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信息時代青年人的媒介素養是什麼
信息時代青年人的媒介素養是:理解媒介信息在製造、生產和傳遞過程中受到來自文化、經濟、政治和技術諸力量的強製作用,側重的是對於信息的判斷和理解能力。
概括地說,所謂媒介素養就是指正確地、建設性地享用大眾傳播資源的能力,能夠充分利用媒介資源完善自我,參與社會進步。
信息時代青年人的作為:
新時代已經為我們勾勒出更加美好的新藍圖,同時也發出新的召喚。我們新時代的青年,在黨改革開放的春風中沐浴長大,親眼見證了祖國的蒸蒸強盛。作為新時代青年,我們更要順應新時代,聽從新召喚,履行新使命,展現新作為,爭做一名適應時代發展需要的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青年,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貢獻青春力量。
2. 加強網路安全,清朗網路空間,中學生應具備什麼樣的媒介素養
要善於網上學習
不瀏覽不良信息
要誠實友好交流
不侮辱欺詐他人
要增強自護意識
不隨意約會網友
要維護網路安全
不破壞網路秩序
要有益身心健康
不沉溺虛擬時空
-_-#網路來的
3. 近半中國青少年常遇網路不良信息該如何呵護呢
隨著移動互聯網和智能設備的高速發展與全面普及,青少年接觸網路更加便利,觸網年齡呈現出低齡化趨勢。適度地使用網路可以豐富生活、緩解壓力,但青少年群體社會經歷不足,網路素養和上網習慣正處於形成階段,如何幫助青少年健康、有效地使用網路,引導其積極適應網路時代,是重要而緊迫的課題。
面對網路這一新生事物,家長不再能像傳統家庭中那樣依賴自身的經驗來引導孩子,而是首先應當主動學習相關的網路安全知識,並嚴於律己,合理安排上網時間,不瀏覽、不傳播不良信息等,以身作則。
家長還應當從幾個方面對孩子上網進行積極引導、教育:在時間上,嚴格控制孩子上網的總時長,並且設置上網設備的賬戶密碼或安裝限制上網時間的軟體;在內容上,幫助孩子找到有益身心的、適合的網站,如定期查看孩子平時瀏覽的網站,評估網站內容,或是在與孩子充分溝通的基礎上安裝家長監控工具;在網路社交方面,鼓勵孩子利用網路探索新世界,但堅決反對孩子在線下與網友見面,並告知這一行為的嚴重危險性,掌握目前孩子社交賬戶好友的真實情況,並經常與孩子溝通他們的上網體驗。
4. 媒介素養教育有多重要,為何是青少年未來的「必修課」
受疫情影響,全國各地的大學、中小學的教師、學生、教職員工度過了一段難忘的特殊時光。這樣的環境下,教學秩序被打亂,網路教育迎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師生接觸和使用互聯網更加頻繁。除了網上教學,越來越多的學生通過互聯網收集信息、交流和分享以及表達自己。這就對媒介素養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要充分發揮互聯網企業的積極作用,形成行業自律和規范,使互聯網企業更加重視未成年網路安全和網路素養的提高,切實履行企業責任和自律自律自我檢查規范,積極配合政府監管部門的監督管理,建立有利於青少年網路素養提高的行業自律和自律規則,從源頭上為青少年創造一個安全健康的網路環境。
5. 淺談提升大學生的網路媒介素養論文
淺談提升大學生的網路媒介素養論文
1.新媒體對大學生群體的影響
大學生通過新媒體,獲取國內外新聞資訊,了解世界政治經濟形勢,關注新形勢下的方針政策,縮短了個體與世界的距離.新媒體對於信息的傳遞和評論的角度都是多元的。從積極層面來說,有利於培養學生的民主和自由意識,思想上與先進文化實現同步;但大學生在心理上還有著明顯的不穩定性和不成熟性,缺乏獨立思考,青年群體有著昂揚鬥志的同時也比較氣盛,思想上很容易受到各種意識形態的同化,隨波逐流.若沒有及時的引導,大學生就會陷入迷茫和誤區.網路媒體信息傳播的開放性和隱匿性,沖擊著大學生的思想陣地,弱化了大學生的傳統文化意識和文明道德意識。
