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沒有用的,在海上還是買 「衛星電話」吧。
現在這個收費基本上降下來。
或者就是如樓上推薦的,換聯通或者電話的號碼。畢竟他們的頻段世界通用的。
❷ 海里什麼手機卡可以上網,希望網友幫幫忙,出海了沒信號你們懂的
海事衛星手機。如果你是坐大型游輪的話,一般游輪上搭載有衛星通訊設施,普通手機直接使用即可,不過資費一般較貴,如果使用數據,建議購買游輪上的wifi。別人撥打你的話需要在號碼前加海事段國家代號「870 xxxxx」
❸ 船上有衛星網路嗎
船上一般都有衛星網路設備,但一般只是船上和公司聯系用的,不能私用而且通訊費很高。
在船上可以用衛星能上網,但這價錢一般沒人用得起,基本上也不會去用的,但是用衛星收發郵件是正常的,畢竟用的流量比較少。
❹ 衛星怎麼能上網需要什麼樣的工具在哪能買得到
現在國際上,開放商用衛星的組織有幾個,
衛星覆蓋范圍是南緯75度到北緯75度的范圍內任何地區
通過地球上3顆同步軌道衛星完成轉發
至於以前的銥星公司已經破產了。現在目前做大了的,比較好的。用的人多的。就是
國際海洋衛星通信集團,也就是 海事衛星 公司
他們提供2類接入方式,即普通的衛星電話方式(電話可以用類似以前的56K撥號電腦連網,只要有一個衛星電話即可)通信,他不但可以這樣上網,也可以打電話,可以發傳真等。
還有一類就是BENZ方式,BENZ就是國際衛星寬頻網的縮寫,BENZ是一種技術,不是服務也不是公司。
海事衛星提供BENZ方式接入,他可以提供最高下行速480Kbps,最高上行速255Kbps的傳輸速度。
但是,這是要付出很高代價的,因為這衛星本來就貴,而且容量比起光纖這些要小得多。
現在一般是,電話或BENZ終端可以自己購買(BENZ終端和普通的筆記本電腦大小,衛星電話比手機大一點。
然後入戶費用以每4Kbps作為一個單位,每個單位價格是500美元/月的基本費用(類似月租,並且一次性需要支付至少1年)
打不同電話至少需要1個單位,一個單位以上到無限,隨便你購買。
同時每分鍾,無論打到什麼國家,一律8元人民幣/分鍾 1美元/分鍾全球統一價格。
同時,需要預充值使用。
如果是按照BENZ接入,除了按照上面說的收取如戶的基本費用外,他們不按照4Kbps的單位來計算。當然也可以按照這個,價格和上面說的通話的價格一樣
還可以按照MB的流量計算,每100MB價格是500美元
事實上要便宜得多了。。。因為BENZ在同一型號衛星上,同時接入用戶和傳送量要比其他方式高得多
BENZ設備一般在1000-3000元不等
衛星電話在300-2000之間不等
請記住,衛星上網是通過衛星轉發,在北緯75度到南緯75度之間都可以使用,一般船舶,記者等到處走的或在海上的,是必須使用的。
他不是無線上網,他和目前所說的GPRS CDMA無線上網不一樣,這些只能覆蓋在中國某些地區,或其他國家就是其他運營商的了。公海上幾乎無信號。
但GPRS CDMA這些,在城市使用,相當不錯,而且信號干擾不大,手機有信號的地方他就有,價格也低得多,幾百元/月就可以享受155K的帶寬速度,同時不限流量和時間
但在公海上是無信號的,他是通過基站傳輸,而衛星電話和衛星上網是通過衛星,成本就高不少
❺ 什麼是「海上通」衛星通信系統(VSAT)
一、什麼是「海上通」衛星通信系統(VSAT):
全稱:第二類基礎電信業務國內甚小口徑終端地球通信業務. 國內甚小口徑終端地球站(VSAT)通信業務是指利用衛星轉發器,通過VSAT通信系統中心站的管理和控制,在國內實現中心站與VSAT終端用戶(地球站)之間、VSAT終端用戶之間的話音、數據、多媒體通信等傳送業務。
