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學生怎樣培養自己的網路素養
網路素養,指的是人的基本素養中的應具備的網路素質及道德規范,未成年人也應具備的網路信息辨別能力和網路規范及道德修養等網路素養教育的整體規劃和知識。2010年全國兩會上15名全國政協委員聯名提案,大力加強未成年人網路素養教育,積極推動網路素養教育進學校、進課堂,把網路素養教育作為義務教育階段的課程教學內容,全面提高中小學生的網路應用能力和網路道德規范。
網路素養,在2010年全國兩會提案中政協委員建議把網路素養教育納入義務教育課程,全面培養未成年人與信息化時代相符的道德規范和行為能力,建議各級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對現有中小學網路課程內容進行調整,在不增加學生負擔的前提下,積極推動網路素養教育進學校、進課堂,把網路素養教育作為義務教育階段的課程教學內容,全面提高中小學生的網路應用能力和網路道德規范。
2. 我們應從哪些方面著手提高自己的網路素養
提高自身的網路道德修養,要做到以下三個方面。
1、提高自己的道德修
養水平
2、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層次
3、堅決同不道德的
網路行為作斗爭
3. 大學生如何提高網路文明素質
爭做網路道德規范榜樣。我們要學習網路道德規范,增強網路道德意識,分清網上善惡美醜的界限,激發對美好網路生活的嚮往和追求,形成良好的網路道德行為規范。
爭做網路文明使者。我們要認識網路文明的內涵,懂得崇尚科學、追求真知的道理,增強網路文明意識,使用網路文明語言,倡導文明新風,營造健康的網路道德環境。
遵守《全國青少年網路文明公約》,爭做網路安全的衛士,我們要了解網路安全的重要性,合法、合理地使用網路的資源,增強網路安全意識,監督和防範不安全的隱患,維護正常的網路運行秩序,促進網路的健康發展。
正確處理好上網與工作、學習、生活的關系,自覺以工作、學習為重,善於利用網路資源提升自身素質,怡情怡趣,張弛有度,反對長時間沉迷於網路世界,反對沉迷於網路游戲、網聊。
提倡誠實守信,摒棄弄虛作假,促進網路安全可信;人類最珍貴的基本權利之一是思想與言論自由,但是並不意味著任何信息的發布都可以不受約束。要堅持客觀、公正、自由,發表客觀、真實的信息,拒絕虛假新聞和有害信息在網上傳播。
4. 家長怎樣提高自身網路素養
網路素養的培養和提高,應培養五種能力。
01
價值判斷能力
價值判斷力是一種個人立場,主要包括個人的道德水平和對網路安全信息的價值判斷。每個網民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等「三觀」越正確,網路安全立場越清晰明確,越能更正確去判斷網路信息屬性,更好地掌握網路安全信息的獲取和使用過程。網路素養高的人能夠更正確更有效地運用和調動自己的立場。
02
自我保護能力
過度的網路信息可能會對人們產生潛在的負面影響, 應該通過主動的干預,使網民免受網路信息泛濫的負面影響。在當前網路水軍泛濫、商業炒作無處不在的背景之下,這種自我保護性的網路素養教育,可以有效避免網民對不良網路信息的侵害。
03
內容辨識能力
網路信息有好有壞,強調培養公眾的分辨力,培養公眾注意分辨網路信息文化所呈現出的優與劣,進行網路信息的選擇和應用能力。 網路素養教育的目的,是要幫助網民練就一副火眼金睛,識別網路文化的優劣,具有較好地選擇和應用網路信息的能力。
04
批判解讀能力
在意識形態偏見和商業利益競爭、國際政治經濟利益博弈的復雜多元格局之下,網路信息的生產方式乃是迎合與滿足控制輿論、說服公眾之需要,因此網民要對各種網路信息訴求具有批判性解讀能力,網路素養教育的最主要目的在於增加人們對網路安全使用的理解力——網路信息傳播是如何運作、如何組織、如何生產意義、如何說服公眾和引導輿論的。網路安全素養不僅體現為對網路上傳達信息的有效理解,更體現為對網路信息安全背後的說服意圖的更好理解。
05
參與創造能力
