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微博問政
第一,公開信息。這是微博問政的第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但是,現實中,有許多政務微博處於「僵屍狀
態」,無信息,更別說形成互動了。我們的決策不能「閉門造車」,否則很容易遭到民眾的抵制。通過微博信息徵求廣大網民的意見是很有必要的,有利於政府部門克服自身的局限。像公安部門破案,在微博當中信息,通過網民接力傳播,可以提高辦案的效率。比如濟南公安通過微博通緝令,利用網路快速破案。
第二,形成互動。互動是微博問政仔肆的關鍵所在,是判斷
微博關注度、活躍度的標准之。網民粉你,說明他們期。
望了解你,想第一時間獲取對自己有用的信息。有些官員和政府部門的粉絲相當多,但信息卻極少,更不用說
是形成互動了。另外,需要掌握網路語言的特點,對粉
絲的年齡結構、知識水平有個清醒認識,這樣才能有針對性地進行有效互動。通過與網民的互動,可以發現已
存在的問題,特別是網民的觀點傾向,從而快速地解惑。
答疑,增信釋疑,將可能的輿情解決於萌芽之時。
第三,注重反饋。這是微博問政的最高階段,也是衡量問政效果的唯一標准。人民網地方領導留言板是網路問政的經典案例,值得借鑒,目前已有16個省專門出台頒布「紅頭文件」制度化辦理網友留言。貴州省委書記採納
了位網友提出的加強幹部隊伍作風建設的建議。微博問
政最重要的環,即是線上匯集民意、線下解決問題並及時反饋進展。不管政務微博數量有多少,如果沒能在現
實中解決問題,那網路中仍然會是些罵聲、批評聲,這些舉動也最終歸於形式。
微博問政,「問」是核心,這個「問」有兩層含義:一個是
網民有求於你;二是你有求於廣大網民。簡言之,政府
部門以及官員要善於聽取不同的意見建議,與廣大網民形成有效互動,在互動中了解民眾之所需渣備,尋求大眾智慧,使得廣大網民的關切得到及時的反饋和解決,使得決策更加合理如戚毀、透明。政務微博與官員微博都無法擺脫個困境,那就是雙重身份的制約。不過,這也給互動的
人性化、個人化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機遇。就官員本身來
講,網民些批評建議是必需的,對於改進自身工作大有裨益。但願有更多政府部門以及官員利用好新的傳播工具,掌握正確的傳播手段和方式,虛心接受網民「拍
磚」,更好地執好政、用好權、服好務。
㈡ 如何進行網路問政
有很多,各個市都有,關鍵是你在哪個市可以查一查。
㈢ 如何改善網路民意對政府政策制定的影響
一、改善地方政府公共政策的網路環境
針對網路自身的獨特性,並且根據地方的特點才能制定出有效的規章制度,從而有效地完善網路的社會影響力,並最終影響行政部門相關規章制度的出台。多年來,中國在社會言論等方面的作為顯示出當前的網路監管方式無法適應時代要求。這一現實背景迫使行政部門必須積極地改善監管途徑,並正視互聯網的存在。在此基礎上,注重網路的特性,從而對症下葯,有效地改善和引導網路在呈現群眾意願方面的效果,從而在「疏」和「導」這兩大方針下,有效地做好互聯網的監管工作。那麼,該怎樣有效地提升各個行政部門的網路背景,具體而言有:
(1)加強硬體條件
近些年來,中國絕大多數的行政部門開始藉助網路開展行政工作,以期藉助網路加強官方與民間的對話。為了達到這一目標,必須要加強硬體條件的建設,從而有效地奠定硬體條件,唯有如此,民間與官方的對話才能通暢,對話的效果也將提升到更高的層次。此外,必須要完善相關輔助功能,如:抓取相關數據的輔助工具,對數據進行讀取分析的專業人員,維護好網路通常的傳播渠道,及時保養相關硬體。
