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電子商務為重點的互聯網經濟正在受到網路安全的嚴重挑戰。
由於互聯網的普及,以及電子商務的高速發展,用戶的消費習慣漸漸從線下轉移到線上,網路購物、網上支付等已經成為很多網友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伴隨而來的網路安全等問題也日益凸顯,在2012年3·15投訴量排行榜中網路購物投訴最多。一系列釣魚網站、網購木馬、手機病毒等泛濫,網路信息安全問題成為互聯網的重災區。
網路身份安全形勢嚴峻
互聯網在中國的發展,已成爆發之勢,網站和網民數量都呈現幾何數增長。其它應用如電子商務方面也異軍突起,僅支付寶在今年「光棍節」一天交易額就達到191億元。
但與此同時,網路空間的安全形勢也日益嚴峻。一方面,伴隨著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仿冒金融機構、大型購物網站的網路釣魚猛增;另一方面,網站被掛馬、被篡改和被入侵等事件頻繁發生。有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11月中國反釣魚網站聯盟認定的釣魚網站達到2.4萬多個,我國商業類、政府類網站被掛馬和被篡改數量也非常多。這些違法犯罪活動造成的損失也非常嚴重。
公開數據顯示,過去一年,網路犯罪使全球個人用戶蒙受直接經濟損失1100億美元,在中國過去一年中,估計網路犯罪的受害人數超過2.57億人,直接經濟損失2890億元。
據奇虎360副總裁石曉虹透露,根據360安全中心發布的《2012上半年中國互聯網安全報告》顯示,2012年上半年,360安全中心共截獲新增釣魚網站350149家,已經達到去年全年截獲新增釣魚網站總量的75%,攔截釣魚網站訪問量更是高達21.7億次,比去年全年攔截量還高2000萬。從2012年各月的統計數據看,釣魚網站已經超過掛馬網站,其中身份欺詐是釣魚網站最突出的特徵。
網路犯罪的招數也在不斷升級。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國際技術經濟研究院陳寶國博士指出,由於跨境黑客攻擊和新產品、新技術、新應用的出現,我國信息安全正面臨著新的挑戰和威脅。
他認為,在當前階段互聯網的威脅特徵主要有四個:一、釣魚網站取代木馬,成為主要手段。釣魚網站仿造銀行網站、搜索網站等獲取用戶關注,從而獲取用戶信息;二、網購木馬呈現增長趨勢。隨著電子商務數量的增長,網購木馬也增多,有的木馬甚至會仿造網上銀行的安全控制項的形式要求用戶安裝從而盜取用戶銀行賬戶的資金;三、電腦病毒製造者向智能手機安卓系統平台轉移。安卓平台是開放的平台,安卓手機用戶可以在網路上任意下載,也由於手機存在大量用戶隱私信息,更容易成為病毒製造者的目標;四、社會化媒體成為詐騙傳播新寵。社交媒體如SNS網站等由於是真實身份交友網站,方便網路詐騙者向熟人開刀。
網路信息安全難以治理
有業內人士認為,網路信息安全問題是互聯網時代的一塊頑疾,也是影響互聯網經濟進一步發展的重要障礙。在治理上出現的新挑戰不斷涌現,行政監管難、法律體系不完備等硬傷非常明顯。而且在以智能手機為代表的智能終端更加普及、我國互聯網經濟短期大發展的背景下,網路信息安全形勢更加嚴峻。
隨著移動3G網路的發展和普及,平板手機和平板電腦技術的不斷改善,網路終端開始由單一的PC終端向手機終端和平板終端轉移。用戶可以隨時隨地上網,這種趨勢不僅拓展了用戶使用網路的空間,還增加了用戶使用網路的時間。
在陳寶國看來,智能終端的發展也伴隨著一系列問題的產生,比如行動電話竊聽、移動應用攜帶惡意廣告等。網路安全問題不僅僅存在於電腦,也延伸到手機方面。
據統計,我國網站數量超過250萬個,網民數量已經達到5.38億。除了數量龐大,還因為互聯網的樹狀信息傳播模式,海量的信息在網路上任意傳播,互聯網領域也涉及到金融、海關、能源等方面,行政監管無法深入到網路的每個角落,也無法做到有效遏制計算機病毒、網路攻擊、垃圾郵件、系統漏洞、網路竊密、虛假有害信息和網路違法犯罪等問題。
中國電子商務調解中心主任梅敏認為,我國的互聯網發展只有幾十年的歷史,新興犯罪技巧和犯罪方法不斷涌現,在治理互聯網犯罪方面法律還存在著較大空白。當用戶權利受到侵害時,由於網上交易的虛擬性,沒有實質性的證據和證人,給公安機關的立案和司法機關的審判都帶來了很大的難度。用戶權利雖然受到侵害,苦於沒有清晰的法律界定和充足的證據,也只能不了了之。
