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提高網速
以W10系統示例操作步驟如下:
我們需要的工具有:電腦、W10系統
1、首先右鍵單擊左下角的」開始「菜單按鈕,打開運行。
無線通信網路優化是一項持續性長的系統工程,無線通信網路優化主要有三個步驟:採集數據、分析性能、實施和測試優化方案。
採集數據是指對網路設計目標、網路總體運行和其工程情況的系統數據進行採集,其目的是對網路性能和質量能夠更加有針對性的分析。採集數據的方法有話務數據採集和路測數據採集兩種。
其中,話務數據採集主要有網路接入性能數據、信道接通率、可用率、擁塞率、掉線率、話務轉換成功率、話統報告圖表等。路測數據採集則是指通過路測設備對無線通信網路的覆蓋、轉換、質量現狀等進行定性定量定位。
分析性能是指通過上面的兩種數據採集方法,對採集到的數據進行有效分析,以便制定網路優化方案。對採集的數據主要從干擾、掉話、轉換、話務均衡四個方面來分析通信網路性能。無線通信網路一般發生的故障有:接入失敗、切換失敗、掉話、高錯誤幀率。
導致掉話的故障則可能是:覆蓋盲區、硬體故障、交換鏈路失敗、搜索窗長度設置不正確、深度衰落、陰影衰落、其他網路干擾等;而引起高誤幀率的故障原因有:前向/反向業務信道差、前向/反向鏈路功控問題、導頻污染、導頻信號差等。
另外,在對關於通話干擾的數據進行分析後,我們可以得知GSM系統正是一個干擾受限的系統。干擾使得錯誤率增加,進一步降低語音通話的質量。
最後,在對無線網路的性能分析完成後,就要實施和測試優化方案。實施的優化方案主要包括了覆蓋優化、設備優化、硬體系統優化、話務量優化、干擾信號分析、網路結構優化、無線參數優化、容量優化及領區優化等。實施優化方案後必須重新對無線網路進行測試,測試的重點是對無線網路中的覆蓋、接入、干擾、掉話、容量等的測試。
㈢ 什麼是移動通信網路優化,包括哪些步驟
移動通信網路優化是高層次的維護工作,是通過採用新技術手段以及優化工具對網路參數合理調整,從而提高網路質量的維護工作。
移動通信網路優化的步驟 如下:
1、無線網路調查和測試。
無線網路的實際調查和測試是網路優化不可缺少的步驟。重要的手段是話務統計和DT和CQT,為網路優化提供有力支持。
2、無線參數檢查和標准化
在一般的網路優化方法中,都包含了數據的一致性檢查,利用軟體對無線參數進行全面的檢查,生成詳細的檢查報告。同時利用以往的網優經驗,將無線參數的經驗值錄入經驗資料庫,將某些無線參數的值與經驗值做標准化比較,在此基礎上進行分析和優化。
3、無線功能檢查
在網路優化過程中,根據實際情況詳細考察網路無線功能的開啟情況,如跳頻、動態功率控制、CLS等等,以使網路能得到最佳性能。
4、頻率優化
頻率優化是網路優化中重要的一環。當前網路的實際狀況表明,由於頻率資源緊張,頻率復用困難帶來的網路性能下降的情況已經成為提高網路性能的瓶頸。因此頻率優化是網優的一個重點。要詳細考察網路的頻率使用情況,如復用辦法、干擾情況、地理環境影響等,在此基礎上利用相關軟體產生頻率優化方案,採用滾動的方法對頻率進行優化。
5、鄰區關系和切換優化
與頻率優化一樣,鄰區關系的優化也是網優的重要環節。因為鄰區關系的系統性和復雜性,是給無線網路造成重要影響的因素。評估網路的鄰區關系的復雜程度,並收集統計和測試數據,在此基礎上進行優化調整。鄰區關系的優化與頻率優化結合進行。
6、Trouble shooting
Trouble shooting是進行更有針對性和更加細致的,小范圍的優化,通常以單個小區的問題解決為目標。
㈣ 如何優化TCP/IP網路
現在Windows伺服器是眾多用戶的首先,以其使用方法、配置簡單贏得了大家一致的好評。而現在網路上通行的協議就是TCP/IP協議,在Windows系統中配置TCP/IP非常簡單,只要指定IP地址、掩碼、網關、DNS等選項後就能夠讓其進行工作。而我們在學習TCP/IP的時候,所了解的情況並不是如此簡單的。之所以出現兩種截然相反的情況,是因為對於TCP/IP很多參數,Windows採用了默認的設置。我們知道一般默認的設置都講究「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思想,即採用保守的配置以滿意大部分用戶的一般需求。對於追求性能的用戶來說,就需要手工進行調整了。在對TCP/IP調整的過程中,最重要有效的就是調整最大傳輸單元MTU的值。下面我們就向大家介紹具體的優化過程。
