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安全 > 民意測評如何在網路上實現

民意測評如何在網路上實現

發布時間:2023-01-04 11:17:51

如何利用雲計算進行幹部民意測評打分

設置調查問卷,然後就是各種喊人來田。現在微信不是有好多誰家寶寶最可愛啊,那個美女最漂亮的活動嗎?換成那個幹部最貼心就好了啊
請採納

Ⅱ 在網上進行的問卷調查是怎麼做的

網上有很多調查問卷,做問卷的具體方法如下:

1、我們要找一個問卷調查的網站,並點擊「注冊賬號」。


(2)民意測評如何在網路上實現擴展閱讀:

問卷又稱調查表,是社會調查研究中收集資料的一種工具,其形式是以問題的形式系統的記載調查內容的一種印件,其實質是為了收集人們對於某個特定問題的態度行為特徵價值觀觀點或信念等信息而設計的一系列問題。問卷調查也稱問卷法,是設計者運用統一設計的問卷向被調查者了解情況或征詢意見收集信息的調查方法。

網路問卷調查,就是用戶依靠一些在線調查問卷網站,這些網站提供設計問卷,發放問卷,分析結果等一系列服務。這種方式的優點是無地域限制,成本相對低廉,缺點是答卷質量無法保證。目前國外的調查網站surveymonkey提供了這種方式,而國內則有問卷網、問卷星、調查派提供了這種方式。

從問卷調查的實際應用來看,可以分為學術性問卷調查或應用性問卷調查。前者多為學校或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所採用,後者則由市場調研人員或其它機構的人員所採用,來解決實際中的問題。

Ⅲ 網路民意的作用與特點,網路民意表達中存在什麼問題

對網路民意的界定,目前理論界尚未形成通行的觀點和定義。較為成熟的主要有:(1)網路民意就是「藉助或通過網路這一信息平台所反映、表達、實現出來的社會公眾思想、輿論的趨向和導向」(網路)(2)網路民意就是現實生活中民眾對某一事件、事物或者觀點等的看法、意見、建議在網路上的綜合反映。
3.網路民意與傳統民意的內容並無本質區別,只是表達方式藉助了互聯網,並由此形成了網路民意作為虛擬空間意見表達的一些特點。
首先, 網路民意的參與主體具有廣泛性;第二, 網路民意的議題設置具有公共性;第三, 網路民意的反饋具有復雜性與直接性;第四,網路民意不代表整體民意。
問題:
(一)「網路民意」僅是代表部分人的觀點。
1.使用網路的人只佔整體人群的一小部分。
2.參與民意調查活動的僅占網民的一小部分,大部分網
民喜歡潛水和旁觀。
3.話題太分散,沒有集中制的優勢。
(二)「網路民意」有虛假成分。
1.網民容易受網路觀點影響,喜歡隨大流。
2.網民的熱情容易被人利用。
3.虛有事件的惡意炒作。
(三)「網路民意」可能帶來負面作用。
1.人肉搜索對社會管理帶來的挑戰。
2.給不法分子塑造範例,形成惡性循環。

