿情及提高應對能力應採取哪些措施

一、政府如何對待網路輿情:

樂思軟體認為: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網路輿情已經成為影響社持續有序發展、維護社諧穩定的極重要素。各級政府應加強輿情監控,及時獲知輿情態,深刻分析輿情信息,形成具有價值的輿情報告,積極引導社會輿論,從而形成健康的輿論氛圍。

政府只有做好輿情監測,才能及時發現負面輿情信息,以啟動應對措施或者應急預案。論壇、社區、博客、貼吧為網民發表言論提供了陣地,如果缺乏有效的監測手段,會造成突發輿論的大面積傳播,特別是一些負面言論,會嚴重影響社會和諧、破壞投資環境、損害領導威信,這類信息需要及早發現,及時處理。其次輿情監測還可以幫助政府及時了解民眾對於某事件、人物、或者部門的意見,發現通過正規渠道難以發現的信息,以輔助制定正確的決策。

二、如何提升政府的輿情應對能力:

1、「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領導幹部應當了解互聯網,這是正確應對的基礎。一要加強學習。了解並掌握互聯網的一些基礎知識,運用互聯網技術的一些基本技巧。二要了解網路輿論。要看得懂網路輿論,知曉網路語言的基本含義。能對網路輿論的性質作出基本的判斷,正確區分出一般網路輿論、網路群體性事件、網路謠言。知曉網路輿論的發展規律,網路輿論產生的載體,網路輿論產生的現實背景。三要了解並掌握與網路媒體打交道的基本的技巧。發表具有傾向性的觀點時要進行充分的思考,不成熟的不講,不合理的不講。

2、「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

網路輿論雖然產生並流傳於網路上,其根源還在現實生活。因此,正確應對網路輿論,加強日常工作的處理是重要一環。首先,領導幹部要加強自身素質建設。要對時代背景有基本的判斷,准確的理解並掌握上級的精神,不說、不做與時代精神、發展趨勢和上級精神相違背的話、相違背的事;對所主管或分管的工作瞭然於胸,不說外行話;時刻提醒自己注意自己的領導幹部身份,不說與自己身份不符的話;時刻牢記黨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不說與黨的基本政策、基本信仰相違背的話;不斷的聆聽並吸收群眾意見,尊重民意,不說「雷人」的話。

其次,要創新政府新聞機制建設。包括建設好並充分發揮好新聞發言人制度的作用,堵死流言產生的現實途徑;建立健全網路新聞發言人制度,定期的、有針對性的對群眾共同關心的問題釋疑答難;加強與網友的溝通,採取「做客」、與網友網上聊天等形式,主動的說明問題;加強政府網路平台的建設,主動設置話題,主動的引導網友。五要加強網路信息的回應工作。

第三,要做好信息公開工作。主動公開人民群眾關心的熱點問題、涉及到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一些決策的結果,並做好充分的解釋工作。

第四,要建立健全網路輿情監督機制。針對一般性的網路輿論,要知曉,能判斷,有回應。要特別注意網路群體性事件的監控,對網路群體性事件要做到有預案、有應對、有措施。

3、「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應對網路輿論要注意方式方法,正確的應對措施才能產生預期的效果,這是應對網路輿論的落腳點。具體要做到四個「堅持」:

堅持第一時間處理的原則。對網路輿論,特別是網路群體性事件,一定要第一時間知曉,第一時間應對,不能拖拖拉拉。堅持開放的原則。網路在上達民意、公開訴求、輿論監督、參政議政中的作用越來越明顯和重要。網路已成為作為社會公眾一部分的網民群體最為直觀、便捷、互動、順暢的參政議政平台,要讓網友充分的發聲,這既是政府的職能之所在,也是政府應盡的義務;堅持包容並蓄的原則,對於合理性的建議和意見,要有針對性的進行吸收,一時做不到的,吸收不了的,要進行充分地、合理地解釋,解釋要盡量做到詳細,不但要講清楚為什麼沒有採納,而且要講清楚在什麼條件下、經過多長時間會採納,同時,還要講清楚已經或即將採取的具體措施;堅持依法處理的原則。