維護網路安全要多措並舉
為了有效杜絕一些網路欺詐問題,12月20日,中國電子認證服務產業聯盟工作年會暨網站可信任服務試點啟動。工信部信息安全協調司副司長歐陽武表示,組織認證產業聯盟,著手網站可信驗證准備,旨在打造統一權威的網站可信標識,通過必要的技術手段防止網站可信標識的冒用。
網站認證是指第三方權威機構如CA機構對互聯網網站進行的網站身份及相關信息認證。根據認證內容及認證方式的不同,網站認證分為官網認證、安全認證、資質認證、行業認證等等,認證目標為向最終用戶展示網站經過權威機構認證,具有相應認證資質,以提高用戶對網站的信用感。
據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安全協調司副司長歐陽武介紹,目前已經有多家機構開展了可信網站、誠信網站等認證活動,覆蓋了全國約13%的網站。但是總體來講,網站可信認證服務市場還比較混亂,認證方法沒有統一的標准和規范,有些認證服務無法保證其認證結果的可靠性,如郭美美的紅十字會的身份,網民面對各式各樣的認證標識無所適從。因此,需要有國家權威部門站出來,統一組織協調網路可信認證相關工作。
不過,一些業內人士強調,實行網站權威認證僅是一個措施,正像產品質量認證一樣,有認證,並不能解決市場上的假冒偽劣,還需要法律的完備、監管的科學到位及處罰力度的加大等等。對於網路安全也一樣,國家和相關部門必須制定和完善相應法律法規,採取更加嚴厲的措施打擊網路違法犯罪行為,這樣才能更好地保護我國網民的信息和我國互聯網經濟的發展。
『貳』 2019年全國兩會關於網路信息安全提案分析與解讀
眾所周知,網路已經變成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事物,也許就在此時,你剛剛刷完朋友圈,正在用電腦或者手機瀏覽我們的文章,但是,我們在享受網路帶給我們的便利的同時,卻也往往忽視了網路對我們的威脅。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網路安全正變得越來越重要。在兩會期間,啟明星辰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的CEO嚴望佳女士給出了以下三個方面提案:
2018年全國兩會提案匯總
2018兩會 政府工作報告 (全文) 2018兩會 教育改革 2018兩會 房產稅 兩會2018 醫療改革就醫 2018兩會 中國要干這60件大事 2018兩會 房價趨勢 兩會2018 事業單位改革 2018兩會 養老金上調漲工資 個稅改革 2018兩會 教師工資
一、信息安全——保證電子政務雲有效實施
有兩個詞語在近些年頻頻被提及,那就是雲計算和大數據。在各行各業,雲計算和大數據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們為我們帶來了一個跨時代的變化。雲的推廣與應用,也為電子政務開辟了一條新的道路。電子政務雲的建設關鍵點便是信息安全是否能夠有效得到保證。我國現在電子政務雲面臨的問題有三,首先是法律法規和標准不健全;其次是虛擬化及多租戶的安全威脅;最後是應用與數據集中帶來的威脅。
法律方面,沒有相關法規管理就會導致有許多隱患的存在;技術方面,雲計算又和傳統IT有不小的區別,我國發展的並不完善,在介面平台環境都資源方面仍處在一個欠缺的狀態;而雲計算和大數據將資源集中整合之後帶來的風險也會對安全造成威脅。總之這幾方面對電子政務雲的管理、產品、技術都提出了更大的挑戰。我們應該建立完整的一套標准,從上到下規劃好每一步,避免數據的泄露。同時政府應多鼓勵引導廠商和企業的合作,建立良好的環境,從而形成了一個完成的安全體系,從內到外保證信息安全的可靠性。對於雲廠商而言,還應該從自身出發,加強系統的安全可靠性,從最根本出發,解決安全隱患。
二、自主改變——安全信息掌控在手
我國的安全信息化產業正在迅速發展,產品體系也正在逐步完善,向著集成系統化發展。隨著網路安全和信息化產業的開放,產品生命周期短,安全泄露等一系列問題也隨之而來。現在使用的晶元,操作系統,軟體等產品,核心內容還是掌握在外資手中,因為政治,市場等原因,這個問題就顯得尤為重要。如果國家再不對安全系統加以重視,沒有完善的系統制度,那麼就無法有效的防範供應鏈風險,我們將面臨巨大的挑戰。
