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防止被遠程監控 高手來
一、取消文件夾隱藏共享
如果你使用了Windows 2000/XP系統,右鍵單擊C盤或者其他盤,選擇"共享",你會驚奇地發現它已經被設置為「共享該文件夾」,而在「網上鄰居」中卻看不到這些內容,這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在默認狀態下,Windows 2000/XP會開啟所有分區的隱藏共享,從「控制面板/管理工具/計算機管理」窗口下選擇「系統工具/共享文件夾/共享」,就可以看到硬碟上的每個分區名後面都加了一個「$」。但是只要鍵入「\\計算機名或者IP\C$」,系統就會詢問用戶名和密碼,遺憾的是,大多數個人用戶系統Administrator的密碼都為空,入侵者可以輕易看到C盤的內容,這就給網路安全帶來了極大的隱患。
怎麼來消除默認共享呢?方法很簡單,打開注冊表編輯器,進入「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Sevices
\Lanmanworkstation\parameters」,新建一個名為「AutoShareWKs」的雙位元組值,並將其值設為「0」,然後重新啟動電腦,這樣共享就取消了。
二、拒絕惡意代碼
惡意網頁成了寬頻的最大威脅之一。以前使用Modem,因為打開網頁的速度慢,在完全打開前關閉惡意網頁還有避免中招的可能性。現在寬頻的速度這么快,所以很容易就被惡意網頁攻擊。
一般惡意網頁都是因為加入了用編寫的惡意代碼才有破壞力的。這些惡意代碼就相當於一些小程序,只要打開該網頁就會被運行。所以要避免惡意網頁的攻擊只要禁止這些惡意代碼的運行就可以了。
運行IE瀏覽器,點擊「工具/Internet選項/安全/自定義級別」,將安全級別定義為「安全級-高」,對「ActiveX控制項和插件」中第2、3項設置為「禁用」,其它項設置為「提示」,之後點擊「確定」。這樣設置後,當你使用IE瀏覽網頁時,就能有效避免惡意網頁中惡意代碼的攻擊。
三、封死黑客的「後門」
俗話說「無風不起浪」,既然黑客能進入,那說明系統一定存在為他們打開的「後門」,只要堵死這個後門,讓黑客無處下手,便無後顧之憂!
1.刪掉不必要的協議
對於伺服器和主機來說,一般只安裝TCP/IP協議就夠了。滑鼠右擊「網路鄰居」,選擇「屬性」,再滑鼠右擊「本地連接」,選擇「屬性」,卸載不必要的協議。其中NETBIOS是很多安全缺陷的根源,對於不需要提供文件和列印共享的主機,還可以將綁定在TCP/IP協議的NETBIOS關閉,避免針對NETBIOS的攻擊。選擇「TCP/IP協議/屬性/高級」,進入「高級TCP/IP設置」對話框,選擇「WINS」標簽,勾選「禁用TCP/IP上的NETBIOS」一項,關閉NETBIOS。
2.關閉「文件和列印共享」
文件和列印共享應該是一個非常有用的功能,但在不需要它的時候,也是黑客入侵的很好的安全漏洞。所以在沒有必要「文件和列印共享」的情況下,我們可以將它關閉。用滑鼠右擊「網路鄰居」,選擇「屬性」,然後單擊「文件和列印共享」按鈕,將彈出的「文件和列印共享」對話框中的兩個復選框中的鉤去掉即可。
雖然「文件和列印共享」關閉了,但是還不能確保安全,還要修改注冊表,禁止它人更改「文件和列印共享」。打開注冊表編輯器,選擇「HKEY_CURRENT_USER\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Policies\NetWork」主鍵,在該主鍵下新建DWORD類型的鍵值,鍵值名為「NoFileSharingControl」,鍵值設為「1」表示禁止這項功能,從而達到禁止更改「文件和列印共享」的目的;鍵值為「0」表示允許這項功能。這樣在「網路鄰居」的「屬性」對話框中「文件和列印共享」就不復存在了。
3.把Guest賬號禁用
有很多入侵都是通過這個賬號進一步獲得管理員密碼或者許可權的。如果不想把自己的計算機給別人當玩具,那還是禁止的好。打開控制面板,雙擊「用戶和密碼」,單擊「高級」選項卡,再單擊「高級」按鈕,彈出本地用戶和組窗口。在Guest賬號上面點擊右鍵,選擇屬性,在「常規」頁中選中「賬戶已停用」。另外,將Administrator賬號改名可以防止黑客知道自己的管理員賬號,這會在很大程度上保證計算機安全。
4.禁止建立空連接
在默認的情況下,任何用戶都可以通過空連接連上伺服器,枚舉賬號並猜測密碼。因此,我們必須禁止建立空連接。方法有以下兩種:
方法一是修改注冊表:打開注冊表「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Control\LSA」,將DWORD值「RestrictAnonymous」的鍵值改為「1」即可。
最後建議大家給自己的系統打上補丁,微軟那些沒完沒了的補丁還是很有用的!
四、隱藏IP地址
黑客經常利用一些網路探測技術來查看我們的主機信息,主要目的就是得到網路中主機的IP地址。IP地址在網路安全上是一個很重要的概念,如果攻擊者知道了你的IP地址,等於為他的攻擊准備好了目標,他可以向這個IP發動各種進攻,如DoS(拒絕服務)攻擊、Floop溢出攻擊等。隱藏IP地址的主要方法是使用代理伺服器。
與直接連接到Internet相比,使用代理伺服器能保護上網用戶的IP地址,從而保障上網安全。代理伺服器的原理是在客戶機(用戶上網的計算機)和遠程伺服器(如用戶想訪問遠端WWW伺服器)之間架設一個「中轉站」,當客戶機向遠程伺服器提出服務要求後,代理伺服器首先截取用戶的請求,然後代理伺服器將服務請求轉交遠程伺服器,從而實現客戶機和遠程伺服器之間的聯系。很顯然,使用代理伺服器後,其它用戶只能探測到代理伺服器的IP地址而不是用戶的IP地址,這就實現了隱藏用戶IP地址的目的,保障了用戶上網安全。提供免費代理伺服器的網站有很多,你也可以自己用代理獵手等工具來查找。
五、關閉不必要的埠
黑客在入侵時常常會掃描你的計算機埠,如果安裝了埠監視程序(比如Netwatch),該監視程序則會有警告提示。如果遇到這種入侵,可用工具軟體關閉用不到的埠,比如,用「Norton Internet Security」關閉用來提供網頁服務的80和443埠,其他一些不常用的埠也可關閉。
六、更換管理員帳戶
Administrator帳戶擁有最高的系統許可權,一旦該帳戶被人利用,後果不堪設想。黑客入侵的常用手段之一就是試圖獲得Administrator帳戶的密碼,所以我們要重新配置Administrator帳號。
首先是為Administrator帳戶設置一個強大復雜的密碼,然後我們重命名Administrator帳戶,再創建一個沒有管理員許可權的Administrator帳戶欺騙入侵者。這樣一來,入侵者就很難搞清哪個帳戶真正擁有管理員許可權,也就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危險性。
七、杜絕Guest帳戶的入侵
Guest帳戶即所謂的來賓帳戶,它可以訪問計算機,但受到限制。不幸的是,Guest也為黑客入侵打開了方便之門!網上有很多文章中都介紹過如何利用Guest用戶得到管理員許可權的方法,所以要杜絕基於Guest帳戶的系統入侵。
禁用或徹底刪除Guest帳戶是最好的辦法,但在某些必須使用到Guest帳戶的情況下,就需要通過其它途徑來做好防禦工作了。首先要給Guest設一個強壯的密碼,然後詳細設置Guest帳戶對物理路徑的訪問許可權。舉例來說,如果你要防止Guest用戶可以訪問tool文件夾,可以右擊該文件夾,在彈出菜單中選擇「安全」標簽,從中可看到可以訪問此文件夾的所有用戶。刪除管理員之外的所有用戶即可。或者在許可權中為相應的用戶設定許可權,比方說只能「列出文件夾目錄」和「讀取」等,這樣就安全多了。
八、安裝必要的安全軟體
我們還應在電腦中安裝並使用必要的防黑軟體,殺毒軟體和防火牆都是必備的。在上網時打開它們,這樣即便有黑客進攻我們的安全也是有保證的。
九、防範木馬程序
木馬程序會竊取所植入電腦中的有用信息,因此我們也要防止被黑客植入木馬程序,常用的辦法有:
● 在下載文件時先放到自己新建的文件夾里,再用殺毒軟體來檢測,起到提前預防的作用。
● 在「開始」→「程序」→「啟動」或「開始」→「程序」→「Startup」選項里看是否有不明的運行項目,如果有,刪除即可。
● 將注冊表裡 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Run下的所有以「Run」為前綴的可疑程序全部刪除即可。
十、不要回陌生人的郵件
有些黑客可能會冒充某些正規網站的名義,然後編個冠冕堂皇的理由寄一封信給你要求你輸入上網的用戶名稱與密碼,如果按下「確定」,你的帳號和密碼就進了黑客的郵箱。所以不要隨便回陌生人的郵件,即使他說得再動聽再誘人也不上當。
做好IE的安全設置
ActiveX控制項和 Applets有較強的功能,但也存在被人利用的隱患,網頁中的惡意代碼往往就是利用這些控制項編寫的小程序,只要打開網頁就會被運行。所以要避免惡意網頁的攻擊只有禁止這些惡意代碼的運行。IE對此提供了多種選擇,具體設置步驟是:「工具」→「Internet選項」→「安全」→「自定義級別」,建議您將ActiveX控制項與相關選項禁用。謹慎些總沒有錯!