一、找出最合適的MTU值
在默認情況下,TCP/IP在網路中的最大傳輸單元為1500。這是什麼意思呢?我們知道網路傳輸數據是按數據包的形式來傳送的,例如默認的MTU值為1500位元組,那麼當傳送的數據大於1500時,則會以此為標准,將其分封個若干個1500位元組,然後進行封包、解包操作。由此看來,MTU值的大小會影響到封包和解包操作的頻率。
那麼我們是不是將MTU的值設的越大越好呢?當然不是,首先值過小,那麼會在網路中進行頻繁的封包和解包,其影響顯而易見;而設置的值過大那麼適合區域網內部的高速傳輸,但是接入Internet則會影響穩定性。因此我們需要尋找最合適的MTU值。
尋找MTU合適大小的方法是藉助Ping工具來完成的。在運行窗口中輸入「cmd」後回車打開命令提示符窗口,輸入「ping -f -l MTU值 網關IP」,其中-f表示不進行碎片整理,-l表示指定MTU的值,而最終朱則試我們一般是拿網關為標准。
在測試時,我們可以先取一個基準數據,例如默認設置1500,如果命令執行之後返回的提示信息是「Packet needs to be fragmented but DF set.」時,那則說明我們設置的MTU值過大,不適合當前的網路(圖1);當不適合時則需要重新執行該命令並將MTU值改小,而返回的信息變成「Reply from 192.168.1.254: bytes=1472 time=1ms TTL=64」的時候(圖2),那麼則可以將MTU值再增大,一直找到在兩種狀態之間的那個MTU值,這個數值就是當前環境下最合適的MTU值了。知道了這個數值後,我們才好進行後面的工作。二、修改MTU值
盡管找到了最合適的MTU值大小,但是怎麼去修改呢?因為Windows系統默認都已經設置好了,並沒有給我們提供修改的選項。
不要緊張,系統的參數設置都是保存在注冊表中的,因此我們可以通過修改注冊表的方法來實現修改MTU的值。打開運行窗口,輸入「regedit」後回車打開注冊表編輯器,然後依次選擇「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Services\Tcpip\Parameters\Interfaces」,在該項下會看到很多介面,單擊其中的每個介面,在右側則都會有一個「IPAddress」的鍵,查看它的值,如果它的值與當前網卡的IP地址相同,那麼就表示這個介面為當前使用的。這樣只要在該介面上單擊滑鼠右鍵,選擇彈出菜單中的「新建——Dword值」,創建一個名為「MTU」的Dword主鍵,然後將其值設為前面獲取的MTU值即可最後提醒大家,在修改注冊表之前,最好做好備份之後再修改,以避免修改出錯導致系統產生故障。三、應用實例
修改了MTU值後,只要數值大小合適,那麼網路性能一般都會有所提高。尤其是傳送較大容量的數據時效果會比較明顯。但是在實際的使用中,仍然有一些情況需要我們注意。下面筆者繼續向大家作一介紹。
1.啟用MTU路徑檢測
前面我們知道,MTU的值是要講究環境的,很多朋友會說,我確定最適合的MTU值時是以本地網關為參照的,如果出了區域網進入互聯網該怎麼辦呢?不要緊,我們只要啟用MTU路徑檢測,那麼TCP/IP協議就會自動檢測到達目標遠程主機路徑中所經過的網路MTU值並自動作出調整,從而避免沖突。
打開注冊後,依次選擇「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Services\Tcpip\Parameters\」,然後在右側創建一個名為「enablepmtudiscovery」的Dword值,再把它的值設為設為1表示啟用MTU路徑檢測.
2.啟用默認路由
我們知道,Windows 2000/XP/2003在某種情況下可以充當路由器來使用,但是默認狀態下該功能卻是關閉的。如果啟用該功能,那則可允許內置的路由緩沖和隊列來優化TCP/IP網路。因此我們可以打開注冊表,定位到「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Services\Tcpip\Parameters\」,然後新建一個「ipenablerouter」的Dword值,並設為1即可。
㈤ 通信方面的,網路優化主要做些什麼事
網路優化工作的主要內容包括一下幾個方面.