2.網路媒介素養認知
所謂網路媒介素養,指的是互聯網用戶在了解互聯網的前提下,理性使用和正確利用互聯網,使互聯網媒體為個人的全面發展服務。這種能力包括對互聯網的認知能力,對互聯網信息的收集和整理能力,對互聯網接觸行為的自我管控能力和應該具備的網路道德基礎和網路安全意識。而大學生的網路媒介素養,指的便是大學生群體在具備了網路基礎知識的前提下,合理、健康、有效、創新地使用互聯網信息為自身發展服務的能力。總體來說,大學生的網路媒介素養主要包括六個層次,分別是網路媒介認知素養、網路媒介辨別素養、網路媒介法律道德素養、網路安全意識素養、網路行為自我約束素養以及網路創新發展素養。
3.大學生網路媒介素養的現狀和構成
目前,我國大學生的媒介素養教育,並非通過科學的媒介理論指導學生以及藉助系統的訓練獲得,而是依賴經驗主義,即在日常的媒介接觸經驗基礎上,通過自己的直覺形成所謂的媒介素養。這樣的媒介素養,是自發的,是低層次低水平的。這種不科學的媒介素養無法幫助大學生對媒介傳播信息的內容和形式做出理性和科學的評價,使得花費大量精力獲取的信息不能為自己有效服務。
3.1網路媒介理論素養較低
大學生沒有經過系統的傳媒素養訓練,參與媒介實踐較少,對信息如何產生、如何選擇信息、信息如何能有效傳播、信息的傳播意圖是什麼等問題並不了解。大學生對網路媒體的使用非常頻繁,但是由於缺乏對媒體傳播信息的特性及傳播學方法論認知不足,缺乏基本的媒介理論知識,導致對於網路負面信息的免疫力較弱,信息接受效果較差。
3.2媒介道德水平有待提高
媒介道德水平,主要是指大學生在使用網路媒體時,能否自覺遵守國家有關知識產權、新聞出版和網路管理等方面的政策法規,能否自覺遵守媒體道德規范。新媒體因其獨特的傳播方式和特性,使其不自覺地具有了細節化監督的職能.所有人的言行被無限放大,遭受著來自社會全方位的關注和苛刻的審視。網路媒體的隱匿性和空前的自由性,使得有些網民僥幸地放縱自己的網路行為,肆意傳播虛假信息,侵犯他人隱私,甚至引發網路犯罪行為。大學生群體中存在著很多網路語言暴力、上傳他人隱私信息、通過安裝越獄軟體登陸非法網站等有悖於媒介道德規范的行為。
3.3面對新媒體的自我管理能力較弱
目前,大學生在網路運用方面,很迷茫,多數大學生使用互聯網的主要目的是網路游戲、看電影、漫無目的地聊天、娛樂消遣。真正在使用網路查閱資料、交流有效信息的學生很少。有的大學生對於網路的自控能力較弱,沉溺在網路游戲,耽誤了正常專業的學習;有的學生不能正確看待網路虛擬世界的愛情;有的學生對於非法網站、網路傳播的不良信息等沒有抵制能力和辨別能力。
3.4新媒體信息的運用能力有待加強
大學生通過網路獲取的信息主要集中在娛樂信息和時政新聞,對於專業技能信息和就業信息的獲取還比較機械,層次較低。多數大學生是為了應付學期末論文才搜索專業技能信息,而且只是機械地拼湊。因此,大學生尚未有效藉助網路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和綜合素質。對於新聞信息的獲取,也僅是簡單地表層認識,缺乏理性的思考和評判,對於新媒體的運用能力有待加強。
4.提升大學生網路媒介素養的途徑
隨著傳媒的`發展,人們獲取和交流信息的途徑更加廣泛、自由和多樣化,與此同時,受眾被傳播活動中的噪音也嚴重困擾著。因此,在當前新媒體環境下,面對網路媒體的傳播特點,引導大學生提高自身藉助網路實現獲取、分析、評價和傳播各種信息的能力以及使網路信息服務於個人的思想、學習、工作和生活的能力,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4.1對學生進行系統和專業的媒介素養教育