另外,在IE的安全性設定中我們只能設定Internet、本地Intranet、受信任的站點、受限制的站點。不過,微軟在這里隱藏了「我的電腦」的安全性設定,通過修改注冊表把該選項打開,可以使我們在對待ActiveX控制項和 Applets時有更多的選擇,並對本地電腦安全產生更大的影響。
下面是具體的方法:打開「開始」菜單中的「運行」,在彈出的「運行」對話框中輸入Regedit.exe,打開注冊表編輯器,點擊前面的「+」號順次展開到:HKEY_CURRE-NT_USER\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InternetSettings\Zones\0,在右邊窗口中找到DWORD值「Flags」,默認鍵值為十六進制的21(十進制33),雙擊「Flags」,在彈出的對話框中將它的鍵值改為「1」即可,關閉注冊表編輯器。無需重新啟動電腦,重新打開IE,再次點擊「工具→Internet選項→安全」標簽,你就會看到多了一個「我的電腦」圖標,在這里你可以設定它的安全等級。將它的安全等級設定高些,這樣的防範更嚴密。
Ⅱ 遠程辦公期間網路安全應該注意哪些呢
確保只使用被授權的工作設備,包括電腦、U盤等
電腦安裝防護軟體
使用工作郵箱進行工作內容及文件的發送與溝通,不使用個人郵箱處理工作事務…..
更多遠程辦公員工網路安全意識宣傳教育知識點,請s搜索「谷安天下」
Ⅲ 如何保護遠程桌面協議(RDP)網路端點安全
如果某個特定群體的人只能連接到特定伺服器組,圍繞這些請求來修改防火牆規則將有助於控制訪問許可權。 61 確定誰能夠建立到伺服器的RDP連接。考慮將RDP訪問限制到特定群體(通過組策略或者對目標計算機手動操作),而不是對所有人開放,限制訪問許可權。同時,我們建議將本地管理員賬戶從RDP訪問刪除,所有用戶的賬戶都應該提前在系統中進行明確定義。 61 雖然NLA可以當做某種形式的身份驗證,使用SSL證書來驗證到主機系統的客戶端請求是用於RDP最好的驗證方法。將證書安裝在系統和RDP客戶端上,只有證書通過驗證,才可以建立RDP會話。 61 確保所有運行RDP的系統都安裝了最新的修復補丁,特別是在最近導致微軟發出安全公告MS12-020的事件之後。 61 最後,使用GPO來強制執行密碼政策,要求在域中使用一定長度的密碼,並設置鎖定政策以防止攻擊者暴力破解入侵伺服器。
抵禦惡意使用RDP 上述方法可以幫助企業保護在企業中使用RDP。現在,讓我們看看企業應該如何驗證RDP有沒有被使用,以保護企業免受RDP惡意使用或者未經授權的安裝。 61 在網路內部和外部運行漏洞或埠掃描,可以幫助確認是否有任何系統在監聽RDP連接。在內部運行這種掃描,可以確認哪些系統在運行RDP,然後由企業的團隊來確實他們是否應該運行這些軟體。從外部網路的角度來看,如果掃描結果顯示RDP監聽來自外部,IT團隊必須盡快採取行動。很多漏洞掃描器發現RDP在非標准埠運行,這可以幫助企業找出試圖偷偷RDP安裝的人。 61 使用日誌記錄或者安全事故和事件管理(SIEM)系統來確定哪些設備正在監聽和接收RDP會話,這可以讓你了解網路中正在發生何種類型的RDP連接。某些系統是否出現多次失敗登錄?其他系統是否在接受不應該接受的連接? 61 最後,確保系統沒有不恰當使用RDP的最好方法是:定義一個組策略,只允許經批準的系統來運行RDP。 總而言之,RDP是一個偉大的工具,管理員和用戶可以從一個中央位置使用RDP來建立對系統的多個連接。管理員還可以將RDP用於遠程系統管理,但是和其他系統一樣,如果連接和軟體不安全的話,企業可能面臨風險。了解RDP如何運作,為什麼要使用RDP以及如何保護RDP安全,能夠幫助管理員更好地保護其系統。
Ⅳ 計算機網路安全問題及防範措施
對計算機信息構成不安全的因素很多, 其中包括人為的因素、自然的因素和偶發的因素。其中,人為因素是指,一些不法之徒利用計算機網路存在的漏洞,或者潛入計算機房,盜用計算機系統資源,非法獲取重要數據、篡改系統數據、破壞硬體設備、編制計算機病毒。人為因素是對計算機信息網路安全威脅最大的因素,垃圾郵件和間諜軟體也都在侵犯著我們的計算機網路。計算機網路不安全因素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計算機網路的脆弱性
互聯網是對全世界都開放的網路,任何單位或個人都可以在網上方便地傳輸和獲取各種信息,互聯網這種具有開放性、共享性、國際性的特點就對計算機網路安全提出了挑戰。互聯網的不安全性主要有以下幾項:
(1)網路的開放性,網路的技術是全開放的,使得網路所面臨的攻擊來自多方面。或是來自物理傳輸線路的攻擊,或是來自對網路協議的攻擊,以及對計算機軟體、硬體的漏洞實施攻擊。
(2)網路的國際性,意味著對網路的攻擊不僅是來自於本地網路的用戶,還可以是互聯網上其他國家的黑客,所以,網路的安全面臨著國際化的挑戰。
(3)網路的自由性,大多數的網路對用戶的使用沒有技術上的約束,用戶可以自由地上網,發布和獲取各類信息。
2、操作系統存在的安全問題
操作系統是作為一個支撐軟體,使得你的程序或別的運用系統在上面正常運行的一個環境。操作系統提供了很多的管理功能,主要是管理系統的軟體資源和硬體資源。操作系統軟體自身的不安全性,系統開發設計的不周而留下的破綻,都給網路安全留下隱患。
(1)操作系統結構體系的缺陷。操作系統本身有內存管理、CPU 管理、外設的管理,每個管理都涉及到一些模塊或程序,如果在這些程序裡面存在問題,比如內存管理的問題,外部網路的一個連接過來,剛好連接一個有缺陷的模塊,可能出現的情況是,計算機系統會因此崩潰。所以,有些黑客往往是針對操作系統的不完善進行攻擊,使計算機系統,特別是伺服器系統立刻癱瘓。
(2)操作系統支持在網路上傳送文件、載入或安裝程序,包括可執行文件,這些功能也會帶來不安全因素。網路很重要的一個功能就是文件傳輸功能,比如FTP,這些安裝程序經常會帶一些可執行文件,這些可執行文件都是人為編寫的程序,如果某個地方出現漏洞,那麼系統可能就會造成崩潰。像這些遠程調用、文件傳輸,如果生產廠家或個人在上面安裝間諜程序,那麼用戶的整個傳輸過程、使用過程都會被別人監視到,所有的這些傳輸文件、載入的程序、安裝的程序、執行文件,都可能給操作系統帶來安全的隱患。所以,建議盡量少使用一些來歷不明,或者無法證明它的安全性的軟體。
(3)操作系統不安全的一個原因在於它可以創建進程,支持進程的遠程創建和激活,支持被創建的進程繼承創建的權利,這些機制提供了在遠端伺服器上安裝「間諜」軟體的條件。若將間諜軟體以打補丁的方式「打」在一個合法用戶上,特別是「打」在一個特權用戶上,黑客或間諜軟體就可以使系統進程與作業的監視程序監測不到它的存在。
(4)操作系統有些守護進程,它是系統的一些進程,總是在等待某些事件的出現。所謂守護進程,比如說用戶有沒按鍵盤或滑鼠,或者別的一些處理。一些監控病毒的監控軟體也是守護進程,這些進程可能是好的,比如防病毒程序,一有病毒出現就會被撲捉到。但是有些進程是一些病毒,一碰到特定的情況,比如碰到5月1日,它就會把用戶的硬碟格式化,這些進程就是很危險的守護進程,平時它可能不起作用,可是在某些條件發生,比如5月1日,它才發生作用,如果操作系統有些守護進程被人破壞掉就會出現這種不安全的情況。
(5)操作系統會提供一些遠程調用功能,所謂遠程調用就是一台計算機可以調用遠程一個大型伺服器裡面的一些程序,可以提交程序給遠程的伺服器執行,如telnet。遠程調用要經過很多的環節,中間的通訊環節可能會出現被人監控等安全的問題。
(6)操作系統的後門和漏洞。後門程序是指那些繞過安全控制而獲取對程序或系統訪問權的程序方法。在軟體開發階段,程序員利用軟體的後門程序得以便利修改程序設計中的不足。一旦後門被黑客利用,或在發布軟體前沒有刪除後門程序,容易被黑客當成漏洞進行攻擊,造成信息泄密和丟失。此外,操作系統的無口令的入口,也是信息安全的一大隱患。
(7)盡管操作系統的漏洞可以通過版本的不斷升級來克服, 但是系統的某一個安全漏洞就會使得系統的所有安全控制毫無價值。當發現問題到升級這段時間,一個小小的漏洞就足以使你的整個網路癱瘓掉。
3、資料庫存儲的內容存在的安全問題
資料庫管理系統大量的信息存儲在各種各樣的資料庫裡面,包括我們上網看到的所有信息,資料庫主要考慮的是信息方便存儲、利用和管理,但在安全方面考慮的比較少。例如:授權用戶超出了訪問許可權進行數據的更改活動;非法用戶繞過安全內核,竊取信息。對於資料庫的安全而言,就是要保證數據的安全可靠和正確有效,即確保數據的安全性、完整性。數據的安全性是防止資料庫被破壞和非法的存取;資料庫的完整性是防止資料庫中存在不符合語義的數據。
4 、防火牆的脆弱性
防火牆指的是一個由軟體和硬體設備組合而成、在內部網和外部網之間、專用網與網之間的界面上構造的保護屏障.它是一種硬體和軟體的結合,使Internet 與Intranet 之間建立起一個安全網關(Security Gateway),從而保護內部網免受非法用戶的侵入。
但防火牆只能提供網路的安全性,不能保證網路的絕對安全,它也難以防範網路內部的攻擊和病毒的侵犯。並不要指望防火牆靠自身就能夠給予計算機安全。防火牆保護你免受一類攻擊的威脅,但是卻不能防止從LAN 內部的攻擊,若是內部的人和外部的人聯合起來,即使防火牆再強,也是沒有優勢的。它甚至不能保護你免受所有那些它能檢測到的攻擊。隨著技術的發展,還有一些破解的方法也使得防火牆造成一定隱患。這就是防火牆的局限性。