對重要信息技術產品和服務進行網路安全審查有利於完善我國網路安全審查制度。但如果審查內容還停留在技術層面上,也會有威脅存在。所以要進行全方位審查,才能保證信息安全自主可控。如果每一個供應商都能夠向網路安全審查備案機構提供供應鏈上下游環節的情況,整個供應鏈就能夠做到一環一環的透明化清晰,通過透明達到掌握和可控。劃分詳細的關鍵基礎設施、敏感部門、政府機構范圍;建立詳細的透明供應鏈登記名錄;在關鍵基礎設施、敏感部門、政府機構中規范采購行為,通過上述三點的操作全面貫徹下去,相信可以有效的控制在供應鏈環節對於信息安全的可控性。
三、明確領導——推動安全信息體系可靠發展
我國目前的信息安全保障體系建設大多是在等保、分保制度基礎上,滿足合規性即可,也不注重以效果為導向,導致信息安全保障體系還停留在一個相對來說比較低的層次。如果整體行業在低等級中循環往復,那麼安全保障能力肯定無法得到有效的提升。這時就需要國家站出來成立一個新的體系來打破這種長期不變的體系。
首席信息安全官職位的設立是為了更細化分工,從更專業和明確責任的角度來對安全體系負責。而在關鍵基礎設施、敏感部門、政府機構等推行首席信息安全官制度是希望基於用戶的視角起到一個引導推動的作用,促進廠商的發展,使我國的安全產業形成良好的生態環境。當然實行這個制度還需要對任職人員進行嚴格的考核,以保證首席信息安全官的專業性。
總而言之,建立一個全面的網路安全體系,對於國家企業和個人都有非常重大的意義。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通過各種網路安全制度的建立以及行業的整合,可以確保所有人的用戶權利得到保障。 ;
『叄』 新形勢下我國網路安全面臨的挑戰有哪些
一是個人數據及企業數據的泄露。
二是基礎設施面臨的安全挑戰。
三是信息服務部門可能會遭受網路攻擊。
四是網路話語權的博弈也是挑戰。
另外,人們意識的不足,核心技術的缺失等,也是很大的挑戰。
『肆』 強網杯含金量
強網杯含金量很高。
「強網杯」全國網路安全挑戰賽是面向國內信息安全企業(團隊)和高等院校的國家級網路安全賽事,旨在通過激烈的網路競賽對抗,推進網路安全軍民合作,培養和提高國家網路安全保障能力和水平,發現網路安全領域優秀人才,延攬儲備鍛煉網信領域特殊人才,提升全民網路空間的安全意識和能力水平。同時助力鄭州市百億級信息安全產業集群打造,帶動信息產業發展,加快推動鄭州國家中心城市建設進程。
『伍』 2022年國家網路安全宣傳周將於9月5日至11日舉行,將有哪些看點
2022年國家網路安全宣傳周將於9月5日至11日舉行,看點包括:
3、通過舉辦安全會,論壇以及各種宣傳的知識,讓民眾知道網路安全對於使用網路的關鍵性。普及網路安全知識。網路的使用不止是在生活方面,甚至在鐵路交通,能源水利等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各方面的運用都是很普遍的。因此只有掌握了安全網路知識,才會避免陷入網路的詐騙陷阱當中。
『陸』 信息安全面臨的外部挑戰有哪些
轉載以下資料,僅供參考:中國的信息化進程與發達國家的信息化進程幾乎同步。按照2003年日內瓦、2005年突尼西亞和2013年日內瓦三次「信息社會世界峰會」的《宣言》、《行動規劃》和目標願景,以及我國《2006-2020年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規劃》要求,在達到「小康社會」目標之時,中國將進入信息化社會,成為一個網路化國家,信息網路安全將是今後我國國家安全面臨的最大挑戰,集中表現在:第一,盡管我國在某些尖端技術領域擁有優勢,但在信息網路領域的核心技術、關鍵設備和操作系統上整體性的自主研發能力不強,目前在民用、商用和產業領域仍大量引進和使用外國先進的晶元產品、系統設備和程序軟體,可控能力相對較差。二,中國的國情不同於發達國家,在信息傳播機制、手段和方法以及管理機制上相對落後、被動,仍停留在傳統的新聞輿論理念上,尚未形成以信息輿論為主的內外傳播機制,國家「軟實力」還不夠強大,信息輿論話語權較弱。另一方面,未來網路社交將日趨發達,微群體會更加多樣,對網路空間社會治理方式仍顯單一、經驗不足。三,信息網路安全規劃、管理和協調體制、機制仍主要沿用現實空間中的體制和管理方式,離依照信息化發展、應用方式和網路空間的規律特性形成的信息網路安全體制、機制還有較大差距,面對已經到來的雲計算、大數據時代,亟需加快進行調整革新、綜合集成。四,信息網路領域的管理、協調主要是依據行政手段、規章和全國人大常委會的《決定》,缺乏完整統一、相互銜接並且細化的法律法規,如信息網路安全法、公民信息保護法以及信息保密法律等,法制化治理和管理模式尚未形成。