網路技術是一種賦權和釋放的技術,每個人的私權利被侵犯的同時,也得到極大的提升,因此需要教育網民在穿透網路信息的迷障,不被網路信息所左右的情境下,創造性地參與到公共事物的討論和革新之中,提高他們對公共領域的積極參與和對公共事務的對話能力。網路素養教育的目標應該是幫助他們成為具有民主意識的公民。
5. 怎樣才能提高自身網路素養
1、立場要正確。有詩曰:「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立場猶如看風景的角度,所處位置的不同,看到的結果自然有區別。對於接觸到的網路信息,要站在客觀的立場上,正確看待。
2、認知須理性。當看到一些群體性事件信息和一些社會熱點事件時,我們理應做到謹慎對待。不能僅憑一知半解,僅憑個人喜好就發表一些過激的言論。切忌網路跟風,避免被一些別有居心的人所利用。自己需具備明辨是非的能力,每接觸到一條網路信息,首先就要在內心問問自己,這信息是否真實?產生的原因?對自身有什麼借鑒?目前,網路監管還不是很完善,這就要靠網民自己提升自我網路素質,承擔起網路責任,做一名擁有網路道德的網民。
3、吸收應有度。正所謂過猶不及,每一條網路信息都可能真?可能假?可能有價值?可能沒有價值?如何才能以有限的精力去獲取更多有價值的網路信息。首先,要有針對性。需要什麼樣的信息才去搜集什麼信息。其次,要有選擇性。並不是搜集到的每一條信息都是有價值的。我們在吸收網路信息時,理應做到由表及裡,去偽存真,去粗取精,總結經驗,交流經驗,最終指導實踐。
6. 如何提高自身網路素養
一、積極進取,提高班主任的「網路素質」
網路作為新生事物往往讓老班主任望而卻步,因此大多數班主任對學生上網問題避而不談,怕講錯會引起學生笑話;
或缺乏對網路的認識,堅決反對學生上網,稱上網和玩電子游戲機一樣只會消磨時光。
這是兩個極端的做法,都不可取。
班主任應該具備以下「網路素質」。
1.了解、掌握一些簡單的網路知識。
首先要學會電腦的基本操作,特別是青年教師,打字、windows操作、利用電腦備課是必修之課。
其次,要了解一些網路術語,如域名、虛擬社區、搜索引擎、防火牆等等。
積極參加電腦等級考試,也是促使自己掌握電腦知識的一種途徑。
2.學會上網獲取信息、收發郵件、下載軟體,對教育、藝術、游戲、聊天等網路內容有一定的了解,將自己或學生有關的網站點收入收藏夾。
3. 學會利用網路搜集教育資料,如教育新聞、教育論文、心理咨詢資料等等,這些都有助於班主任的工作。
只有自身具備了上網知識和上網經驗,才會與學生在網路方面有共同題,才有發言權,才能與學生交流。
二、社會、家庭、學校齊配合,還給青少年網路上的一片「凈土」。
順德市政府在整頓電子游戲機室方面已經加大力度,目前,順德市的電子游戲機室已由幾百家減少到50多家,而且,都在電子游戲機室里,張貼「非節假日不接待中小學生」的字樣。
但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許多網,象雨後春荀,紛紛開業。
個人認為,政府、工商管理部門應規范網的經營行為,安裝能夠過濾網路色情與暴力的防火牆軟體等。
其次,學校與家長密切配合,特別是讓家長也了解網路的基本知識,一般家長都有一種「望子成龍」的心理,為了讓孩子學好電腦,幾千塊錢掏出來買台電腦,都是毫無怨言。
但許多家長由於文化程度不高,對網路知識缺乏了解,或是由於工作繁忙的關系,對孩子在家電腦的使用,缺乏監控。
班主任應該利用家長會等機會,向家長們介紹一些簡單的網路知識,學校或者安排一部分家長回校,聽一下電腦課,了解自己的子女在學校學習電腦的情況,提高家長的網路認識,才能有效地引導的子女正確對待上網。
7. 培養學生的正確網路素養。
大家請看上圖,一個150年前的醫生,經過時光隧道來到了現代,被眼前的一切驚呆了,先進的醫療手段、高科技的醫療器材、完善的醫療體系,是這個150年前的人,萬萬也想不到。即使當時最有名的醫生,他也無法勝任現在的醫生工作。其實不要說150年前了,就是70年前,相對於我國建國前的醫療水平,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可是我們再來看看150年前的一位教師,他如果坐上了時光隧道,穿越來到我們的學校,看到還是一支粉筆,一塊黑板,一間教室,教學形式還是教師講,孩子聽,他是不是覺得這種形式很熟悉?他能駕輕就熟,依然能夠教書育人。