5、其他方面的因素
計算機系統硬體和通訊設施極易遭受到自然的影響,如:各種自然災害(如地震、泥石流、水災、風暴、物破壞等)對構成威脅。還有一些偶發性因素,如電源故障、設備的機能失常、軟體開發過程中留下的某些漏洞等,也對計算機網路構成嚴重威脅。此外不好、規章制度不健全、安全管理水平較低、操作失誤、瀆職行為等都會對計算機信息安全造成威脅。
計算機網路安全的對策,可以從一下幾個方面進行防護:
1、 技術層面對策
對於技術方面,計算機網路安全技術主要有實時掃描技術、實時監測技術、防火牆、完整性保護技術、病毒情況分析報告技術和系統安全管理技術。綜合起來,技術層面可以採取以下對策:
(1)建立安全管理制度。提高包括系統管理員和用戶在內的人員的技術素質和職業修養。對重要部門和信息,嚴格做好開機查毒,及時備份數據,這是一種簡單有效的方法。
(2)網路訪問控制。訪問控制是網路安全防範和保護的主要策略。它的主要任務是保證網路資源不被非法使用和訪問。它是保證網路安全最重要的核心策略之一。訪問控制涉及的技術比較廣,包括入網訪問控制、網路許可權控制、目錄級控制以及屬性控制等多種手段。
(3)資料庫的備份與恢復。資料庫的備份與恢復是資料庫管理員維護數據安全性和完整性的重要操作。備份是恢復資料庫最容易和最能防止意外的保證方法。恢復是在意外發生後利用備份來恢復數據的操作。有三種主要備份策略:只備份資料庫、備份資料庫和事務日誌、增量備份。
(4)應用密碼技術。應用密碼技術是信息安全核心技術,密碼手段為信息安全提供了可靠保證。基於密碼的數字簽名和身份認證是當前保證信息完整性的最主要方法之一,密碼技術主要包括古典密碼體制、單鑰密碼體制、公鑰密碼體制、數字簽名以及密鑰管理。
(5)切斷途徑。對被感染的硬碟和計算機進行徹底殺毒處理,不使用來歷不明的U 盤和程序,不隨意下載網路可疑信息。
(6)提高網路反病毒技術能力。通過安裝病毒防火牆,進行實時過濾。對網路伺服器中的文件進行頻繁掃描和監測,在工作站上採用防病毒卡,加強網路目錄和文件訪問許可權的設置。在網路中,限制只能由伺服器才允許執行的文件。
(7)研發並完善高安全的操作系統。研發具有高安全的操作系統,不給病毒得以滋生的溫床才能更安全。
2、管理層面對策
計算機網路的安全管理,不僅要看所採用的安全技術和防範措施,而且要看它所採取的管理措施和執行計算機安全保護、法規的力度。只有將兩者緊密結合,才能使計算機網路安全確實有效。
計算機網路的安全管理,包括對計算機用戶的安全、建立相應的安全管理機構、不斷完善和加強計算機的管理功能、加強計算機及網路的立法和執法力度等方面。加強計算機安全管理、加強用戶的法律、法規和道德觀念,提高計算機用戶的安全意識,對防止計算機犯罪、抵制黑客攻擊和防止計算機病毒干擾,是十分重要的措施。
這就要對計算機用戶不斷進行法制教育,包括計算機安全法、計算機犯罪法、保密法、數據保護法等,明確計算機用戶和系統管理人員應履行的權利和義務,自覺遵守合法信息系統原則、合法用戶原則、信息公開原則、信息利用原則和資源限制原則,自覺地和一切違法犯罪的行為作斗爭,維護計算機及網路系統的安全,維護信息系統的安全。除此之外,還應教育計算機用戶和全體工作人員,應自覺遵守為維護系統安全而建立的一切規章制度,包括人員管理制度、運行維護和管理制度、計算機處理的控制和管理制度、各種資料管理制度、機房保衛管理制度、專機專用和嚴格分工等管理制度。
3、安全層面對策
要保證計算機網路系統的安全、可靠,必須保證系統實體有個安全的物理環境條件。這個安全的環境是指機房及其設施,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計算機系統的環境條件。計算機系統的安全環境條件,包括溫度、濕度、空氣潔凈度、腐蝕度、蟲害、振動和沖擊、電氣干擾等方面,都要有具體的要求和嚴格的標准。
(2)機房場地環境的選擇。計算機系統選擇一個合適的安裝場所十分重要。它直接影響到系統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選擇計算機房場地,要注意其外部環境安全性、可靠性、場地抗電磁干擾性,避開強振動源和強雜訊源,並避免設在建築物高層和用水設備的下層或隔壁。還要注意出入口的管理。
(3)機房的安全防護。機房的安全防護是針對環境的物理災害和防止未授權的個人或團體破壞、篡改或盜竊網路設施、重要數據而採取的安全措施和對策。為做到區域安全,首先,應考慮物理訪問控制來識別訪問用戶的身份,並對其合法性進行驗證;其次,對來訪者必須限定其活動范圍;第三,要在計算機系統中心設備外設多層安全防護圈,以防止非法暴力入侵;第四設備所在的建築物應具有抵禦各種自然災害的設施。
Ⅳ 如何解決企業遠程辦公網路安全問題
企業遠程辦公的網路安全常見問題及建議
發表時間:2020-03-06 11:46:28
作者:寧宣鳳、吳涵等
來源:金杜研究院
分享到:微信新浪微博QQ空間
當前是新型冠狀病毒防控的關鍵期,舉國上下萬眾一心抗擊疫情。為增強防控,自二月初以來,北京、上海、廣州、杭州等各大城市政府公開表態或發布通告,企業通過信息技術開展遠程協作辦公、居家辦公[1]。2月19日,工信部發布《關於運用新一代信息技術支撐服務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工作的通知》,面對疫情對中小企業復工復產的嚴重影響,支持運用雲計算大力推動企業上雲,重點推行遠程辦公、居家辦公、視頻會議、網上培訓、協同研發和電子商務等在線工作方式[2]。
面對國家和各地政府的呼籲,全國企業積極響應號召。南方都市報在2月中旬發起的網路調查顯示,有47.55%的受訪者在家辦公或在線上課[3]。面對特殊時期龐大的遠程辦公需求,遠程協作平台也積極承擔社會擔當,早在1月底,即有17家企業的21款產品宣布對全社會用戶或特定機構免費開放其遠程寫作平台軟體[4]。
通過信息技術實現遠程辦公,無論是網路層、系統層,還是業務數據,都將面臨更加復雜的網路安全環境,為平穩有效地實現安全復工復產,降低疫情對企業經營和發展的影響,企業應當結合實際情況,建立或者適當調整相適應的網路與信息安全策略。
一、遠程辦公系統的類型
隨著互聯網、雲計算和物聯網等技術的深入發展,各類企業,尤其是互聯網公司、律所等專業服務公司,一直在推動實現企業內部的遠程協作辦公,尤其是遠程會議、文檔管理等基礎功能應用。從功能類型來看,遠程辦公系統可分為以下幾類:[5]
綜合協作工具,即提供一套綜合性辦公解決方案,功能包括即時通信和多方通信會議、文檔協作、任務管理、設計管理等,代表軟體企包括企業微信、釘釘、飛書等。
即時通信(即InstantMessaging或IM)和多方通信會議,允許兩人或以上通過網路實時傳遞文字、文件並進行語音、視頻通信的工具,代表軟體包括Webex、Zoom、Slack、Skype等。
文檔協作,可為多人提供文檔的雲存儲和在線共享、修改或審閱功能,代表軟體包括騰訊文檔、金山文檔、印象筆記等。
任務管理,可實現任務流程、考勤管理、人事管理、項目管理、合同管理等企業辦公自動化(即OfficeAutomation或OA)功能,代表軟體包括Trello、Tower、泛微等。
設計管理,可根據使用者要求,系統地進行設計方面的研究與開發管理活動,如素材、工具、圖庫的管理,代表軟體包括創客貼、Canvas等。
二、遠程辦公不同模式下的網路安全責任主體
《網路安全法》(「《網安法》」)的主要規制對象是網路運營者,即網路的所有者、管理者和網路服務提供者。網路運營者應當承擔《網安法》及其配套法規下的網路運行安全和網路信息安全的責任。
對於遠程辦公系統而言,不同的系統運營方式下,網路安全責任主體(即網路運營者)存在較大的差異。按照遠程辦公系統的運營方式劃分,企業遠程辦公系統大致可以分為自有系統、雲辦公系統和綜合型系統三大類。企業應明確區分其與平台運營方的責任界限,以明確判斷自身應採取的網路安全措施。
(1)自有系統
此類模式下,企業的遠程辦公系統部署在自有伺服器上,系統由企業自主研發、外包研發或使用第三方企業級軟體架構。此類系統開發成本相對較高,但因不存在數據流向第三方伺服器,安全風險則較低,常見的企業類型包括國企、銀行業等重要行業企業與機構,以及經濟能力較強且對安全與隱私有較高要求的大型企業。
無論是否為企業自研系統,由於系統架構完畢後由企業單獨所有並自主管理,因此企業構成相關辦公系統的網路運營者,承擔相應的網路安全責任。
(2)雲辦公系統
此類辦公系統通常為SaaS系統或APP,由平台運營方直接在其控制的伺服器上向企業提供注冊即用的系統遠程協作軟體平台或APP服務,供企業用戶與個人(員工)用戶使用。此類系統構建成本相對經濟,但往往只能解決企業的特定類型需求,企業通常沒有許可權對系統進行開發或修改,而且企業數據存儲在第三方伺服器。該模式的常見企業類型為相對靈活的中小企業。
由於雲辦公系統(SaaS或APP)的網路、資料庫、應用伺服器都由平台運營方運營和管理,因此,雲辦公系統的運營方構成網路運營者,通常對SaaS和APP的網路運行安全和信息安全負有責任。