1.無線網路優化
無線部分具有諸多不確定因素,它對無線網路的影響很大,其性能優劣常常成為決定移動通信網好壞的決定性因素。當然,無線網路規劃階段考慮不到的問題如無線電波傳播的不確定性(障礙物的阻礙等)、基礎設施(新商業區、街道、城區的重新安排)變化、取決於地點和時間的話務負荷(如運動場)、話務要求、用戶對服務質量的要求的增加,都涉及到網路優化工作。
無線網路優化的主要內容包含:
(1) 網路規劃
(2) 工程監督
(3) 設備排障
(4) 網路測試
(5) 統計數據分析
(6) 話務平衡
(7) 覆蓋優化
2.交換網路優化
GSM網路優化不只有是無線部分的優化,還有交換部分的網路優化,應該從全網進行.
交換優化的主要內容是對局數據和路由數據進行優化,調整網路負荷均衡,包括信令負荷均衡 、設備負荷均衡及鏈路負荷均衡等,使信令、話務路由暢通,優化路由.
總的來說網路優化分的工作很多,有的是做路測的,主要工作是坐車在各個街道用專業軟體測試信號質量,然後做分析。還有得做數據優化,也就是上網的信號優化,還有的是做頻率優化。反正是很多。
㈥ 網路要優化一般從哪些方面來入手
一、網路優化過程 網路優化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它貫穿於網路發展的全過程。只有不斷提高網路的質量,才能獲得移動用戶的滿意,吸引和發展更多的用戶。 在日常網路優化過程中,可以通過OMC和路測發現問題,當然最通常的還是用戶的反映。在網路性能經常性的跟蹤檢查中發現話統指標達不到要求、網路質量明顯下降或來自的用戶反映、當用戶群改變或發生突發事件並對網路質量造成很大影響時、網路擴容時應對小區頻率規劃及容量進行核查等情形發生時,都要及時對網路做出優化。 進行網路優化的前提是做好數據的採集和分析工作,數據採集包括話統數據採集和路測數據採集兩部分。 優化中評判網路性能的主要指標項包括網路接入性能數據、信道可用率、掉話率、接通率、擁塞率、話務量和切換成功率以及話統報告圖表等,這些也是話統數據採集的重點。路測數據的採集主要通過路測設備,定性、定量、定位地測出網路無線下行的覆蓋切換、質量現狀等,通過對無線資源的地理化普查,確認網路現狀與規劃的差異,找出網路干擾、盲區地段,掉話和切換失敗地段。然後,對路測採集的數據進行分析,如測試路線的地理位置信息、測試路線區域內各個基站的位置及基站間的距離等、各頻點的場強分布、覆蓋情況、接收信號電平和質量、6個鄰小區狀況、切換情況及Layer3消息的解碼數據等,找出問題的所在從而解決方案。 網路優化的關鍵是進行網路分析與問題定位,網路問題主要從干擾、掉話、話務均衡和切換四個方面來進行分析。 干擾分析: GSM系統是干擾受限系統,干擾會使誤碼率增加,降低話音質量甚至發生掉話。一般規定誤碼率在3%左右,當誤碼率達8%~10%時話音質量就比較差了,如果誤碼率超出10%則話音質量不可容忍,無法聽清。因此,通常對載波干擾設置了一定的門限,規定同頻道載干比C/I≥9dB,鄰頻道載干比C/A≥-9dB(工程中另加3dB的餘量)。 通話干擾的定位手段包括話統數據、話音質量差引起的掉話率、干擾帶分布、用戶反映、路測 ( RxQual )及CQT呼叫質量撥打測試。 掉話分析:掉話問題的定位主要通過話統數據、用戶反映、路測 、無線場強測試、CQT呼叫質量撥打測試等方法,然後通過分析信號場強、信號干擾、參數設置(設置不當,切換參數、話務不均衡)等,找出掉話原因。 話務均衡分析: 話務均衡是指各小區載頻應得到充分利用,避免某些小區擁塞,而另一些小區基本無話務的現象。通過話務均衡可以減小擁塞率、提高接通率,減少由於話務不均引起的掉話,使通信質量進一步改善提高。話務均衡問題的定位手段包括話統數據、話務量、接通率、擁塞率、掉話率、切換成功率、路測和用戶反映。話務不均衡原因主要表現在:基站天線掛高、俯仰角、發射功率設置不合理,小區覆蓋范圍較大,導致該小區話務量較高,造成與其它基站話務量不均衡;由於地理原因,小區處於商業中心或繁華地段,手機用戶多而造成該小區相對其它小區話務量高:小區參數,如允許接入最小電平等設置不合理而導致話務量不均衡;小區優先順序參數設置未綜合考慮。 