Ⅳ 如何改善網路民意對政府制定政策的影響

一、網路民意給地方政府公共政策的積極影響
當今互聯網逐步作為採集民情的一種途徑。希瑟·薩維尼曾說過,互聯網是信息傳播的一種途徑,同樣更是民主進程改革的有利武器。公眾通過互聯網發達民意的辦法逐漸成為趨勢,這種形式可以摒棄現實中存在的階層觀念,使人們在虛擬的互聯網世界中不分年齡、不分階層,暢所欲言,這樣更加有益於公眾參與公共決策。同時,公眾輿論可以為政策決議提供參考,有助於政府的制定和實施。
互聯網民眾輿論是社會輿論的一種形式,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公民可以通過互聯網實時快速的對政治活動、公共事件進行關注和討論,因此互聯網民意在當今社會對各種政治社會問題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同時對政府決策起著積極的作用。具體作用可分為如下幾點:
(1)分放決策權,保證公共決策公正
「重大的事情必須讓廣大人民群眾知道,重大的問題必須經過廣大人民群眾的討論」。政府擬定政策時,為了保證公共決策的公正性,可適當將決策權力轉交給民眾,通過媒體途徑,根據民眾輿論導向來確定決策是否滿足民眾需求。
(2)富集多種民意信息,改善公共危機
公共危機指的是一些突發的危機性事件,通常相對而言比較大的公共危機不僅具有緊急性,同時還有信息不完整、不一致、非正規化傳遞等多種特性。這些特性給傳統媒體帶來了很大的挑戰,信息的完整採集和規律性獲取在應對公共危機時都是相當困難的。因此,所謂的小道消息則屢屢皆是,這樣就會形成很多不真實的傳言和報道。而互聯網則可以作用民意採集的平台,同時通過該平台提供實時的公共危機的詳細信息也有利於民心的穩定,而且也可以很好的遏制謠言的傳播。
(3)提高平等觀念,完善公共事務督促體制
互聯網為民眾提供了一個虛擬的空間,在這個空間中人們沒有年齡之分,沒有貴賤之分,沒有等級之分,這種輕松自由的氛圍為每一個人都提供了平等自由的發言機會。同時,互聯網縮小了地域性,不同區域的人都可以進行實時的互動,互聯網的這些特性使得公眾可以實時便捷的監督公共事務的發展趨勢,同時每個人都能平等的參與到政策決議中。
(4)心聲多元化傳遞,保障不同階層的利益
民意是以「立國、治國」為根本,促進可持續化發展的有力能量。同時,民意是整個歷史發展長河中民眾發揮主導作用的凝聚體現,表達了民眾維護自身權利的根本訴求。民意表現出的多元化特性是不同民意的體現形式,也是各階級不同需求的體現形式。
(5)共享決策信息,促進議程進度
社會公共問題曾十分嚴重的被政府所壟斷,公眾不具備參與公共政策決議的權利,而且所謂社會公共問題的確定也只有政府能夠決定。而互聯網的開發性實現了信息的共享,公民可以通過互聯網平台自由平等的發表言論,同時,公民通過各種互聯網技術可以實現人們之間對於公共事務的交流,這種開放性的互動式平台打破了政府對於社會公共問題決議的壟斷性,公民的參與不僅可以優化政策議題,同時還可以促進公共政策的議程進度。
(6)開展公共領域開發,完善政治環境
互聯網不僅為人們生活帶來了很多的便捷,同時,也對當前的政治環境產生了很大的影響,為實現民主政治提供了新的便捷途徑。
、二網路民意給地方政府公共政策的消極影響
所有事均存在多面性。因為互聯網本身具有匿名性、無障礙性以及虛擬性之類的缺點,網路民意一方面展現出正面作用,另一方面也存在部分消極作用。
首先,網路民意存在關於代表性的問題。網路民意最顯著的特點是,它所具有的表徵特徵不能涵蓋方方面面。因為現實中科技、經濟這些制約因素的存在,讓網路民意發聲代表人群產生分布不均衡的現象。就年齡層面看,到2014年6月為止,20至29歲區間內人群為發聲總體的最大組成部分,占總體30.7%。而50歲以上人群僅有5.3%。以上數據表明上網民眾主體年齡分布具有嚴重的不均衡現象。而就分布區域來說,上網民眾主體的區域性結構也發生較為明顯的失衡,上網民眾的主要分布情況與城市化和區域發展狀況存在較為明顯的關聯,城鄉及東西部之間的分布狀況不同。「利益的權威性分配」的目標對象是全體人民群眾,就普遍層面來說,其包括所有公民的權益,可是就以上數字來看,上網主體民眾分布的失衡並不能適應目標對象廣泛性的需求,所以網路民意並不具有普適性,它與實際民意間有一定的差異。
其次,在互聯網中,信息的真實性難以確定,匿名性質一方面為網民提供言論上自由,另一方面也使互聯網成為謠言滋生的平台。互聯網之所以成為謠言蔓延擴散的主要陣地,是因為在互聯網中,信息的擴散是及其自由的,缺少障礙的存在,同時信息源和資源的出口具有多樣性。曾經有人表示,互聯網中,網路病毒之外,最恐怖的武器正是謠言的流傳擴散。民眾在面對數量龐大、優劣不一的新聞及資源時,如果沒有變成真假方法,在海量的信息中,常常變得茫然無錯,這也進一步導致他們的分辨能力易被過強的感性思維或具有教唆煽動性的話語所影響,一時的沖動和感性情緒會取代正確的邏輯判斷,從而使真正的民意被「偽民意」所取代,如果這一點被心懷不軌真者加以利用,會嚴重威脅的社會的正常秩序,影響我國良好的發展勢頭。