實踐中,平台運營方會通過用戶協議等法律文本,將部分網路安全監管義務以合同約定方式轉移給企業用戶,如要求企業用戶嚴格遵守賬號使用規則,要求企業用戶對其及其員工上傳到平台的信息內容負責。
(3)綜合型系統
此類系統部署在企業自有伺服器和第三方伺服器上,綜合了自有系統和雲辦公,系統的運營不完全由企業控制,多用於有多地架設本地伺服器需求的跨國企業。
雲辦公系統的供應商和企業本身都可能構成網路運營者,應當以各自運營、管理的網路系統為邊界,對各自運營的網路承擔相應的網路安全責任。
對於企業而言,為明確其與平台運營方的責任邊界,企業應當首先確認哪些「網路」是企業單獨所有或管理的。在遠程辦公場景下,企業應當考慮多類因素綜合認定,分析包括但不限於以下:
辦公系統的伺服器、終端、網路設備是否都由企業及企業員工所有或管理;
企業對企業使用的辦公系統是否具有最高管理員許可權;
辦公系統運行過程中產生的數據是否存儲於企業所有或管理的伺服器;
企業與平台運營方是否就辦公系統或相關數據的權益、管理權有明確的協議約定等。
當然,考慮到系統構建的復雜性與多樣性,平台運營方和企業在遠程協作辦公的綜合系統中,可能不免共同管理同一網路系統,雙方均就該網路承擔作為網路運營者的安全責任。但企業仍應通過合同約定,盡可能固定網路系統中雙方各自的管理職責以及網路系統的歸屬。因此,對於共同管理、運營遠程協作辦公服務平台的情況下,企業和平台運營方應在用戶協議中明確雙方就該系統各自管理運營的系統模塊、各自對其管理的系統模塊的網路安全責任以及該平台的所有權歸屬。
三、遠程辦公涉及的網路安全問題及應對建議
下文中,我們將回顧近期遠程辦公相關的一些網路安全熱點事件,就涉及的網路安全問題進行簡要的風險評估,並為企業提出初步的應對建議。
1.用戶流量激增導致遠程辦公平台「短時間奔潰」,平台運營方是否需要承擔網路運行安全責任?
事件回顧:
2020年2月3日,作為春節假期之後的首個工作日,大部分的企業都要求員工在家辦公。盡管各遠程辦公系統的平台運營方均已經提前做好了應對預案,但是巨量的並發響應需求還是超出了各平台運營商的預期,多類在線辦公軟體均出現了短時間的「信息發送延遲」、「視頻卡頓」、「系統奔潰退出」等故障[6]。在出現故障後,平台運營方迅速採取了網路限流、伺服器擴容等措施,提高了平台的運載支撐能力和穩定性,同時故障的出現也產生一定程度的分流。最終,盡管各遠程辦公平台都在較短的時間內恢復了平台的正常運營,但還是遭到了不少用戶的吐槽。
風險評估:
依據《網路安全法》(以下簡稱《網安法》)第22條的規定,網路產品、服務應當符合相關國家標準的強制性要求。網路產品、服務的提供者不得設置惡意程序;發現其網路產品、服務存在安全缺陷、漏洞等風險時,應當立即採取補救措施,按照規定及時告知用戶並向有關主管部門報告。網路產品、服務的提供者應當為其產品、服務持續提供安全維護;在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的期限內,不得終止提供安全維護。
遠程辦公平台的運營方,作為平台及相關網路的運營者,應當對網路的運行安全負責。對於短時間的系統故障,平台運營方是否需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或違約責任,需要結合故障產生的原因、故障產生的危害結果、用戶協議中的責任約定等因素來綜合判斷。
對於上述事件而言,基於我們從公開渠道了解的信息,盡管多個雲辦公平台出現了響應故障問題,給用戶遠程辦公帶來了不便,但平台本身並未暴露出明顯的安全缺陷、漏洞等風險,也沒有出現網路數據泄露等實質的危害結果,因此,各平台很可能並不會因此而承擔網路安全的法律責任。
應對建議:
在疫情的特殊期間,主流的遠程辦公平台產品均免費開放,因此,各平台都會有大量的新增客戶。對於平台運營方而言,良好的應急預案和更好的用戶體驗,肯定更有利於平台在疫情結束之後留住這些新增的用戶群體。
為進一步降低平台運營方的風險,提高用戶體驗,我們建議平台運營方可以:
將用戶流量激增作為平台應急事件處理,制定相應的應急預案,例如,在應急預案中明確流量激增事件的觸發條件、伺服器擴容的條件、部署臨時備用伺服器等;
對用戶流量實現實時的監測,及時調配平台資源;
建立用戶通知機制和話術模板,及時告知用戶系統響應延遲的原因及預計恢復的時間等;
在用戶協議或與客戶簽署的其他法律文本中,嘗試明確該等系統延遲或奔潰事件的責任安排。
2.在遠程辦公環境下,以疫情為主題的釣魚攻擊頻發,企業如何降低外部網路攻擊風險?
事件回顧:
疫情期間,某網路安全公司發現部分境外的黑客組織使用冠狀病毒為主題的電子郵件進行惡意軟體發送,網路釣魚和欺詐活動。比如,黑客組織偽裝身份(如國家衛健委),以「疫情防控」相關信息為誘餌,發起釣魚攻擊。這些釣魚郵件攻擊冒充可信來源,郵件內容與廣大人民群眾關注的熱點事件密切相關,極具欺騙性。一旦用戶點擊,可能導致主機被控,重要信息、系統被竊取和破壞[7]。
風險評估:
依據《網安法》第21、25條的規定,網路運營者應當按照網路安全等級保護制度的要求,履行下列安全保護義務,保障網路免受干擾、破壞或者未經授權的訪問,防止網路數據泄露或者被竊取、篡改:(1)制定內部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確定網路安全負責人,落實網路安全保護責任;(2)採取防範計算機病毒和網路攻擊、網路侵入等危害網路安全行為的技術措施;(3)採取監測、記錄網路運行狀態、網路安全事件的技術措施,並按照規定留存相關的網路日誌不少於六個月;(4)採取數據分類、重要數據備份和加密等措施;(5)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義務。同時,網路運營者還應當制定網路安全事件應急預案,及時處置系統漏洞、計算機病毒、網路攻擊、網路侵入等安全風險;在發生危害網路安全的事件時,立即啟動應急預案,採取相應的補救措施,並按照規定向有關主管部門報告。
遠程辦公的實現,意味著企業內網需要響應員工移動終端的外網接入請求。員工所處的網路安全環境不一,無論是接入網路還是移動終端本身,都更容易成為網路攻擊的對象。一方面,公用WiFi、網路熱點等不可信的網路都可能作為員工的網路接入點,這些網路可能毫無安全防護,存在很多常見的容易被攻擊的網路漏洞,容易成為網路犯罪組織侵入企業內網的中轉站;另一方面,部分員工的移動終端設備可能會安裝設置惡意程序的APP或網路插件,員工在疏忽的情況下也可能點擊偽裝的釣魚攻擊郵件或勒索郵件,嚴重威脅企業內部網路的安全。
在計算機病毒或外部網路攻擊等網路安全事件下,被攻擊的企業盡管也是受害者,但如果企業沒有按照《網安法》及相關法律規定的要求提前採取必要的技術防範措施和應急響應預案,導致網路數據泄露或者被竊取、篡改,給企業的用戶造成損失的,很可能依舊需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應對建議:
對於企業而言,為遵守《網安法》及相關法律規定的網路安全義務,我們建議,企業可以從網路安全事件管理機制、移動終端設備安全、數據傳輸安全等層面審查和提升辦公網路的安全:
(1)企業應當根據其運營網路或平台的實際情況、員工整體的網路安全意識,制定相適應的網路安全事件管理機制,包括但不限於:
制定包括數據泄露在內的網路安全事件的應急預案;
建立應對網路安全事件的組織機構和技術措施;
實時監測最新的釣魚網站、勒索郵件事件;
建立有效的與全體員工的通知機制,包括但不限於郵件、企業微信等通告方式;
制定與員工情況相適應的信息安全培訓計劃;
設置適當的獎懲措施,要求員工嚴格遵守公司的信息安全策略。
(2)企業應當根據現有的信息資產情況,採取以下措施,進一步保障移動終端設備安全:
根據員工的許可權等級,制定不同的移動終端設備安全管理方案,例如,高級管理人員或具有較高資料庫許可權的人員僅能使用公司配置的辦公專用移動終端設備;
制定針對移動終端設備辦公的管理制度,對員工使用自帶設備進行辦公提出明確的管理要求;
定期對辦公專用的移動終端設備的系統進行更新、漏洞掃描;
在終端設備上,對終端進行身份准入認證和安全防護;
重點監測遠程接入入口,採用更積極的安全分析策略,發現疑似的網路安全攻擊或病毒時,應當及時採取防範措施,並及時聯系企業的信息安全團隊;
就移動辦公的信息安全風險,對員工進行專項培訓。
(3)保障數據傳輸安全,企業可以採取的安全措施包括但不限於:
使用HTTPS等加密傳輸方式,保障數據傳輸安全。無論是移動終端與內網之間的數據交互,還是移動終端之間的數據交互,都宜對數據通信鏈路採取HTTPS等加密方式,防止數據在傳輸中出現泄漏。
部署虛擬專用網路(VPN),員工通過VPN實現內網連接。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國,VPN服務(尤其是跨境的VPN)是受到電信監管的,僅有具有VPN服務資質的企業才可以提供VPN服務。外貿企業、跨國企業因辦公自用等原因,需要通過專線等方式跨境聯網時,應當向持有相應電信業務許可證的基礎運營商租用。
3.內部員工通過VPN進入公司內網,破壞資料庫。企業應當如何預防「內鬼」,保障數據安全?