(2)充分發揮互聯網所擁有的信息效應,使得相關規章制度的制定具有一定的根據。第一,相關行政部門要積極公布相關的政策法規等數據內容,在這樣的前提下,才能有效地確保民間、官方的對話。最典型的一個事例,就是「被就業」,在這個事件中,互聯網為民眾關注這一事件提供了平台。假設失去了互聯網這個平台,那麼這個問題能夠產生的影響在短時間內是十分有限的。正因為如此,互聯網的存在已經極大地撬開了行政部門的行政透明度。而這些也促進了信息公開。此外,社會的資源、政府的數據等成為民眾的共享,這也讓單獨的個體獲得了參政議政的新路徑。除此以外,行政部門還要從海量的互聯網數據中發掘出利於自身發揮作用的內容,並且在實現政策劃定的過程中,積極地藉助網路反饋信息給群眾,在這樣的方式下才能有效地確保具有價值的意見傳達到決策層面,而這一層面也將在確保群眾獻言路徑通暢,同時有效地推進相關規章制度的合理、有效、為人民服務。
(3)藉助法律的幫助。互聯網是一個虛擬的世界,但可以藉助法律將其納入法制化的軌道,並且通過一個身份證注冊一個網路用戶名等方式實現對其的監督管理。此外,還應當在法律的層面上,清晰地明確網民的權利、義務、不可違反的邊界,以及國家、民族的利益邊界等。再者,網路公司也要積極加強自身的監管管理工作,切實做好自身從而維護好社會權益。第二,互聯網行業還應從社會道德層面來完善自身,藉助這一力量來提升網路治理的層次和水平。行政部門則需要藉助監管來有效地減少網路傳播造成的負面影響,從而維護社會穩定。
(4)注重技術。進一步強化社會主流媒介的作用,充分發揮它們的社會影響力,並且在此過程中培育出一個具有決斷力的行業領導者。唯有如此,才可以更好地確保整個社會的信息及時有效地發布,並從根源上解決、削弱網路帶來的負面作用;再者,還應當培育出一批具有行業影響力的團隊,這樣才可以從更加豐富的層面上引導群眾理性上網,倡導合理建言。
(5)這種對互聯網運用主體的培養,一方面要讓每個民眾公平參與其中,並且有意識地培養民眾的政治意識、是非觀。唯有如此,網民參與到網路民意中才能催生出有效的信息。但是當前參與到網路平台上的網民,無論是閱歷還是學識等等都存在極大的差距,且這些群體的散居特點進一步導致當前網路上出現的信息和數據不恰當、不合理。所以,行政部門一定要重視這一點,並且有步驟地加強網民是非觀的培養等,從而引導他們進入到恰當的社會討論中。
(6)強化參與主體的自覺意識
群眾是當前互聯網中最重要、最主要的參與者。所以,一旦中國的群眾可以在網路上理智地分析問題,辨證地看待問題,病同行政執法者進行對話才可能獲得預期目標。在這樣的方式下產生的言論也才會對整個社會的發展具有推動作用。中國的人口基數是龐大的,隨著技術的發展和經濟的進步,參與到網路世界中的人也呈直線上漲,然而正是這一客觀的背景導致中國群眾參與到網路發言的水平高低不同,而這些必然會極大地影響到這一龐大群體的素質提升。久而久之,不少人將網路視為獲得自我滿足感的方式與路徑,那麼互聯網呈現群眾訴求的功能也將被削弱。所以,相關部門有義務也必須採取適當的方法來提升中國民眾運用網路的水平和加強群眾對網路的認識。
二、加強地方政府公共政策與網路民意互動的制度保障
(1)建立網路發言人制度。
這種呈現群眾訴求的方式是建立在互聯網這一平台上的,因此,互聯網就變為了一個單
純的工具和渠道,而中國的相關部門在實現信息公開透明的同時也要適當地藉助互聯網這一渠道。
第一,創建一支高素質,以互聯網為載體的新聞發言人隊伍及相關規章要求。而且這一隊伍同以往的團隊有很大的差別,因為這一隊伍的建立不僅僅是以互聯網為載體的,而且其構成人員往往不具有相應的職位,正是這種構成的差別導致了這支隊伍在公布信息時發揮
的作用不再是以往承上啟下的作用,而是一種基於自我意識覺醒的形式。在這樣的形式下,這一團隊的參與者必然擁有良好的新聞嗅覺,能夠了解網路參與主體的訴求,並且善於應用互聯網同訴求主體建立溝通對話的渠道。
第二,這支隊伍的每一個參與者都要通過身份證一對一比照的方式,在互聯網上獲得個人的賬戶,再完成相關工作,在這個賬戶內的一切言論都必須承擔相關的義務和法律規定。
