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面對網路暴力
首先,預防自身遭受網路欺凌,我們可以:
謹慎發表言論網路空間雖然只存在於小小的電子設備里,但卻是一個很大的公共場合。我們在網上發表的任何言論,都有可能被數以千計,甚至更多的人瀏覽。而且,這些言論一旦發表,也不能簡單地通過「刪除」鍵來徹底刪除。比如,我們即興在網上發表了一些言論,事後對此感到後悔並刪除了相關信息,但這些言論很可能已被他人瀏覽和轉發。因此,在網上發表言論前,我們要多加考慮,想想如果在離線和他人面對面的時候,自己還會不會說類似的話,分享類似的信息?萬一相關的內容以後被公開,自己是否會後悔?
小心分享信息我們在網上分享的任何個人信息,比如姓名、年齡、地址、學校及個人照片等,也都有可能被傳播。例如,在一些網站注冊賬戶提供了個人信息後,這些信息可能會被網站在一些情況下使用或分享給其他人。同時,我們的個人信息也有可能會被看到的人存儲、轉發。因此,在分享個人信息時,我們可以仔細看看是否每項信息都必須提供,認真閱讀網站的隱私政策,了解自己的個人信息會如何被使用,並對個人賬戶進行隱私設置,限定哪些人才能瀏覽自己的全部個人信息,以免個人信息被濫用。此外,我們可以告知自己的朋友,在轉發我們的個人信息或照片前應該徵求我們的同意。這樣做,可以幫助我們規避一些遭遇網路欺凌的風險。
其次,謹防自己助長網路欺凌或是欺凌他人,我們可以換位思考。
有的時候,可能是出於「好玩」,或者「其他人也這么做了」,又或者是因為別的事情感到生氣想要發泄,我們可能會想要在網路上惡意對待別人。這個時候,我們可以想想:
對方可能會有什麼感受?如果是在離線的公共場合,我們是否還會這樣做?這樣做會對自己、他人以及網路上的「公共環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如果我們希望其他人尊重我們,那麼在網上發表言論時,我們應當做到不攻擊、侮辱、誹謗他人,不製造和傳播有關他人的不實信息,比如通過製作圖片來侮辱和誹謗他人,或傳播此類信息。同時,如果對方是我們認識的人,在轉發他/她的個人信息或照片前,我們應徵得他/她的同意。這樣做,可以盡量避免我們無心地欺凌了他人或是助長了網路欺凌。
接下來,正確應對發生在自己身上的(網路)欺凌,我們可以:
拒絕「以暴制暴」有的時候,我們在網上或是離線的場景里,和他人因種種原因產生了矛盾,可能導致我們出於憤怒在網上攻擊對方。這個時候,我們可以停下來,想一想:
自己有哪些選擇?如何才能更好地解決問題?
如果我們在網上欺凌對方,那麼矛盾可能會愈演愈烈,而我們沖動之下發表的言論也可能會被對方或其他人傳播或轉而用來欺凌我們自身。同時,一味發泄憤怒並不能幫助我們積極地解決問題,有時反而會裹挾我們做出一些讓自己後悔的言行。面對和他人的矛盾和沖突,我們應當保持冷靜與自信,理性應對。
同理,如果矛盾的源頭就是因為對方先在網路上攻擊我們,我們遭遇了網路欺凌,也不應當選擇 「以暴制暴」,去欺凌對方。
及時尋求幫助我們應當謹記,遭遇網路欺凌並不是自己的錯。就像前面所提到的那樣,他人可能是出於一些不同的原因,比如從眾或是發泄情緒,從而攻擊我們。對於一些刻薄或侮辱性的惡言惡語,最佳的回應是不作回應,冷處理可能會讓對方自覺沒趣。如果對方仍然繼續,我們可以要求對方立刻停止。多數網路平台或手機運營商都設置了屏蔽功能和不良信息舉報的渠道,必要時我們可以藉助這些功能和渠道,阻止接受對方的信息,或要求平台禁言對方、刪除相應信息等。如果覺得情況超出了自己的控制,我們應當牢記及時告訴自己信任的朋友及成年人,比如父母和老師,共同商量對策。
同時,一些極端的網路欺凌已經屬於違法犯罪行為,比如人身威脅、敲詐、性侵等,我們也應該在成年人的協助下,保留相關證據,向公安機關報案,尋求進一步的干預。
最後,制止網路欺凌發生在他人身上,我們可以積極給予支持。