話務均衡方法1:改變定向天線的下傾角、掛高,調整相應小區參數如基站的發射功率等,改變覆蓋面的大小,以達到調節話務量的目的;對臨時話務量的增加,可通過臨時增載入頻或增大發射功率,改變信號覆蓋范圍。 話務均衡方法2:改變小區載頻數是話務量調節的常用方法之一。從話務量少的小區抽調載頻到話務量高的小區;採用OVERLAY/UNDERLAY層次小區結構或增設微蜂窩基站,降低每信道話務量。 話務均衡方法3:核查允許接入最小電平值ACCMIN,通過小區覆蓋范圍的變化間接調整話務量。注意此值調整過大可能造成盲區,過小可能造成通話質量下降;根據現場重選測試,調整小區重選參數CRO;調整切換偏移和滯後參數,改變切換邊界和切換帶來實現話務分流;啟用定向重試、負荷切換。 話務均衡方法4:雙頻網話務調整,在GSM900和GSM1800系統上採用分層小區結構;考慮小區所在層、優先順序、層間切換門限、層間切換磁滯等參數的設置,使GSM1800小區能成功吸收雙頻手機的用戶。 二、華為網路優化分析工具 為了有效解決網路優化問題,華為開發出網路優化輔助分析工具,可以作為話統分析和診斷分析的工具。 話統台統計結果是以數據表格的形式輸出的,記錄每個統計周期的計數點累計值,具有一定的缺陷:表格形式數據離散,數據變化趨勢不明顯;不提供每天平均指標的計算,手工計算平均指標花費大量工時;不能體現各種指標項間的相關關系,不便於數據分析。話統分析工具的作用就是將用戶從繁重的手工工作中解脫出來,對原始話統數據進行自動處理,以滿足用戶需要、以方便用戶分析的形式呈現出來。華為話統分析工具可以實現對異常值的過濾、異常問題的輔助診斷、日常統計項的直觀顯示、相關統計項的組合顯示及完善的報表等功能,是理想的網路優化輔助工具。 網路診斷分析工具可以及時發現網路中隱藏的問題,通過地理化顯示小區分布狀況、各小區覆蓋狀況、各小區服務質量和歷史數據的回放、網路利用率等,也可以查看小區屬性、覆蓋范圍、利用率等資料,通過動態回放歷史數據,掌握服務質量,將存在問題的小區直觀地顯示出來,以便進一步查看問題的詳細報告。診斷分析工具可對小區的覆蓋做出計算和評估,計算切換嘗試次數(信號質量、時間提前量)、切換嘗試次數、小區間切換成功率、切換時接收電平、接收質量、出小區、入小區切換比率、平均接收電平、接收質量等,分析出小區覆蓋水平。另外,也可對小區干擾進行計算和評估,包括TCH信道在各干擾帶中所佔比率、SDCCH佔用時無線鏈路斷的次數、TCH佔用時無線鏈路斷的次數、未定義鄰近小區平均信號強度、定義鄰近小區平均信號強度、接收電平與接收質量不匹配、上下行不平衡、掉話時的電平和質量等。
㈦ 網路優化的需要我們主要做什麼
線網路優化是通過對現已運行的網路進行話務數據分析、現場測試數據採集、參數分析、硬體檢查等手段,找出影響網路質量的原因,並且通過參數的修改、網路結構的調整、設備配置的調整和採取某些技術手段(採用MRP的規劃辦法等),確保系統高質量的運行,使現有網路資源獲得最佳效益,以最經濟的投入獲得最大的收益。
二 GSM無線網路優化的常規方法
網路優化的方法很多,在網路優化的初期,常通過對OMC-R數據的分析和路測的結果,制定網路調整的方案。在採用圖1的流程經過幾個循環後,網路質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僅採用上述方法較難發現和解決問題,這時通常會結合用戶投訴和CQT測試辦法來發現問題,結合信令跟蹤分析法、話務統計分析法及路測分析法,分析查找問題的根源。在實際優化中,尤其以分析OMC-R話務統計報告,並輔以七號信令儀表進行A介面或Abis介面跟蹤分析,作為網路優化最常用的手段。網路優化最重要的一步是如何發現問題,下面就是幾種常用的方法:
1.話務統計分析法:OMC話務統計是了解網路性能指標的一個重要途徑,它反映了無線網路的實際運行狀態。它是我們大多數網路優化基礎數據的主要根據。通過對採集到的參數分類處理,形成便於分析網路質量的報告。通過話務統計報告中的各項指標(呼叫成功率、掉話率、切換成功率、每時隙話務量、無線信道可用率、話音信道阻塞率和信令信道的可用率、掉話率及阻塞率等),可以了解到無線基站的話務分布及變化情況,從而發現異常,並結合其它手段,可分析出網路邏輯或物理參數設置的不合理、網路結構的不合理、話務量不均、頻率干擾及硬體故障等問題。同時還可以針對不同地區,制定統一的參數模板,以便更快地發現問題,並且通過調整特定小區或整個網路的參數等措施,使系統各小區的各項指標得到提高,從而提高全網的系統指標。