第三,每一個參與者還應當明確一點就是自己本身也是網路參與主體之一,所以在平等意識下同其他主體進行溝通,發揮互聯網的作用,切實解答群眾的疑問。第四,建立起相關的渠道,使得群眾同官方擁有一個便利的交流路徑,這樣官方才能有效地依託自身強大的設備和專業人員形成一個合理的網路問政道路。
第五,官方還要有意識地組織、吸納優秀人才,並壯大這支隊伍的力量,保障相關數據公布的准確性、有效性。這樣才可以更好地在時效性上解決掉隱患和避免不必要的糾紛,最終促進社會的發展。當前互聯網的進步令媒介開始尋求以其為平台的傳播方式,並且變得愈加重要,那麼這支隊伍也要緊跟時代發展潮流,並有效地完善自身。例如,在中國的觀念前衛地區,相關黨政部門已經藉助互聯網搭建起了官方同民間的對話載體,如微信、微博等。這樣就藉助互聯網這一平台上有效地倡導了官方與民間平等對話的模式,也藉助虛擬的世界縮短了兩者的距離。
(2)建構網路監管機制,疏通網路傳播渠道
中國社會的發展面臨著新的挑戰,群眾參政議政的參與度越來越高。而網路的發展也讓中國人民擁有了表達自己參政議政意願的平台,在這個網路的世界中,中國人民開始集中對
某些問題,特別是涉及自身利益、影響國家發展的問題進行探討、交流。正因為如此,這一虛擬平台也令行政部門在決策中遇到不少阻礙。目前,一旦互聯網呈現民意的平台發生了故障並威脅到中國政府的統治,那麼強制性措施就會出現。我國對這一平台的態度為
「積極發展,加強管理,趨利避害,為我所用」。當前,我國面臨著社會的轉變,還需要解決諸多的問題,如數據龐雜混亂、眾多的主義泛濫,而這些都離不開國家的宏觀調控和管理,並藉助相關途徑來解決這些問題,並有效減少隱患。此外,國家也應當改善對互聯網在傳播方面的具體限定,用其他的手段開展宏觀宏調,這樣才可以真正地讓群眾的意見發揮作用。
簡言之,我國當前在這一領域中採取的策略為鼓勵發展與監管並重,並且注重這個載體
在社會發展中的效力,另外藉助國家的管理是的我國能夠更好地發展。此外,中國如何將互聯網並入相關的軌跡中,才能夠更好地減少其帶來的負面影響,所以,相關的行政部門要適當地加強對網路的監督。中國政府必須要從以前的被動應對、強制性措施,
到藉助有效調控、實現網路自覺發展的方式。此外,還要特別關注的一點就是,一旦有關這一行業的相關法律及規章制度制定出來時,還要藉助管理網路及相關的應用方式,來建立有效的立體化的監管體系。
三、提升地方政府科學對待網路民意的能力
(1)正確認識網路民意,形成長效的網路對話機制。
1、藉助這一平台使得各行政單位的職能范圍擴大,特別是基層的行政部門要注重完善自身,並藉助網路開展工作的途徑,要及時地了解群眾在網路上的言論,這樣才可以在有問有答的方式下有效地加強該渠道的作用。再者,對行政部門的業績評估時,可以適當地引入群眾在網路上打分的方式來完善,通過這種聯合的評估有效地評定政府部門的工作成效。當前網路的興盛也是相關部門轉變形象的一大時機。因此,行政機構一定要注重群眾在網路問政中的作用,完善和擴大互聯網在推動、提升民眾參政問政的水平,繼而形成良好的對話平台。
2、發揮地域內的互聯網功能,尤其是一些受到民眾喜愛的區域,輔以相關的主題,然
後配合宣傳,使得民眾在相關規章制度形成前,能夠有效地參與到政治決策和建議之中。
3、再者,行政工作人員也應當將自身定位為網路參與主體,並積極參與到其中,同網
民進行溝通,這樣不僅可以提升他們掌握好互聯網這個工具的水平,也可以為他們日常的業務開展添加助力。所以,部門應適當地引導工作人員積極藉助地方網站的作用,
從而使這些網路媒介手段在具體的運用中發揮作用。但是,在這個過程中還要注意到一點就是適當地加強兩個主體的對話渠道,從而有效降低隱患。
4、提升行政幹部在新時代下面對網路,處理政務的水平,從而有效地確保工作的順利開展和確保相關內容的安全性。
(2)科學研判網路民意,客觀有效地分析網路輿情對網路民意。除了技術性層面的監測外,更要進行客觀有效地分析。
