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網上購物被騙怎麼處理
網上朋友圈的商品交易,在法律上屬於「偶發的民事交易行為」,它可能基於朋友關系、信任關系、情誼關系等產生,一般是發生在個人之間的偶發交易,這種交易由一般的民事法律來規范,如果遇到假貨、遇到違規銷售等相關問題,可以依據《合同法》等相關法律來維權。
比如購買到不符合質量的產品,可以依據《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一條來要求出售人承擔相應責任。
作為消費者,索賠前的購買要注意在買朋友圈代購的商品時:
1、了解清楚賣家的真實身份信息;
2、保留相關的聊天記錄,大件物品最好簽訂書面的買賣協議;
3、保留銀行、支付寶等匯款、支付憑據,一般接受匯款的賬戶同賣方身份要相符。
做到以上三點,發生了損害也可以依據這些證據及時維護自己的權益進行索賠。
第一步:收集、保留證據:
從各角度拍下假冒偽劣產品的照片,截圖與賣家的聊天記錄。
第二步:聯系賣家進行退換貨: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確認了「七天無理由退貨」制度同樣適用於微商。
因此,微店買家同樣享有一定的「後悔權」。消費者網購後,有權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內退貨,且無需說明理由。
第三步:聯系微店要求賠償:
網路交易平台明知或應知賣家侵害買家合法權益而未採取措施的,或不能提供商家真實信息的,可向交易平台索賠。
第四步:報警立案:
賣家銷售金額達5萬以上,或賣家貨值金額達15萬以上,或兩者合計達15萬以上的,公安機關會立案偵查。
第五步:若造成消費者人身損害,可進行索賠:
如果網購的產品侵害了消費者的生命健康權(如食物中毒、毀容等),有權向銷售者和生產者進行索賠。
綜上,對於網上購物發生損害要注意保存證據,在索賠時要按照法定程序進行
Ⅱ 網上購物被騙怎麼處理
網上購物被騙直接報警。
第一步:
收集好轉賬記錄,去銀行打好賬戶流水,如果你錢只是從QQ微信零錢出去的,就不用去銀行打賬單了。那麼這時候就要保留好微信QQ賬號、聊天截圖等證據,然後立即打110或者是直接去公安機關報警。特別強調,在鄉鎮的盡量到縣公安局去報警。
第二步:
如果有對方是銀行賬號的話,可以問問辦案民警能不能辦手續進行止付凍結。配合辦案民警做好筆錄,把被詐騙的原因過程都說出來,記錄在案。一定要積極配合調查,給警方提供線索。
第三步:
筆錄做完之後,如果你是在銀行或者平台貸款的話,你可以咨詢辦案民警說能不能拿立案決定書。作用就是證明你是被詐騙的,可以咨詢銀行或者是平台,協商還款周期能不能延長,或者是能不能降低利息。銀行的話,最好當面去找他們協商。
平台的話,也只能打電話。如果能給你延期或者降息,那最好不過。當然不乏有協商降息延期成功的例子,不妨可以試試。至於被騙的錢,報案後能不能追回來,需要看具體的情況來分析,假如你的案件被偵破,那就有被追回的可能性:
(1)全部追回:如果贓款沒有被揮霍,公安機關抓獲犯罪嫌疑人後及時收繳,發還被害人。
(2)部分追回:如果贓款被犯罪人揮霍了一部分,公安機關只能追回剩餘部分的,追回剩餘的這部分,發還被害人。
(3)無法追回:如果贓款被全部揮霍,公安機關無法追回的,則不能追回。
注意事項:
很多人在遭遇到詐騙後,無論金額大小,第一時間報警,這是沒錯。但是,很多人期望警察能快速立案,飛速處理,然後被騙的錢回到自己的手中。這是理想狀態,但絕大多數的網路詐騙案,沒有這么容易。網路詐騙被騙走的錢款真的不是那麼簡單就能追回。
Ⅲ 網上買東西被騙了怎麼辦找哪個部門
在網上購物被欺騙的,消費者可以進行退貨處理,並且要求商家賠償損失,如果不賠償的,可以向網購平台投訴。
如果網購平台未處理或者對處理結果不滿意,消費者可以向當地的消費者協會或者工商管理部門尋求幫助。
我國法律規定,經營者採用網路、電視、電話、郵購等方式銷售商品,消費者有權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內退貨。
法律依據: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二十五條 經營者採用網路、電視、電話、郵購等方式銷售商品,消費者有權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內退貨,且無需說明理由,但下列商品除外:
(一)消費者定作的;
(二)鮮活易腐的;
(三)在線下載或者消費者拆封的音像製品、計算機軟體等數字化商品;
(四)交付的報紙、期刊。
除前款所列商品外,其他根據商品性質並經消費者在購買時確認不宜退貨的商品,不適用無理由退貨。
Ⅳ 淘寶網貨被騙了怎麼追回
網貨被騙有追回的,當事人應當向公安機關提供所有能提供的線索,保存好所有與案件有關的物品、資料、聯系方式等,積極配合並協助公安機關偵破案件。犯罪分子違法所得的一切財物,應當予以追繳或者責令退賠;對被害人的合法財產,應當及時返還。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四條
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並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發生,因而構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故意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第六十四條
犯罪分子違法所得的一切財物,應當予以追繳或者責令退賠;對被害人的合法財產,應當及時返還;違禁品和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財物,應當予以沒收。沒收的財物和罰金,一律上繳國庫,不得挪用和自行處理。
Ⅳ 購物平台被騙如何處理
購物平台被騙處理方法如下:
1、向網站投訴。各個大型購物網站有自己的客戶服務部門,處理各種交易糾紛。消費者可向網站提供假冒偽劣產品照片、聊天記錄、交易記錄等相關記錄,進行投訴或舉報。有刑事犯罪嫌疑的,各個大型購物網站還將向公安機關及時反映情況;
2、在網上報案。一旦遇到網購詐騙,應及時向公安部門報案,為避免更多消費者上當受騙,已受騙的消費者要及時向公安部門報案,請求公安部門去查封網站和騙子的手機電話及銀行賬號。消費者可向各地公安局網監處報案,也可電話報警;
3、向消費者協會投訴。與普通商品一樣,網上購物的商品發生消費糾紛,也可向省、市消協投訴。
網路詐騙如何處罰
1、犯詐騙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2、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3、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二十五條
【無理由退貨制度】經營者採用網路、電視、電話、郵購等方式銷售商品,消費者有權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內退貨,且無需說明理由,但下列商品除外:
(一)消費者定作的;
(二)鮮活易腐的;
(三)在線下載或者消費者拆封的音像製品、計算機軟體等數字化商品;
(四)交付的報紙、期刊。
除前款所列商品外,其他根據商品性質並經消費者在購買時確認不宜退貨的商品,不適用無理由退貨。
消費者退貨的商品應當完好。經營者應當自收到退回商品之日起七日內返還消費者支付的商品價款。退回商品的運費由消費者承擔;經營者和消費者另有約定的,按照約定。