所謂媒介素養教育,就是「指導學生正確理解、建設性地享用大眾傳播資源的教育,通過這種教育培養學生具有健康的媒介批評能力,使其能夠充分利用媒介資源完善自我,參與社會發展.」20世紀30年代初期的英國學者最早倡導進行媒介素養教育,意在「反對當時傳媒中的流行文化價值觀念,訓練青少年抗拒大眾媒介中提供的低水平的滿足」。國外的傳媒素養教育已經有幾十年的歷史了,而在我國還是剛剛興起。2004年9月,上海交通大學首次開設了傳媒素養教育課程,這在我國大陸高校中是首創,該校還出版了專著《新聞 傳媒 傳媒素養》。授課對象除了新聞傳播學專業學生外,還有很多其他專業的學生,培養大學生具有健康的媒介批判能力及建設性地使用大眾傳播資源提升自己的能力,使得大學生成為真正的「具有批判性的媒介使用者」。從目前我國大學生媒介素養現狀來看,大學生很有必要接受專業的媒介素養教育,高校開展科學、系統的媒介素養課程迫在眉睫。陳先元在《大眾傳媒素養論》中曾這樣指出,一個人的傳媒素養反映著「個體和社會傳播機制之間的一種互動關系」.「媒介素養教育作為現代媒介社會中應該普及展開的公民素質教育,在大學啟動推廣,是一現實可行又功效顯著的戰略.高校實施媒介素養教育,符合現代大學的功能和國家推行素質教育的目標。當代大學生作為高校媒介素養教育的主體,他們的媒介素養現狀不容樂觀,對其實施媒介素養教育顯得更為重要。」大學生媒介素養教育有著重要的意義。「通過開設正規的媒介素養教育課程,使大學生系統地掌握科學的媒介理論,為媒介素養實現從由自向自覺的轉變提供理論指導。」此外,通過媒介素養教育課程,提高學生辨別、傳播、評判和利用媒介信息的能力,使得大學生成為新媒體的功能發揮者,而不是淪為「大眾媒介或信息的奴隸」。
4.2充分利用和不斷構建網路媒介素養教育平台
新媒體時代大學生的學習途徑和學習方式是多樣的。媒介素養教育更不應該局限在新聞傳播學相關專業內進行,而應面向全校大學生深入開展宣傳,新聞傳播學的專業師生應起到骨幹作用。「在高等教育大眾化的大環境下,讓媒介素養教育走出專業教育的局限,成為全體大學生的通識教育,應該成為傳播學教育的發展方向,也是大學生媒介素養教育的主要方面。⑥此外,依賴傳統的第一課堂遠不能滿足媒介素養教育的要求。通過校園媒體報紙、廣播、網站、手機媒體等對網路媒介知識進行有效地並充分利用大學生使用頻率較高的新媒體開展網路媒介知識的宣傳、競賽等活動,針對熱點問題開設論壇專區,在探討中積極引導,幫助學生形成健康的思維方式和理性的評判體系,增強大學生對網路不良信息的免疫力,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學生的媒介素養。
4.3提高大學生的媒介互動和媒介製作能力
與傳統媒體信息傳播時要經過嚴格的把關不同,網路媒體有著極大的自由性和開放性。大學生面對網路媒體,可以真正掌握話語權,大學生也非常享受這種主導感受,他們更容易參與到媒介互動和媒介製作環節。例如,交際平台的QQ空間、微信、微博等,網民可暢所欲言,隨時隨地發表自己的看法。通過論壇自由互動,組織發起討論,甚至可以擔任版主,管理他人的言論。在網路實踐過程中,大學生積極進行著媒介互動,參與了媒介製作,會對媒介理論有更深刻的認識。而實踐收獲的認知,會指導他們的網路行為更加理性、更加有效。
;6. 如何培養孩子的媒介素養(轉載)
這是校訊通繼家庭教育指導、閱讀與寫作後重磅推出的又一惠澤眾多河南家庭和學生的產品和服務。眾享在線課程與學校教學相配合,課程根據河南學生學習規律和升學考試命題趨勢開發。目的是讓孩子足不出戶學習地更加輕松,拿高分、上名校!眾享在線課程需要網上學習。很多家長一聽到網路這個詞就如洪水猛獸。擔心孩子自製力差、孩子喜歡玩游戲、害怕孩子沉溺於網路。這種擔憂的心理也讓很多家長避談網路,甚至嚴格杜絕孩子接觸網路。其實,網路和手機已經成為現代人生活的一部分,孩子使用手機、使用電腦早已屢見不鮮。手機和網路由於其傳播信息方便、快捷,儼然成為當前社會最普遍的傳播媒體。如何讓網路成為孩子成長的好幫手?今天慧老師就給大家帶來,在網路時代,如何培養孩子的媒介素養。青少年上網現狀現實中,很多家長反對孩子上網,多半是擔心孩子沉溺網路游戲。而這背離了互聯網資源分享的功能和目的。