1、行政機構應及時同相關的熱門互聯網路公司合作,如建立起共同的合作機構,構建起對網路信息的篩選、抓取,而且在這一時期還要積極地向一些關鍵性的互聯網單位取經。
因此,行政部門應考慮適當地建立起專業的信息抓取、分析隊伍,在這支隊伍中,不僅要有相關的領導者,還要有對這一行業有所了解的專業學人,並且要擁有專職於信息數據抓取、分析的工作者,負責同網民溝通的具體工作者,以及在心理領域等其他領域的學人。
並在這個基礎上,進一步搭建起對互聯網監管的體制,然後從不同的路徑加強對信息的全方位搜索和解讀。
2、將整個過程全部聯通起來,將事件的產生、發展、高潮、結束等囊括起來,這樣才可以從多個角度進行分析,繼而有效地聚焦在一些重大問題上。當前,
藉助對熱門搜索、敏感問題進行處理的方式的借鑒,可以將最為核心的內容遞交給決策層,但是這樣的方式其實與我們廣泛意義上的注重群眾訴求依然有一定的區別。
3、注重區縣一級行政單位在這方面的水平建設和研判,貫通不同的企業部門,確保不同單位內的工作者能夠在獲得保障的同時有效地融入其中。
此外,應適當地收錄人才。畢竟這一級別的單位中,往往是官民之間的沖突大、糾紛多的區域,因此,注重這一方面的工作不但可以做好相關工作,還可以及時消除隱患,從而為更高級別的行政單位決策提供案例。
4、實事求是,從自身特點出發,發現問題,從而根據當地經濟、民俗等發展來找出方法。
當前很多地方的這一處理手段就是面對問題,臨時解決問題。這一方式不僅沒有從根子上解決問題,而且也容易加大群眾對決策層的誤解。久而久之,群眾不再相信行政部門,行
政部門在解決問題、完成工作的過程中的矛盾也不斷呈現出來。再者,相關部門的威信將喪失。所以,一定要了解自身的情況和特點,實事求是,注重實踐出真知的道理,才可以真正地做好這項工作,並且樹立起行政部門的形象。
(3)理性發揮網路民意,為法治建設增添內動力
對互聯網上民眾的訴求加以抓取、分析不應該只涉及某一個具體人的意願或者是具有一定社會影響力的事件,而應當是在這一方法論的指導下營造出一個正常情況下可運轉、符合各方要求的體系,從而讓群眾的意見浮現出來,並且為經濟發展建言獻策。
1、進一步加強對互聯網的監管,特別是有所節制地壓制當前互聯網中存在的惡性重傷等問題,藉助法律的力量來明確具體的職責,甚至有必要為這一主體設置相關的專門性的部門。這樣才可以切實地實現法制與德治的結合。
2、對於一些具有建設性意義的群眾訴求,應當是重視這些數據的來源,這樣我們才能夠更好地依據這些材料,並在法治的名義下,設計出更為具體而合理的規章制度,並最終有效地抓取到有效的輿論內容,最終實現群眾問政,推進社會進步。
四、改進地方政府對網路民意的回應策略
做出選擇所遵循的內容其實就是滿足群眾互聯網訴求的根本。
(1)積極面對
互聯網的發展使得信息的流通所需時間很短,因此,民眾往往對於那些具有極大社會影響力的事件充滿了好奇心,他們也會在第一時間傳播這些內容,而這也將最終匯聚為較大的社會訴求。
(2)階段性關注
在面對一些發酵時間長的問題時,相關部門還應當保持跟進姿態,並且任何時段都要及時地發布內容從而更新事態發展情況。這一方式就是為了更好地解決當前一些備受群眾關注,時間跨度長的問題。還能夠很好地獲得群眾的支持和擁護。
(3)持續應對
有關部門面對任何一個重大突發問題市都應該配備一個較為合理的策略預案,這樣一旦在相關的問題解決後,那麼民眾的注意力也會減少。所以,群眾在互聯網上遇到這一類問題,一般而言都會選擇進入其中並加以了解和討論。而這些問題也關系著中國社會的和諧平穩發展,所以在對這些問題的解答和信息抓取等方面,相關部門要有大好長期戰爭的心理預期,並能夠在不同的社會發展階段不改變這些條款的基本要求、原則從而更好地促進中國社會的發展,並輔以相關的疏導、教育。
(4)有所選地面對
相關部門在對群眾訴求做出回應時一定要認識清楚自身的定位和所需回答的問題的范疇。這樣才可以確保行政部門的權力用在了刀刃上。
