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網路安全事件分為幾級
網路安全事件分為四級:特別重大網路安全事件、重大網路安全事件、較大網路安全事件、一般網路安全事件。
B. 網路信息安全保護等級分為多少級
網路信息安全保護等級分為五級:
第一級(自主保護級):一般適用於小型私營、個體企業、中小學,鄉鎮所屬信息系統、縣級單位中一般的信息系統。
第二級(指導保護級):一般適用於縣級其些單位中的重要信息系統;地市級以上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內部一般的信息系統。例如非涉及工作秘密、商業秘密、敏感信息的辦公系統和管理系統等。
第三級(監督保護級):一般適用於地市級以上國家機關、企業、事業單位內部重要的信息系統,例如涉及工作秘密、商業秘密、敏感信息的辦公系統和管理系統;跨省或全國聯網運行的用於生產、調度、管理、指揮、作業、控制等方面的重要信息系統以及這類系統在省、地市的分支系統;中央各部委、省(區、市)門戶網站和重要網站;跨省連接的網路系統等。
第四級(強制保護級):一般適用於國家重要領域、重要部門中的特別重要系統以及核心系統。例如電力、電信、廣電、鐵路、民航、銀行、稅務等重要、部門的生產、調度、指揮等涉及國家安全、國計民生的核心系統。
第五級(專控保護級):一般適用於國家重要領域、重要部門中的極端重要系統。
C. 什麼是網路安全等級保護等級保護分為幾級
網路安全等級保護,是對信息和信息載體按照重要性等級分別進行保護的一種工作,總共分為五個等級,接下來我們來看看詳細的內容介紹。
什麼是網路安全等級保護?
網路安全等級保護是指對國家秘密信息、法人或其他組織和公民專有信息、公開信息以及信息系統存儲、傳輸、處理這些信息的安全等級,實行分級保護,對信息系統中使用的安全產品實行分級管理,對信息系統中發生的信息安全事件進行分級響應和處置。
網路安全等級保護分為幾級?
第一級、自主保護級
一般適用於小型私營、個體企業、中小學,鄉鎮所屬信息系統、縣級單位中一般的信息系統。不需要備案,對評估周期沒有要求。
這類信息系統遭到破壞後,將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造成普遍損害,但不會影響國家安全、社會秩序和公共利益。
第二級、指導保護級
一般適用於縣級其他單位中的重要信息系統;地市級以上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內部一般的信息系統,比如非涉及工作秘密、商業秘密、敏感信息的辦公系統和管理系統等。
公關機關備案,建議兩年評估一次。此種信息系統被破壞後,將嚴重損害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會對社會秩序、公共利益造成一般損害,不損害國家安全。
第三級、監督保護級
一般適用於地市級以上國家機關、企業、事業單位內部重要的信息系統,比如涉及工作秘密、商業秘密、敏感信息的辦公系統和管理系統。
公安機關備案,要求每年檢測一次。這類信息系統被破壞後,將對國家安全和社會秩序造成危害,對公共利益造成嚴重損害,尤其是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造成嚴重損害。
第四級:強制保護級
一般適用於國家重要領域、重要部門中的特別重要系統以及核心系統。例如電力、電信、廣電、鐵路、民航、銀行、稅務等重要、部門的生產、調度、指揮等涉及國家安全、國計民生的核心系統。
公安部門備案,要求半年一次。此類信息系統受到破壞後,會對國家安全造成嚴重損害,對社會秩序、公共利益造成特別嚴重損害。
第五級:專控保護級
一般適用於國家重要領域、重要部門中的極端重要系統。
公安部門根據特殊安全需要備案。這類信息系統被破壞後,將特別嚴重地損害國家安全。
D. 計算機網路安全等級劃分是什麼
TCSEC中根據計算機系統所採用的安全策略、系統所具備的安全功能將系統分為A、B(B1、B2、B3)、C(C1、C2)、D等4類7個安全級別。
(1)D類:最低保護(minimalprotection),未加任何實際的安全措施。這是最低的一類,不再分級。常見的無密碼保護的個人計算機系統屬於這一類。
(2)C類:被動的自主訪問策略(),分以下兩個子類。
·C1:無條件的安全保護。這是C類中較低的一個子類,提供的安全策略是無條件的訪問控制,具有識別與授權的責任。早期的UNIX系統屬於這一類。
·C2:有控制的存取保護。這是C類中較高的一個子類,除了提供C1中的策略與責任外,還有訪問保護和審計跟蹤功能。
(3)B類:被動的強制訪問策略(mandatoryaccesspolicyenforced),屬強制保護,要求系統在其生成的數據結構中帶有標記,並要求提供對數據流的監視,B類又分3個子類。
·B1:標記安全保護,是B類中最低的子類。除滿足C類要求外,要求提供數據標記。
·B2:結構安全保護,是B類中的中間子類。除滿足B1要求外,要實行強制性的控制。
·B3:安全域保護,是B類中的最高子類,提供可信設備的管理和恢復。即使計算機系統崩潰,也不會泄露系統信息。