事件回顧:
2月23日晚間,微信頭部服務提供商微盟集團旗下SaaS業務服務突發故障,系統崩潰,生產環境和數據遭受嚴重破壞,導致上百萬的商戶的業務無法順利開展,遭受重大損失。根據微盟25日中午發出的聲明,此次事故系人為造成,微盟研發中心運維部核心運維人員賀某,於2月23日晚18點56分通過個人VPN登入公司內網跳板機,因個人精神、生活等原因對微盟線上生產環境進行惡意破壞。目前,賀某被上海市寶山區公安局刑事拘留,並承認了犯罪事實[8]。由於資料庫遭到嚴重破壞,微盟長時間無法向合作商家提供電商支持服務,此處事故必然給合作商戶帶來直接的經濟損失。作為港股上市的企業,微盟的股價也在事故發生之後大幅下跌。
從微盟的公告可以看出,微盟員工刪庫事件的一個促成條件是「該員工作為運維部核心運維人員,通過個人VPN登錄到了公司內網跳板機,並具有刪庫的許可權」。該事件無論是對SaaS服務商而言,還是對普通的企業用戶而言,都值得反思和自省。
風險評估:
依據《網安法》第21、25條的規定,網路運營者應當按照網路安全等級保護制度的要求,履行下列安全保護義務,保障網路免受干擾、破壞或者未經授權的訪問,防止網路數據泄露或者被竊取、篡改:(1)制定內部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確定網路安全負責人,落實網路安全保護責任;(2)採取防範計算機病毒和網路攻擊、網路侵入等危害網路安全行為的技術措施;(3)採取監測、記錄網路運行狀態、網路安全事件的技術措施,並按照規定留存相關的網路日誌不少於六個月;(4)採取數據分類、重要數據備份和加密等措施;(5)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義務。同時,網路運營者還應當制定網路安全事件應急預案,及時處置系統漏洞、計算機病毒、網路攻擊、網路侵入等安全風險;在發生危害網路安全的事件時,立即啟動應急預案,採取相應的補救措施,並按照規定向有關主管部門報告。
內部員工泄密一直是企業數據泄露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當前「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的典型行為模式。遠程辦公環境下,企業需要為大部分的員工提供連接內網及相關資料庫的訪問許可權,進一步增大數據泄露甚至被破壞的風險。
與用戶流量激增導致的系統「短時間崩潰」不同,「微盟刪庫」事件的發生可能與企業內部信息安全管理有直接的關系。如果平台內合作商戶產生直接經濟損失,不排除平台運營者可能需要承擔網路安全相關的法律責任。
應對建議:
為有效預防員工惡意破壞、泄露公司數據,保障企業的數據安全,我們建議企業可以採取以下預防措施:
制定遠程辦公或移動辦公的管理制度,區分辦公專用移動設備和員工自有移動設備,進行分類管理,包括但不限於嚴格管理辦公專用移動設備的讀寫許可權、員工自有移動設備的系統許可權,尤其是企業資料庫的管理許可權;
建立數據分級管理制度,例如,應當根據數據敏感程度,制定相適應的訪問、改寫許可權,對於核心資料庫的數據,應當禁止員工通過遠程登錄方式進行操作或處理;
根據員工工作需求,依據必要性原則,評估、審核與限制員工的數據訪問和處理許可權,例如,禁止員工下載數據到任何用戶自有的移動終端設備;
建立數據泄露的應急管理方案,包括安全事件的監測和上報機制,安全事件的響應預案;
制定遠程辦公的操作規范,使用文件和材料的管理規范、應用軟體安裝的審批流程等;
組建具備遠程安全服務能力的團隊,負責實時監控員工對核心資料庫或敏感數據的操作行為、資料庫的安全情況;
加強對員工遠程辦公安全意識教育。
4.疫情期間,為了公共利益,企業通過系統在線收集員工疫情相關的信息,是否需要取得員工授權?疫情結束之後,應當如何處理收集的員工健康信息?
場景示例:
在遠程辦公期間,為加強用工管理,確保企業辦公場所的健康安全和制定相關疫情防控措施,企業會持續地向員工收集各類疫情相關的信息,包括個人及家庭成員的健康狀況、近期所在地區、當前住址、所乘航班或火車班次等信息。收集方式包括郵件、OA系統上報、問卷調查等方式。企業會對收集的信息進行統計和監測,在必要時,向監管部門報告企業員工的整體情況。如發現疑似病例,企業也會及時向相關的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或者醫療機構報告。
風險評估:
2020年1月20日,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被國家衛健委納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規定的乙類傳染病,並採取甲類傳染病的預防、控制措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第三十一條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發現傳染病病人或者疑似傳染病病人時,應當及時向附近的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或者醫療機構報告。
2月9日,中央網信辦發布了《關於做好個人信息保護利用大數據支撐聯防聯控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各地方各部門要高度重視個人信息保護工作,除國務院衛生健康部門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授權的機構外,其他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以疫情防控、疾病防治為由,未經被收集者同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按其規定執行。
各地也陸續出台了針對防疫的規范性文件,以北京為例,根據《北京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依法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決定》,本市行政區域內的機關、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其他組織應當依法做好本單位的疫情防控工作,建立健全防控工作責任制和管理制度,配備必要的防護物品、設施,加強對本單位人員的健康監測,督促從疫情嚴重地區回京人員按照政府有關規定進行醫學觀察或者居家觀察,發現異常情況按照要求及時報告並採取相應的防控措施。按照屬地人民政府的要求,積極組織人員參加疫情防控工作。
依據《通知》及上述法律法規和規范性文件的規定,我們理解,在疫情期間,如果企業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獲得了國務院衛生健康部門的授權,企業在授權范圍內,應當可以收集本單位人員疫情相關的健康信息,而無需取得員工的授權同意。如果不能滿足上述例外情形,企業還是應當依照《網安法》的規定,在收集前獲得用戶的授權同意。
《通知》明確規定,為疫情防控、疾病防治收集的個人信息,不得用於其他用途。任何單位和個人未經被收集者同意,不得公開姓名、年齡、身份證號碼、電話號碼、家庭住址等個人信息,但因聯防聯控工作需要,且經過脫敏處理的除外。收集或掌握個人信息的機構要對個人信息的安全保護負責,採取嚴格的管理和技術防護措施,防止被竊取、被泄露。具體可參考我們近期的文章《解讀網信辦<關於做好個人信息保護利用大數據支撐防疫聯控工作的通知>》
應對建議:
在遠程期間,如果企業希望通過遠程辦公系統收集員工疫情相關的個人信息,我們建議各企業應當:
制定隱私聲明或用戶授權告知文本,在員工初次提交相關信息前,獲得員工的授權同意;
遵循最小必要原則,制定信息收集的策略,包括收集的信息類型、頻率和顆粒度;
遵循目的限制原則,對收集的疫情防控相關的個人信息進行區分管理,避免與企業此前收集的員工信息進行融合;
在對外展示企業整體的健康情況時或者披露疑似病例時,對員工的相關信息進行脫敏處理;
制定信息刪除管理機制,在滿足防控目的之後,及時刪除相關的員工信息;
制定針對性的信息管理和保護機制,將收集的員工疫情相關的個人信息,作為個人敏感信息進行保護,嚴格控制員工的訪問許可權,防止數據泄露。
5.遠程辦公期間,為有效監督和管理員工,企業希望對員工進行適當的監測,如何才能做到合法合規?