2.DT (驅車測試):在汽車以一定速度行駛的過程中,藉助測試儀表、測試手機,對車內信號強度是否滿足正常通話要求,是否存在擁塞、干擾、掉話等現象進行測試。通常在DT中根據需要設定每次呼叫的時長,分為長呼(時長不限,直到掉話為止)和短呼(一般取60秒左右,根據平均用戶呼叫時長定)兩種(可視情況調節時長),為保證測試的真實性,一般車速不應超過40公里/小時。路測分析法主要是分析空中介面的數據及測量覆蓋,通過DT測試,可以了解:基站分布、覆蓋情況,是否存在盲區;切換關系、切換次數、切換電平是否正常;下行鏈路是否有同頻、鄰頻干擾;是否有小島效應;扇區是否錯位;天線下傾角、方位角及天線高度是否合理;分析呼叫接通情況,找出呼叫不通及掉話的原因,為制定網路優化方案和實施網路優化提供依據。
3.CQT (呼叫質量測試或定點網路質量測試):在服務區中選取多個測試點,進行一定數量的撥打呼叫,以用戶的角度反映網路質量。測試點一般選擇在通信比較集中的場合,如酒店、機場、車站、重要部門、寫字樓、集會場所等。它是DT測試的重要補充手段。通常還可完成DT所無法測試的深度室內覆蓋及高樓等無線信號較復雜地區的測試,是場強測試方法的一種簡單形式。
4.用戶投訴:通過用戶投訴了解網路質量。尤其在網路優化進行到一定階段時,通過路測或數據分析已較難發現網路中的個別問題,此時通過可能無處不在的用戶通話所發現的問題,使我們進一步了解網路服務狀況。結合場強測試或簡單的CQT測試,我們就可以發現問題的根源。該方法具有發現問題及時,針對性強等特點。
5.信令分析法:信令分析主要是對有疑問的站點的A介面、Abis介面的數據進行跟蹤分析。通過對A介面採集數據分析,可以發現切換局數據不全(遺漏切換關系)、信令負荷、硬體故障(找出有問題的中繼或時隙)及話務
㈧ 如何優化網速
提升ADSL速度的五大招數
第一招:知己知彼
要想解決問題,首先要知己知彼。我們先來了解一下ADSL的工作原理!
ADSL最大的好處是不需要架設專用網路,它能利用當今世界上分布最廣的電話銅線作為傳輸介質,並能在一對銅質雙絞線(電話線)上得到三個信息通道:一個為標准電話服務的通道、一個速率為640kbps~1Mbps的中速上行通道、一個速率為1Mbps~8Mbps的高速下行通道,並且這三個通道可以同時工作。
在DMT調制解調技術中一對銅制電話線上0~4kHz頻段用來傳輸電話音頻,用26kHz~1.1MHz頻段傳送數據,並把它以4KHz的寬度劃分為25個上行子通道和249個下行子通道。輸入的數據經過比特分配和緩存變為比特塊,再經TCM編碼QAMM調制後送上子通道,理論上每赫茲可以傳輸15bits數據,所以ADSL的理論上行速度為25×4×15=1.5Mbps,而理論下行速度為249×415=14.9Mbps(當然,這只是理論上的峰值,實際中由於線路質量及傳輸距離的因素是難以達到如此高速的)。
ADSL的速度和是否穩定其實主要和兩點有關系,一是你的ADSL到電信局的局端設備(ADSL模塊機房)的遠近,離得越遠,速度越慢且不穩定。二是電話線本身的質量好壞,電磁干擾的大小。三,當然是我們自己設備的原因了。
順著這個思路,我們試著解決一下問題吧。
第二招:改造線路
現在廣泛使用的電話線路,原來是為語音通訊設計的,其帶寬大約為300Hz到3300Hz之間,根本沒有考慮數據通信的需要。在上網時,對通信信號的高頻部分有一定的衰減,特別是線路老化時帶寬更窄,衰減更厲害——對ADSL來說,這是最致命的。由於ADSL技術對電話線路的質量要求較高,而且目前採用的ADSL是一種RADSL(即速率自適應ADSL),如果模塊局到用戶間的電話線路在某段時間受到外在因素干擾,RADSL會動態地調整用戶的訪問速度。
ADSL是一種基於雙絞線傳輸的技術,雙絞線是將兩條絕緣的銅線以一定的規律互相纏在一起,這樣可以有效地抵禦外界的電磁場干擾。入戶平行線超過20米的用戶,要把平行線先換成雙絞線,最好是品牌的5類線。在換線的時候要注意,雙絞線的強度不夠,一定要設法固定好,否則你就埋下了很大的隱患。換上之後,是不是感覺上網的速度快了許多?