(4)A類:經過驗證的保護(formallyproven),是安全系統等級的最高類。
E. 網路安全等級保護等級分為幾級
信息系統的安全保護等級分為以下五級:
第一級,信息系統受到破壞後,會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害,但不損害國家安全、社會秩序和公共利益。
第二級,信息系統受到破壞後,會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產生嚴重損害,或者對社會秩序 和公共利益造成損害,但不損害國家安全。
第三級,信息系統受到破壞後,會對社會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嚴重損害,或者對國家安全造成損害。
第四級,信息系統受到破壞後,會對社會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特別嚴重損害,或者對國家安全造成嚴重損害。
第五級,信息系統受到破壞後,會對國家安全造成特別嚴重損害。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警察法》第六條第十二款規定,人民警察履行「監督管理計算機信息系統的安全保護工作」的職責。
199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保護條例》(國務院令第147號)第九條明確規定,「計算機信息系統實行安全等級保護,安全等級的劃分標准和安全等級保護的具體辦法,由公安部會同有關部門制定」。
2008年國務院「三定」方案,賦予公安部「監督、檢查、指導信息安全等級保護工作」法定職責。
F. 金融行業網路安全等級保護分為
答:金融行業網路安全等級保護分為5級。
金融行業是指經營金融商品的特殊行業,包括銀行業、保險業、信託業、證券業和租賃業。
G. 網路信息系統安全保護等級分為幾級
5級
網路信息系統安全等級保護分為五級,一級防護水平最低,最高等保為五級。分別是用戶自主保護級、系統審計保護級、安全標記保護級、結構化保護級和訪問驗證保護級。
在我國,經過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1999年10月批准發布的“系統安全保護等級劃分准則”,主要依據GB-17859《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保護等級劃分准則》和GA-163《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專用產品分類原則》等文件,將計算機系統安全保護劃分為以下5個級別,分別是用戶自主保護級、系統審計保護級、安全標記保護級、結構化保護級和訪問驗證保護級。
第一級(自主保護級)
一般適用於小型私營、個體企業、中小學,鄉鎮所屬信息系統、縣級單位中一般的信息統
信息系統受到破壞後,會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害,但不損害國家安全、社會秩序和公共利益。
第二級(指導保護級)
一般適用於縣級其些單位中的重要信息系統;地市級以上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內部一般的信息系統。例如非涉及工作秘密、商業秘密、敏感信息的辦公系統和管理系統等。
信息系統受到破壞後,會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產生嚴重損害,或者對社會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損害,但不損害國家安全。
第三級(監督保護級)
一般適用於地市級以上國家機關、企業、事業單位內部重要的信息系統,例如涉及工作秘密、商業秘密、敏感信息的辦公系統和管理系統;跨省或全國聯網運行的用於生產、調度、管理、指揮、作業、控制等方面的重要信息系統以及這類系統在省、地市的分支系統;中央各部委、省(區、市)門戶網站和重要網站;跨省連接的網路系統等。
信息系統受到破壞後,會對社會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嚴重損害,或者對國家安全造成損害。
第四級(強制保護級)
一般適用於國家重要領域、重要部門中的特別重要系統以及核心系統。例如電力、電信、廣電、鐵路、民航、銀行、稅務等重要、部門的生產、調度、指揮等涉及國家安全、國計民生的核心系統。
信息系統受到破壞後,會對社會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特別嚴重損害,或者對國家安全造成嚴重損害。
第五級(專控保護級)
一般適用於國家重要領域、重要部門中的極端重要系統。
信息系統受到破壞後,會對國家安全造成特別嚴重損害。信息系統安全等級保護的定級准則和等級劃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