此外,在互聯網文化中,缺少依據、不管真實狀況的滿嘴亂言、胡說八道也是屢見不鮮。曲解自身所聽所看之言,扭曲事實之事也常有發生。作為網民,需要從實際出發,以事實為依據,出言有據,說自己說的話負責。可是一大部分網友缺乏這種認識和概念,僅憑自己的主觀想法肆意亂說,巧言胡語,更有甚者,不了解事實狀況就確信地傳播著他們堅定為「事實」的謠言。而對自身話語會產成何種社會反映以及後果完全不顧。即使被實際情況證明所說言論是錯誤的,仍然毫無悔改之意,更不用說去自我檢討,認識和改正自身錯誤。一些掩藏真實情況的的政治言論,乃至那些居心叵測的對政府、對黨、對國家誣陷、謾罵的話語,如果通過互聯網被大范圍擴散,會讓謠言四起,迷惑群眾的認識,影響公共輿論傾向。倘若在這個時候官方仍然不去對事實作出解釋,而任謠言肆虐,這種置之不理的態度會造謠言影響政府公信力,造成人民群眾的恐慌心理,打破社會的各個方面穩定發展的環境。
釋放各種不良情緒的情況。另一個層面是一些學者發現互聯網具有很多不同的搜索工具,一些個性化的設置讓互聯網一方面加強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另一方面也因為一些技術,如屏蔽技術的使用導致人們之間交流有被隔絕的風險。此外,我國現有的互聯網文化依舊缺乏積極向上的環境,互聯網中存在很多低俗文化。互聯網給予了廣大人民群眾極大的自由發表自身言論,可是須多人依舊不會使用這種權利。一方面網路民意對言論自由具有顯著的良好影響,另一方面它在不知不覺中增加了民眾思維的不理性,使整體民意在表述過程中更加不理性,最明顯的是顯示出民眾缺乏理性的感性思維。倘若對民眾的表述空間不加以制約,極易導致很多盲目性的活動和行動,如抗議等。互聯網文化的不和諧,最明顯地反映在互聯網的語言暴力。很多話語以監督為名,對反對自己觀念的人斥責辱罵,不容不同意見,乃至惡言相譏,常常用傻子相諷,或用窮矮搓相擊。諷刺辱罵等等產生極其惡劣的影響。
通過對於以上網路民意的不良作用的討論,能夠發現其對公共政策也存在很大的負面作用。因為上網民眾主體分布的不均衡,使民意無法真正的作為人民群眾的心中所想。並且如果被小部分居心叵測者加以利用,會導致互聯網上不了解事實真相的人被大肆煽動蠱惑,這樣的民意也不是人民群眾的真實想法,而僅僅是為小部分人的利益服務。並且在數字化世界中,信息數量太過龐大,政府能否在確保不重復的情況下從大量數據信息中得到有效的信息,得到不同民意的分布,並且為大部分人的權益服務,都有待進一步探索以排除干擾。
網路民意對地方政府公共政策制定過程的影響
具體到涉及大眾利益的法律制定中,一定要關注如何讓網路民意發揮作用從而實現其進入到決策層面,此外還要認識到它在制定這些條款之中所不可或缺的重要的地位。那麼,它在實現的過程中也要注意以下問題:
相關法律內容進入到決策層面時應當注意到社會大眾的意願以及在這方面的社會效應; 在設計的過程中倡導一點,即應當及時地同社會大眾溝通,如開設聽證會等。 網路民意在這些方面所呈現出來的巨大推動力主要表現為:
(1).網路民意有利於公共政策制定民主化
這是能夠有效地體現大眾意願的行政方式之一,同時也是當前行政部門出台法律條款的一大基礎。這就意味著行政部門必須要將社會各界的意願充分調動起來,並且在出台過程之中協調民眾的想法和要求。因為這些條款的設定是基於社會人士之平等地位而建立的,並藉助交流、互動、商定等方式得以實現的。畢竟,每一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因此每個人的意願都具有各種差異性,那麼,能否將這些差異協調好從而傳達出群眾的想法是一大難題。在這樣的背景下,行政部門必然要藉助多與民眾交流、多同社會各界建立友好關系,從而促進不同獨立群體能夠有效地為相關規章制度的出台貢獻力量。
(2).網路民意有利於公共政策制定科學化
相關規章制度設計倡導的是進一步實現政策更大化地反映民意。同平面媒體相比,藉助網路平台開展的媒介活動就在數據傳播、速度化、受眾多等方面具有優勢。互聯網上體現出來的民眾意願可以更好地為行政部門建言獻策,並且在海量信息中獲得最有利於大眾共同權益的方法,從而更好地確保了相關法律條款出台的有效性。所以,互聯網上的信息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發揮了群眾的智慧,繼而更好地發展行政部門規劃設計的水平。
(3). 民意表達有利於公共政策制定更加完善
政府部門設定的法律條款規定能不能取得良好的社會影響力,這一評判標準是民眾的反映。新型的公民藉助網路表達自己的訴求,不但說明群眾是其主體構成,也說明群眾是社會活動參與的主體。因此,在相關規章制度的實踐過程中,這一類人群完全能夠將直觀的體會藉助互聯網進行傳播。而且,眾多的行政部門也開始藉助互聯網這一平台來加強同民眾的溝通。基於互聯網為平台的這種對話使得行政部門直接同群眾交流,從而更加直觀地了解了民眾的要求,而這也成為判斷相關規章制度實施好壞的重要標准。如:早在2007年,兩會通過媒介開通的反饋方式,其實就是集中化的一種體現。