二、在哪裡辦理:
國內甚小口徑終端地球站(VSAT)通信業務只能向工業和信息化部申請全網VSAT許可證,省(自治區、直轄市)通信管理局不受理審批該項業務的行政許可。
三、哪些業務需要辦理VSAT許可證:
從事衛星固定通信,衛星移動通信,邊遠地區通信,應急通信,衛星廣播 電視傳輸,衛星導航定位等經營業務的企業需要辦理VSAT許可證。
四、為什麼要辦理VSAT許可證:
合法合規經營重要憑證
商業合作敲門磚
持續經營基本保障
展現公司實力運營
享受政府紅利有依據
行業准入必備前置
入駐平台基礎憑證
互聯網經營必備資質
五、VSAT許可證辦理條件
1、公司注冊資金1000萬(全網)100萬(地網)以上
2、公司屬於全內資企業
3、公司股東及法人持有中國身份證
4、公司3-4名員工社保證明
❻ 有什麼手機軟體可以在海上直接接收衛星信號來上網的,求告知
就目前來說沒有單純靠軟體就能直接接收衛星信號上網的,衛星通信需要找相關衛星寬頻租賃運營商,買一套衛星信號接收器+衛星接收器貓+租用公司提供的一定某衛星帶寬,經過調試測試通過後,然後才能上網。推薦你在船上安裝一套海上通衛星寬頻,然後利用手機里的海上通app連接寬頻後就能上網了。
❼ 海上能上網嗎要怎麼樣才能上網WiFi盒子行嗎(游輪上)
互聯網鏈接是必不可少的旅行裝備,而在郵輪上,上網也是近十多年來才開始逐漸普及的事情。那麼,在郵輪上上網價格幾何,又有哪些應該注意的方面,郵輪旅行家將在郵輪上網的各種事要做了一個總結,請看以下文章:
郵輪上網:衛星通信速度慢
與在地面上通過光釺專線連接上網不同,在海洋上飄盪的郵輪只能通過覆蓋全球的衛星通信來實現信息的傳輸與接受。包括郵輪的全球定位,與地面的通訊聯系,以及電話上網等業務,衛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沒有衛星,郵輪就失去了感官。但是,衛星也有局限性,一是衛星傳輸費用昂貴,二呢,衛星所提供的信息流量非常受限制,和數十年前電話撥號上網可以一比。不僅如此,當郵輪行駛到部分區域,還可能印在盲點出現通訊中斷的局面。作為旅行者,一定要有心理准備。
在郵輪上上網,一般通過兩種方式,一是使用船方在公共區域設置的電腦;二則是旅行者自行攜帶上網裝置,通過無線區域網絡上網。一般在2005年以後製造的郵輪有已經初步實現郵輪無線網路化,但是也有部分郵輪還在安裝大范圍的wifi區域網,可能還需要一到兩年才能實現所有郵輪均配備wifi的局面。
郵輪上網:價格昂貴有秘訣
通過上面的初步了解,大家也不難看出,在郵輪上網確實是一件非常不易的事情。船方的設備投入不說,單是衛星通信的維護費用,和大量的旅行者的網路通訊需求,就會給船方造成巨大的壓力。不僅如此,船員也依靠互聯網和家人通信。因此,各郵輪的船上互聯網收費較陸地上相比,也是格外金貴些的。
郵輪價格的收費分為無限制自由上網和包價上網兩種方式。無限制自由上網則讓旅行者按照自己需求,按照每分鍾收費;包價上網給旅行者較大的優惠,平均每分鍾收費會相對比較低廉。
那麼,郵輪的上網費用有多少呢?據郵輪旅行家調查,大部分郵輪公司的上網費用在每分鍾75每分左右,購買包價的價格則會被控制在40美分到60美分每分鍾之間,個別公司還額外收取3.95美元的初始費。對於詳細的收費,請看文章右面隨時更新的收費總匯。
雖然郵輪上價格昂貴,但是也有免費地午餐。比如,公主郵輪和庫納德郵輪的高級會員就可以享受到每次航行的免費上網額度。
郵輪上網:設備時段有選擇
前面文章也說到,因為有限的流量和大量的使用者之間的矛盾,郵輪上上網的速度非常緩慢。那麼,有沒有訣竅可以提高使用率呢?