今天聽了北京師范大學未來教育高精尖創新中心的余勝泉教授講解的關於《互聯網時代的認知與學習》,聽後的感受就是震耳欲聾,醍醐灌頂。150年過去,科技高速發展,社會不斷前進,人也在不斷的變化,教育的根本目標是育人,可是教育卻從未改變,這是多麼悲哀的一件事情。
目前的時代是一個互聯網的時代,互聯網時代知識大爆炸,知識與數據成為一個核心的資源。如果我們的教育,還是簡單的停留在讀、寫、背誦這樣的事情上,你覺得能教出適應時代變化發展的,一代新人嗎?一個學生再背,他能背得過網路、谷歌吧?一個人的知識再熟練,他提取知識的速度會超過搜索引擎嗎?互聯網時代,我們就要利用互聯網來進行教學,同時,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培養學生正確的網路科學素養。
什麼是網路素養?
網路素養,是運用電腦及網路資源,來定位、組織、理解、估價和分析信息的能力。
網路素養是一種適應,網路時代的基本能力,是網路相關能力的綜合體現。
如何培養學生正確的網路素養能力呢?
首先是觀念變革。 就是不僅不要排斥手機和電腦,還要教會學生正確的使用手機和電腦。
有很多教師和家長為了防止學生玩游戲,上網,於是採用「一刀切」的辦法,堅決杜絕孩子用手機、上網。事實上,我們必須掌握新的學習工具,我們無法逃避信息時代。我們在教會學生學會學習的同時,必須懂得如何教會學生自我導向學習。但是我們,在老師和學生遠遠還沒有為今天的,需要做好准備,無論是從思想上還是行動上。未來的學習方式就是孩子帶著電腦上學,人人擁有電腦將成為事實。從觀念上徹底改變傳統的思想,這是毋庸置疑的。
其次是方法變革。 我們要需要教會學生學會處理海量信息的能力。
基於興趣的原因,學生對手機的搜索能力掌握得比較好的,可是搜索出來的信息都是我們所需要的,都是有用的嗎?學會正確的處理海量信息的能力,要具備以下兩點。一是要學會理性的判斷,所收集來的信息是否對學習有用,是否是正確的信息?二是要從道德方面來處理信息,我們搜集來的信息是否都是健康、正能量的信息,而非黃、賭、毒、廣告、詐騙等垃圾信息。這都是需要孩子在學習中不斷完善,修正自己的搜集能力的一個過程,並不是一蹴而就的。同時作為教書育人的老師,也應該不斷的提高自己的搜索能和處理海量信息的能力。不斷完善自己的教學。在信息時代,沒有人永遠是老師,也沒有人永遠是學生,所有的人都要不停的學習。我們都曾看過這樣一個現象,在手機的一些小軟體的使用上,學生反倒能夠教會老師,這就是所謂的教學相長了。
最後是階段性的變革。 我們需要從幼兒園就開始教會學生,全球交流、搜索信息。
手機再也不是成人的專屬品,現在使用手機越來越低齡化。同時通過網路學習在這種全新的形式,為孩子們開辟了與世界交流的一扇大門。所以,孩子從幼兒園階段就應該學會全球交流、搜集信息。這種教學形式越早試行越好,因為能力越早形成越好。杜威說,今天的教育和老師不會生活在未來,未來的學生將生活在過去。這句話聽起來有點繞口。大概的意思就是,如果教師總是墨守成規,積弊難改,那麼你的未來將會被取代。同樣道理,學生如果不能適應網路時代,那麼即使他長大了,也不能夠成才,也將被淘汰。因此越早開發學生的網路素養,對他正確的網路素養的形成,越產生積極有利的作用。
達芬奇在他的《進化論》說,不是最強的,也不是最聰明的物種能夠活下來,而是最能夠適應變化的物種才能夠生存下去。如果你想讓你的孩子更適應未來的發展,能夠生存得更好,請給他一個部手機,一個網路吧!因為他們就是網路時代的原住民,他們就是土生土長的網路時代的新寵兒。不僅他們未來學習的內容和方式,是與網路息息相關,就連他們今後的生活方式,都是與網路息息相關的。
我們都聽過大禹治水的故事,為什麼他能夠成功?原因很簡單:因勢利導。找到了治水的根本方式,不是堵,而是疏導。在教育上,我們也要做大禹,對孩子的網路素養要進行疏導,而不是堵這樣才能夠教育出適應未來發展的人。
8. 如何提升大學生網路素養
當今社會是網路時代,計算機和網路成為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東西,並且越來也受到大家的重視,特別是對於當代的大學生而言,是否會爭取運用網路,成為了非常重要的技能,也成為了成功的基本因素之一,那麼,如何提高大學生的網路道德素質呢?