Ⅳ 如何加強網路問政,切實搭建政府和網民的溝通橋梁

尊敬的網路用戶您好!
歡迎使用網路知道!很高興為您解答!

網路時代,市民通過網路問政,政府部門通過網路徵集民意,網路問政的渠道則顯得尤為重要。

要規范行為,不斷提升依法行政能力,「健全政務公開機制,推行網路政務,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網路問政平台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應運而生。

那麼如何加強網路問政,切實搭建政府和網民的溝通橋梁呢?

一、網路問政呈常態化趨勢

高層領導要越來越重視網路問政,推進我國網路問政的發展。提高群眾參政熱情,長期保持網路問政。

政府要對網民參政議政的表現形勢要給與重視,要利用市政府網站開通政民互動平台,設立市直部門網管員,制定市民心聲回復管理辦法,第一時間響應網民的訴求。領導通過「網路問政」與網民
「零距離」接觸,問需於民、問計於民、問智於民。

二、網路問政存在的問題

網路問政議政推動了政治文明建設,但也存在一些急需解決的問題。很多市民認為網路問政表達個人意見存在風險,很多學員對黨政領導「網路問政」之後的效果還持觀望、質疑態度。存在這些問題有主觀和客觀兩個方面的因素。

從主觀上講,主要是部分領導幹部尤其是基層幹部對網路問政或者態度默然或者應對水平較低。部分幹部對互聯網的傳播規律認識不夠,對網路的交互性、開放性、民主性知之不深,只是被動盲目地接受,不能從海量的信息中獲取關鍵有用的東西,甚至發現不良信息時仍置若罔聞、任其發展,缺乏應有的政治警覺性和敏感性;一些基層幹部對於網民反映、咨詢的問題,不是積極回應,而是態度冷漠,甚至是「踢皮球」、相互推諉,導致群眾產生這樣那樣的想法,甚至偏激情緒;部分幹部面對負面輿論,引導不力,工作被動,只是一味採取簡單地刪、封、堵的原始辦法,缺乏冷靜的分析和有效的應對;還有部分基層領導存在著不懂網、不會上網、不會瀏覽論壇的情況,辦公室的電腦只是一種簡單地擺設。

客觀上講,主要是網民素質良莠不齊及互聯網管理難度大。在網路環境中,信息容量具有無限性,任何團體和個人都可以在互聯網上表達自己的政治見解,不用像傳統媒體那樣,發布信息要經過政府審核,於是網路信息的可信度和客觀性就難以保證。當前,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既提高了群眾的物質生活水平,也會引發各種深層次的社會矛盾,如征地拆遷、企業改制、環境污染、司法不公等,人們很容易利用網路媒體提供的交流平台,尋求思想共鳴和信息支持,宣洩不滿情緒,從而使某些別有用心的人借網路問政的幌子將網路作為肆意妄為的平台,隨意發表各種偏激言論,更有甚者在網路上組織煽動網民危害社會安全。一些別有用心的敵對分子,借機散布違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客觀事實的反動言論,煽動網民的不滿情緒,操縱網民意志,給人民群眾的思想帶來混亂。

三、增強網路問政的能力

網路問政使廣大群眾積極參與政治生活,推動了民主化進程,同時也在考驗一些領導幹部的執政理念和方式。各級領導幹部要把關注網路輿情當作一種工作常態來堅持,把引導網路輿情作為一種能力來鍛煉,增強網路問政能力,提高執政水平。