首先,是設備的選擇。郵輪旅行家建議旅行者選擇i-pad或者類似產品以及Blackberry等小巧的上網裝置。手提電腦當然可以,但是很多不太懂得電腦的朋友可能不太在意將很多不在使用中的軟體從手提電腦里關閉以得到最大化使用的原理,更不用說偶爾上傳的照片或者其他文件可以格式化從而減少流量的竅門。所以,對於普通的電腦使用者,一個小巧的裝備可以事半功倍。不僅如此,在海上上網的最主要目的一般是讀新聞或者查閱郵件,I-pad自帶的郵件APP可以下載郵件離線閱讀,也可以離線撰寫郵件,對於沒有微軟郵件裝置的朋友,這樣的離線功能非常節約時間。在線撰寫郵件的時間太長,是種浪費。
最後,是上網時段的選擇。同一時段如果有太多的用戶,速度自然會很慢了。但是,如果在一個用戶比較少的時段,上網速度明顯加快。郵輪旅行家發現,在19:30-21:00的第二晚餐時段是上網人數最少,也是一般來說速度比較快的時段。有朋友說,晚上12點的速度應該很快,但是這個時段上網的郵輪員工非常多,結束了一天辛勤的工作,員工一般在這個時段蜂擁而至。唯獨第二晚餐時段因為大多數乘客在吃晚餐,而在18:00晚餐的乘客會去影劇院,或者酒吧,因此比較合適下載郵件。
❽ 海事衛星和海上通的流量哪個更貴
當然是海事衛星的流量更貴了,海上通流量價格零售價為1元/M,1G流量約1000元。相比之下,使用海事衛星上網的話,1100元只能購買5.5M流量,500M流量包售價更是高達3.1萬元。
❾ 在海上手機都沒有網路嗎,怎麼解決
我聽說現在很多船上都裝有海上衛星寬頻,我們可以藉此享受Wifi上網,就算海上手機沒有網路,我們還是可以通過海上衛星網路實現通信。據我所知,海上衛星寬頻的運營商有中海電信,其海上衛星寬頻品牌叫E海通,E海通它是國資委大型央企品牌,是國內海上衛星寬頻的服務專家,E海通衛星寬頻又分為以下三種:1.近海衛星寬頻;2.遠海衛星寬頻;3.全洋區衛星寬頻Fleet Xpress;有了它,我們就可以在船上連接衛星WIFI進行上網通訊,而不需要擔心海上手機沒有網路啦。
❿ 怎麼才能讓海上也有網路信號
簡單說,網路信號其實就是數字化的信號被規律的發送,而發送需要載體就有線傳輸,不需要載體而在所有自由空間(包括空氣和真空)傳播的電磁波就是無線電。無線電的具體發現發明和管理情況請見網路的無線電詞條。
地球是一個赤道半徑稍微大一些兩極稍微小一些的球形,地球的尺寸很大,有線傳輸雖然也可以,穿越大洋的海底電纜就是解決這個問題的,但影響范圍太小成本太高。電信號在傳輸過程中有損耗,只能傳播到一定距離和范圍,無線電傳輸的時候是以發射源點為半徑進行傳播,傳播半徑是能量消耗到無法識別的距離。距離地面越近可以傳播的距離越短,所以要建立信號發射塔基站。基站的發射天線越高能量越大,發射半徑和信號傳播半徑越大。能建立一個通天高塔覆蓋地球嗎?目前成本上和技術上都很難實現,所以用衛星來作為網路數據信號的發射源點就成為唯一切實可行的辦法。因此原來銥星計劃、美國的GPS全球定位系統、中國的北斗定位系統和那些同步軌道上大量數據通信衛星、軍事衛星等紛紛出現。為了避免信號源亂動需要固定衛星的位置,而位置又有限所以地球同步軌道上的定位點就成為稀奇資源,需要國際協調管理。
管理辦法具體參見 網路的 衛星頻率和軌道資源管理 詞條
其中,衛星頻率和軌道分配應遵守的國際法規,主要包括聯合國《外層空間宣言》、《外層空間條約》、《國際電信聯盟組織法》、《國際電信聯盟公約》及ITU《無線電規則》、《程序規則》、《建議書》等。根據國際法規,各國擁有和平探索和利用外空活動的權利;無線電頻率和衛星軌道是有限的自然資源,必須平等、合理、經濟、有效地使用;應採用有效的干擾控制機制以充分利用頻率和軌道資源。衛星資源管理法規是協調、分配和使用衛星資源的基本依據和准則,包括國際法規和國家法規兩大部分。遵循這些法規,是合理有序管理衛星資源的必要前提。
中國的衛星資源管理法規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無線電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無線電頻率劃分規定》、《衛星網路空間電台管理規定》、《建立衛星通信網和設置使用地球站管理規定》等。
現在當我們和海上船舶、島嶼上的船員、親人通話或收發郵件、瀏覽對方的網頁微博的時候,覺得這一切都習以為常,但這是通過百年來大量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才達到的。
簡單總結一下,先有人發現了無線電波,然後人們掌握並開始利用,進而發現傳輸距離的不足,找到初步的增高天線加大功率的辦法克服了一定距離的網路信號傳輸。再進一步找到大氣層的特殊電離層做反射面解決了斷續無穩定的傳輸,接下來技術突破實現衛星方式豎起足夠覆蓋半個地球的超級天線。然後找到使超級天線穩定的同步軌道。各國制定好天線使用頻率和位置。才能給大家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