場景示例:
遠程辦公期間,為了有效監督和管理員工,企業根據自身情況制定了定時匯報、簽到打卡、視頻監控工作狀態等措施,要求員工主動配合達到遠程辦公的監測目的。員工通過系統完成匯報、簽到打卡時,很可能會反復提交自己的姓名、電話號碼、郵箱、所在城市等個人基本信息用於驗證員工的身份。
同時,在使用遠程OA系統或App時,辦公系統也會自動記錄員工的登錄日誌,記錄如IP地址、登錄地理位置、用戶基本信息、日常溝通信息等數據。此外,如果員工使用企業分配的辦公終端設備或遠程終端虛擬機軟體開展工作,終端設備和虛擬機軟體中可能預裝了監測插件或軟體,在滿足特定條件的情況下,會記錄員工在終端設備的操作行為記錄、上網記錄等。
風險評估:
上述場景示例中,企業會通過1)員工主動提供和2)辦公軟體自動或觸發式收集兩種方式收集員工的個人信息,構成《網安法》下的個人信息收集行為。企業應當根據《網安法》及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遵循合法、正當、必要的原則,公開收集、使用規則,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圍,並獲取員工的同意。
對於視頻監控以及系統監測軟體或插件的使用,如果操作不當,並且沒有事先取得員工的授權同意,很可能還會侵犯到員工的隱私,企業應當尤其注意。
應對建議:
遠程辦公期間,尤其在當前員工還在適應該等工作模式的情形下,企業根據自身情況採取適當的監督和管理措施,具有正當性。我們建議企業可以採取以下措施,以確保管理和監測行為的合法合規:
評估公司原有的員工合同或員工個人信息收集授權書,是否能夠滿足遠程辦公的監測要求,如果授權存在瑕疵,應當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設計獲取補充授權的方式,包括授權告知文本的彈窗、郵件通告等;
根據收集場景,逐項評估收集員工個人信息的必要性。例如,是否存在重復收集信息的情況,是否有必要通過視頻監控工作狀態,監控的頻率是否恰當;
針對系統監測軟體和插件,設計單獨的信息收集策略,做好員工隱私保護與公司數據安全的平衡;
遵守目的限制原則,未經員工授權,不得將收集的員工數據用於工作監測以外的其他目的。
四、總結
此次疫情,以大數據、人工智慧、雲計算、移動互聯網為代表的數字科技在疫情防控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也進一步推動了遠程辦公、線上運營等業務模式的發展。這既是疫情倒逼加快數字化智能化轉型的結果,也代表了未來新的生產力和新的發展方向[9]。此次「突發性的全民遠程辦公熱潮」之後,遠程辦公、線上運營將愈發普及,線下辦公和線上辦公也將形成更好的統一,真正達到提升工作效率的目的。
加快數字化智能化升級也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迫切需要。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對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作出重大部署,強調要推進數字政府建設,加強數據共享,建立健全運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手段進行行政管理的制度規則[10]。
為平穩加速推進數字化智能化發展,契合政府現代化治理的理念,企業務必需要全面梳理並完善現有的網路安全與數據合規策略,為迎接新的智能化管理時代做好准備。
Ⅵ 網路安全與防範措施
網路安全與防範措施【1】
摘要:隨著計算機網路技術的快速發展,網路安全日益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越來越多的計算機用戶足不出戶就可訪問到全球網路系統豐富的信息資源,經濟、文化、軍事和社會活動也強烈依賴於網路,一個網路化的社會已呈現在我們面前。
隨著網路應用的不斷增多,網路安全問題也越來越突出。
由於計算機網路聯接形式的多樣性、終端分布的不均勻性、網路的開放性和網路資源的共享性等因素,致使計算機網路容易遭受病毒、黑客、惡意軟體和其它不軌行為的攻擊。
為確保信息的安全與暢通,研究網路的安全與防範措施已迫在眉捷。
本文分析了影響網路安全的主要因素及攻擊的主要方式,從管理和技術兩方面就加強計算機網路安全提出了針對性的對策。
關鍵詞:網路安全;防範;隱患;措施
引言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突飛猛進,計算機網路的新月異,網路已經深入到我們生活的各個角落。
計算機網路在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然而,在我們每天通過互聯網路與朋友通信,和同行交流,通過互聯網了解新聞獲取信息的同時,我們對這個網路究竟了解多少,我們是否能意識到給我們生活、工作帶來快捷、便利的網路所潛伏的不安全因素。
1計算機網路安全的概念
計算機網路安全的具體定義會隨著使用者的變化而變化,使用者不同,對網路安全的認識和要求也就不同。
例如從普通使用者的角度來說,可能僅僅希望個人隱私或機密信息在網路上傳輸時受到保護,避免被偷聽、篡改和偽造;而網路提供商除了關心這些網路信息安全外,還要考慮如何應付突發的 自然 災害、軍事打擊等對網路硬體的破壞,以及在網路出現異常時如何恢復網路通信,保持網路通信的連續性。
從本質上來講,網路安全包括組成網路系統的硬體、軟體及其在網路上傳輸信息的安全性,使其不致因偶然的或者惡意的攻擊遭到破壞,網路安全既有技術方面的問題 ,也有管理方面的問題,兩方面相互補充,缺一不可。
人為的網路入侵和攻擊行為使得網路安全面臨新的挑戰。
2、計算機網路安全的隱患及攻擊形式
2.1計算機網路硬體安全隱患
計算機網路硬體設施是互聯網中必不可少的部分,硬體設施本身就有著安全隱患。
電子輻射泄露就是其主要的安全隱患問題,也就是說計算機和網路所包含的電磁信息泄露了,這增加了竊密、失密、泄密的危險;此外安全隱患問題也體現在通信部分的脆弱性上,在進行數據與信息的交換和通信活動時,主要通過四種線路,即光纜、電話線、專線、微波,除光纜外其它三種線路上的信息比較容易被竊取;除上述方面外,計算機的操作系統與硬體組成的脆弱性,也給系統的濫用埋下了隱患。
?另外,移動存儲介質。
移動存儲介質比如U盤、移動硬碟等,由於其自身具有方便小巧、存儲量大、通用性強、易攜帶等特點,應用比較廣泛,尤其是涉密單位,這給網路系統的信息安全造成很大的隱患。
2.2計算機軟體漏洞
黑客通過精心構造的惡意代碼,攻擊某些網站並上傳惡意代碼到被攻擊網站的伺服器。
用戶訪問被攻擊的網站時,可能導致用戶隱私信息泄露。
無論多強大的軟體在設計之初都難免存在缺陷或漏洞,操作系統軟體也不例外。
系統主機之間互異的操作系統具有相對的獨立性,同樣性質的漏洞,也會由於操作系統軟體設計開發過程的不同,而具有不一樣的表現形式。
攻擊者可以很「方便」的通過漏洞對計算機系統進行破壞,造成主機癱瘓、重要資料丟失等,嚴重影響系統的正常運行。
2.3黑客攻擊和計算機病毒攻擊
這是一種最嚴重的網路安全威脅。
攻擊者通過各種方式尋找系統脆弱點或系統漏洞,由於網路系統同構冗餘環境的弱點是相同的,多個系統同時故障的概率雖小,但被攻破可能性卻大,通過攔截、竊取等多種方式,向系統實施攻擊,破壞系統重要數據,甚至系統癱瘓,給網路安全帶來嚴重威脅。
網路病毒發病和傳播速度極快,而許多計算機用戶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沒有安裝殺毒軟體或不能及時更新殺毒軟體病毒庫,造成網路病毒泛濫,病毒程序輕者降低系統工作效率,重者導致系統崩潰、數據丟失,造成無可挽回的損失,不僅嚴重地危害到了用戶計算機安全,而且極大的消耗了網路資源,造成網路擁塞,給每一個用戶都帶來極大的不便。
2.4網路自身的安全缺陷
網路是一個開放的環境,TCP/IP是一個通用的協議,即通過IP地址作為網路節點的唯一標識,基於IP地址進行多用戶的認證和授權,並根據IP包中源IP地址判斷數據的真實和安全性,但該協議的最大缺點就是缺乏對IP地址的保護,缺乏對源IP地址真實性的認證機制,這就是TCP/IP協議不安全的根本所在。
通過TCP/IP協議缺陷進行的常見攻擊有:源地址欺騙、IP欺騙、源路由選擇欺騙、路由選擇信息協議攻擊、SYN攻擊等等。
3.網路安全的防範措施
3.1防火牆技術
防火牆是網路安全的屏障,配置防火牆是實現網路安全最基本、最經濟、最有效的安全措施之一。
防火牆是指一個由軟體或和硬體設備組合而成,處於企業或網路群體計算機與外界通道之間,限制外界用戶對內部網路訪問及管理內部用戶訪問外界網路的許可權。
當一個網路接上Inter net之後,系統的安全除了考慮計算機病毒、系統的健壯性之外,更主要的是防止非法用戶的入侵,而目前防止的措施主要是靠防火牆技術完成。