在這里告訴你一個秘密,電信局的分線盒電纜本來是雙絞線,但為了降低成本,電信局通常都把電話線改為單線連接。這在原來使用電話的時候影響當然很小,可是在接了對線路極其敏感的ADSL之後,它就成了一個瓶頸!發現這個問題之後,你一定要讓他們把線路改為雙絞線的接法,這個瓶頸消除後,將大大提高上網的速度。
換完外線、進入室內,還要注意以下的問題:
1、由於ADSL是在普通電話線的低頻語音上疊加高頻數字信號,所以從電信局到ADSL濾波器這段連接中任何設備的加入都將危害到數據的正常傳輸,所以在濾波器之前不要並電話、電話防盜打器等設備。雖然理論上ADSL線路上連接電話不會對上網速度有任何影響,但是當接了不合格的設備之後,速度會變慢甚至不能夠上網。筆者建議,有條件的話,最好安裝一條ADSL專線,這樣能夠避免一些莫名其妙的問題。錢?別擔心,初裝費不是取消了嗎?:)
2、室內布線問題。特別注意一定不要和電源線平行走線。有很多單元樓在走內線的時候,把電話線和電源線放在一起平行布線。電源線對電話線路有非常強的干擾作用,平行走線將使干擾大大增加。我們在改造線路的時候,一定要單獨拉線!單獨拉線可能很費工夫,並且容易破壞房間的整體布局,但對上網速度的確有很大的影響。至於怎麼做,你自己仔細斟酌吧!反正我是重新走了線路。
3、線路和「大貓」的連接問題。線路和「大貓」的RJ-11接頭的連接點比較多,由於市場上有一些水晶頭質量不好,加上部分「大貓」的RJ-11接頭質量欠佳,所以經常會出現接觸不良的情況。
第三招:選好網卡
在以上的步驟做完後,我們就可以把「大貓」和電腦連接起來。按介面來分,「大貓」主要有網卡介面和USB介面兩種,其中以網卡介面的最為常見。「大貓」是一種新型的高速設備,很多ISA介面(包括部分PCI介面的網卡)都不能很好的工作。所以,在選擇網卡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選擇一個比較好的網卡,有條件的話,最好多試幾種網卡,一定不要迷信價格高的網卡就是最合適的。
筆者最開始時候也非常迷信高價網卡,奔著價格最好的原則買了一塊400多元的3Com 3C905B-TXNM網卡,3Com的品質的確令我放心,並且在區域網中使用效果也非常不錯。但我的上網噩耗也從此開始!!當我把它和「大貓」連接好之後,發現上網速度只有可憐的幾k!!當場把調試人員驚得目瞪口呆,這可是ADSL寬頻,不是撥號呀!是網卡原因?在局域中測試,一切正常!是距離電信局的模塊局太遠?這里才一公里多。是「大貓」的原因?在別處測試也是正常的。是操作系統的原因?剛剛裝的系統,並且還能上網,應該是沒有問題。把線路、交換模塊等等測量完畢之後,問題還是沒有解決!
冷靜下來考慮,既然ADSL信號良好、電腦也能夠上網,說明線路和電腦應該都正常,經驗表明,這可能是兼容性不好引起的故障。換什麼呢?我找了一塊8139晶元的網卡換上,故障居然排除了!把3Com的網卡插上,故障又出現了,果真是它。在選擇和使用網卡的時候,筆者有以下建議:
1、一定要選擇10/100M自適應網卡,不要因為貪圖便宜而選擇10M的網卡,10M網卡的速度、兼容性普遍不好。
2、大多數地區朋友所用的「大貓」是由電信局贈送的,但是有些「大貓」的兼容性和穩定性都比較差。所以,建議多換幾種網卡,然後換換不同的PCI插槽,有時不同的插槽上網速度會不一樣。至於具體的原因,我也沒有考證。
第四招:解決干擾
一位朋友的網路一直比較正常,可最近出了點很奇怪的故障。網路白天一般比較正常,晚上「大貓」則經常斷流。他把電腦大卸了好幾次,把ADSL線路檢查了N遍,結果無濟於事。正當他幾乎絕望的時候,一位朋友告訴他,你把電腦換個地方試一下,結果「大貓」就正常了。換回原來的位置,又不正常了。是什麼原因呢?看著朋友新裝的空調轟轟作響,心中暗想,難道它是罪魁禍首?於是把空調關掉,網路馬上恢復正常了。原來,在用電高峰時,由於空調用電功率比較大,引起線路電壓過低,同時,空調和電腦的電流迴路相連接,對「大貓」的工作造成干擾,從而導致不能正常上網。筆者發現,隨著大功率的用電器(如空調、微波爐)的普及,加上老的線路沒有及時的改造,類似的故障越來越多。由於寬頻對干擾、電源的穩定性要求很高。所以,必須加以改造。