⑼ 如何加強公安民警特別是各級領導幹部的輿情應對處置能力建設

如今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尤其是自媒體的發展,網路輿情變得越來越重要。加強公安民警特別是各級領導幹部的輿情應對能力建設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加強輿情監測力度,構建輿情監測體系。
建立全方位、多層次的涉腐網路輿情監測機制,關鍵在於輿情監測系統的選擇上,輿情監測系統監測全面、及時、准確是涉腐網路輿情監測機制的重要基礎。對於輿情監測系統的基本要求是:網路輿情信息的收集不能僅僅局限於各類新聞報道、通訊、評論、調查報告,以及各種腐敗行為、群體性事件和緊急情況的實況信息,還要密切關注與此次涉腐事件相關的社情民意,尤其是民眾對反腐倡廉政策措施的感受、意見和建議等建設性輿論。這對輿情監測系統的技術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西盈輿情監測系統是一個口碑上乘的輿情監測系統,主要包括信息採集、數據挖掘、文本分類、聚類、觀點傾向性識別、主題檢測與跟蹤、自動摘要、語義識別等關鍵技術。最重要的是負面信息第一時間預警。
二、 建立涉腐網路輿情研判分析機制,准確把握事件真相
在西盈輿情監測系統自動生成的報告中自動獲取。全方位的分析有助於全面了解民眾的思想情緒、願望呼聲、關注熱點、議論焦點,為接下來的輿情處置政策實施的准確性提供堅實的依據。省時省心省力。
三、積極處置,防患於未然。
圍繞熱點腐敗事件主動發帖引導,全面准確披露事實真相,引導網民自覺參與主流話題,形成正面輿論強勢。尤其要培養一批活躍的「輿論領袖」,通過他們影響輿論走向。其次,通過「網路發言人」等形式,定期對網民提出的熱點、焦點問題予以回應,對網民提供的線索認真甄別,及時處理反饋。對網路反腐查辦的大案要案,通過新聞發布會等途徑及時向社會公開,並在網上公布處理情況。

⑽ 如何提升基層幹部應對媒體的能力

一、正確全面認識媒體

現代社會是一個崇尚民主、注重個性和公共利益的社會,而媒體是社會公眾的代言人,黨政領導幹部必須轉變對待媒體的觀念和態度,提高對媒體的認識和了解,努力適應新形勢對於執政能力的要求。

1、新形勢下媒體不僅是信息傳播交流工具,更是影響社會輿論甚至改變事件發展和社會進程的力量,各級領導幹部對此要有高度認識。傳統的觀念一般認為,新聞媒體是黨和政府的喉舌,是輿論宣傳的工具。新聞媒體所具有的這種功能,在當前雖然還沒有發生根本改變,但是如果僅僅停留在這樣的認識層面,顯然與時代發展是遠遠不相符的。當今形勢下,媒體不僅僅是信息傳播和交流的工具,它的另外一個重要功能是輿論引導和輿論監督,它所產生的強大輿論影響力,不少時候可以影響事件本身的發展方向,甚至可以影響社會的發展進程。較遠如2003年發生在廣東的大學生孫志剛因沒有暫住證被當作流浪人員打死事件,經媒體深入持續報道,最後不僅廣東省甚至是全國都終結了對社會流浪人員的收容遣送政策,國家法律因此而修改;近期如2010年9月發生在江西宜黃縣的拆遷戶自焚事件,因媒體深度介入,最後當地政府不得不改變拆遷決策,地方黨政一把手領導也因此而免職,據當地政府一位官員在網上撰文反映,因這一事件影響「宜黃的發展可能後退五年」;另外還有2010年發生的廣西煙草局長「網上日記」、河北「我爸是李剛」交通事故、江蘇海門市審計局長超標接待事件等,都因為媒體的持續追蹤報道,尤其是互聯網的介入,使得當事人無處可遁,最終改變了個人命運。

2、新聞媒體具有獨立的社會立場和觀點,對待媒體不能「非敵即友」或「非友即敵」,各級領導幹部對此要有理性科學態度。媒體肩負社會責任,代表社會公眾發聲,媒體的社會角色決定了他們具有自己獨立的社會立場和觀點,任何人都無法改變。當前有些地方領導幹部,對待媒體要麼敬如上賓,看到媒體記者來就非常客氣,有時甚至無原則地滿足個別不良媒體記者的要求,給不良人員以可乘之機,甚至由此造成「引狼入室」的局面;也有些領導幹部視媒體如洪水猛獸,用他們的話說是「防火防盜防記者」,媒體來采訪不管正面負面一律敬而遠之,能推就推、能躲就躲。這兩種態度都是不理智、不科學的。對待媒體,科學的態度是要跳出「非敵即友」或「非友即敵」的錯誤認識。媒體來正面宣傳我們的工作,我們要熱情接待,但要把握尺度,不要以為彼此熟悉了就可以稱兄道弟,須知媒體之間競爭激烈,媒體人也有良莠差別,為了媒體或個人利益,今天是兄弟明天就有可能反目相向;媒體來批評報道,切忌先入為主以為人家是成心來找茬或作對,而採取不理不問的「鴕鳥」對策,須知媒體記者做批評報道一般都是有備而來,而且他們也有自己的工作職責和考核要求,對於他們反映的問題,當事地方黨委、政府如果不正面回應,他們自會找別人來說,最後陷於被動的往往還是地方領導自己。