此外,相關部門還應明確一點即當前很多的群眾藉助互聯網表達訴求時往往有很大的誇張成分和眾多錯誤的信息。但是面對這個情況,相關部門也不要盲目地選擇一些強制性方式進行整頓。
㈣ 網路問政有什麼重要現實意義
網路問政平台對於提高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具有重要意義。這個平台的上線運行,將成為市網路綜合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進一步推動政府決策科學化,社會治理精細化,公共服務高效化。可以有效的解決市民在生活上的相關問題。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機構設置和編制管理條例》
第七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積極推進政府信息公開工作,逐步增加政府信息公開的內容。
第八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政府信息資源的規范化、標准化、信息化管理,加強互聯網政府信息公開平台建設,推進政府信息公開平台與政務服務平台融合,提高政府信息公開在線辦理水平。
第九條 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有權對行政機關的政府信息公開工作進行監督,並提出批評和建議。
民政府機構編制管理機關審核後,報上一級人民政府批准;其中,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行政機構的設立、撤銷或者合並,還應當依法報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第十條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行政機構職責相同或者相近的,原則上由一個行政機構承擔。行政機構之間對職責劃分有異議的,應當主動協商解決。協商一致的,報本級人民政府機構編制管理機關備案;協商不一致的,應當提請本級人民政府機構編制管理機關提出協調意見,由機構編制管理機關報本級人民政府決定。
第十一條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設立議事協調機構,應當嚴格控制;可以交由現有機構承擔職能的或者由現有機構進行協調可以解決問題的,不另設立議事協調機構。為辦理一定時期內某項特定工作設立的議事協調機構,應當明確規定其撤銷的條 件和期限。
第十二條 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的議事協調機構不單獨設立辦事機構,具體工作由有關的行政機構承擔。
㈤ 公民應該怎樣參與網路問政
各級政府信訪部門都在網路上開通了網上徵求民意的信箱,你可以將好的意見和建議提交上去。另外,政府在做出重大決策時,廣泛聽取民意,你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見和想法。
㈥ 如何加強網路問政,切實搭建政府和網民的溝通橋梁
尊敬的網路用戶您好!
歡迎使用網路知道!很高興為您解答!
網路時代,市民通過網路問政,政府部門通過網路徵集民意,網路問政的渠道則顯得尤為重要。
要規范行為,不斷提升依法行政能力,「健全政務公開機制,推行網路政務,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網路問政平台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應運而生。
那麼如何加強網路問政,切實搭建政府和網民的溝通橋梁呢?