五,信息網路應用的特性決定了國家信息網路安全保障,若沒有企業和全民的充分參與就不可能是強大的和持久的。目前中國企業網路安全整體防護能力和水平較低,網民的安全意識和責任也很薄弱,民間機構、團體尚未參與到保障能力建設的進程中來,還主要是靠政府、靠行政手段來推行、實施和監督。信息安全是信息化社會的基石。信息網路安全問題將是一個生死攸關的重大問題。對於正在邁入信息化社會的我國來說,加快信息網路安全保障建設、增強保障能力的任務十分緊迫。中國信息化建設必須在發展中保安全、在保障中促發展。發展與安全,要相互兼顧,兩者都要硬。為應對來自內外日益復雜多樣的網路安全挑戰,應從信息化發展趨勢和中國信息化與全球信息化之間關系的角度,對中國網路信息安全與國家安全進行戰略性思考、持續性研究、整體性謀劃,以及在體制、機制上協調、整合。關鍵核心技術與設備研發的自主、創新、可控,是當務之急。保障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信息系統和基礎設施的安全與穩定運行,是重中之重。增強監控、防禦各種形式網路攻擊的應急響應能力;加強防禦反制網路戰爭能力建設;大力扶持信息網路安全產業和應用服務;完善信息安全產品與服務的國家審查、安全測評認證及風險評估機制;有力打擊黑客攻擊與各種網路犯罪行為;依法有效監管網路信息傳播輿論,掌握網路時代信息輿論的主動權,確保社會穩定等,都是網路安全保障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
『柒』 中國網路安全與信息化面臨的挑戰有哪些
全球信息化的條件下,保障信息 安全已經成為對敵斗爭的重要領域、反分裂斗爭的重要戰場之一。境內外"三股勢力":
1、針對中國信息網路安全的情報攻擊越來越猖獗;
2、針對中國政治安全發動的信息網路輿論攻擊越來越瘋狂;
3、針對中國社會生活領域的信息網路違法犯罪活動日趨增多;
4、針對中國青少年群體的信息網路"毒害"日趨嚴重;
5、針對中國政治安全的IT企業商業糾紛政治化傾向日趨明顯,給國家安全、民族團結及社會和諧穩定造成極大威脅甚至嚴重危害。
健全信息化法治,堅持依法打擊和防範是國際上通行的策略。為此,中國必須加快信息法治建設,依法保障信息網路安全,堅持把依法保障信息安全納入維護國家安全之中,依法遏制"三股勢力"向信息化領域的蔓延,堅 持從保障信息安全的國際法治建設方面謀劃國際合作,不斷提高依法應對信息化條件下反分裂斗爭的法治能力。
『捌』 中國網路安全現狀
2021年7月20日,新浪科技發文稱iPhone手機存在安全隱患,Pegasus惡意軟體可能會入侵用戶的iPhone手機,竊取用戶的信息和郵件,甚至可以控制手機的麥克風和攝像頭,大數據時代用戶或無隱私可言。
實際上,我國對打擊大數據泄露安全事件有著強大的決心和執行力,在滴滴事件之後,國家網信辦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數據安全法》等法律法規修訂了《網路安全審查好辦法》,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擬規定掌握超百萬用戶信息國外上市須審查。
由此可見,在我國互聯網高速發展的時代,用戶數據的監管變得越來越困難,此次網信辦修訂《網路安全審查辦法》凸顯了我國對收集隱私數據行為嚴厲打擊的決心。
網路安全行業主要企業:目前國內網路安全行業的主要企業有深信服(300454)、安恆信息(688023)、綠盟科技(300369)、啟明星辰(002439)、北信源(300352)等。
1、iPhone存在漏洞對用戶數據安全造成威脅
2021年7月20日,新浪科技發文稱iPhone存在漏洞,Pegasus惡意軟體在用戶不點擊鏈接的情況下也可以入侵用戶的手機,竊取信息和郵件,甚至可以操控用戶的攝像頭,此消息一出,網友大呼大數據時代無隱私可言,網路安全問題堪憂,實際上,在我國對網路安全問題有著強大的決心,滴滴事件之後,國家網信辦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數據安全法》等法律法規修訂了《網路安全審查好辦法》,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擬規定掌握超百萬用戶信息國外上市須審查。