網路本身並不是引起孩子產生網癮的根本。孩子缺乏鑒別網路資源價值的能力才是根本。2009年,第二屆媒介素養教育國際研討會的中外專家就曾呼籲,提高孩子們的媒介素養,加強對孩子進行媒介素養的訓練是防範孩子產生網癮的重要措施。什麼是媒介素養及其對青少年的重要性媒介素養,指人們面對各種媒介信息時的選擇能力、理解能力、質疑能力、評估能力、創造能力以及思辨的反應能力。媒介素養還包括人們對各種信息的解讀能力,即除了現在擁有的聽、說、讀、寫諸能力之外,還應具有批判性地接收影視、廣播、網路、報刊和廣告等媒介信息的能力,以及使用電腦、電視、照相機、錄音機、錄像機等廣泛的信息技術來製作、傳播信息的能力。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和發展,各種各樣的新媒介層出不窮,比如:互聯網、手機、電子游戲、手提設備以及其他應用型高新技術的媒介。其中,目前在我國最為普及的就是網路和手機。新媒介具有多媒體性、自主性、互動性等多個特點。以網路、手機等為代表的新媒介,眼下正以驚人的速度在青少年中蔓延。青少年對新媒介的消費不僅是功能性的,更是心理性的,即表現出「新媒介依賴」的心理現象。「新媒介依賴」的深層原因在於當代青少年的社會化恐懼。具體表現為既渴望交往又逃避現實、既積極參與社會議題又傾向於攻擊和破壞、既希望客觀認識自我又自戀上癮的矛盾心態。而要削弱「新媒介依賴」的病態心理,提高當代青少年的媒介素養才是有效途徑。怎樣培養青少年的媒介素養媒介素養教育要從青少年抓起。因為青少年缺乏足夠的辨識水平和自控能力,同時缺乏必要的媒介知識和批判意識,特別容易受到傳媒環境影響而犯下錯誤,或者影響心理健康成長。如果能夠讓我們的年輕一代,從小就知道辨別和使用媒介,真正使媒介為「我」所用,而不是成為媒介的奴隸,那麼青少年就真正成熟起來了。為了提高青少年的媒介素養,教育主管部門要建立合理的媒介素養教育課程體系、開發實用的、多樣化的媒介素養教育的教材、建立一套科學的媒介素養教育評估體系,學校要建設一支專業的、高質量的師資隊伍。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家長朋友們要提高對青少年媒介素養教育重要性的認識,在日常的家庭教育中增加相關的教育和引導。您可以:1.在生活中利用多種媒介(電視、電腦)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改善學生的知識結構,如利用電視頻道中自然、歷史、地理類的欄目幫助孩子學習網路知識內容;利用搜索引擎和一些學科、科普網站,擴大孩子的知識面。2.有意識地引導孩子充分利用網路搜集有用的資料,用於學習、疑難問題解答、社會熱點資訊分析。3.引導孩子利用網路通訊工具和老師、同學溝通交流問題,利用微博、博客分享資訊和學習信息。4.多去一些視頻學習類網站。互聯網的快速發展,讓學習不再受到時間、空間、地域、人數的限制,一根電話線可以建立起一個空中課堂,供世界各地的人隨時隨地去學習。現在很多視頻學習類網站一改以往呆板、說教似的授課方式,採用動畫、漫畫、真人表演,生動活潑、趣味十足,深受青少年的喜愛。比如,校訊通這次推出的在線課程。它節省了孩子去輔導班的來迴路程和時間;網路視頻一對一輔導模式提高了孩子的學習效果;網上學習,進度自己掌控,並且可以反復學,滿足孩子的個性差異。並且家長可以旁聽(課外輔導班可是不允許家長旁聽的哦),一來家長可以了解孩子的學習進度,二來可以監督孩子的學習過程,跟孩子一起進步。總之,在提高青少年媒介素養方面,家庭教育方面的努力發揮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家長不應該把網路視為洪水猛獸,談網色變,而要有足夠的耐心,逐步進行引導。教孩子學會正確使用網路和手機來幫助自己學習,網路時代宜疏不宜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