如果我們目睹了網路欺凌,當然不要因為「其他人都這樣做」,就加入轉發相應內容。同時,我們可以對遭受欺凌的人予以支持,鼓勵他們積極應對,舉報相關行為,或向自己身邊的人求助。如果網路欺凌是從線下生活中的矛盾和欺凌發展而來的,遭受欺凌或實施欺凌的人碰巧是我們的朋友或同學,我們也可以告知自己信任的成年人,在線下共同尋求解決方案。必要時,我們自己也可以向相關平台或運營商舉報,尋求干預。
B. 近半中國青少年常遇網路不良信息該如何呵護呢
隨著移動互聯網和智能設備的高速發展與全面普及,青少年接觸網路更加便利,觸網年齡呈現出低齡化趨勢。適度地使用網路可以豐富生活、緩解壓力,但青少年群體社會經歷不足,網路素養和上網習慣正處於形成階段,如何幫助青少年健康、有效地使用網路,引導其積極適應網路時代,是重要而緊迫的課題。
面對網路這一新生事物,家長不再能像傳統家庭中那樣依賴自身的經驗來引導孩子,而是首先應當主動學習相關的網路安全知識,並嚴於律己,合理安排上網時間,不瀏覽、不傳播不良信息等,以身作則。
家長還應當從幾個方面對孩子上網進行積極引導、教育:在時間上,嚴格控制孩子上網的總時長,並且設置上網設備的賬戶密碼或安裝限制上網時間的軟體;在內容上,幫助孩子找到有益身心的、適合的網站,如定期查看孩子平時瀏覽的網站,評估網站內容,或是在與孩子充分溝通的基礎上安裝家長監控工具;在網路社交方面,鼓勵孩子利用網路探索新世界,但堅決反對孩子在線下與網友見面,並告知這一行為的嚴重危險性,掌握目前孩子社交賬戶好友的真實情況,並經常與孩子溝通他們的上網體驗。
C. 如何預防未成年人欺凌
預防校園欺凌事件應:
1、消除「未成年人不需擔責」的錯誤認識。
針對欺凌、暴力進行全面教育,強調「消除未成年人違法犯罪不需要承擔任何責任的錯誤認識」,意在堅決對欺凌、暴力說「不」。
2、早期發現,監控上下學重要時段與路段。
應當綜合運用積極教育、早期預警、現場干預、依法懲處、心理疏導等方式。其中,現場干預一環,是不容忽視的。
3、懲戒教育結合,避免校園暴力擴散成網路欺凌。
既做到真情關愛、真誠幫助,力促學生內心感化、行為轉化,又充分發揮教育懲戒措施的威懾作用。
防止校園欺凌的措施包括:
(1)漏纖伍教育部門應運用道德與法治課程培訓、典型案例引導、防欺凌教育現場會等多種方式指導學校切實加強防治欺凌教育;
(2)教育、共青團、婦聯等有關部門協調合作,開展家庭親子關系、夫妻婚姻豎手關系的教育指導,幫助未成年學生健康成長;
(3)學校要制定和完善以下防治學生欺凌日常管理工作的規章制度。
校園欺凌的主要表現包括:
1、身體強壯的學生欺負弱小的學生,令其在心靈及肉體上感到痛苦。校園欺凌通常都是重復發生,而不是單一的偶發事件。有時是一人欺負一人;有時集體欺負一人;
2、通常欺負者不覺得自己不對,而且受害者怕事,默默承受而不敢反抗和告發欺凌者。因此,惡性循環導致受害者的身心深受煎熬。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三十九條
學校應當建立學生欺凌防控工作制度,對教職員工、學生等開展防治學生欺凌的教育和培訓。
學校對學生欺凌行為應當立即制止,通知實施欺凌和被欺凌未成年返或學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參與欺凌行為的認定和處理;對相關未成年學生及時給予心理輔導、教育和引導;對相關未成年學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給予必要的家庭教育指導。
對實施欺凌的未成年學生,學校應當根據欺凌行為的性質和程度,依法加強管教。對嚴重的欺凌行為,學校不得隱瞞,應當及時向公安機關、教育行政部門報告,並配合相關部門依法處理。
D. 青少年面對網路暴力該怎麼做
據調查顯示,青少年是網路暴力的主要受害者,也是很多「網路欺凌」的實施者。網路暴力讓青少年產生抑鬱、恐懼、自卑、敵對等消極情緒,嚴重影響了身心健康。所以青少年在上網的過程中,應學會自我保護,使自己遠離網路暴力的危害。那麼,青少年應該如何遠離網路暴力呢?