3、當今媒體有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之分,官方主流媒體與社會非主流媒體之別,各級領導幹部對此要有全面了解和認識。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媒體資訊業也越來越發達。過去人們形容機關幹部上班是「一張報紙一杯茶,晃晃悠悠過半天」,這里反映的有機關幹部的作風問題,從中也能看到當時媒體資訊的嚴重短缺,機關幹部尚且如此,普通老百姓能聽到廣播或看到電視就不錯了。可如今不要說報紙雜志、廣播電視頻道多得數不清,打開電腦或手機,世界每個角落隨時發生的事,只要想去了解,都是舉手之間的事情。媒體發達了,信息以海量傳播,但基層領導幹部不能被這種現象搞得眼花繚亂、無所適從。不管媒體資訊業如何發達,從它們的社會屬性來分析,基本可以劃分為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這兩大類型。黨領導下的各類黨報、黨刊和人民廣播電台、電視台,它們代表傳統媒體,在當今時代仍然占據主流傳媒地位,它們發布的信息比較權威,相對來說辦報辦刊辦台方針也比較穩健。而各種都市類報紙、雜志、行業性期刊,還有各類網站論壇、網路視頻、手機簡訊、博客微博、QQ即時傳播工具等,這些屬於新興媒體,它們往往站在某個社會群體的立場,甚至僅僅代表某個特定個體的利益訴求,發布的信息相對比較快捷、深入、持續,有時也顯得比較激進甚至有些偏差。當然,隨著媒體資訊業的發展,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在相互競爭的基礎上,相互利用、相互影響、相互融合的趨勢在加快,它們之間的界線劃分也越來越模糊。各級領導幹部要正確應對媒體,對媒體的這些社會屬性和發展特性都必須要有深刻全面的認識。

二、善待善用善管媒體

媒體作為一種社會公共資源,用得好可以助我們一臂之力,成為推動地方發展的良好外部動因;用得不好會破壞一個地方的外部形象,給地方黨委、政府工作帶來長期負面影響。所謂「成也媒體,敗也媒體」,一些地方的黨政領導幹部對此已有深刻體會。因此,在善待媒體的同時,我們還必須懂得如何善用善管媒體。

1、做好新聞策劃,主動引導輿論。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媒體要生存和發展,離不開各級黨委、政府提供的新聞宣傳素材,而且在新聞競爭越來越激烈的趨勢下,黨委、政府的工作始終是媒體最重要的新聞來源之一。因此,媒體與政府之間最好的關系,應該是良性互動、各取所需的關系。各級地方黨委、政府要充分把握時機、珍惜資源,積極做好年度宣傳方案和不同時期的新聞宣傳主題策劃,及時公布重大議程,主動設置新聞議題,為媒體提供更多更好的新聞素材,主動引導輿論宣傳。具體來說,可以採取召開新聞發布會、媒體吹風會、記者座談會和組織媒體采風活動等形式,向媒體和記者發布各地黨委、政府中心工作,介紹工作經驗和成就亮點,通過加大正面輿論宣傳,有效減少或杜絕負面輿論報道,為地方黨委、政府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如我縣近年來重點將生態文明、特色產業、循環經濟、文化旅遊、社會民生等工作亮點作為對外宣傳的議題,主動引導縣內外媒體加強正面宣傳,從而大大提升了寧海知名度和美譽度。

2、做好采訪接待,科學應對媒體。除了主動加強新聞策劃、強化輿論引導之外,接待新聞媒體的日常采訪也是各地黨政領導的一項重要工作,是體現和提升領導能力的剛性要求。接到媒體采訪要求,作為黨政領導幹部,不管手頭工作有多忙,一般情況下都不要輕易拒絕。要充分認識到,媒體宣傳在某種時候也是一種生產力,工作做得好通過媒體宣傳可以更好地推廣,工作存在不足通過輿論監督也可以促進問題更好解決。接待媒體采訪,不僅需要有熱情的態度,更重要的是對於媒體的需求要有深刻全面地了解。一般來說,媒體在采訪黨政領導幹部時,不僅要求其對所在地方或部門的基本情況要熟悉了解,在介紹業務工作時能把握關鍵、突出重點,而且一旦接受媒體采訪,特別是接受廣播電視類媒體采訪,語言表達最好能夠簡潔清晰,形象舉止親和大方。這些都要求各級領導幹部通過不斷地學習鍛煉,全面提升自身綜合素質,不斷積累經驗。當然,遇有特殊情況確實不便接待媒體采訪的,也要及時說明情況、解釋原因,盡量減少讓媒體產生不必要的誤會,更不能生硬拒絕給媒體留下不良印象。