培養正確的思維觀念。
我們利用網路學習,一定要培養自己正確的思維觀念,多看到網路積極的一個方面,千萬不要沉迷於一些不良的愛好中,否則,網路消極的一面同樣可以將一個人毀掉。
做到網路和現實的統一。
對於一個人的道德標准,不管什麼時候,無論什麼境遇,都應該掌握一個唯一的尺度,不能因為自己在網路上,沒人知道現實的自己,就可以為所欲為,毫無顧忌。
使用文明的用語。
在互聯網上,我們也是需要經常與人溝通的,在這裡面,我們應該要求自己使用文明用語,禮貌待人,尊重他人,不能隨意說臟話,更不能隨意侮辱別人,給他人造成傷害。
杜絕網路暴力。
對於大學生而言,我們應該杜絕網上的暴力行為,特別是在一些論壇或者貼吧中,不要發布不良信息,不要煽動不良情緒,更不能隨意暴露別人的隱私,拒絕網路暴力。
不沉迷於網路游戲。
如果我們利用互聯網的優勢,那麼,應該可以讓自己的能力素質得到較大的提高,如果沉迷於網路游戲,則是浪費自己的時間,導致大學生意志消沉,不會有所作為。
注重日常道德修養。
一個人的道德修養,要在平時多鍛煉,也就是說,一個人如果日常道德水平低下,則在互聯網上也不會有太好的表現,道德素質的修煉在於平時,而不是臨陣磨槍。
不要試圖利用網路犯罪。
很多人認為互聯網上不是實名制的,所以,給一些壞人以可乘之機,利用互聯網進行詐騙或者是敲詐,要清楚的認識到,只要做了違法的事情,是早晚都會有被發現的一天。
9. 如何提升大學生網路素養
大學生網路安全素養的提升是一種教育實踐活動,更是一個系統性工程。結合當前網路安全及大學生網路安全素養教育的實際情況,可以從社會、高校、學生等方面構建大學生網路安全素養教育的立體化模式。
提升大學生網路素養做法:
(一) 拓展交流合作,建立高校與政府安全部門網路安全治理聯動機制。大學生網路安全問題既關繫到高校的穩定,同時亦關繫到社會的安全與穩定,更關繫到國家的安定。大學生群體網路安全的監測與治理,不僅是高校的事情,更是社會、政府的事情,所以在高校網路安全治理活動中,政府和高校兩個主體間的樸素協調和配合是維護高校大學生網路安全穩定,有效治理網路環境的關鍵因素。
通過加強高校與政府安全部門網路安全的合作,打破高校和政府網路安全監測與治理的界限。以「社會共有、權利共享、和平共處、價值共創」為理性法則,以實現網路安全治理的跨界合作。完善政府和高校相互補充、相互促進的工作機制,政府、高校間共享網路安全有關資源,高校邀請政府有關安全部門向大學生宣傳、普及網路安全相關知識、案例,高校可以向有關部門提供智力和技術支持。
鼓勵高校和政府有關部門共同建立網路安全治理智庫、研究基地等建設,發揮在高校網路安全治理中咨政建言、安全防範等作用。深化高校與網信、公安等部門網路安全的監管與聯動,加強聯合研判機制,提升快速處置能力,形成網路安全事件應對合力。
(二)加強頂層設計,建立高校網路安全素養教育常態化保障機制。針對高校大學生網路安全教育機制不健全、隊伍不精練的問題,高校要提高對大學生網路安全素養教育的重視程度,加大對學生網路安全素養教育培養方面的投入、周密組織,科學規劃。從頂層設計入手,強化體制機制建設,完善制度管理,整合校內有關資源,設立大學生網路安全素養教育中心,建立專門的機構來指導和協調全校網路安全教育資源,對全校網路安全素養教育進行統一謀劃,制定網路安全素養教育責任制、課程制考評考核辦法。高校也要整合全校的教育資源,組建一批既有專業背景又有實踐經驗的大學生網路素養教育教學團隊,通過設立網路安全教育專項研究相關研究課題,產出一批前瞻性、對策性、應用性、有份量、有影響的研究成果。
