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一般網路安全風險評估多久做一次
信息安全風險評估作為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基礎性工作和重要環節,應貫穿於網路和信息系統建設運行的全過程。國家對開展信息安全風險評估工作做出明確規定,要求對網路與信息系統安全的潛在威脅、薄弱環節、防護措施等進行分析評估。《網路安全法》規定,關鍵信息基礎設施運營者應當自行或者委託網路安全服務機構對其網路的安全性和可能存在的風險每年至少進行一次檢測評估。
❷ 簡述網路安全的相關評估標准.
1 我國評價標准
1999年10月經過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批准發布的《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保護等級劃分准則》將計算機安全保護劃分為以下5個級別。
l 第1級為用戶自主保護級(GB1安全級):它的安全保護機制使用戶具備自主安全保護的能力,保護用戶的信息免受非法的讀寫破壞。
l 第2級為系統審計保護級(GB2安全級):除具備第一級所有的安全保護功能外,要求創建和維護訪問的審計跟蹤記錄,使所有的用戶對自己的行為的合法性負責。
l 第3級為安全標記保護級(GB3安全級):除繼承前一個級別的安全功能外,還要求以訪問對象標記的安全級別限制訪問者的訪問許可權,實現對訪問對象的強制保護。
l 第4級為結構化保護級(GB4安全級):在繼承前面安全級別安全功能的基礎上,將安全保護機制劃分為關鍵部分和非關鍵部分,對關鍵部分直接控制訪問者對訪問對象的存取,從而加強系統的抗滲透能力。
l 第5級為訪問驗證保護級(GB5安全級):這一個級別特別增設了訪問驗證功能,負責仲裁訪問者對訪問對象的所有訪問活動。
我國是國際標准化組織的成員國,信息安全標准化工作在各方面的努力下正在積極開展之中。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自主制定和採用了一批相應的信息安全標准。但是,應該承認,標準的制定需要較為廣泛的應用經驗和較為深入的研究背景。這兩方面的差距,使我國的信息安全標准化工作與國際已有的工作相比,覆蓋的范圍還不夠大,宏觀和微觀的指導作用也有待進一步提高。
2 國際評價標准
根據美國國防部開發的計算機安全標准——可信任計算機標准評價准則(Trusted Computer Standards Evaluation Criteria,TCSEC),即網路安全橙皮書,一些計算機安全級別被用來評價一個計算機系統的安全性。
自從1985年橙皮書成為美國國防部的標准以來,就一直沒有改變過,多年以來一直是評估多用戶主機和小型操作系統的主要方法。其他子系統(如資料庫和網路)也一直用橙皮書來解釋評估。橙皮書把安全的級別從低到高分成4個類別:D類、C類、B類和A類,每類又分幾個級別,如表1-1所示。
表 安全 級 別
類 別
級 別
名 稱
主 要 特 征
D
D
低級保護
沒有安全保護
C
C1
自主安全保護
自主存儲控制
C2
受控存儲控制
單獨的可查性,安全標識
B
B1
標識的安全保護
強制存取控制,安全標識
B2
結構化保護
面向安全的體系結構,較好的抗滲透能力
B3
安全區域
存取監控、高抗滲透能力
A
A
驗證設計
形式化的最高級描述和驗證
D級是最低的安全級別,擁有這個級別的操作系統就像一個門戶大開的房子,任何人都可以自由進出,是完全不可信任的。對於硬體來說,沒有任何保護措施,操作系統容易受到損害,沒有系統訪問限制和數據訪問限制,任何人不需任何賬戶都可以進入系統,不受任何限制可以訪問他人的數據文件。屬於這個級別的操作系統有DOS和Windows 98等。
C1是C類的一個安全子級。C1又稱選擇性安全保護(Discretionary Security Protection)系統,它描述了一個典型的用在UNIX系統上安全級別。這種級別的系統對硬體又有某種程度的保護,如用戶擁有注冊賬號和口令,系統通過賬號和口令來識別用戶是否合法,並決定用戶對程序和信息擁有什麼樣的訪問權,但硬體受到損害的可能性仍然存在。
用戶擁有的訪問權是指對文件和目標的訪問權。文件的擁有者和超級用戶可以改變文件的訪問屬性,從而對不同的用戶授予不通的訪問許可權。
C2級除了包含C1級的特徵外,應該具有訪問控制環境(Controlled Access Environment)權力。該環境具有進一步限制用戶執行某些命令或者訪問某些文件的許可權,而且還加入了身份認證等級。另外,系統對發生的事情加以審計,並寫入日誌中,如什麼時候開機,哪個用戶在什麼時候從什麼地方登錄,等等,這樣通過查看日誌,就可以發現入侵的痕跡,如多次登錄失敗,也可以大致推測出可能有人想入侵系統。審計除了可以記錄下系統管理員執行的活動以外,還加入了身份認證級別,這樣就可以知道誰在執行這些命令。審計的缺點在於它需要額外的處理時間和磁碟空間。