3、支持媒體工作,保持良好溝通。在平時工作中,即便是媒體沒有采訪要求,作為黨政領導幹部也要注意與媒體(特別是主流媒體)保持必要的聯系溝通,對新聞媒體的發展和媒體記者的工作要表示關心支持,必要時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與媒體保持良好的聯系溝通,不僅可以讓媒體隨時了解我們的工作情況,方便以後繼續合作加強宣傳,而且在關鍵時候特別是危機時刻,友好的媒體可以作為地方黨委、政府或部門的代言人,幫助我們與社會公眾更好地溝通,減少外界的不良干擾和障礙。另外,通過與媒體的良性互動,也可以有效增進和提升黨委、政府的公眾形象,使我們的政策措施得到更多社會公眾的理解與支持。在這方面做得比較好的如廣東省,近年來在省委書記汪洋等人的帶動下,不僅與省內媒體保持了良好的互動合作關系,而且全國甚至世界各地的媒體,對廣東省的宣傳報道也以正面褒獎居多,廣東省作為我國改革開放前沿陣地的開放大氣形象得到進一步強化提升。

4、提高宣傳意識,加強隊伍建設。宣傳工作不是可有可無的事情,思想意識問題解決不好,一切工作都難以順利有效開展。各級黨政領導幹部在謀劃部署重大工作時,要始終強化宣傳意識,同步甚至超前做好宣傳方案,切實做到宣傳與工作一起研究、一起布置、一起組織、一起實施,要充分利用報紙、廣播、電視、網路等一切媒體宣傳資源,為工作開展營造良好的社會輿論氛圍。當然,要做好宣傳工作不能僅僅依賴新聞媒體和宣傳部門,各級各部門也要強化宣傳人才隊伍建設,形成一支熟悉宣傳工作規律、拉得出來、幹得出色的宣傳人才隊伍,特別是對代表部門形象的新聞發言人和其他具體從事宣傳業務的同志,更要創造條件、提供機會,讓他們通過實踐工作鍛煉能力、提升水平。總之,具備良好的宣傳意識,建立一支精乾的宣傳隊伍,通過熟練掌握和運用新聞規律,加強對各類新聞媒體(特別是新興網路媒體)的管理和引導,將會為我們做好各項工作提供堅實有力的思想保障,為促進地方穩定、推動社會發展凝聚強大的動力。

三、科學應對輿論危機

在當前經濟社會轉型發展時期,各地發展建設都會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突如其來的問題,有些處置不當就會形成危機事件。在危機事件中科學應對媒體,通過媒體有效引導社會輿論,是處置危機、化解危機的重要關鍵環節,與平常工作相比,這更考驗著各級黨政領導幹部的綜合應變能力。

1、快講事實、主動回應,防止不實信息或謠言傳播。當危機事件發生後,當事地方黨政領導幹部反應遲鈍、沉默不語必然會導致危機加劇,接下來各類不實信息甚至是惡意謠言就會滿天飛,不僅給黨委、政府形象造成不可估量的傷害和損失,嚴重的甚至影響到社會秩序的穩定。2003年我國發生的「非典」事件,國家衛生部和北京市因信息發布不及時、不透明、不準確,相關領導被追究責任而免職,這都是我們需要時刻牢記的深刻教訓。

危機當頭,比事件處置本身更至關重要的是要保持信息的高效暢通透明,當事地方黨政領導必須在第一時間派出發言人,通過媒體向社會公眾發布新聞信息、講清事實,主動回應社會公眾的質疑,認真澄清不實傳言,對發布虛假信息惡意造謠中傷的,採取必要的防範打擊措施。當然,在要求快速及時的同時,黨政部門發布的新聞信息還必須准確、全面,不能遮遮掩掩、欲言又止,更不能信口開河、隨意亂說。