一、網路問政呈常態化趨勢
高層領導要越來越重視網路問政,推進我國網路問政的發展。提高群眾參政熱情,長期保持網路問政。
政府要對網民參政議政的表現形勢要給與重視,要利用市政府網站開通政民互動平台,設立市直部門網管員,制定市民心聲回復管理辦法,第一時間響應網民的訴求。領導通過「網路問政」與網民
「零距離」接觸,問需於民、問計於民、問智於民。
二、網路問政存在的問題
網路問政議政推動了政治文明建設,但也存在一些急需解決的問題。很多市民認為網路問政表達個人意見存在風險,很多學員對黨政領導「網路問政」之後的效果還持觀望、質疑態度。存在這些問題有主觀和客觀兩個方面的因素。
從主觀上講,主要是部分領導幹部尤其是基層幹部對網路問政或者態度默然或者應對水平較低。部分幹部對互聯網的傳播規律認識不夠,對網路的交互性、開放性、民主性知之不深,只是被動盲目地接受,不能從海量的信息中獲取關鍵有用的東西,甚至發現不良信息時仍置若罔聞、任其發展,缺乏應有的政治警覺性和敏感性;一些基層幹部對於網民反映、咨詢的問題,不是積極回應,而是態度冷漠,甚至是「踢皮球」、相互推諉,導致群眾產生這樣那樣的想法,甚至偏激情緒;部分幹部面對負面輿論,引導不力,工作被動,只是一味採取簡單地刪、封、堵的原始辦法,缺乏冷靜的分析和有效的應對;還有部分基層領導存在著不懂網、不會上網、不會瀏覽論壇的情況,辦公室的電腦只是一種簡單地擺設。
客觀上講,主要是網民素質良莠不齊及互聯網管理難度大。在網路環境中,信息容量具有無限性,任何團體和個人都可以在互聯網上表達自己的政治見解,不用像傳統媒體那樣,發布信息要經過政府審核,於是網路信息的可信度和客觀性就難以保證。當前,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既提高了群眾的物質生活水平,也會引發各種深層次的社會矛盾,如征地拆遷、企業改制、環境污染、司法不公等,人們很容易利用網路媒體提供的交流平台,尋求思想共鳴和信息支持,宣洩不滿情緒,從而使某些別有用心的人借網路問政的幌子將網路作為肆意妄為的平台,隨意發表各種偏激言論,更有甚者在網路上組織煽動網民危害社會安全。一些別有用心的敵對分子,借機散布違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客觀事實的反動言論,煽動網民的不滿情緒,操縱網民意志,給人民群眾的思想帶來混亂。
三、增強網路問政的能力
網路問政使廣大群眾積極參與政治生活,推動了民主化進程,同時也在考驗一些領導幹部的執政理念和方式。各級領導幹部要把關注網路輿情當作一種工作常態來堅持,把引導網路輿情作為一種能力來鍛煉,增強網路問政能力,提高執政水平。
一要加強網路技能學習培訓。掌握網路工具是廣大領導幹部的基本功,只有提高對網路的認識,增強網路運用技能,才能沉著應對。工作中,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選擇不同的學習方式,不僅要學會電腦的基本操作,還要學會上網看新聞、聊天、查詢網路信息、發送電子郵件、建立博客、參與網路社區論壇討論等等。建議從實際出發,把提高幹部互聯網操作能力列入議事日程,採取有效措施,實現全市縣級領導幹部能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掌握信息,開展科學決策;科級幹部能掌握現代信息技術的基本技能,開展電腦辦公和對外服務;科級以下幹部能熟練掌握計算機操作技術。各級黨校要開設專門課程,組織電腦操作、網上瀏覽、信息發布、在線交流等業務學習,加大對領導幹部的網路技術培訓力度。各級各部門要建立學習培訓制度,增強利用網路獲取和把握信息的能力、搜集和傾聽社情民意的能力、利用網路與民眾互動的能力。