(三) 創新內容方法,切實提高網路安全素養教育的有效性。高校開展網路安全素養教育要避免形式單一、照本宣科、枯燥無味的教育教學方法,要及時更新、豐富教育內容。高校開展網路安全素養教育要遵循貼近實際、貼近實例、貼近實踐的原則,對網路中出現的或因互聯網而產生的與大學生密切相關的安全事件、意識形態、暴力犯罪等,經過精選後結合教育的藝術和方法呈現給學生,做到課堂教學有血有肉。要拓展網路安全素養教育的資源與途徑,通過引入和製作精品視頻公開課、網路資源共享課等,利用線上和線下,課上和課下,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引導大學生主動學習課程資源,不斷提高大學生網路安全素養。
(四)強化宣傳教育,營造網路安全教育的良好環境與氛圍。高校要重視校園文化建設,制定出台網路安全宣傳教育考核評定辦法,實施學校、院系、班級三級宣傳教育,通過講座、體驗式宣傳、主題班會等形式開展豐富多樣的網路安全教育宣傳活動。組織好網路安全教育宣傳日、宣傳月,以圖片、影像等形式舉辦「大學生網路安全文化節」「高校網路安全教育優秀作品展」,利用學校校報、廣播、兩微一端等宣傳載體宣傳網路安全素養知識。發揮學生社團的優勢,舉辦網路安全知識競賽、辯論賽,不斷提高大學生網路安全常識、法律知識,以生活化、多樣化的宣傳方式引導大學生全面、客觀了解網路安全的重要意義和安全問題的防範與處理能力。與網信、公安、司法等部門合作建立校外網路安全教育基地,讓網路安全素養教育既能引進來,又能走出去。
10. 網路素養如何培養和提高
網路素養的概念包含了5個層級:
層級Ⅰ:工具層級。即是對基礎互聯網工具的使用,包括了搜索引擎(了解搜索引擎功能、搜索技巧等)、信息管理工具(管理信息來源、選擇合適信息源等)和個人管理工具(信息導圖、知識管理等)三個方面。
層級Ⅱ:識別層級。即在能夠使用基礎工具的基礎上,對信息有分辨和識別的能力,且具備互聯網責任。
層級Ⅲ:參與層級。即能夠在互聯網世界中找到自己位置的同時,學會分享和連接更多人。這一層級分為個人與社會兩個方面。個人方面:具有互聯網分享精神,並且學會在互聯網世界中保護自己的信息。社會層面:鏈接他人。
層級Ⅳ:協作層級。即在與更多人發生聯系與交互之後,產生更進一步的行動和創造。如參與一次互聯網社區的共建。
層級Ⅴ:智慧網路人。已經能夠熟練使用互聯網、且能在虛擬和現實的交互中利用互聯網來解決一個復雜的現實問題。這也是未來信息時代每一個人的競爭力所在。
這要看看樓主所說的培養和提高從哪個層級和環節入手。
第一個層級:學會基本工具的使用即可。
第二個層級:面對大量的信息,應該通過不斷的對比驗證,建立自己的可信信息源。
第三個層級:參與到網路社區的良性共建中。
第四個層級:可以嘗試加入一些開源社區,如github。
第五個層級:綜合運用前面的技能,稱為智慧網路人。
希望可以幫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