1、從配電盤單獨拉線
有條件能夠從用戶變壓器下的低壓配電盤單獨拉線當然最為理想,其次從單元樓的總配電櫃拉專線,注意一定要避開大功率的用電設備。由於這樣電流迴路是獨立的,避免了和其他電器的電流迴路混合,從而有效地降低了干擾,實現了相互隔離的作用。其實,在使用大功率電器設備的時候,本來就要求使用專線,只不過大多數人不在意罷了。如果你有條件,還可以選擇電源凈化設備,對供電進行凈化,效果更好。
2、「大貓」的電源要使用單獨插座,不要和其他設備共用一個插座
筆者在網上經常看到由電源引起上網故障的帖子,一些技術人員就建議單獨使用插座。也有的網友認為是「大貓」的電源質量普遍不好,抗干擾能力特別差,特別是長時間使用發熱厲害,造成設備故障。因此,建議改用優質的穩壓電源(只是價格比較昂貴)。
3、對設備(包括主機)進行良好的屏蔽和接地
你有沒有實驗過在「大貓」旁邊用手機打電話?手機在接打時的干擾,在一定的距離內足以使網路斷流。類似的電器現在很多,除了要注意不要靠近「大貓」外,有沒有主動的防護措施呢?當然有了!我們可以用白鐵皮將「大貓」屏蔽起來,然後把屏蔽層接地。在接地的時候,一定注意不要接在自來水管或者避雷針線上,否則,將會造成更大的干擾,如果你不相信,可以用示波器測量一下,它們上面的干擾本身就十分大。所以,最好使用單獨的地線,沒有電工知識的朋友,一定要請內行幫你做好地線連接,否則,輕則對設備造成干擾,重則危及設備或者人身安全。沒有對主機進行接地的朋友,這時一定要接好地線,別忘記,主機也是用電器,也會對設備造成干擾。
第五招:選好「大貓」
ADSL速度遠遠高於撥號上網,對「大貓」的要求就更高。遺憾的是,一些地方電信贈送的「大貓」並不好用。在同樣條件下,筆者在電信局朋友的幫助下,用全向1680和電信贈送的「大貓」做了實驗,發現前者的上網速度遠遠高於後者。當問及原因時,朋友笑了笑:也許是因為價格吧。有條件的話,不妨使用一些大品牌的Modem。
1、主晶元
在「大貓」的選擇上,首先要注意它採用的主晶元。筆者推薦採用Conexant晶元的「大貓」,在使用撥號上網的時候,大家對Rockwell不陌生吧,它的速度和穩定性一直被大家所稱道,其實,Rockwell半導體系統是Rockwell下屬的專門針對通訊晶元市場提供產品的子公司,現已改名叫Conexant。
2、兼容性
在購買前,您最好向電信局詢問一下其所採用的局端設備的類型、採用的協議,VCI、VPI等數值,用以確定是否和你所購買「大貓」是否兼容。有些「大貓」和局端設備的兼容性不好,造成根本不能上網。就是在正常上網的過程中,如果ISP的局端設備有了改動,也會出現這個問題。有一位網友,使用寬頻接近半年了,最近一段出現異常,就是經常掉線,然後重新同步,非常頻繁,最多時10分鍾就掉線5~6次,少時是2~3小時一次,大多數時間是20~30分鍾一次,這極大地影響了工作。這是怎麼回事?原來就是電信局升級了局端設備,在下載Firmware版本刷新程序對「大貓」刷新後,問題就完全解決了。所以在購買的時候一定要購買大廠的產品,這樣在升級的時候能夠得到及時的服務。
3、介面
要盡量選擇Ethernet介面的外置Modem。USB介面的Modem雖然有不用外接電源的優點,但在實際使用中也有比較消耗CPU資源、在某些主板上不夠穩定等缺點。內置的Modem的缺點在於由於容易受到機內的電磁干擾。
4、散熱
很多人只是注意了「大貓」頂部的散熱,筆者發現很多品牌的「大貓」底部更熱。所以在使用中最好把它墊高一點,讓空氣可以流通,會好一些。當然,最好是使用空調,這樣,你和計算機都不用擔心散熱了。:)
寬頻軟提速(中國電腦教育報)
在使用Modem的時代,很多朋友都對網路優化有了認識,總是千方百計榨乾「小貓」的每一滴油水,讓它在網上「跑」得更快一點。「小貓」可以優化,同樣,ADSL Modem也可以優化!