二要積極開展網路互動交流。網路在線互動,網民的意見建議當場得到回復,可以極大地激發網民建言獻策的積極性。進一步加強和完善市領導與網民在線交流工作,開設政府在線,為群眾提供24小時的意見受理。網民向市領導、各部門負責人和縣市區政府反映的問題和建議,由市信息中心通過電子公文交換平台分送給職能部門,實現前台受理、後台辦理的「一站式」網路問政服務。建議發起各級政府及部門
「網路發言人」制度,「網路發言人」既可實名,也可虛擬,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各單位網站設立專門點擊欄和留言板;二是公開「網路發言人」的聯系方式,如電子郵箱、QQ留言板;三是建立信息定期發布機制和溝通交流機制,至少一周或每天在網路上發言。同時,「網路發言人」要經常與網友在線交流,定期邀請領導或採取論壇的形式對社會熱點、難點進行探討。在互動交流中要調整好心態,注意實現從領導幹部到普通網民的角色轉換,以平等的身份與網民交流溝通,以此消除官方和民間的隔膜,更好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在與民眾的網路互動中,既從領導的角度思考問題,又以普通網民的身份進行對話交流;既體現網路言論的平等性,又注意把握網路互動的引導力。
三要科學合理引導輿情民意。善於用網路宣傳黨和政府的方針政策、決策部署,充分利用網路多媒體特性,通過使用文字、圖片、聲音、視頻、動畫等各種網路信息技術和手段,生動形象地表現嚴肅的宣傳主題。注重通過網路廣泛了解社情民意,特別是對一些重大社會事件、群體性事件和社會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在網路問政平台及時發布黨和政府的聲音,加強正面引導,掌握輿論主動權,及時化解矛盾糾紛,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在群體性事件網路輿情引導工作中,
可建立專職與兼職相結合的網路評論隊伍, 讓他們登陸具有較大影響的各大網站論壇,
以普通網民的身份發表意見和看法。用心研究網路群體性事件發生、發展規律和發展趨勢。針對一些熱點問題發布有深度、有說服力的帖子, 引導網民了解事實真相,
客觀分析問題, 理智作出判斷。針對網民易受權威左右的特點, 可加強引導者的權威性, 邀請相關專家參與網民的討論, 直接提供專家對事件的理解,
或在線回答網民提出的問題。由這些評論員堅持導向正確和有效引導的統一,在多元中立主導,在多樣中求共識,把網路文化的發展旗幟指向正確的發展方向。
四要探索考核評價長效機制。只有確保公眾在網路上反映的問題得到快速有效的回應,公眾貢獻的智慧能夠被運用到施政實踐當中,才能讓群眾力量和網路科技切實轉化為執政的「生產力」。目前,我市各單位都已經出台一系列的政務公開規章制度,但是在執行方面有待加強。對一些相對簡單的群眾訴求,要落實「首辦負責制、溝通協調制、跟蹤督辦制、回訪反饋制、定期通報制」,杜絕部門因職能交叉而互相推諉的現象發生;對一些復雜問題,要確立多個部門共同解決群眾公開訴求的聯席會議制度,並把對群眾利益訴求的辦復情況,作為一項硬性指標納入到考核體系中。網友留言辦理工作應成為一項經驗交流的重要內容,盡量做到「一日一清理、一周一回復、一月一辦結、一月一分析」。
建議把網路問政工作與完善問責機制結合起來,以市民和網民對政府部門網上辦公的滿意程度為標准,作為考核政府部門工作政績、執政能力的重要依據。探索建立運用網路進行考核、評價和監督的長效機制,強化問責的效能和手段,以提升各部門網路問政的整體水平。
本解答由【謝小夫】友情提供! 若有不足之處望諒解, 希望本次解答對您有幫助! 望您能及時【採納】,在此表示謝謝!有緣下次再見!!!!