一要加強網路技能學習培訓。掌握網路工具是廣大領導幹部的基本功,只有提高對網路的認識,增強網路運用技能,才能沉著應對。工作中,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選擇不同的學習方式,不僅要學會電腦的基本操作,還要學會上網看新聞、聊天、查詢網路信息、發送電子郵件、建立博客、參與網路社區論壇討論等等。建議從實際出發,把提高幹部互聯網操作能力列入議事日程,採取有效措施,實現全市縣級領導幹部能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掌握信息,開展科學決策;科級幹部能掌握現代信息技術的基本技能,開展電腦辦公和對外服務;科級以下幹部能熟練掌握計算機操作技術。各級黨校要開設專門課程,組織電腦操作、網上瀏覽、信息發布、在線交流等業務學習,加大對領導幹部的網路技術培訓力度。各級各部門要建立學習培訓制度,增強利用網路獲取和把握信息的能力、搜集和傾聽社情民意的能力、利用網路與民眾互動的能力。

二要積極開展網路互動交流。網路在線互動,網民的意見建議當場得到回復,可以極大地激發網民建言獻策的積極性。進一步加強和完善市領導與網民在線交流工作,開設政府在線,為群眾提供24小時的意見受理。網民向市領導、各部門負責人和縣市區政府反映的問題和建議,由市信息中心通過電子公文交換平台分送給職能部門,實現前台受理、後台辦理的「一站式」網路問政服務。建議發起各級政府及部門
「網路發言人」制度,「網路發言人」既可實名,也可虛擬,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各單位網站設立專門點擊欄和留言板;二是公開「網路發言人」的聯系方式,如電子郵箱、QQ留言板;三是建立信息定期發布機制和溝通交流機制,至少一周或每天在網路上發言。同時,「網路發言人」要經常與網友在線交流,定期邀請領導或採取論壇的形式對社會熱點、難點進行探討。在互動交流中要調整好心態,注意實現從領導幹部到普通網民的角色轉換,以平等的身份與網民交流溝通,以此消除官方和民間的隔膜,更好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在與民眾的網路互動中,既從領導的角度思考問題,又以普通網民的身份進行對話交流;既體現網路言論的平等性,又注意把握網路互動的引導力。

三要科學合理引導輿情民意。善於用網路宣傳黨和政府的方針政策、決策部署,充分利用網路多媒體特性,通過使用文字、圖片、聲音、視頻、動畫等各種網路信息技術和手段,生動形象地表現嚴肅的宣傳主題。注重通過網路廣泛了解社情民意,特別是對一些重大社會事件、群體性事件和社會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在網路問政平台及時發布黨和政府的聲音,加強正面引導,掌握輿論主動權,及時化解矛盾糾紛,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在群體性事件網路輿情引導工作中,
可建立專職與兼職相結合的網路評論隊伍, 讓他們登陸具有較大影響的各大網站論壇,
以普通網民的身份發表意見和看法。用心研究網路群體性事件發生、發展規律和發展趨勢。針對一些熱點問題發布有深度、有說服力的帖子, 引導網民了解事實真相,
客觀分析問題, 理智作出判斷。針對網民易受權威左右的特點, 可加強引導者的權威性, 邀請相關專家參與網民的討論, 直接提供專家對事件的理解,
或在線回答網民提出的問題。由這些評論員堅持導向正確和有效引導的統一,在多元中立主導,在多樣中求共識,把網路文化的發展旗幟指向正確的發展方向。

四要探索考核評價長效機制。只有確保公眾在網路上反映的問題得到快速有效的回應,公眾貢獻的智慧能夠被運用到施政實踐當中,才能讓群眾力量和網路科技切實轉化為執政的「生產力」。目前,我市各單位都已經出台一系列的政務公開規章制度,但是在執行方面有待加強。對一些相對簡單的群眾訴求,要落實「首辦負責制、溝通協調制、跟蹤督辦制、回訪反饋制、定期通報制」,杜絕部門因職能交叉而互相推諉的現象發生;對一些復雜問題,要確立多個部門共同解決群眾公開訴求的聯席會議制度,並把對群眾利益訴求的辦復情況,作為一項硬性指標納入到考核體系中。網友留言辦理工作應成為一項經驗交流的重要內容,盡量做到「一日一清理、一周一回復、一月一辦結、一月一分析」。
建議把網路問政工作與完善問責機制結合起來,以市民和網民對政府部門網上辦公的滿意程度為標准,作為考核政府部門工作政績、執政能力的重要依據。探索建立運用網路進行考核、評價和監督的長效機制,強化問責的效能和手段,以提升各部門網路問政的整體水平。