3.2數據加密技術
數據加密技術就是對信息進行重新編碼,從而隱藏信息內容,使非法用戶無法獲取信息的真實內容的一種技術手段。
數據加密技術是為提高信息系統及數據的安全性和保密性,防止秘密數據被外部破析所採用的主要手段之一。
數據加密技術按作用不同可分為數據存儲,數據傳輸、數據完整性的鑒別,以及密鑰的管理技術。
數據存儲加密技術是防止在存儲環節上的數據丟失為目的,可分為密文存儲和存取兩種,數據傳輸加密技術的目的是對傳輸中的數據流加密。
數據完整性鑒別是對介入信息的傳送、存取,處理人的身份和相關數據內容進行驗證,達到保密的要求,系統通過對比驗證對輸入的特徵值是否符合預先設定的參數,實現對數據的安全保護。
3.3防病毒技術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展,計算機病毒變得越來越復雜和高級,對計算機信息系統構成極大的威脅。
在病毒防範中普遍使用的防病毒軟體,從功能上可以分為網路防病毒軟體和單機防病毒軟體兩大類。
單機防病毒軟體一般安裝在單台PC上,即對本地和本地工作站連接的遠程資源採用分析掃描的方式檢測、清除病毒。
網路防病毒軟體則主要注重網路防病毒,一旦病毒入侵網路或者從網路向其它資源傳染,網路防病毒軟體會立刻檢測到並加以刪除。
病毒主要由數據破壞和刪除、後門攻擊、拒絕服務、垃圾郵件傳播幾種方式的對網路進行傳播和破壞,照成線路堵塞和數據丟失損毀。
那麼建立統一的整體網路病毒防範體系是對計算機網路整體有效防護的解決辦法。
3.4伺服器訪問控制策略
伺服器和路由器這樣的網路基礎設備,避免非法入侵的有效方法是去掉不必要的網路訪問,在所需要的網路訪問周圍建立訪問控制。
另外對用戶和賬戶進行必要的許可權設置。
一是要限制資料庫管理員用戶的數量和給用戶授予其所需要的最小許可權。
二是取消默認賬戶不需要的許可權選擇合適的賬戶連接到資料庫。
3.5建立更安全的電子郵件系統
目前有些優秀的電子郵件安全系統具有強大的高准確率和低誤報率,獨特的策略模塊可以幫助用戶輕松地實現郵件系統的管理與維護,有的電子郵件系統判別垃圾郵件的准確率接近百分之百。
各用戶要多方分析、比較,選擇優秀的電子郵件安全系統保證網路的郵件系統安全,以改變郵件系統存在垃圾郵件、郵件病毒、郵件泄密等安全隱患的現狀。
3.6提高網路工作人員的素質,強化網路安全責任
為了強化網路安全的責任,還有一項重要任務――提高網路工作人員的管理素質。
要結合數據、軟體、硬體等網路系統各方面對工作人員進行安全教育,提高責任心,並通過相關業務技術培訓,提高工作人員的操作技能,網路系統的安全管理要加以重視,避免人為事故的發生。
由於網路研究在我國起步較晚,因此網路安全技術還有待提高和發展。
此外,為了保障網路能夠安全運行,我們還應該制定完善的管理措施,建立嚴格的管理制度,完善法規、法律,提高人們對網路安全的認識,加大對計算機犯罪的法律制裁。
4.結束語
計算機網路的安全性越來越受到重視,網路環境的復雜性、多變性,以及信息系統的脆弱性,決定了計算機網路不能僅僅依靠防火牆,而涉及到管理和技術等方方面面。
總的來說,網路安全不僅僅是技術問題,同時也是一個安全管理問題。
我們必須綜合考慮安全因素,制定合理的目標、技術方案和相關的配套法規等。
世界上不存在絕對安全的網路系統,隨著計算機網路技術的進一步發展,網路安全防護技術也必然隨著網路應用的發展而不斷發展。
需要仔細考慮系統的安全需求,建立相應的管理制度,並將各種安全技術與管理手段結合在一起,才能生成一個高效、通用、安全的計算機網路系統。
網路安全與防範措施【2】
[摘要]隨著計算機網路的普及,我們對網路的依賴程度越來越高。
網路的開放性使得網路信息的安全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脅。
我們必須積極採取各種有效的防範措施以確保重要信息不受損失。
本文主要從分析計算機網路安全隱患入手來探究其防範措施。
[關鍵詞]計算機網路;網路安全;防範措施;防火牆
隨著高新科技的發展,信息技術已滲透各個領域,對行業現代化建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特別是信息技術在生活中的廣泛滲透和發展,不但改變了傳統的生活模式、辦公方式、管理方式。
信息化已作為社會發展的核心內容,成為促進社會發展的助推器。
然而,隨著信息網規模的逐漸擴大和系統應用的不斷深入。
各種網路安全問題也隨之而來。
例如系統不穩定、網速緩慢或癱瘓:訪問登錄失敗、設備和信息安全事故、黑客和計算機病毒入侵等故障,嚴重影響,網路的正常使用,成為阻礙網路進一步深化和發展的瓶頸。
因此,研究網路安全防範技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計算機網路安全的概念
網路安全從本質上講就是網路上的信息安全,指網路系統的硬體、軟體及數據受到保護,免受破壞、更改和泄露,系統可靠正常地運行,網路服務小中斷;從用戶的角度來看,他們希望涉及個人和商業的信息在網路上傳輸時受到機密性、完整性和真實性的保護,避免其他人利用偷聽,篡改、抵賴等於段對自己的利益和隱私造成損害和侵犯;從網路運營商和管理者的角度來說,他們希望對本地網路信息的訪問、讀寫等操作受到保護和控制,避免出現病毒、非法存取、拒絕服務和網路資源的非法佔用和黑客的攻擊。
計算機安全主要是為數據處理系統建立和採取的技術和管理的安全保護,保護計算機硬體、軟體數據不因偶然和惡意的元兇而遭到破壞,更改和泄漏。
從本質上來講,網路安全包括組成網路系統的硬體,軟體及其住網路上傳輸信息的安全性,使其不致因偶然的或者惡意的攻擊遭到破壞。
網路安全既有技術方面的問題,也有管理方面的問題,兩方面相互補充,缺一不可。
2網路安全的隱患
對計算機信息構成不安全的因素很多,其中包括人為的因素、自然的因素和偶發的因素。
其中,人為因素是指一些不法之徒利用計算機網路存在的漏洞,或者潛入計算機房,盜用計算機系統資源,非法獲取重要數據、篡改系統數據、破壞硬體設備、編制計算機病毒。
人為因素是對計算機信息網路安全威脅最大的因素。
計算機網路不安全因素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2.1計算機網路的脆弱性
互聯網是對全世界都開放的網路,任何單位或個人都可以在網上方便地傳輸和獲取各種信息,互聯網這種具有開放性、共享性、國際性的特點就對計算機網路安全提出了挑戰。
在使用互聯網時應注意以下幾項不可靠的安全性。
2.1.1網路的開放性,網路的技術是全開放的,使得網路所面臨的攻擊來自多方面。
或是來自物理傳輸線路的攻擊,或是來自對網路通信協議的攻擊,以及對計算機軟體、硬體的漏洞實施攻擊。
2.1.2網路的國際性,意味著對網路的攻擊不僅是來自於本地網路的用戶,還可以是互聯網上其他國家的黑客,所以,網路的安全面臨著國際化的挑戰。
2.1.3網路的自由性,大多數的網路對用戶的使用沒有技術上的約束,用戶可以自由的`上網,發布和獲取各類信息。
2.2操作系統存在的安全問題
操作系統是一個支撐軟體,是計算機程序或別的運用系統在上面正常運行的一個環境。
操作系統提供了很多的管理功能,主要是管理系統的軟體資源和硬體資源。
操作系統軟體自身的不可靠安全性,是計算機系統開發設計的不周而留下的破綻,都給網路安全留下隱患。
2.2.1操作系統結構體系的缺陷。
操作系統本身有內存管理、CPU管理、外設的管理,每個管理都涉及一些模塊或程序,如果在這些程序裡面存在問題,比如內存管理的問題,外部網路的一個連接過來,剛好連接一個有缺陷的模塊,可能出現的情況是,計算機系統會因此崩潰。
所以,有些黑客往往是針對操作系統的不完善進行攻擊,使計算機系統,特別是伺服器系統立刻癱瘓。
2.2.2操作系統支持在網路上傳送文件、載入或安裝程序,包括可執行文件,這些功能也會帶來不安全因素。
網路很重要的一個功能就是文件傳輸功能,比如FTP,這些安裝程序經常會帶一些可執行文件,這些可執行文件都是人為編寫的程序,如果某個地方出現漏洞,那麼系統就可能會造成崩潰。
像這些遠程調用、文件傳輸,如果生產廠家或個人在上面安裝間諜程序,那麼用戶的整個傳輸過程、使用過程都會被別人監視到,所有的這些傳輸文件、載入的程序、安裝的程序、執行文件,都可能給操作系統帶來安全的隱患。
所以,建議盡量少使用一些來歷不明,或者無法證明它安全性的軟體。
2.2.3操作系統有守護進程的防護功能,它是系統的一些進程,總是在等待某些事件的出現。
所謂的守護進程,就是監控病毒的監控軟體,當有病毒出現就會被捕捉。
但是有些進程是一些病毒,碰到特定的情況就會把用戶的硬碟格式化,這些進程就是很危險的守護進程,平時可能不起作用,可是在某些條件下發生後,就會發生作用。
如果操作系統守護進程被人為地破壞掉就會出現這種不良的安全隱患。
3網路安全的防患措施
上面已經分析了網路安全所存在的一系列隱患,其中包括網路本身所具有的脆弱性和一些管理上的失當等原因。