——————————————————————————————————————————
為了更好的解答大家的問題,服務廣大網民。【網路知道顧問團】 現招募知道名人、達人、熱心知友。朋友,你有問題?點擊連接,直接提問!感謝大家對【網路知道顧問團】http://..com/team/view/%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9%A1%BE%E9%97%AE%E5%9B%A2的支持與關注,祝大家天天快樂。
㈦ 運用公民參與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則,談談公民應該怎樣參與網路問政
公民參與網路問政,做到合法有序,遵守法定程序與規則
將權利與義務統一起來,將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結合起來。
遵循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則。
㈧ 從公民的政治角度分析我國推進網路問政的依據是什麼
依據:①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橡鬧推進網路問政 既是保障我國人民當家作主權益的需要,也是踐行人民民主最廣 泛、最真實、最管用的客觀要求。
②我國憲法賦予公民相應的政治權利與義務,推進網路問政有助於保障人民對相關重大決策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 促進決策民尺如升主、科學,有助於拓寬人民群眾的監督渠道,不斷改 進國家機關的工作。
③有助於調動人民參與政治生活的 熱情和信心,推動決策的實施陵老和理解。
㈨ 推進網路問政常態化的理論依據是什麼
網路問政是政府通過互聯網了解民情、匯聚民智,實現科學決策、民主決策的新型執政方式。網路問政是信息雙向流動的過程,官員既問政於民,民眾也求答於官,通過官員與網民的對話,實現政民互動,構建和諧。在正視「網路問政」的不足的基礎上,積極推進網路問政的常態化制度化進程,將有助於執政黨的科學執政、民主執政和依法執政。
㈩ 如何加強網路輿論引導
抓思想認識,強化網路輿論引導的管理能力。要充分認識網路輿論引導的重要性,領導幹部要做到經常上網,認真聽取網友的意見建議,學會動用互聯網了解輿情、推動工作。要客觀認識網路輿論引導的多面性。在相對虛擬、隱秘的互聯網上,很多人平時在現實社會中不敢說、不方便說的話與事,往往都能原汁原味地展現在各級政府官員面前,這些海量、及時、真實的網路原生態信息,有真實、理性的一面,也有虛假、盲動的一面,對此,我們必須客觀認識、區別對待。
抓重點內容,提高網路輿論引導的工作效能。在網路輿論引導上要重點突出三方面:一是問民意趨勢。絕大多數網民是正直無私的,他們能夠判別基本的是與非、對與錯、忠與奸、善與惡。因此,網民的意見傾向是非常重要的。各級政府要充分利用網路徵求意見建議,掌握民意變化趨勢,並作為決策的著力點。二是求民間觀點。各級領導都要捨得花時間在網上吸取精華,各網路媒體也要盡可能地把精華文字推薦給各級領導,做到不徇私、不唯我。三是汲案例教訓。近年來,網上反映各級政府官員不作為、亂作為的帖子越來越多,這些帖子提醒了我們民眾反感什麼、厭惡什麼,具有很強的警示意義。因此,適時組織幹部學習網路文章、適時用網上的案例警醒幹部,是網路輿論引導的又一重要內容。
抓工作落實,實現網上網下的長期有效結合。一要回復網民制度化。進一步加大對網民有效留言的收集、督促落實和網上回復力度,明確專人,落實責任,規范受理、回復、跟蹤等程序,使網路成為群眾與黨委、政府互動的重要平台。二要解決問題常態化。領導幹部既要「上網訪民意」,更要善於「下網解民憂」。要採取有效措施把網路中發現的問題轉化為現實工作渠道加以研究解決。尤其要解決網民反映的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三要收集輿情日常化。網路輿情信息渠道很多,要進一步完善網路輿情機制,切實加強網路輿情監看、收集、研判、引導、報送、會商、反饋等工作。
抓長效管理,推進網路輿論引導的規范有序開展。網路輿論引導本身只是一種形式,其內核在於政府的工作效能問題。要本著開放的視野、平等的心態、法治的理念對待網路民意,從而推助網路輿論引導工作的規范有序開展。要完善網路法治秩序。進一步加強構建互聯網法治機制;增強「網路社區」的道德約束,實行「注冊參與」,維護正常的網路秩序;堅決打擊網路淫穢色情等犯罪活動。對一些過激的誤導公眾的言論,採取法律和行政手段實行必要的管制。采購多瑞科輿情數據分析站系統,搭建輿情預警平台為突然事件提高預警,對輿論傳播要加強網路監督管理。要建立健全收集、分類、交辦、督查、反饋的網路問政鏈條,實行關口前移、重心下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