杭州市2009年發生的「欺死馬(70碼)」事件,在處置過程中,因交警部門在發布新聞時未准確了解事故發生的車速而倉促發言,從而引發新的輿論危機;另外還有2010年6月21日,江西撫河幹流唱凱堤發生決口,當晚央視現場連線采訪江西防總辦公室,該辦相關負責人卻不厭其煩地羅列江西省和國家防總等領導的一系列「重要指示」,而對媒體和公眾十分關心的汛情災情和受災群眾轉移情況等未予回應,被央視主持人兩次打斷,而後又引發媒體及網上一片批評。這些都是我們基層黨政領導幹部需要深刻反思和借鑒的現實生動教材。

2、及時跟進、不斷更新,有效擠壓負面信息傳播空間。危機事件的發生和處置過程,往往都會處於媒體和社會公眾的高度關注之下,在初步的事實了解清楚之後,媒體會需要更多的東西來報道,社會公眾也會提出更多更深入的「知情權」要求。當事地方黨政領導幹部,對此要有正確的認識,不要以為「事情已經說過,說清了」就可以高枕無憂,須知媒體的力量是十分強大的,在社會公眾好奇心的驅使下,為了吸引公眾眼球,部分媒體記者可以做到「無孔不入」,更惡劣的甚至不惜捕風捉影、捏造事端。因此,在危機事件處置過程中,當事地方黨委、政府必須要對事件發展和處置工作最新情況及時跟進發布,不斷更新豐富信息內容,引導媒體客觀公正全面報道,從而牢牢掌控局勢、穩定局面。這方面的教訓也有很多,如近期發生在樂清市蒲岐鎮寨橋村的一起工程車壓死「上訪人士」事件,雖然當地交警部門召開了新聞發布會,對相關信息情況進行了通報,對媒體的問題也進行了回應,但媒體和網上還是形成持續熱議,甚至出現「謀殺」的質疑聲音不斷。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當地政府新聞發布不夠及時,對問題的回應缺乏足夠的說服力,還有發布的信息內容透明度不夠,給各種負面信息和猜測謠言留下了傳播空間。

3、突出重點、解決問題,樹立黨委、政府務實高效形象。危機事件的發生,除了少部分是偶然或外在不可抗拒因素引起之外,如交通事故、自然災害等,多數事件的發生有其背後存在的人為主觀原因。因此,在事件處置過程中,媒體和社會公眾不僅會關注事件本身的情況,更會深挖事件「背後隱藏的故事」,以及政府部門在事件面前的態度、事後如何解決問題等等。為此,地方基層黨政領導幹部在危機事件處置過程中,對於事件發生的原因必須要有深刻全面的認識,但在應對媒體時要「多講事實、慎講原因」。如果媒體對事件發生的原因已然提出疑問,則必須及時回應、客觀分析,並著重引導媒體將報道重點向事件處置和問題的解決方向轉變。這方面做得比較成功的例子,如2010年我縣出現「日日會」倒會的苗頭,並有可能釀成影響社會穩定的事件,縣領導和有關部門高度重視,在積極採取教育、防範和打擊等措施的同時,不斷強化宣傳引導,主動向媒體通報工作情況及社會各界群眾的反響等,使得這一苗頭性事件逐漸平息化解,有效維護了社會穩定,強化了我縣黨政部門務實高效的良好形象。

閱讀全文

與基層幹部如何應對網路系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校園網路共享上網提示凍結 瀏覽:477
酷我音樂關閉後為什麼沒有網路 瀏覽:290
微微網路免費打電話軟體 瀏覽:17
蘋果6移動只有2g網路 瀏覽:173
為什麼探探無法連接網路 瀏覽:693
商業貿易計算機網路 瀏覽:689
手機沒有網路信號怎麼導航 瀏覽:531
輸入網路安全密碼是否有辦法取消 瀏覽:167
海康威視紅外網路攝像機怎麼安裝 瀏覽:935
2020年國家網路安全宣傳周競賽 瀏覽:759
ad鋪銅設置不同網路不同距離 瀏覽:475
為什麼每次打開抖音都是網路差 瀏覽:554
csgo本地網路設置 瀏覽:97
網路不穩定一直斷網是什麼原因 瀏覽:192
一加手機連上wifi沒有網路 瀏覽:350
高層對講聯網是連的移動網路嗎 瀏覽:593
目前都有哪些網路教學平台 瀏覽:991
網路安全知識手抄報外加字簡單版 瀏覽:728
四級網路的四個格子是什麼 瀏覽:489
為什麼網路游戲這么貴 瀏覽:356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