一、文明上網,不做「施暴者」
網路是一個虛擬世界,很多青少年在網上肆意發泄自己的憤怒和不滿,隨意辱罵他人獲得心理宣瀉。這些不負責任的謾罵和羞辱不僅對他人造成傷害,使自己成為網路暴民;還會招致「被害者」的回擊和報復,使自己也成為網路暴力的受害者。因此,青少年要做文明網民,給自己和他人營造一個和諧安寧的網路世界。
二、抵制不良網站
青少年在上網的過程中,如果在某網站經常被謾罵、恐嚇,要及時停止瀏覽該網站的網頁。建議當事人不要和施暴者辯論或對罵,因為這樣只會招來更多的羞辱。抵制網路暴力的最好辦法是停止瀏覽該網頁,可以減少網路暴力對自己的影響。
三、不要在網上泄露個人信息
個人信息和照片可能會暴露自己某方面的缺點,從而使自己成為網路暴民攻擊的對象。青少年上網時要注意保護自己的個人隱私,不要輕易透露自己的個人信息。
四、收到恐嚇信息要及時求助
恐嚇郵件或留言大多是網民的惡作劇,旨在嚇唬他人作樂,不會真的付諸實施。青少年收到恐嚇信息,難辨真偽,常常會產生恐懼、焦慮、不安等心理。當事人若受 到恐嚇,應及時告訴家長或老師,辨明真偽。必要時請家長、學校提供必要的保護措施,以保證自己的人身安全,緩解心中的不安。
E. 將校園欺凌定義為「學生欺凌」,新《未成年人保護法》這樣保護「少年的你」
「《未成年人保護法》附則中對校園欺凌做了定義,叫學生欺凌。之前沒有明確規范的定義,這次附則中的定義給了校園欺凌一個法律上的依據。」F. 未成年網路暴力犯法嗎
未成年網路暴力很難處罰的,要看具體情節,一般都按照網路實施誹謗處理。誹謗罪,是指故意捏造並散布虛構的事實,足以貶損他人人格,破壞他人名譽,情節嚴重的行為。
一、青少年如何應對網路暴力
1、青少年學生堅決不能成為網路暴力的參與者,不發布或傳播過激、不當、不實言論 對網路中的是非之事不妄衡褲加評論,以免成為網路暴力的目標。
2、如果正遭遇此類事件的困 擾,切莫以暴制暴,更不能受此影響而心灰意冷,甚至走上絕路,一定要冷靜思考、理性 對待,通過暫時關閉或注銷該網路通信賬號、要求對方撤銷或刪除不當信息、要求對方公 開咐弊簡辟謠、向家人卜宏或老師求助、報警等方式保護個人權益。
二、網路暴力危害
1、網路暴力會混淆真假;
2、網路暴力會歪曲人們的道德價值觀;
3、網路暴力會加速個人信息的泄露
三、造成青少年網路欺凌尤為普遍的主要原因有:
1、青少年普遍缺乏法律和網路道德意識。
2、青少年認為在網上互相威嚇、羞辱和折磨對方的行為,可以走出老師和家長的一些視線范圍。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四十六條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前款罪,告訴的才處理,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通過信息網路實施第一款規定的行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訴,但提供證據確有困難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機關提供協助。
G. 兩辦發文加強網路文明建設,其中的具體內容是什麼
具體的內容是關於網路直播帶貨以及青少年網路欺凌事件。
以上是我自己的觀點。
H. 未成年人該如何正確上網一起來了解!
《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七十六條規定,網路直播服務提供者不得為未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提供網路直播發布者賬號注冊服務;為年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提供網路直播發布者賬號注冊服務時,應當對其身份信息進行認證,並徵得其父凱衡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同意。
5
未成年人遇到網路欺凌怎麼辦?
《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七十七條規定,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通過網路以文字、圖片、音視頻等形式,對未成年人實施侮辱、誹謗、威脅或者惡意損害形象等網路欺凌行為。遭受網路欺凌的未成年人及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有權通知網路服務提供者採取刪除、屏蔽、斷開連接等措施。網路服務提供者接到通知後,應當及時採取必要的措施制止網路欺凌行為,防止信息擴散。第七十八條規定,網路產品和服務提供者應當建立便捷、合理、有效的投訴和舉報渠道,公開投訴、舉報方式等信息,及時受理並處理涉及未成年人的投訴、舉報。
青少年網路文明公約
要善於網上學習,不瀏覽不良信息。
要誠實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詐他人。
要增強自護意識,不隨意約會網友。
要維護網路安全,不破壞網路秩序。
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虛擬時空。
網路似海,埋歷安全作舟
希望青少年們樹立正確的網路安全觀
健康上網,文明上網
綠色上網,安全上網
預防網路沉迷和傷害
爭做少年好網民
共築網路強國夢
來源:唐山教育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