本解答由【謝小夫】友情提供! 若有不足之處望諒解, 希望本次解答對您有幫助! 望您能及時【採納】,在此表示謝謝!有緣下次再見!!!!
——————————————————————————————————————————
為了更好的解答大家的問題,服務廣大網民。【網路知道顧問團】 現招募知道名人、達人、熱心知友。朋友,你有問題?點擊連接,直接提問!感謝大家對【網路知道顧問團】http://..com/team/view/%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9%A1%BE%E9%97%AE%E5%9B%A2的支持與關注,祝大家天天快樂。

Ⅵ 績效考評中的民意測評怎麼操作

績效考評中的民意測評:
1、總則
民意測評表為更好的完善公司的管理制度及提高員工的積極性及中高層領導的管理團隊的能力,從2011年8月份開始每月對公司中高層主管的考核評比。先從主管領導做起,希望各部門人員認真評核好公司的中層幹部是否能勝任該職位。?

2、考核對象和考核周期
公司管理領導均參加考核,人員級別如下:部門主管領導
①考核為月度考核:是指對被考核者對公司下達部門目標完成量,工作績效、工作態度和工作能力進行考核。

②考評人針對被考評人在工作表現情況進行民意測評,每一項評分值為100分;評分值加起來的小計評分標准:100—81優秀、80—70良好、69—60合格、60—0差,考評結果按績效考核計算。

③每項分數最低0分最高分100分績效工資和崗位工資是要根據員工及上層領導公平考評來發放,做到能者上,庸者下的原則。

④每月在發工資前由行政部人員把表格負責發給每位員工,希望配合填寫好上交行政部,把考核完資料上交總經理審批,並報財務部執行統計績效工資及崗位工資標准來發放工資。

Ⅶ 網上問卷調查怎麼做

網上問卷調查可以使用問卷網製作,具體操作方法如下:
一、搜索「問卷網」,點擊進入。
二、免費注冊一個帳戶,填好相關信息。
三、注冊後登錄用戶,這時會看到首頁上有「我的,模板庫,幫助」三個選項。如果已經選前製作好了一個問卷,那就需要點擊「我的」,如果沒有製作好,想用網站現有模板進行製作,可以選「模板庫」,從模板庫中選擇模板。這時從新建開始,點擊「我的」,會看到「新建」,點擊進入。
四、進入後有三個選項,選擇「問卷」中的某一項,也就是要製作問卷的類型。以「社會民意」為例,點擊進入。進入後,有三個選項「創建全新問卷」、「引用問卷模板」、「復制已有問卷」。點擊「創建新問卷」,會看到「問卷標題」。
五、填寫問卷標題,這也就是問卷的標題。填寫後點擊下面的「創建」。進入「創建」後,會看到「常用題型」,在「常用題」下面就是問卷的具體製作方法了,其中有單選題、多選題、圖片單選題、圖片多選題等等。
六、點擊「單選題」,可以看到「選項1」、「選項2」,在這里填寫需要選擇的答案,如果答案很多,可以點擊下面的「+」號進行增補。
七、填寫後,點「描述」說明。在「預覽」後,發現沒有問題了,這時點擊右上角的「發布」。這時一份完整的問卷就已經完成了。

閱讀全文

與民意測評如何在網路上實現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dnf卡住就網路連接中斷 瀏覽:646
魔百盒網路設置網路 瀏覽:495
網路圖連接線 瀏覽:648
qq顯示無網路怎麼回事啊 瀏覽:112
首都圖書館網路卡號和密碼 瀏覽:844
網路聯機怎麼玩紅警 瀏覽:514
映射網路連接器刪除 瀏覽:176
移動網路信號出現個g是什麼意思 瀏覽:537
手機用橋接網路不能刷視頻 瀏覽:418
網路輿情監測學哪個好 瀏覽:930
哇嘎網路設置超級節點 瀏覽:860
網路安全應用畢業設計一萬字 瀏覽:779
河南口碑網路推廣需要多少錢 瀏覽:378
這個網路游戲害了多少孩子成長 瀏覽:370
4g網路模式在哪裡設置 瀏覽:555
廣州華軟軟體學院中的網路工程 瀏覽:403
網路教寫文軟體 瀏覽:266
網路連接多少可以用 瀏覽:12
中考網路登錯了怎麼辦 瀏覽:464
筆記本聯網手機網路卡不卡 瀏覽:252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