優化之前,首先要測試現有的速度,這一步很必要,因為在優化前後不能只憑感覺看效果,最實在的應該是前後測試數據的對比。
注意:
1、測試時,要找一個速度快的伺服器,盡量是自己ISP網站上的大文件,文件至少要100MB以上。
2、盡量在凌晨等上網人少的時候進行測試,避免伺服器繁忙對測試結果造成影響。
3、避免被緩沖文件欺騙。可以多下載幾次,看各次所用的時間是否相近。如果你覺得麻煩,可以找一個測速的網站,比如南京電視台網路測速http://www.sinochat.net/speed/speed.htm,在測試的時候同樣要注意以上的問題。
一、給Windows 98打補丁
Windows 98是為低速上網(如使用Modem撥號上網)而設計的,其用於寬頻上網時有重大缺陷。我用Windows 98上ADSL時,可謂問題多多,突然間斷流啦,突然間休克啦等等。經與眾朋友討論得知,Windows 98的網路與ADSL有較大的沖突,需要打補丁解決。Windows 98的補丁可以在這里找到。
二、修改注冊表
注意:在改動之前請先備份注冊表文件。
1、啟動注冊表編輯器完成以下設置。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Services\\Class\\NetTrans\\0000,鍵名:MaxMT,將值改為1500。MaxMTU是最大的TCP/IP傳輸單元,在標準的TCP/IP協議中,將要傳輸的數據分成較小的組進行傳輸,每個組的大小為576位元組。Windows默認的位元組為1500,這是乙太網的分組標准。很多寬頻用戶和筆者一樣,原來在使用撥號上網的時候,對網路進行過優化,其值被修改為576,現在我們要把它重新修改為默認的數值。雖然在理論上我們在ADSL使用的 PPPoE略小於這個數值,但一般來說使用這個值也比較滿意。對很多用戶而言,這就是ADSL優化的最關鍵的部分。
2、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Services\\VxD\\MSTCP中,修改以下的串值。
DefaultRcvWindow=32768
DefaultTTL=64
其中,DefaultRcvWindo是傳輸單元緩沖區的大小。緩沖區太小,將導致分組阻塞,降低傳輸效率。緩沖區太大,如果一個分組出錯會導致緩沖區中的所有分區被丟棄和重發,也會降低效率。該值的大小與Modem的速度有關,最好是32768。Default TTL是TCP/IP分組的壽命,如果分組在Internet中傳輸的時間超過了分組的壽命,則該分組將被丟棄。將Default TTL改得更大些,有利於信息在Internet中傳得更遠。有的朋友可能覺得以上的優化太麻煩了,也許對最終的效果還有一定的懷疑。那麼,使用工具軟體吧。有人覺得超頻奇兵快,有人說Befaster穩定,早期出現的超級兔子網路優化現在也更加完善了。筆者覺得它們的效果差不多,基本上都是對注冊表進行的修改。
三、換操作系統為Windows XP
對寬頻來說,Windows 98也許太古老了,無論對它進行怎麼樣的縫補,都很難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很多朋友在換用Windows XP後,發現上網速度明顯提高,網路的穩定性提高了很多,斷流和休克現象基本上都不存在了。換用Windows XP也許是解決上網莫名其妙問題的最好辦法,如果你的硬體速度太慢,最次也要用Windows Me吧。
四、讓啟動更迅速
很多朋友在安裝了ADSL後,每次啟動Windows 98的速度都明顯變慢了,很多的要長達2~3分鍾,筆者亦是如此。其實,並不是ADSL拖了PC的後腿,而是網卡,原因很簡單:由於在安裝網卡是安裝了網卡的TCP/IP協議,在沒有設置TCP/IP時,系統默認為「自動獲取IP地址」,所以每次啟動時系統不斷地在網路中搜索DHCP伺服器以獲取自己的動態IP地址,若搜索不到DHCP伺服器時,計算機就會反復搜索,啟動速度會明顯變慢。
解決方法:給系統設個固定的IP地址。
1、打開「控制面板→網路,在「配置」中選擇你的網卡的TCP/IP協議,再點「屬性」。
2、選「IP地址→指定IP地址輸入」(圖1)
IP地址:192.168.0.1
子網掩碼:255.255.255.0
最後點「確定」。
3、重新啟動電腦,速度是不是變快了?
也許你的啟動問題已經解決了。但對於有一些外置ADSL Modem來說,必須設置為「自動獲取IP地址」才能正確上網。怎麼辦呢?Windows Me及以上的版本中對DHCP的搜索時間做過優化,設不設IP對啟動速度都沒有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