使用附加身份驗證就可以讓一個C2級系統用戶在不是超級用戶的情況下有權執行系統管理任務。授權分級使系統管理員能夠給用戶分組,授予他們訪問某些程序的許可權或訪問特定的目錄。能夠達到C2級別的常見操作系統有如下幾種:
(1)UNIX系統;
(2)Novell 3.X或者更高版本;
(3)Windows NT,Windows 2000和Windows 2003。
B級中有三個級別,B1級即標志安全保護(Labeled Security Protection),是支持多級安全(例如:秘密和絕密)的第一個級別,這個級別說明處於強制性訪問控制之下的對象,系統不允許文件的擁有者改變其許可許可權。
安全級別存在秘密和絕密級別,這種安全級別的計算機系統一般在政府機構中,比如國防部和國家安全局的計算機系統。
B2級,又叫結構保護(Structured Protection)級別,它要求計算機系統中所有的對象都要加上標簽,而且給設備(磁碟、磁帶和終端)分配單個或者多個安全級別。
B3級,又叫做安全域(Security Domain)級別,使用安裝硬體的方式來加強域的安全,例如,內存管理硬體用於保護安全域免遭無授權訪問或更改其他安全域的對象。該級別也要求用戶通過一條可信任途徑連接到系統上。
A級,又稱驗證設計(Verified Design)級別,是當前橙皮書的最高級別,它包含了一個嚴格的設計、控制和驗證過程。該級別包含較低級別的所有的安全特性。
安全級別設計必須從數學角度上進行驗證,而且必須進行秘密通道和可信任分布分析。可信任分布(Trusted Distribution)的含義是:硬體和軟體在物理傳輸過程中已經受到保護,以防止破壞安全系統。橙皮書也存在不足,TCSEC是針對孤立計算機系統,特別是小型機和主機系統。假設有一定的物理保障,該標准適合政府和軍隊,不適合企業,這個模型是靜態的。
❸ 信息網路安全評估的方法
信息網路安全發展的時間是比較短的,所以,存在的問題還是比較多的、下面一起來看看信息網路安全風險評估的方法。
方法/步驟
1/6 分步閱讀
定製適合的評估方法
在之前會有很多的評估方法,當我們需要評估的時候,應該將那些案例作為參考。然後,根據自己產品的特點,制定出適合的評估方法。
2/6
制定完整的框架
在做信息網路安全風險評估的時候,不只是要評估存在的風險,也是需要為管理提供一個基礎的依據,整理出相關的數據。應該為產品設計一個1到2年的設計框架,這樣才有一個基礎的保證。
3/6
對用戶的需求進行評估
不同的用戶會有不用的需求,同時就會存在不同的風險,想要查找出風險,就需要和用戶進行必要的溝通。多與用戶溝通,對風險的評估有很大的幫助。
4/6
細致的分析
現在大多數的企業的系統都是比較復雜的,同時風險也是越來越隱蔽,越來越多的。所以,有必要對此進行一個細致深度的評估。找出了風險了以後,還需要找出為什麼會存在風險,並找到解決方法。
5/6
系統的管理
對於評估信息網路安全風險並不是一個人就可以完成的,需要擁有一個專業的團隊才可以及時有效的應對。擁有專業知識的團隊是評估風險的一個保障、
6/6
計劃好評估過程
在評估的時候一般是有前期,中期,後期這三個評估的過程的。在每一個過程都需要做不同的事情。同時也需要對風險評估有一個重要的認識,才可以准確的評估出風險。
❹ 網路安全評估的介紹
《網路安全評估》在現在的互聯網社會,在針對信息基礎設施和應用程序的滲透測試進行過績效管理之後,越來越認識到技術測試和提供信息安全保障的重要性。
❺ 網路安全評估的實做與分析
周密的網路安全評估與分析,是可靠,
有效的安全防護措施制定的必要前提。網路風險分析應該在網路系統,應用程序或信息資料庫的設計階段進行,這樣可以從設計開始就明確安全需求,確認潛在的損失。因為在設計階段實現安全控制要遠比在網路系統運行後採取同樣的控制要節約的多。即使認為當前的網路系統分析建立的十分完善,在建立安全防護時,風險分析還是會發現一些潛在的安全問題。網路系統的安全性取決於網路系統最薄弱的環肆坦猜節,任何疏忽的地方都可能成為黑客攻擊點,導致網路系統受到很大的威脅,最有效的方法是定期對網路系統進行安全性分析,及時裂型發現並修正存在的弱點和信旁漏洞,保證網路系統的安全性。
❻ 網路安全評估主要有哪些項目
網路安全評估,也稱為網路評估、風險評估、網路風險評估、安全風險評估。一般情況下,它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網路資產評估、網路架構評估、網路脆弱性評估、數據流評估、應用系統評估、終端主機評估、物理安全評估、管理安全評估,一共8個方面。
成都優創信安,專業的網路和信息安全服務提供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