而作為計算機用戶,應該積極地採取有效的措施進行防患,以避免嚴重後果發生的可能性。
網路安全採用的主要防範措施如下:
3.1提高安全意識,加大安全管理力度
(1)配備專業的安全管理人員。
安全管理要有專人負責,同時還要有技術人員去落實。
(2)控制對網路的訪問和使用。
控制用戶對網路的訪問和使用的目的是保證網路資源不被非法使用和非法訪問。
(3)增強防病毒意識。
查、殺病毒是確保網路系統安全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
(4)及時做好數據備份工作,確保網路信息的安全。
3.2及時修補「漏洞」
網路軟體不可能無缺陷、無漏洞,這些漏洞和缺陷正是黑客攻擊的首選目標。
3.3利用網路安全技術
3.3.1防火牆技術
目前保護網路安全最主要的手段之一就是構築防火牆。
防火牆是一種形象的說法,其實它是一種計算機硬體和軟體相結合的技術,是在受保護網與外部網之間構造一個保護層,把攻擊者擋在受保護網的外面。
這種技術強制所有出入內外網的數據流都必須經過此安全系統。
它通過監測、限制或更改跨越防火牆的數據流,盡可能地對外部網路屏蔽有關受保護網路的信息和結構來實現對網路的安全保護。
因而防火牆可以被認為是一種訪問控制機制,用來在不安全的公共網路環境下實現局部網路的安全性。
3.3.2身份認證
身份認證是任何一個安全的計算機所必需的組成部分。
身份認證必須做到准確無誤地將對方辨認出來,同時還應該提供雙向的認證,即互相證明自己的身份,網路環境下的身份認證比較復雜,因為驗證身份的雙方都是通過網路而不是直接接觸,傳統的指紋手段等已無法使用,所以目前通常採用的是基於對稱密鑰加密或公開密鑰加密的方法,以及採用高科技手段的密碼技術進行身份驗證。
3.3.3訪問控制
訪問控制也叫接入控制,阻止非授權用戶進入網路,防止任何對計算機資源和通信資源的非授權訪問。
即根據用戶的身份賦予其相應的許可權,也就是說按事先確定的規則決定主體對客體的訪問是否合法。
訪問控制主要通過注冊口令、用戶分組控制、文件許可權控制三個層次來實現。
3.3.4基於密碼論的技術
密碼技術是集數學、計算機科學、電子與通信等諸多學科於一體的交叉學科,是保護信息安全的主要手段之一,它不僅具有保證信息機密性的信息加密功能,而且具有數字簽名、身份驗證、秘密分存、系統安全等功能。
(1)密鑰技術。
密鑰技術的任務是在一個密碼系統中控制密鑰的選擇和分配。
密鑰是一段數字信息,它與加密演算法相互作用,以控制信息的加密。
(2)數字簽名。
數字簽名是一種用於鑒別的重要技術。
數字簽名是一個數,它依賴於消息的所有位以及一個保密密鑰。
它的正確性可以用一個公開密鑰來檢驗。
數字簽名可以用於鑒別服務,也可以用於完整性服務和無拒絕服務。
當數字簽名用於無拒絕服務時,它是和公證一起使用的。
公證是通過可信任的第三方來驗證消息的。
(3)驗證技術。
驗證技術可分為基於共享密鑰的認證和基於公鑰的認證。
前者實際上是執行一種查詢―問答協議,發送方發送一個隨機數給接收方,接收方解密後以一種特殊形式轉換它並傳回結果,從而實現認證。
該協議的關鍵是如何建立共享密鑰。
3.3.5反病毒軟體
即使有防火牆、身份認證和加密措施,人們仍擔心遭到病毒和黑客的攻擊。
隨著計算機網路的發展,攜帶病毒和黑客程序的數據包和電子郵件越來越多,打開或運行這些文件,計算機就有可能感染病毒。
假如安裝有反病毒軟體,就可以預防、檢測一些病毒和黑客程序。
總之,網路安全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技術、設備、管理和制度等多方面的因素,安全解決方案的制定需要從整體上進行把握。
網路安全解決方案是綜合各種計算機網路信息系統安全技術,將安全操作系統技術、防火牆技術、病毒防護技術、入侵檢測技術、安全掃描技術等綜合起來,形成一套完整的、協調一致的網路安全防護體系。
我們必須做到管理和技術並重,安全技術必須結合安全措施,並加強網路立法和執法的力度,建立備份和恢復機制,制定相應的安全標准。
此外,由於網路病毒、網路犯罪等技術是不分國界的,因此必須進行充分的國際合作,來共同對付日益猖獗的網路犯罪和網路病毒等問題,確保網路安全。
參考文獻:
[1]白斌.防火牆在網路安全中的應用[J].科技創新導報,2007(35).
[2]彭,高.計算機網路信息安全及防護策略研究[J].計算機與數字工程,2011(01).
[3]陳愛梅.基於防火牆技術的網路安全的研究[J].科協論壇(下半月),2008(05).
[4]郭勇.計算機網路安全淺析[J].科技廣場,2009(09).
Ⅶ 如何才能做好網路安全防護呢
一、做好基礎性的防護工作,伺服器安裝干凈的操作系統,不需要的服務一律不裝,多一項就多一種被入侵的可能性,打齊所有補丁,微軟的操作系統當然推薦 WIN2K3,性能和安全性比WIN2K都有所增強,選擇一款優秀的殺毒軟體,至少能對付大多數木馬和病毒的,安裝好殺毒軟體,設置好時間段自動上網升級,設置好帳號和許可權,設置的用戶盡可能的少,對用戶的許可權盡可能的小,密碼設置要足夠強壯。對於 MSSQL,也要設置分配好許可權,按照最小原則分配。最好禁用xp_cmdshell。有的網路有硬體防火牆,當然好,但僅僅依靠硬體防火牆,並不能阻擋 hacker的攻擊,利用反向連接型的木馬和其他的辦法還是可以突破硬體防火牆的阻擋。WIN2K3系統自帶的防火牆功能還不夠強大,建議打開,但還需要安裝一款優秀的軟體防火牆保護系統,我一般習慣用ZA,論壇有很多教程了。對於對互聯網提供服務的伺服器,軟體防火牆的安全級別設置為最高,然後僅僅開放提供服務的埠,其他一律關閉,對於伺服器上所有要訪問網路的程序,現在防火牆都會給予提示是否允許訪問,根據情況對於系統升級,殺毒軟體自動升級等有必要訪問外網的程序加到防火牆允許訪問列表。那麼那些反向連接型的木馬就會被防火牆阻止,這樣至少系統多了一些安全性的保障,給hacker入侵就多一些阻礙。網路上有很多基礎型的防護資料,大家可以查查相關伺服器安全配置方面的資料。
二、修補所有已知的漏洞,未知的就沒法修補了,所以要養成良好的習慣,就是要經常去關注。了解自己的系統,知彼知己,百戰百勝。所有補丁是否打齊,比如 mssql,server-U,論壇程序是否還有漏洞,每一個漏洞幾乎都是致命的,系統開了哪些服務,開了哪些埠,目前開的這些服務中有沒有漏洞可以被黑客應用,經常性的了解當前黑客攻擊的手法和可以被利用的漏洞,檢查自己的系統中是否存在這些漏洞。比如SQL注入漏洞,很多網站都是因為這個伺服器被入侵,如果我們作為網站或者伺服器的管理者,我們就應該經常去關注這些技術,自己經常可以用一些安全性掃描工具檢測檢測,比如X- scan,snamp, nbsi,PHP注入檢測工具等,或者是用當前比較流行的hacker入侵工具檢測自己的系統是否存在漏洞,這得針對自己的系統開的服務去檢測,發現漏洞及時修補。網路管理人員不可能對每一方面都很精通,可以請精通的人員幫助檢測,當然對於公司來說,如果系統非常重要,應該請專業的安全機構來檢測,畢竟他們比較專業。
三、伺服器的遠程管理,相信很多人都喜歡用server自帶的遠程終端,我也喜歡,簡潔速度快。但對於外網開放的伺服器來說,就要謹慎了,要想到自己能用,那麼這個埠就對外開放了,黑客也可以用,所以也要做一些防護了。一就是用證書策略來限制訪問者,給 TS配置安全證書,客戶端訪問需要安全證書。二就是限制能夠訪問伺服器終端服務的IP地址。三是可以在前兩者的基礎上再把默認的3389埠改一下。當然也可以用其他的遠程管理軟體,pcanywhere也不錯。
四、另外一個容易忽視的環節是網路容易被薄弱的環節所攻破,伺服器配置安全了,但網路存在其他不安全的機器,還是容易被攻破,「千里之堤,潰於蟻穴 」。利用被控制的網路中的一台機器做跳板,可以對整個網路進行滲透攻擊,所以安全的配置網路中的機器也很必要。說到跳板攻擊,水平稍高一點的hacker 攻擊一般都會隱藏其真實IP,所以說如果被入侵了,再去追查的話是很難成功的。Hacker利用控制的肉雞,肉雞一般都是有漏洞被完全控制的計算機,安裝了一些代理程序或者黑客軟體,比如DDOS攻擊軟體,跳板程序等,這些肉雞就成為黑客的跳板,從而隱藏了真實IP。
五、最後想說的是即使大家經過層層防護,系統也未必就絕對安全了,但已經可以抵擋一般的hacker的攻擊了。連老大微軟都不能說他的系統絕對安全。系統即使只開放80埠,如果服務方面存在漏洞的話,水平高的hacker還是可以鑽進去,所以最關鍵的一點我認為還是關注最新漏洞,發現就要及時修補。「攻就是防,防就是攻」 ,這個觀點我比較贊同,我說的意思並不是要去攻擊別人的網站,而是要了解別人的攻擊手法,更好的做好防護。比如不知道什麼叫克隆管理員賬號,也許你的機器已經被入侵並被克隆了賬號,可能你還不知道呢?如果知道有這種手法,也許就會更注意這方面。自己的網站如果真的做得無漏洞可鑽,hacker也就無可奈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