由此可見,在我國互聯網高速發展的時代,用戶數據的監管變得越來越困難,此次網信辦修訂《網路安全審查辦法》凸顯了我國對收集隱私數據行為嚴厲打擊的決心。
綜合來看,滴滴事件對國家數據安全層面敲起了警鍾,而iPhone此次網路安全漏洞問題針對個人數據安全問題敲響了警鈴,相信未來隨著我國網路安全相關法案的不斷完善,我國個人網路安全問題將得到有效的保護。
—— 以上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網路安全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玖』 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規定國家
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規定,國家堅持網路安全與信息化發展並重,遵循積極利用、科學發展、依法管理、確保安全的方針,推進網路基礎設施建設和互聯互通,鼓勵網路技術創新和應用,支持培養網路安全人才,建立健全網路安全保障體系,提高網路安全保護能力。
《網路安全法》的出台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它是全面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相關決策部署的重大舉措,是我國第一部網路安全的專門性綜合性立法,提出了應對網路安全挑戰這一全球性問題的中國方案。
此次立法進程的迅速推進,顯示了黨和國家對網路安全問題的高度重視,是我國網路安全法治建設的一個重大戰略契機。網路安全有法可依,信息安全行業將由合規性驅動過渡到合規性和強制性驅動並重。
(9)全國網路安全挑戰公告擴展閱讀:
網路空間逐步成為世界主要國家展開競爭和戰略博弈的新領域。我國作為一個擁有大量網民並正在持續發展中的國家,不斷感受到來自現存霸主美國的戰略壓力。
這決定了網路空間成為我國國家利益的新邊疆,確立網路空間行為准則和模式已是當務之急。現代國家是法治國家,國家行為的規制由法律來決定。
《網路安全法》中明確提出了有關國家網路空間安全戰略和重要領域安全規劃等問題的法律要求,這有助於實現推進中國在國家網路安全領域明晰戰略意圖,確立清晰目標,釐清行為准則,不僅能夠提升我國保障自身網路安全的能力,還有助於推進與其他國家和行為體就網路安全問題展開有效的戰略博弈。
『拾』 ctf是什麼意思
CTF一般指的是奪旗賽(Capture The Flag)的縮寫。
CTF是一種流行的信息安全競賽形式,其英文名可直譯為「奪得Flag」,也可意譯為「奪旗賽」。
CTF起源於1996年DEFCON全球黑客大會,以代替之前黑客們通過互相發起真實攻擊進行技術比拼的方式。發展至今,已經成為全球范圍網路安全圈流行的競賽形式,2013年全球舉辦了超過五十場國際性CTF賽事。
DEFCONCTF也成為了目前全球最高技術水平和影響力的CTF競賽,類似於CTF賽場中的「世界盃」。
(10)全國網路安全挑戰公告擴展閱讀:
CTF競賽模式具體分為以下三類:
1、解題模式,在解題模式CTF賽制中,參賽隊伍可以通過互聯網或者現場網路參與,這種模式的CTF競賽與ACM編程競賽、信息學奧賽比較類似,以解決網路安全技術挑戰題目的分值和時間來排名,通常用於在線選拔賽。
題目主要包含逆向、漏洞挖掘與利用、Web滲透、密碼、取證、隱寫、安全編程等類別。
2、攻防模式,在攻防模式CTF賽制中,參賽隊伍在網路空間互相進行攻擊和防守,挖掘網路服務漏洞並攻擊對手服務來得分,修補自身服務漏洞進行防禦來避免丟分。
攻防模式CTF賽制可以實時通過得分反映出比賽情況,最終也以得分直接分出勝負,是一種競爭激烈,具有很強觀賞性和高度透明性的網路安全賽制。
3、混合模式,結合了解題模式與攻防模式的CTF賽制,比如參賽隊伍通過解題可以獲取一些初始分數,然後通過攻防對抗進行得分增減的零和游戲,最終以得分高低分出勝負。採用混合模式CTF賽制的典型代表如iCTF國際CTF競賽。
網路杯CTF奪旗大戰由網路安全應急響應中心和i春秋聯合舉辦的CTF比賽,國內現今為止首次歷時最長(半年)、頻次最高的CTF大賽。賽題豐富且突破了技術和網路的限制。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CTF(奪旗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